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提高规则意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那么如何看待幼儿的规则游戏呢?这些规则游戏对幼儿发展有何作用?笔者认为,幼儿规则游戏中的要素和游戏的规则正相关,而且能够推动幼儿发展。
一、规则游戏及游戏规则
为了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游戏开始之前,所有游戏的参与者都要遵守其中的规定,这就是游戏的纪律。它们是人们根据游戏情况逐步总结出来的。例如幼儿在玩捉迷藏游戏时,不允许偷看,不允许作弊,必须被蒙上眼睛。这就是游戏规则所起的作用。
在幼儿游戏中,如果没有儿童的规则行为,就没有游戏可言。狭义来说,幼儿游戏的规则是需要由教育者设计,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儿童的规范意识,使其养成规范化的行为习惯而设定的规则。总之,游戏是幼儿的生活基础。对儿童的发展而言,在幼儿游戏和规则中,无论是规则还是游戏,都将为实现教育自身价值而体现出特定的教育内涵。
二、规则游戏与幼儿的发展
1.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期儿童的思维具有特殊的主观性,比较喜欢倾向于从自己的主观认为出发,随心所欲,无视现实规范。但规则游戏则是以游戏的规则为出发点,完全抛弃个人化的主观意识,打破幼儿头脑中固有的自我定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服从和遵守,这样就无形中提高了幼儿的社会化意识,发展了幼儿的社会化个性。研究表明,规则游戏教学能够推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同时也可以让幼儿获得个人化的思维意识。如在角色游戏里,大班幼儿比较关注角色行为的“规则性”,根据自己演绎的角色,形成规则意识,并以此建立抽象的活动规则,进行游戏的规范和自我的规范。如通过教师的角色游戏,幼儿认识到老师不能打“小朋友”;通过士兵的角色游戏,幼儿明白“士兵”要拿手枪打仗。
通过游戏,幼儿认识社会活动与其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并逐步理解游戏规则的“隐喻”,并试图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
2.幼儿道德发展和价值观的初步形成
对于规则本身的遵守,是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游戏的规则下,幼儿形成公平、平等等道德规范及行为价值观,同时,一定的游戏规则反映一定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幼儿期,它是人生发展的奠基阶段,这一阶段的生活经历直接影响未来的发展趋向。所以,幼儿游戏对幼儿的积极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游戏指导者的教育者,在游戏的规则设定中,要注意发展和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格。
3.幼儿意志的发展
自制力差是幼儿意志发展的特点之一。如何加强幼儿行为的坚持性呢?实验研究证明,教师单纯通过命令或者强制性的手段,逼迫孩子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显然是在让幼儿深陷困境。行为坚持性弱,这是幼儿意志发展的另一个特点。
对幼儿来说,遵守规则看起来似乎完全无法达到,但通过游戏却可以调节其行为,发展其自觉性和自制力,更为重要的是,比较容易和轻松。如在角色游戏中,游戏角色的规则就是要让士兵能够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否则便不是个士兵。在这样的规则之下,幼儿获得了特定情境的激励,他一旦投入其中就会忘记自己的感受,而只是为了遵守规则想要做一个真正的士兵。这是一种自觉性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遵守了游戏规则,行为和意志都获得了发展。
三、游戏指导与儿童的发展
1.科学认识游戏的规则
从观念和意识层次上来说,幼儿游戏的本质就是游戏的规则。只有真正参与游戏的情境和秩序,才能触及心灵。
规则游戏不只是教学手段,对教师来说,更是一种培养幼儿获得规则性社会意识的教育方法。幼儿需要在规则游戏中提高意识。当然,教师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依据其发展水平选择游戏类型。幼儿在各种规则游戏的成人指导下,通过投入游戏实践,渐渐获得规则意识,发展自己的原有水平,并实现超出年龄特征的超前意识发展。
2.制定科学、合理的游戏规则
理解“规则”的意义之后,教师要着重制定游戏规则,开发规则游戏。必须指出的是,在幼儿游戏的规则和规则游戏的选择中,幼儿具有主体性,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信任幼儿对游戏规则的自发制定。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同时也要引导幼儿自行选择规则游戏,并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感受,使规则游戏成为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正确处理游戏的规则与创造性的关系
关键词:小学 体育游戏 心理品质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同时“……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规则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可以看出,通过体育游戏活动,不但能提高小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体育游戏活动,对小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是生理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
一、培养小学生的竟争意识与勇敢的意志
体育游戏本身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它体现在学生与学生、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激烈对抗。小学生一般具有好胜性强、爱表现自己等心理特点。在游戏中,小学生通过不断努力可以达到更高的竞技水平,通过胜负的差异,体验责任感、成就感与荣誉感,在享受成功与胜利的愉悦的同时,不断增强和发展自信心,从而形成锐意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从而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如“抢椅子”的游戏就起着这样的作用。椅子数总比学生人数少,在口令发出的一霎那,学生抢坐椅子,先坐到椅子者为胜。这项活动既发展了学生的敏捷性,又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在充满竞争色彩和趣味的体育游戏中,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努力和锻炼,增强和发展自信心,从而形成活泼健康、勇于竞争、锐意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让学生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需要的人。
再如“山羊―分腿腾越”的教学,体育教师就可以通过表扬大胆完成动作的同学,来帮助胆怯的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面对“山羊“,无所畏惧,引导小学生勇敢地助跑、起跳、跨越,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完成一项对小学生而言十分困难的运动。教师通过引导胆怯学生的反复练习,使他们更勇敢、更果断。
体育游戏就是这样,小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要克服困难,他们不仅需要在生理上做出努力,还要有勇敢顽强的精神和良好的自我控制与忍受力,凭借良好的竞争意识、顽强的意志去争取胜利。因此,体育教师可在课内或者课外组织一些困难性、障碍性、冒险性强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勇敢顽强的意志。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社会意识
游戏具有一定的规则,它可以调节人与人社会关系。而社会则是通过规则把形形的人统一起来的。这正是体育游戏与社会的共通之处。正是这共通之处,通过体育游戏,可以很好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社会意识。
通过遵守规则进行游戏,有利于小学生认识理解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对其个性、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规则行为的发展均有重要作用。小学生为完成某个角色必须具有自我控制能力,而小学生往往在游戏中忘我,很难控制自己,特别是很难控制自己的动作。如:有时即使在原地保持一个坐姿或站立几分钟都难做到,但在扮演“哨兵”和“我是木头人”的游戏中,却能保持一种姿势长达2至3分钟,这就启示教师在组织游戏时要明确游戏的目的和要求,赋予角色一定的意义,并通过集体评价让学生明白“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这一目的。按规则游戏,让学生学会如何正当竟争与合理忍让,逐步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规则包括社会的方方面面。规则的特点是强调自觉和自律,重在教育和规劝,提高人们的规则自觉性,对于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规则的行为,教师要及时提出要求,给予具体的指导,防止不良倾向的蔓延。如小学生在进行“接力游戏”中,一位学生在前面同学还没交接棒的情况下就冲出了跑道,和返回的同学发生了碰撞,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适时地停下活动,组织小学生讨论:学生为什么会发生碰撞。学生们有的说跑的太快了、有的说返回的学生还没到达,后面同学就出发了,引起了相互的碰撞。通过学生短短2-3分钟的讨论,知道问题的症结在于“后面学生没有遵守和前面同学交接棒后再出发”的游戏规则,而出现了相互碰撞,差点出现学生摔伤。可见,遵守游戏规则显得极为重要,从游戏中我们及时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唤起学生懂得在体育活动课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就像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不遵守交通规则就要有事故的发生,如行人过马路不走斑马线、闯红灯、不靠右行走,也往往会出现危险,这既是对自己生命的不珍惜,也是不遵守社会规则的行为。通过教师这样恰当的引导,小学生在无形中体会到正确的规则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意识。
三、发展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体育,在教学中更应该注意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游戏作为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运动形式,是由内部动机驱使的综合性活动,有其自发参与性,更能体现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耐久跑”是个非常枯燥的运动,但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这一运动呢?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游戏,哪个学生游戏设计得好,就采纳哪个方案。通过讨论,有的小学生把平时上课的小椅子排成6排,每排8只,椅子之间相隔一米,在这一方阵中,每组学生又自己设计跑步路线,让其他的学生跟着他一起跑。这样的设计,充满了趣味性,小学生在游戏中完成了我们看起来非常枯燥的运动。
再如,在进行柔韧性教学(如横叉、纵叉)时,为了让学生尽量拉开韧带,我让学生自己就设计“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谁赢谁就向前跨一步,看谁先达到终点。为了取得胜利,小学生们往往两腿尽力分开,跨得越开越好,这样,体育教学目的就达到了,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被激发出来了,把比较单调的活动搞得生动、活泼、有趣,学生在主动参与游戏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随机应变的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
在集体游戏中,每个参与游戏的成员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每个角色要求都有一定的职责,在游戏过程中,每个角色不但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还要与伙伴互相协作,才能使游戏开展起来。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小学生学习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并逐步理解这样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合作意识的目标。
如组织学生开展“穿针引线”的游戏,
目的就是让学生领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良好的合作。在进行游戏时,每组二人,每人一线一针。老师”开始”指令一发出,每小组在10秒钟内两人通过配合共同将线穿入对方的针孔内。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最后的小组或到时不能完成的小组输。游戏结束后,学生就反思交流:想为什么有的小组同学穿得很快,有的小组却很慢,甚至在规定时间内都不能完成呢?其实要想穿得快,就应该一个人拿针,另一个人用线先穿到对方针孔内,然后变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并不是学生开始想的那样两人同时穿,穿得快。通过这样的游戏,让小学生在活动中明白,在游戏中要随机应变,及时查找原因,随时调整自己与伙伴之间的关系,把自己的言行与集体的利益和荣誉相联系,不断提高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
“阳光伙伴”活动就是这样一个提高身体素质、磨练坚强性格的体育游戏,更是培养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的合作性游戏。学生在游戏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课外活动的时间,有的放矢地在学校的中高年级中进行普及推广,学生们自由结合成固定的二人进行合作练习,由单一到组合,由二人到四人,到更多人,最终组成一个三十人三十一足的团队,由走到跑,由生到熟,由普及到挑选到精练。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锻练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集体活动,让学生学习同伴之间互相交往,通过不断的交流、跟进、探讨、统一,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在活动中,只要有一位学生步调不一致,就会导致整个集体的失败,从而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在活动中培养了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实现了体育教学的情感目标。
五、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体育与音乐、美术等艺术科目是紧密联系的。一些体育游戏(如“钻山洞”、“兔子舞”、“武术操”等),配上了音乐,就可以成为表演性极强的体育游戏。这些体育游戏通过外部的表现,能够反映小学生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是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在向低年级的学生传授“跳”的动作时,让学生自制兔子头饰,套在自己的头上,配上播放的音乐,在小学生表演兔跳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跳”的动作,掌握“跳”的技术要领,增强身体的协调性,体会体育中韵律的美,把体育运动整合到游戏中,很好地完成了体育教学任务。
【关键词】幼小衔接;大班幼儿;规则意识
俗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从小培养幼儿具有规则意识、是塑造现代人的重要内容,更是时展的需要。而大班正处于幼儿园和小学的过渡时期,培养幼儿从小树立规则意识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规则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在大班时期甚为关键。
通过对我们大班43名幼儿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幼儿的规则意识差异很大,有些幼儿能够很好的遵守各项规则,而有些孩子却根本没有这个意识。在43位幼儿中课堂上要求如厕的幼儿有11位,占总数的26%,在游戏中不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占35%;喝水、如厕、洗手不按顺序排队的幼儿占21%,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的幼儿占44%。大班的幼儿已有初步的规则意识,但执行能力不强,需要成人的督促;自律开始萌芽但还没有完全内化;在等待游戏时缺乏耐心;学习中以插嘴,不容易控制自己的言行等。这些结果充分表明我班幼儿十分缺乏规则的意识,执行规则能力较差。这些幼儿大多不会正确的与同伴相处,不遵守活动规则,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自由。由此造成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和行为,而这一切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自控能力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呢,在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让孩子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感受遵守规则的好处和乐趣,体验违规的后果
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只有幼儿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才能让幼儿主动遵守规则。我们会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体会遵守规则的重要。如:我们常常带幼儿去超市购物让幼儿体会购物需付钱,付钱时要有序排队;如:引导幼儿观看有关交通规则的碟片,让幼儿了解遵守规则可以保障人的安全,而违反交通规则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使人受伤或死亡。用这些丰富的教育方法让幼儿了解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除了要让幼儿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还要让幼儿感受遵守规则的好处和乐趣。孩子在遵守规则时不应感到有压迫、不愉快或是难以忍受。因此,我们首先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充足、合理、适当的空间和大量丰富的材料,使每一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活动内容,避免不必要的争执与冲突。孩子毕竟是孩子,年龄小,能力有限,难免会和同伴发生冲突、违反活动规则。这时,我们就应该努力让孩子了解违规的后果,并让其承担一定的责任。
如:在游戏时,有些孩子自控能力弱,常出现违反游戏规则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我组织幼儿讨论“如果小朋友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应该怎么办?”通过讨论,孩子们一致决定,如果谁在游戏时违规了,那就停止游戏3次。为了让自己有更多参与游戏的机会,孩子们违反规则的现象越来越少。同时对于那些能自觉遵守规则的幼儿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巩固幼儿遵守规则的行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班上树立榜样,号召幼儿向榜样学习,让榜样带动全班幼儿自觉遵守规则。比教师一味批评违规的幼儿,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二、在活动前讲规则
有的教师在活动之前不向幼儿提出任何要求,活动中发现问题时才强调规则,或者当发现出了问题时,怒气冲冲责问幼儿。此时幼儿的注意力已经不集中了,不会认真听老师的话。其实这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因为事先老师并没有告诉他们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我们只有在活动前提出要求,让孩子了解活动规则,孩子才可能在活动中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受规则。
三、幼儿参与制定规则
只有在幼儿参与下建立的规则要求才是适合幼儿需要的规则,才能真正被其接受。在不同的活动之前我会组织幼儿通过讨论修订自己制定适合的规则,这时孩子们会非常自觉的遵守规则。
四、在教学活动中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
教学活动是幼儿获得知识、情感、技能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故事、儿歌和文学作品引导幼儿自觉遵守规则。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如:为了让幼儿能在活动中有序的排队,我利用这一幼儿崇拜的人物教育孩子向他们学习。在音乐活动《进行曲》中通过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观看国庆大阅兵和军方军训练、生活的一些视频情景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向学习,自觉遵守活动规则。为了让幼儿能轻拿轻放小凳子,我向幼儿讲述了“小凳子为什么哭了”的故事,以此来教育幼儿轻拿轻放小凳子。在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时,我们通过请幼儿进行情景表演过马路和学习儿歌“红绿灯”来让幼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规则的建立不是靠说教和硬性规定就可以做到,重要的是培养,而游戏是最好的途径和手段。幼儿园的游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规则游戏一类是创造性的游戏。规则游戏对幼儿来说,蕴涵着丰富的学习机会。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上下课铃声的游戏活动,模仿小学生的课间生活。每次活动前敲响小铃。幼儿听到铃声后知道要上课了,就会自觉的回到座位旁就座,等待老师来上课……当下课的铃声响起时,幼儿则离开座位自由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幼儿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有利于帮助幼儿提早适应小学的活动常规,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再次,教师要帮助幼儿掌握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教师讲解力求生动简明。游戏规则应灵活,如果幼儿要求并且他们都同意改变游戏规则时,应当允许幼儿改变规则。
六、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做好幼儿的榜样
教学内容: 防溺水安全教育
教学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过程:
一、老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学习溺水安全知识。我们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知道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长大。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溺水事故的发生,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那我们该怎么预防呢?
二、活动设计
1.老师先向学生讲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教育学生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江河、大海、青山头水门、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海边、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教育学生在来校、离校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江游泳。
(3)我们是小学生,很多同学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学生不慎掉进江河、水库、池塘、水井里等,未成人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箭来相助或拨打“110”。
2.老师谈谈事例,并由学生扮演小品
本学期××学校在周末,几名学生到讲河边钓鱼玩,有两名学生不慎溺水死亡。这个悲惨的事实告诉我们了什么?这几个同学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1)议一议:
这几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
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2)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3)由这个事实谈谈我们的心得体会。
3.说一说
说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小结: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规制定;道德发展
一、用“法治”代替“人治”的进步
魏书生老师推崇“以法治班”,此“法”非彼“法”,指的是班级班规。
魏书生老师的班规非常详细而全面,对班级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明确的规定与说明。这些班规不仅包括了规定每位学生从入校到放学应该如何学习的“一日常规”,还包括了指导每周班级活动应该如何开展的“一周常规”。
魏书生老师依靠班规来管理班级,既将班主任从繁重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使得班主任能够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到学科教学中,又放手让学生自行管理班级,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这是对以往班级事务全凭班主任说了算的“人治”管理的一大进步。然而,如此密密麻麻、严丝合缝的班规不免带有“应试教育”的痕迹。在这样的班规管理下,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张扬,独立自主精神不容易得到发展,更令人担忧的是,学生究竟是真心实意地遵守班规,还是迫于权威不得不遵守呢?
二、从制订规则到超越规则
通过班规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以及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规则意识,是对以往教育理念的一大革新。但从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看,此时学生处于“我要遵守规则”阶段,即学生迫于权威的压力,不得不遵守规则。但他们一旦发现权威不再存在时,有可能会毫不留情地抛弃规则。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雷夫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现实中孩子们对“规则”的真实理解。他曾遇到一位利用规则来教孩子说“谢谢你”的老师。这位老师规定,如果老师给学生一个小礼物,但学生在3秒钟内没有对老师的善意表示感谢,那么礼物马上就会被收回。这个方法看起来非常有效,因为从此以后孩子们总是把“谢谢”挂在嘴边。直到某天晚上,雷夫老师带着这群孩子去看戏,他发现这些孩子并不像平时在教室一样有礼貌,他们没有向给他们节目表和帮他们找座的接待人员道谢,也没有对在中场休息时帮他们上饮料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对这些孩子来说,似乎遵守班规是只限于在某间教室对某位老师该有的行为,而一旦离开教室后,班规的“魔力”就消失了。
单纯的制订并执行班规的后果,很可能让孩子们的行为局限于小范围,因为他们并没有将班规内化为他们内心真正的行动准则,自然也就不会时时遵守。有时候学生其实并不是真心实意地遵守班规,很可能只是因为害怕类似像“早晨上学迟到者,罚扫操场45分钟;在教室扔一粒瓜子壳到地上,要写1000字的说明书……”之类严厉的惩罚,而不得不遵守规则。但当他们离开这个班级时,因为不用再担心受到班规的惩罚,很有可能肆无忌惮地扔瓜子壳或者迟到。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一些旅游者在旅游景点不顾社会公德与景区规则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甚至破坏古迹……我们在谴责他们道德欠缺、素质不足的同时,是否应该反思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从小被班规约束成长起来的孩子为什么步入社会后反而漠视规则了呢?
用“法治”代替“人治”是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一大进步,但我们对班级管理的探索是不是到此为止了呢?我想不是的。教师应该在教育中着力于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学生从“我要遵守规则”向“我能体贴别人”和“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逐步前进。
一些老师对此进行了思考与探索。例如,李镇西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中说:“班级‘法治’管理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治理班级本身,从我们长远的教育目的来看,它是让学生通过这种形式受到真正的民主启蒙教育……我的‘法治’管理,正是让学生‘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为了让学生受到民主启蒙教育,李镇西不仅举行了“是否应该制订班规”的讨论,而且还将班规的制订原则订为:广泛性、可行性以及制约性。特别是制约性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本班班规不只是帮助班干部和老师管理同学,而应该约束包括老师、班干部在内的每一个人)是李镇西的一大创新,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规则适用于所有的人,老师也不能例外。雷夫老师则主张孩子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别人并实践自己的行为准则。他说:“服务游民的过程强化了孩子们的同情心,加深了他们对弱者的认识,也改变了他们的姿态、礼仪,以及对真实世界的了解。”除此之外,“使孩子成为模范人物的最佳办法,就是让他们参与帮助他人的各项活动。”
作为一名教师,要循序渐进地一步步带领学生前行,通过点滴小事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最终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信念――这个过程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广西:漓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