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辩论的观点

辩论的观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辩论的观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辩论的观点

辩论的观点范文第1篇

一、辩论型节目的选题分析

辩论型节目通常是具有很高的互动性,以现场辩论和观众发言为主体的节目形态,泰州电视台《唇枪舌剑》节目每期邀请数名嘉宾围绕某个话题进行针锋相对的探讨争辩,节目以嘉宾点评的方式结束,对辩论话题进行剖析,给出切合实际的结论或方向。

《唇枪舌剑》选题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为议题型,如“学生玩电脑游戏的利与弊”、“剩男剩女是否该降低择偶标准”、“六一儿童节家长是否要放假”等;一为新闻事件型,针对最近发生的热点事件,就新闻中所蕴含的争议焦点进行辩论,如“烟花爆竹该限放还是禁放”、“公考之门该不该对应届生关闭”等。这些话题的选取具有以下特点:(一)新闻时效性,作为子栏目的《唇枪舌剑》对《直播生活》的民生类新闻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和进一步的深挖;(二)受众参与性,是对新闻事件的思辨,而不是对学术以及逻辑的思辨;(三)通过辩论,新闻事件再次被解构,新闻争议点被逐步放大,从而使受众从新的层面接近新闻真实;(四)力求选题多样,吸引不同层次受众观看、参与。

二、辩论型电视节目话题选择

1.话题选择贴近民众日常生活

民生新闻的“三贴近”原则,对辩论型电视节目同样适用。民众关注的,喜爱的,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

2009年6月,泰州交警部门为了治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向行驶等问题,开始在市区几个主要路口采取拉绳子措施。此举一出,立刻引起泰州市民的热议,《唇枪舌剑》随即录制了一档节目“治理交通问题,交通拉绳是否合理”,邀请市民代表及交警代表进行辩论、讨论。现场嘉宾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说出自己所代表群体的想法,在现场参与的社区群众及大学生也积极参与讨论。节目给了交警和市民一个沟通的平台,之后,交警部门取消了拉绳子的做法,改变了执法方式。

此类辩题还有“东城河游泳是堵还是疏”、“无物管小区的保洁工作长效管理能否执行到位,难在哪儿”、“流动摊贩是否应该存在”,这些话题都是民众所关注的,通过辩论使大家的认识达到一定的共识。

2.话题选择不能过于琐碎

民生类节目摒弃了传统新闻的那种“高高在上、冰冷生硬”的报道方式,采用平等的视角来报道新闻,以此赢得老百姓的关注。不过,很多民生节目选题狭隘,把大量精力放在关注邻里争端、夫妻矛盾等琐碎问题上,而忽略了大民生。

《唇枪舌剑》节目把民生放在第一位,尽量做受众感兴趣又不太琐碎的话题。但有时还是难免小众化,比如“西班牙PK荷兰,谁能夺冠”这样一个话题,只限于爱好欧洲足球的群体,容易造成收视群体的流失。

3.国家大政策的地方性解读

地方台与中央、省级媒体相比,资源少,起点低,只能从本土出发,结合本土实际做节目,避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做法。例如2011年5月22日《唇枪舌剑》的“楼市拐点是否出现”这个话题,从国家房价控制措施以及“北上广”等大城市房价下跌说起,在嘉宾的辩论以及专家的分析下,观众对泰州房价的总体状况以及今后走势,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转贴于

这是大选题地方性解读的典型例子,回避了地方台对解读类似政策的不足,将国家级政策与地方实际相结合。

三、创造性地选取辩论话题

信息时代,新闻信息呈几何形态增长,但真正受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并不多。热点新闻容易“撞车”,这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在辩论型电视节目的选题当中。辩论型电视节目时长往往在30分钟以上,容易引起观众的收视疲劳。要想抓住观众,每一期节目的选题至关重要。好的话题应当具有以下特性:

1.公共性

电视是大众媒介,其所关注的一定是大众所关注的,辩题的选择同样也应该具有大众性。上到国家大事,如“中国该不该废除死刑”,下到居民关心的事,如“是否赞同送老年人进养老院”,都应该涉及。

2.争议性

辩论型电视节目最忌辩题不温不火,或者观点一边倒,辩题的选择具有可辩性。要达到这些,选题的时候必须要注意话题争议是否大。否则,容易使辩论观点变得牵强附会,产生歧义,偏离引导社会舆论、疏导和缓解群众情绪的目的,适得其反。

3.前瞻性和预见性

比如“六一节家长是否应该放假”、“打麻将该不该有所限制”等选题,由于其所具有的前瞻性,对观众来说具有新鲜性以及现实意义,容易引起观众的思考。

4.多样性

辩论的观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电影;受众;轨迹;观念

电影从诞生之始,就与时代和观众密不可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宽银幕到立体电影,其外在的表现是时代变化,是科技在起作用;而背后的推动力实际上是观众,是市场。“观众在电影中处于权威的地位,无视观众的意向,是注定行不通的。”[1]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电影属于大众传播媒介,也是社会文化的艺术载体。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抑或是意识形态的工具,离不开受众的支持与拥戴。如果说电影创造了受众,那么受众也创造了电影。因为,没有受众对电影的观赏、评价,没有受众的参与,电影永远也不能兑现它的经济、文化和审美价值。所以,受众是电影的催化剂和生产者,并不仅仅是电影意义的接受者,受众应该是与电影“同生同体”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对电影受众的研究应当平行于对电影本身的研究。任何一部电影在拍摄前、拍摄中、拍摄后都应当有受众的参与。拍摄前,受众是电影的目的;拍摄中,受众是电影的关注者;拍摄后,受众是电影的作用对象。

一、中国电影受众研究的基本轨迹

一般认为,中国电影受众研究最初源于中国戏曲文化重视观众的传统。众所周知,中国戏曲历来重视观众的反应,这在2008年贺岁大片《梅兰芳》中可见一斑,观众对一部艺术作品的行为和情感反馈将直接影响艺术创作。所以,从世纪初电影在中国大地上诞生开始,观众对电影的反应如何,电影作用于观众的效果如何就成为电影管理者和创作者经常讨论的问题。1922年上海明星电影公司成立后,就非常重视观众研究,尽管该公司的两位主要电影艺术家郑正秋和张石川在影片如何对待观众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前者重教化、后者偏娱乐,但该公司拍摄的许多影片仍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建国以后,著名影评家钟惦先生发表的著名文章《电影的锣鼓》开篇就指出:“最主要的是电影与观众的联系,丢掉了这一点就丢掉了一切。”他列举了观众上座率下降的事实,谈及了观众的观影规律,在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锣鼓无法敲响,电影观众学研究也不可能进行下去。

将电影受众研究视为一门学科,始自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对电影研究的再度重视是由于电影观众人数的大幅度下降,城市电影观众几乎每年减少五千万人次。导致电影院上座人次下降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诸如电影和社会上多种文化活动的竞争等。然而,这些都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长期以来,忽视受众主体、生硬教育受众的电影作品,必然遭到受众的拒斥。受众的自主性和多种娱乐活动对大众闲暇时间的争夺,使电影受众问题成为电影创作界和理论界必须重视的问题。

于是,自80年代初开始,涉及电影观众的文章越来越多。1988年9月,在章柏青等人的倡导下,北京电影学院还首先开办了电影观众学课程,出版了《电影观众学》这本著作,标志着我国电影观众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之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黄会林教授主编的《影视受众研究丛书》相继出版,为受众研究提供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文本。

尽管如此,受众研究仍然是一个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不间断关注的领域。

二、中国电影受众研究的时空定位

一般来说,电影受众应当是处于一定阶层、一定时代、一定区域三维坐标系中的观众集合体。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电影受众的接受特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接受者是极其复杂的群体,既有历时的时代之分,又有共时的层次之别,更有不同文化系统接受者的巨大差异。接受美学认为接受者的接受情况是由“接受银幕”和“期待视野”决定的。所谓“接受银幕”就是传统文化习染积淀的纵向和时代文化观念影响的横向所组构的坐标图象;而“期待视野”则为“接受银幕”的“潜能”向纵深发展的企望。这“接受”和“期待”对于每一个接受者来说,无不由他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和文化教养、生活阅历、艺术兴趣、性格品质、性别年龄等复杂因素决定。这既有相同文化系统和相同时代接受的一致性,又有不同文化系统和不同时代的差异性。

首先是电影受众所涵盖的观众成分在不断发展变化。21世纪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良好,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再加上中国电影近几年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一些原来不看电影的人也开始走进电影院。互联网的发展,使电影观看越来越方便,一些经典电影得以在真正意义上走进普通人的视野。

其次是电影受众观影动机在不断发生变化。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受众观看电影不只为了娱乐休闲,也为了满足自身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感。

第三是一些可能成为电影受众的潜在观众群在不断的消失和出现。如有人预测,随着3G手机的不断普及,手机用户将成为中国电影最大的潜在观众群。由此也将造成DVD用户的萎缩。

这一切都决定了对中国电影受众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三、中国电影受众研究观念嬗变的三个阶段

在2007年3月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影视受众论》一书中提到,当代中国影视受众观念的嬗变分为两个阶段,即“群众论”受众观和“个体论”受众观。英国的麦奎尔在20世纪90年代则将受众研究划分为三大传统,分别冠以结构性、行为性和社会文化性。在吸收和借鉴其学术内涵之后,我将电影受众研究阶段进行重新定义,即将受众视为“群体”的阶段、“传播环节”的阶段、“生命体”的阶段。以此来证明进入21世纪后中国电影受众观念发生的一些显著变化。如下表所示:

1.将电影受众视为群体的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前,无论是官方的政策法规中,还是居于正统地位的文艺理论的体系里,包括电影电视在内的文艺作品的接受者,一般被称为“人民大众”,简称“群众”,其核心成分是“工农兵”。号召“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将受众作为“群体”的观念本身没有错,因为任何研究受众的项目必然落脚于对某一观众集合体的研究上,而电影是一门属于大众的传媒艺术类型。但问题是,“”期间,官方以教化姿态将群众作为被灌输的对象,进而忽略了群众应当具有的合理话语权。这一阶段应当视为受众研究的失败阶段。

将电影受众视为“群体”的阶段,对应麦奎尔的结构性受众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有关受众规模、媒介接触、到达率、流动情况等方面的量化信息,有助于区分受众类别,探讨社会背景、大众传媒系统与个人媒介使用之间的关系。

2.将电影受众视为传播环节的阶段

20世纪中叶,传播学在美国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它是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下的产物。改革开放以后,传播学在我国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一些电影理论工作者开始使用传播学来研究电影观众问题。一种主流的观点认为,电影也属于大众传播媒介,那么,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同时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传播符号的“译码者”、传播活动的参与者、传播效果的反馈者。根据传播学的基本理论,进而建立起电影受众的基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受众的需要、受众的选择、受众的接受、受众的反馈等一系列心理变化过程。实际上,最初从传播学角度对影视受众进行研究,大多倾向于线性的理解方式,认为受众只不过是传播过程的一个目的地。真正意义上从传播学角度对影视作品进行接受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霍尔撰写于1973年的《电视话语的编码解码》。

将受众作为“传播环节”的观念,对应麦奎尔的行为性受众研究,其目的是改进和强化媒介传播效果,即通过考察受众外在而非内在的表现。比如受众的媒介选择、使用、意见和态度等,来解释媒介的影响,预测受众的行为,为传播决策提供参考。在行为性受众研究中,受众被视为“黑箱”,不必了解其内在机理,通过察其言、观其行,便可描述受众经验,推知其行为动机和传播效果。

3.将电影受众视为生命体的阶段

塔可夫斯基说他的艺术就是为了关注生命。电影艺术作为一种人类生命需要的艺术形式,它因人的生命需要得以诞生,又以满足人的生命需要得以存在和发展。“精湛的艺术,必然通过达于受众心灵,令受众获得认识上的启迪、灵魂的净化,求得人自身与外界的和谐,最终由升华为美感。”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受众视为鲜活的生命体,以受众接受为其创作的根本目的,以满足受众生命需要的审美满足为其艺术追求,从而使电影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电影受众作为“生命体”,便凸显中国电影的核心价值观。所以,“中国电影的核心价值观应该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能否真实表现中国电影社会现实发展状况。所以歪曲、放大和无中生有的表现,食古不化等都违背中国电影的核心价值观要求;其二,是否注重人文情感表现,所以,忽略人本而只重技术的趋向令人忧虑;其三,能否提高艺术审美愉悦内涵,所以,电影没有艺术表现不能给予美感提升,将自身衰落、而被时代与人民抛弃是必然的;其四,能否通过电影增强民族自豪精神,鼓励理想期望,所以,灰暗、不促人向上的创作理应受到批评。”

将受众视为“生命体”的阶段,对应麦奎尔的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他的研究与结构性和行为性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抛弃了传播效果的刺激―反应模式,认为受众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受众的媒介使用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一种反映,也是赋予文化产品和文化经验以意义的过程。接受分析还强调受众在对媒介文本进行“解码”中的能动作用,认为受众对于大众媒介所提供的支配性和霸权主义意义,具有抵抗和颠覆的力量。

[参考文献]

辩论的观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 现场施工 管理

一、输变电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项目部人员的组成不科学、不合理。这主要是因为在现代社会背景条件下,很多项目部的成员都是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使得整个项目部经济技术含量低、专业结构的组成不科学,有的甚至出现人员不足的状况。除上述大方向上的不足之外,项目部在实际的环境下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足,大部分项目部中都缺少必要的管理工具和设备,这一点尤其是在一些较长距离的输电线路工程中更加明显,而这样一些方面的不足就很可能导致在实际的工程环境下造价的增高或者是工期的延长。

(二)施工队伍的水平低下。除了施工设备所造成的影响,在施工人员的配置上如果技术水平或者施工素质太差,必定会影响施工设备的使用、工程施工的进度 ,甚至带来一些额外的影响。

(三)混乱的施工现场管理。在许多项目实际施工中,都会看到混乱的施工现场管理。现场安全员、施工员等必要的管理人员对施工作业人缺乏管理,造成的设备材料乱放、不按规范操作等问题都会对施工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项目实施时,应该安排专项人员加强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

(四)设备的选择不合理。这样一点的提出主要是因为设备的不合理不匹配会导致安装和施工难度上的增加,也会给整个工程项目带来较大的浪费。

二、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输变电站施工的主要流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投资决策、设计准备以及施工阶段。本文强调的现场管理属施工阶段范围,这个阶段不需要再对相关准备措施、劳动合同、施工队伍进行筛选、检测,只需要展开有效施工即可。在施工过程中,设计示意图将会被转换成施工流程图,设计图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现实中施工的有效性。因此在施工时,必要的现场管理是对工程正确有效实施的保障,对整个工程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可以发现施工进度安排上的不足,还可能发现施工隐患问题,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三、加强输变电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对策及建议分析

(一)合理地组建项目部门。第一,土建工程、电气安装以及输电线路架设三个专业的知识在输变电工程实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在组建项目部门时则需考虑这三个专业的技术人员的纳入;第二,若处于工程量比较繁重或地质施工的技术条件繁琐的环境时,也需要考虑专职安全技术人员以及概预算技术人员的纳入。

(二)细致地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因为在输变电工程中涉及了土建工程、电气安装、输电线路架设三个专业的工作,则工艺较为复杂,材料设备的品种也比较繁多 ,同时在施工过程之中也存在着施工队和工种班组较多等等容易出现的问题。要解决这些情况或问题就需要建设方的项目部门施工管理人员做好各个方面的技术准备工作以及人员协调工作。其中技术准备工作尤为重要 ,在施工环境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交流,充分认识并了解整个工程的设计规划、设计意图以及设计的思路,对于整个施工的图纸和合同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状况制定科学可实施的施工方案和程序 ,在施工前有一个良好的规划;第三,技术人员需要格外注意一些高新技术所要求的在实际施工中要做到的施工工艺 ,根据工程的特定特点做好施工工艺的准备工作。除了以上三点之外,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还有技术工长对于工人的相互交流,并与此同时进行培训,对工人施工进行规范,授予新技术和新工艺。

(三)认真严谨对待质量检查。在施工之中,做到工程整体的质量符合各个方面的标准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则建立一个良好的质量缺陷检查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为一般是不能够从任一单项工序之中对施工质量问题进行窥视检查或判断的。与此同时 ,要确保在质量检查制度制定的过程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有科学的论证。施工质量问题一般是不能够从单项的工序完成状况中去加以窥视和判断,要想施工的整体质量都符合相关方面的规范标准,就必须要建立起良好的质量缺陷检查制度来,且在这样一项检查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切实的保证每一道工序都是经过了科学的论证的。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就需要针对于每一个专业和每一道施工工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不同的质量验收标准来。

(四)做好设备材料供应及管理工作。在输变电工程之中所运用的材料种类较为繁杂,同时也要注意许多新设备材料的实际运用问题,例如变电工程中的砂、石、水泥、瓷砖、大理石、铝合金、防水材料以及各种钢材等等;输变电工程中需要的设备以及装卸材料,例如隔离开关、避雷器、变压器、滤波器、铁塔、瓷瓶、混泥土构支架、金具、等等。则针对这些材料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尤其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需依据施工图纸所提供的输变电的设备规格、数量、材质、技术参数等各个方面去安排物资采购部解决供货问题;第二,设备材料比较繁多,分类摆放利于施工工作;第三,为了不因为设备材料问题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相关人员必须将含建筑材、金具、输变电气工程各类装材等材料的物资清单列好,同时标示清楚数量、规格、品牌以及产地等等 ,避免出现材料订购不符合要求的状况。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工程质量息息相关,因此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工程成本,避免操作失误。在进行施工前,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和职业道理教育,此外还可以对施工人员做一定的技术培训,具体做法单位可以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但是合理的奖惩制度不失为一个激发施工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好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输变电工程的施工现场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人们用心的去发现问题,加强管理措施,不断促进输变电工程的发展。本文主要对输变电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提出 ,与此同时 ,还分析了这些问题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对我国未来电力企业的大力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光莲.房屋现场施工管理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7).

辩论的观点范文第4篇

一、听说读写只是达成语文学习目标的途径与方式,并不具有“学习目标和内容的性质”,通过相关听说读写行为学习相应听说读写的态度、规则和策略才是语文学习目标

王荣生教授认为: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读写具有“作为学习目标和内容”等多种不同的性质。①并进一步指出,“作为语文学习目标和内容的听说读写主要有两种情形”。“情形一”为:

学习听说读写中的某个知识元素。使学生在特定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听说读写的特定知识――听说读写的态度、规则和策略。它可以陈述为“能够”或“学会”这样的短语。例如,学生将学会“运用写连贯的文段的标准”,这是一个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而写文段的行为则是一项语文活动,它可能或不能导致目标的实现。②

从王教授所举的第一种情形中我们读出的信息是:听说读写只是“行为”,只是“活动”,通过相关的听说读写行为学习相应的听说读写的态度、规则和策略才是学习目标和内容。也就是说,学生的听说读写行为(譬如王教授所例举的“运用连贯的文段的标准写作”)其实并不具有“作为语文学习目标和内容的性质”,它只是达成“目标”(譬如生成合乎某一“标准”要求的“连贯文段”)的“途径或方式”而已。

“情形二”为:

进行与“活动目标”相符的听说读写实践,使学生具有课程目标指引的“语文经历”,并期望在这些活动中发生相应的语文学习。比如:学生自主地阅读《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进行与“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这一课程目标相关的阅读实践。③

从王教授所举的第二种情形中我们读出的信息是:学生阅读《红楼梦》、《水浒传》是在发生“语文经历”,其之所以“经历”这些阅读实践,是有其“自己的学习目标”的。也就是说,阅读《红楼梦》、《水浒传》这些书籍的阅读活动只是达到学习目标的途径、方式而已。

显然,从王教授所列举的两种情形中都不能推出其欲阐明的下列结论: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读写具有“作为语文学习目标和内容的性质”。

如此一来,王教授以该结论为立论基础所推出的下列两个观点也就都需要进一步商榷:

观点一:“把听说读写作为学习目标和内容,正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独特性所在”。④

观点二:“力求把它们(指包括其他学科在内的‘社会通道’的语文活动)转化为具有‘作为学习目标和内容’性质的听说读写”。⑤

总之,发生了语文活动不等于就发生了语文学习,这是常识。王教授这种“听说读写即语文学习目标和内容”说必须辨正。如果任由这种“听说读写即语文学习目标和内容”说进一步“普及”开去的话,那么,“用语文活动顶替语文学习”的习惯还会维持下去,语文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局面仍将难以改观。

二、语文课程目标和语文课程内容是两个不能混同的概念。“目标即内容”说如果“普及”开去的话,那么,语文课程内容亟需开发、充实与更新的紧迫性又将再一次被冲淡

王教授指出:“我国的语文课程目标,从目标的表述方式看,大致有‘内容目标’‘能力目标’和‘活动目标’三类。”⑥对“内容目标”,他的解释为:“又叫‘内容标准’,它指明学生需要学习什么,即学习内容。”⑦

王教授还认为语文课程目标与语文课程内容之间存在“构成”“达到”和“符合”三种关系。他指出:

在“构成”关系时,“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乃至“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是同义词语。学习这些内容,本身就是目标。⑧

也就是说,王教授认为,“语文课程目标”与“语文课程内容”或“语文学习目标”和“语文学习内容”在某些情形下是可以等同的两个概念。笔者则以为不然:

第一,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是两个不能混同的概念。课程目标是预期的课程学习结果,课程内容是达到课程目标的种种前提条件。譬如:如果可以如王教授所说的把“生成符合‘连贯文段标准’的文段”看做课程目标,那么,相应的课程内容则可能包括“明了‘连贯文段’标准”等内容;如果“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被看作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则可能为“准确把握作品的语调、韵律、节奏”“理解作品中的生字与新词的含义”“了解作品写作的具体背景”等等。

第二,因为课程内容是达到课程目标的种种前提条件,所以,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两者所在的层次是不同的,但两者之间应该具有某种“一致”关系,课程内容要指向课程目标,要与课程目标相一致、相呼应。用加涅的话说,如果把课程目标看成终点目标,那么,课程内容则是达成课程目标的各级子目标。譬如,如果课程目标为“正确使用‘的’‘地’和‘得’三个字”,课程内容则可能由如下三级子目标组成:第一级子目标:“知道什么是词性”;第二级子目标:“学会区分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第三级子目标:“学习三个de字的词法运用规则”。

第三,同样是课程内容,相对于课程总目标而言,其所处的层次有高低之别。面对同样的课程总目标,不同的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可能会不同。

辩论的观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视设备;管理;维护;维修;功能系统

中图分类号:TN94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234-01

一、电视设备维修维护的历史发展进程

(一)实践与探索阶段

回想当初我国空白的电视节目制作经历,几乎没有人了解电视技术,逐步发展到北京电视台也就是现在的中央电视台的成立之时,工作人员对电视技术也没有过多了解,只能在摸索中学习,透过理论了解电视的原理。工作人员在只有一把烙铁和一个万用表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工作,终于将稳定性差的设备不断地修理和完善,探索出所谓的“四觉”法,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的经验法。当时这套经验很有效,并且培养出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它具有的实用性强上手快的特点,对于缺乏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来说受益颇多。

(二)科学管理阶段

直到六十年代初期,我国关于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才真正出现,诸如检查维修、测试维护和管理值班之类的技术才逐渐成形,虽然不够完善,但至少已经有所进步,使得我国电视技术的发展道路有了希望和雏形。

发展到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我国的电视事业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出现了包括质量较高的摄像机、录像机、视频制作的切换台还有数字特技设备等较为高端的设备。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微处理机。电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已经达到空前的水平,行业内也越来越重视管理工作,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在1986年召开的电视设备维护研讨会以及设备系统维修、维护技术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标志着电视设备维修维护的管理工作已经进入到一个科学管理和发展的阶段。

(三)现代化管理阶段

90年代开始到现在,为了实现设备管理的现代化,网络技术和管理软件的开发已经成为重要的手段之一,信息技术与维修维护管理技术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并能应用于各个阶段,全面提高了电视设备管理的综合实力。

电视技术一直在发展进步,传统的东西越来越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电视系统维修维护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凡事有利有弊,这样的外修维修和内外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利用了生产企业的技术优势,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服务是被动反应,部门职能相互分离还有缺乏对核心的流程了解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使设备维修维护更有效率和避免其本身存在的不足,中央电视台也实施了一系列的举措,包括建立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还有促进设备模式的优化等,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关于维修维护管理系统的介绍

(一)维修管理分系统

维修管理分系统又可分为:维修维护申报子系统、审核子系统、修复信息子系统。维修维护申报子系统是指在送修故障设备前,要申报必要信息,比如说电视终端的使用年限、故障现象的简要概述、维修人员以及验收等信息。并且将每一次的维修申报情况予以记录,方便下次维修使用。审核子系统是指对采集的报修记录进行审核。以便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等。修复子系统是指维修完成后对维修信息的核实。

(二)成本管理分系统

成本管理分系统又可分为:修护经费管理子系统和统计管理子系统。修护经费管理子系统是指按照维修的基本原则,进行成本核算和部门间的核算。统计管理子系统是指对于各部门经费使用的统计,相关部门制定实施计划。

(三)设备类型管理分系统

设备类型管理分系统又可分为:设备保障子系统和电力设备保障子系统。设备保障子系统是指为保证设备稳定正常的运行对电视设备建立相应的维修档案记录。电力设备保障子系统是指整理归纳各类监测数据以便以后出现故障时作参考。

(四)设备资料管理分系统

设备资料管理分系统又可分为:设备文档管理子系统和维修人员管理子系统。设备文档管理子系统是指以往故障的记录及其解决方式,为以后类似状况作参考。维修人员管理子系统是指对于维修人员的档案记录。

(五)信息查询分系统

信息查询分系统主要是提供动态信息给维修人员,在维修部门整理并且存入综合数据库后,可方便查询。

三、设备管理系统应用的软件

(一)MAXTMO系统

美国的MAXTMO系统是侧重于企业资产及其维修管理。主要强调成本核算的思想。MAXTMO把资产设备作为基础,把工作单位的提交、审批、执行作为主线,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作为总体目标,把采购库存信息和人力资源存放在共同的数据库中达到共享的目的。

(二)SENERQY系统

加拿大的SENERQY系统有六大模块,包括设备管理、供应商管理、维护管理、采购单管理、配件库存管理和维修预算管理,实现现有财务的共享。

回顾电视设备维修维护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电视节目领域的全新变革。如何制作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提高电视制作的效率并且保证安全播出的前提是科学化、现代化的维修管理,并不仅仅因为它能够有效支持电视系统设备的良好运行,为电视节目的制作提供了支持和保障,而且指明了电视技术将来的发展目标。全面的提高管理效率,完善科学管理的手段,逐步提高电视设备的维修维护水平,也是我们青海需要为之奋斗努力的方向,这样既能够适应电视节目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又能够使得电视行业蓬勃不衰。

参考文献:

[1] 李贵.使用SolarWinds实现互动电视设备管理及点播流量监测[J].中国数字电视,2012(8):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