首页 > 文章中心 > 配电工程方案

配电工程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配电工程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配电工程方案

配电工程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10KV安装工程、质量因素、质量控制、安装调试、试运行。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l0kV配电房是供配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配电房电气设备的正确安装是确保其安全运行的关键。配电房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优劣,决定了配电房运行时故障发生是否有效控制在低机率下,能否让人们用到稳定可靠的电能。因此,为保证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施工合同、设计图纸、施工规范的质量要求,需建立质量管理控制体制,提出相应的质量目标,实行配电房电气安装工程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1、影响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安装前先熟悉施工图纸,作好技术交底工作、准备好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的验收标准规范、移交验收的流程,熟悉设备材料、机械工具及作业环境等。根据施工图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或工艺流程,合理地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安装节点,安排好施工中相互衔接和穿插的配合关系。

1.2、与土建施工的配合

一般情况下,预埋件、预留孔洞由土建专业实施。在土建专业进行配电房内结构施工前,电气安装施工管理人员应会同土建方施工负责人共同审核土建和电气施工图纸,了解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法,仔细校核相对应土建配套能否和电气施工安装相匹配。电气预埋件若由电气专业施工,则在土建专业施工时,电气专业就要把握好与盘、柜安装有关建筑物的尺寸、位置,预埋件位置是否正确、大小是否合适、是否牢固等问题。虽然有些误差可以在事后修补,但是为了减少麻烦,电气安装应及时对土建专业的施工提出建议,以便于电气安装专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1.3、工序之间的交叉作业

配电房电气安装工程的工序一般分为设备吊卸―开箱检查―基础制安―设备就位―设备接线―设备试验―送电前检查―竣工验收。实际施工中,在技术交底十分清晰的情况下,既全体电气施工人员清楚设备的数量、类型、布置排列方式、材料的领取顺序、施工质量要求,管理人员协调好各工序重叠交叉处,才能优化组合工序,并列进行。否则,只为了盲目赶进度,综合控制不得力,交叉作业相互之间矛盾激突,只会造成人员安排、材料给补的浪费。

1.4、 电气装置本身的质量

当前,市场经济竞争激烈,通常以价格战为主。价格的优惠,无形中生产厂家变次降低电气装置质量,而且,产品经过运输、保管后的质量,直接影响电气装置安装的质量及形成隐患。电气施工单位应要求生产厂家出具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及指定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和委托有关技术监督部门进行质量鉴定。

1.5、 施工人员素质

当下,电气施工市场中,电气施工人员偏重于操作工艺,专业技术知识贫乏,缺乏对专业技术性内容和施工图纸设计要求检查的意识,没有提升丰富的施工实施经验,不能检查出图纸的质量问题及找出图纸的设计数据错误,以致施工过程中产生隐患,直至竣工检查才暴露缺陷,造成较大的损失,与现代电气工程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管理人员应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规范,让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实施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

1.6、施工环境

配电房是安置电气设备,让电气设备避免风吹日晒、防尘、防潮保持最佳绝缘水准的电气场所。配电房的建筑结构不能仅仅按照一般的建筑物设计习惯,还要照顾到电气设备的检修安全、安装施工便利,保证达到质量要求。

1.7、施工机械、工具

长期超负荷操作的施工机械、工具,又没有定期的维修和适当的保养,处于疲劳状态,不能保障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容易留下施工质量隐患。应安排专职技术管理人员按照有关机械、工具管理规定进行维修、保养。

2、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1、基础型钢的安装

基础型钢制作安装这一环节是很重要的,施工人员必须依据设计蓝图的尺寸与订货图中每面盘的尺寸进行对比核实,避免因设计原因或笔误而造成的偏差。

(1)为了能够增强10KV配电柜的稳定性,底座一般采用10#槽钢平放加工。按照设计图纸的尺寸进行下料、拼装、焊接、打磨、防腐处理等工艺完成制作,然后将槽钢按平面布置图上的尺寸摆放正确位置。调整水平后,与原预埋的角钢焊接。

(2)基础槽钢安装后,其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10mm,手车式成套柜按照产品技术的要求执行。基础型钢要求有明最的可靠接地,每组不小于2处接地,用50×50的镀锌扁钢与接地干线焊接。

(3)在室内接地线的安装,每组型钢底座宜设置2处以上的接地,材料采用50×5镀锌扁钢与接地干线相连接,接地电阻要满足设计要求。

2.2、高压柜、直流屏的安装

(1)高压柜进场之前应对配电房进行全面检查,常有的检查项目包括:屋顶、楼板是否施工完毕,是否有渗漏;室内沟道无积水,杂物;抹灰是否完成;门窗安装是否完毕等。总之,只要是有可能损坏已安装设备的土建施工必须在此之前必须全都完工。

(2)高压柜安装:进场时应按照图纸及合同对柜体进行验收,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场进行安装。安装时应根据图纸位置按顺序安装,摆放位置要符合规范要求的偏差值。然后用连接螺栓进行连接,最后将盘与基础型钢点焊牢固。实践证明,如果基础型钢安装误差小,高压柜的尺寸误差也小,高压柜放存槽钢上面就可以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3)母线桥安装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桥的拉杆牢蹋性,安装过程比较简单,这里不作详述。

(4)直流屏安装:进场时应根据合同核对蓄电池、直流屏的型号、规格是否与图纸规定的一致,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场安装,柜体安装要符合规范。盘、柜安装的偏差要符合规范要求的偏差值。

2.3、母线安装

(1)检查:母线应按工程材料及设备进场的相关规定进行验收,母线表面应光洁,不得有裂纹、沙眼,无明显机械外伤等。

(2)预拼:安装前应根据母线上的编号确定母线的位置,先将母线放在柜前,把整列母线顺序按实际位置摆放,保证螺栓孔的尺寸、位置与柜内连接相互对应,因为高压柜的母线需从侧面按顺序穿入,如果某段母线上的孔的位置或是尺寸不符合,则要把之后安装的全部母线拆除后重新安装,因此母线的预拼是非常重要的。

(3)预拼完成后,按母线的验收规范进行柜内的安装,泣意螺栓的平、弹垫,螺栓的力矩,螺栓的点红等。

2.4、电力电缆、接线

(1)电力电缆士建工程应在配电柜安装结束前竣工,高、低压电缆与控制电缆应分开摆放。

(2)电缆敷设前应检查电缆绝缘,6-10KV电缆用2500V摇表,其绝缘电阻值不低于100MQ,电缆敷设后要及时挂上标志牌。

(3)电力电缆展放要做好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做好电缆终端后,要通过电缆试验,试验合格且在配电柜各项调试合格后,再进行接线。

(4)敷设时注意电缆应从高压柜的底部进入,微机综合保护系统通讯线从高压柜之间的孔洞直接穿过,电缆沟内要固定,并做好标记,注意防电磁干扰。

(5)二次回路接线,按图施工,保证接线正确。

(6)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正确清晰。

3、电气设备本体及系统调试

(1)由于高压系统对绝缘的要求很高,所以在调试之前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面、电缆沟内不得有杂物;高压柜内不得有杂物、灰尘:其中母线室、高压电缆室及断路器室最好用吸尘器进行除灰:还要检查高压柜体的接地,柜门与柜体,断路器与柜体之间的接地连接是否牢固等。完成以上检查后就可以进行高压柜的调试工作了。

(2)配电柜中一、二次设备调试,调试柜内的一次设备,包括:熔断器、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调试柜内的二次设备,包括:联锁开关、计量仪表、信号装置、控制开关,继电器及保护等。

(3)二次回路的传动试验。试验前要详细制定出传动试验的项目步骤和措施,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要区分开传动试验回路与其他回路,对于公共回路与被试回路相关的联锁条件有可能满足,如不能满足,应加接临时线,暂时将该条件模拟满足。

(4)二次回路系统调试。应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对逐项系统调试进行验证。例如:各进线断路器间的联锁条件是否满足;计量手车拉出,进线柜断路器是否跳闸等等。

(5)PsA2后台保护监控一体化系统调试向保护PsA2装置中输入继电保护数值,进行模拟试验;调试后台是否可控各开关柜断路器分,合闸等。

3、试运行及竣工移交的管理控制

全部调试结束后,根据供电局下发的继电保护数据计算书.把保护数据输入到PsA2装置中。经过供电局验收合格后,具备正式送电条件,方可进行倒送电工作。工程验收完毕,在移交给运行维护单位前,进行电气装置试运行操作,直接检验电气装置安装后是否具备投入运行条件。配电房竣工移交,应具备以下资料:设计蓝图、设备清单、过程检查记录、电气装置出厂合格证明文件、施工方案、竣工图、电气装置试验报告等。

4、结语

做好10KV配电房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一定要从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施工进度各个环节去严格控制,现场的施工人员除了仔细了解施工图纸外,还要根据施工的具体特点,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交底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建筑电气工程强制规范与行业标准,同时施工企业也应加大对质量环节的工作考核,让所有的参建人员都能从思想与实际工作中对工程质量加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气安装工程的安全可靠,为企业与社会创造出更好更多的优质工程。

配电工程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配电系统设计,安全要求

建筑工程设计是一项工程初始阶段的重要环节,其设计质量的优劣是决定整个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因素。根据我国大量的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统计显示,在所有的工程质量事故中,由于设计问题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占了40%左右。由此可见,工程设计的优劣是施工中对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现代建筑工程配电系统设计同样如此。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建筑施工愈发频繁。然而,在建筑施工中由于雷击或供电线路老化、损坏及配线系统设计不合理造成的电气火灾事故不断上升,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建筑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设备必须制定科学合理、严格规范的使用计划和施工方案,对线路接地设计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规划,否则,将对建筑施工安全造成无法预料的后果。

一、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我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所采用的线路电压为380V、相电压为220V、电源(电力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系统中,接地、接零保护系统分类为TT、TN-C和TNS三种系统电力。

下面对这三种系统加以分析比较。TT系统是指在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将电源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接地保护的系统。TT系统对接地保护电阻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但需要耗费大量钢材,而接地安装和埋设施工也需要较大的工程量,故这种系统经济性不高。

TN系统是一种在电源中性点接地中,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基座经中性点接零的保护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零线(N)与保护零线(PE)合一的系统为TN―C系统。工作零线N与保护零线(PE)分开的系统为TN-S系统。

分析比较这三种系统,在TN-S接零保护系统中,只要在配电装置中设置漏电保护器,这种系统便可明显地克服TT系统的缺陷。既经济,技术操作上也方便,电气设备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基座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对地零电位水平。按建设部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全技术规范)规定。

建筑工程施工中配电系统设计多采用TN-S系统,但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自然界条件的影响,如暴露在风吹、日晒、雨淋下,对配电系统容易造成机械损伤、绝缘体性能下降甚至短路事故。由于其长时间暴露在公共场所,也无电位联结,对人员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采用'IN―S系统供电时,灯具的金属外壳都是通过PE线连接的,当某个灯具发生故障时,其故障将PE转到其他灯具上,容易造成户外无等电位连接的电击威胁。因此室外多采用TT接地系统,为户外灯设置接地极,引出单独的线接灯具的金属外壳,以避免由PE线引来别处的故障电压。

二、电负荷与配电线路截面的选择问题

由于民用建筑用电负荷绝大多数为单相负荷,三相负荷不平衡必然导致零线通过不平街电流,随着电脑及各种家用电器的发展与普及,低压电网高次谐波污染日益加剧,3次及其奇倍数谐波均构成中性线电流。中性线过大电流并由此引发电火灾的现象也日益增多。为此,相关设计规范已规定。三相四线或二相三线的配电线路中,当用电负荷大部分为单相负荷时,其N线或PEN线截面不宜小于相线截面;以气体放电灯为主要负荷的回路中。N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可见,民用建筑配电系统的干线、支干线及支线的导线截面原则上均应选择N或PEN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然而当前仍有为数不少的民用建筑配电设计中仍沿用20世纪80年代的做法,选择N或PEN线截面是相线截面的l/2或1/4,这也是最常见的电气设计安全问题之一。

三、变电所位置的确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高层建筑用电量逐渐增大,这就对建筑物配电系统的安装位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确定变电所位置时,应充分考虑变电所高压负荷,对于降低电能损耗、保证用电安全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30层以内的高层建筑,配电系统通常设置在底层;60层左右的高层建筑,则直接设置在建筑物地下或中层和顶层,也可以只设置在建筑物地下。变电所的数量及其位置的分布,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决定。同时也要保证可用性与维修的方便。

四、防雷与接地

现代建筑的防雷设计。采用传统的避雷方法简单可靠,更加经济合算。但必须保证各层楼面钢筋、金属管道与该层用作引下线的柱筋有可靠的连接,形成等电位层。现代建筑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培,与楼板的连接十分可靠,关键是做好金属管线的接地。现代建筑的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都是合在一起的,组成混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按最小的要求而定,通常是在4Ω以下。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作接地板。尽管基础钢筋等自然接地体己能满足接地电阻的要求,仍需要装设水平的人工接地体,将主要的建筑物基础连接成接地网,这对均衡电位、提高安全性都有好处。

五、电气照明设计

建筑物照明配电设计,包括光源的选择、照明度的大小、照明范围、照明设备造型、位置的选择、光能控制和配电线路敷设等,而随着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照明设计需要与现代建筑装饰效果密切联系,照明设备的造型、光线、照射范围等都应与建筑艺术意境相结合,并考虑节能效果。选用高光效电光源,可以取得节能的明显效果。在审核图纸时,经常发现应急照明支线带两个防火分区的灯具,没有按照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此类问题应该注意。

配电工程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字:电气工程;智能电网;专业硕士;校企合作

G643;TM1-4

相关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电力、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行业人才需求分别为249万、182万和817万,其中高层次专门工程技术人才分别为57万、15万和215万。随工业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大量企业将引进先进设备并进行技术改造,其设备大量运用集成化信息平台、可编程控制器、工控机、现场总线、变频器和传感器等电气技术,必然急需大量高层次、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本文针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相关人才的迫切形势,提出了重庆市某高校电气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分析了当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方式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对培养高层次、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重庆市电气工程领域行业现状分析

根据重庆市“十三五”规划,重庆将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其中能源电力行业、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几个方面的发展与电气工程领域人才需求最为密切相关。在能源电力行业,重庆市将广泛开展下一代新型智能及主动配电网的建设;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重庆将大力打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基地,重点发展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加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发;在信息技术产业,重庆正着力打造2亿台级电子终端产业基地,将建成世界最大智能云端集群。显然,重庆市工业升级转型需要大量具有工程背景和应用能力的高端电气技术人才。

二、当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及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规定,硕士研究生主要有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学术学位侧重培养研究型人才,面向科学研究工作;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面向工作岗位需要。因此,电气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应该为:为电气工程领域内的企业和工程部门培养从事电能生产、传输直至使用全过程中技术创新与开发、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规划与设计及工程管理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能够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际能力,能承担专业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2.存在的问题

重庆市某高校电气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针对电力行业,但部分学生不具有电力专业学习背景,有些专业课程学习较为困难。虽然学校明确了产学研用协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但在具体如何操作、如何深度融合还有待进一步探索。部分指导教师由于和企业科研合作较少,企业合作指导教师选择目标性不强,校内和校外导师的衔接存在一定问题。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K堆芯可培养方案

基于校企合作的专硕研究生培养方案如图1所示,主要从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施系列化项目过程教学、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及实行学位论文提前介入四个方面开展培养工作。专硕研究生培养采用工学交替、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采用校企“双导师”制;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设计系列化项目教学,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及团队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对学生进行实践培养的过程控制,学校对学生进行实践培养的目标管控;依据不同类型课程和培养环节,采用现场答辩、研究报告、产品设计等多种方法评价学习质量,加大过程考核所占比例;学位论文选题在进企业实践时确定,使学生能在企业见习期间带着目的和问题学习,校企联合指导小组和学校教学评估办公室组织中期检查,校企联合答辩。

培养方案由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制定,倡导学校教师走进企业进行工程实践,企业技术人员走进高校讲台交流、现身说法,学校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充分接触企业需求地气,实现了良好的产学研的衔接,有利于促进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毕业论文内容将以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为主,突出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些措施着力培养应用型的工程职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培养具有较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素养的特定社会职业的专门人才,体现了轻学术重实践的专业学位教育规律。

四、结语

电气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方案应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产业需求,以综合素养、实践能力与工程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目标,按照“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的指导思想,通过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教学安排、学术及工程训练、论文工作及培养指导等方面的精心设计,学校、企业在制度、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的有力支持,创新实施“产学研多层次、多主体协同联合培养工程领域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新体制,为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应用型高层次电气工程技术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望取得突出效果。

参考文献:

[1]董方敏, 周学君, 黄华. 电气工程硕士校企合作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 中国电力教育:中, 2010(35): 45-46.

配电工程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10kV配网工程;带电作业;安全防护

1 10kV配网工程带电作业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停电作业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电力用户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需求,尤其是作为电力市场最后一个环节的配电网络,更是面临着极其突出的压力。10 kV配电网是连接电力网和用户的桥梁,更是直接面向工业生产用户的电力基础设施,它具有网络复杂多样、覆盖面大、绝缘水平一般等特点,在大气过电压、污秽或其他外界因素作用下易产生故障,检修工作量大,不利于供电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10kV配电网中大力开展带电作业,尽可能地用带电作业的方式对配电网进行检修和维护工作,已经成为了电力供应企业提高其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然而在10kv配网的带电作业中,由于配电网络的电压低、三相导线之间的空间距离小、配电设施密集、作业范围狭小等缺陷,使得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很容易因触及不同电位的电力设施而造成安全事故。

2 10kV配网工程带电作业事故隐患

2.1 作业环境因素引起的安全隐患

10 kV 配电网带电作业一般都在市区较为繁华地段,这些地段受城市交通、行人的影响较大,作业人员易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再考虑到10kV配电网的线路结构往往都较为复杂,作业人员如果不能专心对这些因素作通盘考虑,那么就可能会发生作业事故。

2.2 作业工具的质量影响

2.2.1 安全防护用具的质量不合格

目前,国内生产绝缘材料的厂家众多,质量参差不齐,并且缺乏统一的质量评判标准,造成很难对这些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此外,一部分电力供应企业仅凭借自己的内部经验就和安全防护用具的厂家联合开发自制工具,这些工具没有经过正规试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着重要隐患。

2.2.2 绝缘遮蔽罩的质量影响

绝缘遮蔽罩工具是作为解决人、地、相间之间净空安全距离不足矛盾的重要工具。但市面上的绝缘遮蔽罩工具的外观形态 “五花八门”,且尺寸差别大,在开展大型带电作业时,很多工具之间的“配合”存在“失配”,给作业时的安全操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2.2.3 绝缘斗臂车的性能影响

绝缘斗臂车是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的重要设备,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但国家到目前为止还缺乏对绝缘斗臂车性能评判的统一完善标准,这造成了我们在引进此类设备时较盲从,作业人员对其特性一无所知,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就存在着先天不足。

2.3 作业人员因素影响

2.3.1 心理压力影响

10kV配电网线路复杂,设备密集,造成了作业人员作业范围很窄小,很容使成作业人员产生心理压力和过度紧张。此外,很多安全防护用具和作业工具的使用性能较差,互相配合不理想,给作业时的安全操作带来了很多不便,从而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及作业紧张度。而这都可能会给带电作业带来安全隐患。

2.3.2 思想上未引起足够重视

配网带电作业不同于一般的停电检修作业,往往对操作步骤和动作方式都有着比较严格的程序要求,如果作业人员对这些缺乏重视,没对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进行认真学习,或者随意改变作业流程,就有可能在现场情况较为复杂时造成误判、误操作,进而引起重大的安全事故。

3 10kV配网工程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

3.1 带电作业安全的制度防护措施

3.1.1 认真进行现场检查制度

在进行10kV配网带电作业前,应组织作业人员到现场对配网线路的分布和作业项目的难度进行认真调研,对现场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提前掌握并制定预控措施,以便在作业前就能够尽量地降低事故风险。

3.1.2 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10kV配网带电作业前必须按照规定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对于在带电作业中遇到的相同电压、同一类型的带电作业项目,经认真研究分析后可以采用同一安全措施的就采用统一安全措施。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张工作票虽然可在多条线路中通用,但是每条线路都必须标明名称。

3.1.3 必须履行工作许可制度

正式作业开始前,现场负责人应该联系调度员安排好值班的顺序,需要停用重合闸或直流,然后启动保护工作。对于带电断、接引线必须履行值班调度许可手续。

3.1.4 建立专人专管专责的现场负责人制度

为了保证作业的安全,按照规定必须建立专人专管专责的现场负责人制度,所有现场作业必须要选取一位有实际工作经验、有责任心的人员担当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必须密切注意作业人员的动作,并在必要时作出适当的指示。

3.2 带电作业安全的技术防护措施

3.2.1 要重视带电作业安全距离

带电作业安全距离受到包括形状的间隙、放电间隙中的电压、极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实际系统电压的倍数进行计算。带电作业最小间隙和作业者的身体允许的活动距离必须满足最小安全距离的要求。

3.2.2 加装带电作业用保护间隙

为了保护作业者的安全,就需要设立保护的间隙,对可能会发生的间隙放电电压以及低于工作间隙放电电压进行防护,从而提高带电作业的安全性。

3.2.3 停用重合闸的措施

停用重合闸系统可以有效避免因带电作业者自己的错误操作而出现的事故二次伤害,对防止事故扩大化意义重大。

3.3 带电作业安全的工器具防护措施

在选用安全防护用具前,必须对工具的电气性能、物理特征有足够的了解,根据开展带电作业的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选购,对于科学分析验证认定是生产必不可少的工器具,除需要满足相应的规程外,还应制定严格的企业标准对其质量进行约束。此外,针对重要的防护用具,要认真组织接收、验收工作,只有全部合格后才可移交作业班组使用。

除了在选购上要加强管理外,作业工具的日常维护也极为重要。例如投入一段时间的绝缘斗臂车不仅要进行电气试验,还应做机械方面的试验,以保证其使用性能绝对可靠。

3.4 带电作业安全的队伍防护措施

由于带电作业的技术性较强,而且对于安全水平的要求很高,所以应加大配网带电作业人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首先,由于带电作业人员需要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职业素质,所以在选拔过程中,应当以身体素质好、心理状态稳定、技术过硬的年轻人为主。其次,要加强对带电作业人员的日常培训工作。日常培训的内容应以实际操作练习和复杂项目操作为主,并附带一些事故实例学习等,从而使作业人员在今后的作业任务中更加如鱼得水,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质量。最后,电力供应企业还要有计划地抓好带电作业人员的轮训。可以将人员送往全国带电作业培训中心,只有掌握了对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器具的应用,才能更好的进行带电作业,提高作业的安全性。

4 结束语

总之,我国近几年对开展10kV 配网带电作业项目的重视越来越高,继而促使其在配网改造、施工、检修等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要不断研究创新,针对事故隐患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继而推动10 kV配网工程带电作业的安全性不断取得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岩.浅谈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经验[J].中国电力教育,2010(S1).

配电工程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国斯坦福大学 电子工程专业 课程设置 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当前正处于课程改革与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时期,“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引发了国人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冷静思考与关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高校课程设置因其鲜明的特色与有效的培养,历年来得到世界各国的借鉴与关注,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只是泛泛地了解其总体的课程方案,真正的研究与借鉴需要深入探索具体学校相应的具体专业,才能挖掘更具操作性的启示。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本科专业,在全美电子工程专业中排名第二,仅次于麻省理工大学,在全球享有美誉,笔者针对该校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1 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探讨

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在其学院网页上明确地公布了培养目标[1]:

(1)工程知识:提供电子工程基础知识以及辅助的数学、科学、计算机知识。

(2)实验室技能与设计技能:培养展示和设计实验项目所需的基本技能,培养发现问题与设计项目并利用技术设备、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交流技能:培养组织与呈现信息的技能,培养有效利用英语进行写作与演讲的技能。

(4)为未来的学习做准备:为本科学习、研究生以及终身学习提供足够宽与深的学习项目。

(5)为专业化做准备:为专业化实践提供广泛的机会,包括团队合作、领导力、安全性、信仰、服务、经济和专业化的组织。

从上述培养目标可以看到,一方面,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不仅十分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如工程知识、实验室技能与设计技能,并且同样注重对未来工作、学习能力与意识的培养,例如将交流技能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专业培养目标,与基础知识、技能并列成为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该专业在培养目标中专门指出,不仅局限于学校理论学习,还会为专业化实践提供广泛机会,从目标指引上便将学校学习与专业实践紧密联合为一体化的目标体系,值得我国借鉴。

在上述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将上述五方面目标进一步分解,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以学习结果的形式予以呈现:

(1)应用数学、科学和工程学知识的能力;

(2)设计与操纵实验、分析与理解数据的能力;

(3)根据需要设计一个系统、部件或流程的能力;

(4)运作多学科小组的能力;

(5)识别、假设与解决工程学问题的能力;

(6)认识专业与道德责任;

(7)有效沟通的能力;

(8)广泛的教育需要,以认识我们能够在全球与全社会背景下对工程解决方案产生影响;

(9)重视终生学习的需要与能力;

(10)利用技术、技能和现代化工程器具进行工程实践的能力;

(l1)打好进入工程学或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学习所需的相关基础。

仔细剖析上述细致的学习结果目标,从宏观的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培养指向上,落实到可观测、可评价的学习结果之上,为检验电子工程专业人才素养高低和课程培养的效果,提供了重要的评价指标。而在注重各方面专业能力,如应用数学、工程学知识的能力、设计与开展实验能力的同时,也提出了认识专业与道德责任的重要性,提出应认识到自身对全球、全社会都会产生影响,从而将个体与社会联系起来,建立为人类为社会服务的公民意识,这是科学素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 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四年课表研究

研读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可以看到,该课程方案要求本科生四年取得至少180学分,其中数学和科学课程合起来不少于45学分(数学课程不少于30学分),科学课程不少于12学分,社会中的技术课程不少于3学分;工程学专业课程合计不少于68学分,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写作课程、特殊领域课程、设计类课程和较高难度的选修课程;其他课程合计不少于60学分,包括人文科学、通识教育、语言课程等。

为了帮助本科生更好地选择课程,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公布了各个二级培养方向的四年学习推荐课表,笔者以信号处理和通信专业方向推荐课表为例予以探讨(见表1)。

从上述信号处理和通信培养方向推荐课表可以看到以下特色:

(1)各学期学分数适中,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考与实践时间。从表1可以看到,斯坦福大学每学年分为三个学期,每个学期四个年级所推荐的学分总数控制在12~18学分,即近似于每星期只上12~18节课,而其余的空余时间,则统一组织或各自参与研讨、自学、实践等活动。应当看到,培养方案和相应学习结果目标中涉及的各方面能力,不是仅仅通过课堂授课能够培养与达成的,更多的需要学生在思考与实践中予以消化、升华与应用,并在过程中得以锤炼相应的能力,适中的学分设置不过多地占用学生时间,为此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2)数学、科学课程与工程学专业课相配套,且专业课涉及面较广。仔细比对上述推荐课表可以看到,各门工程学专业课程开设之前,都有相应的数学课程提供数学工具,都有相应的科学课程提供知识基础,三类课程相互呼应。另者,工程学专业课程覆盖面较广,不仅包括常规的基础课程(如信号处理),还将生物医学成像导论、无线个人通信导论等课程内容予以开设,有利于学生建构综合的专业素养,发展更为全面的专业眼光。

(3)通识教育类课程在整个课程方案中占据不可忽视的比例。从统计表1中的相关课程学分数可以看到,通识教育类课程共计32学分,占总学分近1/5的比重。斯坦福大学为学生开设了700多门通识教育课程,学生需要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与技术、人类和社会学四大领域,至少选择10门通识教育课程修读。该类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拓展视野、提升综合思维素养,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4)写作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理工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不足。推荐课表显示,在大一、大二和大三学年,都在其中一个学期开设了写作课程,并且这些课程是针对专业写作,有利于提高理工科学生相对薄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所培养的写作技能,将会为今后工作中的工程方案设计、专业论文撰写提供重要的支持。

3 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暑期实践培养项目简介

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除了常规课程外,还设置了学生暑期电子工程实践培养项目(REU Summer Program),时间是6月至8月,旨在为本科生提供平台和机会与电子工程人员和研究团队在前沿专题中一起工作,既深入探究某个特定主题,同时又广泛地亲历电子工程实践的各领域。

暑期实践项目除了跟随电子工程人员实习外,还专门为本科生设置了研讨会和实践结束前的汇报活动。其中研讨会每两周召开一次,研讨主题既涵盖较广泛的电子工程领域专题内容,也涉及如研究生教育、职业规划、就职机遇等话题,并邀请电子工程职工和专家开设相应的讲座。而汇报活动则是在暑期项目的最后一个星期,要求参与项目的学生撰写一份报告,设计一份相关研究主题的海报,并向电子工程人员展示海报中的研究成果。

从上述暑期实践项目可以看到,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暑期实践培养项目体现出三大特色,一是重视学生参与真实电子工程领域的实践,亲身参与电子工程研究团队的工作过程,更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二是兼顾学生的职业规划与教育培养,在暑期实践项目设的职业规划研讨、研究成果报告等内容,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三是合理地利用暑假时间,在保证实践机会的同时,也避免因实习占用常规课程的课时而出现课程拥挤现象,值得借鉴。

4 若干启示

纵观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本科专业的课程方案,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启示一:为电子工程专业学生设置明确、全面的培养目标。

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本科专业为学生明确列出了五大方面的培养目标,并将目标进一步细化为11个方面的能力目标,不仅涵盖专业技能,也包括关系未来发展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职业道德等目标。合理清晰的目标规划,不仅为评估教学效果提供了评价立足点,并且全面的目标体系也指引着课程的设置,例如,写作、语言等课程,便是对应沟通表达能力培养目标的,这些对我国电子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具有借鉴价值。

启示二:适中的课程数量,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与合作学习的时间。

从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本科专业推荐课表可以看到,每个学期四个年级所推荐的学分总数都控制在12~18学分,反思我国电子工程专业,较密集的课时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疲于上课而缺少独立思考、合作研讨、参与实践的时间,而显然,单纯依赖课堂听课对于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这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深思。

启示三:注重对未来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性课程设置。

应当看到,关系学生未来发展的课程并不仅仅局限于专业课程,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本科专业十分重视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写作课程、语言课程等,都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开阔视野、锤炼必备的写作与语言表达能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数学和科学课程的合理搭配,也保证了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需的理论基础知识。即便是具体到电子工程专业领域的课程,从推荐课表中可以看到,也不仅仅是设置了信号处理、电路等经典的专业课程,同时也注重拓展学生在电子领域的视野,将相关的生物医学成像导论等课程予以开设,为学生未来职业选择拓展了本专业的视野与发展空间,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启示四:企校联合设置实践培养项目,并合理利用暑期时段。

笔者介绍了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暑期实践培养项目,通过与电子工程领域的相关企业联合,为学生提供了较好接触一线实践与前沿研究的平台与机会,也为学生未来职业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指导。而将实践培养项目置于暑假时段,既充分利用了暑期时间,也避免了占用常规课程进行实习带来的各种问题,对我国高校电子工程专业的实习具有较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