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货币资金审计难点

货币资金审计难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货币资金审计难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货币资金审计难点

货币资金审计难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企业会计 内部控制制度 货币资金 对外投资

引言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应当遵循下列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综合目前企业的管理经验,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授权控制。是指企业各级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和批准,才能对有关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可以使事件在发生前就得到控制。可以对自己的业务处理行为负责。第二,是分工控制。分工控制是指对于相关的职务,不能由一个人同时包办兼任。相关人员要互相制约、相互监督。

第三,是业务记录控制。业务记录控制是指在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记录时,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及时和正确。第四,是财产安全控制制度。是为了确保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采用的方法和措施。第五,是书面文件控制。是把企业对于经营管理的要求,制成书面文件、规章制度,使各级工作人员,都随时可见。第六,是人员素质控制。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保证企业各级人员具有与工作相适应的素质,保证工作的质量。显然,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根本要求,从内部控制所涉及到的问题来看它与会计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企业内部控制的最初发展雏形是借助于会计控制来实施内部控制的。因此,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现代企业的实践看,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核心地位始终没有改变,企业内部控制也是围绕着会计内部控制而建立的,因此,明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为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的重要制度。

1.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内容

1.1企业对货币资金的控制

企业以货币形态表现的资金是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一个流动资产项目,它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账账户的余额。货币资金按其形态和用途,可分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它是企业中最活跃的流动资金,是企业的重要流通手段,因此是内部控制的审点。

企业对货币资金控制,是指对企业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的授权批准制度,在实施企业货币资金业务的过程中要执行责任负责制,会计人员和主管领导要在责任中相互制约,这样才能够确保货币资金达到安全的保证。企业的货币资金是在流动领域最强的资产,它涉及面广,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收付频繁,尤其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货币资金支付便捷、方便,只要是一个键盘指令,就可以完成大款的目的,因此,在货币资金的转换过程中,往往成为经济犯罪分子窃取之物。因此,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要做到:保证收入环节的货币资金及时回收,还要保证银行帐号的正确性,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性。并要正确地进行记录和要求及时反馈;所有的资金的支出都要按照以预算为原则,超出预算外的资金必须通过领导审核;同时,对企业的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等要妥善保管,坚决不允许过量保存现金余额。

1.2企业对实物资产的控制

企业对实物的控制目的,是指保护企业实物资产的安全的控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建立严格的入库、出库制度,要明确责任人。第一,要建立科学的保管制度。同时在选择库址、库防设施是要注意防水、防盗措施,在安全保卫方面要有相应的制度;对于具有特殊要求的物品要进行科学保管,对保管的物资要分门别类地存放在指定仓库,进行科学地编号,这样就可以便于保管员做到在发料、盘点时快速、准确。第三,要对企业物资实行永续盘存制,利用计算机管理就可以随机在账上反映出结存数额。第四,要建立完善的财产清查制度,一旦发现物资的管理问题,要及时上报,妥善处理清查中发现的问题。第五,要建立健全企业物资的档案保管制度,对于保管物资的支付要记录在案存档备查。

1.3关于企业对外投资 控制

企业对外投资的方向主要是购买股票、债券、向其他单位投入资产等,企业经营者希望通过投资行为获得利益。但是,不是所有的投资行为都能够如愿以偿,必须避免不必要的投资损失,保证企业投资目的顺利实现。企业对外投资管理部门在对外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及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报告。应加强对投资项目价值及增减、收益变动等情况的跟踪管理,企业应该定期与投资业务相关人员组织对外投资进行盘点。企业要加强对长期投资的管理,包括对投资规模及承受能力进行控制,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执行。

1.4工程项目控制

在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中要建立规范的工程项目决策程序,建立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责任制度,加强工程项目的预算、招投标、质量管理等环节的会计控制,防范决策失误及工程发包、承包、施工、验收等过程中的舞弊行为。要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健全和强化内部组织结构,核心问题是职责分工,处理好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都规定要有两个以上部门、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相互控制。要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要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要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2. 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缺陷问题

2.1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认识问题

我国企业决策层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导致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薄弱,一些企业管理者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在有些企业的决策层对内部会计控制还存在误解,认为对内部会计控制,是束缚了企业的手脚,不仅仅是影响了企业的办事效率,甚至还有人认为是人为的制造矛盾,这样就使一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只是一种摆设,基本上不起约束作用。更多的是使内部会计控制有章不循,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失控。

2.2内部会计控制的科学和系统性存在问题

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不够科学和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但总体上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第一,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内容上片面、零散,不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个别单位受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 (下转第107页)

(上接第105页)

理,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网络不健全,甚至使既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控。第二,是对于内部会计控制常常偏重事后控制,只有当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后才设法弥补,导致内部会计控制成本较高,也失去了应有的效力。第三,是企业对外部环境和经济业务的变化缺乏预见性也导致其管理滞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行为和新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还不能适应要求,就没有能力制订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会计控制难以健全。

2.3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问题

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不力,制度的执行必须要有监督。会计控制监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部监督,主要是企业的内部审计,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重视,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监督,内部审计机构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由于有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由会计人员兼任,形成自己监督自己的局面,无法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3. 做好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对策

3.1提高认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加快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尽快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内部会计控制有效运行。这是针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审计委员会等不同的权力的控制权,使各权力主体形成相互制衡,防止内部人控制。首先,要完善董事会的功能和设置,减少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控制。董事长与总经理要分设,以增强其独立性。其次,监事会成员应具备行使职责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并保证实质上的独立性。要建立审计委员会,负责对公司活动进行监督,并拥有聘用注册会计师的决定权等。第三,要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严格评估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并决定对经理的解聘撤换。

3.2企业要强化内部审计的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具有监督经常性与过程控制性的特点,强调对经济活动的事前监督与过程控制。有效将某些差错舞弊等违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强化内部监控、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来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设计和运行。一是要求企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包括监督原则、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监督责任与监督奖惩等内容的内部监督办法,使企业内部监督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二是狠抓落实,严格照章办事,使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监督达到事事有人负责的要求;三是拓宽内部审计监控范围,加强内部审计职能,尽量覆盖所有的经营活动领域,除着眼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以外,还应兼顾效益性;在对重要的业务与岗位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的同时,加强对企业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专项检查与审计。

结语

从目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趋势,会计内部控制的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可靠性,就是促进提高会计信息报告的质量,为财产安全完整提供制度保障;其二是效益性,就是致力于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样,就使企业的发展预算应运而生,使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成熟 。

参考文献:

[1] 房青.关于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若干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2008-09-15.

[2] 陆建欣.浅谈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

09-23.

货币资金审计难点范文第2篇

企业的资产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不良资产,这类资产的特点是已经失去了价值或者使用价值,可仍然在资产里列着,其作用只能是虚增资产;第二类是沉淀资产,这类资产还有价值或者使用价值,但没有给企业带来利润,不能盈利,这类资产是管理的重点,原因在于如果管理失控,它将转换成不良资产;第三类是良性资产,具有价值或者使用价值,并且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

显然,这三类资产中前两类都是影响企业盈利的,实现企业管理目标时就必须对前两类资产进行控制,具体来讲,在财务管理当中,如何把对资产质量的管理落到实处呢?因此,必须对资产分项进行分析。

一、货币资金

企业资产的第一大项是货币资金。货币资金的特点是偿债能力最强,但是盈利能力最弱,因为当企业债务到期的时候,货币资金不需要经过任何转换,马上就可以去偿债,所以货币资金越充裕,企业偿债能力越强。

盈利能力最弱是指什么?货币资金由三类组成: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这三类里面,库存现金不能给企业带来盈利,因为它不会增值,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它还会贬值;银行存款可以从银行取得利息收入,但银行存款利率应该是整个社会投资回报当中最低的,因为任何一个政府都不会鼓励把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存放在银行,所以盈利能力最弱:其他货币资金是企业具有专门用途的货款。如果一个企业大量的资产都以货币资金形态存在,那么,在财务管理上通常会认为此企业在资金管理上是保守的,经营管理者也是保守的,在此过程当中可能丧失很多投资机会,企业发展后劲必然受影响。

因此,在财务管理中,货币资金所占的比例关系到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如果货币资金比例过大,在财务管理的时候应该考虑进行投资;如果货币资金所占比例过小,就要考虑进行筹资。

对货币资金,财务管理的重点是银行存款,因为这个项目涉及到资金的合理使用问题。企业银行存款里的资金分为以下几大类:经营周转的流动资金、折旧、提取的更新改造资金、留存收益、各项应付款,这些资金都在银行存款里面存放,如果企业在资金安排上出错,必然会给企业整个资金运作带来问题。如普遍常见的有两种现象:一种是企业的经营周转流动资金紧张,把所有资金都当成流动资金使用,到更新改造时缺钱,而更新改造借款一般都是中长期借款,利息重,如果投资回报不足以支付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就走向死亡。另一种情况是为了更新改造,把所有流动资金都当作更新改造资金使用,结果造成了流动资金周转紧张,甚至会使企业到期债务偿还不了,导致企业破产。

二、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历来是企业管理当中的重点和难点,在管理当中应该分成三类进行管理 第一类是应收账款当中的不良资产,确认的首要标准是债务单位撤销、破产或者是资不抵债,其次是应收账款挂账3年以上;第二类是应收账款中的沉淀资产,即挂账1年以上,3年以下的部分:第三类是良性资产,目前确认的标准是挂账1年以下。

把应收账款分成三类以后,应该和会计核算配合起来,每期都应该计算出这三类应收账款的比例,并分层次来进行管理。对于不良资产,应该寻求有关政策,把它从会计核算当中作为坏账转销掉,沉淀资产发展的进一步结果是可能变成不良资产,所以是资金管理的重点,应该强调催收,力求激活。

三、其他应收款

在其他应收款的管理上,过去并未将其作为重点,但最近几年来,其他应收款在企业变得越来越重要,原因是它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很多单位其他应收款甚至大于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应收账款一样,也可分成不良性的、沉淀性的和良性的三种。

在其他应收款管理上,一定要分清其它应收款比例过大的原因,针对不同原因分别进行管理,因为原因不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也不一样。正常情况下,其他应收款不应该大于应收账款。因为其他款里包含的是应收赔款、应收罚款,备用金、内部职工欠款和企业内部往来款,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就不应该有严重的社会拖欠,由于产生其他应收款的原因不一样,在管理上风险也不一样。

第一种情况,企业提供了商品或者是劳务以后,尽管货款没有收到,但也要作为当期收入来处理,企业会考虑款还没有收到。如果入账马上要交税,但如果不入账,管理上会有问题,会造成资产流失,于是会采取另外一种办法,不计入应收账款。而计入其他应收款。从债权角度讲,其它应收款也是债权,增加债权没有错,至少不会给企业造成资产流失。但是这种情况一旦被查出来,不管什么原因,一定按照偷税处理,审计风险非常大。

第二种情况,可能是有私自拆借的行为存在,如一些单位到银行贷不来款,向你借款,你借出去的借款是列入其他应收款核算的,这样做在会计核算是没有问题,但是在审计过程当中问题就大了。因为借出去的款是应该收取利息的,利息是要缴纳所得税的,利息如果没有入账,问题是很严重的,而且还有可能由此揪出企业的小金库。

第三种情况,其他应收款比例过大是由备用金引起的,在会计核算上,备用金有定额和非定额,备用金到了借款人的手里面是循环周转使用的,按照管理要求,到年底必须结账,可有些单位当年根本结不了账,钱就在个人手里面滚。如果这个人辞职或不辞而别了,又没有制约手段,钱很有可能收不回来,由此造成很多单位应收款过大,所以,这部分必须作为内部结算管理,重点管好,一定要强化内部制度和控制制度。

第四种情况,其他应收款比例过大,也可能是把长期投资计入了其他应收款,把长期投资计入其他应收款原因很多,一种原因的指导思想可能就是为了偷税。长期投资如果入账的话可能涉及到投资收益问题,投资收益问题在会计上要缴纳所得税。企业为了隐瞒投资收益,把长期投资计入其他应收款,那么将来获取利收益的时候,照样不反映,也可以作为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如果是这种情况,审计出来按照偷税来进行处理,风险也比较大。

第五种情况也有可能存在,即是为了包装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因为企业对外的形象是通过报表反映出来的,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典型指标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都是通过报表算出来的。流动比率理论上要求最好是百分之二百,最低控制线也应该是百分之百。但如果把长期投资计入其他应收款,客观上就会得到一个结果:长期资产减少,流动资产增加,那么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就好看了。

还有一种情况,既不是为了偷税,也不是为了包装,而是为了符合国家一些有关政策,比如,对对外投资的有关政

策,《公司法》规定:企业对外投资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50%,也就是说用短期投资加长期投资做分子,然后用所有者权益做分母,不能超过50%。还有一个规定就是企业如果当年技术改造任务重,不得对外投资。什么叫技术改造任务重呢?用指标衡量,就是固定资产呈现率不得低于50%,也就是固定资产净值占原值的比重,如果低于50%,这时有些企业就把对外投资计入其它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比例过大,原因很多,会带来不同财务管理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了解。

四、存货

存货也要区分不良资产、沉淀资产和良性资产。不良资产指的是超过有效期限的存货、失去市场的存货和销损没有单独列账的存货,应该把这部分存货从账上消掉。

存货当中的沉淀资产就是储存一年以上的存货,当年根本没有参与企业资金周转,也就没有给企业带来利润,沉淀在企业的各个库房。把上述两类扣除以后,就是存货当中的良性资产。

1 存货中的追加成本

在存货管理上有一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就是存货的追加成本。什么是存货的追加成本?从财务角度看就是,为了保管存货在后续投入的成本,首先是存货占用资金的利息支出。此外,存货在储存过程当中,还要发生一些追加费:存货储存要有库房,要发生折旧费,修理费;存货要设置管理人员,那么要有工资福利费;存货一般都要投保,那么要有保险支出;储存过程当中也可能发生其他损失,这些后续成本应该在管理费用上核算,但这些追加成本都没有和存货的核算放在一起,所以,企业应该提倡零库存,提倡适时制生产,都是为了降低存货成本,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2 转变库存管理观念

在存货管理上,要转变一个管理观念,就是认为仓库管理很简单,什么人都能干。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重视财务人员的素质,但是没有注意到仓库管理人员的素质,但其实在整个资金过程中,真正以货币资金存在的没有多少,大量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实物管理如果出了问题,怎么才能保证资金周转的通畅?所以,物流管理和资金管理以及资金流的管理必须配套。

作为公司主要经营者,月初必须提出目标利润,目标利润提出来之后,由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仓储管理人员共同研究目标问题,先研究多大的销售收入可以保证目标利润,然后再研究多大的销售量可以保证销售收入。为了保证销售量,库存应该是多少,生产线上应该是多少?生产线上投产的数量是多少,投产量材料采购怎么保证?库存应该是多少,正在采购当中是多少,最后制定出最佳库存量、最佳采购批量以及最佳采购时间。

仓库要保证材料既不超出积压,又不能出现停工待料,那么,成品就要保证既不能超出积压,也不能供不应求,使整个资金协调运转,企业决不能是计划由计划部门管,仓库管仓库,物流和计划脱节。要建立一些模型,才可以把最佳库存量、最佳采购量和最佳采购时间确定出来,如果没有高等数学的基础,没有经济学的基础的仓储管理人员是不行的,不熟悉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保管员是不行的,所以仓库保管员的素质一定要很高。

五、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有的单位有,有的单位没有,但是目前企业在长期投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比较普遍,一种是没有投资收益,第二个就是投资收不回来,针对这种情况,从财务管理上应该分环节进行管理。

首先,长期投资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方假的会计报表,怎么预防呢?就是不能只看会计报表,还要看配套的完税凭证,比如说,有了所得税完税凭证,根据税率和完税额推出利润,把结果跟会计报表比,就知道报表是真是假的。

其次,投资方向要仔细研究,企业对外投资时,往往想要防止主营业务经营风险,所以投资往往都是投到与主营业务完全不相关的行业,这样做的风险非常大。因为如果管理跟不上去,投资收益和投资将来的收回都会有问题,所以,在财务管理上必须把好关。

第三,就是对外投资的产权管理产权别是在多层次投资大的时候。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一个母公司,下面有全资注册的子公司,子公司全资注册大孙公司,孙公司用这个利润注册孙公司,应该管到哪几层?全都要管,经营可以不管,但是产权必须全部管理。根据我国目前的现行政策,增值必须归属于原始台的货币出资者,所以,在多层次投资的情况下,不能产权流失,或者说出现产权不清晰的情况。

六、固定资产

资产里面比较大的就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在质量的划分上,要按照下列顺序:先把固定资产分为生产经营用、非生产经营用和闲置的,闲置里面再分成未使用和不能继续使用。生产经营用的是给企业创造利润的,是良性资产,非生产经营用和未使用的,有效但是没有个企业盈利,属于沉淀资产;不能继续使用的,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的,并且失去了有效性的,属于不良资产。许多企业固定资产数额很大,可是收入很小,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太低了,说明资金无效占用太大,财务管理当中是必须要抓的。

此外,还必须注意固定资产的比例,因为通常在财务管理上有一种传统观念,认为船大压风浪,固定资产越多越好,是不是这样呢?固定资产比例大,给企业首先带来的是税赋增加。因为如果固定资产规模过大,增值税负担必然重,这会影响企业的长远盈利能力和技术改造,在资金管理上要充分认识的一点。

目前,由于各个单位固定资产都要进行更新改造,所以在建工程占用的资金也是企业资金管理的一个重点,在建工程使用资金是流动资金,投入以后变成长期资金,也就是说将企业的“活钱”变成了“死钱”,因此,如果在工程管理上出现问题,这部分资金长期占用,可能会导致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紧张。

同时,还要注意,财务管理有两大黑洞:第一个黑洞是材料采购,第二是工程管理。因为工程进行审计的时候,通常都要搞决算审计。而工程真正要管理好,应该是跟踪审计。可是进行决算审计的时候,工程当中有很多问题是根本说不清楚的,所以在管理上务必要注意怎么样建立起来强有力的控制群,即使没有跟踪审计,也使这个审计最后了解资金使用的全过程,不至于出现资金管理的黑洞。

七 在建工程

关于再建工程,别的资产都是分为三类的,而在建工程在资金管理上分为两类:一类不良资产,另外一类是沉淀资产,什么样的在建工程占用的资金属于不良资产呢?就是因某种原因不能形成固定资产的半截子工程所占有的资金就属于不良资产,把这个扣除以后,其余都是沉淀资产,为什么呢?因为再建工程占用的资金没有参与企业当期利润周转,没有给企业带来利润。没有良性的,这也是再建工程的一个特殊性。所以,在建工程会影响企业的盈利,因为占用大资金而没有给企业带来利润,如果工期拖长,必然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八、无形资产

货币资金审计难点范文第3篇

在鼎信诺审计软件培训的前段,老师很认真地跟我们讲述了我们事务所的基本情况、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后期软件培训中主要讲述了鼎信诺财务审计软件的基础用途。鼎信诺审计软件是一种人机对话的工具,告诉我们审计人员在什么地方取数据,怎样审计系统数据初始化,如何使用电脑去完成编制好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以及其他项目的底稿,最后叫我们去编制调整分录和已审会计报表。财务数据它主要是存在与审计财务软件相对应的财务数据库中,而不是存在于本身的财务软件中。

在培训中我知道了鼎信诺审计的数据库主要有三种形式,access数据库、sqlserver数据库和oracle数据库。前两个数据库在我以前的电脑课程里边都有相应的介绍,也都是比较容易掌握的部分。后面的oracle数据库很强大,相对掌握起来比较难点。下面是我本次培训课程里边重点的部分了,对我作为审计助理以后的审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取数阶段中我学到了取数分为以下三种情况,①被审计单位配合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U盘插入去取数。取数的形式还是之前讲述的三种数据库形式,这个取数的方法根据课件里边讲述的,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一些,也是以后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对我以后的工作来说非常重要。②被审计单位不配合的情况下,不让插入U盘,只提供数据备份。这也是培训课程里边比较重点的内容,它对我以后的工作也很重要。③被审计单位只提供科目表和凭证表,这个取数也是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另外对Excell表格的操作也要掌握熟练,这是我在以后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内容。

审计程序里边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创建项目、前段数据导入、数据初始化、底稿的编制程序、调整分录和已审报表的编制方法。这些都是我在以后工作中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在培训中我认识到在货币资金账项明细表底稿程序编制中,带分组询证函是一种很常用的操作方法。应收账款等往来项目中往来询证和替代测试操作对于我今后的工作重点。另外审计调整也是编制底稿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这更要求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明白各种相关科目之间的勾稽关系。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发现自身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都有一些比较薄弱的地方,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和利润表中净利润的关系,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这些在以前的课程中老师很少讲述的部分是我以后工作中要重点去学习的地方。

底稿打印前要把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例如:底稿目录和综合类底稿的各种文档等,这部分相对来讲我觉得主要讲究的是细心,只要我们把前期的各项工作都做到位,这部分的工作我觉得是能够比较容易做到位的。

货币资金审计难点范文第4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进程,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关于推进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又专门就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这是强化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符合审计职业特点、分类科学、权责一致的审计人员管理制度和职业保障机制,提升审计队伍的政治素质和审计工作质量,更好地发挥审计作用的重要举措。实现审计职业化要有一支专业水准高、技术精湛、能打硬仗的职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如何建设这样一支队伍是当前审计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为着眼培育“拿得出、打得响”的全国审计领军人才,按照“服务发展、注重培养、引领牵头、整体提升”的原则,树立人才为本思想,制定出台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细化培养计划,强化保障机制,跟进激励措施,健全审计人员培养、成长模式,推行跟踪培育、师徒带教、轮岗交流、分层培训机制,以实干精神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着力打造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对党忠诚、热爱审计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依法审计,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素质高、业务精、纪律严、作风优的高层次、职业化审计人才队伍和审计铁军。

建立审计岗位准入从业资格选拔制度。国家许多专业技术领域(财经、卫生等领域)均设置了准入门槛与各级资质考核认证办法,以会计岗位为例,会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也有相应的门槛设置,从业者持证期间必须按照要求参加继续教育并接受年检,会计人员的职称晋升都有相应等级的全国统一考试。这些制度为审计人员准入选拔制度构建提供了参考。可以考虑将审计岗位准入从业资格选拔制度纳入到《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考核评比办法》“双争”扣分条款,若两年内在审计岗位不能取得审计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即调离审计岗位,为审计后备力量储备保证质量。

强化审计人员“争先创优”和看齐意识。要树立“争第一创一流有红旗就扛”的意识,坚守政治信仰,保持高昂斗志,进一步提升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对比先进找差距,变压力为动力,增强忧患意识,提高竞争能力。要争当审计工作尖兵,把发现案件线索、查处重大违规问题、廉洁从审、撰写审计信息、计算机审计、绩效审计等内容作为奋斗目标,争当审计能手,争做复合型人才。以审计事项为单位做好调查记录,作为审计方案编制依据,把好调查了解关;严格按照审计相关规定实施现场审计,把好审计实施关;做到审计结果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评价客观公正,建议切实可行,把好审计报告关。着力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工作氛围,保持好锐意进取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激发审计人员不断奋进、积极向上、开拓进取。

建立审计“慕课”教育移动APP平台。围绕货币资金安全、政府采购、基本建设和资产票据等财经重点监管领域,开设审计大讲堂,由实战经验丰富的审计业务骨干轮流担当主讲人,充分发挥“传帮带”。从慕课平台的互动性、课程资源规划、授课形式、呈现效果、发展趋势入手,做好“慕课”在线教育。开设《如何防范货币资金安全风险》、《零星工程造价审计》等精品课程,把握好内部审计核心资源,打造先进的审计数据与教育APP软件,设立审计教育网校,为审计人员构建高水平的自学网络教育平台。

构建大数据审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针对基建项目和采购活动资金量大、技术要求高、周期长等特点,进一步完善审计项目数据库、审计人力资源内外部专家库、审计法律法规资源库,加强与外部审计机构单位(审计署特派办、省市审计局、公安局审计室等单位)的沟通联系和人员交流合作,解决好内部审计人才与外部审计资源的整合利用,加强对审计资源库的管理,引入优质的基建、采购、信息化、船艇、特种设备造价审计等社会中介机构为我所用,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

建立标准化“云审计”现场平台应用。利用云计算理念和技术构建“公共云审计中心”,通过数据采集、信息沟通、质量控制等功能,提供服务于审计工作的专业审计技术和资料,实现审计数据的云存储和审计资源的协同共享,高层次、多维度地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各项信息,将审计组织方式由传统模式向“矩阵式、多层级、联动联网”组织管理模式转变,进一步拓展审计内容与范围,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提升审计成果应用水平、推动审计整改落实等发挥审计监督效能。探索组建强有力的数据分析团队,培养大数据审计师职业化人才,提升审计队伍的整体数据分析能力。

基于职业化视角的审计职业保障制度体系。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是审计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未来审计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现代审计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审计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审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成为重要课题。审计人员不仅要会核查会计账目,更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要会审数据,更能通过数据找到规律;不仅要精通财务,更要熟悉相关政策规定;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善于推动解决问题,研究制定审计人才职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强化军地有机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的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全方位、多渠道培养人才;加大复合型人才建设力度,加强政策法规、计算机、经济、工程、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大任职代职交流,创造多岗位锻炼机会,进一步拓宽视野,丰富阅历。

建立定期内部审计督导和绩效考评机制。加强各单位内部审计组织领导小组建设和建立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采购、基建等项目操作规程及指南,明确审计工作目标、权限、职责及工作流程。指导开展货币资金、票据、固定资产专项审计,为本单位领导当好参谋,严格把关,监督本单位经费合理、合规、合法使用,并做好审计资料装订归档和每季度的数据上报工作。通过设立审计服务中心、每周审计知识告知、审计调研论文评比、参加国家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方式,整合和优化审计资源,打造审计业务品牌,探索建立以岗位为基础、职业能力为导向、工作实绩为重点,同时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水平的审计人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构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审计业务培训体系。采取参加专项审计,开展交叉审计、审计人员上课学习、审计专项调研、以会代训交流审计案例、赴外总队学习交流等方式方法,强化审计项目主审负责制和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机制,运用压力传递机制和考核评估机制,积极培育和树立审计先进典型,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触动思想、激荡心灵、凝聚共识。沟通协调地方会计师事务所,参加社会项目审计,拓展审计人员的专业视野和职业历练。利用审计信息网和审计微信共享群平台互动,对审计人员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对审计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探索新形势下强化审计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积极开展基建、采购等审计档案质量互评,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及时发现影响审计工作进一步深化的瓶颈问题,有效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货币资金审计难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改 资金运营管理 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医药管理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也进一步深化,医院发展也逐渐从粗放式经营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医药改革的推进弱化了医院的财政补助,同时也加剧了医疗行业的竞争。医院为增强整体竞争实力需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而医院资金运营管理则是现代医院财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为主要就医院资金运营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展开探讨。

一、医院资金的主要来源

充足的资金是保证医院各部门和各业务持续运营的基本前提,它是医院经济管理和财务控制的核心。目前医院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财政拨款(财政补助基金)。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属于公立医院,国家的财政拨款主要用于医院人员经费的开支、药品和卫生器材的购买、医院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时也用于如白内障复明、降低贫困孕妇死亡率以及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等国家惠民工程项目。(2)医院自身事业收入(医疗服务收入),包括两部分:一是门诊医疗收入,它是医院向患者收取的检查治疗所需的医药费用;二是住院医疗收入,它是医院向需要住院医疗服务的患者收取的医药费用。(3)医院本身历年的结余资金,这部分资金可用做周转资金或用于医院的发展建设。(4)借入资金,这部分资金主要指患者的预交金以及医院向金融机构借贷的资金,这部分资金能够稳定医院的日常周转,主要作为购买卫生器材、药品材料等的补充资金,同时引进的资金也可以投资于医院的新技术和新项目。(5)其他资金来源,主要包括社会捐款、外资的引进等,这部分资金可用于医疗项目的研发或基础设施的改造。

然而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资金的来源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例如,国家财政补助比例逐年递减,差额补助已名存实亡,药品差价收入也逐年萎缩,提高医疗服务费用又受到社会和人民承受力的制约等,这些变化都将导致医院资金来源的日益减少。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加强医院资金运营管理水平对于提高医院整体竞争力,保证医院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医院资金运营管理现存问题

我国医疗改革不仅降低了医院资金的来源,同时也间接突显出了目前医院在资金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的财务资金管理建立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之上,缺乏对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部分医院对医院独立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够重视,导致相关人员对资金的运营管理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有些医院则没有明确其财会人员的岗位职责,没有制定相关的岗位责任制度,导致财会人员不清楚自身的职责内容和职权。由于财务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医院对资金的运营管理缺乏严格的控制标准,有关业务不能按章办事,资金挥霍浪费现象严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二)医院内部控制乏力

内部控制措施是提高医院资金运营管理水平的有效监督控制手段,然而目前大多数医院的内部控制措施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形成规范的内控体系,在内部控制的实操中更多的依赖于书本知识或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进行操作。医院对于资金管理的监督和控制往往更多的重视资金的收入过程,而对于已收资金或已存入银行的资金缺乏过程监控,即使存在监控,也会由于内控意识和方法的问题使得对这部分资金的监控缺乏力度。由于内控乏力的问题,可能会出现部分医院领导擅自挪用医院资金甚至侵吞国有资产等现象。

(三)预算管理执行不力,资金管理松懈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医疗改革对医院的资金运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也开始意识到资金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目前医院的预算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医院领导对预算管理重视不够,预算内容只停留在院级收支预算及投资项目预算上,缺乏全面性;预算管理工作仅是指财务部门完成上级预算任务,医院其他部门和科室都认为与己无关;资金预算方法和程序不规范等。由于长期以来的观念或历史问题使得医院的预算管理更多的是流于形式,缺乏预算对资金和合理调度管理,资金预算缺乏科学性和计划性,预算管理作用发挥不到位。

(四)资金日常管理薄弱,资金运营效率低

目前大多数医院资金闲置或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资金日常管理薄弱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存货管理问题,大多数医院对于所需药品和器材的采购和存货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在于与临床联系不够,无法按需采购和存储,并及时调整库存量,存货管理没有形成统一制度,导致医院大量资金被占用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二是资金收付和使用管理问题。由于医院各经营环节都要直接或间接用到大量的资金,出现贪污挪用等舞弊问题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如由于内部监管不到位、收付程序不规范等都可能出现多收、少收或漏收等造成货币资金流失的现象,或是在银行收支业务中会出现私自提现、私自存款或开户,资金外循环等现象。三是多开户现象严重,资金管理处于失控状态,资金的多头管理造成资金沉淀严重,占用不合理,如医院一边从银行贷款进行项目投资或基础建设,而另一边自身银行账户里的资金却躺在那里“睡觉”。四是盲目投资,资产闲置现象严重,资金使用效率低,部分医院在创收的冲动下,在没有分析实际支付能力和投资回报率的情况下盲目购进医疗设备,或搞基础建设造成资产闲置或资金浪费。

三、加强医院资金运营管理的对策

医院是一个具有市场性和社会公益性的单位,在面临国内外市场竞争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要积极推进各项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人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进而促进自身发展,这些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医院应充分认识到提高资金运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结算中心制度

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仅涉及医院运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依赖于医院管理层的思想意识,只有领导重视资金的运营管理,行动上带头执行资金运营管理制度,才能真正提高医院资金的运营管理能力。目前,医院在财务制度的完善方面应该重点实施结算中心制度。实施结算中心制度有利于医院资金的集中管理,能够有效防止医院资金的账外循环。对医院的所有资金实行集中管理能够才能够做到统筹兼顾,避免多头账户现象所导致的资金管理失控,同时有利于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控制医院货币资金的使用。

(二)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规范医院资金的收支和使用程序,避免内控制度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确保医院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控制:一是加强对门诊和住院收入的控制力度。由于目前大多数患者都采用现金结算,加强对医院货币资金的监督和控制也愈显突出,例如定期核对财务收入和收费系统收入是否一致,防止收费舞弊行为发生。二是将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机制。明确医院各部门和岗位的职权关系,确保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如现金收付及保管只能由授权的出纳员来负责处理,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三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发挥内审作用,对资金的运营管理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考核。

(三)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确保预算有效执行

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部门对资金管理的重点。医院资金的预算管理应根据医院实际运营情况和需要编制资金预算计划,使医院资金预算切实可行。首先,医院资金预算需要遵循“收支统管,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原则,在保证医院各部门和科室广泛参与的基础上编制全面的资金预算方案和预算控制方案,使医院资金预算切实可行。其次,规范预算审批制度,提高医院资金预算的严厉性和约束性,树立“钱流向哪里,管理就跟到哪里”的观念,避免将医院资金盲目投资于没有进行可行分析的项目,防止不良资产的产生,保证资金运营的最佳效益和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

(四)重视资金日常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医院要提高资金运营管理水平关键的是要实现资金费用开支的计划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满足医院正常运转和发展的需要。一是加强存货管理。目前大多数医院对存货管理不善,导致过量压占资金,医院需要采取措施解决相关问题。例如加强与临床的沟通联系,有计划地对药品和相关设备、器材进行采购,利用集中采购或联合采购的方式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同时定期检查库存,利用现代计算机库存管理技术提高物资进出库以及盘点的工作效率,进而实行分类管理,从整体上减少医院的采购成本和库存管理成本。二是规范资金收付,强化资金流向监控。例如加强票据管理和银行存款管理,明确各种票据在购买、领用、背书转让等相关环节上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定期指定会计人员核对银行账户,对未达款应明查原因,及时处理,同时需要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分析预测,严格控制现金流量的流入和流出。三是严格审批制度,注重实效,加强投资管理。对医院各项经济业务实行会计预审制,重大投资项目需集体决策,必须完善投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资金管理职能,对相关投资进行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预测分析、风险评估和投资回报率分析等,以免盲目投资,造成资产闲置或资金浪费,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结束语

加强医院资金运营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资金运营管理体系,提高医院资金运营管理水平,加强监控杜绝舞弊和浪费现象,降低医院运营成本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而促进医院正常、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岩,徐华玲.加强医院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3卷第6期: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