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中的归纳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探究,我认为,归纳法是化学复习课上非常实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将零碎的化学知识、复杂的化学原理、不同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简单化、条理化、系统化,从而使化学复习课课堂条理清晰,知识点明朗,使学生在学习中思路清楚,学习方向明确,学习效率事半功倍。下面,就简单谈谈在中考化学复习的过程中如何妙用归纳法。
一、归纳异同点:
在化学中许多物质的性质、组成、反应现象都具有相似之处,将其进行归纳,可强化同学们对这些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譬如: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分常常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都是“纯净物”,那么在复习时,要着重强调这三个字眼,以便加深学生印象。再如:氧气、一氧化碳、甲院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验纯;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都要放热等。
对化学中易混淆知识概念进行对比,归纳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本质区别,可以防止知识间特别是概念间的混淆,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单质和化合物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在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要强调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能不能再继续溶解等。
二、归纳以某种物质为中心的题型。
初三化学课本中,很多物质常常是某些题型的中心。学会归纳这些物质牵涉的题型,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对水从不同思考角度提出的系列问题:①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②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最小的粒子是? ③在一个水分子中含有多少种原子核? ④水是混合物吗?⑤水分中含有氢分子吗?水是由和组成。 ⑥水是一种氧化物?⑦水分子式的意义?⑧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⑨含氧量为90%的水是否为纯净物?⑩在10g氯酸钾固体中经测定其中含氢量为0.05%则:此混合物中的纯度为多少?
再如,对熟石灰的考点归纳:1、检验二氧化碳;2、检验含铵根离子的氮肥;3、改良土壤酸性、治理酸性废水;4、配置波尔多液;5、制取氢氧化钠等。
三、归纳繁难知识点。
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要实验等,若用简明扼要的字、词、数字或韵语加以概括,可以轻松搞定繁难知识点。例如: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步骤可归纳为:“查、装、定、点、收、移、熄”(简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2、电解水口诀(正氧体一能助燃;负氢体二能燃烧);3、过滤实验操作的要点可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等。
四、以数字为中心进行归纳。
巧用数字记忆是我们常用的方法,而且记忆效果好。
(一)、物质的构成中的 “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3、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非金属单质。
(二)、物质的性质中的“三”
1、初中化学常见的并且应该识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氧化铜。
2、二氧化碳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3、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有氢气、一氧化碳、碳。
(三)、化学实验中的“三”
1、取用药品之“三不”:(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过滤操作之“三靠”:(1)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末端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放待过滤液的烧杯尖嘴处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事实证明,如上所述的归纳法是一种效果极佳的复习方法,这种方法将化学知识点归纳为一个个小框架,学生就如同进入分类合理的超市购物一样,对所学知识点有了清晰的认知思路,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搜集、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化学; 归纳; 合作; 探究;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29-001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也是广大教师所追求的目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单一的、他主的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下面我将浅谈几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归纳法学习
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不定期的归纳,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归纳法,不仅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
1.为什么要采用归纳法
归纳法是在茫茫宇宙中生存的人类必须、也只能采用的认知策略。具体到化学这个学科,它与其他学科相比,知识的零散性较强,系统性较差,学生不易将所学内容记得扎实,不易形成系统化。为此,归纳法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和指导学生学习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归纳法的基本思路
归纳材料之间的一致性总是由“外在的一致”而到“内在的一致”的,外在的一致性也可以认为是“偶然的一致”,内在的一致则是“必然的一致”。人们在从事归纳法的过程中所提出的假设,也是通过这样的“表现-发现”的过程而获得的“有根据”的假设,具有普遍性、无限性与唯一性,而知识只具有个别性、有限性与多样性。通过唯一的思想去掌握众多的知识,即通过“一”掌握“多”,是自然赋予人类精神的伟大力量。
3.高中化学有效教学中归纳法的运用
在新课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可用归纳法,因为归纳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被学生接受。高中化学教材的许多内容本身就是按归纳法来阐明,尤其是基本理论部分。也就是说,归纳法是编写教材的一种重要思路,自然也应该成为教师讲课的思路。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适应时展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运用的尤为广泛和充分,并常常渗透到其他各种学习方式中。
在教学实践中,要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让这种学习方式真正发挥效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帮助学生树立起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使学习真正成为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并以各个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使学生明白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他学生的学习负责。
2.帮助学生建立合作中的秩序
学生合作是一个包涵了倾听、交流、接纳、质疑、反思、互助、赞扬等复杂的思维和心理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使合作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
3.交给学生合作中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合作学习实质上是一个向别人学习的过程,教师应让学生知道如何向别人学习,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4.对学生进行合作技巧的指导
通过海报、布告或班级公约等形式强调合作技巧的重要性。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自由表达等方式,确定学生是否理解了合作技巧。
5.师生合作,教师“不要显得比学生聪明”
师生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和学生同时进入学习者的角色,切忌让学生围着自己转,表现出“先知先觉”,显得比学生聪明。
三、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1.问题性
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主题或研究性学习的途径,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问题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怎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将兴趣转化为适合合作探究的问题;创设情境引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头脑风暴;引发学生的不同观点,产生争议性问题。
2.过程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性、创新成果的过程。因此这种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对课堂知识学习产生更深刻的体验或感悟。他们通过参与这种类似于科学家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了关于身边世界的理解,锻炼了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使他们在探究“知识发生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认识到学习的价值,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学习的态度,真正让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的过程。
四、实践性学习
实践活动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学生学习知识的获取、学习技能的培养、学习素质的提高,无不是在实践中得以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学生的学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为了落实学生的实践学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课程资源,创设情境。
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新的学习方式需要一些特定的资源、工具和环境条件。教师要针对特定的学习任务考虑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资料、资源、工具、设备、环境条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方便。如: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查找资料,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网址,书目名称、音像资料等,另外,教师还要为他们尽量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心理气氛,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最后,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应单纯使用一种学习方式,应综合应用多种学习方式,使各种学习方式之间互相促进,更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真正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富有成效和个性的学习,这样才能达到变革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化学教学;教学方法;多媒体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在化学课中,要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拓宽学生思维,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就必须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下面,我就此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五种方法。
一、课堂讲授法
课堂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等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最基本方法。在化学课堂上,课本的基本知识点、原理、实验的步骤等主要得靠讲授,课堂讲授法是化学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今年听过两位刚参加工作教师的公开课,教学内容均为氧化还原反应,两位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我注意到,其中一位教师语言清晰、准确、简练,语调有抑扬顿挫,适当运用体态语言,以姿势助说话,使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同时结合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性相当高,课堂富有活力。另一位教师知识水平不逊于第一位,课时准备也很扎实,只是他的表达不如前一位教师准确,整个课堂上只用一种语调,使教学重难点不太明显,学生显得很被动,教学效果不是太好。因此,我认为,在应用讲授法时,教师的语言水平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在语言上多下工夫,加强表达能力,同时要做到所教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认知结构相同步,讲授过程中不断启发式学生,让学生思考,讲授课就不会成为“满堂灌”。
二、实验课堂探究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课上探究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奥秘的欲望和兴趣,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中学化学实验探究,要求学生会设计实验方案,目的为培养富有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近几年高考中,实验探究试题频频出现,如2012年甘肃高考理综试卷28、29题为典型的实验探究试题,28题(5)中要求考生根据实验选择药品,自行设计实验方案;29题要求考生只根据题目中的图示步骤,推断出除杂药品。这就要求考生具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考查考生思维的创造性、严密性及整体性,同时还注意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水平、正确表达等综合实验能力,实验探究法恰好能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解决遇到实验探究试题不知所措的问题。实验探究这种方法可多应用在高年级学生的课程设计中,而且要求教师要花时间准备器材,学生要求查阅资料,具有合作精神。在教学条件较为落后,实验器材缺乏,学生基础较差的农村和边远山区,进行探究实验实施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化学课教学过程中,有不可替代性。根据新课改要求,合理选择和运用多媒体,只要能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可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以下情况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最好。①无法完成的实验用多媒体。教师都有深刻的体会,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在教学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但有些实验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完成,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实验过程。例如,某一次,由于分液漏斗活塞松动,萃取实验无法完成,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整个操作过程。这样不仅加深了对仪器操作的认识,且对实验有进一步认识。但每个实验都用多媒体并不可取,只有比较复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仪器缺乏,实际操作实在无法完成的状况下,才考虑使用。②抽象问题的解决可用多媒体。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现象能力,但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还很缺乏。在以往教学中,我把电子云的形成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出现在学生面前,起到“百听不如一见”的效果,把抽象概念具体化,解决了学生易混淆的问题。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特别适合于微观领域内容的教学。③讲解立体化学时宜用多媒体。中学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原子的空间构型、分子的空间构型、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构等内容都涉及空间构型,使用板书讲解时学生不易掌握其空间立体变化,但利用多媒体三维动画演示变化过程,形象客观,学生容易接受,教学效果良好。④复习课可用多媒体。复习阶段涉及的内容往往比平常多,且知识分散,难把内容条理化,教师连贯起来也费时费力。这里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课件进行串讲,可以选一些代表性的练习题,既便于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脉络,又节省时间让学生得以训练。⑤激发学生兴趣时可用多媒体。我常在第一节序言课上,利用多媒体播放生活中和化学相关的短片。如,播放法国葡萄酒的酿造过程、我县苦荞茶的制作过程等视频短片,使学生在一开始就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好化学打下基础。在金属的性质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武威出土的青铜器马踏飞燕、越王勾践的剑、司母戊鼎等历史金属制品的图片,介绍化学发展的历史,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四、对比、归纳法
学习的过程就是要掌握知识,加深理解,从内在联系入手,对知识及时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对比归纳法,能够研究变化,掌握规律,加深理解。对比归纳法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学习方法。例如,学生对比归纳金属性质的相似性和向异性,更深刻地掌握金属的性质,加强记忆;比较归纳元素在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电负性、电离能、金属性等的递变规律,加强理解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在选修5《有机化学》中,对比归纳法有机物官能团、性质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加深理解一些有机物性质的不同,同时培养了学生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方法。
五、课外练习
在化学教学中,知识的巩固,知识的深化,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离不开练习。在这里,不细谈。
当然,教学方法因人而异,每位教育战线的工作者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总之,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验教学设备等,灵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晶.几种教学方法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07(2).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
0086-02
归纳能力是化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化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知识点多而散。如果不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不仅加重学生的记忆负担,而且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难度。通过对相似知识的总结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规律,形成立体式的知识网络结构,既有利于对已学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从总结出来的规律中探究和发现新的事物。在化学发展历史当中,很多重大发现都是通过归纳总结已知知识规律得到的。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探究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从两道高考题来谈谈如何加强对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
题一:(2006全国高考i理综27)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
单质(1)+化合物(1)=化合物(2)+单质(2)。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②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
【分析】本题要求书写置换反应。刚看题会感觉这应该是比较容易的题目,但细细研究题目的要求就会发现,写出符合要求的三个方程式并不是那么简单。不少考生写出两个方程式后就发觉很难写出第三个符合要求的置换反应。笔者曾以这道题对本校去年刚进入高三学习的成绩较好的3个班级进行了一次测试,限时7分钟完成。最终在限定的时间内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能完全正确地写出。题目答案为:
2Mg+CO2■C+2MgO,
2F2+2H2O=4HF+O2
2Al+6HCl=2AlCl3+3H2
三个方程式都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为什么学生却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完成呢?这是值得思考的。假如在复习到化学反应类型时,教师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置换反应类型作一个系统的总结归纳,让学生对置换反应有个全局性的把握,完成这道题就比较容易了。(如下表)
题二:(2008年・全国理综)V、W、X、Y、Z是由周期表中1~20号元素组成的5种化合物,V、W、X、Z均为两种元素组成。上述五种化合物涉及的所有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等于35;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
(1)5种化合物分别是V W
X Y Z
(2)由上述5种化合物的某两种化合物反应可生成一种新的化合物,它包含了5种化合物中的所有元素,生成该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
(3)V的电子式是
【分析】这是高考中典型的无机推断框图题,向来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难点,很多考生比较害怕这种题目。分析这道题目,好像并没有很直接、明显的入手处,突破口比较隐蔽。其实从“V与水反应能放出气体”来切入,并不难完成这道题,但很少考生有这样的敏感性。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也常常发现,有些推断题评讲完后,学生可以完全听懂。但真正让他们自己做时,却感觉很难,做不了。同样,如果在教学或复习课中能够注重培养学生对一些特殊反应的总结,比如与水反应能放出气体的物质;再由该气体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可知气体有H元素,就不难推断出V固体,从而有效突破这道题目。
综上所述,在化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和规律进行总结归纳的能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呢?
首先,明确归纳的内容。第一,我们所归纳的知识应该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比如化学用语的归纳、物质性质的归纳等。第二,归纳是对形成学科知识和方法都十分重要的内容。如有机化学知识体系、物质间反应的知识体系、电解质溶液体系等。第三,归纳是能有效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的内容。第四,归纳是能有效提高推理能力的内容。如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知识。第五,归纳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内容。如实验操作知识、实验安全知识、实验设计知识、电化学知识等。
其次,注意灵活应用归纳的方法。中学常用的归纳法有:一是树型分类归纳法。例如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归纳。二是网络归纳法。如在复习有机化合物知识时由于有机物之间有比较密切的转化关系,我们可通过直观的网络形成将这些有机物联系在一起。
三是列表对比法。对一些相似的概念或知识,学生比较容易混淆。我们可通过列表的方法加以归纳,加强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例如上表中“四同”的比较。
通过这样的比较,既实现了知识的有机整合,也提高了学生的辨别能力,使他们有效地区分异同,能注意到知识点之间的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统摄知识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关键词】生物化学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67-01
生物化学作为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比较枯燥,较难理解的一门课程,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同学来说在学习上更具有难度,在教授生物化学的这几年时间里本人也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在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的过程中都体会到比较难,这一方面是由这门课程的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决定的。但是生物化学作为临床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与高中生物和化学的衔接,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内容,为将要学习的专业课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想方设法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来突破难点,把握重点,使老师教好,同学学好。本文就高职院校生物化学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一、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本人认为第一堂课很重要!从第一堂课开始就应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明确这门课程对于他们今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产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失去了兴趣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所以在第一堂课的时候,我会利用同学们所熟知和感兴趣的一些例子来说明生物化学对于人们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在同学们即将从事的医学工作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比如同学们所熟悉的古老的酿酒、制糖技术与生物化学中酶的知识紧密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也需要利用生物化学的知识来解释他们的发病机制、以及进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还有现在处于发展前沿的一些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基因工程药物等等这些同学们感兴趣的知识来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让同学们感觉到学这门课是有用的,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这是解决了“为什么学”的问题,使同学们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另外第一堂课还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应该把生物化学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条理清晰的呈现在同学面前,我把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了三大板块:“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的代谢,基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然后对应着目录中2-5章是讲物质的结构与功能,6-10章是讲物质的代谢,11-13章是讲基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这样同学们在第一堂课上就从整体上掌握了这门课的内容框架,知道“学什么”,有助于同学们在脑子里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高屋建瓴地把握课程内容,便于以后进一步的学习。然后再告诉同学们“怎么学”,要想学好生物化学这门课首先要克服畏难的情绪,只要克服了心理上的恐惧与排斥再结合恰当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学好这门课。列表法、图示法等学习方法对学好生物化学这门课是非常有益的学习方法[2],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可巧妙地结合这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生物化学这门课概念繁多,同学们可把学过的易于混淆的概念列成表格,对比记忆,有助于同学们对这些概念的掌握。在学习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时,可将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总结在一张图上,以便于掌握这几条代谢途径之间的联系,也有助于同学们对这些代谢途径在头脑中形成更加清晰,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根据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就其内容来说,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主要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是对一些基本概念、理论、原理的阐述及一些生化技术的介绍,这就使得整门课程看起来比较枯燥,且有一些理论和原理比较抽象、复杂。另一方面,作者的授课对象主要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比较低,上课时自制力也比较弱,容易走神,针对这门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应该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借助于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内容变得形象、生动、有趣、简单易懂,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授课过程中可适当的结合PBL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动画演示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借助于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手段,力争做到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耳目一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学中结合临床实例,临床实例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论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还可以贴合学生渴望接近临床的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
(一) PBL教学法
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学习起点,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临床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对问题进行总结,如在讲“蛋白质的功能”这个知识点时,先以2004年在安徽阜阳出现的“大头娃娃”这个事例为引导,提问“为什么这些孩子喝了这种缺乏蛋白质的奶粉之后会出现发育迟缓,头发稀疏,面部浮肿,免疫力下降这些症状呢,这与蛋白质的功能有什么关系呢?”通过这个事例与提问把同学们自然而然的引入对蛋白质功能的思考,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结合此事例总结蛋白质的功能,PBL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二)范例教学法
在讲课本上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时,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感到知识不再枯燥,而是学而有趣、学而有用。如在讲紫外线可使蛋白质变性时,结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餐厅利用紫外线消毒灭菌以及在医院里手术室的紫外消毒灭菌,这样同学们就会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是书本上死记硬背的空洞知识,而是生活中时常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5]。
(三)比较归纳法
生物化学概念繁多,化学组成复杂,结构多样,功能各异,但它们在很多方面异同点较多,如不注意比较归纳就容易混。如蛋白质的结构与DNA的结构,复制、转录、翻译的概念,变性与复性等,这些知识非常相似,有的概念只是一个字或是几个字的差别,经常应用比较归纳法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辨别是非,从而提高教学质量[6]。
(四)动画演示法
生物化学讲授人体内一些物质的化学变化,内容抽象,如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我们可以把这些过程制作成flas,这样可以变微观为直观,变抽象为形象,使同学们觉得神秘、深奥的知识直观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解决了同学们的畏难情绪,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汪红.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方法与体会[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S1):10-11
[2]张廷华.生物化学课学习方法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11(04):136-139
[3]张茜.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8):135-137
[4]孙鲁英.PBL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效果及其原因分析研究[J].中医教育,2011,30(05):57-59
[5]王文静.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9):100-102
[6]严秀辉.比较归纳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J].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3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