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

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

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学生;道德建设;特点;建议

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脱离社会这个大环境而独立生存。一个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受不同的氛围熏陶,个性品质必然不同。一个生活在批评之中的人,往往遇事多用谴责;而一个生活在鼓励之中的人,往往拥有自信;一个生活在讽刺之中的人,往往更加自卑;而一个生活在关怀之中的人,往往懂得感激;一个生活在恐惧之中的人,往往充满忧虑;而一个生活在认可之中的人,往往更加自爱。所以说,成长离不开环境,同时,每个人的行为也会对他人及整个社会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为了适当而自发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加以必要的约束,引导人的行为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这就产生了对道德的需要。

作为一位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认清和明确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任务,遵循和把握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掌握道德建设特点及重要性,才能有的放矢地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一、中小学生道德建设的特点

道德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亦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永恒发展。道德与法律不同,它无法以某种标准为尺度,不能靠强制力量来实行,它要求人们将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潜意识中的某种信念来自发地支配其行为。也正是这些特征又使道德具有广泛性的特点,许多法律无法触及的领域却归属于道德范畴,受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

道德生活不同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其特点是不计成本,只讲义务,不讲权利,是以目标的高尚与否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尺度。因此,道德有时看似是一种高于现实的理想,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起着种种示范作用,但它又由当前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受种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它往往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

道德学习亦不同于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知识学习强调接受、理解和创造,技能学习强调训练、熟练和应用,道德学习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践履。因此,与之相适应,道德教育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道德不是静态的标准,而是一种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社会上层建筑,它在受社会各种现实因素影响的同时也会对现实社会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道德之行和道德之教往往有一种召唤、净化的功能,使学生具有一种与世俗相抗衡的力量,使他们的心灵有所寄托,作为人的价值得到实现。对于人类生活来说,这种召唤、净化直指他们的内心深处,是不同于外在约束力量的内在约束力量,以一种不同于外在约束的方式实现对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的社会制衡。

二、中小学生道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教育历来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抓小学一、二年级德育教育工作,应以学习目的性教育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抓三、四年级德育教育工作,应以建立“防分化,促转化”的目标管理为主,为每个学生创造健康向上的发展机会和空间;而五、六年级是学生第一次面临升学的转折时期,德育教育工作应以人生观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为主,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中学生是个性逐步形成、逐步走向独立的时期,德育教育工作应以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在孩子逆反心理形成初期,提前抓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孩子少走弯路。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各年级各有重点,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心理特点,坚持“层次化”原则,既能保证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又能使思想品德教育取得实效。

笔者根据多年的德育工作实践,对如何从事中小学生德育建设有以下几点建议:

1.优化教师团队

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是教师必备的行为品质。中小学是孩子的启蒙教育阶段,学生很容易把教师的一切视为自己效仿的榜样。学校应定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正师德、铸师魂、练师能”活动,如:学习教师礼仪,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看全国优秀教师师德师风电视电影片;聆听教育专家做师德师风建设报告会;邀请专家同全校教师共同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孕育道德的精深与师德师风的密切关系;在校内组织德育骨干教师进行交流演讲;校领导与每位教师鉴定《师德师风责任书》等。通过多种形式来提高教师的素养,优化教师团队。

2.建立健全团队和相应的组织

学校要规范地成立少年儿童工作委员会,成立团委和少先队组织,如果同年级在四个教学班以上,可按年级分别选拔、聘任年级大队辅导员和团支部,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展分层教育实践活动,围绕新的历史条件下团队工作的根本任务和要求,切实把工作聚焦到对少年儿童的德育建设上来。

3.依托节日开展德育教育实践活动

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进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提高道德素养,提升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利用系列重大节庆纪念日,让学生在实践和学习中成长。如:“三八”节,可以开展关爱母亲、报答母爱活动;清明组织学生缅怀革命烈士,珍惜生命活动;“五四”组织学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六一”开展庆六一文艺演出、书画科技展或运动会;“七一”利用校园板报、广播、红歌赛庆祝党的生日;“八一”与社区联合,进行拥军爱军和国防教育;九月教师节各班利用主题班队会进行丰富多彩的感谢师恩教育;“十一”国庆节,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十一月利用消防安全宣传周,学校与消防队进行“紧急消防疏散演习”,提高学生自护自救的技能;12月4日法制日,各班通过举行法律讲坛,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通过各种节日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成长,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4.重视班委、班级团支部的选举及培养

在学生眼里,班干部是好学生的象征,是孩子们奋斗的动力,班干部的选举、班委的成立都应充分考虑全班同学的意见,最好采取不记名投票的选举办法,职责和权力应落实到个人,充分调动班委和团支部的组织带动作用,明确班级工作计划并确保其贯彻落实。

5.认真开好班会课

抓住每周班会课的机会,全面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多开展有关政治、时事理论及形势教育、法制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活动。如:开展时政辩论赛、时事有奖竞答等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保持清醒的头脑及对祖国应担当的责任,树立正确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6.抓好“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落实

德育办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出本校切实可行的“学生一日行为规范”评分标准,充分利用这一手段,严格执行并定时进行公布。以此促进学生的纪律、学习、卫生等各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同时,还要将“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作为入团入队、三好生选举的标准之一。

7.重视正面宣传作用

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宣传教育活动,如: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电视台、红领巾记者站、校报等宣传工具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利用勤工俭学、公益劳动、校园环保站、文学社、篮球协会、兴趣制造小组等活动,陶冶学生情操,促使学生思想品德形成。

8.重视学校德育文化建设的投入

让校园的墙壁、石头说话,环境育人。如:可在学校的操场周边围墙上绘出经典的成语典故,楼房的面墙上镶嵌世界、中国、地区地图。利用长廊展出学生的手功与字画,教室过道悬挂名人名言,教室内布置团队阵地等形式,形成一楼一主题、一层一内容的立体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生提供获取成功的外部条件。

9.故事触情

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可以以故事为主。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也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做好准备,通过诱人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朴素的道德情感,使学生从故事中明白事理,坚定信念,提高理性认识。

10.增强与同学的交流

作为老师,首先要爱护和关心学生,和学生交朋友,以自己的洁言洁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自然地将老师当做最信赖的人,他们能一吐为快,相信老师能指点迷津。

11.办好“家长学校”

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成才观。建立家长学校组织机构,成立三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班级、年级、校级家长学校活动。举办家教讲座,交流家教经验,问卷调查,表彰优秀家长学员,特别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组织开放日活动,通过多种渠道,畅通家校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沟通合作的网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一是聘请校外的知名家教人士办讲座,二是开展“教子有方”的经验介绍,三是让家长与学生共同走上讲台,交流家庭教育问题的得与失。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只有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效果。学校还要充分利用“校讯通”网络的作用,定期和不定期地与家长进行手机短信联系与交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优质资源的作用。

12.将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拓宽德育渠道

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通过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数学教师通过数学课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质疑―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英语老师要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融为一体,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渗透思想道德

教育。

无论什么课,教师们都要努力挖掘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学科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范文第2篇

一、立足课堂,科学指导

1、关注问题情境。数学问题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背景材料,是产生数学概念、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条件。数的运算教学以问题为纽带,引导学生数学地描述问题、数学地思考问题,进而获得有关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和规律,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的运算学习内容的实际应用价值,还能使学生的运算能力、数学思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基础。以苏教版教材为例,教学笔算之前,都会安排一些口算作为笔算的铺垫。教师也应该把口算训练贯穿于计算单元教学的始终,这是从时间上考虑的。从形式上来说,口算训练的形式必须多样,如“开火车”、“接力赛”、“抢答”等等,努力做到不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3、算法、算理并重。在计算过程中,算理和算法是相辅相成的,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相关研究表明,算法是自动化的,即使在不知道其背后原理的情况下,仍可以掌握和使用。但算理的探讨,有助于探索算法、掌握算法,还因为计算教学不仅要着眼于运算技能的形成,更应探讨并努力实践如何将“基本技能”变成发展学生各种“过程能力”基础。

4、放大题组效应。苏教版教材中经常出现一些题组,既有口算题组,也有体现算法迁移的题组。通过题组对学生进行训练,可以在联系、渗透以及比较中放大题组关联的特征,使题组中的每一题在训练中“增值”。

5、适时适当记忆。口算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计算则存在于数学学习的每一个领域。课堂上,在关注问题解决的同时,不可忽视相机的计算能力训练。让学生熟记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结果,熟记乘法口诀,几乎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认可的事,但是对于其他的一些需要学生记忆的数值、公式、计算结果往往重视不够。像小学阶段常见的分数和小数互化的结果、20以内自然数的平方数、圆周率的一至九倍值,甚至常见的圆周长和面积、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结果等,我们都可以安排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整理与记忆。

二、课外练习,精心设计

1、把握体系,在孕伏上下功夫。从四年级开始学习的倍数、因数知识,到五年级学习的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运算以及化简比、第三学段解方程组等知识的必要孕伏,是教师要花大力气教好、学生要努力学好的内容。

2、精练勤练,提高练习实效性。计算技能的形成,除了计算教学的科学指导以外,还有赖于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进行巩固。在计算教学为主的单元,宜采用化整为零的训练策略,坚持天天练。

3、适时反馈,解决好个性问题。计算问题相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应该说难度不是太大,但是,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计算上体现得也极为明显。像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等内容的竖式计算,还有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化简比等,计算步骤比较多,计算过程也较为复杂,少部分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也不易掌握计算的规范格式。我们发现问题后,都会找到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让学生当面订正做错的题目。这样可以发现学生是在计算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基本计算没过关,还是不理解算理?还有是不是算法当中有不必要的步骤?要是发生错误的学生较多,就在课前让学生板演,再逐一检查和纠正。

三、自主学习,评价跟进

1、了解学情,为掌握而教。我们研读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相信任何一个学生只要有充足的学习时间,都能完成任何学习任务,并非只有能力强的学生才能完成高级的学习任务。现实中出现学习上的个别差异,是由于该学生所需的学习时间量与实际学习时间量的差异造成的,学生学习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接受了理想的教学、是否得到了必要的学习时间。这是一种关于教与学的乐观主义的教学理论,也是我们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论支撑。

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10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6.065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学科学习能力培养的奠基阶段,这是学生以后学习的积累时期,因此,必须要重视小学各学科教学。而小学数学学科是小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也被称为核心学科。在新颁布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的要求由“双基”目标扩展为“四基”,新增加的内容是培养学生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的活动经验。其中对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观念的提出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要求和数学素养提高的基本要求的。

小学数学学科是一门具有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示阶段,因为年龄的限制和学生知识储备的限制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思维上的困难,需要针对这个问题采取相应的举措。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强调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流程中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累学生基本活动经验就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的两个方面的问题,因为从学生认知事物的过程来看,是需要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这样学生的认知才是深刻的。同时,在此过程中,能够主动地通过眼、耳、鼻、舌等感官直接接触客观外界,不断地尝试而获得新知识,这样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那么,应该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累学生基本活动的经验呢?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观察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通过学生直观的观察和发现,很容易实现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和数学素养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会观察。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立方体这部分知识时,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空间概念是较为欠缺的,如何在学生脑海中呈现长方体和特殊的长方体――立方体的形象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们观察来实现。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呈现关于长方体、立方体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它的面、棱、顶点等特征,再来寻找其长、宽、高,然后再让学生总结特征并且尝试说明立方体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整个过程中,学生在直观地观察,这样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最后得出结论,收获了一定的知识。整个过程中学生增长了经验也发挥了主体地位。

二、鼓励学生敢于动手

从数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来看,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通过引导学生们在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中的动手实践,也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往往采取的是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这时,就可以采用学生动手实践的方式来让学生发现计算公式。在引导学生复习完长方形的计算公式后,教师给学生提供平行四边形的硬纸片,让学生们自己探索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转换成长方形,学生在用切割法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得出结论,即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这样我们就能够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底×高。

事实证明: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解决问题应该从哪里开始、应该选择怎样的方法,这样动手操作就成为探究问题的必然需求,学生在好奇之中去感受新知识,这远远比给学生一个公式要有意义得多,同时,学生所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因个体的强烈感受而充满活力。

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思考是深化知识理解最有效的手段和举措,因此,引导学生们梳理和反思知识,能够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隐性数学活动经验。从获得的经验类型来看,学生经验的生成是在思维层面进行的,在头脑中进行合情推理,这类活动中获得的经验相对前两种更多的是策略性和方法性的经验。从这点上可以看出,思考经验的获得是派生出思维模式和思想方法的重要渠道,这些成分对学生开展创新性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

例如,在计算问题上最常见的鸡兔同笼的问题,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龟鹤同游的问题,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积淀的这种经验就属于思考的经验,比如归纳的经验、建模的经验、证明的经验等。在解决了鸡兔问题后,进行质疑引思,鸡兔同笼有什么独特魅力,从而引出“龟鹤问题”“人狗同行”,通过比较使学生感悟 “鸡兔同笼”不仅仅代表鸡兔同笼,它还是一种模型,这样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总之,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来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鼓励学生活动的参与以及活动经验的总结,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 张天孝.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J].小学教学(教学版),2010(7):33-35.

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本科专业;思考

据统计,目前全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累计达到220个,教育技术硕士点达到78个,另外还有8个博士点和4个博士后流动站。[1]河南省现有河南大学等10所院校开设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2] , 除河南大学为省部共建高校外,其余9所院校均为省属地方性院校。地方性院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究竟该如何发展?是以重点大学为跟踪导向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还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特色的校本课程?是按照现有重点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来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还是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些都是需要高校教育技术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不可否认,重点院校具有“排头兵”和“风向标”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教育技术学专业在表面风光的背后已经出现了办学方向不明、学科定位不准、毕业生就业困难、教材设置混乱、专业发展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势必影响我省高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促进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科学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教育技术本科专业人才进行了一些思考,并对专业改革作了一些实践探索,最后取得了一些成效,以期为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一、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现状

1.培养目标方面

笔者在对我省开设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10所高校进行调查(主要是通过查阅学校网站和从学生假期实习作业中获取的资料)后发现,这些学校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规格方面大同小异。如某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系统地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高级计算机操作能力、课件制作能力、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能力和校园网络综合管理能力,能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看似宏伟,实则定位不清。目前学生和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普遍看法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多而不精,缺乏专业特色。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往往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电子技术方面的水平不如物理专业的学生,教育研究和教学设计方面的水平不如教育学专业的学生,电视节目的策划制作方面的水平不如影视专业和新闻专业的学生。[3] 这些不足很容易使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失去竞争能力,造成就业难。

2.课程方面

(1)内容过杂,重复现象严重

由于对教育技术学定位理解不同,各高校的课程体系也不尽相同。调查发现,我省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的课程涉及理学、工学、新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内容。课程门数多、内容交叉重复是这一专业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实际中则是专业课程讲授缺乏深度,浅尝辄止,造成学生“广而不精”,即什么都知道一些却什么都不精通。

(2)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教育技术学专业许多核心课程都有很强的应用性,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却无法体现这一特点。主干核心课程的学习停留在课堂教学上,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理论层次的教学过多,教师只是一味地讲授,虽然讲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但只处于让学生识记或领会的层面,没有达到教会学生应用的水平。而书面作业设计的成果也大多只是闭门造车,无从检验效果。如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本来是作为连接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学科”,却因有限的课时而限制了实践教学内容,结果这门课最终成了“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3)教材理论性过强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要体现。以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的主干课程教材为例,这套教材学术性极强,但思辨性也极强,笔者认为更适合作研究生教材。因为本科生还未掌握相关媒体技术的知识以及运用技术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经验,让他们进行枯燥的学术探讨,很难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对教材内容“消化不良”。

3.就业方面

为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笔者借助网络进行了大量调查,并通过课下、假期实习等方式对在校的和已毕业的2006届学生共计3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在对数据进行记录、挑选和整理的基础上,笔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得出结论。从对在校生的调查中可以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在为就业发愁。虽然部分学生从大一就开始考虑就业问题,但由于忽略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更忽略了对专业知识系统的掌握,以致大学四年碌碌无为。调查发现,毕业生就业方式大致分为三类:统考、应聘及其他。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发现,70%的毕业生是通过地方统考的方式来实现就业的,通过人才市场应聘就业的则相对较少,还不到总数的30%。这种就业的格局从根本上限制了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4.师资方面

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大都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对本专业信心不足,并直接反映在教学和科研上。笔者作为专业负责人曾经与教师探讨过专业发展问题,教师大都对专业发展的担忧和迷茫,对专业研究不感兴趣,在教学和科研中缺乏创造性。另外,由于教育技术学是交叉学科,有关领导误认为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可以教授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其中有些教师本身就缺乏教育学知识积淀,更不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性,教学中拿起课本就讲课,没有从专业的角度去整体把握课程,而是孤立地看待这门课。殊不知,教育技术学是很具系统性的,这个专业开设的每一门课都需要围绕着专业核心来统筹讲授,这个核心就是媒体和系统。

二、思考与建议

1.明确学科方向

学科是专业的基础。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理依据。因此,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了解学科发展前沿、跟踪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基础上,也就是以学科知识体系来规范专业建设,建设高质量和高水平的专业。[4]作为教育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教育技术学是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学科。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与信息技术学的交叉学科,是连接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桥梁。所谓交叉学科,首先体现在它需要技术的支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支持;其次体现在它融合了多种思想和理论。从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来看,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主要有系统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三大理论作支撑,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因此必然属于教育科学,是具有自然科学属性的社会科学。[5]

2.确定恰当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前沿学科,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因此不可能像其他学科一样制订出完备的培养计划。地方性院校不同于重点院校,因此要扬长避短,人才培养要为地方服务,这就要求专业培养目标要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6]地方性院校本科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础能力主要是媒体技术能力,这是本科学生的核心能力。因此,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要遵循“技术先行”的原则,即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媒体技术,地方性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的是熟谙教育规律又精通各种技术并能够通过合适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人才。

3.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

调查发现,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中有超过半数的人在从事教学工作,另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在IT业从事教育软件及数字媒体开发等工作。商丘师范学院结合就业现状并综合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安排的实际情况,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分为三个方向:信息技术教育方向(25学分)、教育软件工程方向(23学分)和数字媒体技术方向(14学分),并据此制订了新的课程计划,在大三对学生实行分方向培养。

新方案通过课堂教学、校内实践课程和假期实习三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适当压缩理论课时,加大实验、实践课时。调整选修课课时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即增加人文经典课的开设,如增加《中国古典文化》《经典影视作品欣赏》等课程;“有所不为”即适当压缩纯理科课程的课时。对于教材使用问题,商丘师范学院主要是在教学中把重复的内容删去,博采众长。

4.拓展学生素质,以适应社会需要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技术工匠,而是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之外,还要注重构建素质拓展体系。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素养,还应包括有利于学生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灵活地开展校内素质拓展训练。例如:与科研工作相结合,通过让学生主持或参与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科研能力;通过参与多媒体制作竞赛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5.加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改革的关键归根结底在于教师。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理念先进、素质全面的师资队伍。因此,地方高校加快教育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既是坚持科学发展的长久之策,也是克服现有困难的当务之急。商丘师范学院采取三项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一是有计划地派出青年教师外出访学、参观交流,二是经常邀请有关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三是在制定的“十二五”中长期规划中把“引进高层次人才”列入其中。这些措施为现有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改变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了他们的学术水平。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在我省地方高校开办还不到10年,出现上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笔者认为,只要上下统一认识,措施得力,就一定可以较好地解决。

参考文献:

[1]陈琳.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地位的世纪提升[J].中国电化教育,2007,(9).

[2]河南省高校本科专业目录[EB/OL].中国教育在线,henan.省略/,2010-04-12.

[3]许之民.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与思考[J].教育技术导刊,2010,(5).

[4]刘海燕,曾晓虹.学科与专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12).

[5]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范文第5篇

现代学校 德育价值 实现策略

德育价值要回答的是德育究竟“能做什么”的问题,它既是现代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现代学校德育的一个非常现实的实践问题。现代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个体和社会道德需要的满足,也就是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不论是现代学校德育制度的建立、德育目的的确定、德育内容的取舍、德育结构的设计,还是现代学校德育方法的选择、德育手段的运用、德育进程的调控,都必须以德育价值及其实现为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一、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本质意蕴

关于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本质意蕴,我国学者大都是以马克思关于“价值”的内涵解读为依据的。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通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1]这里蕴涵着两个基本判断:其一是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关系是在价值主体改造价值客体的实践活动中并通过实践活动得以实现的,离开了价值实践活动就不会有价值;其二是价值应当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辩证统一,单有主体的需要或客体的属性,都不能称其为价值。基于这种理解,有学者认为,德育价值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与德育发生的相互作用过程产生的、符合主体目的和满足存在与发展需要的结果[2];有学者则认为,德育价值是指德育的属性、功能对德育价值主体的需要之满足所产生的效应[3]。上述关于德育价值的定义,其根本点与着重点都认为德育及其所固有的功能是德育价值产生的客观基础,德育价值赖以维系的必要条件在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强调社会和个体对道德、品德、德性发展的需要是德育价值得以产生并发挥作用的根本动力。由此,可以把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理解为是一种作为德育价值客体的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以及其所内蕴的德育功能满足德育价值主体内在道德需要的属性。

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与德育功能两者既有一定区别,又紧密联系。其区别在于:德育功能主要是德育活动内部诸因素之间、德育活动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反映的是德育活动内部诸因素、德育活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因果性”关系,具有社会性与客观性等突出特征;而德育价值反映的则是德育价值主体的道德需要与德育实践活动的功能作用之间的“合目的性”关系,具有为我性和主体性的鲜明特点。其联系在于:一方面,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不是凭空想就能实现的,它一刻也离不开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德育实践,正是因为德育功能的充分作用,现代学校德育价值能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德育价值是德育功能的目的旨归。任何一种德育活动的开展,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社会和个体道德需要的满足。在现代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中,德育各种功能的完成和发挥都指向于不同德育价值的实现和彰显。如果离开或违背了德育价值,德育功能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现代学校德育活动就有可能偏离符合社会、个体道德需要的正确方向,其结果只能导致德育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

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具有以下鲜明特点:首先,主体性与为我性。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不仅是一种客观性存在,而且是一种主观性认识和体验,其具体形态和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人,人是德育价值的承载者、实现者和享用者,表现出主体性和为我性的特点。其次,客观性与多维性。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回答的是“德育能够做什么”,即德育的“本然”问题,德育从产生的第一天开始,其价值也就客观存在了,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或德育形态的发展变化为转移的,表现出较为突出的客观性特征。不仅如此,由于现代学校德育价值是价值主体的道德需要与价值客体的功能属性之间的关系,而德育价值主体的道德需要又是丰富多样的,不仅有求真、求善、求美、求利的需要,表现出德育的科学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和功利价值,而且有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表现出德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多维价值。再次,直接性与间接性。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直接性是就德育所具有的个体价值而言的,它对个体的生存、发展与享用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间接性更多地是就德育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来说的,它旨在通过个体品德发展和德性成长的促进,从而间接地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生态发挥积极作用。最后,自在性与自为性。即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自在性是指不管人们认识到还是没有认识到,德育价值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以一种自发的和没有自觉目的的“自在”形式发挥作用;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自为性是指为了达成德育实践活动所预期的价值作用,对诸如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结构、德育进程、德育方法及德育途径等所进行的积极主动设计。

二、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策略

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到的影响因素具有多维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1.现代学校德育目标设计要具有合理性

现代学校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在学生品德发展和德性形成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要求,是德育活动期望达成的预期结果或目的的质量标准和规格,它是教育目的和德育目的的具体化与规范化。德育目标不仅是现代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而且也是现代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它上涉教育目的和德育目的,实际地承担着对其分解与落实的具体化工作;它下及具体的德育实践,是现代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方向和总体要求。只有制定了具体、明确、合理、适度的德育目标,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顺利实现才具有了正确的方向指引。鉴于此,为了超越传统德育目标的“理想化”、“政治化”、“成人化”以及“无类”、“无层”、“无序”的弊端,应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设计不同类别的亚层次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再设计出不同德育目标内部以及不同德育阶段的序列性目标。自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德育课程标准的研究与试行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坚持这种研究就能使德育目标逐渐走向“生活化”、“实体化”和“合理化”,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也才能在德育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得以顺利实现。

2.现代学校德育内容选编要具有现实性

现代学校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中教师所要传授和学生所要接受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及其体系,它是现代学校德育价值顺利实现的重要载体。要实现德育价值,一定要激发学生对德育价值要求的需要和认同,而德育价值一旦超越了现实的要求,它就不可能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每当生活现实在与社会要求出现差距或发生冲突时,学生在心理上往往更愿意趋向生活现实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生活现实是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性条件,生活现实所表现出的对人的制约,进而对人接受德育内容的制约也是非常强大的。社会要求对德育实践活动的目的而言,是德育对象认同和接受德育内容,并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前提。德育内容一旦超越了现实的要求,其德育价值与作用就会大打折扣,社会的目的也就会落空。根据现代学校德育内容现实性这一客观要求,社会道德需要及所提出的德育要求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完全游离于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之外。现代学校德育内容的现实性不仅要求德育内容必须源自于学生鲜活多样的现实生活,而且也要求德育内容必须能够跟得上时展的脚步,能够适应现实生活的水平和要求。

3.现代学校德育过程运行要具有科学性

现代学校德育过程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德育影响,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现代学校德育过程必须在德育价值的支配和调节下才能顺利运行,而德育过程的结束也正意味着德育价值的完全实现。如果离开了德育过程,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也就失去了实现的可能。但现代学校德育价值能否在德育过程中得以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则必须依赖于德育过程的科学化水平。也就是说,现代学校德育过程必须遵循自身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才能使德育价值得以更好地实现。现代学校德育过程的规律主要包括:德育过程是培养受学生知、情、意、行诸品德心理因素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引导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德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的积极斗争转化过程;德育过程是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辩证统一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遵循上述规律并严格按照其基本要求来设计、运行和调控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得以保证,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也才能真正转变为现实。

4.现代学校德育途径组织要具有整合性

德育途径是指为完成德育任务和实现德育价值而开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和工作,是德育实践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或渠道。就现代学校德育而言,其途径除了包括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这一主要途径和各科教学这一基本途径之外,还包括少先队或团委会活动、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社区服务或社会实践活动等,表现出多维性、多层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中每一种德育途径都蕴含着独特的德育价值。要想充分发挥各种德育途径的德育价值,就需要使它们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内耗”,形成一个立体的德育“网络”,产生德育“合力”和“正能量”。从近年来我国有关德育途径的实践状况来看,有些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区教育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一体化”等开展试验,为整合与优化德育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这些都对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现代学校德育方法选用要具有适切性

现代学校德育方法是指为了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教师和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的综合。现代学校德育方法直接为德育任务和德育目的服务,其实也就与德育价值及其实现存在着直接联系,离开了适切性的德育方法,德育价值也就难以实现。现代学校德育方法的适切性要求必须对德育方法进行恰当的选择与正确的运用,应摈弃那些注入式、灌输式、强制性的德育方法,坚持启发性、诱导性和民主性的德育方法思想,灵活地、综合地和创造性地运用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践锻炼法、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具体德育方法,才能获得良好的德育效果。不仅如此,由于上述这些德育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适用对象和范围,有其不同的方式手段和操作程序,它们对完成某种德育任务都有其特殊作用,当然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时应加以组合优化,使之产生整体效应和最佳效果,从而有助于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

6.现代学校德育主体自身要具有能动性

现代学校德育主体是指德育实践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的因素,它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甚至有人认为还应包括国家。首先,教师在德育实践中起着主导作用,他把学生作为“传道”对象,对其施加系统的德育影响,把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与德性成长作为根本追求。如果教师在德育实践活动中不能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不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对学生施加德育影响,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就会失去顺利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其次,学生在德育实践中不仅是教师的教育对象,而且也是道德学习和道德修养的主体。如果离开了学生对德育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离开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德育实践就会变成教师自己的“独舞”,也不可能获得良好效果。学生受教修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程度,是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得以顺利实现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最后,作为德育主体的国家,既决定着现代学校德育目标与内容,也拥有、提供和利用现代学校德育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国家是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实现的决定者,其能动性如何及发挥程度对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实现至关重要。

―――――――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储培君.德育价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