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实证研究

会计实证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实证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实证研究

会计实证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实证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一、我国实证会计情况的变化

关于实证会计的研究虽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被一些学者引进介绍,但是由于当时的研究条件不足,因而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才有了一些实质进展的研究,因此,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期,我国应用实证会计的研究成果非常稀少。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会计学者投身于会计实证研究,跨级实证研究已经呈现出繁盛的景象。与此同时我国学者对于实证会计领域研究方法的观点也发生了彻底性的转变,不再是单一的规范会计的研究,而是向西方学习,将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会计界学者对于实证会计研究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增长之中。

通过对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史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都基于对规范会计的研究,而对实证会计的研究则寥寥无几。虽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已被引入我国,但是在当时并不被广大学者们所接受,由此我国的会计界也就产生了因研究方法不同的两个研究学派:规范派与实证派。随着学者对实证会计研究的深入及实证会计方法的实质性应用,会计界逐渐认识到了规范会计与实证会计之间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由于实证会计研究在假设的提出以及回归结果的分析上都与规范会计的研究结果有很大的关联,因此,规范会计理论为实证会计的研究奠定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其主要特点是将会计研究的过程与自然科学研究的过程相结合,通过实证数据对假设进行检验,从而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因而规范会计理论研究的不足之处又可以用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来进行弥补。

二、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主要成果

在以实证分析和假设检验研究方法的实证会计研究文章中通常需要用到指标变量,因此在对本文探讨的这几个主要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之后又把这几个方面研究过程中所使用指标变量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现我国会计实证研究在指标变量设置上的规律。

1.对实证会计研究中会计信息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指标的设置。在通过对文献研究成果的总结梳理过程中可以发现,在对有关会计信息研究的文章的分析中,会计信息研究主要有股价与会计信息的关系、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环境会计信息这几个方面。存货周转率、应收款周转率、每股收益、股东收益比率、流动比率、每股净资产与销售利润率等指标是这些文章中使用较多的变量,在实证会计研究会计信息方面的文章中基本上都使用过。除上面说到那些指标外,还有很多学者还根据自己研究内容和侧重点的不同,使用了诸如: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每股净资产等自己研究所需的指标。

2.对实证会计研究中会计政策与选择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指标的设置。在会计与选择这部分的研究中主要是倾向于两个方向,一个是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变化,另一个就是股利政策变化。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这些指标都是在实证会计研究中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的文章所涉及的。而资产规模、每股收益、每股现金股利、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非流通股比率、净资产收益率、流通股比率股权集中度、国有股比例以及总股本、资产负债率这些指标则是股利政策选择方面的研究文献中所包含的指标。

3.对实证会计研究中盈余管理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指标的设置。在这部分检索的文献中发现其设置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规模、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增加额、营业利润/总资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总资产、净资产收益率、应计总利润资产负债率等。

三、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上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差异

(一)研究内容上的差异

在实证会计的研究内容上卡伊看出我国与西方国家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西方实证会计研究的内容要比我国的广泛许多。我国在实证会计的研究内容往往多局限于对财务会计及审计方面的研究。产生这种差异主要有两种原由,一是实证会计研究要以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权变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等一些经济学理论为研究的基础,而这些经济学理论在我国以往的教育中由于重视程度不足,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远比不上西方国家。二是资本市场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成熟,这是我国会计研究环境与西方不同的关键性因素。由于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是最后形成的,在很多方面还很不成熟,缺乏规范性因素,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研究的范围和结果。

(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在实证研究方法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实证研究方法指的是档案研究法,而档案研究包括了观察分析、实证分析和假设检验三种类别。通过上文对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文献的一系列的分析可知,我国会计学者在实证会计这部分的研究上,通常是使用档案研究方法,在其他研究方法的使用上很少,国外在实证会计的研究方法上则运用比较全面,在研究过程中也注重对于各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也就是广义概念上的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而所谓的广义概念上的实证会计研究则包括了档案研究、案例和实地研究、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五个方面。产生这样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外学术氛围和研究条件等环境都优于我国。而国外学者在进行实证会计的研究上广泛的使用各种研究方法来进行分析研究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国的实证会计发展经过了十几年的时间,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这是每个会计人都能感受到的变化,但是也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还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也还没有一本关于实证会计理论的著作产生,这些实际情况都显示着我国的会计界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会计实证研究范文第2篇

近年来,以迅速的发展速度,中国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项目频率不断加大,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证券市场上,受到资本市场的不断关注。从上世纪中起,国外学者对资产重组的研究不断增加,并已初步形成较为成熟的实证或定性研究方法,以及较为普遍认可的结论,因为中国证券市场目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西方国家相比较,中国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项目在股权结构、运作机制、法律环境等层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故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初级阶段的实践情况。考虑这些原因,我们有必要根据中国的国情、经济环境和制度背景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进行研究,得出能解释这几年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项目发展如此迅速的现象。因为国内许多学者对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问题已经有了研究,但他们得出的结论却不一致,所以本文在总结资产重组的研究现状,参考一些理论文献的基础上,利用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力争在这方面得出有价值的初步研究成果和实践的指导启示,以期能恰当地解释这一现象。这就是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之所在。

二、文献综述

冯根福与吴林江(2011)采用综合评价方法检验1994-1998年上市公司重组绩效,采用财务指标衡量重组前后的业绩变化,其认为为: 上市公司的重组整合并未取得成功,但从整体上公司的重组绩效有一个先升后降的变化过程。张俊瑞等(2012)采用统计方法对在1998年发生兼并收购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得出异同的并购行为产生了异同的并购绩效结果。李善民(2013)将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分为控制权转移类、扩张类、收缩类以及战略转移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0年发生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将发生资产重组的前后4年的绩效按照获得的评估体系进行评分,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它们的变化进行考察,结果发现,除了发生收缩类重组的公司绩效在重组两年后发生了显著改善之外,其他三类资产重组并没有使得上市公司的绩效发生显著变化。廖理、朱正芹(2014)采用基于财务数据的会计研究方法对2011年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的71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其重组前后的业绩变化,其结论为:重大资产重组后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获得了显著改善,现金流管理、财务稳健性和经营能力指标的提高不显著,公司重组后第二年的业绩改善要高于重组后的两年平均业绩改善,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重组是实质性重组而非报表性重组。李善民等(2014)选取1997-2011年期间重组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年内样本选取公司重组前后各5年的绩效分别进行评估,并对年度间绩效变化进行Wilcoxon检验,其研究结论为:收缩类上市公司绩效在重组两年后能获得显著改善;异同年度样本控制权转移类上市公司绩效的研究结果不一样,但总体来看出现了下滑特征;扩张类上市公司绩效获得改善。

本文根据国内外对企业资产重组绩效研究得出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会计研究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行为进行研究,检验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的绩效有何影响。具体的研究方法为,以中国深沪两市2012年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反映公司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以及整体绩效的财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选用统计分析中的非参数检验对样本选取公司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样本数据处理结果进行各年之间的比较,分析2012年发生的资产重组对样本选取公司绩效的影响。同时,为更清楚地说明这一问题,具体将资产重组分成对外并购扩张、资产剥离、股权转让和资产置换四大类,采用同样的方法分别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它们在发生资产重组后的绩效变化是否有所异同。

三、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模型构建

1.实证方法的选取

利用事件研究法来检验中国企业的绩效存在较多的局限,但其适用性仍要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尽管超常收益法在企业重组业绩检验中获得了一定的应用。即使中国股票市场显示一定的有效性,目前中国非流通股股东并不能直接从股价涨跌中受损或获利,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存在着相当大的一部分非流通股,而上市公司股价的波动就难以测量非流通股股东的收益变动,即难以准确衡量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鉴于以上原因,本文采用采用事件前后企业的财务数据指标,进行实证比较分析资产重组对样本选取公司绩效的影响。

2.财务指标的选取

上市公司的外部投资或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调整即进行资产重组,它的绩效反映公司经营的变化状况,重组前后的业绩变动即为资产重组对公司绩效产生的影响。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可以浓缩反映公司全部的重要基本信息,通常作为评价公司业绩的重要参考工具。鉴于中国目前股市的特点和重组行为特征异同,本文认为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前后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主营业务和资产管理能力明显状况四个方面来测评考察。

3.模型的构建

对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绩效研究来说,应用主成分分析构建模型就是将上市公司的重组前后若干年的财务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一个综合的F值数据,再对异同年份数据F值进行同一家上市公司的比较分析,反映资产重组前后上市公司的财务业绩变化情况。这个数据不但包含了重组的时间变化因素,也包含了所有样本企业的信息。第一步,收集原始数据:依据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指标体系,将待分析连续4年数据的样本企业作为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第二步,因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量纲异同,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异同量纲的数量级会获得异同的相关矩阵或协方差矩阵。为保障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要进行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第三步,求出相关系数矩阵,且是标准化后的数据处理得到。第四步,测算矩阵的特征值,由相关系数构成。第五步,分别测算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第六步,根据方程的需要,确定因子的个数。,(i=1,2,…,k;t=1,2,…,m)第七步,测量综合分值:,(i=1,2,…,k;t=1,2,…,m);Ft为某上市公司某年的财务运行状况测算的综合分值,Fij是第i个上市公司第j个主成分的得分,aij是第i个上市公司第j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

四、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分析

1.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为了对资产重组上市公司绩效进行有效的考察,本文选取2012年发生资产重组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这样就可以比较资产重组当年和前1年以及后2年的绩效变化。选择样本公司是根据《中国证券报》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各年《上市公司重组事项总览》整理获得的,同时也利用巨潮资讯网上的上市公司年报,对上市公司年报资料的运用主要是确认重组是否在当年完成。最后选取的满足以上条件的样本数为110个。本文收集的财务数据主要来自于wind资讯数据库,部分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同时,通过对一些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对照,检验得出没有差异,因此可以认为样本数据是真实可靠的。样本数据的处理主要使用了统计软件SPSS12.0 for Windows,另外在实证的过程中也辅助使用了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整体绩效的实证分析

首先,本文通过对所选取的全部样本不加以分类地进行主成分分析。先对样本选取公司在资产重组前后各年的十个指标按重组前一年、重组当年、重组后一年和重组后两年分别进行因子分析,根据统计软件的数据处理提取相应的因子,然后再根据因子得分和方差贡献率,得出各年的综合得分函数:

重组前一年:

重组当年:

重组后一年:

重组后两年:

再根据这四个综合得分函数测算出各样本选取公司在资产重组前后相应年份的绩效综合得分。最后对全部样本选取公司在这四年的绩效综合得分值进行Wilcoxon检验。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重组当年样本选取公司的绩效比起重组前一年有所改善,但变化不明显,从这里可以看出本文所研究的样本选取公司有报表性重组的嫌疑。而其他年份之间样本选取公司的绩效变化都成下滑趋势,特别是重组后一年和重组后两年与重组当年的比较来看,样本选取公司的绩效有明显的下滑。而且重组后样本选取公司的绩效呈逐年下滑的趋势。接着,本文分别从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这两方面对全部样本选取公司进行实证分析。

(1)全部样本选取公司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

先对反映样本选取公司盈利能力的三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此时为了研究的方便,在数据处理时,只提取了一个因子。然后同样按前面的方法对全部样本选取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四年的因子得分进行Wilcoxon检验。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重组当年,样本选取公司的盈利能力与重组前一年相比有所提高但效果不明显,其他年份之间的盈利能力变化则呈下降的趋势,其别是重组后一年和重组后两年与重组当年相比,样本选取公司的盈利能力明显下降。而且,在公司发生资产重组后其盈利能力呈下降的趋势。

(2)全部样本选取公司资产质量的实证分析

先对样本选取公司在资产重组前后各年的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主营业务鲜明度等反映资产质量的七个指标按重组前一年、重组当年、重组后一年和重组后两年分别进行因子分析,根据统计软件的数据处理提取相应的因子,然后再根据因子得分和方差贡献率,得出各年的综合得分函数:

重组前一年:

重组当年:

重组后一年:

重组后两年:

再根据这四个综合得分函数测算出各样本选取公司在资产重组前后相应年份的绩效综合得分。最后对全部样本选取公司反映资产质量的财务指标在这四年中的综合得分值进行Wilcoxon检验。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样本选取公司除了重组当年与重组前一年、重组后两年与重组后一年相比在资产质量上没有提高外,在其他年份之间却有所改善,但变化并不明显。

会计实证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价格模型;修正价格模型

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初见成效,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质趋同。二十余年来,从行业会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废止,从每一具体会计准则的颁布、修正、再颁布,每一次新会计规范的出台都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为目的。会计制度作为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数次重大的变迁,如何认识和评价会计制度变迁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的影响历年来为理论界、实务界以及监管机构所重视。深入地研究会计制度变迁的经济后果,对于评价证券市场的管制政策以及检验相关的制度变迁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另外,会计准则的目标之一就是规范会计处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我国经历多次会计制度改革后,是否提高了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会计制度变迁为主线,基于国情来分析我国会计准则改革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2.实证研究设计

2.1 研究假设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信息应满足各方经济决策的需要,可见我国制定会计准则的目标是建立在使用者需求观基础之上的,其目的是使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得到提高。

由于我国的会计制度在短短的20余年中数次改革,不仅可以说明我国的会计制度在逐渐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更能充分说明是会计制度本身在不断的完善,从而提高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因此,本文认为每次会计制度改革都会使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比上一阶段的会计制度所体现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高。一般来说,任何改革在发展的初期,效果都不甚明显,由此,本文选取最近这三年的有关数据进行研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2010—2012年的会计制度所体现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有所提高。

2.2 研究方法

2.2.1 模型选择

在模型的选择上,主要运用价格模型分析比较改革前后是否提高了会计信息(主要是会计盈余和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然后是针对价格模型中公司规模因素对校正判别系数()的影响,运用修正的价格模型来对价格模型的结果做进一步验证。

(1)价格模型

(2)修正价格模型

2.2.2 样本选择

选取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A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本文的样本来自国泰安数据库,未选择股票名前冠以ST、*ST等标记的股票和中小企业的股票。首先从该数据库中提取2010—2012年年度股票代码、行业代码、每股价格、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作为初始样本。

在初始样本基础上,进行如下选择和剔除:

(1)在样本选取过程时,选取了4月30日的每股价格、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缺失数据的公司未包括在样本中;

(2)在上述基础上剔除股东权益为负和每股净资产小于或等于1的样本。选择和剔除过程如表2.1所示。修正价格模型需要的样本,如表2.2所示。

3.基于总体样本的实证分析

3.1 总体样本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2010-2012年总体样本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3.1所示。

表3.1给出了上市公司2010-2012年三年价格模型中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以便对样本特征的信息有所比较和了解。观察价格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的均值在2011年有所下降后,在2012年上升。每股净资产的标准差也呈现出同样的变化,而每股收益的标准差逐年递减;股票价格的均值、标准差在出现小幅度的下降后,在2012年出现上涨,分别达到16.61和12.59。

描述性统计只是对样本数据所做的一种简单描述,不能据此得出结论,因此,应用判定系数和回归系数的变化情况进行严格统计检验。如表3.2、表3.3所示。

价格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见表3.3),从2010年到2012年净资产和会计盈余前面的系数均为正号,统计上显著。会计盈余前面的系数呈现出减少的态势,而净资产前面的系数逐年上升,这种现象说明了每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下降,而每股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有所提高,净资产对股价的解释力度迅速增加并弥补了盈余解释力度的下降。

新会计准则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提高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使会计准则更具趋同性,人们更应该相信会计准则的改革会使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得到显著的提高。本文也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这一点,会计信息总体的价值相关性有显著提高,净资产和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也具有统计意义,与以前表现不同的是净资产和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的变化趋势,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逐年上升,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逐年下降。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现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企业会计制度和国际会计准则都允许对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转回,但是新会计准则规定对于已经确认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这会使上市公司亏损额普遍高于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前,表现出降低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增强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这充分体现了会计制度改革的效果。

3.2 总体样本敏感性分析结果

本小节采用修正价格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3.1节数据的基础上除以上年4月30日的收盘价,以消除规模效应的影响。通过本节的分析来对上一小节的结论做进一步的验证。对2010-2012年的总体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观察其在3年中的变化发展方向,如表3.4所示。

观察修正价格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股票价格的均值和标准差先降后升;每股收益均值逐年下降,每股净资产的均值呈现出先升、后大幅度下降,每股收益的标准差出现了逐年下降,每股净资产的标准差逐年下降。在简单的描述统计后,通过严格的判定系数和回归系数对其价值相关性进行分析,如表3.5、表3.6所示。

从校正判别系数(Adj.R2)的变化来看,会计信息总体(净资产和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Adj.R12)在2011年表现出价值相关性最大,会计盈余和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表现出相互替代的变化趋势,二者共同的价值相关性在三年中有轻微幅度的变化。这说明会计信息总体的价值相关性与前阶段相比有所降低,但经过三年的发展,价值相关性有所变化;而二者共同的价值相关性在2011年降低后、于2012年有所回升,但还是比实施新制度之前的水平低,这意味着价值相关性程度并没有随着准则的修改而同步提高。

修正价格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见表3.6),会计盈余对股价的解释力度与净资产股价的解释力度并没有相互替代,所有系数均为正值,统计上显著。会计盈余的系数在三年内起伏的增减变动,在2011年的变化幅度最大,出现了最小值1.132;会计盈余和净资产的系数表现出相互替代的现象,净资产前面的系数在2011年出现了最大值0.571。这说明在此阶段会计盈余对股价的解释能力随着会计准则质量的提高而同步提高,而净资产对股价的解释能力却没有同步提高。

4.结论

本文以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理论为基础,分别运用价格模型和修正价格模型实证分析在与国际准则趋同过程中,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制度变迁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会计制度的改革会使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随之提高。研究发现我国会计制度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逐渐趋于成熟,新准则下会计信息中会包含更多影响投资者决策的信息,有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会计信息价值的相关性。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选取的指标数量有限,时间序列分析不够充分,也未分行业进行详细研究,今后的研究可在这方面加强和完善。

参考文献

会计实证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曾富全,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会计系副教授,中山大学管理学(会计学)硕士,广西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17810.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5-0044-05

一、我国所得税会计方法变化回顾:问题的提出

我国会计界对所得税的认识曾经有过两种观点,一是利润分配观,二是费用观。在利润分配观下,所得税被认为是利润分配的一个项目,企业缴纳的所得税计人“利润分配”科目核算。在费用观下,所得税被认为是一种费用,不属于利润分配的内容。由于费用确认有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之分,如果当期所得税费用按收付实现制原则确认,则当期按税法计算实际缴纳多少所得税会计上就确认多少所得税费用,如果按权责发生制确认,则会计上确认的当期所得税费用就不一定等于当期按税法实际缴纳的所得税。因此,会计上对所得税费用的处理就有两大类方法:基于收付实现制原则的“应付税款法”和基于权责发生制的“纳税影响会计法”。

1994年6月29日财政部财会[1994]25号文《财政部关于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后文简称暂行规定)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可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其中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具体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利润表债务法)两种。这是我国首次在会计实务中体现了所得税费用观,此前我国一直采用的是利润分配观。

虽然暂行规定允许所得税会计核算可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但在我国会计实务中,普遍采用的是应付税款法,即使是会计核算要求较高的我国A股上市公司,截止到2006年底,也仅有44家在年报中明确披露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占当年底全部1600多家A股上市公司(含中小板公司)的比例不足5%。由于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会产生递延税款,而应付税款法则不会,考虑到有部分上市公司虽没明确披露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但披露有部分特殊业务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以有递延税款余额的148家公司来计算,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上市公司也不到10%。

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39项新会计准则中,我国首次正式颁布所得税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后文简称CASl8)。根据CASl8,我国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仅允许采用一种全新的纳税影响会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且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正式施行。

至此,我国目前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共有两类4种方法,第一类是应付税款法,第二类是纳税影响会计法,具体又分为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为什么在CAS18颁布前,上市公司绝大部分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为什么在会计实务界普遍采用应付税款法的情况下,CAS18要强制采用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哪些因素影响着企业选择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本文结合这两类4法的比较及相关实证研究文献,试着对影响所得税会计政策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企业选择所得税会计方法提出建议。

二、所得税会计方法比较: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

(一)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比较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的差异均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这种核算方法的特点是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按照本期应税所得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即本期从净利润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的所得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在会计报表中不反映为一项负债或一项资产。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的会计处理方法。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所得税被视为企业在获得收益时发生的一项费用,并应随同有关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同一期内,以达到收入和费用的配比。时间性差异影响的所得税金额,包括在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项目以及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税款借项或递延税款贷项目中。

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依据“费用观”,将所得税当作一项费用处理;同时均把按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产生的永久性差异,在产生当期确认为所得税费用或抵减所得税费用。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有:

1 时间性差异的核算基础不同。应付税款法是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进行的会计处理,而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进行的会计处理。

2,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处理结果不同。应付税款法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全部确认为本期所得税费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则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并将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计入递延税款的借方或贷方,从而递延确认所得税费用。

3 所得税费用与税前会计利润的配比程度不同。采用应付税款法,本期所得税费用按税法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是税率计算,与税前会计利润不配比,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时,一般情况下本期所得税费用是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本期税前会计利润所应承担的所得税费用,更符合配比原则。

4 设置的核算账户有所不同。采用应付税款法只需设置“所得税”会计科目,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则需设置“所得税”和“递延税款”两个会计科目。其中,“递延税款”科目核算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额所产生的纳税影响额以及以后各期的转销额。

随着我国会计体制改革和税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税收法律法规逐步趋于完善,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二者的目标和行为规定不同,二者之间的差异将越来越大,此时若继续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当期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影响的所得税金额,不符合财务会计公认的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显然,纳税影响会计法比应付税款法具有明显的优势,财务会计与税法之间的暂时性差异越大,优势越明显。

(二)纳税影响会计法下递延法与债务法的比较

纳税影响会计法具体又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两种,债务法又具体分为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递延法是将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本期所得税的影响金额的一种核算方法,在开征新税和税率变动时,不需对递延税款的余额进行调整,同时,对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用现行税率计算,以前发生而在本期转销的各项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仍用当初的税率计算。

债务法则是将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本期所得税的影响金额的一种核算方法,但在开征新税和税率变动时,需对递延税款的余额进行调整,对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以前发生而在本期转销的各项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均用现行税率计算。

递延法和债务法均确认时间性差异,显然比应付税款法进了一大步。在所得税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两种方法的核算结果相同,但是,税法或税率变动之后,递延法不调整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因而具有相对简单的特点,但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是用现行税率计算,以前发生而在本期转回的各项时间性差异影响的所得税的金额。用原来税率计算。这使得列入资产负债表的递延税款的借项或贷项并不真正意味着未来年份可少交或应补交的税款,不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债务法确认税率变动时时间性差异对递延税款的影响金额,与递延法相比,债务法下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更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只是在会计核算时稍微麻烦些。显然,在预期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动或开征新税的情况下,债务法优于递延法。

(三)债务法下利润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比较

利润表债务法是以利润表为基础,以当前或时间性差异转回时的税率为根据,确认、摊销递延税款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之下,对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纳税影响金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并列报为一项递延税款借项(资产)和递延税款贷项(负债),具体金额则是按产生这些资产或负债的时间性差异转回时的预计税率计算的。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之间的暂时性差异替代时间性差异,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倒挤计算确定本期的所得税费用。

利润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主要区别有:

1 对收益的理解不同。利润表债务法用“收入/费用”观点定义收益,强调收益是收入和费用的配比,从而注重的是收入与费用在会计与税法中确认的差异,是典型的会计利润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根据“资产/负债”观定义收益,认为资产负债表是最重要的财务报表,是典型的经济利润观。

2 核算递延税款的出发点不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暂时性差异出发核算递延税款,表现为一种直接性。而在利润表债务法下,递延税款是由利润表项目间接计算得来的。

3 确定财务报表项目的顺序不同。由于利润表债务法侧重于时间性差异,以利润表为基础,因此该方法是首先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当期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使用所得税率+税率变动对以前递延税款的调整数,然后根据所得税费用与当期应纳税款之差额,倒挤出本期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该法处理所得税顺序是从利润表中项目推出资产负债表中项目。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侧重于暂时性差异,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首先计算资产负债表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然后倒挤出利润表当期所得税费用,其计算公式为: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税款(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费用)-(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该法处理所得税顺序从资产负债表中项目倒推利润表中项目。由此可见二者的分析方法也不同。

4 在财务报表上披露信息不同。利润表债务法采用“递延税款”概念,其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分别代表预付税款和应付税款,但在资产负债表上以借贷相抵后的余额作为一个独立项目反映。这就混淆了资产与负债的内涵,使得抵消后递延税款无法完全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利于企业对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状况的评价。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则采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概念,将“递延税款”的含义大大扩展。并且更具现实意义。在资产负债表中,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负债应与其他资产和负债合并列表,并且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也应与当期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区别开来。这种处理方法就可以清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更有利于企业的正确决策。

可见,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处理的差异所包括的范围上、递延所得税科目的含义上、提供会计信息的全面有用性上等方面比较均优于利润表债务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在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以明确禁止使用递延法,并且要求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代替原准则中的利润表债务法。我国新颁布的CAS18也采用此观点。

三、所得税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综述

国内有关所得税会计的实证研究文献很少,而且大部分是基于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的研究,如戴德明、姚淑瑜、毛新述(2005)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不同而导致的会计收益/2税收益的差异不断扩大,这种差异的扩大除了制度本身的原因外,还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和避税行为紧密相关。叶康涛(2006)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幅度越大,其会计收益-应税收益的差异也越大。钱春杰、周中胜(2007)实证结果发现,会计-税收差异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与“不清洁”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表明审计师充分利用了会计-税收差异所体现的信息。伍利娜、李蕙伶(2007)实证结果发现:会计-税法差异幅度较大的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显著较低,但投资者对会计-税法差异幅度较大公司的盈余持续性高估程度很严重。此外,陈涛(2007)实证检验了递延税款可以作为盈余管理检验工具的说法,认为递延税款能作为检验盈余管理的应计模型的有效补充,并且与常用的检验盈余管理的琼斯模型相比,递延税款比修正的琼斯模型具有更强的检验能力。

有关所得税会计政策选择的实证研究文献更是少之又少。截止到2008年底,笔者利用中国期刊网和NoteExpress2.0检索到的国内所得税会计实证研究文献只有如下寥寥三篇:

刘斌、孙回回、李珍珍(2005)从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因角度,对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该研究仅以2002年的A股上市公司27家(扣除3家数据缺失,实为24家)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公司为样本,采用Logisit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政治成本、收益波动程度与纳税影响会计法的采用正相关,薄记成本与纳税影响会计法的采用负相关。

刘运国、曾富全(2007)以2003~200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依据,分析不同的所得税会计政策与盈余管理程度、审计费用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程度、审计费用水平均显著高于采用应付税款法的公司,说明上市公司选择所得税会计政策,往往是基于盈余管理与薄记成本(用审计费用衡量)这两个重要因素相互权衡考虑的结果。只有在应税收益―会计收益之间的暂时性差异较大,可以较

大程度进行盈余管理,使得盈余管理带来的效益大于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所增加的相关成本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才会选择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

吕敏、曾富全(2008)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3~2005年年报为依据,对比分析了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与应付税款法的两类公司在主要财务特征上的差别,结果发现,纳税影响会计法公司具有资产规模更大、资产负债率更低、坏账准备提取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更高的财务特征。

根据上述所得税会计实证研究文献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影响所得税会计政策选择主要有三大因素:

1 企业规模。根据政治成本假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规模越大,其政治敏感性越强,其因利润较高而受到政府管制的可能性也越大。我国企业也存在政治成本,政治成本的存在无疑会促使选择将现在的盈余递延到将来的会计程序,因而也就越愿意进行收益平滑,在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上越有可能选择纳税影响会计法。

2 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选择的主要动机。尤其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由于证券监管部门制定了许多如公司上市前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亏损上市公司将被ST或退市、上市公司配股必须达到相应的盈利要求等种种制度安排,虽然这些制度有助于保证上市公司质量,但也促使上市公司为了应付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如为取得上市资格而进行财务包装、为达到配股业绩要求进行利润操纵、为避免因连续亏损导致的规制或处罚进行盈余管理等。利用所得税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也是其中的盈余管理收到之一。

3 薄记成本。薄记成本在会计政策选择选择研究方面通常被忽略,因为一般情况下,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其薄记成本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对于所得税会计政策选择则区别较大,因为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相比应付税款法,其核算的复杂程度要大得多,上述不同学者的研究也表明薄记成本对纳税影响会计法有着直接的影响,如刘斌、孙回回、李珍珍(2005)和刘运国、曾富全(2007)。

四、企业所得税会计政策:选择建议

综上所述,企业之所以选择不同的所得税会计政策主要是基于盈余管理与薄记成本这两个重要因素相互权衡考虑的结果。只有在企业规模较大,会计收益―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较大,可以较大程度进行盈余管理,使得盈余管理带来的效益大于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所增加的相关成本的情况下,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才是更好的选择。

虽然我国在2006年颁布的CAS18中取消了应付税款法和原纳税影响会计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但目前只要求上市公司执行,大量的非上市公司仍可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选择采用各种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根据上述分析,基于不同企业盈余管理的需要和企业实际情况,企业可以参考下述建议选择采用不同的所得税会计政策:

1 对于非上市公司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力求简单,会计与税法之间的暂时性差异很少,没有收益平滑等盈余管理的需要,采用应付税款法是最好的选择。

会计实证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会计信息质量; 资本配置效率; 投资不足; 投资过度

所谓资本配置效率,是指资本从低收益领域流向高收益领域的程度。在完美的资本市场上,较高的收益率是引导资本流动的唯一因素。正是资本的这种逐利天性,引导着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企业价值的提高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增长。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并不完美,市场摩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资本的正常流动,导致企业偏离最优投资水平而出现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的风险,从而影响到资本的配置效率。如何识别和排除市场摩擦的干扰,实现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内投资资本的优化配置,是资本市场理论和公司财务理论的重要课题。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从公司治理特征、负债融资、预算软约束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为提高公司资本配置效率,防止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问题提出了诸多建议。

在企业整个投资过程中,会计信息和信息披露是维持正常投资秩序的基础。会计信息在避免投资的逆向选择和冲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最初的投资项目的选择过程还是项目中间的适时监督和风险控制以及最终的投资绩效评价都离不开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有关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资本配置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国外文献综述

Modigliani和Miller(1958)在《资本成本、企业理财和投资理论》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对公司投资决策问题做出了开创性研究。该理论认为,在完美市场的前提假设下,由最大化股东权益所驱动的投资决策与流动性、杠杆比例以及股利支付水平等财务因素均无关联。基于这一新古典投资理论基础,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典的投资理论着重研究公司的最优投资资本存量,认为在完美的资本市场上,代表成长机会的托宾q或边际托宾q值是企业投资政策的唯一驱动因素(如Yoshikawa,1980;Hayashi,1982)。当投资资本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企业投资达到最优水平。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并不完美,企业可能偏离最优投资水平而出现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的风险,从而影响到资本的配置效率。

影响资本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在于融资成本与项目选择(Verdi,2006)。首先,公司要为投资进行融资,存在内部融资约束的公司由于较高的外部融资成本而不得不放弃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导致投资不足。公司和外部资本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常称为逆向选择问题)是公司外部融资成本上升的原因。在提供资金之前,由于外部资本提供者缺乏投资项目的充分信息,难以对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进行合理评估,面临逆向选择的风险,因此他们会要求增加资本成本,这就使得公司的外部融资成本高昂(如Jaffee和Russell,1976),而高昂的外部融资成本使得存在内部融资约束的企业出现投资不足的问题。另一个影响投资效率的因素是项目选择,错误的项目选择导致了公司的投资过度。在提供资金之后,外部投资者与内部管理者之间形成委托关系,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常称为冲突)是影响项目选择的重要因素。管理者为了最大化他们的个人效用,存在大规模投资扩张的倾向(Jensen,1986)。因此,内部资金充足的企业可能会选择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从而造成投资过度的问题。

国外的研究表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可以减轻导致逆向选择和冲突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如Leuz和Verrecchia,2000;Bushman和Smith,2001;Verdi,2006;Biddle,Hilary和Verdi,2009)。首先,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减少企业与其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制度安排,可以有效发挥其信号传递功能,并以此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因此,会计信息可以通过降低企业和投资者以及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来降低由于逆向选择造成的外部融资成本,从而缓解投资不足的问题。其次,会计信息通常被用来设计管理者的薪酬契约,发挥着投资者监督管理者的重要功能。因此,会计信息可以通过降低投资者和企业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来缓解冲突,从而减少由于错误的项目选择造成的投资过度的问题。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可以用图1表示。

图1的实线以信息不对称为中心,分析了公司资本配置效率与融资成本和项目选择之间的关系,即“逆向选择——影响融资成本——导致投资不足”和“冲突——影响项目选择——导致投资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