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前;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调查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海南省某高职院校2014级学前专业全体学生为总体,从中选取参加体育课的153名女生作为样本,对其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各项指标特征进行研究。

1.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统计法。首先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有关心理健康的文献资料,建立心理健康测试的基本概念,了解海南高校学生基本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学期末课堂教学中,组织相关班级学生,在自愿和接受指导的基础上进行症状自评SCL-90问卷、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问卷填写,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状况。累计发放问卷459份,回收459份,有效453份,有效率98.7%。此外,在体育课休息时间或课后,与学生就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非正式座谈,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可能存在的疑问。最后,对获取的数据,根据体育测量与评价理论进一步量化,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主要采用单样本t检验法进行均数检验。

2、研究结果

2.1、学前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1)学前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情况。从调查情况来看,总症状指数检出患有严重症状学生有2%,比较严重症状学生占到总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一;阳性症状均分检出严重症状学生有7%,有80%以上学生阳性症状均分呈现比较严重的情况;在90个项目中,人均筛选出阳性项目数34项。经调查有1/3学生被检出心理状况处于亚健康的情况。(2)学前专业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统计分析。从因子得分检出情况来看,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焦虑、敌对等因子比较严重情况的检出率较高,均接近或远超过20%。另有少部分学生在偏执和精神病性方面存有一定症状。说明该群体学生在适应外部环境、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并无法正确处理,进而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转而产生暴躁脾气和对抗心理等不良情绪。(3)学前专业学生SCL-90测验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分析。通过进一步与全国常模比较,发现被调查人群与常模间在多个因子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如表1所示:在躯体化方面,被调查人群与全国大学生常模间存在特别显著性差异,身体状况比较健康。在强迫症状方面,被调查人群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和成人常模,但却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在人际关系、抑郁方面,被调查人群明显低于全国青年和大学生常模。在焦虑症状方面,被调查人群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和成人常模,却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在敌对性方面,明显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在恐怖方面,明显高于三个全国常模。在偏执、精神病性方面,明显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总之,被调查人群在多个因子上表现为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水平,却高于全国青年常模,表现出明显症状。说明被调查群体作为入校新生,在环境改变后表现出一系列内在的不适应性,但整体心理不良症状状态要低于全国大学生水平。

2.2、学前专业学生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能力调查分析

人际关系方面。调查发现有十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人际关系处于严重困扰状态或严重心理障碍,近40%的学生人际关系处于比较严重的困扰状态,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人际关系状态处于一般或良好以上。该群体学生均为新生,其在初入学阶段人际关系总体状况堪忧。具体发现该群体学生在交谈、交际上问题较多。其中7%的学生不善交谈,36%的学生表现一般,自我陈述可能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还不够条理,只有不到60%的学生能够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交际方面与交谈情况类似,近45%的学生可能在社交活动或交游方面存在困扰,在陌生的环境下表现拘谨或紧张。在待人接物上,大多数学生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出尊重别人、承担责任和真诚,另有不到1/5的学生面对不同人物表现态度不同,体现世故或圆滑。在和异往上,只有3%的学生表现出严重困扰,对异性表现出思慕或排斥;有近40%学生困扰表现一般,既对异性同学交往表现积极、愉快,又存在某种顾虑和心理负担,有时不知所措。只有近60%的学生在异往中表现大方、自然。社会适应状况方面。经调查,发现该群体女生整体社会适应能力表现较差,近90%学生总得分结果为较差或差,只有1/10稍多的学生表现出对新环境的逐步适应或能够适应。

3、讨论

被调查学生中近1/3女生出现亚健康状态,在强迫症状、恐怖、焦虑、敌对等社会适应因素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普遍高于全国青年和成人常模水平。但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症状表现较轻,仅恐怖因子得分较高。在人际关系方面,被调查群体女生总体表现较差,处于一般或良好以上状态的学生不到一半。主要集中在交谈、交际方面出现问题较多。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整个群体水平较低,调查发现接近90%的学生得分较差。作为高职新生,在入学后由于面临陌生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学校管理部门和任课教师应对学生加强入学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她们从思想上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减轻环境不适带来的生活和学习压力。据调查研究,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针对人际、抑郁、焦虑等因子水平较高者。因此在校园生活方面,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生社团,以及参加各类文体竞赛活动,以丰富其在校生活,促进同学间的沟通和友谊。对心理筛查情况严重的学生,要进一步核实,进而实行专门的一对一心理辅导,以减轻其症状,使其心理状态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EB/OL](2014-04-29)[2015-04-27].

[2]孙庆祝,郝文亭,洪峰.体育测量与评价(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唐桂梅.某高职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3).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a)-0131-02

大学生正处于刚从老师、家长严格管教的封闭环境到学习生活相对自由的环境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少,因此在心理上还都不是很成熟,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众多的选择、面对形形的群体,他们总是会感到迷茫、会自卑和无所适从。这个时候需要有人能够了解他们的心理想法和感受,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引,这样大学生才可以愉快充实地度过大学时光,才可以健康地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1 当代大学生常见的的心理健康问题

1.1 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总是埋怨环境和他人

大部分学生在读高中的时候就很憧憬大学生活,在他们的想象里,大学生活无忧无虑,可以不用没日没夜地赶作业、背课文,可以有充分的享受自由的快乐时间,最重要的是考上大学以后的生活就会衣食无忧、前程似锦、一帆风顺。因此许多大学生因为自己考上大学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和满足感。于是他们开始变得目中无人和狂妄自大,会失去进取心和奋斗力。以至于一些大学生在大学里很难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来提高自己,这样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会推卸责任,会埋怨环境的不公平。在这种情形之下,大学生认识不到自己的真实水平,永远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他们永远不能超越自己,成为祖国和人民的希望。

1.2 心理承受能力差,导致的自卑心理

很多大学生在迈入大学生活的殿堂之前,都是自己所在学校的尖子生,是父母引以为豪的骄傲。但是来了大学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会发现自己身边聚集的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有的外表比自己出众,有的家世比自己显赫,有的才华横溢,有的成绩优异。然而自己在大学这个人才济济、色彩缤纷的大环境里竟然是如此的平凡和渺小。周围人的注意力再也不会齐刷刷地聚集在自己身上,那种被忽视的感觉和巨大的心理落差让自己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没有了以前的自信,成功开始变得离自己很遥远,于是从此陷入了自卑、自我否定和一蹶不振的深渊。这样的心理状态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来讲是很不利的。

1.3 自理能力不足,导致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许多学生在读高中的时候都离父母、离家的距离比较近,在学校里老师的管教也会比较严格。但是进入大学之后,不仅远离家乡和亲人,老师也仅仅只是负责上课的时候为大家传授知识。学生衣食住行方面的安排以及面对的一系列的选择和挫折都要靠自己。一些学生可能会在饮食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而难以习惯,比较严重的学生会因为生活难以自理而给自己和周围的同学带来诸多的麻烦和不愉快,这样会导致其难以在新的环境下生存。

1.4 学习和生活压力大,不善于人际交往导致的抑郁心理

大学在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学习进步的好机会,有些人选择了浑浑噩噩地应付自己,但是有些人选择了轰轰烈烈地奋斗拼搏一场从而给自己留下难忘的回忆。显而易见,后一种选择会伴随着无形的压力。

大学是一个小的社会,充满了激烈的竞争,除了平时的专业课考试外还有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各种等级考试以及考研出国的竞争等等。不同的是,大学生相对于有社会经验的前辈来讲,心理比较幼稚,没有正确的竞争意识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他们不会去了解竞争对手的底细来达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效果,只会盲目地给自己施加压力去超越对手。一部分大学生来自贫困的农村,对于他们来讲,能够支付平时的学费就已经很困难了,更不用说是报各种培训班来应付平时的等级考试了。面对自己和周围同学的差距,他们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来自生活的压力和心底的自卑感,这对他们平时的学习生活状态有很大的影响。

大学本来就是一个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的地方,南北差异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会给学生之间的交往造成一定的困难,加上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会让自己变得内向和孤僻,会拒绝和别人交往。长此以往下去,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会退化,在与同学相处的时候他们会变得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从而会导致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这样对自己和身边同学的身心健康发展都很不利。

2 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2.1 要增设关于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课程,普及大学生的心理知识

大学是人的一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过渡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政治教育,为他们指引正确的方向。

学生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还比较迷茫和懵懂,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己慢慢地成长,他们会产生多种前所未有的情绪和心理。一些学生缺乏对这些情绪和心理的正确认识,很难控制这些情绪和心理。学校如果可以增设关于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课程,普及大学生的心理知识,帮助学生从产生的原因、具体的表现以及解决的途径等方面来分析各种情绪和心理,让学生可以从心底接受这些心理,通过健康的方式排解这些消极情绪。

对于一些心理问题不严重的学生而言,可以通过学习心理课程自我调节和排解消极情绪。但是对于一些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来讲,学校可以为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为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这样才可以保证所有的学生可以健康的成长。

2.2 要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问卷调查活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校要安排各个班级的辅导员和班干部定期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问卷调查活动,了解学生平时的心理问题,比如学生在学校期间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压力,在恋爱中的烦恼,在各种选择面前的迷茫等等。这样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就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趋向,并且可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相应的解决对策研究,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就可以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对于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2.3 要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和生活环境

对于大学生来讲,学校就是他们的家,他们所有的衣食住行都在学校。可以说学校的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生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长。因此,学校要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和生活环境。首先,学校要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星期天晚上组织学生看一些积极向上、青春有活力、阳光健康的校园题材的电影,这样既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相互认识的交流的机会,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其次,校园里面可以粘贴一些心理学家的名言警句的海报或是定期为学生组织权威心理学家的心理知识讲座等,这样不仅可以普及学生的心理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最后,学校要为每个班级配备专业的心理和生活老师,关心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麻烦和困难,让学生从心理上感到温暖和安全,这样学生才可以专心学习,提高成绩,才可以做到身心健康的发展。

3 结语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从原来的严厉变为如今的宠溺。以至于现在的大学生存在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总是埋怨环境和他人;心理承受能力差,导致自卑心理;自理能力不足,导致难以适应新的环境以及学习和生活压力大,不善于人际交往导致抑郁心理等4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都很不利。因此,为了提高国家未来接班人的道德素养和培养质量,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学校要增设关于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课程,普及大学生的心理知识,帮助学生抵制消极心理和情绪;其次,学校要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问卷调查活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时地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最后,学校要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和生活环境,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吴晓霞.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9-102.

[2] 李晓月.浅析现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相应的对策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3):380-482.

[3] 王铭.针对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的研究及相应的案例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4).

[4] 田继红.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分析及相应的对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91-206.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范文第3篇

一、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又称为“城乡边缘带”、“城市边缘带”、“城乡连续区域”、“城市蔓延区”、“城市阴影区”。是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城市连续建成区与几乎没有城市居民住宅和非农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兼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市,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即城乡结合部是一个环绕城区,连续的、宽窄不一的环地带。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well-being或mental health),意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与心理健康含义接近的词有“心理卫生”和“精神卫生”,意指对心理或精神健康的维护和保健。心理健康的含义为:(1)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它不仅是消极情绪情感的减少,同时也是积极情绪情感的增多。(2)心理健康的内涵的核心是自尊。(3)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它不仅包括积极情绪情感,也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1.调查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前测、中测与后测)。在课题研究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分别利用“重庆市弹子石中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全校学生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在研究初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较大,并且随着课题研究的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好转。

2.对城乡结合部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在课题研究初期,分别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了解,通过分析,为对策研究奠定了基础。

3.城乡结合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原因分析。通过对我校566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前测)结果表明,15.2%的学生,心理非常健康,可以放心。18.7%的学生,大致属于健康的范围,但应有所注意,也可以找老师或同学聊聊。21.2%的学生,心理方面有了一些障碍,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适,或找心理辅导老师帮助。23.7%的学生,黄牌警告,有可能患了某些心理疾病,应求助专门的心理医生进行检查治疗。21.2%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应及时求助专门的心理医生治疗。

(1)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学习方面心理压力大,挫折承受力差;人际关系不协调,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不喜欢师长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

(2)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成因:本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因素是复杂的,主要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等。既有单一方面的原因,也有相互作用形成的。

4.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通过研究,初步建立了我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三维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剖析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光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远远不行,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我校通过不断探索,积极、主动地借助家庭、社会的力量,为学生心理健康营造出三维一体的教育模式。学生心理健康需要长期的工作,只有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的人才。

三、研究的结论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131 — 02

一、 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精神病学家孟尼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1〕心理健康标准只是一种相对的衡量尺度,而且人的心理活动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2〕为了了解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产生的原因,以及因为经济上的贫困所导致其心理上产生哪些问题。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某大学的在校学生,为避免贫困大学生对调查问卷有顾虑,本次调查采取随机以及群体发放。全校共发放1000份,收回1000份,回收率100%;实际有效问卷988份,有效率为98.8%。调查结果显示:1.98.6%的调查和走访对象认为本校确实存在贫困生现象;40%的普通学生和60%的贫困学生认为本校贫困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以上。2.在被调查的贫困学生中,有70%以上来自农村,其中又有48%的学生来自“西部落后地区”。调查表明,造成家庭收入低下的原因中,因属“西部地区”的占51.7%,因“家庭人口多”的占15.2%,因“自然灾害”的占14.7%,因“家庭成员下岗”的占8.7%。这表明多数贫困生来自边远和经齐不发达地区。3.贫困使普通高校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并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有50.5%的普通高校贫困生感到羞愧难当;54.5%的普通高校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贫困也对近半数普通高校贫困生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使其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有40.7%的普通高校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

通过上述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的能力较差、自卑心理较为严重、精神压力较大、自我认识不清晰等方面。在情绪情感方面出现焦虑、抑郁等情感困扰;在自我意识方面,由于自卑导致自我评价过低,对自己持否定的态度,缺乏生活的激情;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敏感、自我封闭、不愿与人沟通。

二、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它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社会环境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等。

(一)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上一些原本善意的资助工作,因种种原因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处理不当等问题,常使学生在得到物质帮助的同时,心灵和精神上受到极大的伤害,这些因素都加重了学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的程度,无意中加大了普通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面对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择业竞争,一些普通高校贫困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显得不知所措,面对种种问题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贫困大学生既没有父母可以依赖,也没有金钱作为后盾,加之自身在风度、言谈、气质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心理上便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神经质等问题。他们更多的是抱怨和无奈,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力量,这就加剧了他们生存与发展的孤独无援的心理。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组织环境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作用,相反,不健康不和谐的校园文化会加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因为贫困大学生原有生活环境比较单一、思想也比较的单纯。认知社会环境的能力较弱,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认知偏差,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就可能会对其心理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对其人格发展带来不利。据有关调查显示,有许多高校都没有设立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咨询机构,即使成立心理咨询机构也是流于形式,很少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教育工作,使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时间越长贫困大学生积压在心里的问题就会越多,从而使学生中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或心理问题出现蔓延。当超过他们心理所承受的极限时候后果一般都是无法挽回的。

(三)个人因素

贫苦大学生主观上存在的某些问题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着重表现为应对贫困方式上的不正确、不完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普通高校贫困生不能正确看待自身贫困的形成的原因,往往将自身的贫困归结于社会的不公平,政府改革的失误造成贫富差距,对自身弱势归因偏差。另外,他们时常为自己寻找失败的借口,并且不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不善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自己的失败倾向于归为外因。不少贫困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对挫折的容忍力又偏低,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的形成。有些普通高校贫困生在应对问题的方式上存在着误区,对自我的评价、自我的调适能力比较低,自我认同偏差,封闭的性格等都会导致他们心理问题的出现。

三、 解决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既是一项非常迫切而重要的工作,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3〕因此,要提高普通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参与:

(一)完善认定程序,科学合理地做好困难学生资格的认定

首先,建立经济贫困学生档案。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规范管理需要从基础做起,即做好经济情况调查工作。“家庭经济困难是一种相对、动态而又复杂的社会现象”4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家庭经济情况调查是否真实可靠,直接影响到学校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村委和社区做好调查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调查资料;民政部门再次基础上做好二次复审,做到严格把关并加盖公章,切实了解学生家庭困难状况,建立贫困档案。其次,高校要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的工作程序。成立专门的困难学生认定评议小组,参考学生生源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及学生在校日常消费行为,结合班主任、辅导员、同班级同宿舍同学的意见,将量化评议与民主评议结合起来,据此划出不同贫困等级,有针对性地予以资助。最后,实施动态管理。认定结束后,及时建立贫困生档案库,但不能简单地凭学生提供的各种证明材料来界定,更要看学生消费水平,可通过多方观察了解,根据学生经济条件,及时调整资助对象的等级,实行动态管理。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心理素质

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心理咨询主要有以下形式:(一)采用个别心理咨询。个别心理咨询这种形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教师与来访者所进行的一对一的交流,有利于教育者具体详细的了解个体的特殊的心理特征,对症下药。〔4〕以此来解决学生在其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更有效地提高对个别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二)团体心理训练。这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从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积极调整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助人行为。①团体心理训练针对大学生共同性成长的需要和一些困惑,注重调动学生内在的力量,培训师不是通过外在训练去改变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而是让学生自己帮助自己,自己改变自己。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训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适应能力、自信心、学习兴趣及人际关系,学生在一种特殊的训练情景中彼此认知和学习很容易强化个人的自我概念,增强与人沟通的技巧和群体适应水平。〔5〕在设立心理咨询的同时,学校也可以开设一些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向贫困大学生传播有关心理健康知识,以增强他们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例如,可以开设《大学生身心保健》、《大学生性教育》、《大学生成才心理》等课程。

(三)引导贫困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普通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反映出贫困生不仅存在“物质贫困”,还存在“心理贫困”,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自身的心理素质较差。针对这一问题,应该鼓励和引导贫困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教育”,通过自我教育彻底解决心理问题。

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自我管理,因为每个人都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知道自己一系列的行动,协调个人同社会的关系。自我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自制,即自我控制,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以及言行进行约束和控制,用理智的力量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和越轨言行。二是自律,即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限制在一定的规范之内。自律包括人们应有的自我监督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客观勇敢地面对现实,恰当全面地认识自我,是贫困大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前提和基础。要教育普通高校贫困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因素,也要认识自己的内心,才能以积极的态度,控制自己的行为,面对困难与挫折,把握自己的命运和前途。

总之,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是学生生活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关系经济贫困学生的能否顺利完成学业,由家庭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爱是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关系心理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要依托和挖掘高校的优势和巨大的社会资源,拓展学生资助渠道,切实有效地解决经济贫困学生问题,积极引导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坚持不懈地对人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引导受教育者向思想道德高境界、心理健康高水准迈进!

〔参 考 文 献〕

〔1〕王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2.

〔2〕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3〕罗开元.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3,(12).

〔4〕臧兴兵,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以H省为例〔J〕.大学,2011,(02):67.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1894年,法国比纳创立了“儿童心理研究社”,制订了“比内西蒙智力量表”,专门用于鉴别儿童智力发展水平,首开心理健康实践的先河。此后历经“心理测验”、“心理治疗”、“心理辅导”等三个发展阶段,至20世纪30年代,“心理健康”终于作为一重要命题进入西方学术界的视野。到20世纪90年代,心理健康研究在世界各国再次掀起热潮,并获得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支持。至今,有关研究已经呈现出纵深发展、流派分立、趋向整合的发展态势,主要人物有考温、凯普莱,凯勒姆、伯林、德莱福斯、普莱斯、马蒂亚斯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学术界开始高度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经过20年的研究,本土的心理健康理论基本形成。目前,中、外理论成果已涵盖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包括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等。

1.心里健康在三个方面的不同表现

在标准上,我们倾向于我国心理学教育专家林崇德教授的看法,下面从学习关系、人际关系及自我发展等三个方面给以具体的描述:

1.1 在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表现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能够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排除不必要的恐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2 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表现为: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诚心地赞美和善意的批评;积极地沟通;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

1.3 自我发展方面的心理健康表现为: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及时正确地归因;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具有自制力。

2.心里健康理论的实践意义

心理健康理论涵盖了有关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与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对转化的具体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学生心理问题转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心理健康理论的产生及系统化始终与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整体情况相对应,是为满足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解决之需,是将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研究成果具体应用于学校教育的产物,其理论的进程折射出的确良好的发展态势,当前儿童及青少年心理问题存在着多重性与复杂性,这不得不提醒我们:应时刻将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和对策工作视为教师的重要职责。

2.2 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科学地指导学生并做好转化工作。

心理健康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健康观问题,该问题由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研究直接支撑,学术界的有关理论成果提示我们:

2.2.1 应整体地衡量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权衡一名学生的发展,不能只看他的学习表现和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其他方面;面对一名学生,我们更不应只抓住问题不放,而应同时看到这个学生身上健康的一面,从而使其健康的方面带动问题的转化。

2.2.2 应宽容地看待问题学生,主要是不求责备。没有十全十美的心理健康,同样,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学生,因此,我们转化的目标具体指向现实的、可以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即可。

2.2.3 应周备地考察学生心理问题个体和外部环境的关系及互动状态,从而为学生的心理问题转化找到工作的着眼点。

2.3 有助于我们科学地设定学生心理问题转化的目标,合理地选择学生的心理问题转化所需的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