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德育活动

小学生德育活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德育活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德育活动

小学生德育活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德育

德育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点,但是目前德育的发展状况不太理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为德育提供了方便,在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将德育融入课堂的教学之中。

一、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展开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本质在于实践,在于锻炼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而德育的重点也在于实践,实践是进行德育的最佳途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为学校展开德育渗透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教师要抓住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机会给学生渗透德育意识。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领悟德育知识,从实践之中获取生活的经验。例如,带学生去春游,感受大自然复苏的气息,在郊游的过程中看到禁止践踏花草的牌子时,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解释说明,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大自然。还可以激励学生仔细了解自己的家族史,了解自己身边的“英雄人物”,增强学生爱国家、爱社会、爱家庭的意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多样性为德育教学的渗透提供了多种方式,在小学阶段就对学生进行德育,有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

二、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1.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展开德育渗透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直接体验为教学基本方式,以培养学生的个性为目标的基础性教学课程。当前德育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借助教材传授德育知识。教材中的内容包含着很高的教育价值,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将德育知识进行正确的传授,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教师在手工制作的课堂教学中,可先让学生对树叶、蝴蝶等物件进行仔细的观察,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树叶都是一样的么?学生会仔细进行观察得出自己的结论,教师再对结论进行总结:人类生存的家园与树叶一样是独一无二的,为了延长地球的生命,我们应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

2.以生活体验为途径,经历德育渗透的过程

某小学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走向社会到污水处理厂参观。小学生首先参观处理厂的厂貌,然后看污水处理的池子,听工作人员介绍污水处理的过程,了解污水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危害。通过此次污水处理厂的参观,学生对于污水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可以趁机强化学生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教导学生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在展开德育渗透的时候,教师要利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实践活动渗透德育,让学生在体验之中获得德育知识,深化思想意识,逐步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3.在学习讨论中渗透德育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的问题引入课堂的学习之中,引发学生的讨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例如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大家来说是好还是坏,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进行讨论。最后,教师给出陈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学生要学会正确使用网络,科学理性地运用网络。通过对于网络的讨论,学生可以从中获取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明确网络利用的理念,利用网络促进成长。

4.以社会生活为指南,塑造高尚的人格

社会是学生每天接触的大环境,在这个大环境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可以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教学资源。生活影响着我们、改变着我们,对于社会中的不良现象,社会中个体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改变,先影响自己的小圈子,再逐步扩大影响范围。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对生活的观察,认清自己人格上的不足,努力改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展开多种德育渗透,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学生的德育。在开展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发展特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有效地将德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邱胜荣.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渗透之探讨[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3,(7).

小学生德育活动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英语学习 兴趣 多样活动

一、多彩的导入,激发探的兴趣

长期以来,对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导入课文,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一直是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一个好的导入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课前游离的心思引入课堂。

Chant――小chant,大作用 说唱这一形式生动活泼,读起来琅琅上口,又因其难易程度低,所以被绝大多数学生接受并喜爱。说唱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穿插动作表演。在学习用“teen、ty ”表示十几和几十时,课前的复习我就采用了chant这一形式,将3A 《ten balls》改成《ten numbers》,十个数字在“one number、two numbers、three numbers、four……”的chant声中,随孩子们手语及脚踏节拍节奏的变化欢快地复习完了,为新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创境――小创想,大意境 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唤醒学生的情感以及内在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进入最佳状态之中,并在恰当的场景中,体会轻松学英语的快乐。教授4A《What are you going to do?》一课前,我一直在考虑怎样更直接地将中国人过年的那种喜庆劲儿通过课堂创设出来。于是上课时,我盘起了头发,穿了件唐装,将两个大红福字贴在黑板两侧,红彤彤的朱底、黄灿灿的金字,一句“Spring Festival is coming.”,农历年热热闹闹地来到了课堂上。

悬疑――小画面,大话题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早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精彩纷呈的画面为课堂增色不少。多媒体展示的内容跨度大、范围广还可以排除汉语讲解的干扰,易于展示多层面的问题,设置悬疑。4B 《in the park》一课,涉及到祈使句的否定形式,且德育性强,枯燥的说教势必带来学生的厌烦。于是,那节课当我的学生面对大屏幕上的几滴眼泪和一句“The park is crying.”时,探究的兴趣已势不可挡。

背景――小常识,大底蕴 尊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树立跨文化意识,是时展的要求,更是英语教师的一个重要素质。同时,随网络一起充盈的是孩子们探求世界的渴望。他们渴望了解世界,期盼着中西方文化碰撞带来的全新体验,因此,现象后面的culture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介绍一些异域的风土人情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可以加深对课文的融会贯通。例如《Christmas》一课,一首《jingle bell》、一辆狗拉雪橇、一个白须老头儿、一双双长统袜、一个个孩子童年的梦想随着我的讲述深入人心。背景的介绍对孩子们兴趣的激发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实践证明,这些动了心思的导入法对激活课堂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巧妙的导入能迅速使学生进入角色,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二、多样的活动,保持学的兴趣

教育家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好胜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的最大特征是好玩好动,在课堂上,要他们乖乖地坐上四十分钟,还真不是件易事。要使小学生在整堂课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不但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更要随着课堂的纵深发展,调节思路,将学习的兴趣保持下去。

实物――直观呈现,引领课堂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简笔画、插图等辅助手段引领课堂。课前准备的单词卡片、头饰、图片等,可以直观地呈现语言项目,既节省了解释含义的时间,又可在课堂各阶段巧妙运作,给予刺激,有利于兴趣的保持。《smells》中,几样简单的调料被我拎进了课堂,边touch边smell 边guess,几瓣garlic、几片ginger、几层onion、几瓶vinegar、sauce and wine,巧手运作,操办了一堂色、香、味俱全的英语盛宴。

小学生德育活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教学 有效性

新课程实施十多年来,在品德与生活课堂上,我们已看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性在课堂上落地、生根,同时也看到一些活动也走入了误区。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品德与生活课堂的有效活动作一些回顾与思考,通过明确活动的注意点来使品德与生活课堂更为高效。

一、精心设置生活实践活动

曾有这样一句对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朴素理解——品德蕴于生活当中。在教学中设置生活实践活动成了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必要选择。审视“品德蕴于生活”这一朴素理念,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让小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来获得品德上的提升。

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我们认为,在生活实践活动的设置中要高度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精心设置由浅显走向深刻、由容易走向较难的生活实践活动;要重视一个班级所有学生的认知特点,尤其是照顾学困生的认知局限,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让所有学生都参与生活实践活动。

在苏科版一年级下册的《我为家人添欢乐》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在课堂上分别充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孩子的角色;然后布置相应的劳动任务:如早上起床后自己盛饭,帮爸爸妈妈挤牙膏;周末休息时帮爸爸妈妈摘菜、做饭时打下手;晚饭后帮爷爷奶奶打洗脚水等。通过这样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既能通过接近事实的活动提高自己的生活技能,又能感受到长辈为他们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劳,从而达成本课程“爱亲敬长、喜爱动手动脑”的教学目标。

当然,在这样的活动设计中,要防止出现“越一步即雷池”的现象,即同样是设置模拟生活的情境,但活动要求设置较高,比如不是让学生摘菜,而是让学生真的去做菜;不是让学生模拟帮父母洗脚,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打热水,真的去帮学生洗脚,这样会冲淡主题,失去应有的目标,也就无法产生应有的教育意义。

二、注意活动达成的自主性

有人认为品德与生活是面向低年级小学生的课程,而由于低年级的学生缺乏自主活动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不宜进行自主活动;或者有的教师口头认同自主活动的理念,但在教学中并没有真正落实,多是教师指令下的学生无自主操作。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去发掘教学内容中的“活动因子”,于活动当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往往体现在活动设计时征集学生的想法,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发挥,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自主总结。当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在当设活动处设计活动,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在学生理解可能出现困难的地方设计活动。

在教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家庭的记忆 我想要 我能要》一课中,笔者在初步教学的基础上,向学生征集设置活动的想法,学生纷纷出点子、想办法,活动过程真实而细腻,对课程目标——体会家庭的温暖,感受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性——的达成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注意活动设置的适当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注意到一种现象,有的教师非常喜欢用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常说矫枉不必过正,品德与生活课堂中的活动设计也要注意这一点。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固然能起到积极作用,但活动的泛化实际上也是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如同每样食品中均放置大量味精、鸡精一样,非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时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笔者在一次《我与小动物》的观摩课上注意到一种行为:一节课堂上,教师安排了三个活动,每一个教学重点都有一个教学活动。这实际上就是活动的泛化,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并没有因此感兴趣,反而是在第二个活动结束后就感到有点累,在第三个活动布置下来时甚至是一片嘘声。有些小组的第三个活动中学生互相推让,谁都不愿意参加,还有的学生左顾右盼,分散了注意力。

因此,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特点,一节课堂上的活动不宜超过两个,不宜连续几节课都有活动。这是很多教师实际教学中的经验之谈,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四、注意活动过程中的师生角色

小学生德育活动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生 责任意识 行为 培养 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227-01

孩子并不是天生具有责任心的,它是在适宜的条件和精心的培植下,随年龄和心灵的成长而成长起来的。责任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孩子理解,体谅别人,养成合群的好习惯,还有助于孩子关心别人,疼爱别人,而且有责任意识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唤醒小学生责任意识,激发学生责任情感,约束好自己的行为,将这些具体的做法融入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能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1 始终将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为主要目的

首先,责任意识的培养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将理论内化为学生的主观意志,从理论带动实践学习,再外显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践体验中,我们既要让学生明白拥有责任心的重要性,更要通过实际的课堂实践,校园里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感,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责任感、对自己的学习责任感、对自己的事情责任感、对自己的家庭责任感、对自己的集体责任感、对自己的品德负责。在生活中学会自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社会活动时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学会自律。

其次,要提高老师责任感的认识和责任感教育水平。教师要结合教学,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对学生加强责任教育,要善于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探索可实践操作,加强学生自我、家庭、集体责任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提炼出学生责任意识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的终极目标、载体及内容。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自立,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少年儿童的自我责任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只有学会主动学习,教育教学效果才能得以充分的体现。

2 将明确学生责任意识渗透到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中

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学科教学抓起。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最要紧的任务是把这些目标要求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班级管理中,责任无处不在,责任人人应担,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见责任。

新课程理念要求体验式、团退合作式、互助式等等的学习方法,而这些学习方式都要求孩子要有良好的主人翁意识,即有责任有担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把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同时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在教学中渗透如何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应注意教育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鼓励通过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及良好行为习惯,能有效地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改善班级面貌,唤醒学生责任意识,激发学生责任情感,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责任感。

对于班级活动,教师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激起他们为班级服务的高度责任意识,要聆听学生的意见,采纳他们有价值的建议。在具体工作中建立起与集体的联系,感受自己对他人是有用处的,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意识,逐步培养学生任劳任怨、积极主动等性格品质。

3 将体现学生责任意识融入到家庭生活中

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首先,在孩子拥有了很好的责任意识和行为的基础上,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把他们融入到家庭生活中,让理论与实际有机融合。其次,将责任意识的培养融入家庭生活,使之养成自治自理能力。教给孩子责任意识,能使他明白,自己的言行会对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进而明白责任的完成与否对自己的将来有什么作用。责任意识的培养,要做到学校教育、家庭体验、社会感知相结合,从小抓起。

小学生德育活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外语教学;小组活动;对策

一、文献综述

小组活动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的活动。通过提供平等机会,促进小组中学生间的紧密合作,以发挥小组中每个学生主动性与创造力[1]。与传统教学中独自学习、相互竞争的学习方式不同,小组活动学生以接近真实生活的语境进行练习和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获得更多发言表达的机会,合作完成小组活动的学习任务。建构主义理论是小组活动的理论基础,它强调发挥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和建构。教师既是知识交互的帮助者、促进者,又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作为知识信息加工的主体,并非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而是主动建构者。根据建构主义理论,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听说、阅读、口语教学和写作等教学内容,研究人员已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究[2][3],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两点:一是教师的作用。教师发挥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并采用情景会话、话题讨论、角色扮演、课题作业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推动合作学习,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体系的建构[4]。二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小组活动时,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并进行互动补充,在不断的合作交流中创造语言输出的机会,从而达到共知、共享和共进的目的[5],如写作教学中,学生在进行互赏、互学、互促过程中能够提高写作兴趣和积极性[2][6]。在小组活动中,当学习者注意到他们使用的语言形式和目标语言形式之间不匹配时,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来修改他们之前的输出,这将促进他们主动产生更精确或更复杂的语言表述。综上所述,有关小组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外语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的正面效应,而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小组活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提升实效的对策。

二、大学英语教学小组活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扩招增加了小组活动的实施难度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在校学生数迅速增长。2003年在校学生数1700万人,2017年达到2696万人,增加了近1000万人。大学扩招给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小组活动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大学扩招导致外语师资严重紧缺。据全国高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几百所本科高校英语教师数量的调查发现,教师与所教大学英语学生人数之比已达到1:130,而师资的紧缺直接导致班级规模的扩大。目前,60人以上的大班教学已成为普遍现象。在大班教学中,由于教师不能有效组织课堂小组活动,师生互动少,语言交际活动机会几乎为零。二是新建大学城的布局与课桌设置不利于小组活动的开展。为了满足扩招的要求,各省(区)市纷纷建立大学城。因地域有限,导致教室课堂桌椅设计整齐划一且固定,无法形成圆桌式的讨论格局,限制了大学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教师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二)教师在小组活动实施中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1.教学内容设计较为单一。大学英语教材呈现的内容单一,话题种类亦较为有限,难以细化。由于对话题细化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导致课堂上只能提供单一主题供学生们讨论,小组讨论产生重合度较高、拓展度不够的问题。在听取不同小组几乎相同的汇报后,学生们容易对小组汇报失去兴趣,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2.活动监控管理不到位。在中国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课堂集中教学过程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几乎能预测课堂上将要发生的所有事情。而在大班课程(60人或更多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时,教师难以有效关注、指导和管理所有小组的活动,从而造成小组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3.成效评价体系不尽合理。目前,对小组活动的评价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而现行以小组为单位的小组活动评价往往过多地集中于代表小组的某位学生一人身上,而非小组全体成员。这种评价方式无法有效区分小组中各个成员的实际贡献,存在想在小组活动中积极表达的学生可能难以获得表达机会,而本来就不想表达或因担心表达不好而不主动表达的同学恰好有了蒙混过关机会的问题,从而有失评价的公平性,悖离通过小组活动调动个人积极性的设计目标。

(三)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对合作学习外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1.偏重独立学习而不善于合作学习。受最初接受教育时的学习方式影响,多数学生更喜欢单独学习。由于班级人数过多,老师无法有效关心到每一个小组的活动,而暂时未得到老师指导的小组,只能自行组织本组活动。在小组活动中,个体差异比在全班共同学习时表现得更为明显。性格外向、口语能力强的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出主导性倾向。与此同时,性格内向、语言能力稍差的学生则易受到表达较好的学生的无形压力,从而变得更不主动表达,因此失去了更多的练习机会,进而感到压抑与厌倦。如若该部分学生未得到有效的引导和鼓励,教师未及时给予后进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不能让后进学生克服孤立学习的倾向,无法让他们更加自信、更加快乐地融入小组合作学习中,那么就无法实现合作完成小组活动任务的目标。2.偏重于使用母语而不善于使用外语。在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教学语境中,中国学生因拥有共同母语而不习惯使用英语讨论话题。外语活动小组中想用英语表达的学生,在面对具体语境而又不知如何通过英语句子或单词表达时,往往倾向于使用母语交谈。尽管学生通过充分讨论与交流,可以通过英语交流简单的思想,但对于复杂的内容无法用外语表达时,他们则更倾向于先用母语表达而后翻译成外语。先汉后英学习是人们学习英语的自然发展阶段,只有当学生英语词汇和表达水平达到一定阶段后,小组活动中外语的使用才会成为主流。3.小组合作学习常存在自我强化错误的行为。在集中学习的课堂上,老师会习惯性地关注学生的语言错误,并及时给予纠正,同时还会持续示范并强化正确用法。而与老师监督下的全班集中学习情况不同,学生在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出现语言错误时,多数小组因为老师顾及不到而得不到及时纠正。虽然管理良好的小组可以通过鼓励小组内部主动建立反馈和纠正错误机制得到改进,但对多数小组的学生而言,常因没有正确的引导而强化语言出错的机会。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东西方文化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思维和表达模式

相对于政治与经济,文化作为人类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是人们存在、思考、感受和关联于他人的语境。Brown[1]认为“文化是一个综合的模式体系”。人的行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首先,不同文化背景对人们的思维、感受和行为有不同的影响。如,东西文化对“沉默”有着不同的诠释:Hasegawa[7]等研究表示,西方通常把沉默当为一个停顿、空白的空间,没有声音或沟通的空白。当沉默的时间延续越长,等待交谈的人就会变得越不安。而在亚洲,沉默被译为重视,需要时间认真慎重地思考。其次,东西方对文化认知和语言表达方式不同。Wierzbicka[8]表示,欧洲文化不仅重视认知知识,而且重视表达出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亚洲文化虽然重视知识,但不鼓励言语知识。如果一个人说的是对的、真实的,会被认为违背了谦虚原则;如果说是错的,那就被认为是无知的表现。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和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倡导“沉默”。孔子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提倡“言多必失”。老子教导人们远离话语,“希者自然”,“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些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表达。而Kang[9]等研究者认为,以西方的标准来看,亚洲人非常沉默。因此,在中国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保持“沉默”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文化差异对小组活动产生了不同的实践应用

除了保持“沉默”,在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方面,文化差异对东西方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影响。以美国的教育为例,美国教育不太注重书面的考试,有些主修课程甚至没有大考,成绩完全来自课堂参与和团队论文作业,强调合作学习、具体应用和实践锻炼。而中国的教育比较注重期末书面考试,实施单一的考核机制,忽视个体差异化的具体实践练习。课堂教学上,学生发言与否,很少影响其期末的总成绩。在此文化背景下,大多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保持沉默,不善于发表任何看法,也避免了因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观点而出现差错丢了面子、被同学笑话的尴尬。

四、相关对策建议

针对外语教学中小组活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认为应从明确目标、优化方案、加强管理、强化评价等方面入手,对其进行改进与提升。

(一)明确目标,合作互动

作为语言教学的教师,在开展小组活动时,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必须让学生明确两点要求:一是小组活动的目标是对第二语言的真实学习和实践。在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必须始终如一地、充分地使用目标语言,要精准确定外语语言实践的目标定位。二是小组活动中必须充分互动。通过营造宽松学习氛围,调动每个人参与积极性,尊重个体语言表达的差异性,高度赞赏每个学生语言表达的独特之处,增强学习者自信心,消除其心理的负面因素,让小组每个同学都明白自己是活动的主角。

(二)精心设计,优化活动

精心设计与规划安排活动方案是完成小组活动的关键环节。要完成一次完整的小组活动应做好四点:1.设计主题和层次分明的多样化教学内容。在分配小组活动任务时,可将一个主题内容分解为多个层面或多项子内容。学生需齐心协力,充分讨论,形成一个完整的报告,且每个学生都必须作为陈述报告的其中一员轮流发言,完成小组活动。例如,设计“网络对学生的影响”主题讨论时,可以将主题分为网络对学习的影响、网络对生活的影响、网络对工作的影响和网络对恋爱的影响四个层次,以四个人组成一组开展活动,通过集中讨论形成总报告,然后第一个人从报告的引入、第一层次内容开始表述,接下来第二人、第三人分别表述第二、第三层次内容,第四人表述第四层次,并表述报告结论。之后,互换角色,深化交流,不断提升外语语言表达能力。2.强调合作完成小组活动的重要性。在明确小组活动方案后,要充分强调学生合作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小组活动必须是人人参与,既有集中、合作,又要民主、分工,既要有大局意识、集体观念,又要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贡献个人智慧和才干,充分体现人人都必须对活动有贡献的参与感、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因此,教师在布置任务确定明确目标和要求后,需引导并不断强化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的重要意义。3.给予及时辅导和适当建议。当学生讨论较复杂的任务时,往往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对此,教师应及时给予辅导,引导学生依主题内容设计出更细层次的讨论内容,使学生对主题的内容和任务目标更加清晰明确,讨论更为集中切题,分工协作更加紧凑。如“网络对学习的影响”专题,当学生对是讨论教的方面还是学的方面影响时,教师应根据情况指导学生厘清讨论的思路,把握讨论的方向与重点,有效发挥小组讨论的实效。4.提出具体可行的任务要求。任务分工越细化,越便于目标完成。因此,小组活动的任务设计要尽量具体,目标尽量细化明确。当学生明确任务内容并开始进入讨论环节时,教师应重申小组活动目的、规则、时间范围、角色分配、分组安排、检查反馈等,避免过于笼统的问提,如“每个人都明白吗”,应通过提出具体问题,如“请某某同学重申一下今天活动的目的和内容”等,来完成教师语言导入的指令。

(三)巡回察看,加强指导

当学生进入角色开始小组活动时,教师应在各小组间巡回视察,对遇到问题的小组及时提供一些帮助,根据问题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以促进小组活动的持续进行。当解决了一个小组的问题后,老师应转到下一小组,观察、倾听活动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教师不应脱离小组活动现场,不要过分参与任何小组讨论,尽量避免过多纠正学生的错误,不要承担主导性或破坏性的角色,尽可能让学生在小组活动实践中获得语言知识,并培养自我学习、纠正错误、提升水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