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标苏教版 英语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087-01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英语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提升英语素养、发展英语能力的主要依据,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检测学生学习提供了基本素材。

国标苏教版牛津英语教材按“话题一功能一结构一任务”相结合的原则编写,使话题、功能、结构和任务四个方面在比较真实的情景中紧密联系,融为一体,从视、听、说入手,注重听说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并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笔者多年使用国标苏教版英语教材,现就该教材的特点,教材使用中的教学收获及存在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1 国标苏教版牛津英语教材的特点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深刻的体会到国标苏教版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牛津英语教材装帧更加美观大方,采用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大量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插图,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2)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言情景真实,表达规范,词汇再现率高,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3)语法讲解形式新颖,浅显易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轻松习得必要的语法知识。(4)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的内容编排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在语言应用中发现语言规律。

2 国标苏教版牛津英语教材带来的教学收获

2.1 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

通过几年的教材尝试与探索,教师们都已转变了以往英语教学中仅仅注重单词教学、句型操练和对话练习的纯语言教育观,树立了以“学生”为本、以“学法指导”作为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新理念;树立了英语学习是一个“学得”和“习得”的过程的新观念;并在教学中学会遵循“学中用,用中学”的原则,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运用语言的能力。

2.2 创设语境,更新教学方法

该教材对语境教学提出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和开发电视、录音、录像等多种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气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出发,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通过听做、说唱、读写和玩演等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培养学生兴趣、形成语感和提高交流能力的目的。通过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地尝试与创造,使学生获得语言认知能力的发展。教师通过多种激励的方式,如:奖品激励、任务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的热情。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树立起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2.3 培养了一批新型的英语教师

新的教材,造就了一批新型的教师。教师们在教材分析、教法演示、上先行课、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得到自我发展。使用的过程就是培养的过程,让教师在实践中体会,感悟后再实践。牛津英语教材的使用,也为年轻的教师搭建了自我展现舞台,通过各类教学活动,他们不断提升自己,逐渐地成长为优秀的教师。

2.4 提供英语实践机会,学生受益多

在几年的教材使用中,教师们注重教学内容由课堂向外延伸,把外界事物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学生在使用语言时的那份自信和兴趣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提高。课内的如自编儿歌、讲故事、说歌谣、唱歌曲、表演对话,课外的如英语角、英语广播、英语小报等,校园英语文化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3 国标苏教版牛津英语教材使用中的存在的问题

短短几年,新课程改革的成果有目共睹。然而,在研究和使用新教材的实践中,教师们通过不断的反思、深入的思考,也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现提出,与大家一起商讨:

3.1 学生两极分化的问题

在牛津英语教学试用过程中教师们发现,教材的使用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提高确实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学生在笔头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有两极分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年段要比以往教学来的更早。虽然,已经采取一些措施,但是校际差距、班际差距以及班级学生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如何克服牛津英语因条件、地域不同而产生的学生间学习差异性,仍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3.2 教材中有些内容偏难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学内容如C部分的插图就让学生难以理解,不知道该选用什么句式来表达。在C部分看图训练句式中,出现了一些生词,给句子训练带来一定的难度。后面的歌曲部分,有些歌曲调子复杂,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有的韵律诗句节奏感不是太好,生词多,缺少相应的音乐元素,不容易上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3.3 基于课时不足的问题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有其特殊之处,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经过幼儿园启蒙教育,基本上完成了幼儿期向童年期的过渡,幼儿期年龄特征已基本消失,显示出了童年期的年龄特征。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认知上仍然是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具有很强的情境性特征。面对小学生在认知领域所具有的形象性、情境性特征,作为一名奋战在小学数学教育一线的教师,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和思考,认为在小学数学中采用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置适当的情境,借助图像展示、语言引导、运动情境、音乐伴奏等表现形式,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能够调动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被许多数学教师所接受,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接下来就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苏教版国标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来阐述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运用生动教学语言——情境教学的前提

情境教学中需要利用生动的语言来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教学的情境中。小学生的思维智力水平正处于发展阶段,形象式思维依然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的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具体的情境,缩小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与具体数学情境之间的差距。生动的教学语言不仅能丰富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同时还能提升学生对教师的向师性,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引导小学生进入数学教学的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对数学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从而达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进一步提升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笔者看来,教师生动的语言是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前提。

例如,在讲解苏教版国标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呈现真实的人民币,然后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第五套人民币的背景图案,如一百元的人民币背景是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五十元人民币的背景是历史悠久的布达拉宫,二十元人民币的背景是美丽的桂林山水等等。有了小学数学教师这些生动语言的点缀,小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二、有效的课堂组织——情境教学的保障

小学生活泼好动,不好管理,这是许多从事小学教育的一线教师公认的事实。当数学教师为了使小学生对某项数学知识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而采用情境式教学方法时,如果小学数学课堂秩序得不到有效的组织,那么数学教师会因为疲于维持纪律而把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讲得平淡无味,最终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笔者认为,上好开学第一堂数学课十分重要。小学数学课堂的纪律要求要在第一节课上就建立起来,让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明白自己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比如,教师在课堂上模拟情境时,小学生不能随意跑动;学生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一定要先举手,得到老师的许可后才能发言等等。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求小学生在第一堂数学课就牢记必要的课堂纪律,并且在以后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强化课堂纪律。在进行情境教学时,当小学生们遵守纪律要求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赞扬,而当他们不遵守纪律的时候,要及时纠正。刚开始的时候,也许需要经常纠正小学生的错误,当纠正提醒的次数多了之后,大多数小学生就能自觉遵守小学数学的课堂纪律,那时,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时就不用反反复复强调纪律了,教师就能更好地掌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顺利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所以说,有效的组织是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保障。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小学数学的教学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数学教学的一系列活动便能开展,也就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教师不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反感抵触,那么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自然不会理想。如前文所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情境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利用小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认为这是情境教学的关键和目的所在。

例如,在讲解苏教版国标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年、月、日”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带着便携小音箱来到课堂,在小音箱中播放欢快的“生日快乐”音乐,教师和大家一起唱“生日快乐”的歌曲。过生日、唱生日快乐歌、吃生日蛋糕是小学生喜欢的情境,教师就在课堂上再现这一情境,通过短短的四五分钟时间,迅速引入讲课的主题——“年、月、日”,使得学生迅速进入数学教学的最佳状态,认真听教师的讲授,教学效果良好。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自然;爱

人类的文化是历史性的向前发展,在人类经历了自然文化时代、人文文化时代、科学文化时代后,生态文化正成为走向未来的必然选择。生态文化的核心是生态意识,丰富的生态意识是衡量人类能否与生态文化相融合的标尺之一。它使我们意识到: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幸福,而且要对他人和社会负责,要考虑到其他事物和环境的共生共存关系。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当下,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着最多的人口和最强的发展压力。生态意识教育必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在各个不同学科教育之中。语文学科在生态意识教育中也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体现其学科价值。

一、语文学科在生态意识教育中的地位

生态意识是人与自然协调了发展所反映的思想、情感、意志、知觉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客观生态环境的主观能动反映,生态意识包含认识意识和参与意识,它以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意识为核心,另外包含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和忧患意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材应体现现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欣赏文学作品,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因此,须重视、挖掘、开发语文学科中的生态意识教育因素。当然在语文学科的生态教育因素中,包含着很浓的人文关怀。

二、新的语文课程内容中的生态意识教育因素

1.在课文中体现

如人教版的《斑羚飞渡》,作者写了一群被猎人逼至绝境的斑羚群,以一半的牺牲,挽救了另一半的生命。我们用人之常情揣摩老斑羚的行为,它们临危不惧,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类”震撼、敬畏,也让人类汗颜。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我们不必回避这个问题。因为这篇文章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反思人类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机会。人类自诩为高等动物,自认为在这个世界中是独一无二的,是世界的主宰。人类拥有强劲的思维能力,拥有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改天换地,所以我们常提起的一句话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对于和自己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物种,人类是蔑视的。人类肆意屠杀它们,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灭绝。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也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

无独有偶,人教版散文《那树》,写了一棵坚韧顽强、无私奉献、豁达宽容、富有爱心的大树,通过写它造福于人类却因城市的发展被人类伐倒的遭遇,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主题富于时代性。人类当前面临的两大问题是发展与环保。作者借写老树,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理。课文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老树的命运,进而理解生命的意义,及引发对都市文明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以上两文启示我们要以平等之心善待自然界的动植物。我们人类只有保护它们的义务,而绝无虐杀它们的权利,因为有时它们甚至比我们人类更高贵。

而人教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报告文学,也引发我们思考开发与环保之间的关系。文章从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写起,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逝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本文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也引发学生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思考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人教版《地下森林断想》是我国女作家张抗抗的名作。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并把它内化为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另外对这一生态奇迹,还应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对大自然的生命抱一种敬畏的态度。同时注重发掘课文的人文精神资源,体会深刻而普遍的哲理意蕴。

2.在单元教学中体现

如苏教版七下中第四单元“动物世界”,其单元引言是:“你一定很喜欢动物吧?动物和人类一样,是地球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本单元有漂亮、驯服、乖巧的松鼠,具有音乐天赋的金龟子,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多么神奇的动物世界啊!阅读这些课文,了解这些动物的特点、外形、习性,将唤起我们对动物世界生存状态的关注,激发我们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3.在专题研究中渗透

如苏教版七上,狼专题中,明确提出的探索题有:

A. 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动物往往被作家赋予人的品格,如称“狼”“聪明”或“狡黠”;“勇敢”或“凶残”,用词的褒贬是由作者的立场、情感态度所决定的,你觉得科学家用怎样的词语来描述“狼”。

有的民族崇拜狼,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B. “从参考资料三” 、“狼和鹿”中看出,描绘了怎样一幅生存关系图,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这两题都牵涉到狼的生态地位及与人类的关系。渗透了有关生态平衡的知识,也体现了人文关怀。

专题“荷”中也渗透了一些,在此不一一列举。

通过这些新的课程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能无休止地掠夺和破坏自然,戕害动物。人、动物、自然须和谐发展,成为“共生的伙伴,互利的朋友”。使学生明确人与环境的共生伙伴关系,获取“尊重自然界的其他生命”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

三、开展语文活动,开发和利用语文学科中的生态意识教育因素

1.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如苏教版七(下)《松鼠》后有一道探究习题:如果以松鼠为题材发行一组邮票,你觉得设计的邮票应该从哪些方面反映松鼠的生活,你能给每枚邮票定个名吗?

笔者班学生设计的有:

一只松鼠在枝间互相追逐、打闹,取名为《快乐家园》;

一只松鼠抓住树枝荡秋千,拟题为《我心悠悠》;

一只松鼠以树皮作船,以翘起的尾巴作舵,命名为《水手》;

一只松鼠坐在树枝上,托着腮帮看流星,命名为《心愿》;

多美好的想象!多新颖的创造!在学生眼里,这些松鼠是这样有情有味,人与松鼠这些动物是伙伴,是朋友,共同生存在一个地球之上,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生灵的存在,人类的生活才格外美好!

转贴于

2.在口语交际中培养生态意识

如上《狼》专题时,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

有人认为:狼的肉食性、凶残性及对人类及家畜造成的伤害,应将它们斩尽杀绝;也有人认为:狼是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应加以保护,以维护生态平衡。你们认为是应该杀还是应该加以保护?就《护狼还是猎狼》展开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从中了解动物的生态价值,也让学生学会了辩证的分析和看待问题,并培养了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又如对生物入侵者,生物学和生态学界一直存在两种不同态度,你认为是干预还是不干预,就此展开辩论。

3.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如结合苏教版《荷》专题及人教版《莲文化的魅力》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池塘边,荷叶下,躲着一只小青蛙”。如今,宁国市难闻“蛙声一片”,“人面荷花相映红”更难一见,对此原因作深入调查,鼓励学生写《对池塘蛙群的生态调查报告》及《我市为何难觅荷花》。借此呼吁大家保护好荷塘、青蛙,呼吁政府重视莲藕、莲子的深加工和销售,提高荷农的生产积极性,重现天人合一的秀美宁国府。

4.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

如苏教版语文第二册文中有“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对此,笔者组织班级学生参加的具体活动有:

(1)调查我市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搜集资料图片;

(2)在饭馆或在家,碰到吃野生动物的,对此写短文劝其纠正;

(3)班级开展一次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专题的宣传活动;

(4)每个人选定一种需要保护的野生动物,上网查找资料,说明保护它的重要性,写份建议书给有关部门。

又如,人教版七下“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组织开展的活动是:A.请从图书馆和网络中进一步搜集资料,召开一次以“黄河之忧”为主题的调查报告会。B.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黄河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又出现了严重的断水断流和水污染等新的问题。请针对这一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

通过这些活动,使生态意识深入人心,也使语文课程变得开放而有活力。

总之,我们要充分开发利用语文学科中的生态教育因素,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的关系,养成关心爱护环境的习惯,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还能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训练了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当然,生态教育因素如何与人文精神相渗透、融合,还需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究。

(作者单位:安徽省宁国市宁国中学 242300)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选修课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教学研究 教学实施

江苏教育出版社的选修教科书《唐诗宋词选读》是在必修基础上,针对对唐诗宋词有较高兴趣的学生开设的。旨在精选唐宋不同时期重要诗词流派和诗人、词人的代表作品,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象和意境,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宋词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在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鉴赏中努力开拓创新阅读鉴赏的空间。笔者拟针对当前《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现状与思考,分三部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唐诗宋词选读》开设的目的和现状

笔者分为以下三点进行阐述:

1.《唐诗宋词选读》的编写与开设目的。编写: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根据新课标精神和中学审美教育的需要,结合篇幅、时代、作者等诸多因素,精选了31首唐诗、32首宋词(其中39首精读,24首自读),大体以诗歌史发展阶段为线索,突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诗词大家,分为“风神初震”的初唐诗、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格高韵远”的北宋词、“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等12个专题编写。开设目的:通过《唐诗宋词选读》的学习,希望能够使高中学生在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和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与发展。

2.《唐诗宋词选读》的设置情况。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唐诗宋词选读》开设面临以下时间问题:设定的选修课时相对学习内容显得有限、相对集中的教学时间使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障、选修课学习受到高考专项训练的挤压。二是唐诗宋词选读》开设的教师问题:单就《唐诗宋词选读》一门选修课而言,所涉及的知识面就很广,新内容也很多,而真正能胜任选修课教学的教师相对来说比较少。不同层次学校,师资存在明显的不平衡,良莠不齐,多寡不均,当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跟选修课的开设发生冲突时,如果不能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选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三是《唐诗宋词选读》开设存在以下学生问题:选修课程分班难、选修课程开课难、选修班级管理难。如《唐诗宋词选读》就是不少学校在高二下学期的教学内容,整年级地进行统一备课与教学。于是,选修课带来的种种烦恼烟消云散了,选修课在学生的心目中与必修毫无区别了,而选修课开设所期望达到的目的也与我们渐行渐远。

3.《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现状。根据选修课的主体性、基础性、自主性、实际性和研究性原则,选修课在各地各校轰轰烈烈地开设了起来。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选修课所期望达到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新精神等目的是否能毫无疑问的达成呢。在《唐诗宋词选读》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就看到了困惑的存在。(1)教师选修教学中的困惑:选修课成了专题讲座课或活动课、选修课成了必修课的无限复制,如《唐诗宋词选读》成了高考诗歌鉴赏题训练的先行与铺垫,课堂上以练代教。这种以应试为目的、费时费力的教学方式必然带来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冲突,教师为了赶进度、省时间,学生的一切自主、合作、探究,都由教师“包办代替”。(2)学生选修学习中的困惑:首先是学生对选修课的盲目性,一方面,兴趣爱好极为广泛的学生面对众多科目无所适从,不会选。另一方面,选修课所占比例小,门类少,可供选择的余地有限,又使学生无法选。其次是学生对选修课的态度,多数学生认为选修课没有必修课那么重要,只是为学分而选课,缺少积极性,而趋向放任消闲。最后是学生对选修课的审美疲劳,由于教学计划的紧凑,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学目标的约束,教学方式的单一,《唐诗宋词选读》天天学,天天读,天天背,每天重复“同样的故事”,学生不再有新奇感,天天呈现“精美的大餐”,学生难免消化不良。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普遍产生审美疲劳。

二、《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策略研究

笔者分为以下三部分进行阐述:

1.重视诗词诵读,让学生真正读出声。诗歌诵读能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唤醒学生的生活情感、帮助学生品味语言之美、培养学生诗词审美情趣。因此《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诵读策略要注意由以往的教师讲读中心,逐步往指导学生自读上过渡。《唐诗宋词选读》诵读教学对教师的素养要求:(1)转变观念,以诵读为中心:选修课应该让学生自己“学完”,而不是由教师来“教完”。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在鉴赏诗歌之前,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和用韵,读出词语的感彩,读出轻重缓急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情绪变化。学生通过诵读,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用自己的声音去复活诗词的声音、作者的声音。这样在复活过程中,学生就迈进了作者心灵的门槛,了解了其中真正的情味。(2)提高素养,为范读打基础:首先,教师要力求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其次,教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经验。只有当教师自身在具备了较高诗词素养的前提下,再加以突出的个人能力、独特的个人魅力、丰富的教学技巧,才有可能避免隔靴搔痒,一味照搬教辅资料,才能充分理解诗歌的内涵,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教学课堂上充满感情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诗词的王国。(3)加强指导,融情感于诵读。教师首先,应当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其次,应当创设情景,指导学生移情地诵读;再次,应当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4)愿作听众,倾听学生诵读。教师应带着一双耳朵进课堂,多听听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带上一双眼睛上讲台,敏锐观察学生对诗歌的不同反应;带着一个开放的大脑进教室,尊重学生的开拓创新的想法。

《唐诗宋词选读》诵读教学的策略实施:(1)“疯狂”放声读,即不要管诗的内容、情感是什么,一概放声读出来,声音越大越好,越“疯狂”越好。(2)联想会意读,即遵循着读诗——思景——入情三个阶段,在做好全文观照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赏析。(3)配乐表演读,即学生在“会意读”的基础上,自行寻找适合该诗词意境的音乐伴奏,运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将作品表演出来,学生兴味大增。如柳永《八声甘州》的凄切、苏轼《定风波》的洒脱,晏几道《临江仙》深情都在他们的揣摩、会意中一一得到很好的展现。此外还有传花接龙读、制造悬念读、博采扩展读等策略,使学生在诵读中渐渐体会到了什么是“诗无达诂”,什么是发散性思维,并满怀激情地用实践去证明着。

2.创设诗词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把诗词中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唤起其情感的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被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科教学目标。认清了问题与现状,《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策略的实施可分为两点:《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应端正观念。(1)不能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辅代主,要始终坚持师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2)要立足学科需要,服务课堂教学。(3)应用课件时,必须要掌握使用课件的技能,摆正它在教学中的位置,恰当的应用于课堂。《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策略实施:(1)音像资料应结合语言品味;(2)在“亚沸点处”创设情境;(3)素材运用应紧扣教学目标。以第三点而言,针对《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可搜集到的音像资料相当多,尤其是电视散文《唐风宋韵》、《唐之韵》、《诗歌唐朝》、《唐宋风骨吟》等,都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极丰富的后备资源。但如果不加选择,学生成了观众,教师变身为放映员,选修课就会被上成了视频欣赏课。教师应当在课前细加甄选,围绕着课堂教学目标,引入有价值的多媒体资料,甚至可以依据资料发起课堂研讨,辨一辨是教材说得对,还是资料有道理,才真正吻合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

3.正视诗词难度,适当鼓励改写与创作。写作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由一个人的人格力量、审美情感、志趣及语言表达、技巧运用等素质构成。诗歌在形成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引领学生关注诗词细节,帮助学生唤醒真实情感,辅助学生延展联想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特点和篇章联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多样的活动形式,因此《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写作策略的实施可分为三点:(1)依据诗词进行改写,有扩展补充式、巧拟标题式、改换文体式、集句成章式等方式。如集聚成章,即选取前代一人或数人之诗句,按照选取者的构思意图组合在一起,成为一首新作之诗。(2)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可以采取仿写入手提兴趣、妙用诗词入对联、细致大胆作诗词等形式,如“仿写入手提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古代诗词作者改写的实例,如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咏梅绝唱,其实这一联是化用五代时南唐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两句,虽只两字变化,但境界蕴藉空灵,远胜原诗。再比如王实甫《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就借鉴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以及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熔铸而成。学生的创作情绪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在平时学习与阅读诗词时更加留心了。(3)借助诗词提升写作。《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中,写作练习既可以是深入品味诗词,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的途径,也可以借此机会提升学生的作文构思与写作能力,有注重角度巧选择、翻用旧题出新意、积累素材精提炼、善用修辞展文采、锤炼语言不罗嗦等方法。如“翻用旧题出新意”,古诗词中就有不少这样的旧题翻新的例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的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写昭君生长的地理环境,以地灵烘托昭君的人秀,正是钟灵毓秀,窈窕红颜,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以奏出胡音的琵琶写出其千古遗恨,委婉蕴藉。白居易的《王昭君》则虚拟了昭君与汉朝使者相见的故事,着重描写了昭君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以及渴望回归的心情。这两首诗都对和亲持不赞成态度。而王安石在《明妃曲》中写道:“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诗人借家人口吻,奉劝昭君安心异域,不要思忆故国和亲人,人生失意到处都一样。欧阳修则在《和明妃曲》中提出“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从批评皇帝的角度入手,比王安石更进一步,针砭时弊,直指问题的根源。

总之,诵读古诗词,认真总结古诗词的写作运用规律,归纳古诗词的写作方法,积累古典诗词的语言,学习古诗文的写作技巧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的作文。经常浸润在华章隽语中,既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又可以吸收和积累精美的语言材料。久而久之,谈吐作文,自然文采斐然。

三、关于《唐诗宋词选读》的思考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在广大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一步步迈向深入,除了上述所提到的诵读、多媒体及写作等教学途径外,更多的教师在更深广的领域不断地尝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教师遵照着新课标的要求,“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之时,也有一些教师为之困惑或仅凭教师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的现状摆在我们面前。

1.《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的评价制度。建立完善公平、合理的语文选修课评价制度应引起教育界专家及同仁的注意:完善《唐诗宋词选读》对学生的评价制度:(1)加强对语言文化积累的考核评价;(2)评价有利于学生开放中张扬个性。如第二点,传统的对诗歌的考查方法无非是通过让学生分析诗歌意思、探究作者写作意图、品味语言等方式进行,我们是否可以让学生大胆阐发自己不同于参考答案的观点,鼓励其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采取表现性评价的方式,通过学生诵读诗歌、写作等形式,记录学生的努力、进步与成果。完善《唐诗宋词选读》对教师的评价制度:(1)课堂教学评价应灵活;(2)重视教师的教学个性及发展。如第一点,在《唐诗宋词选读》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主要看教师的教学是否促成了学生一些重要行为的出现,应当把教师教学的清晰性、多样化、适当的任务定位、学习过程中的激励、提问的艺术、对学生的热情等作为课堂教学的指标,更为灵活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请看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必修三《肖邦故园》一节课的课堂结构:

教师一上课就问,今天我们学习《肖邦故园》,你认为最感染你的是哪一段,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七嘴八舌说着,课文的任何一段都有人说。

接着学生语无伦次的谈着感受,感受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教师在学生的谈话中不置可否,不作评论,然后就说大家谈得很好。这篇课文主要写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创作的关系,大家有没有意识到。(其实上面学生的谈话都是在谈爱国,没有一个人能谈到肖邦的音乐创作)

接着学生又谈音乐……(大约一分钟,一位学生的谈话还没有完成,下课的铃声响了)

这样组织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构基于什么?有什么依据?学生收获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其实我们语文的课堂教学出现过许多经典的组织学生课堂学习过程课型结构,至今仍然大放异彩。例如育才中学的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读读、讲讲、议议、练练”的八字课堂学习结构,钱梦龙老师的以训练论为体系的“三主四式” 导学的课堂学习结构,黎世法教授的以学习论为原理的“六课型单元学习”的课堂学习结构,魏书生老师的以信息论为依据的“课堂教学六步学习”的课堂学习结构等等,这些课堂学习结构自主活泼,但更严谨有序,并不是“放羊式”自由放纵。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苏联的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就提出了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的命题,这种“最优化”既直指教师的“教”,更指向学生的“学”。课堂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它不但要合理,还要优化。我们现在的老师在组织安排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结构时,连合理都做不到,谈何优化?

我们认为学生课堂学习过程是一个系统的结构。从时间来看,课堂的学习过程是由若干阶段构成的,依据马克思关于任何有目的的活动都有目标、手段、结果三个成分的原理,我们把学习目标、学习手段(也即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结果(也即学习收获、走进课堂前后学习状态的变化)作为学习过程这一结构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其中学习目标是课堂学习结构合理选择的前提要素,学习结果(也即学习收获、走进课堂前后学习状态的变化)是课堂学习结构合理选择的反馈要素,而学习的手段(也即学习的方式方法)是课堂学习结构合理选择的决定要素,它决定着一节课学习的成败。从空间来看,学生课堂学习过程这一系统组织结构最基本的要素是学生、教材(包括配套的学习资料)和教师,这三种要素动态交叉形成一个复杂的多边关系,这个关系组织中,学生是本位,是主体,也是最活跃的因子,因为学习的结果就是着眼于他们的发展,但教师仍然是个引领者、参与者,不是任由学生所谓自主的学,无序的学。

一、课堂结构的组织应服务教学目标的选择。

高中语文的学习,是让学生在下面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即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每节课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 情感价值观的目标不同,确定的内容就不同,安排的课堂结构必然不同。

例如教学苏教版必修二《听听那冷雨》,如果你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美读或确定为赏读,课堂结构就一定会不同得。美读是“以声求气”,读出情感,在于以声传情;而赏读是咀嚼语言,品味意境,在于挖掘意蕴,课堂结构怎么可能相同?

再如教学《我与地坛》,如果你将教学目标确定为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或确定为感受母爱、理解母爱,课堂结构也会不同。确定为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课堂的理性化较强,赏析地坛的景物描写以及地坛的沧桑厚重成为主要教学的线性结构;而确定为感受母爱、理解母爱,课堂的的感性化较强,母亲的心理变化、细节动作以及“我”和母亲的关系成为主要的教学对象,教师引领学生的朗读就是重要的教学手段。

二、课堂结构的组织要兼顾教学内容的确定

1、语文学科以语言教育为主,兼顾知识教育、文学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等,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应该是基本的任务。我认为它的基本性质仍然是工具性,它只不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传播文化、审美中介的工具。

2、语文文本的文体、内容、风格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主情、主理、主事各异,有事理并重,有情景交融,有以事显情,不一而足。安排课堂结构必须兼顾。

例如教学钱钟书先生的哲理散文《窗》,依据文本的特点以及教材的专题定位,我没有过多的在钱钟书先生的哲理句的咀嚼上多纠缠,而是安排了这样的课堂结构。①感知哲理:让学生明白钱钟书先生写了哪些哲理,而不是要学生来咀嚼这些哲理,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太有限。②感悟表达:让学生清楚钱钟书先生的这些哲理是怎么表达出来的,体味文本形象化的表达,这是学习的重点。因为钱钟书先生在表达中运用了许多文学化、形象化的方法,比喻、对比、引用、拟人和联想等等。③感受情怀:让学生透过文本来感受钱钟书先生的淡泊、温和、高雅、恬静、隐逸的情怀,因为有的人赏春就喜欢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那才叫惬意。这就是作者在引用描写“窗”的文字时,为什么钟情陶渊明的文字的本质原因。

三、课堂结构的组织应遵从学生已有的经验

学生已有的经验,既指他们的学习经验,又指他们的生活经验,还指他们的审美经验。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有意注意时间的长短,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意识的强弱,都是我们安排课堂结构必须考虑的。

例如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小说《品质》,如果教学班级学生的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意识较弱,我们不妨按照由浅入深的认知程序安排了这样的课堂结构:什么叫品质――格拉斯先生做的鞋子具有什么“品质”――格拉斯先生具有什么品质――底层人闪烁着什么人性的光辉。这样层层推进,让学生依据文本,阅读文本,找出描写的语段、语句、词语,反复推敲,仔细咀嚼,达到让学生品味语言、品味人物品质、认识底层人的人性的光辉的目的。如果教学班级学生的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意识较强,我们不妨一节课整体安排一个探究环节,设计一个主问题,那就是――反复阅读小说,你认为格拉斯先生的命运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他唯一不变的又是什么?然后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随着时代的变化,格斯拉兄弟的命运的变化:外貌的变化、店面的变化、结账方式的变化、心理情绪的变化等等,然而不变的是他经营的方式、靴子的品质、做人的品质,老师引领点拨,学生探讨研究,品味语言,研读描写,从而达到认识社会、认识人物的目的。并且老师还可以更深入一层引导学生对人性的自我反思,也即格斯拉先生的“凝滞不前”、与社会的格格不入是值得称道的,还是令人悲叹的;格斯拉先生的悲剧结局归咎于社会,还是在于他自己,这样,学生对于这一人物的认识、对于这篇作品的解读就可能更深广。因为解读作品,解读人物均离不开读者的修养、读者所处的时代,更不能背离作者创作的时代、创作的意图,也还要兼顾教材编写者的用意等等。

四、课堂结构的组织要揣测编者的意图

我们学习的课文是教材编写者经过反复的筛选编写进教材的,编写者试图让我们师生通过这一文本的教与学来完成课程目标所要求的任务。因此,我们的教材文本和一般概念的文章不一样,它叫“课文”,它具有课程、教材的意义。所以我们设计教学不应该置编者的意图于不顾,安排组织课堂结构也是一样。

例如教学《外国小说欣赏》中的《山羊兹拉特》,我们可以依据编者提示的学习知识点、能力点话题“情感”,设计这么一个主问题:阅读小说后,你认为拯救山羊兹拉特被卖的命运的重要因素是什么?可能学生会出现“草垛论”“暴风雪论”“山羊自身论”“人与山羊的情感论”等等,最终老师引领学生走入“山羊兹拉特”的情感世界,品味作家辛格悲天悯人的情怀。它的主要课堂结构应是探究。再如教学《外国小说欣赏》中的《清兵卫和葫芦》,我们可以依据编者提示的学习知识点、能力点话题“情节”,设计这么一个主问题:《清兵卫和葫芦》的情节“摇摆’体现在何处?在摇摆的情节中我们读出了什么?以此来玩赏了小说之神志贺直哉在《清兵卫和葫芦》中跌宕多姿、摇曳无限的情节艺术的精妙。它的主要的课堂结构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鉴赏。

五、课堂结构的组织要依据教师自身的素养

布封说过:“风格就是人。”每位语文教师的思想境界、生活经历、文化修养不同,个性特征、性格类型、教学特长各异,课堂结构的安排必须不同。有的年轻的教师喜欢复制名师的课堂,这就大错特错。课堂教学是不可复制的,你应该依据自己的经验、特长、能力、素养来安排课堂结构,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例如著名的特级教师韩军老师一贯主张“新语文教育”的理念,所以他的课堂教学一直践行自己的理念,他的课堂结构通常安排为美读吟诵、咀嚼欣赏、写作积淀。例如韩军老师在浙江师范大学首届“新语文教学尖峰论坛”上的观摩课《南来北往》的“诵读辨写”就是这样。韩老师首先让学生背诵积累第一段,由此导入教学;然后自己声情并茂地朗诵散文诗一、二、五三个部分,并且设计了多出的故错,如将原散文诗中的“秋天──向南;春天──向北……”漏读,将“仰起头,凝视你神奇的雁阵”中的“凝视”换为了“仰视”,将“有许多奇妙的联想”中的“奇妙”换为了“奇特”,将“是为了逃避严寒,你们才赶在第一片雪花飘落之前,迎着深秋的风,匆匆地离开北国,飞向南方……”中的“第一片雪花飘落之前”换为了“冬天来临”,将“是为了躲开酷暑,你们才赶在夏日的炎阳烤焦大地之前,浴着暮春的雨,急急地离开南方,飞向北国……”中的“夏日的炎阳烤焦大地之前”换为了“夏天来临”等,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考察学生的听读能力,二是为自己下面的咀嚼鉴赏服务;最后让学生或仿写散文诗中精彩的句子,或想象飞天的情景写一段话,或给自己学过的课文写一个题记等等,一节课中既诵且读,寓写于赏,韩老师的这种课堂结构的组织体现了他深厚的学养。

任何活动都应该有一个组织结构,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否则很难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