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范文第1篇

一、要吃透科学探究基本要素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吃透它的基本要素,“吃透”基本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

1. 要清楚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该途径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多个要素。曾经有教师跟我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先问他有多少学生知道科学探究有多少个要素,他的反应很茫然。学生如果不清楚科学探究有哪些要素,自然就无法自主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也就不可能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更不可能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我们一定要明白,只有让学生清晰了科学探究的要素,在脑海中建立起了科学探究的模型,才能让科学探究成为学生自主和自觉的行为。

2. 要理解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

只是知道了科学探究有几个要素还不够,因为探究各要素不是独立的,而是有着紧密的联系。“提出问题”就是确定了整个探究的方向和主题,也为“猜想与假设”明确了范围;“猜想与假设”是在“提出问题”范围内判断可能性,也为“制订计划”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制订计划”是针对“猜想与假设”设计的方案,也是“进行实验”的活动依据;“进行实验”是在“制订计划”的指引下开展的实践活动,也为“收集证据”提供了事实依据;“收集证据”是对“进行实验”的有关现象和数据的记录,也为“解释与结论”提供了实践证据;“反思与评价”是对探究过程、探究结果和个人参与的评价,也为“表达与交流”进行梳理、整理和提炼;“表达与交流”是对探究成果的分享和交流,是科学探究活动教育意义的升华。科学探究的各要素之间承上启下,互为因果,理解其间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建立对科学探究的整体思维。

3. 要领会每个要素的内在要求

在建立了科学探究各要素整体认识的基础上,还需要认真领会每个要素的内在要求。“提出问题”是在问题情景下,抓住问题矛盾的冲突,发现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猜想与假设”是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推断问题涉及原因的所有可能性;“制订计划”就是设计验证假设的方案,包括活动方案和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本身就是一种验证性实验,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实验方法;“收集证据”包括记录实验前后发生的变化,以及运用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间接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就是对事实与证据进行加工处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合理的结论;“反思与评价”就是对探究结论进行可靠性评价,并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表达与交流”就是对探究结果进行加工,变成作品,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和分享。领会了每个要素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准确把握思路和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探究思维。

二、科学探究教学要讲究基本策略

要把科学探究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做到既能熟练驾驭科学探究教学方法,又能真正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就一定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1. 要建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模型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完全熟悉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在脑海里建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模型。课标确定了科学探究由八个要素组成,其实就是科学探究的八个环节,这八个环节构成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教材设计的科学探究主题,往往只是活动探究的情景,或者是问题的分析与探讨,没有包含科学探究的全部要素。开展这些探究主题教学时,一定要把它们作为学生建立完整的探究模型的教育机会,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全部环节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科学探究模型的意识,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 要在教学中分解渗透科学探究各要素

在教学中不追求科学探究各要素同时呈现,也不追求各要素呈现顺序固化。这与要建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模型并不矛盾,如果一味强调八要素的落实,势必会使科学探究变得僵化,使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变得被动。我们应该将科学探究各要素分解渗透到教学中,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各种素养。因此,在教学中要及时把握机会,尽可能创造条件,有所侧重地对科学探究某些素养进行训练。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并能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讨论的时候,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或经验,大胆地对问题可能的原因或答案提出猜想,培养学生提出假设的能力;在验证性实验教学时,鼓励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尝试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等。

3. 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设计课堂教学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应该鼓励把整节课教学设计成探究活动。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所以,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转化为科学探究的主题,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如:在“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高中化学必修1)的教学时,可以把教材中“CuSO4溶液与NaCl溶液不反应,CuSO4与BaCl2溶液能反应”的实验现象作为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反应的机理和条件是什么”的问题,并结合学生已学的酸碱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等知识,鼓励学生对反应发生条件进行大胆猜想,并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最后整理形成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及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等知识。这就是整体设计的以科学探究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实现了把科学探究与知识学习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创新和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矿井下随钻测量技术;钻孔轨迹;数据处理

1 一般水平定向钻进钻孔轨迹

一般意义上的水平定位钻进,多选择以地面作为参照,并进行相应空间坐标系建立。在煤矿生产作业中,其水平定向钻孔则需要依据井下钻场为参照,建立相关的空间坐标系。为确保钻孔钻井精度及效率,需要综合考虑矿井实际状况,确保空间坐标系建立准确性,并研究表征钻孔贵轨迹空间位置的实际点、线、面与角之间所存在的具体关系,确定描述钻孔轨迹的方法及相关计算方法,将其作为钻孔轨迹设计与钻孔轨迹数据信息处理的理论基础。定向钻孔轨迹,以空间曲线参数作为划分标准,则可以分为设计钻孔轨迹、实际钻孔轨迹与实测钻钻孔轨迹。其中实际钻孔轨迹,指的是钻头钻进过程中由钻头中心点沿着钻孔轴移动所形成的实际的几何路径,其钻孔轨迹,是由众多点组合而成。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条件限制无法对钻孔轨迹中的所有点实施测量,因此其实际钻孔跪进仅仅具备抽象意义,无法将其完整绘制展示。钻孔实测轨迹,指的是在钻进过程中,对实际轨迹中存在的某些特定点执行测量操作获得的轨迹,这些店称之为测点,以测点为基础,绘制出的钻孔轨迹表现为折线,折线与实际轨迹之间所具备的近似程度,是由测点的密集程度来决定的。

媒矿井下水平定向钻孔轨迹空间坐标作为基础,逐步实现钻孔轨迹描述与绘制作业。其操作步骤主要为:第一,依据区域特征及实际,建立钻孔轨迹空间坐标系,对钻孔轨迹所处于的实际空间位置进行确定。传统方式的地面钻孔,多会选择以地面作为参照,依据钻孔表现的方向,多将向下方向作为垂直轴,设置为Z,表示正方向,然而井下钻孔作业,不仅仅存在着垂直孔与下斜孔,还存在着近水平孔,钻有上仰孔,且其钻孔地点均位于地面以下,为方便研究与描述其钻孔钻进状态,其基本参照物多选择井下钻场,依据其参照体系,构建出垂直于轴向上为正方向的煤矿井下钻孔坐标系。第二,地面钻井作业中,其关于井斜的描述,多是选择钻孔垂直轴及轴线之间所存在的夹角作为重要参数来表示。然而煤矿井下钻孔,多选择水平面与钻孔轴线之间的仰角作为重要参数值,且考虑到地面情况与井下条件下,其X,Y轴在正反向取向上保持着一致性,然而在坐标系中,Z轴方向却存在着相反性。地面坐标系中,多将Z轴向下作为坐标系正方向,其坐标系统满足右手螺旋法则。在井下坐标系统中,则多将Z轴向上作为坐标系正方向,此时坐标系则满足左手螺旋法则。具体如图1所示。

2 水平定向钻孔轨迹的基本要素

在实际开展水平定位钻孔轨迹设计操作、测量操作及数据信息处理的过程中,一般多选择钻孔轨迹L中的某一个测点作为研究的基础对象,其选择测点所相应的孔深、倾角与方位角,则被称之为水平定向钻孔轨迹的基本要素。依据相关理论,则测点数据信息仅表现了该点位置的空间位置,测点位置的切线则表示为钻进过程中的前进方向线,亦被称之为钻孔当前轴线,可以通过钻孔当前轴线、来表述测点附近一段钻孔轨迹。测量数据的处理操作与钻孔孔迹绘制,其对钻孔轴线的绘制,均是依据钻孔轴线进行操作的。为确保钻孔轨迹绘制及描述的准确性,要求对钻孔孔迹中存在的测点相应的孔深、倾角与方位角基本要素进行精确处理。在其基本要素中,理论孔深定义为:测点位置所具备的实际钻孔深度值,在近水平钻孔中,多指的是孔口位置到测点钻孔曲线之间的实际长度值,多采取钻杆进行测量,一般用L进行孔深记录;倾角:是指钻孔当前点的切线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小夹角;方位角:是指钻扎当前点的切线在水平面的投影与北向(N轴)之间的夹角;设计方位钱:开孔方位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代表钻孔深度廷伸主方向。

3 煤矿井下水平定向孔轨迹的一般形式和描述方法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尤其是高瓦斯矿井,从瓦斯治理和利用的角度出发,经常需要在煤层及其顶板或底板中布置一系列的钻孔用于抽采或释放瓦斯,以确保生产安全。根据钻孔的目的和用途不同主要分为预抽钻孔、防突钻孔两种。根据抽采瓦斯的位且或来源不同,水平定向钻孔主要分为本煤层预抽孔、顶板高位孔、底板穿层孔等形式。

本煤层预抽钻孔的布且形式预抽钻孔一般情况都布宜在煤层厚度大、透气性好、瓦斯含且高、煤层硬度较大的称定煤层中,这样不但有利于成孔和后期钻孔橡定,同时能够保证钻孔的高渗透性。有利于瓦斯的逸出。报据钻有利于瓦斯的逸出。报据钻孔相对于工作面延伸方向的不同水平定向钻孔布龙形式主分为走向和倾向布置两种形式。为了保证良好的抽放效果,不能使钻孔穿透工作面或从巷道穿出帆,在实施定向拐商钻孔前,孔相对于工作面延伸方向的不同水平定向钻孔布置戳主钻孔布t形式一般以走向或倾向平行布皿为主。在实施向拐夸钻孔后,可采用“一孔多分支”的钻孔布1形式。这样可在顺槽直接开孔,减少钻机椒运次数,提高钻进效率,同时起到“一孔多用”的效果。

4 煤矿井下随钻测量技术钻孔轨迹数据处理方法

在煤矿井下随钻测量技术钻孔轨迹数据处理中,提出应用平均角法进行轨迹计算。为确保钻进轨迹描述的准确性,可以进行多点测量,降低两侧点间距,提高计算精度,这种方法计算简单,在实践应用中应用较为广泛。此外,在煤矿井下随钻测量技术钻孔轨迹数据处理中还可以采取平衡正切法。然而其方法应用精度偏低,为满足现场实际需求,本文提出应用Excel进行钻孔孔迹测量参数计算,并绘制钻孔轨迹图。Excel工具具备着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通过测量仪器,收集测点深度、倾角与方位角等信息,通过Excel形式进行保存,采取相应的计算方式进行孔迹坐标计算,选择图表导出方式,直观获得钻孔轨迹水平及垂直投影。

5 结束语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增加,为确保煤矿生产安全性,实现生产效率,在煤矿开采中多采取定向钻进技术,以实现对煤矿钻进工作的有效控制。在分析钻孔孔迹一般水平定向钻进、水平定向钻孔轨迹的基本要素、煤矿井下水平定向孔轨迹的一般形式和描述方法等基础上,探究钻孔孔迹数据处理方法,典型的钻孔孔迹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平均三角法、平衡正切法等,本文提出Excel法进行钻孔孔迹测量参数计算,实践证明其可行性,且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胡小林,黄麟森,王清峰.煤矿井下随钻测量技术的应用研究[J]. 矿冶,2012,4:89-92.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生物 探究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中概念的建立、规律的发现,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可见,生物科学有较强的实验性。实验部分是生物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检验生物科学知识真理性的标准,同时也是生物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和检验知识的重要媒介和手段,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和途径[1]。

1、新课程生物实验部分的栏目

1.1 、实验

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单独完成或者分组完成,学生要提前明确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然后用将近一节课的时间动手完成预定实验任务。学生通过学习基本仪器的使用、学习基本的测量、训练观察和操作技能、学会交流与合作、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并自主填写实验报告,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1.2、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作为一种直观教学手段,是最基本的实验教学方法。模拟实验具有形象直观、简易方便、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等特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生物学知识。通过模拟实验教师可以更为形象地讲解生物学概念、现象和规律;学生可以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形成生物学概念,进一步理解知识。另外,通过演示实验能使学生认识各种实验仪器并知道如何规范使用,为学生以后自主完成实验打下基础。

1.3、构建模型

建构模型是新教材中着重提出的一种理性思维方法,正如新课标所指出要“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本教材中含有概念模型、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三种类型,通过建构模型能够突出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使生命现象或过程得到简化和理想化,构建模型过程能帮助学生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和形象化。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恰当构建模型对解决生物学问题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4、探究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3]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在这一课程理念指导下,北师大版高中生物教材在实验内容安排上已增加探究性实验。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重在探究,贵在引导。教师要相信学生能成功的完成实验,允许学生实验失败,鼓励他们寻找原因、积累经验并使下次成功,从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可见,这种探究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5、课外实践和调查

课外实践和调查作为一类新的实验形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生物实验只在实验室中展开的方式,拓展了生物实验的广度,开发了生物实验的资源,让学生从实验室走进生活、走向社会,以生活和社会为课堂,为中学生物学教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模式。

2、课堂中实验教学的设计

第一,要明确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根据学校教学资源和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制定科学可行的探究方案,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过程的七个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

第二,要正确定位探究实验中的师生角色。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把实验探究教学落实为一个师生共同探究、共同认识实验结果、共同交流的全面活动过程。在此,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掌握知识的主体,是主动学习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要注重实验的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评价学生在生物实验和生物实验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而忽视对科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这种评价重在知识方面的量化,很难与生物新课程的实验教学评价理念相适应。

3、实验教学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能立足于发展学生,践行探究的过程性。在我们新课程的实验教学课堂上,实验探究重点强调的是探究,而不是验证。这就需要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动手、相互探讨,切实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如此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识与技能。

其次,要合理安排学生分组讨论,践行教学的全体性。讨论交流是实验探究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全班讨论时往往会有部分同学得不到发言机会,但分组讨论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分组讨论时,教师针对学生成绩情况恰当分组,保证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能调动起来,并都能从中得到提高。

第三,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践行课堂的民主性。教师不能把实验课当做理论讲解课,实验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教师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教学环境中愉快的学习。

生物教学离不开生物实验,这已经成为广大生物教师的共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多关注实验。往后,我将继续实验教学的改革,重视实验教学,落实生物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体验性目标,为学生以后更好地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汪忠.新编生物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学生不能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无法形成终身再学习的能力,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教材增设了很多科学探究的活动,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掌握知识,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取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锻炼.事实上,新课程教学的再也不是传统教学以知识、技能培养的单纯的教学目标,而是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并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宗旨.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呢?

一、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学生要适应未来的发展,必须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掌握探知的方法.因此,新课改大力提倡进行探究式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探究知识的方法,具备终身再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科学观念,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构成探究学习的基本要素

一般说来,探究学习有下列几个要素构成的.1.提出问题或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这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对象;2.设计实验,收集信息.学生为了解决问题,需要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收集实验数据、信息;3.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实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或者形成解释;4.评价结果.学生通过比较其他的可能解释来判断自己的研究结果是否可靠、缜密.5.交流成果.各小组将自己研究的成果,向其他学习小组进行汇报,在全班师生面前进行交流、解释.在具体的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探究课题,可以灵活变动.

三、探究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宰着课堂,在学生的心目中就像“神”一样,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这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即使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考分,也是高分低能,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探究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能包办学生的学习.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探究教学的新观念.传统的应试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教师只注重学生学到多少知识,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而新课程教学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在进行新课程教学的时候,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树立科学探究学习的新理念,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锻炼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科学素养.

2.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主宰着课堂的一切,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了,只能被动的听从教师的.开展探究式教学,能充分的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起到帮助、指导作用,即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化学的理论不断的发展,化学的信息量也十分的多.那种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教学时代早已过去,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更多的信息,充实自己的知识量.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给学生有关化学内容的刊物、杂志,让学生收集到更多的化学信息,使他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更容易找到问题的解释.

四、开展探究活动的注意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效果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密不可分的,在具体教学的时候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很多学生在开始学习化学的时候很感兴趣,主要原因就是能看到千变万化的化学实验,因此,教师可以补充些化学反应现象明显的小实验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布娃娃流血”、“烧不坏的手绢”等有趣的小实验,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常常对自己发现的问题,更感兴趣探究,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开展探究活动.比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刚粉刷石灰的墙,想用炉火烤干却变得更加潮湿呢?在探究铁生锈的时候,可以先向学生展示铁制品生绣的图片,让学生产生探究铁生锈的原因的兴趣,进而思考防锈的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技巧.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常常需要分工进行,然后再合作得到结论.在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时候,需要互帮互助,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在讨论交流的时候,有些学生比较固执,即使自己错了也不承认他人的结论,这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念,要教育学生,在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要虚心接受他人的正确观点.

总之,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像科学家那样研究科学的过程,有利于他们树立科学的观念,形成科学的作风.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不能包办学生的学习,应该做好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化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规划;江西省;建议

引 言

生态园林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作为一项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其从诞生到推广均面临着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及政府的极力倡导。可以说,生态园里城市规划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其实城市生态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全球各个国家以及我国各级城市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我国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相对较晚,理论体系并不足以支持当前城市发展的需要,各级相关单位以及社会群众对其认识较为肤浅,发展的基本要素以及可行性措施也存在着诸多的争论。因此,作为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之路,必须要明确对其的认识,加强对其的研究和探讨,根据不同城市的条件制定可行的措施,以帮助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发展模式顺利推广,促进我国现代化、科学化、生态化建设的全面实施。

1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及特征

1.1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

目前,生态园林城市依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社会群众普遍将其与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划为等号,特别是一些机构对生态园林城市的认知度更为短浅,认为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就是生态园林城市,进而在相关规划建设中没有抓住关键任务和核心环节,从而导致城市规划四不像。众所周知,生态园林城市的提出和实践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它的发展不仅需要实践证明,还需要理论基础为其保驾护航。因此,相关机构以及相关学者必须要不断地完善生态园林城市的理论研究体系,为其缓解城市压力、推进城市健康规划建设提供可行性的理论基础,帮助其形成更好的思路和对策,以起到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的积极作用。

以当下全球对其相关的研究显示,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正随着其在各国的推广而不断完善,其内容更为丰富、更为适合现代城市发展需要。首先,从其概念产生的过程来看,生态园林城市的出发点是保护环境,缓解城市污染,追求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共赢,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其实践结果的反作用,现在的生态园林城市内涵已经远远超过与初始的范围。

早在2004年,我国众多园林城市的市长以及中外园林专家学者、政府园林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发表了《深圳宣言》一文,在这篇宣言中诸多学者对生态园林城市达成了初步共识,认为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必须要包括:保护非再生自然资源;珍惜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抢救逐渐消亡的历史文化;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建设舒适宜人的绿色家园;缩小区域差异与平衡发展;重视科学规划与有效实施;承担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这内容。《深圳宣言》在当时是我国各级城市实施推行生态园林城市发展的重要参考文件。

随后,在2013年人民日报又以专刊的形式对生态园林城市做了更为形象的界定:生态园林城市是当前我国城市必须推行的城市发展模式,其具有强烈的理性美和感性美,将城市理性的科学发展与感性的园林美感相结合,将人类追求的价值观、经济观与生态系统追求的自然发展观相融合,为人民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唯美的园林意境。

1.2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特征

生态园林城市概念的提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文明进化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依赖于人们的需求而不断进步。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显示,目前我国居民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已然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对消费资料的追求也上升到享受型阶段,因此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发展势必迎合居民的需求而发展,由简单的环保规划到更复杂的理性感性相结合的园林城市规划方向发展,从低级的追求数量到追求较高级别的质量方向推进,不断地协调、平衡规划中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整体城市规划的质量,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笔者通过调查研究目前我国的生态园林城市发现,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园林城市的生态、社会、美感有着本质的差别,其自身具备以下特征:

1.2.1 生态性

生态园林城市与园林城市不同,其在加强园林绿化的基础上,更注重环境的生态性。以我国生态园林城市评选为例,入选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必须要好,其城市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以及恢复水平必须要强大,公众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必须要高,只有这样才能够入选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前,江西省的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有宜春、景德镇、新余、南昌,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另外多了九江、上饶、萍乡三个城市,这几个城市无一不是具备优渥的生态环境而著称,其能够充分将城市自身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城市发展相融合,以生态学与系统学原理规划城市,城市各功能区的规划极具生态美、环境美,居民的满意度和舒适度也高居我省前列。

1.2.2 观赏性

生态园林城市,不可避免的要包含生态美、园林美,而这些美感又势必具备观赏性和艺术性。因此,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必须要建立在城市具备观赏性的基础上,将园林设计的更具有地方特色和艺术感,在强调生态效益的同时还要以美学理论为指导方针,营造一种自然美、人文美与园林相结合的居住环境,促使居民生活在一个生态园林的意境中。

1.2.3 持续性

任何牵扯到生态字眼的城市规划,就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行动指南,生态园林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时间、空间、资源的具体情况,满足后代对环境的需要,将眼光放得更为宽广一些,不要只顾眼前利益打破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保证现在的生态环境能够以一种健康、持续、协调的姿态延续下去。

1.2.4 区域性

以我省为例,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必须要考虑整个省份区域内的各种资源与人文风情,协调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关系,只有将这些关系协调处理得当,才能够更好地实施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平衡、协调、有序的现代化城市。另外,各个城市的生态园林规划还需要具备自身的区域性,形成自身的特色,这样才能够增加城市的竞争力以及关注度,更好地吸引外界眼球,发展自身经济。

2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基本要素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基本要素可以分为精神要素和物质要素两大方面,其中精神要素包括观念要素和人文要素,物质要素则包括有自然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见表1)。

2.1 自然观

通常情况下,自然观属于文化观念范畴,自然观的形成、演变对我国城市建设有着关键影响作用,同时也对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比如,很多政府以及企业选址都会考虑风水学说,参考风水学说决定城市布局同样在城市规划中有着较多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与手段日益丰富,自然观也更趋向于开发资源、利用资源,而忽视对自然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许多恶劣的环境破坏情况。因此,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必须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重视城市结构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城市发展与生态的共生共赢,开拓更具有生态发展观的生存环境,将“人与自然”这个课题更好地实践落实出来。

2.2 城市观

城市观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生态园林城市规划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照顾居民的利益,将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城市环境建设的核心标准。城市的功能区设置、空间利用以及环境的塑造,园林效果的设计着重于居民的感受与需求,生态园林城市的最终效果是需要居民给予反馈的,其价值在于使平常老板姓能够充分享受到城市的功能,看到城市的园林美感。

2.3 人文要素

人文要素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文化要素、社会要素、政治以及经济要素,这些内容是显示城市形态的关键因素,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总方针也必须要体现出来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比如文化要素方面,一个优秀的城市必须要保持一个地区、民族的特色,将其整体特征通过城市规划体现出来,比如城市精神要素、场所、特色、历史等要素。

2.4 自然要素

自然要素对于城市而言,意味着未来的发展性质、规模、形态以及潜力,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习俗,城市的任何活动都是依赖与自然环境以及建筑而进行的,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也必须要利用与改造自然环境,将居民的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自然建筑相结合。

2.5 社会环境要素

这里主要是说城市地表形态、城市功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等要素,生态园林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城市功能的变迁、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尤其是近年来城市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更需要规划中将不断改变的交通设施考虑进去,充分探究如何才能够将城市发展与这些环境要素融合于一体。

3 结束语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建立必须要建立在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特点,建立空间与生态的自然观、以人为本的城市观、保护环境资源的发展观,整合城市的各项资源,建立和谐、科学、有序、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

参考文献

[1]王亚军.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D]江苏:南京林业大学,2010.

[2]张汉南.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理论探讨[J].河南建材,2012(2):26~27.

[3]廖爱军.生态园林城市-未来人居模式[J].辽宁林业科技,2010(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