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育;爱心教育;实施策略

小学德育工作是学生人生启蒙和成长的关键教育,对于形成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目前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一方面有利于广大小学教师形成爱岗敬业、服务社会、奉献学生的高尚职业道德和行为标准;另一方面,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团结奋进、积极进取的优良作风。在小学教育中,加强德育工作是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确保学生在今后的道路上,朝着积极进取、昂扬向上,有利于国家、社会、人民的道路前进,也是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必要措施。

一、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教育界在对小学课程改革中,倾注了大量心力,但是在国内外环境形势的影响下,德育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实现德育工作的圆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视对小学生智力能力的培养,忽略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在日常的常规课程教学中,德育和智育的天平严重失衡。一手硬一手软的育人方针,与社会主义素质教育总工作背道而驰。德育教学的开展,往往采用旧有的方针,手段和方法都相对滞后,且缺乏必要的目标和实效性。在社会全员领域,德育工作仅仅是作为一种模糊的形式存在,失去了其最初的使用价值。教育课程研发部门并没有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做强制性的要求,相应的机制和教学之风与德育工作的总目标和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由于很多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父母大多出外打工,作为留守孩子,需要社会和学校予以关爱。但是,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对后进生,缺乏必要的关怀和奖励机制,对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阴影。在环境的浸染下,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和存在感。德育工作环节,都是在枯燥的书本中体现,在理论实践上,都只是满足其内在的需求,缺乏必要的、良性的生存土壤。

二、爱心教育的必要性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教育始终要体现浓烈的人文关怀。在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爱心”教育方法,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保证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爱心教育符合我国教育事业“礼仪之邦”的公民身份,更与飞速发展的教育事业相适应。古往今来,成功的教育家们,尽管教育思想各有千秋,但是共通的一点就是“爱心教育”,以爱的力量引导、教育学生,给予他们关怀、鼓励,让他们学会对学习、生活充满信心,学会自爱,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磨难。爱心教育是将小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文化、有礼貌的高素质学生的同时,以“心灵的召唤”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认认真真地学习、开开心心地受教、健健康康地成长。

三、小学生德育教学中爱心教育的实施策略

1.用爱引导学生,用心浇灌

教师以爱引导学生,用心浇灌,才会同古人一样,形成“桃李满天下”的盛景。教师通过爱心教育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甚至对人生的态度,这样无论是品德还是智慧,学生都能够从中得到自由发展。“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内容,也是热爱教育事业的表现,在现实面前,切实承担起教育的重任。不仅是教育界以及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价值和彼此尊重的有效武器。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通过心灵感应,爱心教育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完善自我、成就自我。教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那样,将“爱”贯穿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在班级中,自由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爱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感到温暖,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对他们的人格予以尊重,耐心教导,不厌其烦。要以孩童的心理跟小学生交流谈心,接触他们的心里世界,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在实施爱心教育时,对学生的情感要充分了解,以人文理念治班,以一颗博大仁慈的心去关爱学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育人。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对缺点及时引导改正。

2.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

教师作为德育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员,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把小学生培育成健康优秀的好少年起着直接作用。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增强服务学生意识。在日常的智育过程中,融合渗透德育工作内容,积极开展有益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各项校园活动,加强对小学生积极分子的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德育工作的建设之上,来提高小学教师职业素养。教育界培养合乎德育工作建设的优质教师队伍,调动教师积极性,将德育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德育工作要发挥教师主力军的作用,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中小学校长还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国家规定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得到落实。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改善措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员参与,各部门通力协作,才能保障小学生健康成长。在社会上通过新闻媒介等平台,宣传正确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消除影响小学生正常成长的文化垃圾。

3.家长、学校、教师三方紧密合作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十分有限,离开学校的时候,尤其是各种节假日和周末等时间段,学校和教师便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这时,就需要家长积极地配合学校和教师的培养工作。教师在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制订出具体的培养计划后,可以及时通过召开班会或者家访等形式,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把相关内容和注意事项等以书面的形式传达给家长。并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最大程度争取家长们的认可和配合。家长要注意抓住机会,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培养。首先,家长也应该全面认识什么是爱心教育以及爱心教育的重要性,以身作则地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方面的学习榜样,在工作之余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其次,家长不能一味溺爱孩子,而是适当地为孩子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锻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例如,在节假日,可以适当地指导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培养孩子的劳动积极性和家庭责任感;在路上遇到有人出现困难的时候,家长也要积极鼓励孩子去帮助他人;见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家长也可以及时向孩子讲解不文明行为的不良影响,并告诫孩子要引以为戒。

小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实施综合教育,是教育环节的主要内容。学校教育“重技轻德”,忽略对他们的“德育教育”是当代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又因为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如果不善于用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很可能会使教育失败。爱心教育是温暖学生心灵的汤汁,也是党和国家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考验,以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将爱心教育贯穿到教育的始终。

参考文献:

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学校教育

一、德育教育的概念

1.德育教育总则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中心,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德育教育目标

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多方面的,第一,使学生热爱祖国,乐于助人;第二,正确树立学生的“三观”;第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四,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认识。

3.德育教育内容

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遵纪守法及心理健康的教育。

二、德育教育的领域

1.全员德育

要建立道德建设的相关制度和各种道德责任,纳入评价机制。

2.学科德育

要重视德育教育课程的建设,以课堂教学评价为切入点,在授课的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

3.校园文化

要在学校的物质、制度和精神等文化中体现出德育教育,形成良好的校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同创和谐校园。

4.班级建设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课堂评价标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一个团结、有影响、有创意的班集体。

5.团队工作

要加强团队在组织、阵地和基地方面的建设,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

6.三结合教育

要深化学校对家长的组织与管理,创新家访、家长会的形式,发挥家长教师协会的作用,提高家长受教育率。

7.区域德育资源利用

要充分利用市区教育资源和重大节日的契机,有目的有计划因地制宜地开展实效性强的社会实践活动。

8.预防在校生犯罪

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以预防和教育为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小学生的法制教育。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是互补的,体育教师在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

1.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目的

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把理想、学习目的、人生价值和发展目标有机的统一起来,明白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前提就是身体好;让学生在得到体育教学效果的同时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2.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所发挥的作用

(1)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对于集体主义思想的培养,在所有的课程中,体育课程是最适合的了。比如说,在班级里进行分队竞赛的时候,可以把班级里能力差异明显的学生进行整合,让他们明白,想要取得队伍的胜利就必须做到成员之间的互协互助,从而使他们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

(2)可以让学生学会遵纪守法

体育课程的体育项目都有各自的目标和规则,我们可以在学生违反了项目规则的时候对其做出一定惩罚,让学生明白,假如没有遵守规则进行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3)可以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

体育教学中,经常会有竞赛类的游戏,有竞赛那么就会有成功者和失败者,对于不肯面对失败的同学,教师可以给予正确的教育:人生不可能一路都是顺畅的,失败是避免不了的,也只有经历了失败的人生才算得上是完整的人生,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失败,提高自己的受挫能力。

(4)可以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

耐力跑项目是体育课程的一项基本项目,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在进行这个项目之前,教师可以在思想上先给学生交底,夸大地告诉他们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极点”的情况,并鼓励他们一定要坚持下去。这样,等他们在长跑时出现“极点”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其实也不是那么难以撑过去,只要靠自己的坚持,就一定能够达到目标,经过如此几次的练习,学生的意志也就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3.国内外的德育教育比较

21世纪,美国非常重视教育改革,而德育教育的改革更是重中之重,《美国两千年目标法》中明确指出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国家的教学目标之一,《重视优等教育》里强调了学校的教育目的是智力和品德的教育,2002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在其工作重点中又一次重申,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跟美国的德育教育为“灌输”思想,而且我国的德育教育比较注重个体对集体和社会的适应性,因此,我国在对学生个性的启发方面有所忽略。

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受教育者通过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单来说,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我国的学校德育大致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具体到行为上即是对学生吃苦耐劳、勇敢坚强、遵纪守法、热爱集体等品质的养成培养。

2. 德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2.1 德育是学校体育的基础,能指导学校体育的发展。

现阶段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已经成为事实。当然,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如家庭成员结构、社会环境、小学体育教学本身等。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养成教育――德育,此因素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小学生健康、学校体育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不然,懒惰;自觉性低;纪律性差;组织性、集体性、体育意识薄弱都是造成小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见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

2.2学校体育渗透德育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实践场地。

小学体育教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的教学形式、内容与其它学科都有明显的区别。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要求学生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较强的集体主义责任感。它的某些项目能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这恰恰是小学德育教育在体育课中的具体反映。所以,从这一角度看,体育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校体育中渗透着德育教育。

3.体育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体,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德育教学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烙在学生的心里,给他们直接的视觉和思想冲击。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学习环境、优化课程进程、突发事件德育教育、课外活动安排、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等教师作用的体现都会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综合素质的提高。

3.1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发展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一种对学生情感、认知、个性、道德、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的隐性课程,它包括物质化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精神环境。

3.1.1物质层面。教师应在学校已有体育物质环境基础上,根据学生思想情感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要求,精心优化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风雨操场等设施,包括田径场周围的标语、橱窗、绿化、体育专用宣传画廊等,充分发挥物质环境对学生思想发展的陶冶作用。

3.1.2精神层面。体育教师应发挥主体地位,起到表率作用,真诚地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基本权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可进行模范评比,以及体育明星、冠军事迹讲座,等等,在学生心中树立偶像参照物,规范其品德行为。

3.2优化课程进程。

体育教学中的每一个项目都有其适应学生学习的规律,体育教师应该找到其内在规律,制定科学的课程目标;挖掘和合理利用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合理的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补充适宜的教材内容,扩展学生的思想境界。

3.3课外活动安排。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精神生活,促进学生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

3.3.1教师应根据学生思想情感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在校课外活动加以规划。一是精心设计和组织好活动,规划好活动的内容、方式等;二是指导学生的自由活动和交往。学生在大型活动如运动会中会培养诸如团结、友爱、坚强等精神,而在自由活动中可以养成独立、自信等可贵的品质。

3.3.2教师应指导和优化学生的课间十分钟活动,提高课间十分钟对学生情绪调节、情感交往、审美等方面的教育功能,避免在课间找学生进行训诫性谈话,提倡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情感交流。

3.4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

教师是德育教学的主体,也是影响学生德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德育效果的好坏。要想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对体育课认识更为全面,体育教师就应当从自身做起,让学生从内心佩服自己。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除了具备一名普通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过硬的学科技能外,还应该继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具有教化、劝善的功能,文化的熏陶可以加深人们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认识。体育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在学生面前才能有说服力;也只有这样,体育教师的内在气质才能在学生面前有所展示,才能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4.结语

德育和学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的关系决定了体育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师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体现上述作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真正体现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陈永洪.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读写与杂志,2007,(7).

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一、教育学生学知识的重要性

很多学生年龄虽小,但是被社会中很多东西所迷惑。整天想着那些不现实的东西,沉醉于网吧,或者是跟同学比吃比穿,没有想到学习。所以,我认为学生入学时就要教育他们好好学习,努力读书,将来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改变自己的命运。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好习惯,勤奋学习,从小就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长大了报效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有了知识才能走出自己理想的人生路。打工只是一种短暂的谋生方式,结合身边的实际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的思想有更多的认识,认识到这个时代没有知识是不行的,现在是知识与经济竞争的年代。没有知识就像鸟儿没有翅膀,永远都飞不高。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者,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要让学生认真、努力地学知识。首先就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有的老师认为我把这节课的知识讲完就行了,还有什么经历管学生,这是不行的。一堂课连纪律都不好学生都没有专心听讲,又从何谈传知识呢?

二、教育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奋斗目标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从小就树立一个正确的奋斗目标,不能盲目地学习。就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到处飞,没有目的的飞,这是不行的。很多学生读了几年的书,连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读书都不知道。很多学生认为读书是在家长的逼迫下读的,所以整天来到学校混日子,根本就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也还有其他的原因所导致的,这些我们教师都要去了解,多与学生交流、沟通。让学生排除这些干扰,把心思花费到学习中认真、努力地学习。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为着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至少要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目的、作用、意义等,这样他们才有奋斗的方向,他们才会努力的学习,做一个爱学、勤学的学生。

所以,我们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奋斗目标,使学生从小就有一个远大的理想为之努力。明白读书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将来为社会服务,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今天的努力是为了明天的生存与发展。

三、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要想学生努力、认真地学习,首先得从学生的德育抓起。我们必须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从入学那天起,我们教师就要对学生德育教育。首先,教会学生扫地讲卫生的好习惯,平时要求学生勤洗手、穿戴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学生懂礼貌,学会尊敬老师、长辈,团集同学,做到不说脏话,对人有礼貌等好习惯。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他们才会爱学、好学、勤学、乐学。再次,让学生从简单的东西学起,有易到难,不能一下子就要求学生掌握很多知识,要一步一步地引导,不能急于求成。如果急于求成,这样会让学生接受不了,就会产生怕学、厌学的心理,导致学生不学而回。

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地位

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特殊,又非常关键。如今,我国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结构中,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共同构成基础教育,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不可替代。

一、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如今,国家在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的同时,总是优先考虑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对小学教育非常关注,不断进行课改,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从而发展国家的教育事业。

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口素质形成的奠基工程,是一个人人生发展和日常生存必须首先接受的最基本的学校教育,也是其他阶段教育的基石。从个人来讲,完好的小学教育,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其接受中等教育提供了条件。从一个国家来看,只有小学教育普及和提高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才能够逐渐、逐级普及和提高。现如今,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就如同一项宏伟的建筑工程,基础不牢,整个建筑仍是一个存在安全隐患、不稳固的建筑,甚至可能是一座危险的建筑。小学教育地位如此重要,国家、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长期关注这一奠基工程。

二、小学教育的关键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起点的问题,没有起点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变化,但是不同事物的起点其价值是不同的。 小学教育阶段起的是奠基作用,却不只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尤其在思想道德方面,在思维品质、个性品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各种行为习惯方面加以培养,即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奠定学习、生活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一个人接受了良好的小学教育,培植起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这就具备了人生长足发展的坚实基础。反之,养成了不良的品德和习惯,将贻害终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个性品质的养成应该放在第一位,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应该放在第二位。人文方面的素养,如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道德观念、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科学地获取新知的方法、勇于探索和质疑的精神、合理规范的自我意识、社会意识、法制意识、环境意识和健康意识等有待于培养。这些习惯和品质的培养关系到儿童一生的发展,而且这些习惯和品质的养成和培养在儿童阶段是最佳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所以说,这个时期是儿童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这也就赋予了小学教育培育儿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的教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