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的必要性

德育的必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育的必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德育的必要性

德育的必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隐性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163-02

在美国人们反思和批评20世纪60年代以前学校教育的同时猛然醒悟到在学校经验中还有一个潜在的经验领域,经常而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作用,隐性德育随即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在我国,德育工作者在探索德育时效性的过程中,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也对隐性德育予以关注并写出有关的学术论文。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德育工作不容忽视。关注隐性德育,能够为提高德育实效性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1 隐性德育概念及作用机制

1.1 隐性德育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的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的主要是有组织的、有计划的、明确的、直接的、外显的方式,使受教育者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和提高,我们把它称为显性德育。在《辞源》中,“隐”是指“藏,隐晦,与明显相对”。那么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相对而言就是一种非直接的、不明显的、暗含的德育方式。高校隐性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德育目的和要求,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品德形成规律,利用高校内隐的各种德育内容或要素,间接地作用于大学生,使其通过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经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素质的一种德育方式。

1.2 作用机制

潜隐性是隐性德育的本质特点,是与显性德育相区别的显著标志。一方面显性德育,教育者把教育目标、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而隐性德育它不直接言明德育目的、内容,将德育内容与目的隐藏于各种活动、各种因素之中,并通过这些活动或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另一方面显性德育以灌输方式直述道理,而隐性德育,论道而不说教,述理而不生硬,极少引起学生的抵触。那么隐性德育是怎样起着品德养成作用,产生德育效果的呢?分析如下:

1.2.1 暗示、导向机制,提高道德认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可暗示性。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信息。现实学校环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考系,传递出一定的价值观信息,给学生以暗示和导向。

1.2.2 熏陶、感染机制,培养道德情感

理论研究表明,情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情景性”,任何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隐性德育恰好提供了现实的情景让学生体验感悟,从而使学生发展起良好的道德情感。

1.2.3 从众、舆论机制,规范、约束道德行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具有模仿的倾向。模仿是指个人受非控制的社会刺激引起的一种行为,其行为再现他人的一定的外部特征和行为方式、姿态、动作和行为,这些特征、行为方式、姿态的特点还同时具有一定的合理的情绪倾向性。学校里的一切现象都可能成为学生们的模仿对象,都可以通过学生的模仿而产生教育作用。一般而言,公众评价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驱使学生遵从或认同集体规范,也由此产生了团体规范,形成一致性压力,促使人们认同或遵从。

总之,隐性德育使学生在无意识中获得各种道德信息和经验,通过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接受教育,是一种自然的习得过程。这一接受机制表明,隐性德育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独特的功效。

2 高职院校实施隐性德育的必要性

2.1 实施隐性德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人们生活方式趋于丰富多样,思想观念、价值导向也趋于多样化、多元化。“什么都不确定”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价值观的多元性。学生道德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同时也处于动态之中。一些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缺乏与异己观点的较量,单向、直露、毫无含蓄感,带有一定的强制接受的色彩。而隐性德育走出长期以来封闭式德育模式,从空间上看,它伴随于学习、生活一切领域之中;在内容上,同以往一些具体固定的教条相比,更加丰富,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在形式上,走出在课堂上僵化说教的教育形式,通过课堂内外以熏陶、潜移默化等方式塑造人的道德品质,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所以隐性德育从性质上说它是非强制的、开放的德育方式,注重现实社会实际,与封闭静态德育模式相比它更能适应社会。

2.2 隐性德育符合当代高职学生思想实际

一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思想尚未定型的一个群体,具有多变性和可塑性。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在多元价值观并存并不时产生冲突的现代社会里,引导学生如何理性面对社会现实,并使其学会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和自身道德发展追求自主地进行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才是关键。二是在个性心理上,自我意识已趋于成熟。不愿意别人小看或轻视他们,不轻易接受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指令,对来自任何方面的直接指教或训诫有抵触情绪。三是在思维认识方面,已经初步具备对事物进行论证性思维的能力,思维水平已达到了能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抽象分析,能运用一定的价值标准、道德准则去衡量、判断事物的程度。当代高职学生是在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接受的信息量大、思维灵活、想象丰富、视野开阔、自我意识和自主精神都比他们的前辈要强。“理性思维的发展和思维独立性、批判性的增强,一般不会像小孩子那样机械地接受传递的全部的教育信息并被动地形成或转变一定的态度,而是对信息采取“个性化选择、加工”的过程,遇到问题不愿人云亦云,力求通过自己的思维提出独创性的见解。一相情愿的强迫、急功近利的“灌输”,往往会造成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

2.3 隐性德育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

对品德结构知、情、意、行统一体的看法在学术界被普遍承认,并在学术交流中广泛使用。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在一定的教育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内在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诸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或各要素发展不均衡、不协调,都会造成大学生思想品德内在矛盾运动转化过程的中断,都难以形成健康完善的道德品质。然而长期以来,显性的德育方式只注重道德知识、规范的学习和掌握,忽视了与其他几个要素的辩证的统一关系。道德情感和意志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隐性德育无直观明确的教育要求、道德教育的情境创设主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变化随机而设,教育方式多样,整个道德教育过程就会在自然、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很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所内化,效果会更好。隐性德育运用人的情绪体验和丰富的联想,不时触发学生的种种激情和向往,在一种陶醉、愉悦、亢奋和激动等心理状态下被“熏陶”、被教育。在情境中产生的情感促进积极道德态度生成,有利于道德意志的磨炼,进而实现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总之,实施隐性德育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是促使大学生形成完善的思想品德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罗祥云,徐立军.国外的“隐蔽课程”研究[J].中医教育,2003(2):43-45.

德育的必要性范文第2篇

美好的心灵能产生美好的行动和美好的语言,教师塑造学生心灵美是多么重要的事。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受到感染和震撼。

语文课本中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等等,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语言、行动,使学生在剖析人物内心世界的同时,自己的内心受到鼓舞,情操受到陶冶,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种认同,并以优秀人物为榜样,灵魂得到净化,努力追求真善美,做一个正直、善良、上进的时代新人,有利于学生一生的发展。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分析典型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细节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引导学生从深入分析中感悟体验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美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二、帮助学生欣赏优美的意境

文学作品通过塑造优美的意境,烘托人物形象,给读者以美感享受。意境就是作者自身情感思想的流露与客观反映的生活情景的统一。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意境的优美,启发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这种想象和联想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再创造出来的意境要比课文中的意境意义深远得多。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描绘金黄灿烂的秋季中的果实累累、瓜果飘香的情景,可以感受在一个清幽和谐的夜晚,月光像流水一般的美景,发自心头的美感一定会油然而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作者的引导下,在古战场徘徊,面对千古江山,领会一种千古凭吊的豪情。

以黄颢的《黄鹤楼》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意境之美,作者黄颢在登上黄鹤楼的时侯,仅仅是看到了白云、烟波还有鹦鹉洲、汉阳树,这都是实际的景象,但作者不局限于这些,而是产生联想,联想到了昔时的黄鹤楼,创造出“昔人已乘黄鹤去”的景外之境,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三、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际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集体活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大胆与学生交往,体会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提高学生生活的稳定感和归属感,克服不良的偏激、孤僻和焦虑的情感。

语文教师应该把学生主动在课堂积极发言,当众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作为重要任务,多组织朗诵会、课本剧、演讲会、故事会,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为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供平台。

德育的必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道德 熏陶 相辅相成 任务

21世纪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然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这二者各有所长,使得我们的教育一直呈现重“科”轻“文”的想象,但是要建立健全人格,必须外化自己严谨的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必须内化自己的人文知识。简而言之,人文教育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其实质是一种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的人性教育,它体现着个体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人文教育的内容更重视体验的深刻、情感的饱满和精神世界的充盈。司马迁《史记》、曹雪芹《红楼梦》、孔子的《论语》等等,其间无不流露作者对人生意义的充满个性的哲学思考,而这纷呈的人文表象背后,人们长久探寻的却是人生意义、人鱼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之本性、人类的出路何在这些基本的共同的人文命题。个性的、主观地认识与体验为人们理解这些命题开辟了广阔天空。而语文教育正是把教育的科学性和人文性都能体现的学科,特别是人文教育。

1学科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现代教学工具的使用让老师和学生感受到知识获得渠道的方便的同时也让很多学生在这其中无法自控以致无法自拔,任性、自私、叛逆、心理脆弱……这些“病毒”在无限的蔓延。我们的教育正面临着极大困境,如何培养和教育青少年一代,使之成为国家的脊梁,成了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教师在教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的事是交给学生怎样做人。因此德育不是我们大多人厂里解得是政治教师、班主任的专利,而是每一个老师都要承担的一项责任,作为教师,我们都要用熏陶、感染、启发、诱导的方法将德育融入各科的教学活动中,将道德目标贯穿于教育活动中去,努力使学生得知识能力提高的同时也让学生建立合格优秀的人格。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富仁先生曾经强调过语文教育改革“应当回归到人与语文的关系中思考,回归到语文教学对人成长和发展的作用中思考。”这就强调出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是不可割裂的两个环节,而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钱理群先生也提出了“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的。”确实,单从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语文课文是美文,但我们也不难发现,语文又蕴涵许多做人的道理,而这正是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所不可或缺的。如初一课文《散步》不仅让学生感受家庭的和睦与温馨,以及课文语言的优美,同时也让学生懂得在一个家庭中、在一个社会中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的传统美德的重要意义。当然,班级管理跟上了,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好了,不仅会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上课秩序。尤其对于语文而言,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加强,懂得宽容,懂得理解,就会更有利于他们理解课本中的文句。所以说,语文学科知识的教育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2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有米还不一定就能做一个巧妇。任何事情发展的促成都需一个契机,教育学生也是如此,在挖掘到教育的契机之后,怎样让它更易为学生所接受,让它随文本潜入学生心田,以更好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这需要我们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摸索。

2.1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品德育教育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表现出来的鲜明的爱憎情绪,会深深地影响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产生共鸣。除此之外,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把握各种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水到渠成的进行德育渗透,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以情感人,这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其中包括:(1)背景渗透,(2)形象渗透,(3)重点语句诵读、讲析渗透,(4)情境渗透。

2.2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写作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单纯的在课堂上形成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在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如能在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的过程中,适当地点拨、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学会引导,鼓励学生“事事留心,处处在意,做生活的有心人”。

方法一:“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应当指出的是,“小题大做”是一种提炼生活的能力,要找到物与意的契合点,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出合乎情理的感悟,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让学生拥有一双慧眼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方法二:名言、谚语、成语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可以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品评、理解、感悟,并让其举生活实例加以印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

方法三:教师提供某些具体物象,让学生展开类比联想,联想人生,感悟生活。

3要把语文课上的德育教育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这里说要把语文课上的德育教育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有两个途径,首先是课外阅读,其次是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环境的改善也是进行德育的重要一环。也许这一点与本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的主题有背离之处,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学生接触到的不仅使校园环境,还有家庭、社会环境,改善教育环境除了加强校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外,社会家庭教育氛围的营造也十分重要。

德育的必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必要性

德育是社会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不仅是一个人的灵魂,而且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人类对德育的认识从来没有停止过,无论是在遥远的古代,还是在今天,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它永远是人们讨论的教育问题。

一,德育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性

德育工作是做人的思想的工作,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显得更加重要,因此,要引导学生先学会做人,学会做文明的现代人,做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人,然后教会他们做学问。学校必须始终坚持“以德立校,育人为本”,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学生以健全的人格、科学的精神、多方面的才能去迎接各种挑战。现代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成人,在读好书与做好人之间,做好人比读好书更重要。在学校教育中使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实施生活化德育的必然要求

所谓生活化德育是指学校德育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采取感性的、活动的、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他自己所需要的情景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去建构自己的价值理想,去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生命质量。

当前德育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需,主要表现:从德育的价值取向看,表现为重社会政治功能,轻个人的发展功能;从德育的对象观来看,学生被视为被动体、“美德袋”,而非生命个体和道德的建构主体等。在这样的德育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他们情感生命的成长被压抑、被忽视;他们的生活被扭曲、被异化。德育要改变这一现状,学生的品德教育就需要学校对未成年人实施生活化德育。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呼唤传统德育转型,要求学校德育从无“人”的、与学生生命相脱节或相悖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的格局中走出来,向“以人为本”的、踏着学生生命的节拍、和着学生生命的律动、并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现代德育要求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生命需要的健康满足;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强调学生在他自己的教育中的积极主动作用。因此,回归世界,回归生活的“生活化德育”已经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

三,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发展的需要

从我国德育发展的历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德育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责任。让未成年人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方针,语文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给所有学生一颗爱国心,因此“树魂立根”、“立德育人”,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作为一门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学科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以德树人”为核心,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整体构建中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意味着语文不仅担当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肩负提高学生德育、美育等的重任。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作为一个例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学中紧紧把握语文科目的特点,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把德、智、美相结合,发挥文与载道,以文育情,用文育人的作用,使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道德情感得到激发和培养,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得到增强。在语文知识学习中培养和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学会“热爱”,主动去 “热爱”,把知识传授、熏陶和德育、美育教育熔为一炉,让语文课堂变为增知育情的主阵地,是学生发展成为“集体”、“学习”和“生活”的主人。有效进行“德”与“美”渗透,对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集体和生活的主人至关重要。

四,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有效性

当前,在基础教育领域,现代教育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是以学生多元发展、主动探究、协作互动、全面成长等为本的空间场所。也就是说,语文课堂上学生是否有效发展是衡量语文课堂教育教学是否有效的基础标准。学生“有效发展”的基础是教师打造的“有效课堂”,教师打造的“有效课堂”的核心载体是“有效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实现有效性的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承担着巨大而神圣的责任和使命:一是要使学生掌握语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学会必要的生存本领;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三是要努力启迪学生的心智,使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和高效发展。

德育的必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道德自我教育 大学生 高等教育

一、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曾文晋认为“自我教育是指人们依据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有意识、有目的、能动地促进自我发展的活动”。大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从社会发展环境看。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生成,市场经济要求经济人充分发挥主体性,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谋发展,这有利于人们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增强人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同时由于经济多元化带来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也必然给人们的道德选择带来了更多的民主性和多元性。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主体,他们把自我的存在、自我独立价值和主体地位作为生命的意义和基本点,以独立的人格关注社会现实、思考未来,表现出独立、民主、思考、选择、参与、创造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都为大学生在道德上进行自我教育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给高校德育以巨大的冲声,面对良荞具存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也需要大学生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我甄别能力。

当互联网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技术革命之一,正以“一网打尽”的势头进入个人的生活世界,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进入校园后,必须提高大学生自我修养的能力,要求大学生即使在个人独处,没有社会和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坚守道德规范,自觉按照道德准则行事从而达到慎独的境界。

(二)从高校发展现状看。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到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2%,在校生已超过2000万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不再面向少数“精英”,而是面向全社会,这样就出现了德育对象的多样性,需要对他们进行个性化教育。

其次,大学生公寓化管理是我国高等院校扩招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和管理模式,也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产物。

再次,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学籍管理上都实行学分制,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和专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进行自我调整,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够自主地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自觉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从德育的角度看,学分制强调以每一个学生自身特点为基础发展个性,肯定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积极要求。

(三)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看。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在18一25岁之间,脑细胞内部的结构和机能的复杂化过程剧烈地发展,这就为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供了生理方面的基础。随着生理上的成熟,大学生心理也逐步走向成熟,特别是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大学生自我教育提供了心理基础。

二、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的途径

(一)充分发挥教师正面教育的主导作用。

我们在强调自我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正面教育的作用。自我教育并非“放羊”,也非降低标准,而是在教育者的启发引导下沿着教育目标的方向进行的一种新型的有控影响。 教育与自我教育,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作为施教主体的教育者还是要发挥主导作用,授学生以“渔”,给其以必要的知识基奠,还要引导其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强化自己已有的正确的思想行为,修正不正确的思想行为。

(二)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增强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青年自我意识的矛盾运动一般是按照分化――矛盾――统一――再分化――再矛盾――再统一的模式进行的。经过一段矛盾冲突,青年的自我意识便在新的水平上达到协调一致,两个自我达到统一。但这种统一在一定时候又会被打破,两个自我又会产生新的分化,通过矛盾冲突又在新基础上实现再统一。青年自我意识的这种矛盾运动,就推动着青年的心理不断向前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则逐渐趋向稳定,并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所以在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时,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一个方面,帮助学生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自我实现的本能使人有一种自我发挥、实现潜能的欲望。“理想自我”是自我教育的方向,是自我教育的动力。另一个方面,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认识。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时往往不够全面,容易以偏概全,为此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方法帮助他们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三)培育积极的自我教育氛围。

心理学专家指出,大学时期是人生的第二“断乳期”,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对传统、对权威都持怀疑甚至“叛逆”的态度,因此对那种空洞的说教有本能的反感。相反,同龄人的榜样作用,却是相当巨大的,同龄人的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在德育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在大学生中,很容易由“示范”而形成集体意识和群体效应。良好的班风、融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性格熏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学生中培育一种积极的自我教育氛围,让每个人都能从自我做起,从自己先找原因,而不是“宽于责己、严于责人。”

总之,在当今尊重主体性的高校德育中,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育者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讨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创造条件,有针对性地引导、教育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1]杨芷英、王希永,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