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化学化合物汇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化学教学 着眼 素质教育
那么,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挖掘素质教育能量呢?在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重视实验教学 培养鉴别能力
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化学理论知识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一个方面,决不能代替整个化学教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因为它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和品德。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所有,化学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化学教学形式。
例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D、
稀释浓硫酸 读液体体积 引燃酒精灯 检查气密性
分析:A、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B、量取液体时,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D、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
解:A、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图中操作正确,故A正确;B、量取液体时,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注意视线的位置,图中操作正确,故B正确;
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操作错误,故C错误;D、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故D正确。此题答案应选C。
本题是实验操作型题目。是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通过练习要求学生了解量筒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浓硫酸的性质和稀释方法;了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另外,通过观察物质的变化,如建筑工地上生石灰倒进水里就会使水沸腾变成用于砌墙的熟石灰,像铁、铜等金属露在空气中就会生锈,白开水加入白糖当糖超过一定量是就会出现沉定等等,使学生明白学习化学要养成观察思考物质变化的习惯。因此,我们不应该因为升学考试中对化学实验的动作技能测试不到而忽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不一定都在化学实验室里,日常生活中的小实验也不可忽视。
二、成立兴趣小组 开展有效活动
学校里都按学科成立兴趣小组,化学兴趣小组与其他学科一样,能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办化学手抄报、初中生世界阅读剪辑、化学变化小游戏、科幻故事等等。但课外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内的活动,要培养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当学生的理论,在生活实践中发挥作用是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价值就得到充分的体现。
例2、某块农田里的农作物的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茎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 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根据以上特点,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成员经过分析讨论后,判断该农田缺少氮元素和钾元素。为了补充这两种元素,农民决定将碳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请回答:农民施用肥料的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分析:铵态氮肥和显碱性物质混合能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
解答:不合理;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溶于水呈碱性,能与碳铵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氨气,降低肥效。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解答本题要理解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能生成水和氨气。
再如,带领学生走进田间,认识农民常用的化学肥料如钾肥中的硫酸钾、氯化钾都是速效化肥;呈酸性的,如氯化铵、硫酸铵、硫酸钾等;呈碱性的,如硝酸钠,硝酸钙等;中性化学肥料,如尿素。走访农民,走进化肥厂调查了解肥料的科学使用,及其使用原理。如果没有时间,可布置学生,抄录化肥袋上的说明,然后到学校进行汇总整理。补充拓展书本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剖析典型题目 训练解题能力
典型题目要剖析给学生,才能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在题目的选择上要突出新颖、有代表性、有时代性和独特性,能使学生通过题目的研究学会一种思维方式,去解决一类问题。教师和学生每讨论完一道题目应引导学生进行一番总结、归纳、提炼。
例、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 )
A、 B、 C、 D、
分析:可以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A中是两种单质,B中是两种化合物,C中是一种化合物,D中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解:由图中可知:
A、两种物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两种单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不正确。
B、两种物质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两种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C不正确。
D、一种物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一种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做出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D不正确。
所以此题应选B。
本题是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典型题目的剖析后,还要精选适合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精选的习题中既要有“形成性练习题”,让学生透切的理解和牢固的掌握新授知识,使新旧知识迅速融合,形成知识体系。又要有提高题,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深化和拓展,逐步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使学生对书本中某一章节的知识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以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使学生各种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化学用语 符号 复习
化学用语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符号,是一种统一的国际性科技语言,是研究化学的工具。化学用语贯穿整个初中化学教材的始终,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技能。只有掌握好化学用语,才有可能学好化学。因此化学用语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备受重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考化学复习的重点。
一、新课标下与中考相关的化学用语
(3)意义不清;
(4)化学方程式书写不完整。
如何纠正学生在学习化学用语方面出现的常见问题,以及改变“教师讲出汗,学生躺着看”的被动局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呢?下面我提出几点建议。
1.化学用语的教学应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
化学用语是由拉丁文、阿拉伯数字、汉字等多种文字或图形组成的表达化学意义的符号语言。它是化学学科的学科语言,同学习其他语言一样,对化学语言的学习也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学习化学语言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学生大都学过英语,熟知英语有字母、单词、音标、句型等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且这些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样的,化学语言中也有类似的“字母”、“单词”、“音标”、“句型”等形成化学语言的基本要素。
化学语言中的“字母”——元素符号
化学语言中的“单词”——化学式
化学用语中的“音标”——化合价
化学用语中的“语句”——化学方程式
2.将“自主学习”贯穿于复习活动的始终。
复习不应是旧知识的简单汇总,而应是更高层次重新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归纳、融合,在新的起点下重新认知和建构。要利用学习化学用语的目的、意义,激发学生“想学”的学习动机;教给学生“会学”的学习策略,如用“五字一组”记忆法记忆1~20号元素的名称符号,用“五字一组”押韵记忆法记忆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15种元素的名称符号,用元素化合价口诀帮助学生识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运用竞争机制努力使学生“坚持学”,通过同桌互检、小组竞争、自制卡片、猜化学谜语、名实结合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对化学用语的学习持之以恒。
3.利用概念图梳理知识,整合知识。
概念图就是用图表形象地把某一单元中所有概念,用连接线及箭头把它们连接起来,从而清楚地呈现出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图可以帮助学习者组织、构建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核心概念,使知识网络化,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检查、发现知识的不足和错误,并及时补救。
师生共同绘制化学用语概念图通过分析、比较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异同和内在联系,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形成,并使学生通过概念图直观、快速地把握一个概念体系,避免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些零散的、孤立的事实与概念。
再如利用概念图把化学方程式分类:
化学方程式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摇其他反应
4.利用概念图诊断,促进学生自省纠错。
概念图可以诊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如师生共同完成纯净物的化学式概念图后,老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根据物质的类别、特性(颜色、溶解性等)列举相应的化学式,学生间互相评判对错,并不断完善补充。
5.通过习题巩固化学用语,拓展学生的思维。
通过复习整理,学生对化学用语已经有了较系统的认识,但对化学用语知识的应用还不够深入,还要通过习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中考化学用语试题大多取材于课本,以课本出现的化学用语为主,试题形式较单一,因此给人的印象是只要肯死记硬背就能把试题做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从近年全国部分省市的化学中考试卷可以看出,考查化学用语的试题在取材的广泛性、内容的真实性和命题思路的灵活性等方面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笔者结合近年来全国部分省市中考试卷中一些典型化学用语试题,就试题体现的新特点进行简要分析,提高平时对化学用语复习的针对性。
(1)重视试题的情景设计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通过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把学生捕捉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融在一起考查,题目构思新颖,充分体现了基础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命题思路。由图给信息可知:A图表示N2,B图表示3H2,C图表示2NH3,据此即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答案:N2+3H2=2NH3
可见,新课程对化学用语的考查,试题的内容和形式均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命题者打破了传统的命题思路,从不同视角进行命题,既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又很好地考查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密性及类比思维的能力,同时也有效检验了学生阅读能力、信息提取和加工等方面的能力。这种向能力立意转变的命题方向,师生双方在中考复习过程中都必须注意把握,特别是教师更应首先把这种能力立意的理念融进平时的教学中。在复习过程中不能强求学生一次到位,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使学生达到会写、会读、会用化学用语的目的。为此中考化学用语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着力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2.强化书写的规范;
3.精选习题,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4.加强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新科技成果的习题类型的训练。
关键词: 职教化学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如何高效地发展其认知水平?这一直是国内外教学关注的焦点。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的发展离不开“同化”和“顺应”的基本过程,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则有更加深刻的阐述,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可见,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认知发展潜能,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关键在于帮助受教者构建新型的学习方式,其核心精神至少包括了四个维度的要点:体验、自主、合作、践行。
站在化学教学的视角上,职教生的初中化学知识与实验技能较薄弱,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学信息,探究求知的学习意识欠缺。面对化工专业课程,学生的兴趣需要激发,加之知识难度陡增、工程学应用性强,学习自信心急待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不畏困难的科学态度,从无机、有机化学的基础课开始,转变学习方式,注重自主探究、开展合作学习,为职业技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完善的教学策略能帮助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课堂生成中引领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打开职业的大门。本文拟对教学策略的细微之处谈谈做法。
1.感悟反思,提升科学信念的高度。
狄尔泰认为:“只有通过体验我们才可能把握实在,从而解决精神科学如何获得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有效知识的问题。”受教者的体验已成当代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学生需要在课堂中直观地感受现象、深刻地理解规律,最终对事物确立稳定的态度。感悟和反思是体验式学习方式的重要环节,学生建立了直观的感性认识才能内化形成独特的情义认知,适时进行反思内省才能促成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建立。
例如,在讲解电解质溶液一节时,可以从生活中的矿物质运动饮料入手,提供实验材料让学生完成溶液导电实验。当通电后灯泡亮起时,学生自然对电解质水溶液能导电有了视觉的感受。这时,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电解质溶液?其导电性强弱如何?有学生拿食盐、烧碱、白醋等来尝试,观察到实验灯泡的亮度不一,深刻理解了强弱电解质的定义。最后,反思实验中的成败之处,会发现交流电解质强弱与分子结构的相关性。本课使用体验式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了发现问题的好奇心、敢为人先的自信心和直面挫折的上进心,把科学的态度养成融入学习之中。
2.自主探究,增加基础知识的厚度。
施瓦布指出:“教师应以探究的方式将科学呈现给学生,学生应通过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知识。”当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时,会调动知识储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将新理论纳入已有的认知图式。这样他们获得的就不是机械重复的短时记忆,而是熟练掌握的知识和使用知识的方法。反观教师,亦能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松绑,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在思维碰撞中夯实知识体系。
例如,在“金属的腐蚀和防腐”一节中,教师提供资料展现金属腐蚀的危害性,让学生自选金属类别和周围介质,探究电化学腐蚀和金属腐蚀反应。根据学力平衡、能力互补原则,教师可划分活动小组,实验分析金属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的产物,并绘制反应方程式。结合金属防腐的生活经验,学生分组选取不同方向研究,从金属的结构、防护层、电化学处理、介质处置等方面展开研究。这样,课堂容量大,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更高。
3.互动生成,拓展专业技能的深度。
在意大利的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生成教学像一个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而预设生成则像一列按照精准的时刻表行驶的火车”。可见,生成教学能培养一种开放容纳的学习态度,给学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拓展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课堂上,气氛热烈、学法灵活,学生有讨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能深度发展操作技能,提升专业素养。
例如在讲解晶体的基本类型时,教师可以突破从类型概述到实例分析的教授线索,让学生讨论列举常见晶体,逐一探讨其熔沸点、晶格微粒、空间构型,分组绘制晶格结构示意图,从微粒种类、范德瓦尔斯力、硬度和密度等方面列表比较各晶体所属类型。最后,全班汇总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由教师讲解化学式量和反应方式。根据教材顺序,到金属一章中,教师再以铝、铜、铅等物质为例介绍金属键和金属晶体,巩固学生的晶体知识。
4.校企合作,开阔职业取向的广度。
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方针明确指出:“人才培养模式要更加突出实践特色,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改革。”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培养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已成为职教发展新导向。基于此,教师可在化学课程中突出企业指向性,把工程知识融入课堂,邀请企业参与课程方案的制订和评价,联系单位提供实习场地和设备,使学生的学习与就业直接接轨。
例如,在制订金属及化合物的教学计划时,可根据当地企业的生产情况制定参观实训预案,实地考查钢、铁、合金等常见金属的冶炼设备和工艺,模拟工用硬水的软化操作流程等。邀请企业负责人参详学生的学情认定和考核标准,重点讲授并考查生产实践性内容,使学生学有所用、学工共促。
当然,职业导向的教学中,学情反馈是必需的,教师可采用调查问卷、抽查提问、课堂训练、专题考试的方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企业的岗位需求,适时补充热点问题,在探究和合作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完善课堂、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