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园科研课题研究

幼儿园科研课题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科研课题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园科研课题研究

幼儿园科研课题研究范文第1篇

 

地处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的秦安一幼,有着数量较多的“留守幼儿”,这些“留守幼儿”中的部分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与同伴的交往、自我认同、性格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究其原因是这些“留守幼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教养方式不科学、父母关爱缺乏、祖辈的溺爱等。因此,努力探索符合我园实际的“留守幼儿”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指导“留守幼儿”家庭进行有效家园互动科学育儿,加强我园“留守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纠正、防止我园“留守幼儿” 出现心理、行为的偏差,使其健康发展,是解决我幼儿园“留守幼儿”教育问题的重要工作。

 

二、课题的界定

 

幼儿园留守幼儿: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异地务工或经商,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由父母一方、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监护且在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的3-6岁儿童。

 

幼儿园留守幼儿教育:幼儿园留守幼儿由于家长教育观念陈旧、教养方式不科学、父母关爱缺乏、祖辈的溺爱等,出现了性格缺陷、不良行为,针对这种情况,加强对他们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使他们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三、研究的对象

 

以本园3-6岁的“留守幼儿”及其家庭为研究对象。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力求通过“幼儿园留守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指导我园留守幼儿家庭进行有效家园互动科学育儿,使在园的“留守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和个性品德,促进“留守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内容。调查、分析我园“留守幼儿”教育现状,挖掘、总结和提炼现有的好的教育经验,探索符合我园“留守幼儿”实际的养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促进“留守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组织教师对本班家长开展调查,收集我园留守幼儿在习惯养成、个性品德等方面的现状及留守幼儿家庭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的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2.观察法: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我园留守幼儿一学年的行为习惯发展情况,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3.访谈法:通过走访留守幼儿家庭收集信息,进行分析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六、课题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和课题申报阶段(2012.7—2012.12)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立课题方案,明确分工,并成功申报。2.对课题研究人员进行相关的理论培训。3.对留守幼儿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3.1—2014.12)课题全面开展,对留守幼儿进行跟踪研究,指导留守幼儿家长科学育儿,家园合力促进留守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第三阶段:反思总结、整理结题阶段(2015.1—2015.5)1.对研究的成果进一步完善、验证,撰写经验论文。2.整理、汇编课题研究过程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编辑课题研究成果集,为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3.完成课题的结题。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培训学习,提升素质 。1.为了丰富研究人员的理论知识,帮助他们熟悉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提升他们的研究水平,造就一支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型教师群体,幼儿园聘请教研室主任潘茂生 和盛万增来园进行课题研究的培训。2.课题组成员通过自学、集体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不断夯实理论基础。3.召开留守幼儿家长会,学习有关的文件精神,介绍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提高留守幼儿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自觉性,并请他们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一些活动。

 

(二)发放问卷,调查研究。1.对全园36名留守幼儿的现监护人一对一地进行包括留守幼儿的生活状况、教育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家长科学育儿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取得有效的调查数据,分类建档。2.分析、撰写问卷分析报告及幼儿园留守幼儿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三) 具体实施,深化研究 。1.首先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对留守幼儿存在的问题有科学的认识,以平和的心态冷静、客观对待,认识到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在成长,有缺点也有优点,不能夸大留守幼儿身上的某些不足。对培养留守幼儿良好习惯有高度的责任感,并努力寻找艺术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是倡导和追求无痕的教育,真诚关爱和尊重留守幼儿,保护留守幼儿的自尊心,将留守幼儿放在与其他孩子平等的地位上来对待,在平等的氛围中实施教育与监护。2.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培养留守幼儿良好习惯。一是生活活动 养成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我们在生活细节中规范、指导留守幼儿,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二是区域活动 重视留守幼儿参加活动的情况,鼓励和要求留守幼儿更多地去不同的区域进行活动,培养留守幼儿的良好习惯和个性品德。

 

(四) 整理总结,申请结题。1. 整理研究资料,对课题研究的整体情况做细致的分析、总结,撰写研究报告。2. 积极组织论文投稿。3. 完成结题报告。4. 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鉴定。

 

八、课题研究成果

 

(一)教师的成长。1. 教师的观念得到转变 课题的研究首先使教师认识到幼儿教师不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专业,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也不单单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者,幼儿教师应是家园共育的合作伙伴,是幼儿家长教育观念转变和科学育儿的引导者,是幼儿良好习惯和个性品德养成的促进者。其次教师提高了对专业化发展的认识,明确了各自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并努力使自己向“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转化。2. 教师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的专业素养明显提高,她们在刻苦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把研究和实践合一,在实践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改善自身的行为,促进其专业化成长。

 

(二)留守幼儿的发展。1. 健康方面 性格内向、胆小、怯生、情绪不稳定、爱哭的留守幼儿变得活泼开朗、能大方的与人打招呼、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固执倔强、攻击性强、霸道的留守幼儿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能和同伴友好相处、知道谦让、合作、分享了;对各种活动的兴趣不高,平衡能力、动作协调性、动手操作能力等较差的留守幼儿在各方面也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提高。2. 语言方面 在课堂上能够较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和较清楚地表达,愿意并能主动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能够做到说话文明有礼貌、正确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在公共场所不喧哗等,不再有说脏话、粗话的现象。3. 社会性方面 留守幼儿开始有事愿意告诉父母或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有高兴的、有趣的事愿意和大家分享了,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不再争抢、独霸玩具,有冲突时能和同伴协商解决,在游戏时有秩序、守规则,开始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了,能够不欺负别人也不让别人欺负自己。

 

(三)留守幼儿家长的转变。留守幼儿父母及祖辈的观念都有了极大转变,能够主动找老师咨询科学育儿的知识,主动参与或完成班级的一些活动任务,开始规范自己的言行、重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了。他们由关注孩子的认字写字算算术转变为开始更多关注孩子在园的各种活动和游戏情况,开始愿意交流、分享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或高兴的事了,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变得更加亲昵、融洽。

 

九、课题研究反思

 

本课题研究虽然探索出了留守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方法与途径,但不够深入,比如留守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留守幼儿家庭家园共育的策略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教师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工作繁重,倾注的精力有限,影响了课题的研究。针对这些细节我们将不断完善、总结,深入留守幼儿教育问题的研究,促进我园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科研课题研究范文第2篇

1.1缺乏先进教育观念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公开课比赛时较多使用多媒体电教设备进行教学活动,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手段为主,主要是借助实物或挂图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学习,而很少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进一步优化,没有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真正加以重视。

1.2计算机操作技能不强

许多教师多媒体计算机的能力不强,有些能用PPT进行简单的多媒体制作用于公开课活动,没有真正掌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技术。幼儿教师多来自幼儿师范学校,还有的来自职业高中的幼教班,在学校主要以理论知识和技能(弹、唱、跳、画、说)为主,没有重视幼教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训练,缺少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锻炼。

1.3多媒体技术的浅用或滥用

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有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地利用PPT把教学的图片制成幻灯片。利用多媒体的设备进行辅助教学,有着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但是,有很多老师在实际的运用中不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热情,过分依赖于多媒体的技术,教师也就会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中。这样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的优势也都没能较好发挥出来。

2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1开展教学活动时,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教师应该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选择最适合本次教学的多媒体设备,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从而起到优化教学活动的效果,使幼儿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同时,在活动中多媒体的形式上不能太过于多样化,这样孩子们的吸引力会容易被多媒体技术吸引,而不忽视了教学内容。例如在诗歌“春天的秘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以故事的形式呈现诗歌的内容。但是,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还是不能取代传统的分句教学的形式,否则会影响整个活动的教学效果。

2.2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要突出幼儿的主体性,运用多媒体,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多媒体只是起到一个辅助教学的作用,不能直接取代教师与幼儿间的交流作用。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策略合理地运用到多媒体课件中,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例如在大班数学活动“7以内的加减”中,教师把7的分合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幼儿,先以小河里有5条鱼,又游来了2条鱼,然后出现符号“?”,当幼儿看完这些动画时,其实心中已经明白是答案是什么了。但是,教师在活动中也要突出主导作用,不能直接让幼儿列单一的列式进行人机互动,而应及时引导幼儿运用完整的语言描述画面的内容,再列出相应的算式。这样才能促进幼儿主体地位的发挥。同时,这也是教师了解幼儿思维的一个重要的过程。

2.3开展教学活动时,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运用多媒体技术表现教学内容时,要慎重选择多媒体的应用设备,突出重点与难点。但是,不必要的媒体形式最好不要出现,这样很容易干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占用幼儿的思维时间。例如在中班美术绘画活动“桃树和柳树”中,重点是让幼儿描绘出桃树和柳树的形态,教师只需要利用多媒体边播放音乐边呈现桃树和柳树的图片,而不必要在此过程中过多地利用多媒体讲述桃树和柳树的生长过程,这样做容易干扰教学的重点,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2.4开展教学活动时,课件内容应该以幼儿教育学、心理学为指导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注重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心理,使课件的内容更贴近于幼儿的生活。同时,还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制作适合于每一个幼儿学习的课件,使得活动从易到难,具有层次性,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3应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幼儿园教学课堂效果方法

3.1以幼儿兴趣为主制作课件

孩子都是喜欢模仿成人的,喜欢得到成人的鼓励和肯定。针对孩子的这一特性,在制作课件时我们注意在色彩、声音等方面来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如小班音乐活动《头发、肩膀、膝盖、脚》,教师制作了PPT课件,在出示身体部位图片的同时还相应的配上同步的歌曲,并鼓励孩子们跟着课件一起做动作,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从而使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活动中就能正确的指认自己的身体部位。

3.2建立幼儿园资源库

个人的力量是很微薄的,单靠几名教师制作的课件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幼儿园每学期都举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评比,在制作评比的过程中,教师们不仅可以自己学习并巩固多媒体的多种技能,还能学习到了他人许多经验,为以后自己制作课件打下了经验基础。同时,幼儿园建立了课件的资源库,使得所有的教学课件都实现了共享,而且一些课件还可以使用于多个教学活动中。

3.3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

幼儿园科研课题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 科学教育资源 课题研究

农村幼儿园,是指地处县以下乡镇以及行政村落所举办的幼儿园,周边环境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农业产业包括畜牧和水产养殖、林场、园艺和蔬菜生产等资源,包括人类生活所接触的人、事、物、地等。如某地的河流、工厂生产的某技术产品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从中可以看出,幼儿园科学教育必须有效利用多方资源,让幼儿在与周围环境中人、事、物的互动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养成良好的环境综合素质。在当前广大农村经济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各农村幼儿园经费普遍紧张,不能为幼儿提供足够优越和宽裕的科学教育资源,幼儿园的发展既需要政府的投入和社会的支持,也需要各园采取必要措施,使现有的农村科学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为幼儿的发展服务。因此,探索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策,探究农村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也是降低农村幼儿园办学成本,提升办园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规范制度更新观念,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1.健全制度,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一是健全管理机构。总课题组明确了课题总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并以子课题组负责人成立了课题研究核心小组,负责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施与管理。建立“总课题个人子课题课题参与者”的三级科研网络,课题核心组成员及时制定子课题计划、组织实施和总结经验,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记录、有总结。

二是规范研讨制度。课题核心组每月集中研讨一次,以专题讲座、案例研讨、活动分析、教学观摩研讨、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进行。同时,坚持“以研究促教学”的课题管理理念,融学习、培训、研讨为一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是建立分组管理制度。建立了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吻合的分组管理制度,各子课题成立相应的课题研究教研组,教研组长由十七个课题组长担任,负责日常教研活动。在总课题的统筹下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进行分类研究,每学期开展研讨活动两次以上,负责人及时做好记录与整理,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施、有成果。

2.理论培训,建设先进理念的师资队伍

首先,在驱动阶段通过专题培训、书籍推荐、网络学习等方式,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理念的培训。在开题会上,课题负责人福建省特级教师蔡雅玲老师介绍了课题申报的基本情况,解读课题实施方案,并在开题报告中结合图文并茂的典型案例,就课题的核心概念、研究价值、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过程与方法、创新点及预期成果等内容进行全面的介绍。并结合国内外科学教育活动的发展趋势、教育理念等分析与比对,提倡科学活动要从生活中选题,强调科学活动要幼儿亲身经历与参与,以及要注重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等给予全面指导。

其次,总课题组创建“回归人性”课题研究QQ群,定期将国内外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开展情况分析、国内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等前沿资讯传送给课题组成员,引领组员不断丰富有关农村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理论,组建起一支强干的研究队伍。主要引领子课题成员组对泉州地区常见的植物、动物、物体材料、常见物理现象、天气雨季节变化,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人们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科学领域的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进行开发与利用研究。如安溪实验幼儿园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科学教育理论,对安溪本地的地方风味小吃、家乡风景、茶艺资源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挖掘,使教师对科学教育活动、乡土科学资源有足够的认识,不断推进研究进程,通过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再次,各自子课题则根据需要,利用园内局域网等渠道,定期向教师推荐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章与书籍,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用有效的科研方法指导实践。如永春县港永幼儿园组织教师利用“中国幼儿教师网”等网站,学习“本土资源在幼儿园主题中运用”“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何利用农作物创设幼儿园环境”;又如,泉州幼师附幼创建课题微信群,分享网络上的优秀文章和有益做法,如“农村幼儿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指导家长有效开展亲子科学探索活动的实践研究”“论幼儿园家教活动指导形式”等,拓宽教师的理论知识,为实际组织奠定理论基础。

3.调查研究,摸清实施课题的现状与问题

课题研究初期,大多子课题组根据研究需要,采用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了调查,了解课题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理性、客观地分析问题提供真实、具体的依据,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如陈埭溪边幼儿园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幼儿对社区材料资源的熟悉情况,利用班级现有的科学区、观察区调查幼儿对材料玩法的探索情况;又如晋江市龙湖镇衙口中心幼儿园则采取组织教师上山下海开展的采风活动,进行乡土资源调查,提高教师对乡土资源的认知。

二、运用行动研究方法,积累典型教学案例

从农村科学教育资源利用、科学教育课程开发等方面组织实施课题方案,采取计划――实施――问题――反思的螺旋循环往复的边行动边研究的方法积累相关经验,并在实践中逐渐调整、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形成前期经验总结和课例汇编。

1.实证研究,积累资源开发利用的典型案例

课题组把课题研究与实践研究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每个学期,子课题组都精心策划开展形式不同,内容多样的课题研究活动。如泉州幼师附属幼儿园课题组利用农村广阔的资源,每学期均精心策划开展了形式不同,内容多样的,适合不同年龄班幼儿的亲子科学探索活动。如“烤鸡蛋”“制作冬至丸”“元宵馅的秘密”“端午粽飘香”“好玩的沙”等,为课题研究积累了大量富有研究价值的典型案例;德化双鱼幼儿园把社区资源有效运用到区域活动中,提高科学区域材料提供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积累了小班科学活动“狗尾草”、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陶土”、大班科学活动“石膏模的秘密”以及“好玩的电线”等典型案例;晋江市金井镇毓英中心幼儿园利用生活化、本土化的材料开展活动,形成了“生蛋和熟蛋”“糖怎么不见了”“认识螃蟹”“花蛤宝宝”等典型活动案例;永春县港永幼儿园在本土农作物资源在科学活动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中,积累了大班“向日葵的一生”“水稻与小麦”“种子”“春笋”;中班“蔬菜一族”“永春佛手茶”;小班“我们来种葱”“地瓜娃娃比大小”“香香的水果”等典型案例。在实证研究引领全园教师利用竹子、地瓜藤、葫芦瓜、玉米须、小麦杆、向日葵叶等共同创设了班级的主墙饰,以不同的材料让幼儿的动手能力获得了挑战性的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操作中,进一步拓展课题的研讨与实施。

2.互动研讨,推进研究进程的不断深化

(1)专家引领助提高

为确保各子课题的研究方向准确无误,在总课题组福建省特级教师蔡雅玲老师的指导下,各子课题组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不定期地邀请省市专家前往子课题组所在园所开展专题讲座和实地“把脉”。如晋江市金井镇毓英中心幼儿园邀请福建省特级教师刘志清老师来园开展“《指南》背景下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和指导”专题讲座,并组织课题成员听取了林菁教授的“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活动区游戏的开展”、彭琦凡教授的“探索从幼儿实际出发的教育”、吴荔红教授的“基于生活探究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等专题讲座,利用专家知识系统化的优势,给予课题组成员研究上的理论引领,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课题研究以来,听取专家专题讲座多达18次。

(2)观摩研讨引互动

总课题组以子课题为单位,采用滚动观摩的方式,围绕各子课题组的研究内容,定期组织子课题组的成员开展园际之间专题观摩研讨活动。如“如何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探究式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挖掘乡土资源,丰富数学区材料”“本土农作物资源在科学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等。在现场观摩、案例分析等互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各不同组别的课题组成员零距离地交流、深度地探讨,大家或述收获,或述困惑,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发散思维,碰撞智慧,梳理有益经验。如2014年3月,在晋江沙塘中心幼儿园开展各年龄段“数学区域活动观摩”;2014年4月,晋江陈埭溪边幼儿园开展中班科学活动“鞋底花纹”观摩研讨;2014年12月,在德化双鱼幼儿园以及永春县港永幼儿园开展的观摩研讨等。

(3)经验交流互借鉴

学习他人优秀方法、经验,是课题组推崇的提高研究人员自身素养的重要途径。各子课题在实证研究的进程中,不断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为了将这些有益的经验推广,总课题组不定期地开展“传经送宝”活动,各课题负责人将取来的“经”与大家进行分享和共同学习。如总课题组柯淑满成员作“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数学区域活动的策略研究”、施美旋成员作“优化社区资源 促进科学教育”等共计6次课题阶段成果经验汇报。

三、运用经验总结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采用经验总结法汇总相关资料,回顾研究历程,总结有关经验,反思研究得失,形成研究结论和课题结题报告。一是组织各个基地园梳理研究课例,从个人到集体、以备好一个活动验证一个活动整理一个活动为主线,精心选择适宜的农村资源进行活动实施与验证。二是组织各课题基地园拓展评价模式,将观察记录、教学反思、教学叙事、幼儿学习故事纳入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的评价体系中。三是通过教师的自主评价确定资源的可行性与适宜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四是案例分享与交流,主要有主题活动案例展示、区域案例分享等方式进行。五是组织开展课题成果展板展示活动。共展示了展板共计16个版,涉及“利用农村资源开展亲子科学探索活动的实践研究”“农村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本土农作物资源在科学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等十七个子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原则、方法、途径、评价体系等内容,通过“反思――实践――调整――再实践――反思――总结”的行动研究过程不断地提升了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借助“农村科学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这一课题研究的直接目标,很好地完成了“促进幼儿发展”的间接目标。教师与家长们有了正确的观念,在农村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进一步了解了幼儿阶段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掌握了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幼儿教育理念一致的协同程度,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的各类培训、研讨活动,进步显著。一是更新教育观念,不再将一些死的知识强加给幼儿,而是充分地利用周边的资源进行探究,让幼儿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发现科学现象和科学道理。二是参与大量的实践工作,开发与利用科学资源的实践能力有所提升。三是改变了教学行为,建立良好互动模式。课题组的教师先后向市、区及幼师实习生开放了十余次观摩活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四是提升了教育教学智慧,积累实践经验。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各种学习和实践中,通过“前反思――实践――再反思调整――再实践――总结”的实际研讨形式,不断地提升了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智慧。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2][美]阿林・普拉特・普莱瑞著.霍力岩译.幼儿园科学探究教学――科学、数学与技术的融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4.

幼儿园科研课题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体操素养;素养课程;特色教育

进入21世纪,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对于我们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幼儿教师不能不说是一种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传统的体操教学上,基本上是教师唱“独角戏”,对于幼儿来说,体操的教学就是要死记动作,是枯燥乏味的,完全体会不到体操的文化价值,也很难形成体操素养,这样很难适应新课程标准对幼儿提出的要求。

一、基本理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园将科学合理地提高体操教学的质量,同时让幼儿在体操活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其感受到体操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快乐的,有吸引力的。

基本理念: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体现运动的文化价值;注重体操教学的整合。

二、概念的界定

体操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与体操教育的影响所形成的,包括体操水平、体操知识、体操意识、体操行为、体操技能、体操个性、体操品德等要素的综合素质与修养。

体操素养课程,就是课程遵循全面、渗透、主题化的原则。课程选择内容以幼儿对体操知识的了解为起点,上升到幼儿对整个体育活动的关注,将体育人物、运动器械、比赛规则、运动安全、运动礼仪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加以汇总、分类、梳理,以幼儿能够接受的主题课程的形式展开,从中更好地提升幼儿的运动素养。

三、研究目标

1.加强自身对体操素养活动的认识,增强自身的目标意识。

2.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以幼儿为本的意识,促使幼儿提高学习体操的主动性、积极性。

3.提高观察评估的能力,掌握全面评价幼儿学习体操素养课程的方法。

四、研究内容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如何科学合理地提高体操教学的质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其感受到体操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快乐的,有吸引力的,这已成为广大体操教师一个普遍研究的重要课题。

1.体操素养课程的学习,要充分激发幼儿学习体操的兴趣

3~6岁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以往在讲解、分析体操动作时,幼儿听起来比较模糊,精神也不集中,但是让他们看动画片,那么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看上个把小时也还是兴致勃勃。此外,我们与孩子共同收集体操明星的资料、图片,引导其观看体操节目,以此来调动幼儿学习体操的兴趣。

2.体操素养课程的学习,要让幼儿感知过程,突破难点

教师的示范不可能停留在空中让幼儿仔细观察。比如说素养课程中的多媒体设计,我将蛙跳动作要领用分步演示的方法表现出来:全蹲蹬腿向前扑出手先着地全蹲,加上有趣的动画设计,幼儿在愉悦的环境中轻松地掌握了动作要领,教学难点迎刃而解。结合教学的需要还可重复播放画面、反复讲解,使幼儿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印象,联系起来更有劲,更积极主动,掌握技术动作更快。这也符合幼儿对直观、有趣、新奇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具有强烈认同感这一心理特征。

3.体操素养课程的学习,要让幼儿反馈巩固,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素养课程具有双向交流的“反馈”功能,所谓“反馈”,是指控制系统把输出信息的结果“返回传入”以影响信息再输出所起的调节控制作用。在观看过程中,利用摄像机拍摄幼儿的动作,并与计算机投影大屏幕连接,可把幼儿练习时出现的正确与错误实录下来,反映在大屏幕上,便于幼儿自己检验信息并作出正误对比,发现和纠正不足,从而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调整,积极练习。

4.体操素养课程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拓宽思维空间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对外部刺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获得一些感性材料,展开联想和想象,引导幼儿多思、多问,为幼儿发挥创造想象搭建平台。以情激趣,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活跃了学习气氛,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3~6岁是一个心理需求和心理色彩极度丰富和浓郁的年龄段,因此,要求我们幼儿教师应该更加深入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引导幼儿在体操特色活动中,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我们正走在幼儿体操素养课程研究的道路上,享受着特色教育为幼儿园和全体幼儿带来的勃勃生机,为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跃宁,杨光荣.体育素质教育探析:兼论“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性教育工程[J].体育学刊,1995(04).

[2]唐仁洁.“小集团学习”与体育素质培养探讨[J].体育教学,1999(04).

[3]叶卫.从体育教学谈学生体育素质培养[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2(04).

幼儿园科研课题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题 科研 构建

教育研究对教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功能,正如有专家提出的“教学就是研究,教师,尤其是一个好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教育科学研究者。”为此,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从多方面入手,积极引导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教育实践,并逐步成为一个自觉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真正“让科研走进教师,让科研走进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选择适合园情的科研课题

伴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江苏海安县胡集镇中心幼儿园在2002~2006年间,先后主持了课题《艺术教育中幼儿创新意识启蒙与发展的研究》和《农村幼儿艺术教育在一日活动中整合的研究》。我们将课题定位于以挖掘农村自然资源潜在的艺术教育价值为宗旨,把艺术教育与一日活动的诸要素组合起来,使之相互渗透。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以环境来熏陶、以活动为载体,不断研究、探索、总结经验,努力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最终形成了一日活动艺术化、艺术教育全天化的特色。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又深入思考了应如何将课题研究进一步细化、进一步深入。我们认为,做课题研究应该“小题大做”,“小”指的是问题的范围比较小,“大”就是要花大力气把它做深、做透。在做课题的过程中,需要的是“挖水井”的精神,而不是“挖土坑”的做法。

考虑到幼儿园的师资力量、教师的美术专长、幼儿园良好的美术氛围、以往艺术课题研究的经验,我们将课题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浓缩,确立了以《趣味美术教育与幼儿自主能力培养的研究》为“十一五”研究课题,旨在挖掘和整合园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历史积淀的研究成果纳入新的研究之中,以审美为中心,用艺术和美作为手段,以幼儿自主能力的发展为目标,从而在课题研究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深化幼儿园以美术为主的艺术教育特色。

二、制定有利于课题运作的管理网络和制度

课题研究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合理而严格的制度能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正常化、有序化。为了让科研走近教师、让科研走进教学,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做法:

1.构建课题研究管理网络,保证课题研究稳步运行。课题研究是创建办园特色的基本保障。在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标后,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就要抓好科研管理,构建一个多层次的科研管理网络,层层把关、层层落实。江苏海安县胡集镇中心幼儿园的课题研究管理网络如下:幼儿园科研中心组(由正副园长和美术专长教师组成)、各年级中心组(由各年级组长组成)、承担研究任务的各班教师。开学初,各年级组长将总课题目标具体化,分析出各年龄段的研究目标,各班教师再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将目标细化,并收集课题的相关资料和信息,以课题实施为背景,让教师彼此间开展沟通与合作。

2.构建合理的教研反思制度,将教师零散的、内隐的、偶发性的反思活动书面化、外显化、经常化。我们采用“日反思、周交流、月总结、期末展示评比”的办法,把教学反思纳入到日常教学常规管理中,从而让教师有机会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反思上过的每一节课,考察每一次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如看一看自己有没有形成独特的趣味美术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自主性发展,自己在教学方面是否比以前进步了,还有哪些突出的问题,等等。同时,还要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策略,并将反思的结果写在专门的反思记录上,以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例证。

3.构建研究问题公示制度。为了让教师进一步挖掘现有的教学资源,并把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及时提出来,以促进彼此间的学术沟通与交流,我们围绕具体的科研课题及日常教学活动的展开,建立了教研问题公示制度。事实上,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深度思考与反思的过程;教师相互讨论的过程更是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公示制度不但能促进教师个别性的学习,还能促进他们的组织性学习。

同时,为了促进教师反思,我们还举办了“教学反思千字文”竞赛,激励教师总结并表达自己的反思成果,并展示给大家分享。幼儿园规定,教师要结合课题实施的情况,在每次召开的分组问题公示会上每人至少提出一个具有研究价值或感到困惑的问题,或提出一些具有见解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如一些小组成员难以把握的问题,就可以通过“问题悬挂”、“问题招标”的方法,提到全园性的科研骨干会上去分析探讨,以利用每周教研活动的时间或每月讨论交流活动的时间专门组织骨干教师一起讨论分析这些问题;若确实有解决不了的重大疑难问题,还可以请有关专家来园讲座或通过网络求助解决。

三、提高教师进行课题实施的能力和技巧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老师面对孩子的行为、面对自己的教学实际根本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展观察,也不知道要研究些什么内容,只能发现一些表面的、直观的问题,而缺乏分析问题的基本框架与思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求他们去做研究,就有些强人所难;此时,如果制定量化措施给老师施加科研压力,就可能会给他们增加许多难以承受的重负。我们的做法:一是通过上研讨课,不断提高这部分教师的反思能力和技巧;二是建立组织性学习机制及在职校本培训机制,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参与科研,而不宜给予太多压力;三是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献资料、信息和业务杂志,以丰富教师的内涵素养;四是要求教师走出去参观学习、参加教科研培训,以拓宽大家的视野。

四、将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

课题研究是严谨而务实的,它追求理论层面的提升,但不应是空中楼阁、镜中花、水中月,而应该与日常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教学的内容相融合,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相整合。只有这样,课题研究才会真正找到它依附生存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江苏海安县胡集镇中心幼儿园的《趣味美术教育与幼儿自主能力发展的研究》为例,在以往,我们总是把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分得清清楚楚。美术教育作为教学内容,和一些生活内容是截然分开的,除了教育活动中专门的美术教学之外,另外的活动环节中几乎不包含任何艺术教育的成分。在新理念的支撑下,我们尝试让幼儿参与活动的设计组织,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建议,再将建议付诸实践,看是否可行。比如,让幼儿玩捉尾巴的游戏一般是由老师编好尾巴再让他们进行追逐,孩子们在玩时总是挑挑捡捡,教师询问后得知他们对尾巴的颜色、样子都不满意,然后就征求他们的意见。孩子们说想自己编。当老师同意了以后,他们先讨论材料,再研究样式,最后再交流编法。第一天,孩子们带来了毛线、布条、彩带等各种各样的材料;第二天,他们开始进行编织大赛,第三天,他们玩了捉尾巴的游戏。后来,他们又觉得不一定就只能做尾巴,还可以做裙子,或围在腰间做腰带,盘在头上当花环……这样,一个单纯的体育游戏就被赋予了做、玩、想等多方面进行的功能,也使得这一单一活动形成了一个连贯的系列活动,让孩子们有了充分可以想、说、做的空间,从而使自主意识得到了增强,并发展了自主能力。

五、加大科研经费,激励教师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