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双创教育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生;“双创”;参与意识;实践能力
一、目前国内“双创”教育模式下,学生反映出的问题
(一)学生的“双创”认识理解片面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具有创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对高校学生的“双创”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许多高校存在着,学生对“双创”理解过于浅显的问题。在大多数学生的认识中,创新即代表着发展、钻研各专业的前沿技术,创业即投身大学生创业,并认为“双创”与自己未来规划没有太多联系。导致高校学生的“双创”参与意识不高,且即使高校投入大量精力开展“双创”教育,其成效也会大大降低,由此可见,目前解决学生对“双创”的认识误区刻不容缓。同时我国大多数高校内存在把“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的现象,相比较而言,高校更重视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甚至出现以就业率来衡量“双创”教育的现象。并且“双创”教育往往以第二课堂或是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师资力量也远不如必修课程,给学生造成一种“双创”教育不重要的误区,加深学生对“双创”的片面理解。
(二)学生的“双创”实践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双创”教育,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相关的“双创”教育课程,各种形式课程涌现,但大多课程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对实践教学以及“双创”素质提升有所忽视。例如: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开设类似《创业基础》的课程,并邀请众多创业成功人士举办讲座,以此丰富“双创”教学的课堂内容,营造高校“双创”氛围。面对这些课程与讲座的安排,学生的反馈却并不理想。在学生对“双创”教育看法的调查中,有学生讲到“讲课是讲课,创业是创业,课上讲的几个要素,几个步骤都能明白,目标计划也有了,但就是步子不知道怎么迈出去,迈向哪里。“怎么迈”,说明了“双创”教育在实践教学和素质提升还有所不足,需知实践能力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判断、决策、组织、执行等能力也同样重要,这些往往都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学习。“迈向哪”,说明各高校在“双创”教育的配套设施与相关政策上参差不齐,无法给学生实践的平台与空间。
(三)学生的“双创”参与意识较低
除“双创”教育课程,相关竞赛、基金或是课题对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也起到重要作用。在调查中,学生对于参与各类“双创”活动的目的,给出了很多答案。其中因为学校要求、课程安排等,因学校规定参与的占一部分,因竞赛、项目获奖可以带来奖励或加分的占一大部分。由此可以看出,现在大学生对于“双创”有一种带有目的性的,为了参与而参与的现象,并不是因“双创”本身。这种心态下,常常出现学生过于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中的学习与提升,就好比考试过后只关心成绩,而不问题目对错与原因。这种看似积极参与“双创”活动的背后,学生实际的收获与提升,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并且可以做到积极参与“双创”活动的只有部分学生,还有部分学生表现出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在校内“双创”课程中,基本是以一种应付的心态去完成:上完课程就可以,其余的竞赛、项目都与他无关。这两类现象都足以说明,目前各高校中还存在很多学生对“双创”教育不理解、不参与的情况,“双创”意识较低,急需培养提高。
二、“双创”教育及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一)以兴趣为导向,参与意识培养从大一入学抓起
目前,各高校对学生进行“双创”教育大多是从大二学年开始。因为学生进入高校一年后,已有初步的知识积累以及技能的锻炼,可以参与进“双创”类比赛或项目。因此,许多高校将“双创”教育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大二学年。此时的学生或许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及能力,但是目前制约“双创”教育推进的,相比学生素质而言,学生的“双创”参与意识,其实更为关键。对于学生“双创”参与意识的培养,大一学年是黄金期。学生从高中步入大学是好奇心与发散思维最为强烈的阶段,也是受专业知识与毕业就业影响最小的阶段。同时,这段时间中,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最为充裕,上进心也是最为高涨。因此,在这个黄金期中,学生对新事物有着极大的热情,相比于其他时间段,对于“双创”更愿意去主动接受。各高校在开展“双创”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应注意,需要以兴趣为导向,适当结合专业内容进行意识教育。并且,所讲内容不应过于深入,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同时辅以“双创”类竞赛介绍、优秀高年级学生分享“双创”经验等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努力向榜样看齐。高校后期也可定期组织如头脑风暴、创业交流会等活动,不断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想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创新能力。
(二)以需求为导向,落实“双创”教育重在实践能力的培养
落实实践能力培养,首先需要高校清晰定位“双创”教育的目标与意义。“双创”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具有创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其精髓在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双创”教育不能与就业教育混为一谈,也不能将“双创”分离出来空谈,还需将“双创”教育与专业和就业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专业与就业教育成为“双创”教育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其次要创新和改进“双创”教育模式,健全实践支撑体系。如何创新与健全,关键在于学生的需求。学生的需求以及在以往实践中暴露的问题都是我们急需解决完善的。课程方面可以尝试增加更具针对性的课程,如:学生对创业迷茫,可针对开设创业初期心理问题应对课程,学生在创业中表现出技能欠缺,可针对开设团队组建与管理、领导力与决策等学生在实践中急需的课程。同时课堂形式也不局限于传统课堂,合理利用新媒体,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环节,提供个性化教育等。同时各高校应完善“双创”相关鼓励政策,建立“双创”实践基地,项目孵化基地等相关配套设施,以保证学生能更好的进行实践学习。学生层面,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竞赛、基金或是课题研究,以竞赛课题入手,对优秀项目进行指导和扶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可提供相应经费支持,并主动帮其配置企业导师,指导其撰写创业计划书等基本内容,对实施创业计划提供一定帮助。鼓励学生主动加入教师科研项目,担任科研助理等职务,培养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
(三)以项目为导向,导师引导思考胜过传授知识
上文提到除“双创”教育课程,相关竞赛、基金或是课题对学生“双创”能力培养同样起到重要作用,其也是目前各高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最主要的途径。在这里面,导师应该扮演何种角色,需要起到何种作用?下面以一个例子说明目前各高校导师,最常见的两种指导方式。《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面简称“国创”。在对“国创”项目申报情况的调查,以及在“国创”十周年年会上与各高校老师和老师实际交流,得到目前“国创”申报项目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导师课题为基础,从中分离出一小部分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部分,作为新的小课题进行“国创”项目申报。二是由学生自主提出想法和计划,导师帮助指导和完善,再进行“国创”项目申报。在这其中发现,第二类自主想法的学生,参加“双创”竞赛的热情与项目质量,明显高于第一类学生。暂且不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先讨论两种类型中,导师的不同指导方式。第一种类型,导师课题,导师对于项目熟悉,往往会提前给出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和完成的范围,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学习和实践,这种形式较为“被动”。第二种类型,学生想法,大多是在学生自主实践中遇到问题,再去询问导师,导师提供思路,学生继续学习并实践考证,这种形式较为“主动”。两种形式下,导师虽然都是指导,并且学生在其中都经过实践,但是第二种类型在过程中明显多了学生的主动思考探究,而非直接拿起导师思路。这里可以把第一类型称为传授知识,第二类型称为引导思考。在今天的“双创”教育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所以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引导思考明显胜过传授知识。各高校在今后的“双创”相关竞赛、基金或是课题的申报中,也应鼓励学生尽可能以自主选题参与其中。
三、完善高校“双创”教育,为学生实践保驾护航
(一)加强营造高校“双创”氛围
“双创”教育的开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仅靠几门“双创”教育课程,几场实践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双创”教育是一个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的持续过程,应当保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角度出发的观念,以学生的需求作为“双创”教育的导向。而现在高校大多存在“双创”教育自上而下,迎合政策而施行,出现“双创”教育“不接地气”的情况。“以学生为本”就要从基础做起,让“双创”落地,增强高校整体“双创”氛围,让积极投身“双创”的学生不再有少数人的感觉,让更多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感受到“双创”,消除“双创”与自身无关的观念。“双创”氛围的营造中不能单打独斗,除做好高校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各专业的配合外。还要利用好各类双创竞赛,将其打造为实践平台,在比赛提升和锻炼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组织好在“双创”有所成绩的优秀学生或学生组织,多开展具有“双创”意义的校园活动,丰富和拓展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学生中进行正向“双创”引导;抓住高校周边地区企业或政策优势,如京津冀经济圈,引入企业和社会的帮助和支持等,通过信息、人才、资金、政策等资源的流动,从而实现,高校-政府-社会,三方共同推进“双创”教育,营造更好的“双创”氛围,进一步培养学生敢于竞争、敢于冒险的精神,乐于创新、勤奋求实的态度,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的顽强意志,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心态及自控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
(二)加快完善高校“双创”实践平台建设
“双创”教育重在实践,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完善刻不容缓。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已设有“双创”实践基地,项目孵化基地等相关配套设施,但其中还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仅有设施,缺乏对应完善的管理体系与运行模式。二是实践基地与校外企业合作程度较低。三是过于强调创业元素,导致“双创”实践与专业脱节。其中前两个问题在各高校大力推进“双创”教育中已有所改善,但第三个问题仍存在许多高校之中。“双创”教育不应仅靠各高校中的就业创业部门支撑,高校中的各二级学院应该在整个“双创”教育中扮演起排头兵与主力军的角色。“双创”实践平台的建设要依托各二级学院,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与服务,争取学生在“双创”实践中有更大的收获。各二级学院在推进“双创”教育中,可以与科研相互联系,在科研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为培养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打下基础。同时要提高专业实习的质量,在实习中联系“双创”教育,将实习的实践价值最大化。并且各二级学院与学生接触紧密,在开展新生“双创”教育活动中有天然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出学院下各学生组织与优秀学生的引导作用,既完善了实践平台的建设,也达到了培养新生“双创”参与意识的目的。
(三)加速建立高校“双创”导师队伍
目前高校“双创”导师队伍建设薄弱,多表现在,目前“双创”教育导师多是从事经管类研究导师担任,缺少专业的从事“双创”教育的老师,在激发学生创业激情与分析学生创业问题与创业心理等方面继续提高。其他方面,如:从事专业(学科)教育的老师对“双创”教育参与程度较低,对外聘企业导师质量把关不够等问题,同样制约着高校“双创”教育的推进。各高校应大力支持导师队伍建设,一方面积极外聘具有一定授课能力的优秀企业家,同时严格外聘企业导师的聘请标准,保证外聘企业导师的专业性及较高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实际需求与不同专业的特点,培养符合高校自身需要的专业型“双创”教师,规范授课培训,编写材与课程,将“双创”教育规范化,授课教师专业化。综上所示,高校推进“双创”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与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双创”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教学,应重视实践教学,将“双创”与专业和就业有机联系在一起,让专业与就业教育成为“双创”教育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同时高校“双创”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改进从实际需求出发,着重实践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本篇从目前国内“双创”教育下,学生反映出的问题为源,提出以兴趣、需求、项目为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同时对完善高校“双创”教育建设,给出了三方面建议。希望本文能为今后“双创”教育改进提供一份参考。
参考文献:
[1]宋平.“双创”视域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体系探讨[J].许昌学院学报,2016,35(4):146-149.
关键词:“双创”教育;物流;人才培养;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127-02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一样,共同承担着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任务。由于其发展本身就是一部创新创业史,所以在长期的办学积累中,民办高校依赖其自身灵活的办学机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在“双创”教育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面向全体,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双创”教学理念。而物流管理作为多学科交融且发展迅速的应用型专业,更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民办高校由于创新能力差、经费不足等原因限制,在物流实践教学方面投入力度不足,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无法实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民办高校物流“双创”人才培养的意义
第一,顺应国家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战略需要。高校开展“双创”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知识型社会的迫切需要,通过“双创”教育可以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专业知识转化为创业能力的创业实践,可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我国物流行业也正通过不断的模式创新来提高整个行业的质量,来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以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的民办高校,应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去,这是积极响应国家“双创”人才战略的必由之路。
第二,有助于提高物流人才的竞争力。在全球经济发展进程中,社会竞争力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因此高素质的“双创”人才的培养是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家赋予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在“互联网+”、跨境电商、自贸区建设等大的经济背景下,社会对物“双创”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因此,民办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也应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提高物流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二、民办本科院校物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国内,绝大多数的民办高校建校历史较短,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办学经费来源单一、成果转化能力低,“双创”教育的开展显着尤为困难。
第一,学生参与度低。目前,部分民办高校都积极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西安外事学院为例,学院针对商科所有本专科新生都开设了创业基础网络课程,政策出发点好但缺少有效的管控,学生关注的是能否顺利修到学分,而非该课程能够给他们带来多少创业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因此出现了上课时用手机来挂网络课,混课时的情况。这说明,学生与学校开设该课程目标不一致。学生对“双创”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以致该课程形同虚设,学生参与度低。
第二,师资队伍“双创”能力低。大多数的物流专业教师都是转行而来,且主要承担的是专业基础课和理论课程的教学,严重缺乏实战经验。很多高校为了弥补这一不足,采取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等形式聘请了一批企业导师开设创业讲座、创业论坛,这些导师虽然具有丰富的创业实战经验,但所讲内容和教学效果缺乏有效的监管与考评,授课内容分散且缺乏系统性。
第三,政策保障机制欠缺。民办高校缺乏“双创”激励机制,未设专门的组织对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论证,缺乏具体的帮扶政策;教师考核制度陈旧缺乏激励机制,教师创新动力不足,因此无法在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与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之间取得平衡,教学内容与方法老套,这与“双创”教育目标相背离;学生考核仍以成绩作为最终的考核标准,学生对物流的创新创业缺乏热情。
三、基于“四位一体”的民办高校物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
(一)学校
1.明确物流“双创”教育理念。要不断深化高校物流“双创”教育改革,不能将“双创”教育停留在开设几门创新创业课程,而应将“双创”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的技能,铸就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格,进而提高物流人才的“双创”综合素质。教师应带领学生及时关注物流最新发展动态和创新知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创新和创业尝试为自己和社会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比如,可以尝试与物流企业合作举办物流“双创”教育,双方设立一定的项目基金,一是用于对获奖的创业设计进行奖励;二是为获奖项目的落地和实施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解决学生项目经费筹资难的困境;三是解决了物流企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
2.机制创新。(1)学生考核机制创新。建立以注重过程和能力的多元化学生考核机制,物流管理专业可以以某一专业课为试点,设置以品行、能力、业绩、合作、创新等多元考核评价体系,鼓励学生以论文、专利申请以及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等形式进行学分置换或者免考,以此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考核。(2)教师激励机制创新。虽然很多教师也意识到了原有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诟病以及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欢迎,但在各种严苛的考核机制下,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却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民办高校可以在教师的考核制度上进行创新,比如可以减少课时量或降低科研压力,或者针对物流“双创”教改的课程进行相应的奖励,以提高教师参与教改的积极性。
3.注重“双创”教学改革。(1)“以赛促教,赛教结合”提高“双创”能力。物流“双创”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提供平台和沃土,学科竞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衍生出聚焦效应、创新创业效应和扩散、发酵效应。通过竞赛,增强了民办高校、社会和企业的资源的有效整合,可以涌现一批优秀团队,指导教师以及创新型物流人才,形成良性的物流人才培养环境[1]。(2)加大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热情。通过邀请物流专业企业家为主导的课堂或讲座等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发学生潜能,形成创新意识[2]。(3)设置交叉课程,提高物流“双创”能力。物流专业综合性与应用较强,设置物流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物流科技进步创新提供了新渠道,其综合性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培养物流人才的各种素质和思维能力,克服了单一学科培养人才的局限,拓展了物流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空间[3]。(4)“通识教育”与“分类施教”相结合。首先,物流管理专业应将“创业基础”作为物流创新创业教育的通识课,实现物流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年级全覆盖,最大限度的激发物流专业的创业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其次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进行不同的“嵌入型”“双创”教育,邀请其他院系教师开设小型的兴趣课程,这种教育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专长特点进行创业,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的质量。
4.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完善外聘企业导师授课制,定期组织具有企业管理及创业经验的企业导师进课堂、进书院开展“双创”教育,鼓励专业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深入介入物流具体业务过程,有效提高专业素养。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基地,及时跟踪新技术和新技能的发展动态,承担更多横向课题,积极申请专利,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二)政府
“双创”教育是我国从人力大国向人力强国转变的重要举措,这一战略有助于挖掘人才潜力,促进大学生就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新创业潜力。政府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是学校认真落实和企业积极参与“双创”教育的基本保障。因此,政府应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政策,搭建民办高校与企业“双创”教育平台,特别是为民办高校“双创”教育扩宽合作渠道。此外,政府还应建立完善的“双创”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以此来检验民办高校“双创”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
(三)企业
企业是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直接受益方。针对目前物流人才培养所呈现的供需不匹配的现状,物流企业应积极参与到民办物流人才培养中去,加强校企合作力度,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为企业量身定制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各种“订单班”。如“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充分体现了企业携手高校,协作共建物流“双创”平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行动,体现了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双创”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感。这样既为国家“双创”教育做出重要贡献,也在大学生中g树立了良好口碑,更为企业未来创新性人才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
(四)社会
民办高校“双创”教育对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社会参与是民办高校“双创”教育的有利推手,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和监督作用,为民办高校“双创”教育挖掘更多的社会资源。社会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主要承担者,应及时向公众报道民办高校“双创”教育新动态和新成果,从多个角度宣传当前社会对“双创”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为高校顺利开展“双创”教育营造良好氛围[5]。
四、结语
“双创”教育是我国当下重要的教育改革战略,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实现创新型国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作为“双创”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应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力,确保“双创”教育的有效实施。当然,这一政策的落地离不开政府、企业以及社会三者的参与,因此“双创”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参考文献:
[1] 潘经强.竞赛效应驱动下的物流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4,(5).
[2] 徐绮爽.地方本科院校物流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4,(5).
[3] 宋继华,方兆琦.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3,(14).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民办高校
基金项目: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2015年广东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研究成果
1.引言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和时代需求的创业人才,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特别是作为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其本身的专业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就业竞争力不高。因此,对于民办高校来讲,能否适应时代要求实施创业教育,能否发挥自身优势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对增强民办高校的竞争力和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时展的必然需求;其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充分发挥民办高校优势,走特色化道路的有效途径;最后,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到来,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力度,通过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构建基“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系统平台,以此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2. “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消费的增加,促进了就业,拉动了经济增长,各种传统的行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转型,并纷纷加入这个行列,企业主的创新精神被激发,形成全民创业的局面。大学毕业生也不再等待就业一条路,而是成为创业大军中的一分子,如何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高校也在积极地探索,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首先,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陈旧。目前,主要的创新创业教育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直接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教师在课堂上讲授,重点是理论知识,缺少实践能力锻炼。第二种是建立创业园,学校与企I合作,建立创业工作室或者创业基地,在工作室内进行一些仿真训练。第三是国家政府政策基金支持,相应的行政部门出台一些鼓励政策,例如设立创业基金、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这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基本上属于单边行动,高校、政府、企业没有形成三方互动的产学研融合机制。
其次,创新创业实践流于形式,大学生创业的持久力欠缺。许多民办高校缺少创业平台,缺乏创业基地,学生对创业的理解主要来自于书本知识上,虽然政府或者学校举办一些创新创业大赛,但学生和教师仅仅是参加大赛,没有参赛项目延续,也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延续、贯彻下去。再加上资金等条件的影响,虽然学校给予学生提供创业中心和创业工作室等,但学生无力支撑。由于高校并没有把创新创业课程、创业平台和创业大赛等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内容形成一整套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学生对“双创”缺乏深刻理解。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2011 届的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群体中,超过50%的大学生创业者会因为创业过程中的挫折或失败而放弃创业。这也是很多好的创业项目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最后,对外宣传动员得多,但配套投入不完备。目前,民办高校支撑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配套设备设施不够完善。很多情况下,民办高校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都是出于形势逼迫的结果或应付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任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迫切需要的软硬件设备和投入无法得到有效供给。当前社会并没有将“互联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之间并未有效衔接,导致了“互联网+”无法充分促进和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从而造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处于高速、低质、数量多成果少的发展状态。
3. “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构建途径
3.1转变传统思想,加强老师及学生对“双创”教育的理解
关键字: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和核心要务,把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育人全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主动性要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建设是在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校战略发展和人才多元培养提供助推力的背景下提出的,也是国家新综合国力提升和人才战略工作的发展趋势下高校思政工作的新视角,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技创新与时代进步的必然选择。开展主体为高校,其受益对象为社会就业群体中最具学习潜力、创新潜力和创业潜力的大学生群体。不断改进和优化高校创业教育管理的方法,挖掘和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成为实现自我价值、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高校群体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创业教育内涵释义
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建设的要点在于“育”的实践,包括两个层面:育学生和育环境。一个是育学生,学校高校群体是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引导者,影响着创业教育成效的高低水平;高校群体培养学生具有完善的人格、素养和品格具有非凡意义。二是育环境。学校通过政策引导、观念疏导、创新指导、创业训导,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同时也充分发挥各种宣传阵地的作用,用鲜活事迹感召青年学子,培养创业意识和精神。
二、创业教育建设思路
“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建设”以“有意义,有成效,有创新,有影响”为导向,把能力的阶段性提升作为内涵建设思路,贯穿与学校思政育人工作之中,把双创意识渗透进教学之中,把双创志向融合进典型引领中,将双创激情融化在优良氛围之中,将能力培养涵括进模拟实训中,着力开展培养意识、增强意志、提升技能、完善素质的四步走战略。
1.宏观角度
第一,建立分阶段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以创业意识教育为核心,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中心;以建立多角度、多方位的创业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为中心轴,围绕增强知识的实际运用和实践的对比交流两方面,不断提升创业教育水平和实效。第二,建立分类别的创业教育实施体系。以创新创业学院为核心,向其他学院辐射;开通“创业类通识课”;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创业教育服务系统;可以采用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学生创业网,提供项目启动资助等方式;可以举办各类创业模拟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PRP学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中来,培养创新理念和创业的相关知识。第三,建立分层次的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学校层面:首先,各高校重视,形成制度保障体系;其次,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强化组织保障;其三,增加经费投入,提供资金保障;最后,加大场地建设,完善物质配套保障。政府层面:第一是构建大学生创业平台;第二是建立和加大宣传优惠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第三是为项目提供资金基金的帮助。目标体系是方向,实施体系是基础,保障体系是支撑,这三方面相辅相成,构造出创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宏观实施情况,从微观方面总结归纳了对于当下各高校开展的具体创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探索路径。
2.微观角度
第一,健全高校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可建议聘请相关行业创业者,开展创业导师的案例教学、实践实习,为大学生进行指导。第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课程的规划设置要与不同学科领域相结合;搭建校内外创业实习、孵化基地,形成校内外众创空间圈层,不断增加创业实操和交流学习的机会。第三,革新双创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创业类课程模拟实践应渗透或依托各类科教产业园开展,建立综合的协同培养模式,为大学生初创创业项目提供风险预测、咨询、孵化等全真实体的指导服务。第四,发挥双创大赛活动载体功能。高校应将创新创业类竞赛涵括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并与相关学分换算,分阶段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摒除双创大赛仅作为实践能力锻炼的狭窄通道,拓宽活动载体赋予的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功能。第五,运用创业教育基地实践平台。高校在校内外建立对应的教育基地,为创业教育提供尝试和练习机会,在实践基于专业的创业教育方面提供支持平台。第六,重视校园内涵氛围营造。可通过制度内涵、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三个方面的培育,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推广创新意识和精神,打造创业内涵的生态土壤和环境。
三、创业教育筹划与方向
高校的创业教育内涵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息息相关,开展专业而科学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式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总结归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开放观念
高校群体借助比邻科教园区域优势,利用各类资源联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创业教育敢于突破校园内部,以一种开放、合作、包容的心态来实施高校创业教育指导与服务。
2.秉承新常态需求
以群体为中心开展创业教育更应着眼于教育对象的需求,从90后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创造性的开展活动。摆脱传统的建设思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发挥青年学生思想活跃的优势,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意识。
3.恪守育人宗旨
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育人宗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坚韧、探索和向上精神,实现感染人、教育人、引导人的目的。学校要准确把脉校园内涵发展方向,发挥校园内涵对大学生的引领作用,不断把优良传统内涵引向深入,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强化创新创业意识,体现内涵建设实用性。一是强化养成教育。高校利用专项工作,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感悟创新创业。二是实施渗透教育。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学习生活引导相结合,使学校创新创业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三是注重典型教育。组织开展精品讲座,大力宣传创新创业精英的典型事迹,激励在校生。
总言之,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无固定模式,发挥高校群体的正向引导作用,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注重加强与改进:一是注重增加创业教育内容“营养化”。通过问卷调查、集体座谈等形式,汇总分析大学生创业培训需求,采取人文化的个性培养的方式,推行必修与自主选学创业课程相结合的方式。二是注重提高创业教育形式“典型化”。选聘知名专家学者到校内举办创业专题讲座,打造精品讲座,让学生感知创业文化。三是注重实践创业教育方式“多元化”。选拔具有强烈创业意愿和创业潜质的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参观学习,拓宽创业思路,增强创业成功的信心。
参考文献:
[2]高文兵.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的问题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
[3]郑强.大学生创业的精神核心要素[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
[4]余春生.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4.
[5]李家华.胡欧.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的定位、障碍和路径[J].青年探索.2011.1
关键词:“双创”;河南;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支撑机制
近年来,在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刺激下,大学毕业生的规模越来越大,加之全球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导致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愈来愈严峻。国家为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在建立健全以及逐步完善就业环境的时候,开始着力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以此通过创业带动就业。而公益创业作为全新的就业实践形式,已经在西方国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包括河南省在内的我国诸多省份与地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涌现出了规模庞大的非盈利组织与带有公益性质的相关企业,特别是多种多样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更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这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双创”背景下河南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仍缺乏强有力的支撑机制。所以,本文重点对“双创”背景下河南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支撑机制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支撑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河南省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一、“双创”背景下河南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现状
(一)利益方接受公益创业的程度偏低
根据调研发现,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高校,因当地市场经济的起步时间较早,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故率先成立了一批大学生公益创业培训基地。[1]但,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广大内地高校却依然处于公益创业的萌芽阶段,特别是受“志愿服务”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使得很多河南高校大学生对应用商业形式运作公益组织的模式缺乏科学认知与直观感受,从而大大限制了河南大学生参与公益创业的活跃度。
(二)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扶持力度薄弱
目前河南省出台的有关公益组织方面的文件与政策,并未体现出大学生这一主力群体,特别是对大学生的公益创业没有进行定位。这种现象直接导致大学生在公益创业活动中常常遭遇“天花板”现象,即政府没有安排专项的服务大学生公益创业窗口或项目,高校也未对公益创业进行合理定位。所以,当前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依然处于真空的监管地带,还未建立相应的引导措施,对其公益性与商业性缺乏足够的平衡,极其容易使其“偏离目标”。因此,强化针对河南省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扶持力度,是现阶段河南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所需资源缺乏
公益创业属于创业活动的一个分支,其依然需要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无论多么优秀的公益产品,一旦缺乏资金投入,也无法打入市场,更不能带来任何社会效益。[2]而大学生由于受创业经验、社会经验与自身身份的限制,因而所积累的公益创业所需资源相对较少,尤其是筹资渠道少之又少,这就严重束缚了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挥与实现。
二、“双创”背景下河南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支撑机制构建的影响因素
(一)主观因素
公益创业认识不足。公益创业活动不但能够促使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而且能够使得大学生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进而更幸福、更快乐的生活。然而,大部分大学生对公益创业的产生背景、主要特征、相关概念、突出性质、重要功能等诸多内容还缺乏足够的科学认识,甚至对公益创业的浅层概念还不甚了解,这就大大限制了其创业活动范围以及公益创业的成功率。
缺乏公益创业毅力。大学生因接受过长期教育,促使其一般具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心,其中的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凭借一己之力为国家与社会的公平正义、经济发展等发挥价值,尤其是在公益创业初期,大多抱有高涨的激情。但实践表明,占据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在公益创业领域的奋斗中缺乏长期坚持的毅力。
(二)客观因素
政策支持不足。大学生通常都接受过系统的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教育,其大多数拥有较强的同情心与怜悯心,重视社会公平与正义。同时,大学生还拥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知识,头脑与思维比较活跃,具备一定的解决社会问题与创造能力,且能够产生一系列优良的公益创业想法,但由于河南省在实践管理、企业运营等方面缺乏相应支持,促使其在从事公益创业活动过程中困难重重。诸如,虽然河南省工商局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政策,但归根到底这些政策都属于原则性规定,加之诸多政策都设置了相应的限制性条件,使得其操作性大大降低。
法律支持不足。河南省各大高校目前还未构建大学生信用体系,相应的公益创业组织准入机制、规范化经营等法律体系依然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大学生实施的公益创业活动很难得到金融结构的贷款,也很难得到各投资机构的注意与青睐,直接造成相当多的大学生公益创业计划化为了空中楼阁与海市蜃楼[3]。
三、“双创”背景下构建河南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支撑机制的思考
(一)发展一体化的公益教育体系
公益创业教育是指对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所必备的知识、精神、能力、实践技能以及思想意识的系统化教育,工社会利益与公共利益引导性的教育,完善的公益创业教育体系包括研究体系、教学体系以及实践体系。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公益创业教育已历经近20年的发展路程,包括哈弗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在内的一系列顶尖院校,都已开设有公益创业课程,其中哈弗商学院从2004年开始招收了首批公益创业博士生;国内的公益创业教育则开始于上世纪末,虽然目前仍处于公益创业教育的探索阶段,但部分地区的高校也取得了些许经验,如湖南大学开创的融合“公益助学+就业+创业”的一体化创业教育模式等。[4]国内外这些大学公益创业教育经验对河南省高校来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习价值。所以,努力发展课程教学、就业指导、创业培训的一体化公益教育体系,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支撑机制的构建具有深远意义。
(二)搭建支持性的创业孵化平台
与创立商业企业相比,公益创业的艰难程度并不低,甚至对相关创业者的意志力、知识、能力与技能等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因此,河南省政府、社会与高校有责任对立志于公益创业领域的大学生给予必要的引导与支持,最大程度解决河南省高校公益创业文化氛围不足的问题,尽可能的孵化出更优更多的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公益组织,以此消除大学生在公益创业方面的畏难情绪。比如,可以借鉴哈弗大学与斯坦福大学创设的“SE Lab”(公益企业创业实验室),以及其安排的问题研究、组织调研、案例分析、报告撰写等课程计划;参考国内其他高校已成立的创业孵化中心,学习其创业场地的选择、软硬件设备的配备、小额资助方案、创业能力培养等服务模式。另外,由于对公益创业初始阶段的大学生而言,在创业资金方面的需求通常是最为迫切的,因而创建公益创业基金可以说是搭建公益孵化平台的核心工程,具体可从两方面寻找突破口:一方面是鼓励大学生通过努力经营公益组织取得相应收入;另一方面是拓展社会捐赠渠道,帮助大学生积累初期的公益创业资金。
(三)强化导向性的创业规划能力
根据实际调查发现,河南省高校大学生的公益创业失败率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创业活动并未做出一个全面的长期规划。面对当前就业压力愈演愈烈的形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是在无法就业的境况下选择的创业,不仅缺乏相应的创业能力与资源准备,而且创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较大,大大扩大了创业风险。从本质上讲,创业生涯规划主要是大学生对未来创业生涯的计划与预期,河南省各所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创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5]具体实施策略可从新生入学着手,即认真把握大学生的发展意愿、个性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并以此为着力点有效引导有潜力的大学生探索符合其自身特质的创业方向,培育其创业生涯的规划能力,使其明确自己的公益创业目标,并能自主学习有关知识与技能,且会灵活调整自己的价值观,不断拓展自己的公益创业空间。同时,河南省高校应建立创业规划能力教育的长效机制,全方位支持大学生的公益创业动力,帮助其克服创业的盲目性,提高公益创业的成功率。
总而言之,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创业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些观念的改变一方面需要大学生发挥自身的积极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则需要政府与教育部门的公共服务支持、政策引导等,尤其要靠高校的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以及专业服务机构的大力支持等。只有进一步优化机制才能够真正推动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创业观念的科学转变,并将之应用到创业实践过程中。所以,河南省要以此为根基,充分抓住“双创”背景下的良好发展机遇,借助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强劲发展势头,帮助大学生实现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双创”活动对经济社会的重要驱动,推动河南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权.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基于河南省高校创业教育的调查[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03).
[2]高纬俭,梅文娟.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不公开审判制度比较研究――基于特别隐私权的理论视角 [J].天中学刊,2015(01).
[3]潘加军.基于公益创业实践基础上的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