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招投标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校;资产管理;基建;项目经费
一、高校基建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1.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由于高校基本建设项目为非经营性项目,投资大、专业性强、管理要求高,以前主要靠国家投资,筹集资金相对来说有保障,导致高校对基本建设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有的高校基本建设的组织和结算由一个部门完成,基建部门就是基建资金的管理者又是使用者。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奖惩措施。
2.招投标制度不健全,运作不是十分规范。目前高校在招投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在工程这块采用了招投标制度,但是对勘探、设计、监理以及重要设备等大部分没有进行招投标制度,从而导致施工过程变更较多;(2)违反规定,对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不招标;(3)将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采取少计工程量压低造价等方式规避招标;(4)不按正常程序公开招标,而是以议标、邀标、指定招标等方式将工程发包给有关系的施工单位,搞假招标,从中谋取好处或收受贿赂。
3.基建项目施工过程监督不力。由于高校基建管理人手缺乏,专业人员不足,基建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基本上都委托给了监理单位。在委托监理单位时,很多高校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选择随意,对监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也没采取必要的监管,过度信任监理单位。
4.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素质不高。有的高校基本建设财务人员对基本建设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主要是根据财务制度办事,不熟悉工程知识,也不是很了解工程进度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单纯从财务制度上审核各项开支,难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5.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高校中教职工对于基建领域的腐败行为议论很多,但由于不能深入其中,从而很难发现问题的症结,更不要说掌握腐败的证据了。监督不能到位,腐败问题不能被发现,也就不能查处,这就是高校基建腐败现象不断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高校基建项目存在的问题及高校在产管理现状,可从以下方面加强管理
1.加强管理和监督,强化内部控制意识。高校必须重视项目建设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基建管理监督制度,目前高校项目法人基本上由单位法人一人承担,因此,要求单位法人对基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进度和资金管理总负责,对高校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总负责,实行基建项目终身负责制。高校负责人就是项目负责人,对基建项目质量终身负责。
2.严格执行基建工程招投标制度。严格按照《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办法》等的规定,招投标的基建项目必须全部进入招投标中心招标。并对招投标的工作程序、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加强管理,健全制度,在制度上堵塞各种漏洞。
3.实行合同管理和项目跟踪审计制度,严格资金管理。资金支付也是容易产生腐败的方面,强化基建工程审计,资金支付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和审计的工程进度执行,重点强化对工程计量支付和设计变更的管理。
4.加强监理工作,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在新形势下,高校基建管理部门应发挥自己的优势,不但要参与施工管理,而且要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协调处理好与监理单位的关系,充分调动监理单位的工作积极性,甲方和监理配合共同把施工过程管理好。
5.加强高校基建审计工作。健全内审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内审制度,依法行使职能。拓宽审计范围,强化审计监督。审计部门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转变思路,更新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对基建工程全过程审计监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全面到位,全方位全过程对项目决策、工程招投标、工程签证、隐蔽工程验收、建设资金管理、工程价款结算以及工程质量的跟踪监督。
6.实行公示制度,搞好群众监督。各种基建项目审计结果都要向社会公布,增加审计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广大教职工和社会各界群众的监督。通过公开审计结果,使基建项目更加公开、透明。使每一项基建工程都是阳光工程。
二、高校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1.科研经费支出混乱。当前,部分院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体制松散,财会人员在经费支出时审核不严,造成经费支出账目十分混乱。一些科研经费成了“人情款”、“私房钱”或者招待费。尤为严重的是一些科研人员通过虚开发票、购买假发票和虚造劳务费发放单据等手段套取科研经费。部分科研项目仪器设备采购时无任何相关部门审批、验收手续,设备购置不入学校固定资产账,造成科研经费严重流失。
2.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许多高校尚未根据院校科研事业发展实际制定适应本校现状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造成财会人员在经费管理中没有健全的制度可以参照,使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不统一、不连续。部分院校领导只重视教育事业经费管理,对科研经费管理不够重视。
3.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各自为政,相互脱节。高校普遍缺乏项目管理理念,造成科研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各自为政,相互脱节。财会人员不参加项目可行性分析,不参与项目概算和预算编制,无法落实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项目完成后,财会人员被排斥在项目验收环节之外,无法参与财务决算与项目绩效考评等管理工作,造成部分院校只注重项目申请,不重视管理,给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根据经费管理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完善管理
1.健全科研经费管理体制,落实经济责任制。加强制度和管理流程建设,实现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建立规范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是加强科研经费管理,解决经费管理突出问题的重要保障。高校应根据发展实际,按照相关制度规定,以各类科研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为基础,制定适应院校自身情况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使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则可依。同时,高校还应将科研经费管理纳入院校经济责任制范围,制订相应的经费管理流程,规定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其他相关部门以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设置专门岗位负责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项目决算工作,明确科研经费使用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细化科研经费支出范围,加强仪器设备采购管理,规范科研管理费提取比例和科研协作费转拨手续。
2.利用高校网络平台,加强部门协作,共同管理科研经费。对科研项目实现动态监控,并做到信息共享,这样可使项目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同步掌握项目进展信息。以便对科研经费财务信息进行实时动态查询、统计、分析和管理,实现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由结果控制转变为过程控制。学校要根据财政部制定的有关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实现职能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以达到管理环节的相互协调,实现相互监督、高效使用。
3.加强科研经费监督检查。保证科研经费出效率、出成果是科研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高校财务部门应根据内部控制的财务要求,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监督机制。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与监督列入学校内部审计监督范围。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审计,发现违规现象及时纠正。科研项目经费的审批报销应做到手续合法完整,账目核算准确。确保科研资金合理安全使用。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弄虚作假、挪用经费的行为,对科研经费使用中的违规行为,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从体制上应该把科研经费管理纳入到整个科研管理中。加强监督,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
4.开展科研经费的结题审计和效益审计,完善科研项目的绩效考评制度。课题结题审计是对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一种强有力手段。通过结题审计,可以发现问题,对症下药,从而对其他课题的经费使用产生约束力。 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如何,既是资金提供者所关注的重点,也是衡量高校科研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开展科研经费效益性审计也将是今后高校科研管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高校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研项目的绩效考评体系,从科研项目的国际国内技术水平、科技含量、经费开支方面等进行全面考核,对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戴维忠:高校新建校区项目过程控制及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关键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对策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构依法依规对高校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行为。在近年来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发现了高校主要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对促进高校主要领导干部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重大经济决策方面的问题
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发现部分高校没有专门的重大经济决策制度,对各项重大事项决策的机制和程序不明确、不细化,导致一些重大经济事项未经集体决策即执行,或虽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决策,但决策的依据不够充分或经济事项执行完后再来补相关的手续。另外,有些高校的重大经济决策内容违反国家有关的规定,部分重大事项因决策不当或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
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高校预算必须按照批准的规定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但在高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中常常发现以下问题:一是超预算支出或未完成预算支出等预算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二是执行预算过程中随意调整、追加预算的现象比较严重;三是实际支出与预算核定的开支标准和用途存在较大差异。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预算起不到应有的刚性和权威的作用。
(三)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方面的问题
科研项目的财务管理不透明,科研经费的收支明细没有完全公开,出现了很多科研人员拿非科研项目的发票来进行冲账的现象。科研经费使用的违规成本过低,科研人员强化科研经费合理合法使用的积极性不高,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研项目经费开支范围不符合规定。科研项目经费都有其特定的开支范围,但审计中经常发现超范围支出科研项目经费的情况,如将项目经费转化为个人家庭消费或支出其他与项目无关的开支问题,使用经费购买日用品、手提包、衣服、保健品、酒水等,甚至使用经费旅游、美容等;二是冒领劳务费或虚列劳务人员名单套取科研经费等。审计中发现部分劳务费签领单上的签名是同一个人的笔迹或经调查发现所列劳务费名单的人员并没有领取过该劳务费等;三是部分大额项目报销手续不全。对于大额报销学校一般有规章制度要求有一定的审批与招投标程序等,但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大额报销只有一张发票,而无其他相关的证明手续完备的附件。
(四)物资采购管理方面的问题
高校一般都会对物资采购制定出各种专门的管理规定,比如招投标管理办法、招标采购工作程序、科研设备管理办法、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校并没有严格按相关规定执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别大额物资采购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招标;二是一定金额以上的物资采购未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三是有些物资采购未按规定由学校组成的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四是有些采购项目先实施后进行形式上的补审批或补验收。
(五)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购建的部分物资未按规定进行固定资产的报增,形成账外资产;二是管理权分散,职责不清。高校实行的是账物分管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高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统一采购和固定资产的报增,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各职能部门负责归口固定资产实物的使用与管理,而对各大类固定资产缺乏统一管理和协调的部门,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出现重复、交叉,相互间又缺乏沟通,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报废和清查等常常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导致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难以落实,固定资产流失、账实不符、家底不清、固定资产盘盈或盘亏等问题严重;三是使用效率低,浪费严重。高校固定资产的投资缺乏统筹安排和可行性的论证,没有形成资产共享的机制,不同院系常常重复购置相同的设备且长期闲置,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投资过于盲目,资源浪费严重。
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的改进对策
(一)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按照教育部关于建立现代高校制度的有关要求,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全校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等治理体系建设,促进高校运用制度管理各方面工作的治理能力水平的提升,严格高校各项制度的执行力。特别要注重完善高校重大经济决策机制的建立,并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其贯彻落实到位。
(二)加强预算管理,建立预算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和预算执行的随意性使得高校预算执行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高校需要加强预算管理,规范预算的编制工作,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的可靠性;完善预算调整机制,控制预算执行进度与开支金额;规范预算执行,将预算执行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用途和标准执行预算。同时,为了激励各单位或各部门更好的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可以考虑建立预算管理绩效考核机制,以考核促进预算管理的完善。
(三)严格执行科研经费使用内部控制制度,加大科研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
项目经费包干制是国外通行的做法,我国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照该做法,科研项目研究质量或研究成果只要达到了预期要求,课题组成员就可以自由支配和使用项目经费,或者明确总经费中的一定比例用于补偿课题组成员的劳动支出,从而避免科研人员过多依赖发票进行报销现象的发生。
建立成果绩效拨款机制的科研项目经费资助方式,即启动经费拨款相同,但要根据项目研究质量的情况预留一部分经费,质量优秀的追加经费,质量低下的就要扣减经费,以此激励科研人员努力提高科研研究的质量,重视科学研究,减少重立项轻研究质量现象的出现。同时,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经费分批拨款同步,可以有效对科研项目进行调控,掌握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
高校要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与管理,严格科研经费报销的审批。科研处要严格依据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相关科研经费补充规定和项目经费支出管理计划等严格审批经费报销。财务处要依据相关财务报销管理规定,结合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对不符合规定的支出或手续不全的支出不予以报销。同时,高校要加强对劳务费支出的管理,以防出现冒领劳务费或以劳务费的名义套取科研经费的问题。另外,要发挥高校财务、科研、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协同配合作用,以规范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要加大滥用科研经费的查处力度,发现滥用或挪用科研经费的问题,应及时依法处置,严格追查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控制度,规范物资采购行为
要做好物资采购工作,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要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加强物资采购的审批和验收工作管理,严格执行物资采购报销和相关招投标的规定。各高校要针对物资采购各环节容易出现问题的风险点,制定出应对风险的具体措施:一是物资采购审计组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要求一定金额以上的单件物资或批量物资需要经审计后方可进行采购,特别是对于大型仪器设备,要督促实行公开招标,审计全程跟踪监督;二是对物资采购项目审批表、采购项目验收报告、招投标采购申请表和相关合同书等证明相关采购项目手续完备的报销附件不齐全者,财务部门一律不能给予报销。同时要明确物资采购工作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一旦采购工作的某些环节出现了问题,可以明确归责相关部门及人员,从而增强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的责任意识,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这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制度管理采购行为,以制度管理人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对物资采购行为进行全程的控制。
(五)强化固定资产的报增及清查盘点管理
一是高校加强固定资产的报增及核算管理,对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报增的,在未进行固定资产报增前不予以报销。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二是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机制。首先,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对学校的全部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的管理。其次,各职能部门负责所使用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并且要接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最后,各教研室或实验室等负责所使用固定资产的存放地点、负责人、故障发生和维修等日常登记和维护保管工作,并且接受归口职能部门的监督。三是建立专管共用,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统筹全校的固定资产投资,做好全校固定资产的整合工作,鼓励各院系之间互相租借固定资产,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现有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避免闲置浪费,盲目投资固定资产和重复投资固定资产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晓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6,5.
[2]潘云霞.高校往来款管理探讨[J].会计师,2012,10.
[3]黄永林,李茂峰.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与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教育与经济,2013,3.
关键词:属地管理网上商城采购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c)-0164-02
2016年3月份,江苏省财政厅颁布的《江苏省财政厅关于明确省驻宁外单位政府采购有关政策的通知》(苏财购[2016]17号)文中,明确了采购监管与审批办法:省驻宁外单位政府采购应实行属地管理,同时大力推广省驻宁外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参加省级“网上商城”采购。《关于推广江苏省省级政府采购网上商城采购有关工作的通知》(苏财办〔2016〕42号)文中,对列入“网上商城”采购目录的13大类160个品目,单项或同批预算在20万元以下的货物,实行“网上商城”直接下单采购,采用单位公务卡在线支付或货到验收刷卡支付。
该文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文件规定对驻宁外高校采购工作产生的影响
1新规促使高校采购发生的变化
1.1采购机构的变化:由校内部门转向政府采购机构及招标机构
该院是省属高校,因为财政性资金管辖的不同,常州市财政局不管理省级财政拨款单位的采购,在以往的采购过程中,该院是在行政职能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处下设招投标管理中心,按照江苏省政府采购的要求并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采购管理办法,由招投标管理中心组织实施招标采购事宜。
明确属地管理后,执行常州市政府集中采购及标准的要求,大部分的采购都需将采购计划上报常州市财政局采购管理处,由常州市政府采购中心或有资质的招标机构采购。相较于江苏省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常州市政府采购目录更为详细且限额标准较低,很多目录范围内采购预算起点金额1万元,故而该院大部分的采购均由政府采购机构或招标机构完成,校内的招标采购量大大减少。
1.2采购方式的变化:从以公开招标为主转变为以竞争性谈判和询价为主
经过该院招投标管理中心的实践探索和完善总结,已建立了一套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招投标制度和采购管理办法,形成了以公开招标为主要采购方式的采购模式。
属地管理后,政府采购机构及招标机构将未达到公开招标限额的项目都采用竞争性谈判或询价的方式。
1.3采购人员的变化:从校内到社会
该院的招投标人员非专业人员,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和学习,专业技能有限,在校内的招投标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
属地管理后,该院所有招投标工作人员都参加了省财政厅组织的《全省政府采购社会机构人员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政府采购相关法律及规定,并且在与政府采购机构和招标机构的接触中开阔了视野,业务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2新规给高校采购带来的便利
2.1新规减少了高校采购腐败现象的发生
校内招标采购一直是监察重点,如采购人员意志力缺乏,在采购过程中出现腐败行为也时有发生。“网上商城”采购使得分散采购公开透明,属地管理后校内招标采购减少,重要项目都在集中采购机构采购,大大降低了校内招标人员腐败的机会。
2.2新规促使采购人员业务能力提升
集中采购机构人员相较于学校招标人员,素质高、专业精,标书制作严谨,有全面的专家库,对专业技术条款有权威性。并且挑选的评标专家更专业,评标过程更客观公正,避免了采购人的过多干扰。
2.3媒体影响力大,引进竞争机制
政府采购相较于学校平台更大,更具有权威性,媒体的影响力也更广,使得采购的项目能够被更多的供应商关注,吸引更多的单位参与投标,促进竞争。
2.4“网上商城”使采购便捷化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网上购物已成市场消费习惯,江苏省“网上商城”依托苏宁、京东、天猫三大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使采购方便、快捷,很好适应了新形势下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政府采购工作的需要,体现了公共资源优势和市场机制的互补,保障采购人能采购到价格低、服务好、质量高的正品货物,极大节约财政资金,具有方便快捷、价格合理、公开透明、便于监管等特点。其价格与定点电商官网价格相衔接,成交价格不高于定点电商官网价格,整个交易活动留有痕迹,实现全过程监控,可及时掌握统计数据。加快了采购流转速度及进程,提高了采购工作的效率。同时促进政府采购公开、公平、公正、高效、透明,提高了政府采购满意度,实现阳光采购和效率与效益的统一。
3属地管理和网上商城存在的问题
3.1采购周期长
采购周期一直深受采购人的诟病。属地管理后,由于采购机构的采购任务大大增加,为了减少采购成本,采购机构会将同类型的采购项目整合采购。但是由于各个采购人递交材料的进度有差异,会造成采购周期拉长。如果是公开招标项目,从使用人提出采购申请到最后的设备验收、资产入库,完成一次完整的招标采购过程需要2~3个月的时间,对于进口设备则需要更长时间。这与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使用的时效性要求形成了突出矛盾,并严重影响了学校实验室建設进程及国库项目资金支付率。
3.2低价中标方式导致部分采购产品不如人意
校内的招标以公开招标为主,虽然采购周期长,但是能综合各方面评分,最大程度选择价格合理、品质较高的货物或服务。但是从学校建设的长远与持续性来讲,不是每个项目的预算金额都能达到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的限额,集中采购机构将未达到限额的项目使用竞争性谈判的方式采购,使得一些综合实力较强但是成本价格高的企业失去竞争优势。且大部分采购人对招标规则研究不透彻,标书中没有很好写明要求,造成中标价格很低,但是采购的产品并不完全符合最初的要求。
3.3商品价格波动快
“网上商城”商品的价格变化很大,可能看好的价格,准备购买时价格会上涨,又或是今天购买后明天骤降几百,让采购人员陷入被动。
3.4售后及维保服务欠缺
“网上商城”采购的商品出现问题,平台能够退换货或维修,但是花费的周期较长,以该院采购经历为例,在京东慧采平台购买的对讲机出现了质量问题,联系维修后第2天上门取件,3天后送回。但是在苏宁易购购买的打印机退货周期拖延了10天,且款额的退回也历时近1个月,严重影响采购人工作需求。对比之下该地实体供货商能够及时前来维修,如果维修时间较长还可以提供备用机器。另外“网上商城”采购的大型电器设备的安装等都需要自行联系厂商安装,而该地實体供货商能够送货安装一步到位。在设备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简单的驱动安装、或是重装系统、又或连接打印机等小问题,“网上商城”采购的商品不会包含这些服务,而该地实体供货商可以随叫随到。这些服务都是网上商城的弱势。
4改进建议
(1)虽然政府采购机构的采购进度较慢,但是更加正规专业,相比之下招标机构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理解有偏差,有些项目因为他们的僵化思想无法推进,灵活性、正规性不如政府采购中心。政府部门需要加强机构监管。一是宽进,推动机构扩大市场。二是严管,对社会机构执业情况定期检查,并严格处理处罚。三是强化培训,开展机构从业人员培训,不断优化培训课程,改进培训质量,扩大培训覆盖面。有效提升机构采购业务能力和水平,推动机构朝专业化方向发展。
(2)属地管理后大量高校采购任务的涌入,势必促使市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的修订,以适应实际形势。
(3)政府采购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采购人法律意识淡薄。以往校内招标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合理不合规的情况,但鉴于供应商没有提出或是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意识,存在的不合理做法一直没有正视,在集中采购机构采购过程中发现并指出时,采购人没有意识到问题也不愿意修改,总是以“我们以前就是这样的”来反驳。甚至有些采购人前期不认真调研产品参数,标书制作马虎,成交后对中标单位各种不满,甚至没有保密意识,泄露中标单位投标信息,联合其他投标单位投诉质疑。采购单位要组织学习政府采购及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强化采购人的法律意识。
(4)政府采购法颁布以来,各级财政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推进政府采购制度,为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当前宣传的重点为凡是集中采购目录中的项目,必须强制委托集中采购机构实施集中采购以及如何规范集中采购机构的采购行为,而对如何规范采购单位在政府采购中的行为很少提及。建议财政部门应加大对采购单位规范采购行为的宣传力度,并细化政府采购法,以此来规范采购单位的采购行为。同时,采购单位要精确预算、提高计划意识,根据预算计划合理安排采购实施进度,尽量避免临时采购和紧急采购,确保政府采购的质量。
5结语
关键词:民办高校;资产管理;人才架构;审计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民众对于学历的需求达到了新高,高等教育招生率和入学率更是屡创新高,其在形式上有需求,而2002年1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教育划归高等教育中,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导致民办教育实质上迎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发展期。根据教育部官方网站2016年6月3日最新公布的《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16年5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79所(含成人高等学校284所,中外合作办学5所,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2所),经教育部审批的具有颁发本专科文凭资格的民办高等学校734所(不含1所成人高等学校、5所中外合作办学和2所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普通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约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25.55%,与公办高校相比,我国民办高校一般更注意自身特色,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民办高校的特点是依据社会发展特色,为社会专门提供紧需人才,为国家培养复合型和立体型人才。众所周知,法律法规中对民办高校的定义为:民办高校指的是除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组织以外的各种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自筹资金,依照本规定设立的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教育机构(1)出自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文件《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教计【1993】129号)》,而一般的学者认为:民办高等学校一般是指非国家主导,以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等个人,利用自筹资金,根据国家和教育部指定的高等学校设置标准,面向社会与政府部门或者公办学校联合依法举办的。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虽然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同属于高等教育,但是其资产属性存在明显的不同,民办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应该针对性的对民办高校的资产进行科学管理。民办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发展迅速导致的资产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民办院校因为发展的年限比公办院校短,又赶上国家经济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存在较大缺口,急需发展民办教育,然而欲速则不达,直接导致其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其主要表现为资产管理制度的版本老旧,完全跟不上资产管理的新形势、新发展。例如:某民办高校,其资产管理制度性文件还是2005年的版本。另一个表现形式是起草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够。起草人员不是资产类专业出身,也不是财务类专业,更不是资产管理的资深操作员,只是在模仿个别高校资产管理的文件上做出适当的本地化适用性修改,这直接导致文件的行政性有余而实用性不够,以及细化性和专业水准严重不足。资产管理要科学管理,绝不是非专业人士能够全局把控的,资产管理是管理的审慎科学。
二、内部审计存在较大问题主要体
现在事前、事中的审计薄弱一般的民办院校是有审计处的,但审计处的重要性却不足,其在人员架构上也存在审计人员的不足,审计人员在审计上的意识也不足,审计部门极易成为点缀部门,这导致的比较严重的后果就是事前、事中的审计薄弱。例如:某审计人员在资产采购的前期参与招投标,但是审计人员内心觉得资产采购是采购科的责任,有主要采购在,就是已有人承担责任,审计处对资产采购的流程监督就流于招投标这一程序的表面,最主要的就变成人到场、签字有,而对前期的合规性监控不足,对于例如为什么总是这几家供应商来招投标而不产生疑问,对于投标单位数量过少也不追究,对资产采购招投标过程的监督流于签字参与的表面化呈现,更不用提采购人员招投标程序中与供方串通类招标存在的可能性。
三、资产管理意识不强、部门协同不够
在民办高校内部,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文件是10年以前的,相关管理制度已经跟不上学校的资产管理现状,管理制度上对资产管理相关部门的管理协同性条款不涉及或者涉及很少,其资产管理文件因为人员长期专业性的问题突出,其对学校的历史性了解有余,但是对于革新犹疑,加之专业知识本身的缺乏,专业能力欠缺,起草的文件本身就存在制度性的漏洞。因为制度的缺失,引起相关协同处室工作上的相互推诿,各部门协同性更加不够,其资产管理的意识薄弱,资产管理让位于教学、科研等行政工作,在资产管理的协同上形同虚设。因为协同不够,当然也因为民办高校跟公办高校的资产属性不同,导致会计核算口径不统一,直接导致固定资产计量混乱,有间接造成各类数据上报不统一的可能。
四、难以言说的管理人员之伤
民办高校因为办学性质的问题,其编制很少有行政岗的正式事业编制,引进的行政类高学历专业人才因多种因素留不住,其一是因行政类人才待遇跟不上现有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因为经费的问题,为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在后勤处,基建、采购管理人员招聘的专业性上不足,专业性强的人才不愿意来,来了也是:人往高处走,来了也是浪费,并无发挥的余地。这直接导致好的人才留不住,特别是三线城市的民办高校。其二是因为学校的高速发展,原有的行政人才专业素养跟不上现有学校发展的规模,但其对学校的熟悉度高于新引进人才,是话语权的掌握者,是管理者,直接导致新引进的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缺乏话语权,人才愈加留不住。因为经费不够,一人多岗在民办高校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某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的资产管理人员一般有院办主任兼任,院办主任本身行政工作就不轻松,还要兼职资产管理员,难免有顾不到的地方,民办高校一般认为教学、科研行政工作比资产管理工作重要,认为教学行政工作不能拖,但是资产管理工作却可以延后处理,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观念,资产的账目需要日清月结,这样才能做好资产账目的正确性。资产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够,工作不够积极,批语应付上级资产管理部门,不发挥资产管理的主观能动性。
五、变动频繁不利于资产管理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人员流动性大,转岗、辞职、转聘、招聘等人员流动现象频繁,直接导致从事资产管理的人员流动频繁,给民办高校的资产管理延续性造成较大的障碍,极易出现资产不清的问题,例如:某民办高校因为资产科科长的离职导致资产账目不清,实行耗时整年的全面的实地资产盘查、资产整账工作。相关的二级学院,因资产管理员的离职,导致学院资产放置地不清,给盘查带来实际的障碍。一些高校只停留在传统的资产管理静态管理阶段,例如,某二级学院的资产管理连台账都缺失。这样极易造成资产的账实不符和资产的流失。民办高校的部门拆分跟合并非常频繁,例如:某民办高校的保卫处就经历归后勤处管理到独立的过程,导致人员跟办公地点的变化频繁,还有学院的变动、校区的变动也很频繁,这就导致固定资产在频繁的整合跟变动中破坏和流失。随着民办高校自身综合化的发展,民办高校资产管理上的问题成为发展上明显的短板,我们必须从源头上对资产管理进行改进,提高资产的利用率,让资产管理助力民办高校的发展,我们从以下几点提出改进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人才组织架构注重人才,提高人才待遇,对外引进人才。民办高校,不同于公办高校,并没有国家配套的经费投入,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书费收入,股东注资,以及银行贷款,就国内的情况而言,多数民办高校的财力比不上公办,但是其优点胜在制度灵活,其书费收入比公办高很多,所以我们更应该通过提高资产的管理利用率,以节省经费,用做人才引进的资金,这样就是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和提高人才待遇双手抓。对内鼓励员工学习进修提升,加强员工的绩效管理。科学化绩效考核,要发挥民办高校体制灵活的特点,要求干部能上能下,特别是对管理干部的要求应该与时俱进,不符合要求的,宁愿从外部引进,在资产管理领域不能任用不具备专业知识的领导,再配备新毕业的专业人员,人力配备要科学,主管的直属领导不专业,不能下属也是非专业出生,而且在涉及资产管理、采购等重要的岗位上要避免人力资源管理上类似的“近亲繁殖”错误。例如,某民办高校,主管资产的主要领导是某校某专业毕业,非资产相关专业,也不是管理类专业,其下的采购管理人员系同一个学校同一专业,其下的资产主管人员,仍然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专业毕业的。而在一些民办高校,竟然还存在夫妻两人同是同部门不同科室管理人员的问题,这在管理上是极其不专业的“近亲繁殖”,这不光不利于资产的科学管理,还有利于小团队利益关系的建立,存在极大的管理隐患。要建立保障型倾述通道,合理利用好新引进的人才,鼓励人讲真话,办实事。只有鼓励人讲真话,进行人力资源的革新,才能保持民办高校办学的活力,我们的管理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鼓励人讲真话,办实事才能更好的办好事。
(二)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科学的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固定资产专职管理机构,在学校层面建立统一的资产管理制度,并进行统一的归口管理,并对资产管理专员的工作职责进行科学化的专业梳理。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权限对资产进行归口管理,其它部门具体负责使用管理,明确使用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监督部门、校领导以及其它各部门的权限和责任。避免工作相互推诿、权责不清、权责缺位的现象出现,制定和优化工作流程,操作必须程序化、规范化、相对简单化。根据现有的情况,民办高校需要的关于资产管理方面的制度应该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固定资产操作流程》《固定资产报废、报失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绩效奖惩管理办法》。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上,必须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细化,使固定资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循,同时,对于制度的实行要狠抓,加大检查和管理监督的力度,必须把制度落到实处。
(三)强调财物分离,多部门协同管理在建立健全了各项资产科学管理制度以后,资产管理便有据可查,有了管理的基础,民办高校应该提倡资产管理的“财物分离”“财物分离”是财物管理的准则之一,有利于资产的管理,防止内部腐败产生,是一定要遵守的原则。多部门协同管理,资产科或者仅仅是资管处是无法科学全面管理好资产的,因为资产管理涉及各行政处室人员及各二级学院的老师,可以说是涉及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工,部分还涉及学生跟企业、个人的捐赠,必须做到事前采购的预算活动管控,事中的资产科学、信息化登记以及事后的资产管理、科学使用。在多部门协同管理的基础上,强调校院两级管控。
(四)利用专业的信息化软件管理资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爆发式应用增长,目前,资产管理利用的基本面已经改变,从人管理到制度、技术管理的条件已然成熟,民办高校利用信息管理软件管理资产已经是大势所趋,在有限经费预算的情况下,维护好资产数据的变化,让资产信息软件为大家服务,民办院校可以利用资产管理的信息化软件来建立资产验收制度、资产管理责任制、执行资产清查制度、健全资产处置制度、提高闲置资产利用率,规范资产内部流转,从而动态静态结合管理资产。资产一定要考虑资产的利用率,服务年限。校院两级利用好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文件先行,实践培训随后。在资产管理各级制度建立完备的基础上,号召学校教职工重视资产管理相关工作,并把资产信息管理的软件学习文件下发到位,号召教职工进行相关性的学习,我们对相关度高的资产管理员、兼职管理员进行现场培训、日常辅导,对无相关性的教职工,可以采取自愿原则,自动进行线上的学习,全校高效率学习贯彻实行信息化资产管理。
六、结语
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很明显,原有的资产管理思路已经跟不上发展的现实变化,民办高校急需进一步提高对于科学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分析和总结实践过程中遇见的各种问题,擅于借鉴好的做法,总结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有针对性的提出更优化的解决方案,利用好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让技术更好的为资产管理服务,实现民办高校资产管理标准化、动态化、科学化、精准化,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确保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和有效展开。
【参考文献】
[1]杨春辉.基于内部控制的民办高校资产管理问题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9(27):22.
[2]刘玲.基于信息化的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研究[J].哲凌资产,2019(3):12-14.
[3]张立明.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现存问题与优化路径之我见[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9):124-125.
本文所指的高校资产包括无形资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等。这些资产都属于国有资产,国家针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颁布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要求各事业单位包括高等学校根据相关文件做好资产管理工作。高校资产是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生产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衡量高校办学规模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更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向前发展的基础。建立有效的资产管理制度,强化高校资产管理意识,提高资产使用率,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目前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部分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对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及工作任务重视度不足,而且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协调能力不强,导致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申请购置环节:
国家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强调“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相结合的原则”。但由于资产购置经费来源广、种类多,使用人和使用单位根据自身需要申请采购,而学校的审计部门并不了解申请人已采购的相关设备的多少,甚至不了解申请人或申请单位所掌握的经费预算,与预算脱离的资产申请,不能从源头上控制资产采购的数量和种类。这将为学校资产管理的后续工作带来重重困难。
(2)招标采购环节:
针对招标采购工作,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有相当严格的法律法规文件,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各个单位的招投标工作能有序进行,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保证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正、透明。但部分高校的资产采购部门,无视法律法规的存在,没有按照严格的采购程序进行,违背了作为资产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不但损害了申请者的切身利益,而且有损学校形象。
(3)资产使用环节:
由于没有从源头控制好资产的申请采购,导致资产的盲目购置,而且采购的部分设备都是多功能性的。申购者没有考虑资产在实际中的使用效率,相关部门没有做好评估论证工作,一些设备在功能性方面都有重叠,致使其平时利用率就不高。再加上寒、暑假期间闲置设备、缺少维护保养,导致资产使用率低下、资产闲置浪费的现象严重。这样不但降低了资产设备的实际寿命,而且大大降低了其使用价值。为了避免或减少高校资产管理中所呈现出的种种问题,采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对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实施实时可控的动态化信息化管理,设计和优化业务流程,使校内各部门之间信息流畅传输,不仅可以从源头控制资产盲目采购,提高资产的管理效率,也能使资产采购工作更加透明化、公开化,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校内资源共享,提高资产使用率和管理水平。下面主要从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工作原理来分析和探讨其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3B/S结构模式与高校资产管理
3.1B/S结构的工作原理
B/S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兴起的,是对C/S(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应用的扩展。在B/S结构下,用户可以通过www浏览器访问Internet上的文本、数据、图像、动画、视频点播和声音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由许许多多的Web服务器产生的,而每一个Web服务器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大量的数据实际存放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客户端除了www浏览器,一般无须任何用户程序,只需从Web服务器上下载程序到本地来执行,在下载过程中若遇到与数据库有关的指令,由Web服务器交给数据库服务器解释执行,并返回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又返回给用户。
3.2B/S结构的资产管理系统的基本构建
正如B/S结构工作原理中所提到的,在B/S结构下,只要各客户端电脑具有网络环境,都可以通过浏览器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访问资产管理系统,而不需要安装资产管理的相关软件。对于学校来说,每个教职工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账号和密码访问资产管理系统,只是每个人的权限或角色不同。为了能使B/S结构的资产管理系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教职工,其基本结构须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用户层:各个具有不同权限的用户用来输入数据,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实时更新。比如申请人录入需要采购的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数量等信息,等待审批。处理层:用来处理用户层的数据请求,并把处理好的数据反馈给用户层。例如负责采购的工作人员把招投标信息及过程输入系统,供用户浏览。服务层:是系统管理员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增加、删减、维护系统稳定性的层次。
3.3B/S结构应用于资产管理系统中的优势
与传统的单机版资产管理模式和C/S结构的资产管理模式相比,B/S结构更适合应用在大量资产的管理工作中,而且有部分高校已经在资产管理工作中使用了B/S结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效率。
B/S结构从性能方面来说,最大的优势是其异地浏览和信息采集的灵活性。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系统,只要可以使用浏览器上网,就可以使用B/S结构的终端。无论是申请资产采购还是招投标工作,无论是申请意见审批还是资产使用情况登记,每个教职工通过自己的账号和密码,都可以进行相应权限的网络操作。这样不但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节约了纸张,而且缩短了从一个环节到下一环节所花费的时间,提高了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
(2)实现数据与资源共享。
高校资产管理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资产的使用率,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价值,尤其是在部分科研为主的高校,采购较多的先进、专业的贵重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好资产使用登记。一是方便学校对资产的利用进行评估,二是方便其他有需要使用此设备的单位申请使用,从而达到数据的共享、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对于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和校外的科研单位约定资产共享条款,有偿使用校内资产,不仅实现了资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而且提高了资产的经济效益。
(3)开发简单,维护和升级方便。
以C/S结构为基础的资产管理模式,系统中的某一个模块升级或变动,与其相关联的其他模块都要变动,使系统升级成本比较大。对于B/S结构而言,系统开发和维护等几乎所有的工作都集中在服务器端,当学校需要对资产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时,只需更新服务器端的软件就可以,极大地减轻了异地用户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尤其是在高校,客户端分散,且应用简单,只需进行简单地浏览和少量信息的录入,B/S结构的资产管理模式的实际使用价值更明显。
(4)防范风险。
B/S结构的资产管理系统根据不同的功能分为不同的模块,不同权限的教职工根据自己的账号和密码进入,进行相应的操作,对自己没有操作权限的项目,只可以浏览。学校资产管理人员要对校内人员的变更,及时做出其相应权限的调整和变更,不同环节的权限设置必须能够相互牵制,不得由一人拥有资产管理的全流程权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系统数据库的安全,防范财务风险。
4对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展望
4.1加强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
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固然重要,但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责任心和管理水平更是重中之重。高校应当与时俱进,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从事资产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包括资产管理的先进技术、财务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为资产管理工作打造良好的管理队伍。
4.2利用先进技术进行资产管理
近几年新兴的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到资产管理系统中,可以自动识别设备实时信息,给管理者提供准确的数据,并能实现快速定位查找,能更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及安全性能。
4.3积极探索高校资产有偿使用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