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德育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社会群体的关注,从国家部属到各地方政府、各高校均鼓励有志青年创业并给予一定培养扶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创业热潮中,而创业本身也成为一条重要的就业和发展之路。然而,由于创业学生自身素质的不完善、学校教育的缺失、市场经济的制约等许多因素,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诸如价值观片面、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等弊端,既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创业积极性,也对社会发展存有隐患,形成对大学生创业的不信任问题,使得大学生创业出现德育层面的难题。本文基于伦理观视角,挖掘对于创业教育中伦理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集中体现在实践层面,伦理为道德的外化,表现在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规范性、道德性和品质化过程中,采用伦理观视角来剖析创业德育教育的现实问题,是价值判断的客观呈现,透过系列现实问题,探寻隐含要素,科学有效分析论证,探究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的途径,并对高校及社会教育机构有所启示。
一大学生创业德育问题现状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2010届到2014届全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变化趋势,五年中从0.9%到2.0%不断攀升,根据麦克斯调查研究,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比例为2.9%。以教育部2014年的全国大学毕业生727万测算,2014年时有约21万大学生做出创业选择。大学生创业趋势渐高,在数量与质量的联动提升要求下,开展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大学毕业生创业成功率长效促进机制的实现需要越发迫切,除社会客观因素外,立足大学生创业个体存在以下问题:
(一)诚信思想缺失
理论深刻阐述了价值观在指导人们行动上的重要地位,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多数大学生创业者为追求利益,放弃原则,抛弃品行,将财富汲取等同于社会地位和他人尊敬的共性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个人品行以及对社会的崇高责任感、民族荣誉感被分阶段、分层次的忽略,个人价值的实现出现狭隘化和极端化特征。诚实守信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市场经济中的良好信誉是企业和个人的生存根本。
(二)法制观念淡薄
市场经济虽有其独特的自我调控机制,但法律约束必不可少。刚刚走出校门的创业者绝大部分是没有受过完善的法律教育,法制观念还没有根植于其思想之中,准备不足便踏上战场,一旦使用不正当竞争方式,损害他人利益,触犯相关法律法规,结果则无法挽回;而当自身利益受到非法侵犯时,也会因为不懂法知法,而没有使用法律途径进行自身权益的维护,法制观念的淡薄使大学生创业者易陷入单兵作战的困顿之中。
(三)心理问题涌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教育热议问题。很多创业者在学生时代未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便匆匆走上创业的艰辛道路。大学生在校期间出现心理危机问题,学校专项人力、物力帮扶机制会积极开展疏导工作,但进入社会,走上创业道路的大学生多数需靠自我梳理和调节解决社会适应性、人际交往和应激性等心理问题,自我调控成为创业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疏导方式,不健全的人格和尚显稚嫩的心理素质将会在此过程中反复出现,影响创业成效。
二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自全国各高校实施全面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学生超量,岗位有限,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发展需求逐年增加。自主创业不仅事关大学生自身发展,更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全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立足国家高度来看,创业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显得更为重要。针对上述大学生创业德育现状,本文从伦理观的视角进行了三点分析:
(一)创业德育教育力度不足
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均有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关优惠的明文政策,但多侧重场地的优惠、项目的竞选、多次的座谈等方面,而针对创业者德育开展教育方面,却没有被提上重要的实践层面。教育者多看到创业所需的理论和行动配备,高校常邀请社会名流给大学生们做创业讲座或报告,激发学生创业热情,而高涨的热情对于创业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理念、创业精神才是创业教育之源头、之根本。
(二)创业德育教育深度不够
高校课程开设层面,国内较多高校开始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方式主要围绕商学选修课、单设“精英班”等模式,多数难以真正覆盖全体学生,更无法将创业精神、品质与法制深入其中,更无法形成系统的创业教育培养体系。无法覆盖,则很多有志青年无法接触创业德育教育;不能深入,则学习者无法获得最深刻的感悟;不成体系,则有志者无法获得完整的创业德育指导。社会创业绩效侧重层面,社会对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涨的热情作用在大学生身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急于求成,而急于求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这又不得不归根于创业基础德育教育的不完善甚至是缺失。
三完善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路径
完善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创业科学化之路,有利于减轻社会就业压力,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学生创业教育(enierpriseeducation),是培养大学生进取、开拓、冒险等精神的事业型教育,是以挖掘和提升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发展性教育,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从属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包括对创业者个人品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等诸多方面的教育。因此,为完善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各高校可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
(一)立足专业德育教育,形成系统课程体系
高校应围绕专业教学开展配套的专业德育教育,对选拔出的专业德育教学的教师团队开展专项培训,在知识传输的同时讲授专业领域职业道德、素质品质等德育要求,使在校大学生树立职业规则意识、法制观念与行业责任感。高校应着力于建设自己的特色创业德育教育模式,全面深入的对立志于创业的大学生群体进行科学、系统、深入的培养,不停留在公选课之类的撒网式教育上。
(二)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弘扬文明创业精神
大学生创业不能简单的追求经济利益,社会责任感对于初出茅庐的创业大学生更加重要。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重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的开展创业实践。高校可经常模拟创业项目运作、商务谈判等环节场景,让大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体会为人处事的艺术魅力。
(三)完善心理健康,培养抗压能力
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激烈,成大事者,必能历经浮沉而依然斗志昂扬,表现出过硬的心理素质。学校应针对性的开展创业过程模拟活动,并为学生提供可行的减压训练、团队辅导、创业前辈分享等实践心理磨炼环节,促使学生形成较强心理素质,强化心理品质的自我成熟与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化 思考 对策
1 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及主要特点
所谓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生物个体的自然人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掌握社会技能,形成社会观念,适应社会生活,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新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教育和学习,掌握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参与社会实践,适应社会生活,实现人与社会的平衡发展,成为能自觉履行社会角色的社会人的过程。
大学生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伴随着人的社会化的终生发展,大学生社会化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特点。首先,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念不断成熟时期,是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逐步养成时期,是人的社会化一个最重要的发展阶段;其次,大学生作为社会化的主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发挥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聪明才智,为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第三,大学生知识层面丰富,属于社会高知群体,本身具有的精英素质和文化使得他们能够在更高的起点和层次上完成社会化过程。
2 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问题
从大学生整体思想素质来看,当代大学生能够拥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能够理性地分析和看待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具有较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意识,体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修养和文化素质。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如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弱化,价值观念扭曲,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膨胀,价值取向功利化,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问题也很突出,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2.1 政治社会化不够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常被忽视,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多地承担着传授专业基础知识的任务,德育工作主要由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和辅导员承担。而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一名辅导员平均要带几百名学生,失衡的师生比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长久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存在着重理论、轻德育的倾向。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丧失了政治信仰,偏离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淡化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道德观念弱化。
2.2 生活社会化不足
首先,思想功利化。受西方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学习目的和职业选择的功利化倾向日趋明显,许多学生过分注重对物质利益的追逐,急功近利,缺少克服困难、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精神。其次,生活散漫化。许多学生对人生和职业没有一个正确的选择和规划,生活中得过且过,随遇而安,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和光阴。第三,感情庸俗化。爱情本是圣洁而伟大的,可是有的学生却没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近年来,由于大学生错误的恋爱观而导致的犯罪案件不胜枚举。
2.3 技能社会化不强
首先,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不够。许多学生在校期间把时间过多地用在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许多学生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不够。同时由于高校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方面不够深入,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参(下转第99页)(上接第50页)与社会实践的机会,特别是在创造就业创业实践的机会方面组织得不够,从而造成了大部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业能力欠缺,岗位适应能力不强,以致无法适应工作岗位;其次,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出自于独生子女家庭,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缺乏自我决择的独立意识,迈入大学校门后,面对新环境和新问题,有的同学不知所措,不懂得自我调适和自我解压,导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第三,人际关系淡薄。当代大学生个性化较为突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意识,许多学生把精力过分注重于学习,忽略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3 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途径
3.1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基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使他们树立坚定的政治理想与信念;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社会心理咨询、服务和行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手段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心理调解能力,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合格人才。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前提。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空间,以育人为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文明和谐、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对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有着重要影响。为此,必须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与社会文化相融合,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品牌;要注重加强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促进大学生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3.3 加强社会实践锻炼
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关键。认识来源于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渠道。社会实践是指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社会各个行业,参与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服务社会,能够不断优化职业技能,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高校及社会各部门要努力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条件,要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范围和内涵。大学生社会实践不能仅仅局限于社会调查和学习职业技能,还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深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投身社会、报效社会、服务社会的理想和信念,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净化心灵,升华认识,提高觉悟。
3.4 加强职业技能培养
加强职业技能培养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保障。职业技能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的必要条件,是大学生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才能立足社会,为社会做贡献。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和社会技能的锻炼,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把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有效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参考文献
[1]闫卫锋.当前就业形势下的大学生社会化教育[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6).
[2]李辉.“现代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其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32).
[3]陆飞霜.和谐校园文化探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关键词:德育视阈;暴力犯罪;成因
大学生群体普遍表现为受教育时间长、文化程度高、智商普遍在正常以上以及家庭与社会认可度高,同时,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一般在18-23岁之间,已经达到能够独立劳动获取生活来源的状态,他们普遍承载了家庭和社会的长期期待。然而,大学生暴力犯罪却一反人们眼中的常规形象,犯罪行为人将受害者以及犯罪者本人的美好前程共同葬送,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大学生暴力犯罪一旦发生,也更容易引起人们对于大学生群体特点以及前期教育的关注和反思。
一、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动因及直观特点
大学生是指大学生群体实施的暴力犯罪,是指行为人故意以手段,侵害他人的人身和公私财产,应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犯罪行为人采用的暴力手段指使用器械、武器、爆炸物或者自身体力等实施犯罪。
诸多大学生暴力犯罪案件,都显示出如下直观特点:犯罪动机主要集中于报复、财杀和情杀;犯罪对象主要集中在老师、同学、恋爱对象等自己比较熟悉的人之中;犯罪行为人在犯罪过程开始前表现一贯平静,犯罪行为难以预估防范;犯罪具有突发性的特点;犯罪过程结束之后,行为人能够很快意识到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但是却需要较长时间来意识到犯罪行为给他人带来的伤害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同时,犯罪分子也无法意识到,或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意识到自身的道德失范及其恶劣影响。
由此,也可以看到犯罪行为人自身存在着道德观念的扭曲或空白,这也提醒我们要需要加强德育工作,做到对暴力犯罪的长效预防。
二、德育视域中的大学生暴力犯罪成因
暴力犯罪行为是犯罪行为人心理困顿的集中爆发形式。德育贯穿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始终,对于大学生暴力犯罪,应该说道德教育发生在前,犯罪行为发生在后。有效的道德教育本来应该成为预防犯罪,特别是暴力犯罪的最有效和最长效的手段,也是矫正犯罪心理的核心方法。那么透过暴力犯罪行为,我们一方面可以分析暴力犯罪分子前期德育的缺失,对预防暴力犯罪有直接意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修正德育内容及方法,增进青少年内心的和谐。
1.心理问题背后的道德问题。大学生暴力犯罪本身是矛盾的极端错误解决方案。在遇到较大困难的时候,人们内心深处往往会遇到两个问题:一个是生活为何对我如此残酷和不公,第二个问题是我该如何得到内心的平衡。实际上,当人们在问这两个问题的时候,已经不是针对具体的问题了,而是内心存在着无比的矛盾,希望达到心理的平衡状态。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就事论事的提出系统方法,解决问题,人们也会慢慢走出困境,提升自我。但是如果这时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内心挣扎,质疑自己的人生,就走向了不理智,容易以非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大学生暴力犯罪便是如此,他们对内心深处的两个问题无法给出正确归因,于是便采用逃避、攻击或毁灭的方式来应对困境。
大学生暴力犯罪很多都表现为有较充分的准备,对作案时间、地点和方式具有慎重的选择,不属于激情犯罪,而是长期道德观念扭曲的集中反应。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对人对事态度冷淡、情感压抑,缺乏稳定的同理心,性格固执,看问题容易走极端,在一些领域热爱尝试。
其道德缺陷主要体现在缺少同情心;缺乏意志力;自卑与逃避问题;将成功归因为物质的富足;热爱不理智的冒险;不理性的模仿等。
2.道德问题背后的德育困境。基于以上所述的道德缺陷,反思德育过程,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困境:
道德引导缺少因材施教。一般教学如此,德育工作也应该如此。每个学生成长环境、成长背景、家庭状况、性格特点不同,因此在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道德引导的时候,如果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生进行引导,就有可能会出现所谓一贯的“好学生”反常行为。
理论教育多,现实分析少。现在的大学生从进入幼儿园开始便接受规则教育,单纯的学校教育容易让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相混淆,让学生认为大家普遍都应该是守规则的。当自己遇到挑破规则的情况,便无法容忍,不知所措。
挫折教育偏少。现在的大学生不仅普遍没有经历挫折,而且一直都是家里长辈关注的核心,其中以独生子女表现更为明显。孩子的生活、学习、职业甚至婚姻都被家长规划的井井有条,一旦青少年遭遇变故和挫折,离开这样的成长情境,失去依靠,他们会感觉无所适从,不会规划,容易放任自流。
三、德育过程中的对策思考
德育工作不可能也无法做到一开始就直接定位人生矛盾,提出解决方案。但是大学生接受了系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后依然出现困顿彷徨,并且实施暴力犯罪,其道德缺陷的背后仍然折射出了道德教育存在着的盲区和误区,笔者分析道德教育的普遍状况,对现行的德育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道德教育愿景要宏大,着眼要细微。一般来说,宏大愿景指引方向,微观情境为实现愿景搭建阶梯。宏大的愿景目标很美好,但是难在具体实施。比如爱国、守信、文明、环保等,这些是非常宏大美好的愿景目标,会遇到纷繁复杂的情境,需要解决诸多的具体问题。对德育而言,不仅要有宏大的理念和愿景,更需要把这些理念和愿景放置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建设性的实施方法和经验分享,通过宣传教育,逐渐达成社会共识。这样的情境设置应该是具体的,解决方案也应该是比较明确和系统的,比如看到小偷该怎么办?应该如何抵制市场欺骗行为?如何支持见义勇为者?有人向你强行乞讨怎么办?有人在车厢里大声喧哗应该如何回应?如何高效使用生活用水?自己遇到了心理问题怎么解决等等。这些虽然都是针对情境的微小问题,但是与个体联系紧密,社会关注度高,与德育的宏大愿景相比,更容易宣传教育并形成社会共识,推动公众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帮助青少年确立积极的道德观念和规则意识。
2.既要讲道理,也要讲依据。单纯的道理无法在实践中落地生根,而道理有了科学的依据便更有说服力,更能够让人坚信坚守。比如告诉学生不要持枪凌弱,不如告诉学生什么是强者,强者是如何产生以及为何产生有说服力;告诉学生不要自甘堕落,不如帮助学生分析压力,规划未来有说服力。德育既要讲道理,更应该帮助学生明白道理,只有内心明白了,才能发挥内因作用,遇事不回避,少走弯路。
3.规则教育不能在真空中进行。规则是对无序事物进行规范的具体途径,因为无序,规则才有其意义。规则教育既要涉及规则本身,也要涉及现状发展和规则适用的局限性。不能让学生以为有规则存在就如同生活在室外桃园,要么固守规则不懂世通,要么就否定规则的意义,这些认知都是不科学的。
思政教育精细化,是思政教育改革深入的必然方向,也是思政教育研究的课题之一。通过思政教育精细化,可以假期培养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提高思政教育的结果。并且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益于培养一个思想积极健康向上,忠于国家和党的优秀人才。所以,只有了解思政教育精细化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活动,让大学的思政教育渗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让学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
1大学生思想教育精致化问题的重要意义
11精致化教育问题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精致化”最早被提出是应用在管理学上。[1]也就是在注重及管理整体和结果的时候,也要注重过程和细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效益和质量都得到提高。而后把“精致化”引入到教学中,尤其是引入思政教育,让思政教育不在停留在理论知识上,而是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思政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所以,思政教育精致化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12精致化是高等教育发展改革深层次推进的必然结果
思政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点科目,尤其在教育改革时期,思政教育的改革涉及国家未来人才的发展方向。所以,精致化思政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能够在保证提高学生高素质的同时,更加精细地划分学生的特点,并且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授课内容,让学生得到更专业的培训,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所以,精致化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必然的结果。
13精致化是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思政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培养,还有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和学习中都感受到思政教育的作用和魅力。尤其是精致化的思政教育,更是把思政教育深入到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从细节到整体,让学生都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而且我国近些年颁布的法律条例和相关政策[1],都为精致化思政教育提供了环境和“土壤”。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致化的主要特征
21突出育人效果
思政教育的精致化,可以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尤其是思政教育的德育教学,更是从教育细节到整体评估,都有详细的计划。在德育教育评价工作中,主要考察的是德育过程和德育效果。考察过程就是精致化的一种表现,而德育教育就是精致化的育人效果。所以,精致化的思政教育是重视德育评估的。
22突出工作体系的科学性,组织结构的不断优化
保证精致化的工作,首先需要有一个优良的完善的工作体系。所以,精致化思政教育工作,突出的就是工作体系具有科学性。并且随着精致化工作的加深,组织结构体系也在不断地改变和优化。把各个分散的体系联合在一起,变成一个科学的体系。而学校需要领导进行统筹管理,表现出集中性。而鼓励学院进行细致化管理,则是表现了分散性。这就体现出精致化的工作可以不断地优化组织结构。[2]
23突出技术性,运用信息手段和科学方法
思政教育的发展也是需要具有时代特性的,而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时代,所以思政教育也要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具有技术性。先进的科技为思政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思政教育可以和学生联系在一起,可以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来设定思政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所以,精致化的思政教育,可以结合社会心理、管理等学科,构建一个更科学的体系,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运用了适当的信息手段和科学方法。
24突出教育对象的本体性,强调受教育者的参与与体验
精致化思政教育主要体现了“以人为本”[2],也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思政教育当中。所以精致化思政教育突出了教育对象的本体性。从大学生本身的感受和实际需求出发,制定相关的教育方案和内容。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并且根据学生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
25突出教育者的创造性
精致化的思政教育,更注重学生的思想活动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时也突出了教育者的创造性和灵动性。精致化的思政教育工作,是具有灵动性和艺术效果的[3],是离不开思政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创造的。只有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思想情况很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教育模式和内容。
26突出科学发展,强调工作模式的可持续性
精致化思政教育是符合科学发展的,能够让思政教育的工作产生可持续性。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其次要把具有价值的做法进行记录,最后应该扩大精致化的思政教育队伍中教育工作者的年龄阶段。
3有效促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精致化的若干策略
31理性判断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大学在采取精致化思政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客观理性的评价工作状况。要把当前的工作状况和精致化后的工作目标进行对比,找出目前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并且结合信息技术,提出一个更合理更科学的工作办法。并且工作的效果和过程要符合大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实际要求,这样才能保证精细化的思政教育工作得到有效的改进和发展。
32科学构建高校德育评估机制
精致化思政教育可以为大学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的人才。而想要实现思政教育的精致化,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科学的评估体制。德育教育评估体制可以考核学生的思政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从细节和结果来判断一个学生,才是更全面、更合理的评估机制。不会以偏概全,并且能够找出思政教育的不足之处,让思政教育更符合基层思想政治发展的要求和标准。
33大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培训质量
大学开展思政教育,尤其是精致化的思政教育,想要顺利的推行,有赖于教育队伍的素质。所以,为了实现思政教育的精致化,思政教育者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专业能力,这是精致化思政教育工作的基础。[4]并且根据教师的工作职能进行进一步的划分,激发教师的潜力和教学热情,为精细化思政教学筑建夯实的基础。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是说,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只有身体与心理都健康,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忧虑。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当代中国大学生,为出生在“80”后的独生子女,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期望值很高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高,成才欲望强,社会阅历却比较浅,紧张的人际关系,激烈的学习竞争,就业难度的增大等主观和客观的因素造成心理发展并不成熟,非常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发展为心理疾病,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泼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因此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有学者认为,学校体育具有下述心理健康价值:
(1)能增强安全感和自发性;
(2)能提高独立性;
(3)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4)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学校体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正确处理学生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二是摆正体育卫生工作在整学校教育中的位置,同时从实质上加强体育与卫生工作的相结合;三是处理好与德育的关系,既不能用体育中德育代替体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用体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取代体育中德育。
(一)教师应具备较高心理素养水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其身正,不令而行之;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其中,其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研究新课标,使自己的教育心理理论水平得到提高,能胜任新的教学任务与要求,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修养、师德修养,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和尊重学生,在教学中能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二)改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是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正常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其次师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第三,学生应该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的机会,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机会。
体育课有自身的特点,它能使教师学生广泛接触,学生在活动中能把自身的个性特点、心理健康状况,身体素质状况充分暴露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充分注意师生交流的时机和过程,使情绪情感互相感染,造成心理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鸣,做到认知上相近,情感上相溶,心理上互动,创造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背景下,师生之间的积极关系所带来的积极情感,合作支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气氛,都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促进师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有所创新,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增强心理素质。
(三)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一正确的认识,从而能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表现在:
1、正常的认识能力正常的认识能力如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考力和既稳定又能随任务而转移且善于分配的注意力等。认识能力首先表现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以,正常与否可参考其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但是,不能认为学习不好的人其认识能力都不正常,因为这里同经验和基础知识有关。
2、就情绪的整体而言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反应适度心理健康的人积极情绪如愉快、满意、高兴、欣慰、欢乐等占优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如果经常笼罩于消极情绪中,忧愁、焦虑、苦闷、恐惧、悲伤而不能自拔,闷闷不乐,行动无力,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同样,情绪稳定和反应适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3、优良的意志品质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有明确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其行为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和毅力。自制和坚韧能表现出其心理健康的程度。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不受有害刺激诱惑,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坏习惯,戒除不良嗜好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做的到。
4、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乐意与同学和老师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能客观评价他人和自己,喜人之喜,优人之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5、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可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所谓健全人格,是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包括:
(1)人格结构要素无明显的缺陷与偏差。
(2)具有清醒而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会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3)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4)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持征。
6、合理的行为心理健康与否,总要直接间接地表现在行为上。因此,合理的行为就是健康心理的体现。
以上标准,应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间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学生可针对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加强自身修养,以期达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四)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要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照顾他们体育兴趣,满足现实的体育需要。尽可能扩大选取范围,增加一些选项课、专项课、开放式教学课。
1、因势诱导,消除学生畏难心理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分析、判断想出办法解决这一问题。教育学生要正视困难,明确做任何事,不会一帆风顺,而是要经过长期艰苦磨难。教师也应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要鼓励他们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努力克服困难,品尝胜利的喜悦。具体教学中,教师良好的示范,鼓励的语气,及时的纠正,正确的帮助和保护都能给予学生信心和勇气,这样,学生能够消除畏难心理、消除顾虑,有信心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2、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与学的中心都是学生。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教师在教学时要精心设计教材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当他们运遇到困难时,要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针对学生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诱导其自主设置较高的学习目标,调节情绪,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而针对身体素质较差,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则应恰当的帮助其设置较低的标准,鼓励其树立自信,培养坚强意志。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3、体育是身心教育合一的特殊性,我们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要让他们时时感受成功体验。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了从不会到会,从难到易,从失败到成功,从畏难到喜欢等等经历,最重要的是他们在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过程中,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在学习中思考问题,练习中想出方法,创造性地学习,有所学,有所悟,乐于学,学中乐,养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这里需要提出的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动作,参与游戏,群体竞赛等等莫不有困难出现,教师一要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在克服困难中培养自信;其次,要千方百计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有良好的情绪体验,并尝试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更好的去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各个阶段心理状态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督促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得到真正的健康。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