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企业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危机;企业形象;现代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04901
1引言
现代企业组织在经营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企业组织形象受损、企业美誉度大幅度下降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因此深刻领会企业危机管理的真谛,掌握危机管理的基本方法、及时调整企业战略可以帮助企业摆脱公关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就变得尤为重要。
三鹿集团由于奶粉事件而破产,让我们进一步的认识到企业是可能由于公关危机事件而死掉的。长久以来人们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组织形象是一种储备,储备的越多企业往往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就可以损失形象而度过难关,知名企业往往不会由于一两件危机事件而被公众抛弃。但是,我认为,越是知名企业,越容易由于企业形象危机而被市场淘汰。
在公共关系学里,经常会用组织形象四象限图来研究组织形象如图1:
图1
我们可以看到在途中企业处于B区域为最佳。此时企业的知名度最高,美誉度也是最高。而当企业处于D区域为最差,此时企业美誉度最差,但是知名度却很高,属于臭名昭著的地步。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会发现,当企业处于B区域时,也就是高知名度、高美誉度的区域,企业如果经营不慎,突发事件导致企业美誉度下降,那么企业的高知名度对于企业就变成了灾难。企业形象直接由B变成了D。比如康师傅的水源危机,由于消费者质疑康师傅的包装上所写的选用优质水源,而康师傅有无法解释优质水源的来历,导致企业的诚信问题被媒体所关注。最终由于企业的高知名度而形成企业的诚信危机。
因此,现代企业一定要重视危机管理,同时越是知名企业越要把危机意识作为经营哲学中重要的一环。
2危机管理相关理论
2.1危机管理的概念
企业公关危机管理其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危机管理主要是指当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如何利用企业自身原有的影响力,发挥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动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重新塑造形象。而广义的公关危机管理则是指企业的公共关系人员在危机意识的指导下,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公关危机事件进行有效的预测、监督、控制、协调处理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狭义的公关危机管理其实仅仅包括了控制和协调处理两个部分。
2.2危机管理的流程
这样我们发现,危机处理应该遵循着预测、监督、控制、协调处理这个程序。我们把这四个过程分为两个部分:(1)预测、监督(危机发生前);(2)控制、协调(危机发生后)。
但是其实很多做营销的人都认为危机管理就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危机事件后进行介入,帮助企业摆脱危机,重塑形象。但是三鹿事件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企业的公共关系部门仅仅是在危机出现后才介入干预的话,往往效果很差,甚至企业也会陷入破产的境地。
3危机管理的方法
3.1案例分析
那么,如何科学的进行危机管理呢?先讲述一个故事。先秦道家及兵家著作《冠子•世贤第十六》中有“魏文王问扁鹊”的故事:
卓襄王曰:“愿闻其数。”(庞)暖曰:“王独不闻魏文王之问扁鹊耶?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卓襄王说:“希望能听听您的教诲。”庞暖说:“大王难道没有听说过魏文侯问扁鹊的事吗?魏文侯曾经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高呢?’扁鹊答说:‘我大哥医术最高,二哥排第二,我最差。’魏文侯又问:‘那么能不能说说原因呢(为什么你最出名)?’扁鹊回答说:‘我大哥治病着重于人的神情,在病灶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把病除去了。由于人们不知道他能在事先就铲除病因,因此他的名气仅限于我们家里,无法传出去。我二哥给人治病,在病情初起之时就把人治好了。因此人们以为他只能治治一般轻微的小病,而他的名气也只限于本乡邻里之间。像我扁鹊这样治病,在经脉上穿上针管来放血、用上苦口的汤药、拿草药在皮肤上热敷等,是治病于病情危重的时候,人们都看到起死回生,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万事在于预防。要善于见微知著、防患未然,如果只是在“病情”显露时再“下猛药”、“动手术”,即便治好了也会元气大伤、寿命打折。企业管理也是如此,危机管理的重点就应该放在预防和监督上,要建立起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
3.2危机预防系统的构建
(1)组建公关危机管理小组。
众多成功企业的经验告诉我们,成立危机小组是企业对违纪进行科学预测与决策、防止危机最终发生的最有效途径。
小组的成员主要有企业决策人、公共关系主管、生产、质量监督检验人员、市场营销人员、人力资源部门主管、企业法律顾问、企业宣传部门、企业客服人员。
小组的主要作用在于建立公共关系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快速准确搜集企业内外部各种不利信息;全面、准确筛选信息,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分级别预测;及时报告企业决策层,督导相关企业部门解决问题。
(2)对危机进行预测。
企业同时还应当对危机的发生进行预测。包括预测危机发生的概率,危机发生的规模;同时还要对危机进行分级。
①轻微级:企业由于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导致消费者利益和企业利益受损。比如地震、火灾或洪水等;
②一般级:由于企业自身原因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比如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问题导致媒体;
③重大级:由于企业的自身原因导致消费者利益受到巨大损失。比如由于产品或者服务的重大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死亡。
(3)进行模拟危机训练。
模拟危及演练可以帮助企业树立危机意识、及早做好危机的应对工作、培养危机管理小组应对危机的能力。其主要步骤包括:
①组织专人对近期发生的相关企业危机时间进行搜集,编辑成册、或者在企业的内部刊物上进行刊登;
②聘请公共关系专家对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帮助其树立危机意识;
③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危机实战演练,帮助相关人员熟悉危机处理流程。
4结论
在现代的信息社会里,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防止企业出现危机事件,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危机管理,真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把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中。
关键词:薪酬制度;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薪酬管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鉴于此,本文对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的管理做了如下深人探究。
一、薪酬管理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关键在于企业能否留得住人才,进而企业能否留得住人才的关键又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尤其是薪酬管理制度合理与否。可见,薪酬管理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二、薪酬管理的内涵与内容
所谓薪酬管理是指现代企业的管理者依照一定的规则对本企业员工报酬的考核标准、支付水平及要素构成进行确定和调整的管理过程。具体来讲,薪酬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在薪酬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就薪酬体系设计、薪酬结构设计、薪酬调整情况及特殊员工薪酬水平等做出科学的决策;第二,薪酬管理作为一种持续的管理过程,应该坚持就薪酬计划、薪酬预算、薪酬发放等问题积极与员工交流沟通,吸取员工建议;第三,通过各种反馈,评价薪酬系统自身的有效性,并不断予以完善。
三、薪酬的功能
所谓薪酬指的是员工被企业雇佣之后,为弥补其付出而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收人和福利待遇等报酬。薪酬在现代企业理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对企业员工具有重要的激励效应。薪酬水平的高低、薪酬结构是否合理都是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是决定企业能够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关键。
当员工受到薪酬的激励时,工作积极性会大大提升,进而会取得较好的工作业绩,相应地企业会给员工更高的报酬。如果员工评价结果是公平的,那么其会感觉的到满意,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会将满意程度体现在工作中,更加努力地工作,接着取得更好地业绩,形成一个良性的“薪酬一激励”循环。
四、不同职类人员的薪酬构成
以往,企业不同职类人员的薪酬构成是不同的,即传统的薪酬体系是基于职位的。然而,这种按照职位来确定员工薪酬构成的做法不利于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为了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现代企业中薪酬的确定更加倾向于基于员工绩效评价的弹性薪酬体系。笔者认为,当前虽然我们以绩效考核的方式确定薪酬是主流做法,但是依照职位来确定薪酬构成的做法也有其合理之处,如何有效地将二者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才有助于企业薪酬体系的合理设计和实施。
五、薪酬制度的设计
既然薪酬的主要功能在于员工激励,那么文章主要就激励性薪酬制度的设计分析如下:
1.薪酬制度的设计要结合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脱离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薪酬制度必然会导致企业员工凝聚力的下降。
2.薪酬制度的设计要坚持全面、有效的原则。上文已经提及,薪酬不只是包含货币形式的报酬,它还包括晋升、培训、工作环境和氛围等精神方面的激励,而且有时精神方面的激励更加有效。因此,在薪酬制度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内外薪酬制度的有效结合,保证薪酬制度的有效性。
3.薪酬制度的设计要坚持科学规划,杜绝平均主义。平均主义在企业薪酬制度设计过程中是不可取的,应当予以杜绝。因为不同的人员在企业发展运营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虽然在企业员工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所占的比例较低,但是他们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这部分员工来讲,归属感、成就感及社会地位等因素往往是其发挥自我才智的重要动力,但是上述因素都是以丰厚的薪酬为前提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讲,可以设计结构工资制,如股票期权制、年薪制等等。
六、企业薪酬结构的设计
同样,企业薪酬结构的设计也应该以激励为宗旨,具体来看,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强化基本工资的激励性。通常来讲,基本工资是企业普通员工关注的重点,所以企业应该强化基本薪的激励成分。具体来讲,企业可以将基本工资与员工绩效挂钩,将其分为固定部分和非固定部分,非固定部分则主要依照员工绩效来确定。这样以来,企业员工为了获得更高的非固定部分会不断加强自身的工作效率,基本工资的激励作用得以发挥。
2.合理地使用奖励薪酬。当员工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或者超额完成工作任务时,企业会向其支付额外的报酬,即奖励薪酬。然而,目前很多企业将奖励薪酬以基本工资的形式发放给员工,使得奖励薪酬的激励作用转为负面影响。因此,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奖罚严明,充分地运用奖励薪酬的激励作用,做到合理地、灵活地使用奖励薪酬。
3.采取弹性的福利政策。完善的福利体系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好的福利项目不仅能够方便员工,而且还能为其节省税收支出,提高企业声誉。
七、薪酬体系实施需注意的方面
薪酬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1.保证薪酬幅度的扁平化。处于同一薪酬级别的员工数量增加,但同一级别的员工其薪酬数额相差幅度变大。“宽波段”的薪酬制度比较灵活,每一名员工的具体收人可根据当年的业绩弹性处理,有利于员工创新性的发挥,激发员工不断开发自我潜能的积极性。
【关键词】现代企业;设备管理;有效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市场经济也越来越活跃,促进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管理的要求也在逐步的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基石,只有充分认清当下的社会环境及经济环境,做好企业设备管理工作,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改变不足,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现代企业设备管理展开详细分析。
1设备管理的概念及任务
1.1设备管理的概念
企业设备管理就是对企业的生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组织和控制。企业设备管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设备的物理运动状态和设备价值状态。设备的物理运动状态体现在设备的选型、验收、组装、调试、使用、维护等几个方面。设备的价值状态表现在设备选购的资金投入,使用过程中的维护费用以及设备折旧的费用等。所以,企业设备的管理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点即可。企业设备管理在物理运行状态层面,要做好设备正常运行的准备工作,不间断的查看维护设备,定期保养设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及后续事故处理。这样做好企业设备的保障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功能,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1.2设备管理的任务
企业设备管理的任务就是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做好维护工作,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做好物质技术保障,发挥设备的效能,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企业设备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设备管理的准备工作,安装调试完毕之后,跟踪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以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及时做好维修工作。其次,根据设备的物理运行状态,合理的调整各个部件的运转状态,实现节能增产的效果。同时,设备管理要注重设备的选型采购,尽可能的选择高质量的,价格合理的产品,从而为企业节约成本。
2现代企业设备管理问题
2.1设备管理意识薄弱
企业设备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如果设备管理意识淡薄,就会造成企业设备运行的问题,降低生产效率。目前,设备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出现了许多无人值守自动化的设备,这种设备的出现,会使企业放松对设备的实时管理,长期的依赖于自动化设备,不对生产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和保养,利用错误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手段,往往会对生产设备造成极大的伤害,最终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2设备管理制度欠完善
企业设备管理的好坏取决于企业的设备管理机制能否有效地为设备管理服务。积极有效地设备管理机制能够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但是,国内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设备管理机制混乱复杂,不健全的管理机制不能适应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企业设备管理不健全,权责不明确等问题都会对设备管理工作造成影响。管理制度的混乱还会导致各个环节的管理运行无据可依、运行不畅,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设备运行的效率,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3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当前社会环境下,我国企业大部分员工的素质还是相对较低,只有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才能够真正掌握各项工作或者生产工具的运行。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也是企业发展受阻的一个原因。由于自身能力问题,很难掌握高精尖的科技手段,这样在设备的使用、维护过程中就会出现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不能及时的解决,就会降低设备的运行效率。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在相关领域的技能水平,就很难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对企业发展极为不利。
3现代企业设备管理有效措施
3.1增强设备管理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的生产发展也逐渐向现代化、高科技的领域迈进。企业设备管理所需要的管理观念及技术手段也需要不断地改善。企业设备管理可以保留传统的积极有效的管理方式,但一定要去除不利的因素,同时,也要主动地寻找接纳先进的设备管理技术,改变设备管理观念,提高设备管理意识。只有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意识,才能让企业各层级的工作人员充分的重视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要作用。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并加强宣导,可以慢慢地培养人员的设备管理意识,树立正确的设备管理观念。还要加强对员工的设备管理培训,让员工掌握相关的技能,在应对设备运行突况时,能够及时做出调整,尽量减少企业损失。这种方式可以发挥设备管理的指导作用,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
3.2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设备管理机制,并要求每一位员工贯彻执行。第一,所有的设备进行归档备案,做好统计工作,并对设备运行的状态及维护工作做好记录。第二,建立监督机制,设备的使用及维护都责任到人,彼此之间可以互相监督工作是否到位,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第三,建立完善设备故障抢修机制。系统的抢修机制需要对设备的情况深入了解,需要抢修人员的技能过硬,然后根据抢修流程及时采取措施,这样才能保障设备及时排除故障,重新投入运行状态。第四,建立权责明确的管理制度,将设备管理负责到人,设备的所有状态都由该负责人负责,同时可以根据设备情况考核该负责人的工作。第五,建立检修制度,并做好检修的统计工作。根据设备实际情况,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对设备情况进行判断,并给出处理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另外该方案制作人也要对该设备的维修负责。
3.3加强设备管理人才培训
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最终都是由工作人员控制的,设备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具有高素质,高技能,所以必须要加强管理人才培训。首先,管理人员的培训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提高设备管理意识。其次,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的培训,尽可能的掌握先进的技术来及时处理设备的问题。同时,企业需要一套先进的设备管理培训机制,在系统的指导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前提下,提高专业领域的直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4结语
总之,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保障设备正常运行,避免设备事故的发生,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翟莉.规范现代企业设备管理的措施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4(32):73~74.
[2]王力君.现代企业设备管理模式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7):24~25.
关键词 现代企业 经济管理 现状 问题 研究
现阶段,社会形式和经济发展前景一片大好,这都为我国的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现阶段,各级政府也出台了利于企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为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不仅要不断谋求自身的发展,还应该有效抵御国外企业文化的巨大冲击,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内部的经济管理,进而在市场竞争中谋求长远的发展。
一、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
所谓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简言之,就是企业为了实现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而进行的一种切实有效的管理手段。企业进行经济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在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科学有效的计划与管理,以便为自身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
从现代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企业内部进行经济管理,首先就要设立完善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并对各个机构的职能进行具体的划分,同时,还应该加强企业内部之间的资源管理,遵守国家的相关经济法律。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企业还应该严格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定期做好考核工作,保证经济管理工作的平稳进行。此外,企业不断地对自身的经济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并对企业内部管理之间的矛盾进行调和。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人员的经济管理意识淡薄
现代企业发展中,很多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使得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并不能有效的开展。我们国家在2010年就出台了关于企业内部管理的相关文件,为各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指导。然而,现阶段经济管理人员的能力较低,他们往往没有形成对企业经济管理的正确认识。另外,很多企业为了节约人力成本,会计岗位和出纳岗位往往由一人承担,财务人员管账又管钱,导致经济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
(二)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素质差
现代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很多企业的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滞后,致使企业内部经济管理人才储备不足,管理人员的素质也相对较差。很多从事经济管理的人员都是从外行转入经济管理这个行业的,他们对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得不够全面。与此同时,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落后,财会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采用传统的记账方式,使得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化交流不及时,也就严重降低了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
(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很多现代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异常混乱。相关人员对企业管理的理解不够深刻,缺乏有效的经济管理机制。企业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就会造成内部员工的职责划分变得模糊,也就降低了员工的责任意识,员工之间往往互相推卸责任,造成工作效率低下。这样就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管理人员的经济管理意识
在加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管理人员的经济管理意识进行强化,这就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充分认识到经济管理工作为企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提高对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树立现代经济管理的理念。同时,企业内部还应该建立起一整套经济管理体系,需要企业严格遵守相关的经济法规,还需要对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合理安排。此外,相关管理人员还应该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发现管理工作中的漏洞,进而为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在经济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实行轮班制度,并将财务人员的出纳和记账功能分开,保证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
现阶段,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在现代企业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有效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经济管理内部环境进行完善。现代企业相关负责人要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内部控制,多引进一些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人才,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薪资,提高入职门槛,从根本上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同时,还应对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企业内部定期开展经济管理相关知识的讲座,并鼓励经济管理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并参加相关的资格考试,提高内部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此外,企业内部应该对经济管理工作开展所需要的硬件设施进行完善,购置先进的财务软件系统,提高经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加强经济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财务管理软件的掌握程度,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也提高了财务人员的管理效率。
(三)加强对经济管理工作的内部监督力度
企业管理层应该对企业日常的经营和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分析企业生产管理与外部市场环境之间的联系,将经济管理工作的流程进行细化,并提高经济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经济管理人员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应该对企业的负债管理、资产管理以及预算管理工作等进行合理控制,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加强对企业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与此同时,企业内部还应该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的财务管理队伍,加强对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也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相关人员还应该加强对企业融资工作的控制力度,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采购工作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管理,并对生产环节和生产流程M行优化,进而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切实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而当前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企业内部应该通过健全经济管理体系、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进行监督管理等措施来有效提高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进而有效提高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得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为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牛钾碱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苏建明.浅谈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2015(11):31.
[2] 马佳.浅谈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5(16):105.
[3] 苏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北大学,2015.
[4] 吴茜.天津港散货物流公司成本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关键词] 企业 培训 现状 对策
[Abstract] Enterprises can not be successful without training.The enterprise training is the important means to upgrade the employee diathesis level,and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instrument to enhance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on ability.Based on finding out the concept and modern meaning of enterprise training,the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and brings forword some suggestion to promote enterprise training level.
[Keywords] enterprise training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一 、培训的相关内涵
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培训可以分为两种:个人技能培训和企业培训。企业培训是指企业或针对企业开展的一种提高人员素质、能力、工作绩效和对组织的贡献,而实施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活动。企业培训又分为企业内训、公开课。企业内训指的是企业邀请专业讲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最后进行分阶段的内部培训;公开课指的是专业讲师或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课程,针对全社会开放报名培训。
企业培训一般包括以下5个流程:培训工作分析、培训设计、培训工作开发、培训实施、培训评价。
企业培训的直接目的是增加员工的知识、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改变员工的态度、增强员工的综合素质;企业培训的间接目的是使企业与员工形成共同目标,以维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形成企业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高效的工作团队。
一个成功的企业离不开企业培训,企业培训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企业培训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打造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因为,低素质的人才队伍,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会造成大量浪费,严重影响企业发展,企业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持续发展。企业通过培训,可以使得员工不断补充新技能知识,跟上企业和时展的步伐,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竞争力,形成企业竞争合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2、企业培训是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员工通过有效的培训,在生产商品或服务时,能减少所需工作时间,从而降低人力或推销成本;减少材料的浪费和不良产品的产生,从而降低了供应成本;改进由企业将产品或服务输送到用户手中的方法,因而降低了服务成本,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企业效益。
3、企业培训增强了企业团队凝聚力
企业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增进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为员工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共同听完一个课程、完成一个团队拓展训练或协作分析案例等培训,无形中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为今后的团队合作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4、企业培训满足了员工自我成长的需要
员工希望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希望接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希望不断提高绩效水平或希望晋升,这些都离不开培训。对于很多员工来说,培训是种优秀员工享受的“福利”,因此,通过培训可增强员工满足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同时,可吸引更多的外部人才。
二 、企业培训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1 、不重视培训
培训无用论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无用论,即培训不能增强企业员工才干,反而耗费员工工作时间;另外一种是间接无用论认为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已足够,企业使用培训只增长员工才干对企业没有多大益处,即投入小于产出[1]。基于培训无用论,不少企业高层管理者对培训拒之门外,而有时只是简单的把培训作为一种形象宣传,而实际投入甚少。
2、缺乏优秀的培训团队
不少企业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培训中心,并缺乏优秀的培训团队或者外部讲师。一般情况下,这些企业的讲师很多是有理论没有实践的人员,导致培训效果较差。而从事培训的工作人员,大部分为兼职,有的没有经过特别的培训,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态度,让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3、没有针对性
不少企业管理层选择的培训缺乏针对性,没有针对员工需求特点,没有因材施教。公司虽然投入了不少的培训费用,但是培训课程很多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培训费浪费了,而且培训效果较差。一家企业的部门经理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满,他把自己喻为病人,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比作医生,认为医生应该问病人身体上有什么反应,然后辅助以一些仪器检测,才给病人开药方。但现在这些医生省略了检测的步骤,只是询问身体上的反应,就直接开药方,这样怎么能医治好病人[2]。
4、缺乏与绩效管理关联
中国现代不少企业的培训缺乏绩效管理,没有将绩效管理应用于培训中。怎样针对培训效果使培训方法不断提高、如何应用培训效果激励员工是摆在我国现代许多企业培训面前的重要课题。
5、缺乏系统性
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少企业出于短期成本受益的考虑,只有在企业出现缺员、出现问题或者企业停滞发展的时,才被动的输送员工去培训。这种培训缺乏系统性,使不少企业跟不上时展甚至出现企业运作艰难的局面。
三、企业培训的几点建议
1、从战略高度认识企业培训
企业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企业培训是企业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保持企业稳定发展的积极因素。现代企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到培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工作。
2、完善企业培训组织机构建设
现代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培训中心,作为企业培训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培训管理,落实培训计划,并专业指导培训工作。同时管理层人员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形成层次分明、职责清晰、运作顺畅的培训组织机构。企业可在企业内部选拔一批技能精湛、业务熟练的骨干人才作为内训师,充分发挥各级人才和专兼职培训师作用,丰富企业培训学习资源。当内训师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时,企业应将员工输送到外部组织机构进行培训。
3、培训计划要区别对待
企业里,不同组织、不同层次的人员素质不同,所从事的工作也不同,因此在培训上面也应该区别对待,在培训内容上有所侧重。对高层管理者的培训,应该侧重于观念、理念方面,对中层管理者的培训,应该侧重于提升其任职能力,对于基层管理者,则应该侧重于业务、操作等方面。新进员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则应该侧重于企业基本情况和企业文化培训。
4、做好培训绩效管理工作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引发了激烈的竞争和组织变革,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识到组织中的人是组织唯一的持续发展发展优势所在,所有员工都应被激发向组织绩效目标努力。现代企业要把培训工作纳入绩效管理工作中,通过培训结果考核、培训后期改善和培训成果交流,促进培训绩效上一水平。现代企业可以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建立培训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公布考核结果,与部门和员工的年度绩效考核相挂钩,让培训与绩效管理关联。
5、让企业培训成为一种企业内部文化
企业培训上升为文化,其实就是一个价值观问题。价值观就是企业理念在行为上的体现。企业文化对培训工作的实施是一种无形的指导。让培训工作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即培训文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宣传培训文化,让员工知道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自身素质;二是通过强化培训绩效文化,引导员工明白培训考核的结果是要与其自身利益挂钩。现代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一定要重视教育培训和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培训文化的重要作用。
四 、结束语
现代企业面对变化莫测的经营环境,企业员工不能以旧的思考模式、知识、技能或态度来应对多元化的工作环境,而是必须通过不断的培训,培养员工具备与时代相适应的思考模式、知识、技能或态度,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使企业能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恒有.中小企业培训常见的误区[J].企业研究.2004(10):36.
[2]佚夫.企业培训:深层挖掘把握实际需求[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2.5.第C04版.
[3] 谢伟宁,龙敏,姚月娟. 员工培训――知识与技能训练(高职精品人力资源)[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0.
[4]葛玉辉.员工培训与开发实务(人力资源管理师操作实务)[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