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消费文化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上海;80后;文化消费;分析。
1问题的提出。
消费作为人类日常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日益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作为消费中的一部分,中国国内文化消费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文化消费的发展更加迅速。其实,所谓的文化消费[1],顾名思义就是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享受;即指消费者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消费文化消费品的过程。在经济条件宽松充裕以及具备闲暇时间的条件下,人们为了获取知识、陶冶身心、娱乐自我等需求的满足,而对物质形态的文化产品和劳务形态的文化服务进行的一种消费行为[2]。文化消费深深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并对本国经济发展有着带动作用。在对文化消费的研究中,学者们也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与标准。若从消费的形式来看[1],它包括社会公共文化消费和个人文化消费;其中,个人文化消费又可根据消费的内容划分为个人文化产品消费与个人文化活动消费。再从消费内容的广义上来看[3],文化消费又包括教育、旅游、体育事业、文化娱乐场所、广电音像制品、戏剧舞蹈等等服务行业。在此基础上,还可将健身、体育表演和赛事观赏等更广泛意义上的娱乐休闲活动纳入其中。
同时,学者们还进一步提出文化消费与社会个体的价值观,审美观及兴趣爱好有关[4]。而80后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生代,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与前人已经截然不同;这样,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主要消费群体,探讨80后在文化消费方面的特征,就显得极为迫切与必要。根据以上研究分析,本研究将从社会公共文化消费、个人文化产品消费以及个人文化活动消费三方面,选取上海地区的80后群体作为调查的对象,去揭示80后文化消费的现状,并总结与提炼其文化消费特征及规律。实地的调查通过随机街访的形式完成,发放问卷600份;经过严格的筛选,共收集有效问卷503份。
2社会公共文化消费的研究。
社会公共文化消费在文化消费中属于最基本的消费,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等;一般由政府组织,旨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本研究从80后对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的知晓度、每周在社区公共活动中心时间以及每年去社会公共文化场所次数三方面,来探讨上海80后群体的社会公共文化消费情况。
2.1 80后对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知晓度的调研结果。
经过对80后社会公共文化活动中心知晓度的调研,可发现有59%的80后知道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的存在,并知道可在这些场所中获取什么样的信息;有41%的80后表示不知道有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的存在,并无法利用这些场所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该调研结果表明,虽然较多的80后知道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的存在,但仍需社区服务中心做好宣传工作,以吸引更多的80后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的活动。
2.2 80后在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活动时间的调研结果。
经过对80后每周在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活动时间的调研,可发现每周在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活动0小时的人数占样本总量的69.3%,每周在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活动1小时的人数占样本总量的18.5%,每周在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活动1小时以上的人数仅占样本总量的12.8%。该调研结果表明,80后群体可能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每周没有太多的时间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活动;而各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也应丰富自身的活动形式,以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体前去参加。
2.3 80后去社会不同公共文化活动中心次数的调研结果。
经过对80后每年去社会不同公共文化活动中心活动次数的调研,可发现80后群体去图书馆与博物馆的次数,要远多于其去纪念馆、美术馆及文化馆的次数;特别是80后群体中没有去过纪念馆的人数接近总体样本的70%,即纪念馆为80后群体每年去的次数最少的社会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与图书馆相比,80后群体每年去博物馆的次数要更多。该调研结果表明,80后群体较多受流行性大众文化观念的影响,偏爱“快餐文化”的消费,对博物馆等观光性质的场馆偏爱度较高。
同时,通过80后群体“不去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原因的调查,还可发现80后群体提及最多的原因为“工作繁忙”,这样从侧面论证了80后群体“偏爱快餐文化”消费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另外,提及因场馆设施不好或活动中心服务不好等原因而不去社会公共文化活动中心的人数最少,这也表明目前场地及服务因素并不是阻碍年轻群体参与社会公共文化活动的主要因素。
3个人文化消费的研究。
3.1理论基础及方案设计。
毫无疑问,关于个人文化消费的概念及内容的研究,国内的学者已经成功地嫁接了国外此方面的研究视域,并结合中国的社会现状,较为清晰地解析出个人文化消费的本质及其研究的范畴。但个人文化消费概念及内容的研究,仅是个人文化消费研究的表层部分;而关于个人文化消费动因及其演化路径的研究,才是个人文化消费研究的核心部分。在目前的研究中,国内学者虽然提出了个人文化消费与社会个体的价值观,审美观及兴趣爱好有关[4],但却未能深入探讨文化消费与以上相关因素间的影响关系大小,并缺乏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以至于缺乏显著性的成果。
当然,该情况的出现,也可能与文化消费的研究主题有关;“文化”这一概念本身所承载的社会学意义,以及定量分析法在整体问题研究上的局限性,使得定性分析法成为国内学者们的首选。但是,若能选择典型性的实证样本,并准确定位于研究对象文化消费现状的成因,将会有可能消除定量分析法应用的局限性,以实现文化消费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而关于该目标的实现,可以从国外社会学家提出的“消费文化”研究范式中借鉴。
这是因为,“消费文化”的研究范式,是将消费现象同社会阶层结构、社会关系等社会事实并列考察,以最大程度地拓展“消费”的边界维度;也即消费并不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也是进行属性构建、趣味区分、文化分类和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5]。同时,随着社会结构变迁、价值观改变、艺术审美变化等事实因素的引入,使得定量分析法在文化消费研究中的应用就成为可能。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政治及文化的不同,使得文化消费研究中“社会阶层结构”在国内研究的嫁接,更多表现于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划分,并不存在明显的政治性地位划分。
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关于本研究方案的理论设计,在充分考虑到本研究的目的与数据分析的可操作性后,将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1)80后文化消费的内容;(2)社会事实的影响因素。前者主要包括文化产品与文化活动的消费,后者主要包括性别、教育程度、职位、月可支配收入这些人口统计变量的描述。
在具体变量的统计上,首先是关于文化消费变量。其中,文化产品的消费变量为:每月读杂志的数量、每年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数量、每月购买影碟的数量、每月由网络看电影的数量;文化活动的消费变量为:每年看戏剧的次数、每年看演唱会的次数、每年听音乐会的次数、每年看歌舞剧的次数。最后,本研究还选择4个人口统计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其中,设置的具体选项如下:
性别:男、女;教育程度:高中程度(高中及以下、中专),大专程度(非全日制大专、大学、全日制大专),本科程度(全日制大学),研究生(硕士、博士);职位:初级职位(学生、机关或事业单位一般职员、企业/公司的一般职员、一般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位(机关或事业单位普通干部、企业/公司的部门经理或中层干部、个体从业人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位(机关或事业单位司局级以上干部、企业/公司的厂长或总经理、私营企业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月可支配收入:低可支配费用(4000元以下)、较低可支配费用(4000-5999元)、中等可支配收入(6000-9999元)、较高可支配收入(10000-13999元)、高等可支配收入(14000以上)。
3.2性别因素下的方差分析。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发现不同性别特征下上海80后的文化产品消费与文化活动消费并不存在着差异(P>0.05)。这说明男女群体在文化消费上,并不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性别因素不对文化消费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性别特征的组数为2,且性别因素不对文化消费产生影响,所以不进行事后的比较。具体分析结果见表1。
3.3教育因素下的方差分析。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发现不同教育程度下上海80后的文化产品消费与文化活动消费存在着差异(P<0.05)。这表明,不同教育程度下的80后在文化消费中存着一定的区别,教育因素对文化消费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教育程度的组数为4,且教育因素对文化消费产生影响,所以还将进行事后的比较。具体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性别因素下方差分析结果
由于不同教育程度下上海80后的文化产品消费存在着差异,因此分别将高中程度、大专程度、本科程度及研究生四种教育程度下的文化产品消费人数进行比较,可发现高中程度的80后群体主要集中在“购买数量0-2”、“购买数量6-10”和“购买数量11-15”三个区间上,大专和本科程度的80后群体主要集中在“购买数量6-10”、“购买数量11-15”和“购买数量>15”三个区间上,研究生80后群体主要集中在“购买数量>15”区间上。这表明,教育程度对80后文化产品消费产生正向的显著性影响作用。
由于不同教育程度下上海80后的文化活动消费存在着差异,因此分别将高中程度、大专程度、本科程度及研究生四种教育程度下的文化活动消费人数进行比较,可发现高中程度的80后群体主要集中在“消费次数0”区间上,且有过文化活动消费的人数也要少于没有过文化活动消费的人数;大专和本科程度的80后群体主要集中在“消费次数1-2”区间上;研究生的80后群体主要集中在“消费次数>5”区间上,且大专程度以上的80后群体中有过文化活动消费的人数也要多于没有过文化活动消费的人数。这表明,教育程度对文化活动消费产生正向的显著性影响作用。
3.4职位因素下的方差分析。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发现不同职位等级下上海80后的文化产品消费不存在差异(P>0.05),而在文化活动消费中存在着差异(P<0.05)。这表明,不同职位等级下80后群体在文化消费上存在着部分的区别,职位因素对文化消费产生影响,但影响性不够显著。同时,职位等级的组数为3,且职位因素对文化消费产生部分影响,所以还将进行事后的比较。具体分析结果见表3。
由于不同职位等级下上海80后群体的文化产品消费不存在着差异,因此分别将初级职位、中级职位、高级职位三种职位等级下的文化产品消费人数进行比较,可发现不同职位的80后群体在各区间的分布人数上基本趋同,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这表明,职位等级对文化产品消费不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
由于不同职位等级下上海都市居民的文化活动消费存在着差异,因此分别将初级职位、中级职位、高级职位三种职位等级下的文化活动消费人数进行比较,可发现初中级职位的80后群体主要集中在“消费次数1-2”区间;高级职位的80后群体体主要集中在“消费次数1-2”和“消费次数>5”区间。这表明,职位等级对文化活动消费产生正向的影响作用,但作用并不显著。
3.5收入因素下的方差分析。
由于高等收入群体的比例仅为3.27%,不具有普适性,可考虑将其与较高收入群体相合并为新的“高等收入群体”,以进行共同研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发现不同收入水平下上海80后群体的文化产品消费和文化活动消费中存在着差异(P<0.05)。这表明,低收入群体、较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以及高收入群体在文化消费上存着一定的区别,收入因素对文化活动的消费产生显著的影响。同时,收入的组数为4,且收入因素对文化消费产生显著影响,所以还将进行事后的比较。具体分析结果见表4。
由于不同收入水平下上海80后的文化产品消费存在着差异,因此分别将低等收入、较低收入、中等收入及高等收入四种收入水平下的文化产品消费人数进行比较,可发现低等收入水平的80后群体主要集中在“购买数量6-10”区间上;较低收入水平的80后群体主要集中在“购买数量11-15”区间上;中等收入水平及高等收入水平的80后群体主要集中在“购买数量>15”区间上。这表明,职位等级对文化产品消费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
由于不同收入水平下上海80后的文化活动消费存在着差异,因此分别将低等收入、较低收入、中等收入及高等收入四种收入水平下的文化活动消费人数进行比较,可发现低等收入水平的80后群体主要集中在“消费次数0”的区间上;较低收入水平的80后群体主要集中在“消费次数1-2”的区间上;中等收入水平和高等收入水平的80群体主要集中在“消费次数>5”的区间上。这表明,收入水平对文化活动消费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
4研究启示。
经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性别特征因素不对上海都市居民的文化消费产生影响,教育程度、职位等级以及收入水平等因素会对上海都市居民的文化消费产生影响。其中,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会对居民的文化消费产生正向的显著性影响;职位等级会对居民文化活动消费产生正向的影响,但在影响的显著性上,不如教育等因素明显。因此,通过所得到的结论,后续的研究可从以下三方面方面展开:
(1)补充文化消费的研究变量,进一步分析人口统计变量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如引入不同收入群体的文化消费支出变量,从而确定收入因素对文化消费的影响程度大小;(2)不同人口统计变量的交叉,找出人口统计变量对居民文化消费影响的成因;如将年龄层次与收入水平两因素进行交叉分析,以准确界定各因素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大小;(3)控制人口统计变量在都市居民文化消费中的影响作用,分析其他的外界因素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如在控制人口统计变量的前提下,研究居民生活形态变量对其文化消费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米银俊,土守忠,孙浩。浅析《资木论》中的文化消费[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2,(3)。
[2]仝如琼,王永贵。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J].商业研究,2010,(3)。
[3]刘珉曳,赵华朋。陈丽芬。陕酉文化消费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23)。
[4]欧翠珍。文化消费研究述评[J].经济学家,2010,(3)。
关键词:消费文化语境;美学;沉沦;批判
一、消费文化语境与美学当下,消费文化
伴随着物质生活的充裕日渐深入人心。在西方消费主义浪潮的推动之下,文化消费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这其中美学消费正逐渐成为主导。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下,享乐和快适成为一切行为的追求旨归,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由政治经济学所言及的二者的互为因果转化为单向的后因前果关系。在这种消费原因的导引之下,艺术生产亦开始按照物质生产的规则进行运作。于是,文艺创作的商品性、娱乐开始取代审美功能,文艺作品的审美属性退而居其次。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之下,美学曾经的价值、观念引导作用式微,哲学言说和道德说教开始为家长里短的世俗言说左右,美学的独立精神被打破,理性批判的内核丧失,美学信仰被抛弃。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下,美学实则成为一个抽象的符号化的存在,成了一个失去了法力的巫术面具。消费文化的扩张依托的是现实层面上经济的强势发展,而这种经济的强势发展不断侵蚀人之为人的“完整性”存在,人的异化、碎片化、病态化加剧,人的存在日渐失去意义。
美学作为研究人的情感的人文学科,其研究对象所针对的是作为“完整的人”的情感,然而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之下,情感沦落为物质享受所带来的虚假狂欢,以至于美学的理想难以达成而被迫随波逐流或者选择失语,最终现代人们所渴望的“诗意地栖居”成为海市蜃楼。法国现代哲学家、后现论家鲍德里亚指出:“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生活着。在以往的所有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完善与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也就是说,今天人们被“物”包围,被“物”驱使。物的充裕带来的不是精神的愉悦,而是无尽的空虚。“在后现代的世界上,文化和社会生活再一次紧密地结成联盟,但这时则是表现为商品的美学形态、政治的壮观化、生活方式的消费主义、形象的集中性,以及最终将文化变成一般商品生产的综合。”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的美学由于其对人们心灵的救赎而走上前台,并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但是,美学的倩影却迷失在消费文化语境下的“物”的世界中,其生存状态亦有别于往日,并日渐沉沦。
二、审美判断无法实现考察
人类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物质的贫瘠并未阻遏人类美之花的开放,相反的是大放异彩。自古典时期柏拉图对“什么是美”的叩问开始,对美的哲学沉思就没有止步,无论是“主观论”“客观论”还是“统一论”都极大地启发了人们的哲思。然而,当消费时代到来之后,在新媒体的喧哗之下,美失去了自我。文化开始作为一个整体对外发声,政治的、社会的、道德的、审美的混杂在一起,难辨你我。审美的泛化、审美的文化、审美的碎片化、审美的生活化使审美走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的沉寂状态,一时成为时髦。然而,静而思之,不难发现审美判断已经不可能实现,美学的生活批判功能和情感观照功能在物欲的媚眼中失去了力度。美与真善的联盟被打破,审美判断的标准被解构,美与丑的界限被消解,“一切皆有可能”成为审美判断的信条。消费时代的突出特征就是将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内容皆归于商品的范畴,文化作为商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创造着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不是以自身的价值为尺度,而是以价格为尺度。商品的价值与价格之间并不存在对应关系,商品的价值为市场价格所左右,价格愈高其价值愈高。为了追求虚高的价格,商品的功利属性被特别凸显,作为艺术品也无法幸免。艺术品作为一种美的特殊的精神创造物,本来其价值取决于其审美价值,然而现在却沦落为一般的商品,其价值亦取决于其自身所凝结的商业价值。
这样,对艺术的审美判断不得不让位于功利判断。艺术品在商品法则的裁决之下自愿解除了与美的合约,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大道上选择裸奔。审美判断的发生需要适宜的内部心境,即“虚静”的心境。《庄子•天道》中说:“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饶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静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有“虚静”的心境,才能不受外物和杂念的束缚与干扰,内心清明,心神专一,这样才能实现全面的审美观照。因此,在物欲的夹击之下,欲做出恰当的审美判断,保持虚静的心境势所必然。然而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之下主体的大脑被欲望充塞,难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更难以与“物”保持审美距离,最终审美判断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辞藻而已。环境塑造人的心境,与主体的浮躁心境相应的是物欲横流的现实。一切皆以市场为法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艺术的独立品格沦丧,艺术最终缴械投降。于是,“恶搞”“戏说”之风盛行,娱乐性成为现实生活的本质属性。艺术变成了纯粹的商品,失去了美的品格。在这个欲望迷狂的消费时代,谁来拯救“美”?
三、对日常生活的批判丧失
长期以来,美学都以其高高在上的姿态俯瞰观照着生活,美学以其独特的理性思维的光辉照耀着、改变着庞杂的生活,灯塔般指引着人的心灵走向未来。在生活面前,美学是神圣的、高不可攀的,但又是亲切的、魅力四射的。美学与生活就如两条平行的铁轨,一方面相向独立而行,另一方面又永远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同时二者又依凭枕木保持着联系与沟通。这种关系既能保持美学独立的对日常生活的批判品格,同时又不至于迷失于细碎的生活片段。然而,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之下,美学与生活的关系愈加暧昧,美日渐失去了理性内核和历史深度,在市场的法则下将自己混同于普通生活,美与生活的差异被取消,美与生活从此纠缠不清,祸兮,福兮?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则是这一畸恋的确证。对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这一现象学界或褒或贬,争论不休。或以为此为美学深度介入生活、二者合二为一的积极现象,说明我们的生活已经彻底地美学化了,笔者不以为然。笔者以为这恰是美学对日常生活的批判失去张力的表征。在消费时代以前,美学始终以一种高蹈、特立的姿态直面生活,对生活进行伦理批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没有因为“物”的强大而失去自信。生活在美学的烛照之下是非善恶分明,美学的批判功能被极大地彰显。而时下,这种对日常生活的批判功能却弱化了。“(这种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意味着用审美因素来装扮现实,用审美眼光来给现实裹上一层糖衣”,“迄今为止,我们只是从艺术当中抽取了最肤浅的成分,然后用一种粗滥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美的整体充其量变成了漂亮,崇高降格成了滑稽”。“美学已经沦为一个粉饰现实造就时尚的道具、一个被用以提高物质品质和身份的幌子、一种为某些值得向往的消费行为或生活方式提供合理性的理论话语、一种帮助某一类人确立心理优势从而调适其心态增加其指数的‘意识形态’。”
可见,消费时代的美学不是为实现自身的本体价值而存在,而是成为一个“他者”,是对现实生活的点缀而已。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从表面来看是美学的胜利,其实从深层来看是审美的“俗化”,是美学“媚俗”的表现。日常生活从其存在形态上来说存在着美与丑的两面性,是需要批判的。然而美学对日常生活的拥抱使美学自身无法惩恶扬善,失去了对生活进行伦理价值判断的勇气。美学被生活之城所围困,无法渡涉价值或意义的彼岸。因此,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幻象罢了。学者范玉刚揭示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现象产生的根源,即在资本的压迫下,美和艺术最终回归现实本身,失去了自我。“不仅屈从于现代生活的物化现实,还追逐于产业化趋势,使‘人人成为艺术家’成为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差异可以被消除。当波普艺术揭示出艺术的商品特征时,日常生活(广告、购物中心、街心花园、高档社区)却愈发审美化了,即审美完全屈服于资本的利益。建立在艺术自主性基础上的唯美主义的对抗原则已难以维持,因为资本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把审美变成了可消费的商品,如设计、广告、包装等。
在商品美学时代,唯美主义自身无论作为对抗还是休眠策略都成了问题,现在到处充斥着文学的碎片化和审美的泛化。拆除了传统美学设立的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等级性隔离,就没有了历史深度和对崇高感的敬畏,美与艺术不再是纯粹的精神产品,而成了日常生活中触目可见的物态化现实,人沉溺于符号泛化的就会忘记尊严。”总之,“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置换了当代动感社会真实的生存图景,遮蔽了意义逃逸时代个体的精神困境,与广告传媒为代表的消费主义强势话语合谋,共同缔造了一个与美学精神背道而驰的‘美学神话’”。在消费的旗帜下,美学追随着日常生活的滚滚洪流,变成了日常生活的附庸,丧失了对日常生活的价值批判功能。
四、学科存在的困境加深
美学学科自鲍姆加登创立伊始其目的就在于研究人的情感,以塑造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为使命。美学的发展始终与人性的完善密切相关,人性的完善是美生成的前提和条件,反过来说美学的发展繁荣势必促进人性的完善。在消费时代,由于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享乐之风日渐盛行,文化消费大行其道,美学的装饰性符号意义更加突出。当美作为商品的装点符号满足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之后,美学的任务就已完成,而此时距离人性的完善的使命的达成尚遥遥无期。美学只不过在耀眼的聚光灯下跑了一圈龙套,营造了一时的热闹和喧嚣,但主角却不是自己,它的使命根本无法实现。消费时代是一个表面化的肤浅的时代,它拒绝深度。在当下这个时代,美学的任务不在于内在意义的彰显,而在于对外在粗陋的粉饰,它无须倡扬崇高,只需拥抱平凡,它无须深刻,只需肤浅,它无须放眼未来,只需关注眼前。“举世皆醉,而我独醒”,美学在当下的焦虑感日益突出,美学学科存在的困境不断加深。作为一门学科,美学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这一问题,学界曾经出现了不同的观点:美或者美感或者审美关系等。即便是以上三种观点,也使美学不知所措。譬如第一种观点:美学是以美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在消费时代,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视阈下,“什么是美”这一问题是没有合理性的,因为根本不存在一个普遍的真理,本质已被解构。
在消费时代,科技美、居室美、生活美、身体美、商品美等各色各样的“美”层出不穷,面对林林总总、形态各异的“美”的表象,美学原理感到鞭长莫及,无所适从。而对于第二种观点,即将主体的审美感受作为研究对象,也因为消费理念的侵蚀而难以进行。在传统美学中,美感的获得固然需要主体排拒功利性,但仍然可以实现。而在消费时代,主体的美感的获得受制于感官所受到的商品的刺激,对物质的欲望总是压抑着感觉的升华,于是美感的实现几乎等于不可能。而对于第三种观点,即将审美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也有类似的困难。在消费经济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这种审美关系是建立在商品的供求关系中的,所谓“物以稀为美”“物以需为美”者也,最终审美关系为实用关系所取代,难以确立,美自然无从产生。总之,在当前的消费时代,美学学科无法有效地对其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其存在也失去了价值。
众所周知,丰富的艺术创作成果是对美学精神的体现,也是美学思想赖以存在的基础。然而,在商品消费时代,艺术创作在名利等因素的驱使下,无法实现深刻的美学精神,丧失了艺术品的创新性和审美性的本质属性。“重拍”“恶搞”“戏说”“模仿”之风盛行,粗制滥造、刺激感官、浅薄无聊的作品被媒体追捧。在这样的艺术创作境遇下,美学要么迎合,要么死亡。这样的艺术实践现实导致美学精神无处安放,美学失去了现实存在的基础。因此可以说,浮躁而功利的社会现实催生了缺乏美学精神的艺术作品,进而也宣告了美学学科的不合时宜。
[参考文献]
[1][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26.
[2][英]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M].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33.
[3][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杨,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4]陈望衡,吴志翔.美学的焦虑与价值基座[J].学术月刊,2005(3).
一、文化消费的概述
1.文化消费的定义
从广义上看,文化消费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包括文化产品的消费,同时也包括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的消费。我们在观看电影,在欣赏电视节目,在书店购买书籍以及杂志这些都属于文化消费,我们为了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去购买那些属于精神消费的物质,如家庭购买电视机、购买电脑和购买照相机等。而除了这些消费外,还有建立文化设施的消费,如在学校或者政府部门建立图书馆、在城市内建立展览馆和影剧院等等,这些都属于文化设施的消费。相比于过去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水平,我们今天的生产力不断的提高,文化消费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但是所有的文化消费是以物质消费为前提的。也是以物质消费为基础的。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影响一定时期文化的发展,但是反而言之,一定时期的文化也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2.文化消费的特点
文化消费能够促进资源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文化消费也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社会的更好的发展。文化消费能够给人以精神享受,精神文化消费是高层次消费,但是,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以物质消费为满足,在消费时更重要的是满足精神文化需要;文化消费能够提高人的能力,社会上通过接受教育和技术培训等高层次精神文化消费,使人们变成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文化消费可以增加人们的愉悦和幸福感,以提高认得主体素质为最终目标,精神产品价值的最终实现是在与主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够对主体产生积极的效应,更好地为主体服务,促进主体自由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达到一种精神的愉悦。
二、文化消费时代下的产品设计观
1.产品设计观的含义
我们所说的产品设计一般是由产品的功能、特性、品质、品种与式样等所决定的,产品设计是顾客消费需要的中心内容,也是顾客选购产品的首要因素,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影响产品设计观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是由顾客购买总价值大小所决定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顾客的购买力,所以说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每一个顾客对产品的需要一定会有不同的要求,而同样的道理,构成产品价值的要素以及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当我国没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一定会把如何获得产品看得比产品的价值更为重要。而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市场商品日益丰富种类繁多,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人们在消费时一般更加重视产品的特色,希望产品能够更加新颖。所以说在不同经济体制下产品的设计观会因为人们的消费理念而不同,而经济的发展水平也会影响人们对产品的要求。
2.怎样提高产品的设计观
提高产品的设计观,首先就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功能。我们今天对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某种功能的产品在结构或方法上实现较大的突破,这样就可以使产品功能提高,而且在提高产品功能的同时还可以使产品的成本降低,从而使产品价值有较大的提高。其次要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产品的价值,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生活用品,是随着人们对其要求不断增加,而不断提高产品价值的,我们可以对产品适当的进行从新设计,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使其式样更加适应时代的变化,从而不断提高它们的功能并且提高产品地使用价值。其实提高产品的价值既是消费者的要求,同时更是企业的追求的目标,但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追求提高功能,更不能片面的降低成本,而是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产品设计和产品改进设计中,寻找出一切可以提高产品价值的方法,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要。
三、结语
关键词: 文化消费 英语专业学生 网络
一、文化消费概述
文化消费指“消费主体对精神类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消费”。米银俊、王守忠等认为文化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文化生活需要而对物质和劳务的消费,或者是人们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对消费资料的消耗”。这种界定涵盖了教育、娱乐休闲及对文化、艺术、精神追求的消费需求。文化消费实质是对社会及他人提供的精神财富的消耗,同时是对精神财富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文化消费客体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其目的在于通过购买、使用这些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1.研究对象及工具
笔者采用实证方法对所在高校学生的文化消费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状况,了解他们在文化消费方面的实际困难。通过本次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弊端,切实提出解决方案。本次调查对象为长春工程学院外语学院四个年级共200名学生,下发调查问卷200份,回收200份。
2.研究结果
问卷结果显示,有约为4%的人每月用于文化消费金额在200元以下,有约为9%的人200元,15%的人是200―400元,65%的人是400―700元,有约7%的人是700―1000元。学生每月的文化消费支出主要由各自家庭经济条件、学生爱好取向等决定。调查对象中的大多数人的消费内容集中在通识教育类,如阅读文摘类杂志、时事报刊,收看新闻、纪录片、访谈节目;浏览门户网站专题报道等。娱乐类:看电影电视剧、听音乐、玩游戏、浏览娱乐新闻等。休闲类:旅游、野营等,其中选择艺术类的人群占大多数。较少的人选择专业知识类:如阅读专业书籍报刊、浏览学术网站、参加考证培训等。由此可见,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课外需求较少,我们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文化投入。教师应该引导同学们在课下积极投入地学习专业知识。
大学校园文化消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也代表了大学的内涵,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A.办证借阅学校图书馆图书;B.购买书籍/CD/影视碟片等;C.购买文化衍生产品(如动漫游戏、中英文影视作品光碟、旅游纪念品、收藏品等);D.免费网络(只支付基本网费,包括免费下载);E.付费网络(除网费外,需向网站支付服务费用,包括付费下载);F.移动媒体(包括手机、MP3/MP4/PSP等);G.固定媒体(如电影院、基本不联网的电脑);H.学校的各种讲座、社团活动。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办证借阅的同学有68人,所占比例为34%,其中选择购买书籍/CD/影视碟片等有51人,所占比例为25.5%,其中选择购买文化衍生产品的有79人,所占比例为39.5%,其中选择免费网络和移动媒体的分别有200人,所占比例为100%,而选择学校的各种讲座、社团活动的有24人,只占12%。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在大学校园中,网络及移动媒体已经代替传统的文化传播媒介成为当代英语专业学生文化传播的主体,可见科技为文化带来了新的传播形式。
3.调查结果分析
(1)网络对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消费观的积极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智力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的开放性、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大学生的求知途径,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促进学业;网络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有广阔的空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大学生的潜力,网络可以帮助学生与网友进行交流,减轻学习或其他方面所造成的心理压力;通过网络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提高学习成绩;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快捷,以及人机对话这一新型人际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英语专业学生培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念;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大学生扩大交往的范围;网上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为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新空间;网络可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提供锻炼机会。
(2)网络对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消费观的消极影响
网络对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消费观的负面影响同样存在。一些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而使成绩下降;个别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英语学习兴趣。在回答“上网做些什么?”这一问题时,学生选的最多的是音乐,娱乐占47%,其次是查学习资料占36%,再次是玩游戏占34%,再次是聊天占49%,收发电子邮件的占21%,交网友的占8%,做作业的占10%。我们还发现大多数学生上网的目的是娱乐,回答学习的比例非常少。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建议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利用网络学习的氛围,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利用网络学习的兴趣。学校可以把微机室、阅览室完全向学生开放,加以有效管理。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健康的教育、学习网站,利用网络加强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英语技能的训练,真正发挥网络的积极传播作用,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三、启示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
1.理性认知与实际行动不平衡
大部分大学生对文化消费目的的认识是理性的,但从他们的实际消费活动来看,表现为娱乐消费型。从消费环境来看,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给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学校提供的文化内容远离学生现实,因此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关注。目前各种悬疑、惊悚小说、流行音乐、卡通游戏充斥大学校园文化市场,冲淡了学生对中国主流文化消费品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文化消费品位的提升。
2.文化消费品用途偏离
当代大学生的文化消费虽然比较丰富,但与他们的文化消费欲望相比还十分匮乏,在学生个体消费能力受到制约及作为公共文化消费主要供应者的学校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发挥己有文化消费品的最大效应。学生购买的文化消费品浪费严重,主要表现为购买文化消费品的目的与实际消费行为偏离,例如大学生买CD机、MP3不是用在学习上却主要用来听歌曲,买电脑上网不是用来辅助学习而主要用来玩游戏、看光碟、聊天等,偏离了其主要用途。
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闲暇时间调控的重要性,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学生会等组织,应认真研究大学生闲暇时间及青年大学生的兴趣、需求、热点和兴奋点,充分利用校内的团体、兴趣小组,利用校内外的社会实践基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科技类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力求让闲暇时间成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自觉走出文化消费的误区。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湖南;消费政策
中图分类号:17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12-0080-05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生产和消费出现多样化、全球化等趋势。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加速发展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对这种趋势和状况,近年来,我国加强了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出台了相关的产业政策。具体表现为对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服务的供给很重视,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消费比较忽视。因此,缺乏对文化产业消费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实施。
近年来,湖南文化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5年,湖南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居国内第6位。湖南初步形成了以广播影视、出版、报业、娱乐、动漫等优势文化产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格。形成了一些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但湖南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实践中也比较忽视和缺乏文化消费政策,这一缺陷影响和制约了湖南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文化产业生产、消费的特性和规律决定了消费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应加强文化产业中消费政策的研究,制定合理有效的引导、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消费政策。
一、文化消费政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
1 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消费需求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尹世杰,2004)。消费者的现代经济中,消费需求决定生产,成为产业形成发展的源泉。转化商品价值的消费过程,成为生产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整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文化消费是一种文化体验、情感享受、精神满足和发展追求,也是对社会关系、地位的追求。根据“恩格尔法则”、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收入的提高、收入结构的改变带来需求结构的上游化,精神文化消费的比重将不断上升,且快于物质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加之文化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时间弹性、空间弹性、消费者剩余高于物质产品,随着文化消费能力提高,文化消费规模将不断扩大;随着文化生产力作用的加大和文化消费需求结构的改变,将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演变。
从文化产业增加值看,根据由国家统计局牵头,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文物局等单位参加的“文化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组”首次公布的数据,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是3440亿元。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总量为7481亿元。国家信息中心研究认为,现阶段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消费中,教育支出均占到50%,则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总量为3740.5亿元。数据对比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实现的增加值是居民文化消费的结果,居民文化消费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
从文化产业结构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分为“核心层”(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表演、书报音像等)、“层” (包括互联网、旅行社服务、游览景区文化服务、休闲健身娱乐、文化中介等)和“相关层” (包括文具、玩具、照相音乐游艺器材、光盘磁带、广播影视印刷设备等)。“文化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组”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不包括个体经营户)文化产业“核心层”实现增加值1210亿元,“层”实现增加值627亿元,“相关层”实现增加值1383亿元,核心层、层和相关层实现的增加值之比为38:20:42。这说明我国传统的以提供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服务产品的“核心层”仍是文化产业的主体,新兴的以提供网络文化、文化休闲等服务产品的“层”具有一定规模,提供文化用品、文化设备等产品的“相关层”随着文化消费需求而旺盛。2004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7%。根据《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一项21城市居民接触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的比例资料看,传统媒体中,电视的接触程度最高,互联网接触率呈上升趋势,休闲娱乐活动以简便易行、花费低廉的项目为主,体育消费市场扩展潜力巨大,旅游需求旺盛。这些说明文化产品和服务结构、文化产业结构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结构的转变而发展演变。
从经济发展阶段看,根据经济学家波特(M.Porter)1990年提出的经济发展四阶段论,“要素驱动阶段”是以劳动力、土地、矿产等资源作为主要驱动力;“投资驱动阶段”是以投资和规模生产作为主要驱动力;“创新驱动阶段”是以技术创新作为主要驱动力;“财富驱动阶段”是以人们追求全面发展、文学艺术、体育保健、休闲旅游等生活享受作为主要驱动力。虽然我国现正处于“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变时期,但也伴随着“财富驱动阶段”的发展。所以,应重视和发挥消费驱动力的作用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而且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情况看,文化产业发展正从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
因此,文化产业是“最终需求依赖型产业”,应“把‘制造消费者’确立为整个文化产业的生产重心和核心功能。”(贾克・阿达利,2000)而且,推动文化消费符合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要求。
2 文化消费政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力
合理有效的消费政策有力地支撑产业的发展。我国1949-1978年实施抑制消费政策,居民消费水平较低;1979-1988年实施补偿消费政策,居民消费水平大幅跃升;1989-1997年实施适度消费政策,消费增速回落;1998-2003年实施鼓励消费政策,消费增速有所回升;2004-2006年实施鼓励消费和可持续消费并重的政策,消费量增速回升并趋于平稳。从文化产业看,“十五”的第一年提出发展文化产业,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2005年试点基本结束,2006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在全国全面推开。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2005年比2004年增长18.7%。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06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比2005年增长17.1%,而且其增长速度高出同期GDP增长速度6.4个百分点,高出同期第三产业增长速
度6.8个百分点。这说明消费政策中消费引导方向、消费调控力度与对应的消费增速、产业增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文化消费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现行文化消费政策的缺陷所带来的问题。从文化消费看,根据国际经验,一定的GDP发展水平,与一定的恩格尔系数及一定的文化消费支出有相关性。当人均GDP为10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为44%时,城乡文化消费应占个人消费的18%,则我国的消费总量应该是10900亿元;当人均GDP达到16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为33%时,文化消费应占个人消费的20%,则我国的消费总量应为20100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修正数据,2001年我国就已达到人均GDP1000美元,2004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7%和47.2%,而2004年的实际文化消费总量只有3740.5亿元。2005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了1700美元,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6.7%和45.5%,而实际文化消费总量却只有4150亿元左右。2006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又进一步下降到35.8%和43%,但2006年实际文化消费总量也仅4685亿元左右。从总的消费支出结构看,城市居民的学杂费、保育费支出占绝大比重,比例为82.88%,农村的比例为77.48%(冯强,2006),文化消费支出被挤压到较低比例。从文化消费支出结构看,城市消费书报杂志的比例为16.03%,文娱消费中耐用机电消费品的比例为61.73%;而农村消费书报杂志的比例仅为3.72%,其余的都用来消费耐用机电消费品(冯强,2006)。从文化消费热点看,非教育性知识文化消费较少,而且存在大量休闲消遣型娱乐消费和低俗、封建迷信等消费,这些说明我国的消费政策存在一定的缺陷,还很不完善。特别是没有跟上消费发展步伐和消费需求趋势,及时调整、制定出有效的文化消费政策,从而没有充分发掘消费潜力和发挥消费政策的良好支撑效力。
文化消费政策引导、支持文化消费取向、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因此,需要制定正确有效的消费政策来调整需求、调节消费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消费也是一种资源配置,要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中,消费政策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题组,2006)。而且文化属于意识形态和精神范畴,这决定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能简单地以货币价格来衡量,不能把利润最大化、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目标。对于文化商品化以及产业化中存在的商品性与艺术性、意识性的矛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政治利益的矛盾,市场调节是失灵的,政府必须对文化生产进行规制、管理、调节和引导,同样对文化消费必须加以政策指导。
二、湖南文化产业政策中缺失文化消费政策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湖南得益于较早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扶持,凭着敢为人先、兼收并蓄的精神以及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蕴、文化资源基础,创造了文化产业的良好成绩。湖南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连续10年以年均12%的速度递增,成为湖南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湖南文化产业还存在许多问题,要实现“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产值年均递增15%,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600亿元的目标,还有许多障碍需要跨越,既有供给面的,也有需求面的。目前湖南文化产业存在以下问题:
文化产业增加值不高,文化消费总量较低。2006年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35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4.5%,而同期北京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03.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8.8%;上海初步统计达580多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已超过5.6%。所以,湖南文化产业无论是增加值还是占GDP的比重,都低于北京、上海等地,对国民经济贡献水平还较低,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还不强,尚未成为支柱产业。湖南省城镇居民2004年人均文娱体育活动基本消费支出额为10.83元,占可支配收入的0.14%,占平均消费支出的0.18%(陈文胜等,2006),大剧院40%的观众来自省外。全省人均文化消费水平偏低,文化消费总量较小,消费增长速度不能令人满意,人口多、市场大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良好的文化基础和潜在的文化需求并没有产生和释放出相应效果。
文化产业、产品结构不够合理,文化消费结构层次较低。2005年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271.08亿元中,“核心层”实现增加值78.15亿元,“层”实现增加值84.40亿元,“相关层”实现增加值108.54亿元,核心层、层和相关层实现的增加值之比为29:31:40。其中,文化服务类的广电、出版、报业的增加值合计73.43亿元,文化休闲娱乐增加值72.30亿元,网络文化服务增加值2.05亿元,分别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7.09%、26.30%和0.75%。说明湖南文化产业以广电、出版、文化休闲娱乐等为主体,网络文化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相对较弱,发展不均衡。同时,湖南文化产业没有与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广泛地结合起来,没有形成高效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文化产业链不长,带动的关联部门不多,产业升级难度大。全省4万多家文化企业中,规模大的企业很少,某些领域组织化、集团化程度低,存在小而全、低水平重复。文化品牌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知名的品牌不多。偏重“产业”而不是“文化”,核心竞争力不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结构“同质化”,相对单一,如电视同类节目多,各家报纸内容相似,动漫产品形象雷同,歌厅风格接近(彭民安,2006);衍生产品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近现代革命文化资源、地理文化资源、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等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掘,区域特色不够明显,无法满足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求。文化消费结构层次较低,主要是文化用品和设备、休闲娱乐、书报和广播电视的消费。
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以2005年统计数据为例,长沙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额的一半多,一点一线经济带(长株潭和京广线)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八成。说明湖南的文化产业主要聚集于长沙,沿京广线展开,湖南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而且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差距大于GDP的区域差距。长沙对周边地区乃至全省的辐射力、扩散效应较弱,县域文化产业主要是文化旅游业和部分低档娱乐休闲业,农村基本没有文化产业,农村文化消费以传统娱乐休闲为主。城乡间、区域间文化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异较大。
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供给面除了制度、资本、人才、文化国际竞争等因素外,需求面除了文化消费观念、文化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等因素外,主要是产业政策中缺失相应的合理有效的消费政策引导和支撑。文化消费政策可以调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收
入分配、收入支出预期和文化消费经济能力,调节文化产品和服务价格与文化市场,引导消费风俗习惯、消费价值取向、消费行为、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变化,调控城乡各地各阶层收入不平衡和各项消费支出不平衡的问题,调控文化消费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规制、管理以及与个人需求的矛盾,进而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支撑力。可以说,缺乏消费政策的产业政策是不完善和不合理的,对产业发展的支撑是不完备、不充分的。综观湖南历年出台实施的文化产业政策,关注解决的是供给不足等问题,如调整文化产业结构、推动文化产业的兼并和重组、给予文化产业和企业财税支持优惠、 “送文化下乡”等,基本上是为供给面制定和实施的优惠政策,而为需求面制定和实施的消费政策措施很少。
三、构建合理有效的湖南文化产业消费政策
鉴于湖南文化产业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为做大做强湖南文化产业,实现湖南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必须重视和建立合理有效的消费政策体系。
1 明确文化消费政策的目标,坚持发展文化消费的原则。根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目标和湖南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以及湖南的实际,把文化消费作为“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采取合理有效的文化消费鼓励政策,把保持湖南文化消费持续快速增长,促进湖南文化消费结构升级,推动湖南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区域文化消费协调发展作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共享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坚持文化消费公平合理,促进文化消费环境和谐。坚持科学引导文化消费,避免文化生产与消费中的“格雷欣法则”(即低劣的东西驱逐了优秀的东西)。坚持文化消费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能力。一方面,一手抓城市的文化消费发展,一手抓农村的文化消费发展;另一方面,一手抓中心区域的文化消费发展,一手抓周边地区的文化消费发展。坚持把文化消费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 形成文化消费主体,优化文化消费市场环境。文化产业化、市场化使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分配发生转变,必须重新定位消费主体。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特性,以及湖南文化产业的状况,应形成居民私人消费为主、出口为辅、单位或社区消费为补充、政府消费为引导的文化消费主体格局。从实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政治性、经济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出发,规范文化产品的性质、形式和各类产业主体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市场行为,实现公平竞争,培育健康的文化消费市场。不断利用文化活动改善形象,吸引访客和投资,刺激居民文化消费(Greg Richards等,2004)。建立文化产业的市场信息统计体系,利用网络科技了解社会各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方便消费者掌握文化信息,订购文化产品和服务,为领导部门、产业、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依据。加强对文化产品的价格监管,建立和完善文化产品消费投诉、受理机制,维护市场秩序与公平,打击假冒伪劣,杜绝乱收费。
3 着重调整消费结构,促进文化消费。根据需求层次向上发展的规律,不断推动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根据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层次性,有区别地采取鼓励消费或限制消费政策。鼓励高层次、高质量的知识文化、精神文化消费和文化产品出口,限制低俗、劣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消费,适当控制外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进口规模、市场份额,形成健康向上的以消费本国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主、消费国外有益文化为补充的文化消费结构。拓展文化产业链,增加文化消费节点,扩展文化消费链条。强化收入分配、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调控,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政策,逐步提高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文化消费;调节个人消费与个人投资之间的关系、即期消费与远期消费的关系,保持消费率在60%~65%之间,文化消费率在20%左右;积极促进就业,全面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适当降低居民养老储蓄特别是医疗、教育消费的支出比例;财政资助传统文化、先进文化消费和文化宣传,采用政府购买、消费补贴等方式,向基层、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文化服务;对不同的文化产品实行不同的税率,适时设立有针对性的减免税项目,支持社会赞助、社会捐赠社会文化活动;规范文化产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使价值得到真实反映,目前应降低基本发展需要的知识文化产品价格,提高享受型娱乐休闲价格;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省、出国,延伸和扩展消费市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和措施,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进口报关、准人、贸易方式等环节的核查,引进省外、国外有特色的健康文化产品和服务。
4 努力解决城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促进文化消费全面发展。要在实现经济效率的同时关注城乡、区域公平,通过政策和制度的合理安排协调、维护文化消费公平。搞好全省文化产业规划布局,通过政府支持和市场作用,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文化事业的投资和文化产业的供给,防止城乡、区域文化产业差异扩大、分化。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要优先于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早日建成,保障基本文化消费。鉴于当前文化消费主要聚焦在长沙等都市区域,应给周边区域提供一个文化消费发展的通道,通过文化产业辐射和文化消费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发展。充分挖掘各地、各民族的革命文化资源、历史地理文化资源、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发挥优势,形成特色文化产业。立足本地消费群体,带动外地消费群体。完善农村图书、通讯、电视、培训等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途径传输、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文化消费意识,转变农民的消费结构和休闲方式,激发农民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特别要重视培育农村青少年的文化消费。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