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和经济的关系

教育和经济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和经济的关系

教育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1篇

前言:随着社会的稳步发展与进步,能源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随之而来的还有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的阻碍了社会的长远发展。直至二十世纪末,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四大经济形势的相继提出,为人们改善上述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向。不同的经济形势所产生的效果也有所差异,只有充分了解各个经济形势的相应内容,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发展规划,才能从根源上改善经济发展的现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我国目前经济形势的研究来看,展开对各类经济形势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经过不断的了解、调节才能够更好的协调好各个经济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的稳步发展。

一、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之间的区别

1.研究角度不同

所谓生态环境的研究角度,其主要是针对于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系统,二是经济,其更倾向于宏观经济发展的转变,其对生产、消费、废弃有着严格的要求,即密闭循环;而循环经济则与之不同,其更加注重于循环、生态效率,其能够使同一项资源得到反复使用,达到资源节约的目的;绿色经济更注重以人为本,其在各个领域中均以实现绿色生产、绿色环保等为主要目的,其可以使人们实现精神、物质的双向满足;低碳经济的研究角度与目前的环境状况有直接的关系,如能源匮乏、全球变暖等,其提倡实现低碳生活[1]。

2.实施控制环节不同

在对其进行控制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环节,一是自然系统;二是经济系统,两种系统相互独立但又相互作用。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侧重点均是资源,一个是资源的输入端,而另一个则是废弃物的输出端,同时循环经济更侧重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绿色经济则主要注重环境保护,其也是经济活动的输出端。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均在为改善或保护环境做着不同的努力,但两者之间不同是,后者属于经济活动输入端。

3.核心内容不同

对于生态经济而言,实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是其最为关键的,而循环经济重点在于物质,其需要将所有有使用价值的物质进行反复使用,显著提升资源效率;再观绿色经济,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希望能够为人们创造出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其核心内容在于实现以人为本;低碳经济与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理念相符,其需要不断地技术创新来改善或改造消费观念,该方面创新主要表现在能源技术创新以及制度创新方面[2]。

二、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之间的关系

1.理论基础相同

目前来看以上四种经济均立足于两大理论系统,一是生态经济理论,二是系统理论,且最终要实现的目的是有机统一,使经济、社会、生态三种系统协调发展,其所要研究的系统囊括的范围一致,即整个生态大系统,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质、能量等进行转换,将资源与环境能够共同发展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其在发展的同时也注重探索人力经济活动、自然生态两者的关系,以上几种经济在发展中均布倾向于个体研究,而是将多种元素融合一处[3]。

2.技术手段相同

生态技术是其主要的手段之一,其中囊括了社会作用、科学技术功能等多个方面,同时也会对科技伦理、科技价值等方面展开研究。所谓生态技术,其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生态经济规律为辅,最终实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并节约能源的目的,能够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方法均可以归纳其中,并且该技术也使得整个社会趋于较为完整的有机体。在此种技术的支持下,我国势必能够实现自然环境优化、经济实力提升的双重目标[4]。

3.目的相同

教育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管类;实验教学;信息整合;共享平台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9―0146―03

一 引言

广东金融学院在2002年整合各学科实验室,建设突出金融特色的校级建制的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覆盖金融学、保险、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7个专业(方向)。整体、高效、共享的实验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科间的融合,成为集中式建设经管类实验室的成功范例,2005年金融学科实验教学中心被确定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依托计算机网络构建实验教学环境,使用计算机作为实验工具或手段,利用专业软件完成实验教学是经管类专业实验室的基本特点。因此,经管类的实验教学管理,非常重要的就是构建一个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融合起来的数字化网络实验教学平台,以满足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经管类实验教学需要,实现实验室运行及管理的信息化,为实验教学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共享服务,同时为实验教学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 构建实验教学共享数据中心

共享数据中心是收集、处理和存储各类共享数据[1],实验教学共享数据中心的建设将为开展实验教学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为系统集成和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提供平台。实验教学中的共享数据源有人员、设备、课程等信息,这些数据源的获取,一是利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已有应用系统的数据资源,如校园一卡通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二是后续建设的各个应用系统的数据资源。共享数据中心就是所有数据的集成地,向下从数据源集成数据并保持更新同步,成为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共享数据通道;向上作为统计分析服务的数据源,向统计分析服务提供从各个应用系统集成过来的共享数据。[2]

共享数据中心数据流程如图1所示。

实验数据源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 自动采集实验教学基本信息

实验教学中的基本数据有学生的学号、班级、专业,教师的姓名、职称、所属院系、所属专业等基本信息,可通过校园一卡通系统中自动抽取;实验设备的配置及分布等基本信息,可通过学校资产管理系统直接获取;实验教学中的课程安排、课时及课室等基本信息,可通过学校教务管理系统获取。上述这些应用系统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且独立存在,需要通过数据集成工具从数据源的各个应用系统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并根据数据类型分类存储,[3]经过接口程序转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后导入共享数据中心,建立实验教学共享数据库,实现与原有应用系统自动同步。

2 建立实验教学基础文件数据

实验教学中有很多实验教学基础文件,如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信息、实验性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师制订的考评方法和标准等信息,都必须提前存储在实验教学共享数据库中。通过建立实验室信息数据的储存标准,以保证数据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完整性。通过建立数据索引中各种约束条件,如关键字段、类型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实现数据共识、共享、相互关联及高效的数据查询和应用。

3 收集实验过程的时态数据

实验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实时数据,如学生考勤、实验记录、提交作业、实验报告限时提交等,这些信息记录是通过时间元素来刻画,因为记录的不断更新而使得时间记录频繁变化,用有效时间变元来记录变化部分减少了频繁记录的问题[4]。即学生、教师登录计算机端口,以时间区间作为字符段,实时保存实验过程数据,包括登录时间,实验结果提交时间;实时保存数据的变更信息,如数据的插入、删除、更新;实时保存实验设备运行及使用数据;实时保存课堂教学信息等。建立以课程为中心教师、学生、实验室、实验项目之间的关系数据库,最终实现在共享数据库中直接获取各种实验教学信息资源。

三 实验教学共享信息平台系统组成

实验教学共享信息平台集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教学过程管理及实验教学评价于一体,系统流程如图2所示。系统管理员登录后可以进行账号管理、栏目设置、信息等。教师登录后添加教学计划、上传教学大纲、设置实验项目、制定课表、提交实验环境要求、提交教学资源和实验教材、教学要求、审批学生实验申请书、审核学生预约、回答学生提问、批改实验报告并记载成绩等。学生登录后查看相关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实验教材及实验资源,预约实验,申请实验项目,查看实验课表、实验要求、实验仪器状态、申请批复意见,提交作业或实验报告,向教师提问,对课程进行教学评价等。实验室管理人员登录后可以统计设备利用情况、分配学生和教师的存储空间,并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对设备进行维护。教学管理人员登录后,可以检查各种教学基础文件和实验教学状态,了解学生的评教情况,生成各种统计报表。系统根据教师提交的实验环境要求和实验课表自动配置实验环境。

四 实验教学共享信息平台系统设计

实验教学共享信息平台,采用C/S和B/S两种工作方式,以C/S模式为主,同时为方便非实验室用户的网络访问,信息则采用C/S方式和B/S方式同步显示。实验教学共享信息平台的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整个系统运行采用C/ S架构,系统服务器设置链接公网的端口,便于用户通过互联网与系统服务器进行通讯,接收远程信息;同时系统采用局域网构架的方式,支持系统平台在校园网范围内的运作,以保证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效率。同时保证系统服务器的相对独立性,使整个运行平台更加稳定、可靠和安全。系统对用户实现权限分配,每个用户根据系统管理员分配的权限执行任务。

实验教学共享信息平台中主要内容包括:

1 实验教学管理模块

获取实验教学相关信息,建立设备--学生--教师--课室--课程关系数据库。实时生成学生出勤报告、实验室运行报告、实验软件访问报告、实验学时数、实验项目数、实验课程数等实验教学基础统计数据,实现学生的实验预约、实验课程预习、实验过程、实验数据收集处理、实验报告提交、实验考核、实验统计分析等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2 实验教学课堂管理模块

通过技术融合多媒体教学软件,实现授课时远程桌面控制、屏幕广播、文件分发、上传文件、远程开、关机等。将远程视频工具内嵌于信息平台,实现远程同步视频听课、交流等。使用录音工具实现课堂语音答录功能。将屏幕录播软件内嵌于信息平台,实现实验操作过程的录制、回放及必要的课堂语音问答功能。

3 实验室管理模块

获取设备基本情况,收集一卡通登录信息,生成实验室监控图,显示设备、机位、学生的信息。记录资源使用信息,包括设备使用效率及使用时间、实验软件使用统计、实验设备的日常维护情况,实现实验室管理信息化,提供实验室软、硬件环境信息,支持和帮助使用者开展实验教学。

4 动态数据存储管理模块

建立课程-教师-班级-学生存储空间,实现动态分配数据存储,生成教师、学生的存储空间信息报告,科学有效的为师生提供在线上传和下载实验报告、课件、视频材料等实验教学文件,实现存储资源的可控、可知、可管,为实验教学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五 结语

实验教学共享信息平台旨在改善实验教学环境,提升实验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体现我院经管类学校实验教学中心集中式运行和管理的特点。

目前实验教学中心近3000台实验教学设备,实现了以课程建设为主线建设课程、教师、学生、设备、实验数据等相关联数据库,实现了从课程建设、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收集等方面的实验教学的数字化管理;实现了实验室的软、硬件的通用及共享。今后将在使用中进一步优化及完善信息平台、以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为师生及教学管理部门提供高效的数字化实验教学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 许鑫,苏新宁,吴乃刚.高校共享数据中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6):48-53.

[2] 郭永生,陈祺,徐立臻.基于共享数据库的多数据源集成[J].微机发展,2004,14,(2):49-51.

教育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3篇

1 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及量化分析

自1985年来,河北省经济实现了较快的发展。到2012年,省内各市经济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值达17.43%,已基本形成钢铁、石油、煤炭、冶金、陶瓷、建材、化工等优势第二产业。其中钢铁、石油、煤炭等行业和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河北可以说是一个重工业大省。

对于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的选择,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更明显的反映国民生活水平与地方经济水平。除此之外,经济结构的调整又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体经济结构变化的趋势和特征,决定着人均国民收入与劳动力的变化和发展。因此,考察某个国家各产业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各产业的利润在所有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各产业内的就业人数所占的比例[2]。

经过对人均GDP、各产业比重及各产业就业人数的数值分析,可以对河北省的经济状况有较为准确的衡量。首先选取1985年以来河北省历年的人均GDP数据以分析河北省1985年以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并且与全国平均值进行比较,以便衡量河北省经济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态势,如图1(本文各图数据来源于河北统计局、《河北省经济年鉴2013》、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

从图1可以看出,自1985年以来,河北省经济发展很快,上升趋势明显,和全国人均 GDP值相比较存在一定差距,但是保持了同样的增长趋势。说明河北省在全国省份来讲,自身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属于正常发展水平。

为了进一步展现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各个产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进行分析。图2表明,各产业类型所占比重波动不大,总体呈现第一产业所占GDP值比重降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比例达到50%左右,说明河北省经济仍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在1993年后增长缓慢,在研究的年限内增幅不大,这就说明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仍需调整。

另外本文对在各个产业从业的人口所占比例进行了分析(如图3)。产业从业人数的构成体现了河北省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比重明显下降,说明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下降,可以推测河北省近年来人口受教育水平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倾向选择其他产业的工作领域;第二产业大体呈现稳定中上升的趋势;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明显上升,显示出省内经济结构正处于调整中,趋于合理[3]。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经济水平在全国各省份中居于中等水平,发展趋势良好,产业结构逐步调整,趋于合理。

2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及其量化分析

一般来讲,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基本评价指标分别为数量与质量。考虑到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量化分析时难以采用准确的数据直接反映发展状况,因此本文借用其他的相关数据间接对其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例如省内高校的入学率、教育经费投入等反映高校规模与教学条件的数据可以间接反映出整个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因此数量上的评价指标包括高校的入学率、毕业生数、在校生数等;而对质量的评价一般采用在某种假设条件下,大学生平均的教育经费投入、每万人中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高校中生师人数比等间接反映高校教育质量的优劣[1]。

下面将分别对1985年以来河北省每一万人中大学生所占的人数、高校每年的招生人数、高校每年毕业生的人数、高校每一万人中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高校生师数量比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客观评价河北省高校教育的质量与教育发展状况。从图4对比中可看出,河北省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和全国在校大学生的平均数量都在增加,1985~2000年间高校在校的学生人数增长缓慢;而在2000年以后在校学生人数呈直线上升,增加幅度越来越大,全国每万人大学生数也明显的大于河北省每万人大学生数。另外,虽然都在增长,但河北省每万人中大学生数低于全国平均值,说明河北省人口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相对偏低,人口受教育水平仍有待提高。

从图5可以看出河北省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尤其在2000~2007年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2007年后增长幅度降低,招生人数缓慢增加。和招生人数相同,毕业人数也大量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加大。图中数值呈现的变化与国家不同年份实行的教育招生政策是相关的,即国家的教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

作为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师资力量也是衡量一个地区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评价师资力量经常采用生师数量的比值(生师比),即生师比越小,师资力量越雄厚[1]。本文将河北省高校的生师比均值与全国高校的生师比均值进行比较。如图6所示(《河北经济年鉴2013》中没有2012年的数据,因此没有比较2012年全国和河北省生师比平均值),自1985年以来,河北省高校生师比和全国高校生师比均呈上升趋势;而河北省生师比除2006年低于全国平均值,其他年份均高于或与全国平均值持平,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来说,河北省师资力量水平较为薄弱。

通过以上对河北省高等教育相关数据的分析以及与全国相应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从1985年至今河北省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相应情况相比相对偏低。

3 河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 性分析

相关研究显示教育与经济是辨证关系,也是因果关系。即教育的良性发展能促进经济的稳步增长,而经济增长又制约着对教育的投入(这种投入不单指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从而影响教育可持续性发展[1]。选取几个影响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河北区域经济与高 等教育水平的发展关系,并建立回归方程确定各因素的贡献大小。表1显示河北人均GDP值与第一产业占产业结构的比重及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呈负相关,与第二、三产业占产业结构的比重及产业的就业人数、每万人中大学生数、高校招生人数、高校毕业生人数、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呈正相关。除第三产业比重外,人均GDP与其他因素均呈极其显著性相关。

3.1 河北省区域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

除了社会因素外,经济因素也是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分析河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以每万人中的大学生人数作为因子,其他相关因子做为变量来进行回归分析。

表1显示,与每万人中的大学生个数呈正相关的是人均GDP、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及从业人数、在校大学生的人数、毕业生的人数和招生数,其中相关系数值较高的是人均GDP、在校生数、招生数、毕业生数;每万人中大学生数与第一产业比重及从业人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的值表明了教育水平与农业从业人数及农业比重均呈负相关,与二、三产业的发展及教育规模等因素呈正相关。

为了更准确地确定河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使用统计软件SPSS以每万人中的大学生人数作为因变量,人均GDP、第二产业人数等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如表2)。

依表2得到回归方程式:每万人中大学生数=7.879+0.074€椎诙等耸?0.495€椎谌等耸?1.909E-5€妆弦瞪?9.911E-8€渍猩? (1)

为了检验回归分析结论的准确性,使用了R检验,计算结果显示R=1.000,这说明计算结果的置信水平比较高。从回归系数表和回归方程中,可得知每万人中大学生人数和人均GDP呈零相关,同时与第二、三产业人数呈正相关,但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较小。说明河北省经济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为弱相关,也就是说,河北地方经济对区域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表2 河北省大学生人数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模 B 标准误差 t Sig.

型 (非标准化系数) (非标准化系数)

(常量) 7.879 14.491 0.544 0.597

人均GDP 0.000 0.000 3.438 0.005

第二产业人数 0.074 0.842 0.088 0.931

第三产业人数 0.495 0.630 0.786 0.447

毕业生数 1.909E-5 0.000 0.579 0.574

招生数 9.911E-8 0.000 0.002 0.999

在校生数 0.000 0.000 6.408 0.000

3.2 河北省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增长,高等教育只是其中之一,为了进一步量化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本文以人均GDP作为因变量,每万人中大学生数、第一产业人数等因素做自变量,再加上已计算出来的相关系数,进行回归分析。

研究发现,与人均GDP呈正相关的有第二、三产业比重及就业人数、每万人中的大学生人数、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并且,与其存在显著性相关的是毕业生数、在校生数、平均每万人中大学生数、招生人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人数、第二产业比重。相关系数说明高等教育对人均GDP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

为有效分析河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等因素间的关系,用统计软件SPSS定量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见表3;以河北省人均GDP为因变量,以每万人中的大学生人数、招生的人数、毕业生的人数等因子作为自变量,建立了回归方程,如式(2)。

表3 河北省人均GDP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模 B 标准误差 t Sig.

型 (非标准化系数)(非标准化系数)

(常量) 12629.756 11038.483 1.144 0.275

第二产业人数 61.312 667.045 0.092 0.928

第三产业人数 740.492 465.450 1.591 0.138

每万人中大学生数 558.239 162.386 3.438 0.005

毕业生数 0.021 0.026 0.827 0.425

招生数 0.078 0.046 1.697 0.116

在校生数 0.112 0.021 5.280 0.000

根据表3得到回归方程式为:人均GDP=12629.756+61.312€椎诙等耸?740.492€椎谌等耸?58.239€酌客蛉酥写笱?0.021€妆弦瞪?.078€渍猩?0.112€自谛I? (2)

为检测回归系数表的准确性,对结果进行R检验,经检测R=0.991,证明可信度较高。从表1和表3得知,人均GDP与每万人中大学生数负相关,而与第二产业人数、第三产业人数、毕业生人数、在校生人数呈正相关,与上文结论一致。其次发现对经济(主要为人均GDP)起到抑制作用的因素为每万人中大学生数。说明从总体上讲河北省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没有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通过上述对河北省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发现高等教育的发展超前于经济的发展。这说明,影响河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不仅是区域经济因素。通过对河北省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河北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呈现出不协调。河北省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没有起到推动作用;而河北省经济也未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4 河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 展因素分析

根据上述研究,发现河北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呈现了一种非均衡发展的态势。为了探究其原因,对河北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河北高等教育水平制约自身对经济促进作用的原因。

4.1 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因分析

通过上文的定量分析,可以发现河北省区域经济要素对省内高等教育水平的影响并不突出。说明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并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还涉及到政治、经济、人口等因素,不同因素及因素之间的组合对教育的影响程度存在不同。

1)政治、政策因素影响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高等教育在我国科技、教育、文化在各个领域的改革中获得了新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7年,河北省高等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逐步发展起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超过十万。

1999年的高校扩招政策使得河北省高等教育获得进一步发展,河北省的招生数从1999年的76900人增长到2008年的339527人,到2001年,平均涨幅为30%以上,从2002年到2008年,平均涨幅为10%以上。2004年3月,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制定了加强高校建设、提高 高等教育质量、加大教育投入等措施,确立了我国新的高等教育政策。2010年,统计显示河北省高校在学的人数已达到346478人。

2)人口因素对区域高等教育规模和结构的影响。河北省人口的出生率从1985年开始一直在增加,于1987年达到峰值22.5%,并且到1990年为止,河北省的出生率都高达20%以上。在1990年左右出生的婴儿到2010年均处于即将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或即将从高校走入社会的阶段。因此,人口的持续增长必将刺激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而且,在以后的一段时间之内,为了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应扩大河北高等教育的规模。

另外,高校分布很大程度上是与人口地域分布相关的。据河北省统计年鉴数据表明,2004年河北省各地区总人口数在2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石家庄市和唐山市。就受教育人口密度而言,河北省的大多数高校都集中在石家庄市。

根据前述分析,多种因素都能影响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历史时期,非经济因素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或许能超越经济因素。

4.2 河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北省高等教育水平制约自身对经济的促进 作用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未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是不符合教育经济理论的,下面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可能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

1)科技创新人才的缺乏。河北是一个高等教育大省,但是相对于其他省份高校的科技水平而言,科技人员平均创新能力不足,也缺少能够在我国科技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高级专家,经过第二次R&D普查数据表明,到2009年,河北省研究与试验人员为56509人,在全国省区排名第14位,低于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山东、广东、四川。另外,在河北省内各企事业单位中,人才流失问题不容忽视。在传统“铁饭碗”思想的熏陶下,人才大多数由经营性系统向有稳定收益的非经营性系统流动,导致许多经营性企业人才匮乏,非常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科技实力与经济发展的反差。2009年进行的全国及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显示,在科技进步环境指数的排序中,河北省位居第19位,低于全国平均指数11.51个百分点,排名比2008年降低了4位,这与省内对科技的投入是相关联的。参照2008年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的排名,2009年河北省科技活动投入排名下降1位,降到第24位,投入指数由33.78%降到32.64%。在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指数排名中,河北省位居第14位,比2008年上升2位,但指数值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综上可得,河北省的科技实力偏弱,这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呈巨大反差的。近几年来,河北省的GDP排名在全国居第6位,紧随在排名前5位的江苏、浙江、河南、山东、广东之后。

3)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环境。河北省高校众多,理工科高校占据多数,这些高校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包括学科门类、科研设备、科研团队等。但这些高校的科研成果实际应用效益却并不高,许多高校的众多科研成果很少能直接服务于各类企业的生产。在省内专利申请及授权量中,绝大部分还是来自工矿企业,高等院校的专利申请及授权量甚至达不到10%。究其原因,科研产品用于生产生活中,存在较大的困难,需要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交换者的现代企业、大量的资本积累及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只有实现上述条件,技术进步才能真正成为区域成长的动力。同时,企业相对于高校来讲,具有更充足的资金与需求材料,研发成果更适用于实际。种种因素造成了河北省高校科研力量薄弱,科研成果实用性不高。

4.3 高等教育自身缺陷制约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高等教育自身的缺陷制约了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得高等教育对所在区域经济的贡献较低,同时也使得高校本身难以取得质的发展。

1)高校不同专业的设置。在普通本科院校相关统计中,教育学、法学、理学、经济学、农学、历史学和哲学发展较慢,相关专业招生人数方面仍以工业学科专业人数为主,即由于河北经济仍以第二产业为主要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的模式,使得高校专业设置仍以工科专业为主,尤其是以钢铁、建筑相关专业居多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这或许有利于河北省这样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大省短期经济的增长,但却有可能不利于其产业结构的调整,这是因为以工科为主的专业设置可能导致高校专业结构过于单一,限制了高校培养人才的广度,从而制约了高校对省内经济发展的人才输出。

教育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城镇化

1 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城镇化的带动功能

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由于城镇汇集了相当数量的人力、智力、资金、技术、信息、消费品市场以及生活服务设施等要素,因此城镇具有较强的集聚与扩散效应。集聚是一种要素的吸引、集中过程。经济的辐射功能,是城镇扩散效应的体现,是城镇化之所以能够对区域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所在。城镇作为经济的中心,集聚了比较高的能量,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四周放射其能量,这也是由城镇经济活动的本质决定的:城镇发展必须以周边地区为腹地,为其提供必要的生产要素和商品市场;周边地区需要借助城镇核心区的经济辐射,带动和影响当地产业的发展,实现与城镇对接,从而加快地方的发展步伐。城镇的功能特点及其功能的发挥,客观上要求打破现行行政区划的设置限制,为生产要素在更大的空间范围自由合理地流动配置创造条件,城镇化对政区设置改革调整的反作用就表现在行政区划设置必须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行政边界不至于成为经济联系的屏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大力推进大城市、县(市)城镇和重点镇建设,形成空间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体系。按照这一规划,黄河三角洲(东营)提出依托大型企业、交通要道、重要商品集散地和风景旅游区等区位和资源优势条件,统一规划布局,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培育集聚辐射功能较强特色鲜明的六个重点发展城镇,即大王镇、陈庄镇、胜坨镇、黄河口镇、孤岛镇和丁庄镇。从实践来看,伴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日益显现。融生产和销售为一体、以各类专业市场为手段密集各类生产企业的城镇,如大王镇、胜坨镇等,成为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转移、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场所;城市工商企业的发展,使得农民既成为创业的主体,又成为吸纳大量劳动力、创造劳动就业机会的主体,进而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使区域经济在更高层面上得到提升。尤其是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长期游离于整个经济社会系统的农村经济社会领域,被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大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城乡社会分工格局,把过去集中于城市的非农产业,不断地扩散到农村去,使生产要素资源得以合理配置,进行科学地地区开发,建设发达的道路运输设施,改善农村的社会服务、文化服务、商业服务、生活服务等设施,进而转变改善农村的劳动条件、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社会服务系统,逐步克服农村经济社会所固有的分离性,不断地改造历史上形成的城乡社会分工格局,从根本上克服作为相对独立系统的城市领域与农村领域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并为整个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进而真正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问题。

2 加快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2.1明确主导产业,打造生态工业园区的集团化企业,加快企业集聚和产业重组,为城镇化提供条件

发挥生态园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建立良性互动,互为促进的有效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优势,结合中心镇建设,推动一批功能完备的特色工业园区做大做强,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实施全方位、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提高企业的组织化程度的竞争能力。大力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实行政策聚焦,支持和鼓励各类要素资源、资产向优势产业集聚,积极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科技含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名特优新产品,培育优势产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深入挖掘潜在优势,增强吸引外资的能力;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培植一批创汇大户和“拳头”产品。

2.2加快中心城区、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营造农村城镇化的载体和平台

按照以城带镇、以镇带村、城乡一体的要求,优化城镇体系。重点建设大王镇、陈庄镇、胜坨镇、黄河口镇、孤岛镇和丁庄镇等中心镇,并与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村庄兼并、拆除自然村和加快旧村改造,加快土地整理,推动农民新村建设和标准农田改造,加快中心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的投资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家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更好的条件。

2.3积极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形成区域产业新格局

一是以华誉集团为龙头带动的种养加模式。集团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模式。在绿色蔬菜加工方面,首先由当地政府组织农户建立蔬菜生产合作组织。合作组织以产销合同与龙头企业联结,农户通过股份合作与合作组织连结,三者以产权为纽带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实现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双赢”。

二是依托大型畜牧龙头企业,发展草畜乳一体化模式。重点建设黄河农场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和济军生产基地现代畜牧业示范园,重点发展奶牛养殖、奶牛工业饲料生产、奶牛产品加工及其相关产业。

三是特色园区开发模式。重点推进建设河口20万亩冬枣园、龙居5万亩桑椹园、大王万亩花卉园、垦利万亩桃园等一批特色农业观光园。

2.4改革创新举措,不断完善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

1)采取市场化运作投融资。一方面财政计划要安排定量资金投入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发挥商业银行贷款和融资功能,拓宽建设资金来源。创新举措,建立城建投资公司、合作基金等投融资主体,构建主体多元的投融资网络。向改革要资金,靠市场找出路,打破单一依赖财政投资的旧格局,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新体制。

教育和经济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脊椎麻醉;局部麻醉;膝关节镜手术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07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32-01

在当前膝关节微创手术当中,膝关节镜手术已经是得到了广泛的展开与应用,因为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有创手术,所以在进行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和麻醉方式、并发症以及术后疼痛等相关问题有所关联。在我国,比较常用的麻醉方法是脊椎麻醉,局部麻醉虽然是一种相对更加简单的麻醉方法,但是却没有得到广泛的展开运用[1]。我院自2010年使用脊椎麻醉和局部麻醉对进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治疗,探究分析两种手术在各项临床结果上面的差异。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10年――2012年,在脊椎麻醉或者是局部麻醉之下,进行膝关节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对这些患者当中进行单纯关节镜检查、滑膜活检术、简单滑膜清理术、游离体取出术还有简单半月板撕裂成形术的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最大的为64岁,年龄最小的为14岁,平均年龄为36.3岁。在这100例患者当中进行局部麻醉的有38例(38.0%),另外的62例患者(62.0%)进行脊椎麻醉。所有的手术都是单侧进行,且手术的操作时间不超过40分钟。2种不同麻醉方式的患者对比的指标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术中疼痛、患者满意度、术后疼痛以及术后并发症。

1.2 术中处理 进行脊椎麻醉的患者,通过布比卡因0.75%进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对于痛觉消失平面的测定通过针刺法,等到平面完全固定之后开始进行手术,在手术的过程当中要使用止血带保证视野的清晰。接受脊椎麻醉的患者要给予心电监护以便对患者的心率、脉氧还有血压等人体生命基本体征指标进行观察。进行局部麻醉的患者,将40ml的利多卡因2%通过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在接近1倍的时候加入0.1ml的0.1%肾上腺素注射液,在患者的关节腔内注射60ml,余下的在手术入口当局部浸润麻醉作用,10分钟之后开始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患者不使用止血带,避免患者因此产生不适。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灌注液都是用3000ml的生理盐水加上1ml0.1%肾上腺素注射液。患者手术结束,在要推出关节镜套筒之前,在关节腔内注入以下药物:吗啡5mg、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还有罗哌卡因4ml。

1.3 围手术期处理 在进行手术前的一个晚上,所有患者口服予塞来昔布200mg,并在麻醉诱导前经过静脉通路给予生理盐水5ml+帕瑞昔布钠40mg,以预防术后疼痛,手术之后膝关节之前的两个手术入口都用1号丝线进行一针缝合,在伤口外面加压包扎。如果患者接受的是局部麻醉,手术之后直接送回病房,进行脊椎麻醉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里面等到麻醉程度下降,等到了安全平面之后才能够回病房。手术之后6小时,患者的VAS低于3的时候,进行脊椎麻醉的患者进行静脉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mg注射;局部麻醉患者则口服塞来昔布200mg。患者在手术开始之前的30分钟,静脉使用一个剂量的抗生素,在手术之后的那天晚上再使用一个剂量的抗生素,患者在第2天就可以出院。

1.4 评分标准 对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的疼痛情况评分标准,是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作为标准。患者没有疼痛感觉的为0分,如果感觉到极度疼痛的则为10分,在进行手术之后的30分钟、2小时还有6小时记录。术中患者满意程度的评为以1分最高而4分最低。对术后6小时之内需要服用止痛药的患者数量进行统计。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 结 果

局部麻醉组和脊椎麻醉组患者分别有36例患者(94.3%)、61例患者(98.3%)在手术中没有感觉到疼痛;两组中分别有34例患者(90.1%)和60例患者(96.2%)对麻醉效果表示满意;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小时的疼痛感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存在着显著差异(P

3 讨 论

在我国目前膝关节镜手术比较常见的麻醉方法是脊椎麻醉,但是这种麻醉方法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多的并发症,其中最为主要的有以下几种:术中血压下降、术后头痛、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粘连性蛛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以及短暂性神经综合症等[2]。已经有相当数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在局部麻醉之下进行膝关节镜手术能够取得更加突出的治疗效果,因为这种麻醉方式的不良反应轻,而且阻滞比较良好,所以在临床上面的应用正在不断的蔓延[3]。

在本次研究当中,我们可以知道局部麻醉下的膝关节镜手术有着简单有效、安全方便的特点,术中的镇痛效果和脊椎麻醉相似,但是术后的疼痛明显更轻,而且并发症也少,生理功能的恢复也快,这些优点都决定了局部麻醉的方法有着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局部麻醉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麻醉方法,局部麻醉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除了膝关节镜检查、清理冲洗、游离体取出术,甚至是普通半月板成形术都能够通过局部麻醉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宜,吴海山,祝云利.膝关节镜手术中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的临床比较[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1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