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生自主管理案例

学生自主管理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自主管理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生自主管理案例

学生自主管理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社会;导学案;信息素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促使我们更多的去关注学生的“学”,研究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学得怎样”的问题,让老师少教甚至不教,让学生的学习能勤于自主、善于合作、乐于探究、勇于创新、最大限度地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老师应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一、现存在的教学现象

(一)重教法轻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前做了很多如何教的设计,在课中努力做到把知识讲清楚,注重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讲的是否通顺、时间是否把握好等,而很少考虑到学生是如何掌握知识的思维过程和心理过程,从而忽视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二)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在教学中,老师往往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不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搭建过程。知识本身不能作为学习的目的,知识只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工具、载体,通过认知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形成智慧才是最终的目的。当学生具备了学习能力,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可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重结果轻过程。在高考这个指挥棒下,教师往往研究“考什么”、“如何考”的问题,有一套传统的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以及应试策略,过多关注学生的成绩,因此在常态课上都是采用直奔结果的上课方式,而忽视了学生是如何学习知识,及学生对知识意义的构建过程,教学应是生成、互动、体验的过程。

二、导学案的内涵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基础,通过教师集体或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导学案被形象的喻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导学案的设计须体现“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理念。

(一)以生为本。“以生为本”可以理解为“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

相信学生,就是充分信任学生,不怕他们出问题,允许他们出问题,让他们在大胆实践、探索中,在解决问题中成长。通过相信学生,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自主意识。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发展学生是教育的根本。发展学生就是要唤醒他们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在导学案设计中,始终贯穿着“全体、全面、个性、自由”的发展性的设计理念,通过分层设计原则,来落实好这一理念。

(二)以学为本。“以学为本”可以理解为“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学为主”。

以学定教是教师进行导学案设计的重要依据。教师的教学行为应本着“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依据,合理选择教学策略、方法,灵活的调节进程,使课堂教学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发展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师善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巧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妙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精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联合国教科文重要文件《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导学案设计就要立足于指导学法,指导学生更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来进行设计。

三、导学案在教学中运用

(一)运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导学案设计提倡“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景化”,导学案的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又要体现出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的导学案明确学案的目标、重点、难点,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并且在重难点知识点上做了学法指导,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对课堂内容自主学习,通过主动查阅书刊资料和网络检索,解决遇到的问题。

学生自主管理案例范文第2篇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美国西点军校也有句名言:“想领导别人,首先要学会领导好自己”。高中生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现代社会良好的物资环境使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理适应能力、自控能力差。因此,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不仅是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更是一种提升学生主体意识的教育策略。笔者在班主任工作经历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进行思想引领,让学生充分明白自主管理的重要性

高中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辨别能力,具有鲜明的是非观念,他们认为值得去做的事会认真去做,如果认为不值得去做就会产生排斥心理。为了让学生明白自主管理的重要性,我设计了一堂《如何提高你的自控力》的班会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介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因为善于自我管理最后取得成功的名人案例和因不善于自我管理而浪费天赋最终碌碌无为的案例。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自己的感想,结合自身情况找出在自主管理中做得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制定自主管理方案,小组同学互相监督。通过班会课让学生普遍认识到了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二、建设班干部队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对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班干部队伍建设直接关系着班级管理的效率,直接关系着能否实现班自治。在选举班干部时,采取先自荐,再发表竞选演说,最后民主票决选出班干部。在班干部的培训和管理上,采取分层管理的方式。我直接管理和培训班长、团支书和清洁委员这几名主要班干部,这几名主要班干部再负责培训他们分管的班干部,通过这种分层管理,效率较高,既锻炼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也减轻了班主任负担,如果班主任事事亲历亲为,既增加了自己的劳动强度,也不利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

三、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发掘学生自主管理潜能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特征、管理能力有深入的了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班级管理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班级建设作出贡献。为了让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中,我让班长组织召开班委会,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细化,设置自主管理岗位,如电脑管理、花草维护等,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分派不同工作,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在学习中,如果能激发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会提高学生成绩。寒暑假时间较长,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自控力,缺乏学习规划,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浪费大量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建立了QQ群,要求考试成绩位于后二十名的同学参与,然后选出有较强管理能力的同学担任班长和小组长。要求这些同学每天早、中、晚提交学习计划和时间规划表在QQ群中,由小组长、班长进行检查,我提出指导意见。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得到了加强,从开学考试成绩来看,这些同学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四、建立评价机制,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学生自主管理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团队合作 团队精神 自主管理

本班级学生是职业高中高三的班级,在高一、高二两年里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基本了解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规条例。

笔者是该班级的班主任,但是这学期有三天要去学校分部上课,所以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如何让学生做到班主任在和不在一个样呢?笔者这学期尝试了“小组团队合作”方式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首先,座位安排。本班级总共有35位学生,男生18人,女生17人,笔者根据男女搭配,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薄弱的学生搭配,班干部与非班干部搭配等原则,把学生分成六个组,座位安排如下:

六人一小组,每周位置第一组换到第二组,第二组换到第四组……第六组换到第一组,这样保证每个学生基本都能坐到教室的前前后后,很公平,学生也没有争议。而且这种六排,六列隔开的排列方式也减少了学生上课与同桌讲话的机会,同时让学生产生了团队意识,在平时上课小组活动或是项目合作等方面都比较方便合作讨论。

其次,小组成员分工。一个小组确定一名团队队长,一名作业组长,一名值日组长,一名勤务管理。具体分工如下:

这样的成员分工,让班级基本所有的学生都有事情可做,能做到学生相互管理、相互约束。

以前,值周班长全班同学轮流做,有些学生很不负责任地乱记录,后来专门指定人记录,其他学生又有意见,这样让每个组组长记录,六周一轮,学生都没有意见,因为组内同学之间的加分、扣分是捆绑在一起的,每个月评出前四名的组进行月奖励加分,所以在日常行规上,组内同学互相监督。具体月总结评分表如下:

再次,学习帮扶。在学习上,组内同学也会互相帮助,以强扶弱的方式,帮助组内同学。在课堂上,我们会采用组内竞赛的方式进行,这样学生上课积极性也高了,睡觉的学生也少了。

团队合作,进行自主管理,不是让学生完全处于“无政府”状态。第一,班主任要时刻进行跟踪调查,还要定期进行访谈。第二,要跟任课老师做好沟通,让任课老师配合工作。第三,要发动班级班干部发挥作用,做好整个班级的工作。第四,奖罚要及时,每周班会课做好上一周的总结,每个月及时做好月总结,对表现好的学生颁发喜报,对表现好的组进行加分鼓励。

团队合作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对他们长期的能力发展包括以后到社会上的沟通合作能力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靖云.论中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4).

学生自主管理案例范文第4篇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新生专题网站抓住刚走出高考、对大学充满好奇的学生的眼球,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思想,通过建设形象生动的新生专题网站,提前给学生上了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课,其重要性在于:第一,提前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新专题网站”借“城建印象”栏目重点阐述菁菁校园,校徽、校训、办学宗旨、办学理念、服务理念、城建精神、城建青年时代精神,巧妙运用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展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用色彩和声音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欣赏活灵活现的多媒体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高职院校的生活和学习,提前将校园文化精神植入学生的脑海里。第二,引导学生走向“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是适应大学生个体差异性、素质培养、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我校将学生的自主管理定义为学校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工作推行以“大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线的工作模式。“新专题网站”的《走向自主管理》电子书籍,从思想、学习、生活、工作四个方面入手,图文并茂的电子书籍将自主管理具体化,形象地引导新生学会自主管理。第三,引导学生提前做好规划。“新生专题网站”不仅仅是一个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平台,更重要是给学生传达一种思想:上大学不是梦想的终点,而是起点,只有在大学不断补充能量,才能够让梦想起飞。因此,网站设置的“风云学子”、“大学我规划”栏目透过优秀学子的成功案例和学长学习经验的交流,让新生及早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引导学生借鉴学长的成功。此外,根据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后企业急需创新人才的需求,我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在迎新专题网站中载入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创业知识以及创业政策,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第四,将思想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心理健康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灵钥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迎新专题网站”的“新生心语”栏目建立新生与学校、校友、学长的互动平台。刚进校的新生,大多是第一次离开家乡异地求学,对于生活环境与节奏的变化,心理上难免会有些不适应(例如,高考失利心理忧郁;性格内向,不知道该如何跟人交往;家庭困难而导致自卑心理……),本栏目利用匿名留言的方式,为新生提供倾诉、解决问题的平台,也作为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途径之一。第五,拉近师生、家长距离。视频是传达信息最直观的媒体。“新专题网站”的“新心话语”“、导师寄语”栏目录入了学校教职员工代表对新生的各种祝福,同时也向社会各界、家长、新生展示城建“和谐平等、兼容并包”的文化魅力。透过人生导师的介绍和寄语来亲近新生,拉近学院与新生、家长的距离,为加强学院与家庭的沟通奠定基础,更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

2建设迎新生专题网站取得的成效

从2010年至今,新专题网站开通以来,深受学生家长的喜欢,四年来,通过不断完善,已经成为我校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取得的成效如下:第一,新生入学教育提前,让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第二,加强了师生的沟通,将思想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紧密结合,有效预防新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第三,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网站的开通,提前让学生了解校园、视觉上适应校园,减少了新生入学的不适应感,有助于我校“大学生自主管理”工作模式的顺利推进,进一步培养同学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第四,被评为优秀的宣传思想工作网。2012年,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举办“2012年广东省高校优秀宣传思想工作网站”评选活动,此次活动广东省共有108个网站参与评选,专题类网站72个,特邀省委宣传部、广州市委宣传部、新华社广东分社等多个单位担任评委,评审专家按照总体要求、专业评价、分类布局、美术设计、动态更新、网络技术等标准,最终评选出专题类网站15个,我校新生专题网站荣获省高校优秀宣传思想工作网站评选活动专题类三等奖。这是我校推动绿色网络建设的一个进步,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宣传思想网站建设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结语

学生自主管理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素质 专业课教学 电气自动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0031-03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为了达到从事某种职业的要求所应具备的个人素养,是从业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具体内容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理等几个方面。在高职教育体系中,职业素质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高职生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实际教学尤其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常常不被重视而被忽略,很多专业课教师认为这是德育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咨询员等的职责。本文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订单班”的专业课教学为例,探讨将职业素质培养融入专业课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

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为增加,如何培养和造就出适应时展、用人单位满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

通过对行业、企业,以及德国、新加坡等技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职业院校进行广泛调研,得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有:初次就业岗位(维修电工、设备管理员、电器装配工、配电工、值班电工等)、发展岗位(设备主管、生产主管、电气技术员、工程项目主管等)、拓展岗位(电气设备销售员、电气设备质检员、售后服务主管、中专技校电工培训教师等)。这些岗位除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外,最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社会等)、工作态度(积极主动、责任心强、勤奋学习、敢于创新等)、行为规范(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等。

(一)高度的责任心和进取心。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供用电、各类电气设备、电气控制及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等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方向为强电和弱电,专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电工安全规程、电气作业规范等行业规范进行安全操作。因此,高度的责任心和极强的进取心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职业素质的重要要求。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就不可能有严谨的工作作风,没有极强的进取心就不可能有强烈的敬业精神。

(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是指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主要是指当电气设备、电气控制及自动化系统等出现故障或突发事件急需处置时必须具有的承担风险的能力,这种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专业人员是否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专业人员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锻炼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自己处乱不惊的优良心理素质。

(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服从意识。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一般在汽车制造、钢铁冶金、机械加工等行业企业中从事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工作。由于专业工作繁琐复杂,特别是出现各种突发事件时的处置、联络、汇报等工作纵横交错,遗漏一个细小环节都将会造成严重后果,这就需要专业人员具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工作中服从安排、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确保工作完成顺畅,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四)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作牵涉到用电安全,特别是出现各种故障需要人工干预设备作业时,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要有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按照复杂的工作程序人工操作设备作业。以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为例,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完成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后,才能开始工作。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要求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一丝不苟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绝不允许出现半点闪失。

(五)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执行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指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员在工作中除了与团队成员、同行间的相互联系外,还必须与各种类型客户、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这就对专业人员人际交往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等职业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由此可见,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已被提升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我国各职业院校对此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针对性措施,如开设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提升学生就业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引进职业文化,开展企业文化理念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开展企业管理行业专家讲座,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说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许多企业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

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校的教育。目前,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轻职业素质培养、重专业素质教育,认为职业教育主要是搞专业技能教育等。另外,一些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中还存在思想教育力度不够、学生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素质教育的衡量考核标准流于形式,实际操作性不强、学校没有形成全员参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局面,很多专业课老师认为职业素质培养是学生管理人员的事,与自己无关等。

三、将职业素质培养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具体措施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订单班”的专业课教学中突破传统授课模式,大胆进行教学改革,要求每个专业课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各自专业课的教学活动中,并严格考核实施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积累了一些经验。新教学改革具体概括为要求学生学会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三个教学模式。

(一)设立小组长负责制,培养学生学会自主管理。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育学生自己做好自己的先生”。小组长负责制具体做法为:在“订单班”设立六个小组,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制定了“小组管理”制度,明确了小组长的具体职责。各小组通过每周轮流安排一名同学担任小组长,培养尽可能多的同学的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为他人服务的意识等。

通过“小组管理”制度的设立,学生参与班级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得以极大调动,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合作交流、关心集体荣誉等良好习惯。

(二)按小组形式组织教学,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作需要学习并掌握大量的行业规范、设备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程序等技术文件,若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难以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这无疑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在“订单班”教学中,以小组共同完成的学习任务作为学习成果。

以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核心课程为例,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设计了由各小组同学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气动系统安装与调试;电气元器件安装与调试;YL-335B机电一体化自动生产线设计、安装与调试等。在理论教学中,教师首先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其次给各小组提供各教学任务的文字要求和相关示意图,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文字说明、绘制电气控制工艺流程系统图、制订合理的安装与调试工作计划表、列出材料清单、制作调试运行记录表等,同时要求学生制作PPT,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小组案例分析结果演示给全班同学,并详细解答教师或同学的质疑。

在实践教学中进行现场实际操作,由各小组学生分别担任项目工作计划图纸设计员、机械装备员、硬件测试员、PLC程序设计员等角色,按照相应的工作方案进行实践操作。这种完全模拟机电一体化生产设备现场实际情况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认识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成结构、运动、驱动、传感、通信及控制方式,从而使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操作和维护技能,这样的教学安排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在专业知识的运用、实践操作、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能力,学生小组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来解决各种现场实际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专业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三)改革考核机制,突出学生自我评价。对“订单班”学生除根据职业素质的要求对教学安排进行改革探索外,我们也大胆地对考核评价机制进行改革,重点突出学生自我评价,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评价模式取代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模式。例如,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案例教学过程中,每组学生首先针对案例分析通过资料查询、咨询、讨论、总结等形式进行详细的探讨,其次再以PPT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在课堂上向教师和同学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和学生根据案例分析评价表(见表1)对该组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在实践操作(见表2)过程中,通过多次的案例分析、动手操作、课件制作、成果汇报等实践环节的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操作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许多学生在给别人“挑毛病”的同时,也提高了自我评价的能力。

四、教改成果的分析与评价

为了了解将职业素质培养融入专业课教学改革效果,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三类学生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普通班学生、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订单班”学生、其他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为:对行业的了解、专业学习的兴趣、强化职业素质培养效果。共发放调查问卷570份,回收有效问卷553份,有效率97%。

(一)对行业的了解。从图1可以看出,“订单班”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到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广西柳工机(下转第43页)(上接第32页)械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卷烟厂等校外合作办学企业参观学习,接触到较多的企业规章制度以及企业文化,68%的“订单班”学生表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行业较为了解,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充满信心,这主要取决于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以及很强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专业学习的兴趣。在专业学习兴趣方面,“订单班”学生有86%对本专业感兴趣(图2),这与我们在“订单班”实行教学改革有很大关系,专业课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强化职业素质培养的效果。见图3所示,“订单班”的效果明显高于其他班的效果,这种结果表明,学生已深刻感受到学校在专业课改革中,强化职业素质培养的改革,有利于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文明习惯,有利于增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播者,更是职业素质培养的示范者、学生良好人格形成的影响者。实践证明,学校强化职业素质培养、教师精心设计专业课教学、学生积极配合,三者紧密结合是保证职业素质培养融入专业课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宇辉.将职业素质培养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4)

[2]何玲霞,曹正明.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问题的思考[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3]魏海波,张君薇,赵继忠,等.《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