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

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

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范文第1篇

而各种动物则不劳而获,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靠夺取植物制造的现成的营养物质生活。动物夺取植物的糖类物质――淀粉,消化分解为一个个的葡萄糖单元,再重新组装其自己的基本营养物质――糖原,好比拆屋子重新砌墙的样子;或者把葡萄糖转化为油脂类能量物质暂时储藏。对于植物蛋白质和核酸,动物同样只有拆分组合的能力。更多的情况,动物摄取了植物的小分子营养物质,甚至不加修饰的利用了。

“植”是固着不动的意思。动物遇到危险可以逃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可植物就惨了,牛羊来了,害虫来了,植物躲不了藏不了,只能任由宰割。不过植物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一些植物身上长出尖刺,先给冒犯的动物一个下马威。但是尖刺对付兽类尚可,对付昆虫就不怎么见效了,所以,刺还不是植物最通用的防卫武器。植物最有效的还是它们的化学防御武器。

植物合成的化学防御物质最主要的有两大类,一是单宁类,二是生物碱。单宁也称作没食子鞣质,它是一类苦涩的物质,动物不能过多食用,否则抑制消化,还会使嘴唇发麻。可以想象,连皮革都能鞣熟的东西,当然是没食子――没法食啦!生物碱是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类含氮的次生代谢物质,苦毒是其一般特性,对动物具有毒性,甚至还有致幻作用。狼草、飞燕草和千里光等都是含有有毒生物碱的草本植物。由于家畜不像野生动物那样对它们具有天然的辨别能力,所以常有中毒的事情发生。

对付微生物的侵染,植物发展出了化学种类各异的抗菌物质,也称为植保素,在豆科植物的植保素多为异黄酮类,在茄科植物多为倍半萜类。但脊椎动物使用蛋白质本质的抗体,没有这么复杂的小分子物质。

植物遇到敌害蚕食还会释放挥发性物质告诉同伴做好防御准备,或者吸引敌害的天敌来消灭敌害。这些挥发性物质主要是萜类和酚类物质。实验发现,烟草能释放出挥发性化学物质,把黄蜂吸引过来,吃掉其身上的烟青虫。

不过植物可不是总要把动物赶跑,在植物开花的时候,植物需要用它们美丽的花色和香甜的花蜜来招引昆虫为它们传粉,这些物质主要黄酮类花青素和挥发性的萜类物质;在果实种子成熟的时候,植物为利用动物的消化道传播植物的种子,植物的肉质浆果成熟十分甜美,营养当然也更丰富,具体化学成分除普通的糖类(蔗糖、果糖)外,还有其他独特的香甜成分。

在化学方面,固着生长的特性逼迫植物自力更生进行深入的次生代谢转化;而动物习惯了在植物世界里掠夺和摄取,在这方面几乎无所作为。

马利筋是一种萝摩科植物,其体内含有对付动物的洋地黄素和强心甙,可干扰维持动物心律的电脉冲的传导。但是有一种蚱蜢不怕马利筋,还把植物中的毒素转化为自己的武器。当这种蚱蜢受到捕食者的攻击时,它能从毒腺中射出雾状的这种物质来进行自卫。蚱蜢射出的这类物质经分析表明含有两种主要成分,即卡拉克丁和牛角瓜苷。

人类是动物中利用植物次生代谢成分的佼佼者,我国的中草药更是举世闻名。现代天然药物80%以上来自植物,源于动物的分子却很少。

植物体内进行的化学反应比动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要多得多,因此植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酶及其辅酶(辅基)分子也必然比动物体内多而且全。而这些辅酶(辅基)分子就是动物需要的维生素。

且不说植物为体内庞杂的次生代谢反应准备的酶及其辅基分子,单单说说绿色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反应过程中的捕光色素分子和电子传递物质。β胡萝卜素一分为二就是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来自于电子传递物质醌类分子;而维生素D来自植物麦角固醇;维生素B1、B2、B6、B12 、PP、泛酸、生物素叶酸,以及维生素C在植物含量丰富,因为它们都是植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所必备的。

植物世界丰富的基本营养物质和多彩的次生代谢成分,使得动物再也用不着为自己制造各种需要的物质而劳神费力,而一门心思专门生产管理自己体内器官相互作用的荷尔蒙。植物不仅在各个方面制造化学物质而独树一帜,植物也有自己的生理调节激素

例如高等动物体内有甲状腺素、胰岛素、性激素,昆虫有保幼激素、蜕皮激素,植物体内也有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等物质。不同的是,植物激素由于和人体激素差别太大,吃植物性食物对人类没有任何影响,但食用肉食时,就存在动物激素影响人体发育和健康的可能。

不过由于植物过分忙于体内的庞杂的化学反应,在基本营养物质糖类向脂类、蛋白质方向的化学转化方面也有欠缺,相对来说,只有植物的种子以及油料作物含有较高的脂类,种子以及豆类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考古研究推测几百万年前,在非洲有纤细型南猿由于偏于肉食而进化发展,而粗壮型南猿更多地以野果为食,没有发展下来。这是因为对于处于饥寒交迫境况的猿人来说,掠夺的富含现成蛋白质的肉类无疑是雪中送炭,挽救了他们的命运。

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减少;残留

1. 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使用情况

由于药物具有保健和促生长作用,在动物养殖业中应用普遍。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其用量越来越大。美国动物保健研究所1986 年的统计,动物保健产品年销售额已达21 亿美元,包括药品、生物制品和饲料添加剂;仅药物添加剂就占销售额的50 %左右(即10. 5 亿美元) 。1989 年世界饲料添加剂销售额为91.18 亿美元。其中美国占33 % ,西欧占29 % ,其他地区占38 %;在药物添加剂年销售额中,预防的药物添加剂约占30 % ,治疗性药物添加剂占70 %。据统计,1998 年世界市场上动物保健品销售额为179. 23 亿美元,其中化学治疗药物87. 64 亿美元,生物制品23.66 亿美元,饲料添加剂67. 93亿美元,在11 年中增长了140.6 %。

2. 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残留

由于药物及其添加剂的广泛使用,使肉、蛋、乳等产品中含有各种药物的残留不可避免。1987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查处了1166 例药物残留超标事件,同年,美国农业部检查了117 628 头肉用犊牛,发现有2 063 头食用组织中药物残留也超过允许标准,占1. 75 %。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毒理学的国际专业小组) 于1987 年第32 次会议上报告了兽药残留的毒性评价,共评议了7 大类30 余种兽药残留。分别是抗生素类、驱肠虫类、生长促进剂类、抗原虫药类、灭锥虫药类、镇静药类、β-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 咔唑心安,日本有60 %的牛和92 %的猪检出抗生素。日本学者阿部甫报道,对一批经过治疗的急宰动物进行调查,19 头牛中,有11 头(占57. 9 %)有青霉素残留,6 头(31. 6 %) 有四环素残留; 1988 年,日本报道,日本从台湾及美国产的猪肉中检出合成抗菌剂。我国动物性产品中药物残留是很严重的,因为我国尚未全面开展对动物性产品进行的药物残留的常规监测,所以许多养殖者及生产者还根本未认识到动物体内药物残留的危害性,也不清楚如何检测残留;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加大这方面工作的力度,但是,很多人的认识还是很肤浅。

3.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危害

3.1兽药

3.1.1抗生素

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目前在动物生产中使用的主要有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等。抗生素是动物疾病治疗中应用最多的药物,其残留的来源主要是不遵守有关食品卫生法规和停药期的规定,对食品动物大量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造成在动物产品中残留。

3.1.1.1过敏与变态反应

过敏和变态反应是一种与药物有关的抗原抗体反应。临床诊断上过敏和变态反应无本质上的区别, 青霉素、四环素及某些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潜在威胁较大,这些抗生素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形成抗体,尤以青霉素抗原性最强,当被致敏人体再接受这些抗生素治疗时,该抗生素就会与抗体结合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发生过敏反应。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的人约为0.7%-10%,过敏休克的人约为0.004%-0.015%,重者可致死。同时对神经系统影响很大,抗生素无论是对动物全身用药或局部和乳导管用药,均可随乳汁排出,经加热亦不能完全失活,人食入残留药物的乳后,可引起皮肤瘙痒和荨麻疹。氨基糖甙类的链霉素,新霉素等亦不受高温的影响,因此,烹调不是避免变态反应的措施。

3.1.1.2 毒性作用

链霉素对听神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严重者可致耳聋;氯霉素可抑制骨髓造血细胞线粒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我国已明令禁止使用。

3.1.1.3 细菌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是指某些细菌菌株对通常能抑制其生长繁殖的某种浓度的抗生素产生了耐性,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应用,细菌中耐药菌株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的抗生素有以青霉素为代表的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部分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等。耐药菌最大的危害是通过食物链转给人类,使人类感染致病,同时往往会延误疾病的正常治疗或使治疗失败。另外,由于残留造成的长期低水平积累,可使人体正常菌群平衡遭到破坏,导致非致病菌死亡,致病菌大量繁殖,引起人群发病或维生素缺乏症。 如四环素类抗生素中的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及其衍生物等,在肠道菌群平衡破坏后,造成二重感染,导致中毒性胃肠炎,并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

3.1.1.4 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

在妊娠关键阶段对胚胎或胎儿有毒性作用,造成先天性畸形的药物或化学物品称为致畸物。能诱发细胞遗传物质产生变异的药物称为诱变剂或致突变剂。许多诱变剂具有致癌作用,四环素,氨基糖甙类和β内酰胺类等抗生素均可能有导致三致作用。这些药物通过肉、乳、蛋进入人体。

3.1.2 磺胺类药物

磺胺类抗菌药物种类很多,在动物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和磺胺甲基异恶唑等。残留来源主要是不遵守停药期规定,作为饲料药物添加剂而饲喂不适宜的动物,长期或大量使用治疗细菌性感染和球虫病,因其在环境中不易降解#低剂量污染垫料和饲料等。磺胺类药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过敏中毒和导致耐药性细菌产生,另外还可引起造血系统障碍,急性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1.3 呋喃类药物

呋喃类药物为人工合成抗菌素类药物,主要包括呋喃唑酮、痢特灵、呋喃它酮、呋喃苯烯钠和呋喃西林等。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家禽、犊牛和仔猪的传染病,用于火鸡组织滴虫病的防治,在动物生产中也常用作饲料添加剂, 这些均是药物残留的来源,主要危害是对某些动物和人有致癌作用。我国和欧盟、日本均禁止在所有的食品动物中使用该类药物。

3.1.4 抗寄生虫药

目前认为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并对人体具有较大危害的主要是苯丙咪唑类驱虫药,如噻苯咪唑、丙硫苯咪唑、苯硫苯咪唑、甲苯咪唑、丙氧苯咪唑、苯砜苯咪唑等及其主要代谢物。苯并咪唑类驱虫药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在消化道可有一定程度的吸收,药物及其主要代谢物从组织中消除较快,在动物组织中未见长期存留;但使用后不经停药期,就会造成残留。苯丙咪唑类驱虫药的危害是由于长期而持久地残留于肝脏,对肝脏造成毒性作用,还有较大的胚胎毒性,具有潜在的致畸性和致突变性。

3.2 饲料添加剂残留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2.1 激素残留

激素残留是指在畜牧业生产中,将激素作为饲料添加剂或埋植于动物皮下,达到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增加体重和肥育,以及促进动物同期等目的;结果导致所用激素在动物食品中残留,动物生产中常用的激素类饲料添加剂主要有性激素类,生长激素两大类。

3.2.1.1 性激素

动物生产中使用的性激素按其生理作用分为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大量使用性激素及其衍生物以后,这类化合物可在食品动物体内残留,而且相当稳定,不易分解,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而产生不良后果;类固醇激素化合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人体生殖系统和生殖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如雌激素能引起女性早熟,男性女性化,雄性激素化合物能导致男性早熟,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女性男性化,诱发癌症。如长期经食物吃入雌性激素可引起子宫癌、乳腺癌、肿瘤、白血病等。对人的肝脏有一定的损害作用,我国和欧盟、美国等已禁止对食品动物使用己烯雌酚及其盐酯制剂,禁止将甲基酮、丙酸睾酮、苯丙酸诺龙、苯甲酸雌二醇及其盐酯制剂作为动物促生长剂用。

3.2.1.2 生长激素

动物生长激素是由动物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类天然蛋白质激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动物物质代谢过程,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增加胴体瘦肉率,提高肉的品质和饲料转化率。目前在畜牧业生产中使用的主要有牛生长激素和猪生长激素。尽管许多国家在几十年的研究和生产应用中证实: 生长激素不同于以往使用的很多性激素制品,是一类蛋白质激素,具有种属特异性,在人和动物体内均不蓄积,无残留问题;但近年来大量使用生长激素,尤其是在使用BST 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的问题。因此,对生长激素的使用应谨慎,大量使用牛生长激素,使奶牛炎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比未使用的奶牛高15%--45%。 尤其在我国,若大量使用BST就会使原来高发的奶牛炎失去控制,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使用抗生素。势必造成抗生素的残留尚不能得到有效检测和控制,对人体健康存在极大危害。

3.2.2 兴奋剂

β-兴奋剂全称为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又叫β-激动剂,是一类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类似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苯乙醇胺类衍生物。它能与动物体内大多数组织细胞膜上的β受体结合。激活β-肾上腺素受体,从而调节整个细胞新陈代谢。早期在医学上属于拟交感神经作用药,可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使平滑肌松驰,支气管扩张。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在以后的研究中发现能刺激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并增加蛋白质沉积。β-兴奋剂对大多数动物具有促生长作用,尤其对反刍动物,能促进组织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从而引起肌纤维内物质增多,体积增大,同时可减少胴体的脂肪含量和非胴体部分的脂肪沉积,另外还对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具有调节作用。目前在畜牧业生产中使用的β-兴奋剂主要有莱克多巴胺、克喘素(又称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舒喘宁(又称沙丁胺醇),息喘宁(又称塞曼特罗),吡啶甲醇类等10余种,使用较多的是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国内禁止将β-兴奋剂用于食品动物。β-兴奋剂虽然能促进动物生长、提高日增重、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胴体品质、 但它对动物生理,胴体品质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其残留亦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克伦特罗在牛体内的半衰期不超过24h, 但在动物组织别是内脏中含有较高的残留,在肝、肾、肺、脾的浓度为血液的20-90倍,肌肉中的浓度为血液的3-15倍,乳中的残留量可相当于人体的治疗用量。人食用了残留量较高的动物食品后出现心跳加快、头晕、心悸、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头痛等中毒症状。

4.药物残留的控制对策

4.1 加强政府宏观控制 责成有关部门解决问题加强动物及其产品安全体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建设,政府加强对动物及其产品安全体系的法制化管理,通过立法,赋予管理部门职能和法律地位。建立依法行政、强化监督、职责清晰、运作科学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4.2 建立一整套药物残留监控、监测体系

为控制动物性产品的药物残留,提高我国动物性产品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必须建立一整套药物监控、监测体系,研究药残的检测技术与方法,特别是适应我国国情的检测方法,而且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在省级建立药残监测系统,按国家统一要求,药残监测工作应由省级动物疫病监测中心或专职机构负责,坚持长期监测动物及其产品中的药残,为我国药物残留控制对策提供依据。鼓励企业建立、完善自身监测体系,开展适应WTO 准则的基本、必要的监测项目。

4.3 严厉打击伪劣兽药及违禁药品的使用

严格控制人畜共用药的使用,如政府三令五申禁止使用β- 兴奋剂、安定类药物、激素类药等,因为这些药物残留直接危害着人体健康;凡在动物产品中使用这些假药及违禁药,只要发现就要狠狠打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药物残留。

4.4 科学用药

引导养殖者以及药物、添加剂生产者、经营者,按药物的消减规律,科学使用药物。1999 年我国学者沈川等报道,3 周龄肉鸡以含新霉素饲料(140 mg/ kg) 饲喂14 d 后,除肾脏有明显残留,肌肉、肝脏、脂肪组织残留的检测结果不存在残留;而肉鸡以10 mg/ kgw 的齐量连喂4 d, 环丙沙星,停药期12d 后,肌肉、肾脏均不含有原形药物,而肝脏、肾脏、肌肉中原形药物及代谢物总残留药物的浓度低于0.03 mg/ kgw。只有掌握了药物消除规律,进行合理的用药,才能达到一定的满意效果。

4.5大力开发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的非抗菌素类药物及添加剂

非抗菌素类药目前很多,例如微生物制剂、中草药和无公害的化学药物,都可达到治疗、防病的目的,尤其以中草药添加剂和微生物制剂为主的生产前景最好。中草药制剂是从动物本身免疫功能上起作用,只有提高了自身免疫功能,才能提高机体对外界致病菌的抵抗力。这样的药物有微生态制剂,如肠病消、腐植酸、螺旋藻及中草药方剂等,都能有效替代各种抗菌类药物。总之,只有采取适合我国的国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无公害、无残留、无污染的特色产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药物的残留及对人体的危害。

5.结论

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过程中,只有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同时,大力开发利用中草药及其添加剂和微生物制剂,才能有效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李海山.动物养殖中药物残留的调查与控制对策,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年第4 期55-56.

[2]张宏伟.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及其对人体的危害标,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4年第9卷第4期1-2-3.

[3]陈杖榴.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毒性与生态毒性研究进展[J]广东饲料2001,10(1)24-26.

[4]邓云波.农业部要求严禁非法使用兽药,湖南农业1997,(9)6.

[5]毛国盛, 张福云, 孙鹏. 饲料添加剂应用技术[M].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38-140.

[6]林云.饲料抗生素的应用及面临的问题[J]. 饲料研究, 2001, 4: 25-26.

[7]周燕侠.农业部对部分禁药及化合物亮红牌 科学养鱼 2002,(6) 40.

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七情学说 怒致病 心理应激 综述

1  七情学说与心理应激的相似性

1.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重视人体内部以及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七情学说强调情志与脏腑之间依靠气机正常升降而产生的统一协调,认识到情志与脏腑气机之间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异常,均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应激理论则适应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构成的应激中介机制将应激源(生活事件)与最终的心理生理反应联系在一起。

1.2  七情学说与应激理论均认同七情与应激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作用。七情是人们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正常情绪体验,能够促进脏腑功能协调和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当情志过于强烈持久,超过了人体心理生理的承受能力时,则会损伤机体,造成阴阳失衡、脏腑精气虚衰而产生病变。应激则是个体对变化着的内外环境所做的一种适应,是机体提高警觉系统以应付可能的威胁与挑战的防御反应。适度应激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及应对能力,而积极应激,强烈、持久的应激则会使体内的稳态打破,形成消极应激,波及多个系统及易感内脏,导致疾病。可见七情与应激都强调一个内环境的平衡。

2  怒致病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

   

尽管中医学中没有“心理应激”这一概念,但中医藏象及七情学说很早就认识到不良的环境或精神刺激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心理应激理论与中医情志内伤理论在理论框架与对发病原理的认识上存在一致性[1],周萍等[2]认为中医情志致病与现代心理应激理论在认识方法上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其扼要模式S-R(S:外界刺激,R:人体心理性的、生理性的多层次的反应)是一致的;从中医角度而言,机体调节应激反应的核心脏腑是肝[3]。严灿等[4]则认为应激理论与中医学阴阳气血、脏腑机能平衡的整体观高度一致,肝主疏泄的功能更是在机体心理应激中起决定作用。肝在志为怒,负性生活事件是怒致病的始发因素,所以怒致病与心理应激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1  病理机制的相通性  怒致病的病理机制。现代医学认为怒主要是通过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的失调而致病的。愤怒情绪发生时,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内分泌系统被激活,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垂体后叶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对肝脏和其它一些器官都有影响[5],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病症。

   

心理应激的生物学机制。Vuitton等学者[6]提出心理应激与疾病的关系是一系列连锁的过程——紧张性刺激、对应激刺激的反应、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免疫应答失调、疾病的发生。严灿等[7]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进展,将现代心理应激理论引入中医理论的研究中,从脏腑学说提出,任何形式的应激首先是影响了机体的正常气机。肝失疏泄所致生理病理改变的发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病理性的心理应激反应。所谓“疏泄”与调节心理应激反应过程中的中枢与外周多种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以及酪氨酸羟化酶的变化有关。心理应激的物质基础是神经一内分泌-免疫调节(NIM)网络,有学者通过对中医肝脏象及证候的有关研究得出:肝的实证和虚证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4],肝的疏泄功能也存在着一定的NIM网络调节机制,其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在整体上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关,具体而言,可能与调节慢性心理应激反应(情志活动异常)过程中中枢多种神经递质及其合成酶、神经肽、激素、环核苷酸系统以及即刻早期基因los蛋白表达等的变化有关[8]。因此,心理应激反应已成为研究怒致病生物学机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2.2  怒致病动物模型的制备  基于怒致病和心理应激的相关性,运用心理应激制作怒的动物模型已是现代模型的发展趋势,并且目前此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刘晓伟等[9]参考了Breuer[10]的方法,对成年雄性大鼠利用入侵成功制作怒的动物模型。岳文浩[11]使用刺激猫怒吼中枢的方法诱发猫的怒反应,对怒伤肝机制进行研究。陈小野等[18]用自制的颈部枷锁模具影响大鼠日间理毛、挠痒等活动,从而引起大鼠情志变化;而乔明琦等[13]用“择时挤压造模法”制作以急躁易怒、月经前加重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猕猴模型,利用和人类情绪变化极其相似、具有丰富表情和行为的灵长类动物进行造模,为中医情志研究提供更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运用心理应激方法研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具有创伤性少的优点,既克服了之前中医证候动物中过多使用化学药物导致的偏差,又能与中医传统的情志、劳倦、饮食等致病因素相吻合,特别是情志病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动物模型的复制是很困难的,再加上中医学的证候特点要求就更加困难。因此,借助现代医学的应激理论和方法复制情志动物模型已是现代模型的发展趋势。

3  问题与展望

   

从现代应激理论入手,结合中医的脏象理论和七情学说,研究“气”和“气机”的内涵,探讨中医证候及脏象的本质[1]。同时要考虑不同的应激反应会有不同的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和不同的病理变化,在明确所采用的应激模型的基本生理病理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的研究,促进中医对怒所致疾病的辨证及治疗的量化、标准化。采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处于心理应激状态的人群或具有精神性障碍的人群中进行属于中医肝病证候的调查,寻找中医肝病证候在此类病症中的分布规律,并借助于中医体质理论,在细胞、分子等不同层次上揭示证候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为进一步揭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动物模型方面,可病证结合制备模型,并建立量化评价标准。同时由于情绪反应是复杂的,导致应激反应的因素不可能像中医七情致病理论那样对七情与五脏的相关性作出严密的区分,所以如何在实验动物身上体现出某一具体情绪改变所致的特定病理变化,还是具有相当难度的,这一领域还需要进一步的突破与创新。

   

怒致病与心理应激的研究显示了中西医学在神经——精神这一高层次领域中的密切沟通合作和优势互补,它不仅为中医不同脏腑功能本质和证候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而且符合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社会发展对健康的新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中阶段 生物学概念 差异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科学性、严密性较强,而生物学概念是中学生物学科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构成生命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单位,[1]但由于生物教材中概念较多,学生不予重视,学习浅尝辄止。[2]因此,在学习生物学概念或名称时,常出现错误。我根据平时学生较难分辨和理解的生物学概念,进行分类,比较其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

1.相近类型概念

相近类型概念往往代表相同的物质、相似的空间或相似的过程,却又有着一定的差异。

1.1染色体和染色质。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而已。它们在核内的螺旋程度不一,螺旋紧密的部分,染色较深;有的螺旋松疏染,色较浅,染色质出现于间期,在光镜下呈现丝状,不均匀地分布于细胞核中。细胞分裂时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化形成较粗的柱状和杆状等不同的形状形成染色体。不同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形态不同,具有种的特异性,而且比较恒定。

1.2生殖和繁殖。

生殖是延续种系的重要生命活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高等动物和人的生殖过程包括生殖细胞(和卵细胞)的形成、、受精、着床、妊娠、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等环节。而繁殖包括性器官的成熟、筑巢、占区、示爱、等。因此,生殖的范围小,繁殖的范围大。

1.3花药和花粉。

花药是位于花丝顶端的结构,是植物的器官,花粉是花药里的花粉母细胞(或小孢子母细胞)通过一次减数分裂产生四个花粉粒。

2.包含类型概念

概念之间是包含、从属关系。

2.1脂类和类脂。

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类脂是脂类的一种形式。因此脂类概念范围大,而类脂概念范围小。

2.2肽链和肽键。

肽链是多个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链状大分子物质;而肽键是由两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而形成的有机化合键。所以一条肽链中可能含有多个肽键。

2.3核酸和核苷酸。

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为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而核苷酸是由含氮碱基(嘌呤或嘧啶)、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与磷酸所组成的小分子化合物,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

2.4种群和群落。

从概念的内涵上看,种群和群落都是许多生物个体的总和。但种群强调是同一物种生物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内的所有个体的总和。而群落则是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虽然都是生物群体,但这两个群体是不同的生物群体。

3.相反类型概念

字面意思相反,往往代表相对的空间领域,或者是相反含义的概念,或者过程相反。

3.1细胞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液是指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其中含有生物碱、色素、无机盐、蛋白质等物质,对细胞的内环境起着调节作用,可以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以维持膨胀状态。

细胞内液是指动物体液中存在于细胞内部的液体,相对于细胞外液而言。它是细胞中进行各种化学反应的场所。

细胞外液指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叫做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组织间隙液的简称)、血浆(血液的液体部分)和淋巴、脑脊液等,占体液总量的八分之三。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叫做人体的内环境。

3.2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细胞有丝分裂是细胞进行分裂增殖的方式之一,在分裂过程中经过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均再分配,形成两个具有与亲代细胞相同遗传物质的子代细胞,由于在分裂过程中出现纺锤丝(纺锤体),所以称之为有丝分裂。

细胞无丝分裂过程一般是细胞核先延长,从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为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列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因为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纺锤体),所以叫做无丝分裂。例如,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3.3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缺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高等植物、高等动物和人来说,称为无氧呼吸。如果用于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则习惯上称为发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是高等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因此,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一般说来,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最常利用的物质。

4.并列类型概念

概念之间是并列的关系。

4.1抗原和抗体。

抗原是一类能诱导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两种性质,对于生物体而言,抗原就是“外来物”。抗体是人或动物接受抗原物质(如细菌或其毒素、病毒等)刺激后,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特异性蛋白质。

4.2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细胞分裂是活细胞繁殖其种类的过程,是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前的细胞称母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称子细胞。通常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步。

细胞分化则是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其结果是在空间上细胞之间出现差异,在时间上同一细胞和它以前的状态有所不同。一次细胞分化是在细胞分裂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4.3生长素和生长激素。

生长素是植物激素,又名吲哚乙酸,是一种有机酸。产生的部位是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其分布的范围很广,主要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很少。其生理作用是促进生长,促进枝条生根、发芽、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还表现出两重性――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

生长激素是动物激素,其成分是一种蛋白质。是由动物的内分泌腺(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流向全身。其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生长,此外还能影响动物的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上述这些概念在字面意思上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结构或者功能方面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原有概念和生物学科学概念之间的认知冲突,[3]如果学生能正确地加以区别,将有助于培养在生物学学习中的基本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伟涛,曹刚,余丹.高中学生生物学核心概念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科学教育,2009,4,(15):11-12.

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范文第5篇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有以下3个方面的关系:① 这三个系统有共同的信号分子及受体。免疫细胞分泌激素,非免疫细胞产生白细胞因子。例如,白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催乳素以及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受体在多种组织上发现。脑中的神经元有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的受体;天然杀伤细胞有阿片受体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共同具有化学信号分子和它们的受体。

② 激素和神经肽能改变免疫细胞的机能。多年来已经知道不同的应激刺激(包括过冷、过热、中毒、感染、创伤、发热、缺氧、疼痛、疲劳、恐惧等)都可以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引起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升高,抑制免疫机能,如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减少抗体产生,降低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等。P物质(一种神经肽)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B淋巴细胞合成免疫球蛋白,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P物质既影响非特异性免疫,又影响特异性免疫。刺激支配骨髓的交感神经可以增加抗体合成和细胞毒T细胞的产生。

③ 来自免疫系统的细胞因子能影响神经内分泌机能。应激物如细菌病毒感染、肿瘤可以通过免疫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引发应激反应。白细胞介素-1可能是这类反应中研究得最多的细胞因子。但是淋巴细胞分泌的ACTH引发皮质醇释放也受到很大的重视。以前已经相信皮质醇的分泌依赖于通过下丘脑CRH-腺垂体ACTH路径传达的神经信号。现在看来病理应激物能通过使免疫细胞分泌ACTH来激活皮质醇路径。下面结合3道例题来分析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例1】 去除垂体后,大鼠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淋巴因子的活性明显下降。垂体、下丘脑与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如图1所示的联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不属于内分泌腺

B. 细胞Y的增殖能力大于X

C. 物质甲为免疫活性物质

D. 物质甲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答案:CD。

分析:图1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激素调节对免疫调节的影响。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下丘脑产生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产生物质甲,推测物质甲是生长激素,其化学本质为多肽,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由于物质甲可以促进免疫细胞X的增殖分化和细胞Y分泌抗体,则物质甲作为免疫活性物质发挥作用。B细胞的增殖能力大于浆细胞。在人教版教科书必修3《稳态与环境》的53页,介绍免疫系统的组成中,说明了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这个例题正好说明非免疫细胞也能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例2】 图2表示人体某器官由于感染出现炎症时神经-体液-免疫相互调节的关系,请据图2回答:

(1) 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并作用于炎症部位的淋巴细胞,使炎症减轻。这说明该淋巴细胞上有与该激素结合的 。

(2) 物质②由⑦产生并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①,物质②的名称是 。

(3) 免疫细胞产生的物质③(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作用于④,在此发生的信号转换是 。

(4) 人体在初次接触新病毒时,免疫系统往往会产生过激反应,危及生命。医生可给病人注射

以降低免疫反应。

答案:(1) 垂体 受体 (2) 神经递质 (3) 化学信号电信号 (4) 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分析:例题2结合图2“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相互调节示意图”围绕“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相互关系,介绍了激素对免疫调节的影响、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免疫细胞(靶细胞)的激素分级调节,即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细胞。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免疫抑制剂,激素与炎症部位淋巴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使炎症减轻。⑦为传出神经元,其末梢与免疫细胞接触形成突触,①为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物质②是神经递质,由⑦产生并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受体,这体现了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1)(2)两小题表明免疫细胞上具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受体,说明激素和神经递质能改变免疫细胞的机能。免疫细胞产生的物质③(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作用于传入神经元④,在此发生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这也说明来自免疫系统的细胞因子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机能。对于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中的使用,必修3教科书39页的“资料分析”中的资料2介绍的比较详细。

【例3】 结合图3和图4回答下面的问题:(图3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③表示物质,图4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1) 图3和图4体现出,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在血浆中可检测到①②③中 (填序号);寒冷时,冷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A中的 ,从而促进垂体分泌激素②;

(2) 图4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用字母表示)

A. 神经递质 B. 载体蛋白 C. 性激素

D. 血红蛋白 E. 呼吸酶 F. 抗体

(3) 在水平衡的调节中,下丘脑 能感受渗透压变化。下丘脑分泌的 能够提高肾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若大脑中控制排尿反射的传出神经受损,人 (能、不能)完成排尿反射,若大脑皮层的S区受损,则患 症。

(4) 除了图3中的抗体和淋巴因子外,免疫活性物质还包括 ,图3中C可由 细胞分化而来。D细胞的名称为 ,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 (提高、降低)。原因是 。

答案:(1) 神经-体液-免疫 ①②③ 体温调节中枢 (2) A、F、C (3) 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或ADH) 能 运动性失语 (4) 溶菌酶 B细胞、记忆 T细胞 降低 长期焦虑和紧张会使T细胞活性降低,导致淋巴因子产生减少

分析:图3和图4结合“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背景,呈现了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平衡、激素调节对免疫调节的影响、神经调节对免疫调节的影响、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关系图。图3中A、B、C、D可分别表示下丘脑、垂体、浆细胞和T细胞,①、②、③表示TRH、TSH和甲状腺激素,激素通过体液(血液)运输,在血浆中可检测到①、②、③,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比较明确。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图4中的③、⑤、⑧依次代表神经、免疫和激素调节,从题目的限定选项分析,③、⑤、⑧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抗体、性激素。下丘脑及相关的结构既可以作为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又可作为调节体温和水平衡的中枢,还可以作为效应器。排尿反射作为非条件反射,其中枢在脊髓,大脑皮层作为最高级中枢,能控制低级中枢脊髓。大脑中控制排尿反射的传出神经受损,但脊髓中的排尿中枢未受损,能够完成排尿反射,只是大脑不能控制排尿。大脑皮层的S区受损,患者会患运动性失语症。由图3可知,长期焦虑和紧张会使T细胞活性降低,导致淋巴因子产生减少,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