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培养德育的方法

培养德育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培养德育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培养德育的方法

培养德育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 德育教学 责任感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2-029-01

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就可能一事无成,没有什么动力可言,它是一种道德品质,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是一个人长期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对于中职生来说,责任感的培养意义重大,这可以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发展,对于他们来说责任感不仅仅是认真学习,自主独立,还包括自觉意识和担当意识,树立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等。中职生作为未来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主力军,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尤为重要。

就目前的德育教学来说,由于课程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效果不佳,教学的实际效能没有达到。在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上,没有完成既定的教育目标,很多的中职学生缺乏责任感,缺乏敢于担当的责任。为此,在新形势下,作为德育课教师,一定要认清楚形势,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一、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不是简单的知识背诵和记忆,而是内化到自身的行为。中职生天生好模仿,他们把老师视为学习的榜样和模范,如果每位老师都谦谦君子,言行都符合社会规范,那学生自然而然也就会注重自己的品行和修养了。作为老师,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为学生做好榜样,要拥有一颗爱心,要拥有高尚的品格,要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要行为世范,以身作则,以信立人,让学生尊崇自己。常言说得好,身教重于言教。如果一个德育课老师本身就具备浓厚的责任感,这让中职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生自然也就会让老师学习,老师的言行举止自然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对一件新的事情,他们一般都是被动行事,对于班级卫生糟糕的班级,学生的卫生维持意识较差,对班级的建设没有责任感,这时候,德育课教师就可以发挥自身的魅力,主动在教室中捡起学生乱丢弃的垃圾,然后告诉学生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持环境,人人用心,班级就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要树立集体意识,有责任做好班级的卫生工作,这样通过言传身教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这比理论学习来的更快更有效。

二、改善教法,突出情感

针对德育课上中职学生的责任感教育来说,牵扯的东西的很多,有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归属感的教育、奉献精神教育及担当意识的教育等等。中职生的德育教育必须要有效的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变化,再依靠常规的讲授式教学已经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品德了。面对着新形势的变化,中职德育老师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优化德育课的教学。责任感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老师要引导学生作为家庭的一员,也有责任做好相关的家务活动。进行情感的教育,可以设定一定的情形,让学生通过小品等形式,让他们表演如何做好小主人,感悟父母的付出和家庭的爱,让他们自觉爱上家务劳动,因为这是他们归属感和责任感的体现,也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中职生来说,责任感还体现在学习上,他们的主要责任就是学习。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老师要强化日常教育,用身边事、用小事作为案例开展责任感的培养教学对策。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上好每一天的课,完成好每一天的作业,主要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正是学生责任心的集中体现。

三、家校联合,强化责任教育

现代化的教育观念认为有效的教育活动不是简单的学校教育,而是家校合力,两者相互推动和促进。对于学校来说,要有效的联系学生家长,只要学校的条件允许就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来,家长可以以身说法,用现实案例来开导和教育学生。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参与活动。中职德育教师可以者不定期的邀请法律专家、德育大家来学校宣讲,开展德育活动。对于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上,可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参与活动,让责任感的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了德育合力。如学校组织的植树节、春游、扫墓等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了解文化知识,并培养他们责任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中职生最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从小让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中职德育教学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有些独特的优势,为此,中职德育教学必须挑起这个大梁,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方法培养中职生的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让他们做一个有责任感、归属感和人格健全的人,这样才能成为报效祖国的栋梁。

参考文献:

[1]黄海涛.探讨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读写算,2012(21)

[2]李恒.中职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对策探究[J].广西教育,2012(12)

培养德育的方法范文第2篇

1、选择种球:水培的时候种球要选质量好的,大小均匀的且还要经过低温处理的,这样的经过养护后期才可正常开花,开的花色也会更艳,更美。

2、准备盆水:选好种球要根据种球的大小来选择大小适宜的盆,水培管理最好是用浅盆,利于种球生长。水质要保证清洁,要是用自来水要先晾晒几天,种球可更好的生根,生长。

3、进行水培:水培的时候直接将种球放在花盆内,加入适量的水分就行。注意水的深度,能浸到种球根部才行。之后将其放在通风温暖的环境中,大概一周就可生根,发芽。

(来源:文章屋网 )

培养德育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英语语感 重要性 培养方法

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有了好的语感,在英语学习中自然就能表达流畅得体,就能有较高的学习效率。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不同个体由于语言感觉能力和语言实践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有些人能从别人的语音、语调、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等准确把握别人要表达的超出文字本身的含义。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关键保障,英语语感是对语言的自我感受、领悟的能力。一个孩子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总是先学会口语,然后再学习语言文字,在他学习口语并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并不懂得语言的语法规则,而是在语音、词汇、句子中感受语言的实际意义,在实际交流中不断掌握母语。这样,当学龄儿童开始学习母语文字时,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学习外语则不同,学生学习外语语音、词汇、语法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对外语的感知、认知是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因此,英语教学中的“听”、“说”应该从培养语感入手,以听说为主,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使他们大胆开口,能听、会说,排除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

既然语感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感呢?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使用以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猜测、理解,所给的语境应尽量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加语言实践的量,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其次,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语感的生成、发展和提高。缺少语感就永远谈不上掌握和精通,所以培养语感成了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而朗读是增强语感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由于朗读是不便用试卷考查的一项技能,因此很长时间以来,朗读在英语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和学生仅仅为了提高英语考试成绩而进行朗读。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朗读和背诵。而且在朗读过程中,我通常都要求学生声音响亮,张大嘴巴读。“Read loudly and fast,then you will read better and better!”我通常以这句话激励学生朗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积极参与朗读,有效地增强了他们的语感,对他们平时的英语学习也起到重要作用。

再次,背诵也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背诵成篇或成段的文章好处很多:有利于语音和语调的正确;有利于语法和词汇的巩固;有利于语感的发展和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记忆力的锻炼和增强。理解是背诵的基础,背诵是理解的高级阶段。语言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范例的过程,流利运用语言的基础就是凭借储存在记忆力的大量语言范例。先朗读,由诵而背,经过多次重复,语言材料深深植入脑海,久而久之,便能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在写作和口头表达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已经熟记在心的大量短语、句型等。在语言的频繁使用中,语感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加强对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适当给学生压力,要求学生背诵规定段落对话或者课文,用任务驱动型学习方法使学生强化记忆、扩展知识、扎实基础。

第四,如今的学生的一个通病是阅读量太小,拘泥于课文的精耕细作,产生不了语感。可见阅读不应只是为了语法、词汇,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获取新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语感。通过阅读,学习者也可得到必要的语言输入,从而扩大出口词汇量,增强语感,提高语言水平。阅读是英语学习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多阅读是增加接触外语语言材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力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增强语感的好方法。重视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语篇意识;重视培养自己正确的阅读习惯,加强跳读、略读、扫读等阅读技巧的学习;培养自己对段落大意和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加强语篇意识;在学习的同时,坚持每天使用英语,在不断地阅读、运用中巩固知识,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培养德育的方法范文第4篇

1、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必须有目的、有要求、有层次。

2、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课改新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师的指导得法,学生的运用得当,能让学生切实的打好阅读基本功,培养自主意识,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3、读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弄懂词句的含义和文法的规律,更要紧的是培养起人类几千年代代相传的美好心灵的呼唤,靠感情对感情的激发,靠智慧对智慧的启迪,然而这决不是靠课文分析所能替代的。我们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要求。我们从课文涉及的作品出发,结合当代文坛优秀文学作品评选情况。

(来源:文章屋网 )

培养德育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 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属于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内涵和意义

培养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第一,适应社会环境,这是塑造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环节。现代社会人类生活节奏非常之快,要求初中生在初中阶段通过养成教育形成一定做人、做事、学习的习惯,以快速应对对外界的刺激,使人们能在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今天发挥人的潜能和价值。

第二,符合实际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目前阶段,初中生的行为习惯不容乐观,一些不好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是为了应对实际的挑战,也是时代的要求,因为一个民族只有建立强大的道德大厦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

第三,是帮助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初中生处于激烈动荡的青春期,心理活动不成熟平稳,容易出问题。需要我们的帮助才能顺利成长。初中阶段,是学生教育的困难时期,又是教育好学生的关键机遇,它对人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需要我们抓好对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帮助他们顺利走过青春期的躁动不安,以便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和学习铺平道路,打下基础。

二、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就是以他人的模范行为,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榜样示范具有形象性、真实性、感染性等特点,能把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使受教育者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了,很容易激起学习者在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首先,注意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教育者要求初中生做到什么,自己首先要做到。教育者身体力行,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学习、生活,都应该先用同样的要求去要求自己,再去要求学生。再者,要多沟通,鼓励与榜样共同进步。

(二)训练法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因此,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古今中外都很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尤其是初中生的可塑性较大。因此,训练要有目标,更要有比较具体的指导,使学生学有要求,行有标尺,并以此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首先,要目标明确、要求具体。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通过反复的分解操作练习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功力定型,有些操作过程较复杂的行为要求,可采用分解操作。再者,要层次分明,及时检查。由于初中生年龄层次不同,各个年龄段掌握良好习惯的要求也就不同。只有要求而没有检查,要求就容易落空,因此,检查和评价必须坚持经常性。(下转48页)

(上接46页)(三)环境熏陶法

环境熏陶法,是指教育者创造和利用良好的环境来教育学生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它是一种以隐形教育为主的间接教育法。优良的环境也是培养、巩固和发展学生良好人格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四)家校合作法

要想让教育取得成效,必须要联合父母和老师的力量,让家庭和学校的步调一致,劲往一处使。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维护老师的威信,支持老师的工作,任何在孩子面前破坏学校及老师威信的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三、对学校和家长的建议

(一)给学校的建议

1. 赋予《中学生守则》新的时代内涵,在初中生养成教育课和养成教育活动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 设置“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课”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实践活动课”。结合学校实际,针对总体目标,制定课程规章制度。

3. 加强与家长的互动,调动家长的参与性,更新家长观念,完善沟通机制,相互配合,有针对性地对初中生进行合作教育。

(二)给家长的建议

1. 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知识水平。为适应教育的需要,父母应多参阅一些与习惯养成相关的书籍和材料,更全面地了解习惯的含义、特征、分类等,使自己能更好地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从沟通和讨论中引导孩子。

2. 总结反思,与孩子共同成长。教育重在言传身教,父母要经常检查自身习惯,或者让孩子来分析父母的习惯。让自己和孩子互相提醒、互相促进、共同成长。家长主动参与,配合学校教育。

【参考文献】

[1] 吴铎,罗国振. 道德教育展望[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