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辅导员网络学习

高校辅导员网络学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辅导员网络学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辅导员网络学习

高校辅导员网络学习范文第1篇

[关键词]:辅导员 网络 学生

一、教育对象的特征

95后成长于网络信息爆炸的r代,物质的富足、信息的多元使得他们形成了自身群体独有的一些性格心理和言语行为。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承载量大、方便获取等特点,使得成长于此环境中的一代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他们勇于尝试,思维活跃。网络能够将最前沿的信息以快的速度传送给他们。因此,95后时时刻刻都在获取大量的新鲜事物和资讯。这使得他们乐于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思维活跃,创新意识较强。网络使得他们处于时时更新、变化的环境中,他们喜欢刺激和新奇,厌倦枯燥无味、四平八稳。

第二,他们追求自我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网络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仅仅只局限于面对面的沟通,以QQ、微信、微博、ems为载体的交流平台成为95后学生沟通交友的主要手段。这些网络交流平台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得人们缺乏集体协作意识,出现社交技能异化。他们突出自我,追求个性、标新立异,团体合作意识较差。

第三,他们在言语行为上网络化。大众媒体通过网络酷炫的视觉冲击和强大的感染力来吸引人们接受其传播的信息。95后的思想意识还未成熟,在网络媒体的轰炸下,极度认同网络催生出的自由随意、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风格,并且追随效仿。各种思想、观念、看法都混杂在信息中传播给他们,致使95后不加以辨别就进行机械式的模仿。

二、网络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来源多元化,引导难度增加

大学生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理性判断能力较为缺乏,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获取新鲜信息。因此容易造成对外界信息的被动接受,缺乏辨别能力和自身思考空间。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具有不良影响。纷繁杂乱的信息通过各种网络媒体渠道传播给大学生,多元化的信息来源使得辅导员难以把控和引导。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三观的引导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网络使得信息的来源多元化,校园内信息不再只是辅导员专有,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渠道随意散布,并且是一种平等的互动。而要想对这些分散杂乱的信息源进行管理则困难重重。高校辅导员难以对所有的信息来源进行把控,一些不利于大学生思想健康的信息就会侵蚀大学生的思想。因此,在网络背景下信息来源的多元化会增加辅导员引导的难度。

(二)社交模式转变,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增加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高校辅导员对于大学生主要是“教授与学习”的模式。即辅导员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或者以下公文和指令等纸质文件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的模式中,高校辅导员具有权威性。学生对于单方面的灌输大多只是被动的接受。而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QQ、微信等平等交流互动的平台受到学生们的推崇。网络社交模式普遍为学生们所接受。

出于学生社交模式的转变,高校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也应有所革新。通过网络建立现实和虚拟、线上与线下的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圈子。它拓宽了辅导员与学生交流的渠道和层次,同时也将辅导员置于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辅导员的权威性,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社交模式的转变一方面有利于日常思想者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辅导员要尝试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这对高校辅导员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三)交流方式多层化,工作技能要求提升

在网络背景下,学生已经完全适应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进行交流沟通。但是部分辅导员还没有形成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工作的意识。且大多数辅导员的网络知识水平不如学生。甚至有些辅导员对网络新兴媒体不关注、不学习,这就造成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壑。

网络使得人们的交流方式多样化、层次化,但是辅导员的网络交流技能较学生处于落后状态,就会使得辅导员在工作中处于被动状态。对网络交流平台的不熟悉会导致对学生日常的思想状态、想法不了解,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不理想。因此,在网络背景下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技能要求提升,既是对高校辅导员的一种挑战,也是一个提升自我的机遇。

三、网络背景下辅导员转变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辅导员运用网络的能力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将网络应用于自我的工作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生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利用网络向学生传递信息,另一方面以网络为平台与学生互动。这就需要加强辅导员对网络的熟知和运用程度。

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根据实情的变化及时更新自我的学生管理模式。如今的学生以惯用QQ、微信等网络平台来获取信息和了解世界。因此,高校辅导员要积极主动去学习网络知识,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主动学习学生所惯用的QQ、微信等交流平台的使用方法、学习网络心理、网络道德、网络法律等知识来完善自我的知识结构,提升网络工作技能。除此之外,在运用网络进行学生管理时,如遇到难点,应勇于研究和实践,不断创新和完善学生管理工作。

(二)利用网络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网络具有开放性、平等性等特点,网络交流平台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沟通模式。辅导员应该利用好这个特点,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辅导员可以建立公众微信号、QQ群、主题微博等,就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互动讨论。在网上了解学生的动态和思想,聚拢人心。在现实中对学生进行关心和引导,达成网上虚拟和网下现实的联动作用。

高校辅导员网络学习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互联网思维;德育;实现途径

高校辅导员负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与意义。近年来,微博、微信、QQ等网络自媒体的不断兴起,加深了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带来了更多的共同话题,丰富了两者之间的交流方式,拉近辅导员和大学生的距离,拓宽大学生的获取知识的途径,但是也让辅导员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一、互联网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影响

(一)互联网造成大学生网络“依赖”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中的虚拟娱乐、在线生活等消遣方式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时间,使得学生的生活变更娱乐、便利。但是,很多学生难以正确控制互联网的使用,不能合理分配学习和娱乐的时间,造成沉迷网络,无法自拔,对网络产生一定的依赖,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社交功能,而且网络上的垃圾信息,也对学生造成一定危害。大学生长期处于网络世界,造成学生性情淡漠,不善于交流,严重的出现退学,逃避现实,给学校和家庭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互联网不断冲击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是一批价值观还未成形的青年,对世界的认识处于起步阶段。首先网络作为一个多元化的互动终端,任何信息都可能在利益的驱动下被放大、被造谣、传播,对大学生的辨别能力造成一定的挑战,例如“三俗”页面的频繁滚动、虚假报道和骗人广告满天乱飞等现象都在考验着大学生价值观的稳定性。其次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是家里的“宝贝”都是家庭的独生子女,网络中的虚无历史主义思想、奢侈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思想不断盛行,也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一定的冲击,对大学生健全的人格造成一定的影响。再次就是大学生的社交障碍和表达障碍,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成形,网络化的发展,拉近了网民的距离,拉远了现实的距离,造成大学生一定程度的冷漠和消极。

(三)互联网改变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态势

互联网是大学生在信息化中必须接触的事物,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阅历学识。所以这也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及时学习,提升自己,改变传统的辅导员工作内容,注入新的网络化概念,加强对网络的深入研究与关注,完善高校辅导员所必备的基本理念。同时也要丰富高校辅导员基本涵养,不断在网络化背景下提升自己,要求自己跟上时代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升辅导员工作机制。

二、“互联网思维”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必要性

互联网思维在不同的发展区域有着不同的理念,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是“互联网思维”在不同的区域发挥着不同的价值作用。例如在百度公司是代表着要学习创造,不断进行革新发展,要求线上线下都必须具有互联网思维;在小米公司,互联网肯定是其“发烧”的极致口号,要求做到做工完美,细节完美,符合广大用户的口味;在阿里巴巴,中国最大的在线购物商场,本身就具有互联网的性质,“互联网思维”就被其宣称为一种未来新的指引,是在未来二十一世不可或缺的。辅导员工作要具有互联网的辐射性、广泛性,要求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在网络支持系统下,实现大学生的全面提升,进而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互联网思维”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相比传统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具有更先进的理念,更注重公平、公开的发展,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以综合性发展为核心,全面实现高校大学生的包容性发展。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的最亲密的老师,是大学生在大学里的密切伙伴和灵魂导师,对每个大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校辅导员要深刻理解互联网的含义,必须让“互联网思维”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实现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一展。

(一)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大爆炸的世纪,互联网成为学生和辅导员不可缺少的工具,已经成为生活的一个部分,全面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互联网已经完全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优化师生关系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就必须善于和学生沟通互动,要关注学生的日常发展。而现在的大多数自媒体都具备这一特点,允许使用者公开自己的私人生活,让使用者在虚拟世界中得到释放和满足。这样就使得高校辅导员更方便快捷的获取学生的发展情况,同时对于生活有困难的、需要帮助的同学,可以给予及时的开导和救助。可以保证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的有效沟通,维系辅导员和大学生的稳定关系。

(三)德育工作的l展要求

德育工作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基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现。要想实现德育工作的发展,就必须借助互联网这个大平台,只要互联网和德育工作的结合,利用新的载体,实现双向互动的教育环境,全面构建德育工作新的体系和机制,才能实现德育工作在我国新的发展。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互联网思维”的实现途径

(一)实现高校辅导员工作 “互联网思维”的观念转变

要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与“互联网思维”的结合,首先就必需转变传统的德育思维,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多注意互联网思维的使用,注重互联网德育工作知识的储存,要科学的、系统的看待互联网知识,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和看待“互联网思维”,培养和大学生相互对等的互联网价值观。然后要求学习互联网下德育工作开展的方式,要善于运用新的自媒体,注重时代的发展需要,积极使用“互联网思维”的新词语,实现“互联网思维”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广泛使用,让德育工作更受学生的喜爱。

(二)注重高校辅导员工作“互联网思维”方法的学习

实现“互联网思维”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就必须要面对自己的不足和问题,要全面提升自己的互联网能力,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建立大平台的网络德育教育,实现大学生在线学习,在线提升。增加网络德育平台的知识面,可以在其中添加大学生喜爱的环节,增加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要注意垃圾信息的危害,在网上德育工作开展的同时,要建立安全的防火墙和安装杀毒软件,对垃圾信息要进行提前处理,确保网上德育工作绿色、安全的开展。

(三)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互联网思维”的工作开展

要想更好的让高校辅导员工作在“互联网思维”下开展,一方面高校必须对具有互联网思维的辅导员进行大力的支持和栽培,对已有的辅导员可以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和学习,全面推进“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另一方面高校要大力开展“互联网思维”下的辅导员德育活动,加强学校的重视程度,建立建全培养和发展机制,保障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全面开展,最终形成“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

四、结语

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的先驱者和先行者,必须站在时展的制高点,全面提升自己。在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要学会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主动把互联网和德育工作相结合,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的传承与发展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开创我国网络背景下德育工作的先河,实现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风貌。

参考文献:

[1]孙保营.高校辅导员工作“互联网思维”的培育与运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100-105.

[2]王舒蕾.高校初级辅导员专业身份认同个案研究[D].南昌大学,2016.

高校辅导员网络学习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辅导员;网络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92.4%的大学生主要是通过网络获得外界的信息;很多学生喜欢网络文学,在休闲时间第一选择是QQ、微信,对网络交友十分感兴趣……网络已经植入大学生活,成为大学生的第三课堂。网络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各个方面,比如说生活、思想和价值观等。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交流的集散地,因此高校的辅导员正面临着网络舆情管理各种挑战,如何利用虚拟网络搭建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平台,提高在虚拟世界的“话语权”和“干预力”,进而了解学生需求,满足学生需求,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高效应对网络舆情,有效引导大学生主流思想,使网络与实际大学生德育工作有机融合,互动中协调发展。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其影响

高校网络舆情的理论研究主要为跟踪性研究和基础性研究;而现实的校园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自由的互动空间,在这里能够发表自我的意见,进行交流辩论。学生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逐渐形成了新的网络舆情关注点。80、90后在校大学生借助网络空间对某一问题发表的议论和意见的比例已经达到100%,从而,在网络舆论的量度和强度上可直接了解到学生诉诸意志的坚定程度和坚持某一意见态度明朗的指向。而高校辅导员是日常学习生活中与大学生群体接触最多的人群,据调查发现,辅导员至少有两种网络交流工作,62.7%的辅导员拥有四种或四种以上与学生群体相接轨的网络交流工具或平台(如QQ、人人网、博客、飞信、微信),对于网络舆情的了解方面,82.6%的辅导员在关注的同时曾发表过意见,有91%辅导员认为掌握学生网络舆情“非常重要”,92%的辅导员了解2010年以来高校在网络上引发的危机事件。

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当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网络化的现状,以及大学生网络应用的基本情况,对加强高校网络阵地建设、监督和监管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状况、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主要有:敏感性、关联性、趋同性、辐射面广、多元化与贴近学生生活等,以及分析当代高校辅导员参网络化平台运用行为的动因及影响因素。

二、高校辅导员社会网络舆情对策

(一)辅导员在网络中做好主动融入

在我国高等教育分工细化的过程中,辅导员职责得到了不断完善,定位也逐渐从现实的德育教育延伸至网络思想教育,这也意味着网络思政工作的大幕正式开启,而现实中,当今的大学学习方式相对来说要更为自由和宽松,所以辅导员与学生见面并不频繁。但随着辅导员队伍逐渐被社会认同,辅导员如何应对新媒体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困惑与机遇成为了高等教育关注的主要问题;为了保证自身获得信息的渠道时刻畅通,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因此辅导员需要积极把自身融入到网络当中,开阔自身的思路。除了原先的班会、班级代表的汇报之外,辅导员还需要紧随时代的步伐,通过网络技术,建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机制,将会避免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局限在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视角。

(二)构建学生自主网络队伍与可控的网络平台

构建可控网络沟通的平台已成为辅导员队伍提升工作效果的客观要求。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工作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传统交流中,除了电话、短信、EMAIL、校友录班级、QQ群等进行沟通;但这些都存在一对一或者一对部分的学生交流,并不能抵御社会化网络环境带来的思想碰撞,也更减弱了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效果;通过这些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联络渠道,以及大学生网络的主流追求,构建学生自主网络队伍与可控的网络平台,不仅平台快捷,而且还能够实现多方位的覆盖,这样就保证了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互动时刻通畅,促使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状况,促使开展思想工作的时候就能够更加快速和有目的。

(三)运行网络舆情转化疏导机制

1.大学生校外媒体交流向校内媒体交流转化

舆论往往最先通过网络显露和传播,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重视或延误解决,就可能形成校外网上炒作,个体情绪传染到群体,演变为群体的不满情绪,使网络成为舆论的放大器。学生反映的问题,如学习、住宿、餐饮等,往往涉及到学校的多个部门。因此,需要学校统一建立校内的媒体交流平台,各相关部门协调处理,防止问题和矛盾堆积和延误,错过最佳的解决时间。通过引导,形成校内网络舆论阵地,实现校内舆论交流效能化。

2.学校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化

学校应健全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增强预见性;将以往的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化,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解决个别学生反映的问题,那么这种情况就会变成群体学生的事情;辅导员对网络上的舆论信息进行认真处理的时候,需要对问题进行分类对待,分轻重缓急进行处理,这样就能够预测一段时间里面学生的思想状况。辅导员对网络上面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这样就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大众的思想状况,并对发展的趋势进行准确预测,这就大大使得思想工作更加针对和主动,而且还能够避免发生。

3.个体发声向主体发声转化

建立学校网络学生队伍,及时解决学生在网络上面提出的问题,如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这就使得思想工作更加有实效性。及时反馈网络上的舆论信息,这样就能够有效缓解负面影响,解决学生关注的问题,这样就能够避免负面的消息变成了谣言。及时反馈网络上的舆论,这就能够防止网络舆论被一些人利用,大大净化了网络环境。还有就是,及时反馈网络上的信息,这能够使得学生很有成就感,主要是自我提出的意见被听取和采纳,思想工作的效果也会大大提升。

(四)构建网络舆情应对的四个主体联动体系

1.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动

新媒体和老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加速度的呈现。新媒体有它的非常明显的优势。联动和融合才能够真正去建构一个舆论的新的环境。新媒体的舆论多样而且是自发的,但是也比较容易出现情绪。以前的媒体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而且显得较为传统,因此我们需要考虑这两种媒体的结合,如何在新的环境下面发挥出两种媒体的作用。就是参与性和对话性带来的互动优势。如果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真正意义上面结合到一起,不仅需要在制度上面实现融合,而且还需要专业技术上面实现融合,这种意义上的结合才能够真正实现,这样才能够造就出一种新的舆论环境。

2.虚拟网络与现实生活的联动

提高虚拟校园管理水平,必须在网络与现实的互动性、开放性上下功夫,使网络空间成为崭新的社会形态,使得网络既能辅助工作开展,简化工作程序等。既给学生提供了创新创造的广阔自由,又能够建立合理的工作秩序,这样不仅能够学生通过网络发表建议,而且还能够使得网络信息传播更加有秩序。加快形成主流、便捷、自律相结合的校园网络管理体系。极大的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辅导员个人文化与学生个体文化的联动

辅导员利用网络(如博客等)形成工作体系、角色定位,即是高校对辅导员工作任务和内容的具体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和辅导咨询服务三大块内容与学生个人的网络平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辅导员不仅能够完成自己的职责,认真完成辅导员的工作,发挥网络的思想教育作用,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从侧面来说,这也大大地提高了网络的应用,这也能够使得辅导员在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时候更为全面具体。

4.网络学习与课堂学习的联动

辅导员属于德育教师,任课教师属于智育教师,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智育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任课教师与辅导员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成才,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因而,任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需要彼此协助、相互补位,而网络就是一个不受局限的大教室、大课堂。在网络中,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方式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融会贯穿到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思维能力培养等各项工作之中。

(五)实现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多维共赢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新兴模式,可以通过网络媒介来体现民众对社会问题的“喜怒哀乐”,借助网络虚拟空间进行快速、无疆域的传播,信息采集可以通过网络制度和网络技术方式获取,效率较高,保真度较强;而辅导员舆络舆情应对具有个性差异,应根据各高校网络舆情的不同特点,比较高校辅导员与其它社会群体在网络舆情应对中所呈现出的个性差异,来论证出高校辅导员特有的网络舆情应对对策、措施和保障政策与条件,建立基于新媒体时代建立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应对行为引导机制。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提升的图式建构;结合当前高校辅导员实际工作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现状的实际成为大学生教育引导的重要基础,深入研究高校辅导员应对新时期网络舆情的主要做法和科学划分,取得相应的实践资料并进行合理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提练出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提升的图式建构。

辅导员在网络舆论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的定位,通过现实与虚拟统筹协调,牢牢把握网络主阵地的最大引导权,进行舆情信息收集,及时掌握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准确把握舆情态势,最大限度增加了和谐因素,形不成强大合力和整体效应,虚拟社会管理工作将会落到实处。最终实现现实生活与虚拟网络的共赢;学生成长与辅导员提升的共赢;网络思政繁荣与校园安全稳定的共赢;高校育人与社会发展的共赢;个人理想与中国梦想的共赢;

参考文献:

[1]郭红明,王永灿.基于思想政治工作视域的高校网络舆情探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06)

[2]段卓夫.论高校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J].中国成人教育.2011(07)

[3]李昌祖,周杰,郑苏法.高校网络舆情及其研判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10(05)

[4]刘燕,刘颖.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管理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04)[5]黄河,陈先刚.试论高校的危机公关与管理[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高校辅导员网络学习范文第4篇

一、网络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是出现在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传统时代下,辅导员的工作要靠授课、开会、谈话等形式开展,但互联网时代下,辅导员可以利用网上思想政治教育[1-2]网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同学们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可以利用BBS了解同学的思想动态,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同学们的困难与疑问;可以利用个人博客发表言论,引导正确的舆论传播正能量;可以利用QQ等即时通讯工具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无障碍的沟通,深入同学的心灵深处;可以通过专门的学生工作网站,新闻、告示和通知,提供学习、生活资料下载,展示优秀的人物和团队,引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此外,互联网本身的特性决定了互联网信息具有很强的复制性,共享性和实时传输性等,正是互联网具备的这些优势为健康价值取向的收集和传播提供了便利,使得社会上一些较为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范例,相关权威专家的指点,同龄人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等都能走入学生视野,再通过多媒体所具备的感觉刺激功能,更能让学生接受。

二、网络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网络用户带来了真正的个性化、去中心化和信息自主权,这就大大的削弱了传统媒体的“把关”的作用,网络的匿名化和海量化让其可信性和客观性大打折扣。大学生面临着海量的信息,一时难以甄别真伪,很容易受别人不良思想的影响。其次社会上的“黄、赌、毒、黑”等问题入侵“象牙塔”,使得辅导员需要面对的局面[3]更加地多元,考虑的问题更加复杂。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许多大学生认为在网上发表言论不用负任何责任,大学生在网上漫骂和人身攻击在各个高校的BBS是随处可见。

网络的“去社会化”导致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减弱,甚至出现心理疾病。在网上可以抛开世俗生活中的种种限制和规则,通过长时间的游戏,可以重新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相貌、财产、恋人,甚至学习成绩、职业等等。对于在学习和就业双压力下的大学生无疑是一个逃避现实残酷竞争的“避风港”。这就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处事消极,回避困难,当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总是倾向于到网络中寻找“成就”来给心理予以慰籍。这些都对新时期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网络时代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

1.提高综合素质,适应时展

面对网络文化的新形势、新挑战,高校辅导员[4]不能固守原有的经验和模式,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阵地。首先,高校辅导员要具备更高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但要求能够了解马列主义的思想,而且要能够将其熟练地应用于复杂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其次,辅导员要不断的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网络应用技能;要善于将新兴的网络技术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服务工作结合起来,成为网络技术应用的先锋队。最后,辅导员还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对网络德育、网络心理学、网络法律法规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克服困难大胆实践;力求能够驾驭网络危机、网络谣言和网络成瘾等复杂局面。

2.搭建网络平台,传播先进文化

思想政治网络平台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抵制西方文化的侵袭,保证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还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类网站存在着数量少、内容涩、定位偏、服务差、更新慢等缺点。这就要求辅导员首先要能摆正态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设计、制作和维护中去,突破思想政治网络平台的单调与死板的一面,坚持走“综合化”建设的方向,不断丰富网站内容,主动结合青年大学生的喜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特别是年轻人比较喜欢的FLASH动画、视频剪辑等技术来改善传统网站单调的缺陷,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成为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引导人、教育人、服务人的网络平台。

3.加强舆论引导,净化网络环境

高校是各种有害思想渗透的主要对象,校园网络[5]已经明显地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听信八卦”、“诬蔑老师”、“谩骂学校”、“人身攻击”、“偏激的爱国舆论”等等在各个高效的校园网上屡见不鲜。导致很多学生在上网时,潜意识的对正面的引导信息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对于复杂的斗争形势,辅导员要争取主动、自觉地占领网络阵地的制高点,大力弘扬科学思想和先进文化,建设高校洁净的育人环境。

高校辅导员网络学习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大学生

1网络媒体概述

1.1定义

所谓网络媒体,则是指能够进行信息传播的网络载体,主要借助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信息传递提供平台的新型方式,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当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网络媒体类型也日渐多样,越来越多的新型媒体被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①

1.2类型

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对网络媒体进行不同的划分,现依据网络媒体的功能不同对其进行划分,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自我展示类。该类网络媒体可抒发个人情感,并以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记录下来,主要有微博、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第二,讨论类。网络媒体具有互动性,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进行自由探讨,比如说百度贴吧、论坛、BBS等。第三,即时通讯类。即时聊天成为当前人们普遍热衷的事情,尤其高校大学生群体,采用即时通讯手段进行信息交流最多,像飞信、微信、QQ、MSN等都是重要的即时通讯方式。第四,社交类。基于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借助网络技术可进行人际关系拓展,我国现有的社交网站,其中学生网络互动社区易班所具有的影响力最大,除此之外,还有人人网、Facebook等。

1.3特点

作为新一代媒体传播技术,网络媒体具有其特有的优势特点,具体表现如下:第一,迅捷性。网络媒体进行信息传播速度十分快,几乎可实现信息传播与接收的同步,较传统媒体技术而言,信息传递速度快、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信息查找可通过检索功能实现,大大缩短了查询时间。第二,普遍性。当前大部分网络媒体形式操作简单,并且没有较高的使用成本,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网络媒体的普遍化,致使网络媒体的使用者越来越多。第三,互动性。互动是网络媒体具有的独特特点,不仅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信息传播,同时也可进行多方信息互动,促进传播双方的信息交流。

2当前辅导员应用网络媒体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2.1对网络媒体缺乏重视,导致应用层次较浅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虽然目前网络媒体已经逐渐运用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但是由于辅导员对其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网络媒体的应用仍处于较浅层次。受到年龄结构的限制,高校辅导员所具有的教育观念比较传统,加之自身的工作任务量较大,对网络媒体不能充分运用,所建立的飞信群或者QQ群等,也成为日常班级通知、校园活动开展等信息的平台,很少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对学生提出的学习与生活问题等,也不能很好地进行解答。

2.2辅导员对网络媒体的运用缺乏科学性

高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新事物适应能力,能够对网络媒体技术及时掌握,对网络平台的使用较多,并习惯采用网络用语进行交流等。相对而言,辅导员在网络媒体的使用上则落后于学生,只有部分年轻辅导员或者计算机专业辅导员,能够熟悉网络媒体技术,并对网络媒体的应用进行科学规划。但是,针对大部分辅导员而言,其对网络媒体的应用缺乏科学性:第一,由于不了解不同形式的网络媒体具有的特点,在其应用过程中较为盲目,比如说,辅导员借助人人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由于人人网信息量大,辅导员的信息极易被其他内容覆盖。第二,辅导员对学生的网络媒体应用情况未进行深入了解,导致双方网络形式运用不对称,则将阻碍网络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第三,教师在网络媒体应用过程中,带有较多的说教色彩,与网络媒体的平等性有所矛盾,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度。②

2.3网络媒体应用中辅导员与学生缺乏互动

网络媒体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有效的交流平台,通过该平台的运用,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时伸出援手,接触学生的心理困惑等。然而,由于辅导员日常与学生接触较少,平日里缺少与学生进行沟通,很难实现形成师生间的朋友关系,导致师生之间借助网络媒体进行互动时,仍具有一定的距离感,沟通的深度较浅,学生面临的生活压力或者心理困惑等都不与老师交流。与此同时,辅导员平日承担的工作任务多,对于学生的飞信、QQ留言等无法及时回复,也是造成双方无法进行深度互动的原因,同时也对学生带来一定的挫伤。

3辅导员应用网络媒体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

3.1通过易班网络媒体应用,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易班这一综合互动社区得到高校师生的青睐,运用易班可创建网络班级,有利于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第一,学生可在易班社区中进行学习交流和社会热点问题探讨,由于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学生之间由于日常交流不多,对很多专业知识的掌握有所欠缺,而借助易班平台,学生可就学习方式进行分享,加强学生之间是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二,加入易班的同学会填写自己的相关资料,辅导员可借助对资料库的查阅,掌握更多的学生特点,比如说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等,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并以此为基础向学生多提供影视作品或者阅读书目等。第三,应用易班进行班干部选举、奖学金评定等工作,进行班级事务管理,促使班级事务更加公开透明,并激发学生的班级凝聚力。

3.2关注学生的网络媒体更新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大学生对网络媒体存在普遍热衷,会在相应的网络平台上展示自己,抒绪,因此教师应经常使用网络媒体,及时关注学生的信息更新情况,获得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开导与帮助。比如说,大学生会将自己的利益需求,以及相关的校园意见等通过校园的BBS进行传达,其中包含较多的心理、思想等问题,若辅导员能够做到及时关注,可从校园BBS中了解学生的心声,在今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具针对性。同时,大学生普遍使用微信,辅导员可加学生为好友,对学生的朋友圈及时关注,能够从学生的信息情况中了解学生的心情与日常行为,针对心情低落的学生可进行互动交流,对学生积极鼓励和引导。③

3.3发挥网络媒体作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当前,高校学生的学习、就业等压力较大,各种心理问题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为此辅导员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其进行心理指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在开展心理教育工作中,网络媒体可发挥其重要作用,第一,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获得更多的心理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并通过博客、论坛等方式获悉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地向学生进行心理知识教育。第二,通过应用网络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特别针对心理压力过大的学生进行开导,以微信、QQ等方式与学生进行私聊,倾听学生的困惑,疏解学生的焦躁情绪。

3.4应用网络媒体进行党团建设,进行党员培养

加强学生的党团建设,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工作之一,其中进行党员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将网络媒体应用于党团建设中来,对党的理论知识进行传播,提高大学生对党的认识,并开展推优入党工作,为党知识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首先,辅导员可建立党团社区,将党的重要理论思想以及会议精神等及时更新,为学生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同时还可利用飞信群、QQ群等与学生党员进行党内事务探讨,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指引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应用网络媒体公开班级党务。党员培养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十分重视的工作,应充分保证其公平、公正、公开等特性,应用网络媒体将可将党员发展细则、评比方式、现有党员名单、入党积极分子名单等加以公示,既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又可对党员进行监督,推动党团建设的民主化。最后,应用网络媒体进行主题团日建设,实施主题团日活动可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说对英雄人物进行“微”访谈,增加学生对团日活动了解,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

3.5注重网络媒体应用,做好困难生资助工作

由于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尽相同,其中存在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想做好困难生的资助工作,应注重对网络媒体的应用。第一,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是学生记录生活的重要平台,辅导员可从中获得一些家庭经济情况,可作为重要的审核资料用于学生的贫困申请之中。第二,部分学生会因家庭贫困而比较自卑,不会主动进行贫困生申请,此时辅导员可以借助即时通讯工具与学生进行聊天,积极鼓励学生为家庭减轻负担。第三,通过微博、学校网站等向贫困学生提供勤助岗位,并借助网络媒体与名企联系,从而获得更多的勤助岗位。④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崛起,对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显著作用,将网络媒体应用于学生管理、思想动态监测、心理健康、党员培养、困难生资助等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张麓麓.新媒体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J].中国报业,2014.2:88-89.

②项鑫,徐芝兰.高校辅导员如何利用新媒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42-43.

③宋伶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实效性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