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个案研究法概念

个案研究法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个案研究法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个案研究法概念

个案研究法概念范文第1篇

摘要:个案研究是当前农村问题研究的常用方法。一方面,既因其实证性而广受青睐,另一方面,又因其结论的普遍性而屡遭诘难。本文在厘清其概念、缘起与应用的基础上,试图探析此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剖析个案研究的价值与限度。最后,针对个案研究结论外推的效度问题提出了一些初步见解。

关键词:个案研究;农村问题研究;价值;限度

个案研究作为一种实证研究方法,在人类学领域得到率先应用,并在其后成为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虽然个案研究法自产生以来,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但个案研究法在我国政治学领域的引入应用却是相当晚近的事情,只是随着农村问题研究的兴起而广受青睐。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先前的政治研究集中于上层政治问题,而忽视了对农村基层社会问题的研究,研究对象的不同决定了研究方法的相异。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体制的废除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铺开,农村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农村问题研究继而进入政治学者的视野,并在90年代渐成显学。如果说对上层政治问题的研究需要的是经典注释和文本解读的方式,那么对农村问题的研究则需要的是实际调查和深入剖析的方式。而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了研究者的研究对象的选取方式和范围,即研究者不可能对所有村庄进行研究,在技术、经费等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只能走个案研究的道路。因此,在当前我国农村问题研究中,个案研究是应用最广的研究方法之一。研究方法往往决定了一个学科的科学性和生命力,要建立中国的农村学,必须对个案研究法――这种农村问题研究中的最重要方法作深入的考察和剖析。

一、个案研究:方法与应用

个案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的考察可算作是个案研究的雏形,但个案研究真正成为一种规范的科学方法则要归功于马林诺夫斯基的运用和倡导。马林诺夫斯基在其名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较为成熟地运用了个案研究的方法。他通过对新几内亚的三次实地调查,深入地描述了新几内亚东部南马辛地区所特有的“库拉”活动。通过对库拉交换圈的叙述,马林诺夫斯基生动地展示了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们的生活。这部著作是个案研究的最初典范。

对于个案研究,许多学者下过定义,就其一般意义来讲,所谓个案研究是指人们系统地研究个人、群体、组织或事件,以求获得尽可能多的材料并对其进行描述或解释。个案研究具有四种特性,梅里安将其界定为:

1.特殊性。指个案研究着重于研究一种特定的情况、事件或现象,其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2.描述性。研究者需要对个案进行详细地描述。3.启发式。个案研究力图通过深入描述还原事物本真,启发人们认识研究对象,寻求新的解释和新的意义。4.渐进式。多数个案研究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检查和审视资料,以期发现新的关联。

个案研究依据其研究目的可分为三种类型,内在的个案研究、工具性个案研究和多个案研究。依据个案研究的数量又可分为单个案研究和多个案研究,多个案研究依据其研究目标又可细分为求同式个案研究与求异式个案研究。求同式个案研究是指通过对多个个案的调查和描述,寻找其共同性。求异式个案研究是指通过多个个案的调查,寻找相同条件下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和发展趋势。[1]

个案研究法由于其实证性的优势在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它为人们认识某一特定事物的性质,探究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路径。故而个案研究法能够获得农村研究者的青睐,但在当前浮躁的学术氛围下,个案研究运用得并不是很成功,以致经常出现“走过一村又一村,一村一个新理论”的现象,个案研究得出的结论缺乏解释力和普遍性。虽然个案研究是对特定事物的认识,但个案研究的抱负绝不仅仅只限于认识事物的性质,其目标在于通过个案研究获得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从而得出普遍性的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个案研究在此陷入困境:个案研究的工作是基于个案而进行,其理论抱负却试图解释整个社会。这种解释往往因为其适用的普遍性而屡遭诘难,认识个案研究不只是要了解其概念特性,还要了解其适用范围,需要正确认识个案研究的价值与限度。

二、个案研究:价值与限度

个案研究是对某一特定事物和现象的认识,由于它强调实地调查和亲身感悟,因而能获得对事物的经验性认识,经验认识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来源。同时,人们在进行个案研究之前,往往先进行了理论演绎和逻辑实证,因而个案研究有助于检验修正理论预设。

(一)个案研究的价值。

1.研究资料的来源。

个案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深入访谈,获得认识事物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深度描述力求还原事物本真,因而其资料的可靠性较高。通过个案研究获得的资料既可为己所用,又可为他所用。人们既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寻求事物内在关联,同时又为后人利用资料作出新的解释提供了可能性,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南铁调查可说是这方面的典范,后人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读不仅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还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见解,以解释当时社会性质和国家进程的深层缘由。个案研究的资料还可为建立类型学意义上的不同模式提供基本来源。

2.理论创新的来源。

个案研究以其研究的深入性而著称,这种深入性有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特性,也有利于探究事物背后的原因,因而常常成为理论创新的重要来源。个案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事物,还在于解释现象背后的原因,这种解释应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同样具有效力。而所谓理论就是对事物原因的解释,个案研究由此成为理论创新的重要来源。知识的生产机制有两种:归纳与演绎,但归纳是获得知识增量的唯一来源,个案研究中的多个案研究就是通过对多个个案的调查、归纳,获得事物的共性,进而产生知识增量。理论要增强其解释力也离不开对事物本身的深入认识,只有透过事物表象,深入分析事物的本质特性,即获得对事物质的规定性的认识,这样的解释才会更具效力,结论的普遍性也就更强。

3.检验理论预设

个案研究并不是毫无目的的研究。个案研究要获得生命力,其结论必须能在更广泛的层次具有效力,因而研究之前需要进行理论演绎和逻辑实证,并在个案研究中不断修正、检验和完善理论预设。当然,个案研究只是检验和修正自己的理论预设,而绝不是以理论剪裁事实,只研究符合自己理论预设的个案,而对于会证伪自己理论预设的个案视而不见。实证研究不应成为证实研究。

(二)个案研究的限度

1.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任何科学研究都回避不了价值问题,虽然自韦伯以降,“价值无涉”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准则,但研究者自身固有的价值观总是或隐或现地影响着研究本身。实证主义研究虽高举科学大旗,标榜价值中立,但在现实研究中往往也会受价值影响。具体到当前农村问题研究中,价值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许多研究农村问题的人怀有强烈的道德感和使命感,要为农民代言,为乡村请命,而且将自己的这种道德关怀注入实证研究中,得出来的结论与现实大相径庭。[1]二是在研究主题和研究对象的选取上往往受到先验性价值判断的影响,实证研究成为证实研究。当然,任何研究都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关键正在于掌握一个合适的度。如果把纯粹的绝对的客观性与完全的主观价值当作两个极端,那么实际的研究者总是处在两者之间的某个位置上。我们所追求的是经过不断的努力,更接近客观性那一端,当然,谁也无法奢望达到彻底的客观性这一理想状态,只能尽力做到比较高的客观性。如果研究者毫无客观性的自觉要求,让科学与主观价值混淆不清,那就连起码的科学性也无法保证。

2.事物认识的真实性。

个案研究需要研究者亲身感悟和实地调查,强调力求反映事物的真实性。个案研究能否反映事物的真实性不仅取决于研究者个人的能力,还取决于时空的可控性。在社会日趋复杂的今天,研究者要对某个调查点作深入的调查,必然要受到自身可资利用的时间限制。一些所谓的个案研究实际只不过是一些走马观花式的调查罢了,而扎实的个案研究需要研究者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融入当地生活,变“他乡”为“故乡”,以求最真实地反映当地生活,寻求背后的运行逻辑。

3.研究结论的普遍性。

个案研究受到的最普遍的诘难就是对其结论的普遍性的质疑,从哲学意义上来讲,个案研究本身属于特殊性的东西,但其结论却力求获得普适性,从而激起了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张力。个案研究为什么要力图走出个案?因为个案研究如果仅仅停留在个案本身,则其自身存在价值必大打折扣。譬如在农村研究中,如果研究者只满足于描述某个村落生活,其结论也不出村庄,则人们必问,以中国之大,村庄之多,此研究有何意义?由此可见,在农村问题研究中,个案研究的目的是试图通过解剖麻雀,以小见大,得出中国农村社会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个案研究的结论要从特殊性跳跃到普遍性,必然要受到诸多制约,理论的解释力也会受到限制。许多研究者在将结论外推的时候加上种种限制条件正是源于此理。

三、拓展个案:增强结论外推的效度

个案研究要获得普遍性的结论,增强理论的解释力,除了一些通常的做法即在结论之上加之诸多限制条件外,还有如下几种做法可资借鉴。

1.类型学研究范式。

是类型学研究范式的创建者,这种方法强调通过对不同模式村庄的深入调查研究,以比较研究方法从局部走向整体,达到对整个社会的认识。将单个社区研究的意义主要定位在建立“地方类型”的贡献上,希望通过积累众多的“类型”,来反映中国社会结构的总体形态。[3]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难以通过模式的建立进而把握总体。首先模式的建立受到主观价值的影响,模式建立的标准难以把握。其次模式只是在低层次上对农村的概括,仅止步于微观描述,不能反映更高层次上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状况,因而难以把握整个社会。

2.个案中的概括。

个案中的概括是指概括个案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特征,即格尔茨所说的通过那些成就整体的部分看待整体,通过推动部分的整体看待部分,这样往返来回于这二者之间,我们经由一种持续的知识活动,试图使它们彼此成为对方的说明。[2]个案中的概括强调概括出个案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特征,因而能认识到个案的本质特性,获得对个案的深刻认识,这种认识往往带有规律性。个案研究要获得对个案的真实认识,个案中的概括是达成此目的的一种重要方式。

四、分析性概括与扩展个案法

分析性概括强调个案研究之前先进行理论演绎,建立理论预设,再在个案研究中不断检验、修正、完善理论,获得理性认识。扩展个案法则将分析性概括再往前推进一步,强调在个案研究中将自上而下的视角与自下而上的视角结合起来,并将研究立足点的方向转移――从个别个案转移到宏观权力。扩展个案方法通过对宏观、微观两方面因素的经验考察,达到对问题的深入理解,既居高临下地看待具体生活,亦从具体生活中反观宏观因素的变迁。

1.另一种可能:三种视角的结合。

扩展个案法强调将自上而下的视角与自下而上的视角结合,并将立足点从个案转移到宏观权力,突显宏观权力对微观生活的型塑。这种方法因其视野跳出村庄,突破了个案研究一直局限于村庄本身的缺陷,获得了个案研究者的青睐。近年来在农村研究领域出现了国家整合和国家建构等许多新的范式,可算是对这种研究方法的回应。但这种研究方法,实际使研究者更多的以“他者”的视角来观察农村社会,时时考察宏观权力对微观生活的影响,而不是以村庄本身来叙事,所以能否发现真实认识是值得怀疑的。个案研究无论是但个案研究还是多个案研究都需要研究者力求获得尽可能真实的、全面的认识,因此除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视角外还应加上历史的视角,在强调历史惯习和宏观权力对村庄的作用力同时,立足村庄自身来展开叙事,力求获得规律性认识。也就是说在历史视角、国家视角、农民视角中,农民视角应居主体,如此方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个案研究法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把关人;媒介生产;制造新闻

守门人理论又称把关人(Gate Keeper)理论,学界一般认为由传播学但奠基人卢因(Kurt Lewin)在1947年提出。其实,把关人概念最早出于与1943年卢因的著作《心理生态学》(Psychological Ecology)一书中。卢因研究战争对人们的影响,尤其是战时家庭主妇购买食物的习惯。在研究事物来源的过程中,卢因提出了“渠道理论”(channel theory),也就是事物是通过不同渠道一步步来到饭桌上的,而食物进入或不进入一个渠道,从渠道的这一环到另外一环,都要受到“把关人”的影响。卢因虽然着眼于事物采购,但是他认为任何具有渠道、门和把关人特点的社会现象都可以做同样的分析。

所谓“把关人”就是指具有让某一种东西近来或出去的个人或团体。把关人理论认为,媒介在信息传送的过程中,有重大的过滤作用。就新闻而言,通讯社决定的新闻,只占已发生的新闻的一小部分;而读者最后在报纸上读到的新闻,有只是通讯社的新闻的一小部分。所以,让读者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媒介起决定性的作用。

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再次阐释了“把关人”理论。卢因的把关人理论有以下几个要点:卢因的“把关人”概念是建立在“渠道理论”的基础上的。因为事物必须通过渠道来运动,而渠道并不是平坦光滑的,存在各种各样的关卡,即“把关人”。卢因认为“把关”行为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最终还是由人来掌握。所以,“把关人”主要是针对人,尤其是个人。研究“把关人”实际上就是研究导致把关人做出某一决定的因素,也就是探析隐藏于“关”的开、闭行为中的各种因素。卢因认为,影响把关的是人的心理因素。所以,研究个人的心理因素在把关中的作用就是他的主要动机和目的。

1949年怀特(White)进行了一项个案调查以验证卢因的理论。怀特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有25年新闻工作经验的必报编辑,观察他在一周时间内对所收集到的通讯社电讯稿的处理,并了解他这么处理稿件的原因,由此来证实一些预先就有的关于电讯稿编辑选择和过滤稿子的想法,并因此获得有关在大众传播中把关人的基本角色和作用的一些可验证的概念。通过调查他发现,这位编辑的把关作用是非常明显的。1950年怀特根据此项调查撰写了报告《“把关人”:一个新闻选择的个案研究》(The Gatekeeper:A Case Study in the Selection of News)。该报告首次为新闻传播中“把关人”的存在及作用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和证据,同时也为“把关人”概念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955年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沃伦·布里德(Warren Breed)为了研究社会对新闻的控制,采访了大约120名报业工作人员。研究了编辑内部的官僚机构和实际流程,在《新闻编辑部的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指出:“记者必须以编辑的要求为最后的底线,消息最后的采用是通过主编或者负责人以及控制此媒体的政治机构决定的。并指出编辑方针是指体现在社论、新闻专栏、新闻标题中的取向。即在编辑和记者之间的工作流程是由编辑来决定的,记者虽然可以根据自己的去向来选择,却不能保证消息在媒体的实际被选择传播,他们必须首先了解编辑的思路和想法,或者和编辑讨论协商,从而决定选题或者方案。”[1]该研究深入到媒体机构内部,对新闻消息的最后被采用的过程做了探索,在实践意义上的社会学价值和心理学价值更值得我们重视。

1969年学者巴斯(Bass)将“把关人”研究推进一步,他在《新闻学季刊》上发文指出:“怀特所谓的‘把关人’与卢因的原意不符。因为卢因所指的‘把关人’是小群体中的一员,直接握有某一物件是否允许被自己的这一群体所使用的决定权,而电讯稿编辑是在现成的新闻稿中挑选,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把关人’。巴斯从信源的角度即新闻产生的角度看问题,将新闻流动过程分为‘新闻采集’和‘新闻加工’两个阶段,他认为,真正的‘把关人’是从事新闻采集的人或组织。”[1]

1980年Gertrude Joch Robinson通过对南斯拉夫一家新闻社的调查,得出有有关消息控制理论的几个观点:“第一,内部的组织和外部的因素构成一种相互呼应的关系,对新闻的选择和采访写作构成了恰如其分的控制。第二,通过对新闻的选择的影响以造成对受众群体的需求的影响。第三,机构内部的控制关系已经形成产规划的形式。第四,所获得的消息资料是带有中立性的和内部文化性的。”[2]Robinson对消息控制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南斯拉夫的新闻体制和政治文化背景有自己的特色。其次,该国家的新闻社的模式是在该国的媒介体系里产生的,具有很强的民族和历史文化背景。再次,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文化性。

1992年Pamela J. Shoemaker将前人关于守门人理论加以总结概括为五个层面,“即个体层面、传播常规层面、组织机构层面、超强媒体、社会机构层面和社会系统层面进行了分析。Shoemaker将守门人理论引向媒介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和媒介社会学的研究,因而将其延伸到对人际传播政治传播和组织传播的过程中,从而使得守门人理论的发展蔓延向了更广阔和复杂的学科领域。”[3]

守门人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法概念范文第3篇

(一)跨文化培训的目标

Landis&Bhagat(1996)综合了以往的研究,指出跨文化培训的主要目的可以归纳为三项:认知上改变个人的思想;情感上改变个人情感的反应;个人行为上的改变。因此,跨文化培训应从三个层面着手: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能力层面来提高受训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认知层面。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普遍规律。2.情感层面。培养教师对其他文化的开放、欣赏的态度,消除偏见,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3.能力层面。培养面对文化冲突的适应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文化交际场合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善于学习新的文化知识,同时不断反思本族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培训内容

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5)号文件规定了“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对不同类型的培训的课程在“建议课程内容”部分的“专业知识”框架下,教师“通识知识”部分规定了教师需要掌握“英语思维方式介绍”、“英语国家社会文化概况”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国培计划”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及跨文化交际学相关培训策略方面的内容,从农村教师工作环境实际出发,作者认为中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培训内容应分为两个部分:(1)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国家社会生活、历史、地理、政治、节日、社交礼仪、习俗与禁忌。(2)跨文化交际学相关理论:文化、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等基本概念;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价值取向、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等知识;文化冲突和调适模式等。

二、跨文化交际培训策略

(一)跨文化交际培训模式

跨文化培训有多种模式,Chen&Starosta(2007)将他们归纳分为以下六个类别:(1)教学模式;(2)模拟模式:(3)自知之明模式;(4)文化理解模式;(5)行为模式;(6)互动模式。结合受训对象的工作生活实际,从模式的可行性角度出发,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三种培训模式。1.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又称为“知识模式”或“大学模式”。这个模式是所有跨文化培训中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它侧重认知模式的强化,使学员能够了解一个文化的价值观、风俗民情、地理历史、社会结构以及思想举止等。学员经由培训教师的解说以及看影片、阅读和其他方法的互用,对另一文化的了解能达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结果。这个模式虽然方便省事,而且对文化知识的灌输具有很大效力,但由于这种模式使学员所学的知识和理论与实际环境之间存在差距。因此必须结合其他模式,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目的。2.模拟模式。模拟模式是针对改善教学模式的缺点而建立。模拟与某一文化类似的环境,要求学员在感情上必须投入,以便在这个模拟的环境中获取沟通的经验。通过在模拟的文化环境中,学员们能学习到新的行为方法从而提高解决文化冲突的能力(Gudygunst,Ting-Toomey,&Wiseman,1991)。由于要模拟一个完全类似的文化环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同时由于受时间限制,这种模式不可能使学员完全对异文化有足够的认识。因此,这种模式必须结合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培训的有效性。3.文化理解模式。文化理解模式主张学员必须了解自己与对方文化的价值观、风俗习惯和各种社会系统。这种模式强调了解自己的文化是了解他人文化的基础。学员应该认识到自身的文化认同只是众多认同中的一个,否则很可能产生过度的民族中心主义。这种模式要求学员经过培训后,在感情上对文化差异建立起必要的容忍性。

(二)跨文化交际培训方法与技巧

个案研究法概念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自主性,外语学习,外语教育,个案研究,学习者反应

 

自主学习可以定义为学习者对自己学习控制的能力。Holec (1981)认为:学习者管理自己的学习包括要为自己的学习各方面作出决定负责,例如:定义学习目标,选择教材,评估学习进展。Little (1991)从心理维度对Holec的定义做了进一步的诠释,他争辩说自主学习不是专门甚至不是主要强调组织如何学。研究者指出自主是分析,批判性反思,作出决定和独立行动的能力。Little(2007)指出学习者自主未必是独立的做事情,而是为了自己做事情。因此,可以说自主也有心理的维度。随着语言学习是学习如何交际和学习者是教与学的过程的中心的观念的提出,自主的概念也进入到了语言教育理论和方法论的领域。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也强调了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情感、社会和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对这些因素的认知也使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中心作用者这个观念越来越收到关注(Finch 2001)。因此学习者自主也成为了语言教育者的目标。一些交际语言学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领域的研究者们在他们的著作中就包含了自主的观点。首先,Dickinson(1987)提出了在语言学习中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的五点理由:实践原因,个体差异,教育目标,动机和学习如何学外语。另外一个在语言学习中提高学习者自主的理由是由Coterall(1995)提出来的。研究者列举了在语言课堂实施学习者自主的三个基本理由:哲学的,教学的和实践的。他们认为加强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的自主性的教学的理由是建立在这个言论基础上的,即在正式的教育情境中,反思和自我意识会让学习效果更佳。同样,Rebenius(2003)认为学习者自主是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的方式。同样,Kohonen(2003)主张对学习者的发展,不管是语言使用者还是学生,在外语语言教育中,都要以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来引导他的能力:个人意识和自我管理;语言和交流意识;学习过程意识。

尽管有很多研究是关于学习者自主、外语教学和它在学习环境中的教学启示,但是在学校情境下自主学习是如何实施的研究却很少。Carless(2004)阐明老师如何回应创新,课堂进行的是什么,一个创新的课程在哪里实施等都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基于以上的问题,本论文旨在探索英语课程中学习者自主性的实施以及学生对老师实施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反应。

一、研究方法

本文是一名英语老师旨在提高年龄在20-21岁的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教育部高教司最新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中还强调改进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提倡人机互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指导下自主性,本人在我对所教的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两个学期的自主学习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本人进行了一周14次的为组织的访谈,旨在归结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老师是如何实施任务和学生对课堂情境中的变化和挑战的反应。引导这次研究的问题如下:

1. 教师对自主学习的态度如何?

2. 教师对自主学习是如何理解的?

3. 教师是如何在他的课堂中实施自主学习的?

4. 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5. 学生对教师的实践作何反应?

二、教师和学生的背景介绍

个案研究的老师是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有着8年从教经历的老师。所教授的学生是有6年英语学习经历的普通本科学生。在做此次研究的过程中,也是该老师在完成自己的硕士论文的期间。所要完成的硕士论文选题也是关于工科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与研究。该教师十分重视语言学习中的自主性。也认为实施自主学习是语言学习是否有效率的先决条件。他认为自主性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关于自主学习的定义,他采用的是Holec(1998)所下的定义,即:自主学习是对学习的各个方面负责,例如决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结果。根据Holec所下的定义,自主学习者是能够作出各种决定来管理自己的学习的。个案研究的老师也认为学习者是学习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者。老师的课堂实践也体现了这一点。

三、教师课堂实践的描述

访谈时间是有规律性的一周一次,本人和个案研究的老师对前一周的活动和相关的课堂实践进行反思。因此,访谈的数据清楚的呈现了教师的课堂应用和它们潜在的基本原理。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并为课堂实践打下基础,个案研究的老师在学期的第一个星期就对学生做了问卷调查。他的目的就是通过使用问卷来收集关于学生档案的数据,例如他们的学习风格,学习动机,普遍智力,个性特征(内向或者外向)以及最后她们的语言学习信念及态度。

紧接着,个案研究的老师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训练帮助学习者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学习风格和策略。在这期间,他的具体目标是提高学生关于智力类型,大脑优势,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和学习技巧的意识。老师认为如果学生们有学习意识,就能更好的指引自己的学习,因此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再者,在整个学年当中,他鼓励学生们要互相依赖并且要集体合作。在越少学生依赖老师,学生的自主性会更强的观点的指导下,他让学习者成对或者成组的学习。他也允许学生自己做主决定学习内容和任务论文怎么写。并且他让学生自己设计课程和学习材料。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鼓励学生管理学习资源。他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语言学习资源并且给他们提供使用各种资源的机会,例如参考书,字典,课外书等。因为老师认为更多的学习活动是在课外进行的。于是,他把课外活动也列入教学大纲这样让学生可以在课外继续学习英语。另外,老师还让学生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经验,这样学生就更能了解他们自己的学习偏好,并且开始思考采用新的方法来更加独立地学习。他让学生们记下自己是否从学习行为中获益,并给出相应的理由。最后学生表现的评估也是在老师的帮助下由学生自己完成。

四、数据分析

为了能对个案研究的老师和学生的经历做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在本研究当中采用的是定性研究法。定性资料分析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主题法,主题法的主题是从研究的问题和研究者的叙述中获得的。

五、研究结果

在案例中,对最初的两个核心主题即:教师对课堂实践的反思和学生的情感,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彻底的阅读。这两个主题都有若干分专题,见表1。表1是第一个主题及其分专题的矩阵:有计划的教师行为的有效性及价值;师生角色;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理解和学习者的信念和行为。这个矩阵也包括所获得数据的简洁的摘要。

表1 主题——教师反应

 

教师行为的有效性及价值

师生角色

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理解

学习者的信念和行为

“我教学不成功,学生对我的教学方法也不喜欢”“一个学生在日记中说他在英语课上一无所获并告诉我说上英语课就是浪费时间”“我一直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我的课并不满意”

“学生总是问我详细的语法,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填鸭式的方法”“今天一个学生批评我不够权威,她说应该是我,而不是她们决定应该学什么”“学生不愿意我让她们带材料来课堂”

个案研究法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学案;知识点题型化;理论实践化;有效方法

前言

同时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人们对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了解决广大家长对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普遍愿望、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适应当代教育观念的变革的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近十多年对学校教育的空间范围作了调整,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正适应了这种形式的需要而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小班化教育成为了教育的一场新革命。小班化教学在我市逐步推广之际,我校今年也实行小班化教学,作为一位即将担任小班教学的数学教师,为了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及促进教学,为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促进我校的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特作这个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以前我们老师针对50~60多人的班级一般是采用传统式“填鸭式”教学:由老师讲,学生听,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这样学生与老师并没有产生共鸣,学生是被动地接受这样的教学,实际上知识的收效甚微!那我们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们在这场时代的变革中,我们是固步自封呢还是勇于创新?答案是显而易见。这是我们课题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二)拟解决的问题

重点要解决的内容是改变老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了使每个儿童都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老师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方法又如何发生相应的改变?教师将课本上理论性的知识怎样通过习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先制定学案,在学案中体现:①学习目标,目标要具体,便于学生理解;②自学内容,学习内容具体化和精细化,将目标分解,每一小目标与相应的内容以习题的形式出现,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结合,基础知识部分全员过关的习题,互帮理解部分的思考题,只要求学生程度好学生县进行思考,对思考的观点在课内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并让中下层的学生参与进来,在讨论中认知和理解;③突破重难点,发挥集体备课的智慧,认真分析教材和课程标准,重点把握重点、难点和考点,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力争编出能适合学生实际的学案;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能从已知的知识和教材内容上能找到依据,进行分析、推理,及至得出结论,这样学生从简到难,言之有理,说之有据;④典型例题、过关测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有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得。将课本得知识点渗透于各种题型中,那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的形式解答题目从而理解课本知识,老师可以当场批改,及时发现和指出学生的学习的失误,纠正学生的错误。在解题中掌握知识、潜移默化地吸收;在合作交流中进行愉快学习;这样知识点不抽象,“理论实践化”,学生对概念、公式、定理等有针对性的练习,却不需死记硬背,而是理解地记忆,“见多识广”,从而可以灵活地应用它们,增强综合解题能力。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数学课堂的学生活动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团结合作互助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去领会题目隐含条件,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去审题,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知识点题型化”小班化数学教学方法就是通过解题来理解概念、定理、公式等,“理论实践化”,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和阅读自学中,温馨、快乐的学习,获得成就感。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由其他人代替。那么对小班化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的研究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的内容

1、小班化教学的数学教师数学素养、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

2、享受小班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

3、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学案、教学过程、教学时间控制、作业批改方式。

(二)研究的目标

通过“小班化”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得到:

1、探索并形成数学教学切实可行的“操作样式”,丰富课堂的有效策略。

2、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

3、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充分享受愉快的数学课堂教学,人人都能学有价值的数学。

4、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5、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的欲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6、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能掌握知识,获得成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访谈法

搜集国内外同类研究信息,借鉴先进经验,关注研究趋势,寻找新的突破点。分类阅读关于小班化教学和《数学课程标准》等有关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方法研究的有关文献,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2、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成功个案研究法

以研究对象中的小班化教学的教师和学生老师个体为分析单位,向学生、家长发问卷,开座谈会,在此基础上科学分析成因。对享受小班化教学与没有享受小班化教学教育的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个案跟踪研究。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了解调查对象的有关咨询,加以分析来开展研究。

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研究,特别是考试成绩较好的班级的老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并且追踪调研,重点建立小班化数学教学档案,进行科学归因。

3、教育教学实验法

通过观测与小班教学的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探索小班化教学中的实施原则、方法和有效的操作措施,总结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方法,逐步形成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上课准备学案,备课时即备教材,更备学生,充分体现教学的四环节:情境激趣——合作讨论——展示演板——点评反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最大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4、经验总结法

经过研究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方法的研究,总结并整理出适合当代教学方法的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研究阶段(时间)、研究方法、阶段性目标、研究内容和阶段性成果:

1、申报立项阶段2011年5月——2012年8月

①主要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

②阶段性目标:明确工作职责,学习有关理论;

③主要研究内容:搜集国内外同类研究信息,借鉴先进经验,关注研究趋势,寻找新的突破点;

④阶段性成果:构建相关的理论支持体。

2、调查分析阶段2011年8月——2011年10月

①主要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成功个案研究法,写出调查问卷。

②阶段性目标:调查学生参与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以及存在问题,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③主要研究内容:向学生、家长发问卷,开座谈会,在此基础上科学分析成因。对享受小班化教学与没有享受小班化教学教育的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个案跟踪研究;

④阶段性成果:写出调查报告,对小班化“知识点题型化”小班化教学效果进行调查总结,和一些教学反思。

3、探索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①主要的研究方法:教育实验法

②阶段性目标:得出实施原则、方法和有效的操作措施。

③主要研究内容:探索小班化教学中的实施原则、方法和有效的操作措施,总结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方法,写出体现“知识点题型化”小班化教学使用的学案,逐步形成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④阶段性成果:实施原则方法和有效的操作措施。

4、完善整理阶段2012年1月——2012年5月

①主要的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

②阶段性目标:将实验课题的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归类,总结课题研究,形成成果。

③主要研究内容:经过研究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方法的研究,总结并整理出适合当代教学方法的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④发表关于“知识点题型化”小班化教学方法研究的论文论文。

参考文献:

[1]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

[3] 山海教育出版社《小班化教育》、《山海教育丛书》

[4] 《数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