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设计的功能

建筑设计的功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设计的功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设计的功能

建筑设计的功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造型;功能完整性;立面设计;功能技术

Abstract: The function of architecture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 other is the core issu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ory. Effec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most widely. In this paper,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points out that the key is not the answer, but in the generation behind the think architecture modeling causal relationship with logical thinking.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functional integrity of the facade design;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的功能与造型是不可分割的,是骨与肉的关系,骨决定其形,肉丰满其状 ;二者相互依赖、相得益彰。具体到建筑设计上,功能是核心,造型需要简洁,同时对功能具有反作用。造型最好有二次可塑性或可变性,能符合使用者的身份、审美观及情趣。正如好的作品无需过多的文字来表达一样,好的建筑空间与心灵的默默交流已足够,就像欣赏国画的留白,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功能和造型的相互关系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最为广泛,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一观点的分析和研究,来实现在实际的创作中发挥追求真理、消除谬误的作用,同时,借助对功能和造型的讨论,增加对建筑的造型与功能关系的深层次认识。

一、功能完整性和创造性空间

当我们接到一份设计任务时,要从外观造型,使用功能,设计要求等有关方面着手,按照功能进行设计的原理是建筑学现代语言的普遍原则。“安全、实用、美观、经济”永远是每个建筑设计人员的工作宗旨。徒有美丽的外观,而内部使用功能不能满足要求或不能发挥其效益是不可取的。

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相比,更重视其内部空间的效果。简单来说,更加注意功能的划分,当内部功能适用时,不必考虑外部窗口的排列关系,在尺寸上可能有大的、有小的。所以说,功能完整性设计是指远远超越物质需要之上的人类全部心理及精神的需要。

所谓建筑的整体空间,是由点、线、面的某种组合而成立的单位空间作为要素构成的。因而可以说单位空间作为建筑的整体空间的构成是至关重要的。

建筑,作为一个单位空间相对来说是静止的空间,然而在做整体空间构成时便构成为动态的空间。筑师常用曲面和斜面来构成空间,其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动态的空间效果。建筑不仅可以向上发展,而且可以向四周流动。

建筑空间有外、内空间之分,作建筑设计时必须将内、外空间有机融汇在一起,这样才能使整个建筑给人一种自由、舒适的感觉,使观者宛如喝一杯醇美、芳香的酒,实实在在的美的享受。

二、建筑单体立面设计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一般包括:反映建筑功能和建筑类型的特征、结合材料性能、结构、构造和施工技术的特点、适应社会经济条件、适应基地环境和建筑周围环境规划的要求、符合建筑美学原则。建筑造型设计中的美学原则,是指建筑构图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如统一、均衡、稳定、对比、韵律、比例和尺度等。建筑体型组合类型有单一体型和组合体型。单一体型指整幢建筑物基本上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简单的几何形体。组合体型指由若干个简单体形组合在一起的体型。组合体型又分为对称的组合、不对称的组合两种。对称式给人以比较严谨、庄重、匀称和稳定的感觉。非对称式的体型组合没有显著的轴线关系,布置比较灵活自由,有利于解决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给人以生动、活泼的感觉。在建筑立面设计中,建筑立面是表示建筑物四周的外部形象,设计时要注重立面的比例尺度、立面虚实对比、立面线条、立面色彩与质感、立面重点和细部的处理。

三、从建筑功能本位来看

建筑空间总是要有具体功能使用要求的。建筑的样式和种类各不相同,这种差别的原因尽管有很多,但是功能还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谓建筑造型指的是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体形,同时外部体形又是内部空间的反映。因此,研究建筑造型与功能之间的联系,就必然要探求功能与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筑是由基本的单位空间构成的。内部空间的大小、形状、比例关系都要适合一定的功能要求。建筑内部空间由于功能使用要求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独特的造型。此外,建筑功能的合理性由房间之间的组合来决定。不同类型的建筑,其功能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其内部空间的组合形式也不一样。这说明建筑功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形式,从而表现为造型追随功能这一基本特征。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建筑设计为人们提供了物质空间环境。同样,建筑功能与人类社会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看待建筑的功能要用发展的眼光。随着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然对建筑功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筑功能的发展和变化是内在的,主要表现在与空间造型之间的对立、统一,而这也成为促进建筑设计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建筑的发展历史来看,功能作为主导地位确实对造型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但也不能否认空间造型的反作用。新的时要求新的空间造型,这种造型不仅适应了新功能的要求,反过来也促进了功能的发展。由此可见,建筑的功能和造型一起构成建筑发展的两个环节,由于它们的相互作用,才促使建筑向前发展。

四、从建筑造型来看

始于形式,终于形式,是建筑设计过程的特点。一个设计作品要靠形式来表达,但我们要反对形式主义。形式不是对功能来讲的,而应该是针对内容而言,造型和内容是不可分的。

新形式带来了新的功能。柏林爱乐音乐厅是很好的例子。我们知道虽然从音乐厅的设计来讲,鞋盒式最好,但柏林爱乐音乐厅从造型出发,把空间打散了,指挥席对面有座位,而且那里的票卖得最好。再比如,当前房地产商喜欢做飘窗,它的外立面好看,居室内可以坐,可以加靠垫,形成了新空间,而且是积极空间,和卧室的床等消极空间相比更容易发挥。

功能不是狭隘的概念。对建筑设计而言,固然有使用功能,它是物质存在,但同时它还有表意的功能,它在诉说着什么,传递着物质之外的某个东西。以悉尼歌剧院为例,从功能上讲,就我们学习的现代主义艺术来看,悉尼歌剧院可能是个糟糕的作品,但不可否认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悉尼歌剧院的空间造型已经超越了歌剧院本身,成为一个人造景观、一个旅游点、一个标志,人们来这里不一定是听歌剧,大多是看外观。

五、从建筑审美取向来看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求居住和使用的建筑都必须同时满足物质功能和精神需求。由于设计作品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并非所有的建筑都可以达到艺术创作的高度,但只要为人服务的建筑都不应该以此为借口而不考虑建筑本身最起码的精神需求。

我们常常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建筑,如:政治的解释、经济的解释、技术的解释等,还有像布鲁诺的空间论、陈伯冲的形式论那样的超越所有解释的解释,但我们同样希望给自己的设计作品以一个最恰当的解释。建筑,作为一种人类历史的产物,就必然要反映一定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

由于历史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旧的建筑形式不仅满足不了新的功能要求,而且作为一种艺术形象也同样无法反映现代主义之后的时代精神。我国正处在大建设、大发展时期,也提出了创造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的课题。近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但也应该看到我们遇到的很多困难。是什么原因造成新风格不能够达到发展的繁荣期?笔者分析,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客观方面,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建筑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还处在落后的阶

段。

六、从建筑技术手段来看

建筑的功能是先验的,具有含混而丰富的含义,严格意义上的功能建筑是不存在的,也根本不存在无功能的建筑。同时,造型本身具有自己的构成规律和法则,具有自觉的独立审美特征,即使功能性很强的建筑也不例外。在讨论功能和空间的关系时,我们已经具体地分析过一定的功能必须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空间造型。然而,能否获得某种造型的空间,还是要有合理的功能、科学的结构、真实的材料和精湛的技术作为保障。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我们所需要的空间造型就无法实现。由此可见,功能和空间造型的矛盾在某种意义上又表现为功能和技术的矛盾,这种矛盾关系又可以说是目的和手段或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矛盾。

在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中,内容居于主要的地位。具体到建筑设计本身,正如前面已经分析过的,功能作为建筑的首要目的,它的发展既带有自发性,又是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因而成了最活跃的要素。正是功能的要求及其发展,才促进了建筑结构技术的不断发展。

建筑结构的发展不能说是被动消极的因素。当功能的要求由于结构的局限而无法完成功能所需要的特定形式空间时,新的技术手段就会出现,从而保证功能的需要,而这种新技术就会推动建筑设计的发展。

新材料和新技术方法要求在新基础上的统一,这必然导致对传统形式的否定,这种否定是发展的前提,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这种新技术的变化。

七、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无论是在功能还是技术上,都必将打破传统形式,并大量吸取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面对这一现实,势必出现一种以中西合璧为特点的折衷主义的建筑风格。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一个过渡时期,也是东方文化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超越的历史阶段。作为建筑设计师,我们应满怀信心地创造出带有中国特色的、代表时代精神的建筑风格。

参考文献:

建筑设计的功能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建筑设计;办公建筑

随着当前各种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建筑过程中的不断应用,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也逐步的出现了智能化的应用古城,是现代建筑物的电气发展是经过电气化阶段、自动化阶段和当今的智能化阶段。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达成的产物,是通过对建筑物中的各个结构、设备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选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指导进行高效、舒适和便利的人性化设计过程。办公楼作为当前建筑中的主要形式,是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各种其他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化建筑产物,其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其质量效果,更要注重其各种美观和设计的需求。

一、智能建筑的起源

智能建筑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当前建筑行业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不断应用而产生的综合产物,是对建筑物中各个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是通过这四种技术综合应用在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机体要素与影响过程。在当前的办公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对建筑物内的各个设施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过程。智能办公建筑系统工程是弱电系统中的一种,是弱电系统工程的延伸和反战过程。是通过采用综合性的弱电工程对建筑物的各个设计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的过程。建筑物使用功能现代化的需求和相关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共同促进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智能化建筑正逐渐普及并为人们所接受。

二、智能办公建筑的设计综述

办公建筑主要是针对各个企业单位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场所,从我国古代就有所谓的办公建筑,古代的办公建筑主要是指衙门等一些政府办公机构,在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办公建筑逐步的出现。办公建筑中的各种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在当前,智能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通常是由建筑师依照建设方的设计要求进行设计。通过对建筑内部各个成分和设备进行智能化的管理过程来实现建筑中的适用性和快捷性,为工作人员提供快捷的操作过程与操作流程。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为一体的智能化设计流程,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

1、智能建筑对项目策划及建筑设计的影响

(1)首先,设计师要确定办公建筑智能化的标准,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对各种设备进行严格的控制要求,避免由当前实际变动带来的建筑影响和智能化设计的不利因素。从规模上看,一般要结合当前的实际规模和实际情况来进行智能设计,使得智能建筑会更经济、实用。

(2)智能建筑的主要目标是创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是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过程,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环境的影响因素。

(3)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柱网排布和层高的确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等结构形式可以提供灵活多变的环境,在管线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种种对管线具有影响和制约因素的特点,要做到管线的合理的排布。

(4)智能建筑内还要求行之有效的布线,在建筑设备的设计过程中要从设备的各个性能和地块的主题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设计,要注重噪音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智能设施还要能根据气候、季节、光照变化自动调节建筑内的各项控制指标,以达到使用的最佳处境。

(5)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智能建筑内的变化、发展及新增项目的可能性。

2、办公建筑的智能化设计

建筑设计的功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院建筑;建筑设计;设计分析

前言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特别是综合医院,有传染病人、非传染病人,有尚未确诊的病人,也有孕妇、婴幼儿、老年人以及危重病人等,如果建筑设计不合理,管理不完善,病人就能通过各种渠道(交通路线、医疗设备、卫生设施等)接触病菌、病毒,从而发生交叉感染,增加相互传染的机会。因此,医院建筑首先要考虑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保证医院内不发生院内感染,是医院建筑和管理的重要卫生问题。良好的卫生环境是病人恢复健康的重要条件。医院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因素,如绿化、水面、日光、新鲜空气以及幽静的环境等,以创造适宜的微小气候,良好的日光,清洁的空气,安静美观和有良好刺激作用的户外治疗和休养条件等。

1.医院建筑的设计要点

1.1门诊部建筑设计。

门诊部每天接纳各种病人,流量大,病种复杂,因此,设计时应以防止交叉感染和创造方便的治疗条件作为重点。门诊各科室的配置应便于病人就诊和医护人员工作。儿科、产科、外科、急诊室及一些医疗诊断室应设于底层。各科的临床诊断室应配置在门诊部较安静的地区。门诊部应设有足够面积的候诊室,供病人休息候诊用,以减少病人拥挤和相互传染的机会。候诊室应分科设置。儿科、产科、结核病科和皮肤性病科在门诊部应有自己专用的出入口和医疗诊断室。

1.2住院部建筑设计。

医院收容患者或患者出院时,必须对患者进行卫生处理。这种卫生处理的用房和设备在医院建筑时就要设计。一般集中在入院处进行。入院处有登记室、诊疗室、厕所、理发室、浴室、更衣消毒等用房和设备。患者出院要到出院处。患者出院卫生处理,一般都在各科分散进行,但办理出院手续应集中在出院处。

病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住院病人得到诊断、治疗、护理及生活服务场所。病房设计得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所以在病房设计时,对病房安静、清洁、日光和通风条件,室内装修和色调等都应认真考虑;其次要使医护人员工作方便,使护士走最少的路而病人得到最多的照顾;同时要避免交叉感染。病房与服务性用房,如营养厨房、洗衣房、供应室等要有简捷而方便的交通联系,要分清楚洁污路线。为了方便病人,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的工作效率,减少交叉感染,对每一护理单元位置安排及组合,必须考虑到各自不同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为了儿童安全和避免感染,儿科和妇产科单元可设在同一建筑物内。传染病房独立设置。有手术科室以接近手术室为宜。各主要单元的位置既要联系方便,又要避免穿行。为了方便病人,内科单元应接近检验科、功能诊断和理疗科。产科病房应有单独的出入口和专用交通路线,以减少感染机会。儿科病房以设在一层为好,有单独的出入口及卫生处理室,至少应在一楼近病房入口处设一检查室,以便门诊转来的病儿再受一次检查,防止将传染病带到病房。传染病房应独立设置。一般大型医院应单独建一幢病房,中小型医院可设在建筑物的一端,并设单独的出入口。要严格分清病人与工作人员及探亲者的路线,分清食物、清洁衣物与剩余食物、用过的餐具、污染的衣物等的运输路线。用过的餐具、污衣、污物等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方可出病房。

1.3手术室建筑设计。

手术室是医院中对清洁和安静要求较高的部分,应位于病人不常去的地方。通常设在单独一翼,或专用一层,最好设在顶层。手术室应有方便的出入口和垂直及水平交通,以便与病房、门诊、急诊联系。手术室(包括手术操作室及消毒室、麻醉室、输血室、卫生室等)的设计应考虑保持空气清洁,严格避免一切感染的机会,同时要有适宜的微小气候和水平较高的卫生技术设备(空气调节、照明、采暖等),并须有专用门与病房等科室隔开,避免与医院的其他部分形成交叉的活动路线。手术室采光口应设在北侧,以获得较均匀的光线。手术操作室应设无影灯。窗玻璃应为两层,以保持良好的微小气候和满足空气清洁的要求。手术室地面和墙要采用可冲洗的材料,油漆到顶。墙面及屋顶的交接处应做成圆角,防止积尘以利清洁。手术室要准备两套供电系统,最好有自用发电设备。墙壁上应设足够的电流插座,每个插座上分

1.4建筑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

医院为来院就诊的残障病人、老年病人、体弱病人设计了必要车用坡道,坡道≤1/12。为盲人设置了导盲地面以及声光导向设备。设置了必要的无障碍电梯和通道。设置了专用的无障碍卫生间。

2.结语

医院的使用功能十分复杂。使用功能的复杂性,不仅在于它的多样性,复合性,更重要的是它的可变性,即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即使认识了这些功能的全部,有时也会因为某些认识是基于一种主观的经验,缺乏必要的科学评估和前瞻性的技术分析,而忽视了功能内在的动态发展规律,从而使医院建筑的设计陷入误区。只有充分考虑到医院运行模式的可变性,分析医院切实可行的建筑设计形式,考虑今后医院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变化,才能使医院建筑顺利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开文,医院建筑的智能化.新建筑,2002[1]

[2]张春阳、孙一民,以病人为本的医院病房设计.新建筑,2002[1]

建筑设计的功能范文第4篇

关键字:公共建筑;建筑空间;使用功能;需求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公共建筑的主要功能

(1)公共建筑的空间构成

各种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和类型尽管不同,都可以分成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三大部分。设计中应首先抓住这三大部分的关系进行排列和组合,逐一解决各种矛盾问题以求得功能关系的合理与完善。在这三部分的构成关系中,交通联系空间的配置往往起关键作用。

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基本空间形式。

1)水平交通空间布置要点:

应直截了当,防曲折多变,与各部分空间有密切联系,宜有较好的采光和照明。

2)垂直交通空间布置要点:

位置与数量依功能需要和消防要求而定,应靠近交通枢纽,布置均匀并有主次,与使用人流数量相适应。

3)交通枢纽空间

使用方便,空间得体,结构合理,装修适当,经济有效。应兼顾使用功能和空间意境的创造。

在公共建筑设计中,考虑到人流的集散、方向的转换、空间的过渡以及与过道、楼梯等空间的衔接,需要安排门厅、过厅等形式的空间,起到交通枢纽与空间过渡的作用。

门厅出入口部分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要求:一是使用方面的要求,二是空间处理方面的要求。

(2)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的概念是,将空间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加以组合、划分;

功能分区的原则是:

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并按主、次,内、外,闹、静关系合理安排,使其各得其所;同时还要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按人流活动的顺序关系安排位置。空间组合、划分时要以主要空间为核心,次要空间的安排要有利于主要空间功能的发挥;对外联系的空间要靠近交通枢纽,内部使用的空间要相对隐蔽;空间的联系与隔离要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恰当处理。

(3)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

人流疏散分正常与紧急两种情况;正常疏散又可分为连续的(如商店)、集中的(如剧场)和兼有的(如展览馆)。而紧急疏散都是集中的。

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要求通畅,要考虑枢纽处的缓冲地带的设置,必要时可适当分散,以防过度的拥挤。连续性的活动宜将出口与人口分开设置。要按防火规范充分考虑疏散时间,计算通行能力。

(4)功能对于单一空间量、形、质的规定性

单一空间的大小、容量、形状以及采光、通风、日照、采光、通风、温度、湿度等)条件是适合性的基本因素,同样是建筑功能问题的重要方面,应在设计中综合考虑。

二、公共建筑的需求设计

1、公共建筑的用电设备种类与数量众多,主要包括:变压器、电加热负载、给排水、电梯、照明、中央空调和其他混合负载等等。而各种机电设备的能耗具有较大的节能空间。同时,面向建筑内的机电设备实施节能,相对于改变窗体结构、建筑的墙体而言,具有对建筑物正常使用影响小、见效快等优势

(1)公共建筑的中央空调能耗现状。一般地,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大部分建筑的中央空调实际热负载在绝大部分时间内远比设计负载低,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百分之四十以上,而且末端舒适度、辅机和主机三者未能实现合理动态调节,导致电能浪费严重,系统效率较低。

(2)公共建筑的其他动力设备及电梯系统能耗现状。目前,全国电梯保有量的百分之二是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电梯,节能潜力是非常巨大的。不过公共建筑中给排水等其他能耗设备通过采取一定的控制手段,也会有一定的节能空间。

(3)公共建筑的照明系统能耗现状。现在,全封闭空间模式是许多公共建筑所采用的空间模式,完全依靠人工照明进行采光,照明系统通常都是连续照明,在上班时间段,增加了室内热负荷,也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可以选择不同的照明节能措施根据实际需求,对提高节约能量、光效是非常重要的。

(4)公共建筑的供配电系统能耗现状。供配电系统相应的时间内产生能量损失(无功、有功电量),并在通过变压器、开关、导线等设备进行传输的过程中,会产生功率损失(无功、有功功率)。

2、解决方案——大型公共建筑机电设备节能整体。基于对大型公共建筑的了解应该通过变频技术、建筑智能化技术、能源监测管理技术等综合节能技术的应用,从运营服务层面、设备改造层面、节能管理层面,提出整体解决方案应对大型公共建筑机电设备节能,帮助建筑实现能效提升,以满足建筑功能为前提。

(1)节能管理:要提升节能管理水平,建立楼宇能效管理中心。楼宇能效管理中心由环境控制、设施管理、能效管理组成三层能效监测管理系统,使建筑获得能效提升从管理角度来实现,与此同时,对稳定节能效果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用能单位可以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调整分局从管理中心获知每日用电情况。

(2)设备改造:从建筑机电设备运行改善入手,来解决建筑高能耗及环境改善问题。

第一、改造中央空调系统节能。作为大型公共建筑最主要的用电设备的中央空调系统,针对它的节能不仅对改善建筑环境空气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还能为建筑整体运营成本的下降带来最直接、最大的效益。①空调水系统节能控制。对冻水循环、冷却及冷却塔系统分别加装智能温度传感器、调速控制器、流量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等,实现符合负荷要求的合理性调节。②冷主机的节能控制。为了提供制冷主机的运行效率,通过设定运行参数,优化主机运行模式、调节制冷主机供回水温差及冷却水、冷冻流量,从而实现制冷主机的最佳COP值;③排风系统的节能控制。排风系统的改造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内的热舒适性,还可以起到节能降耗的效果。对风系统各分支管路风阀进行检测,提升建筑内的空气品质,保证各区域送风的平衡,进而实现热舒适度与节能的结合。④空气处理机的节能控制加装空调处理机变频控制系统,对风系统各支管路风阀进行节能控制,优化空调机组的控制模式,通过合理利用新风取得优化节能的效果,并保证各空调区域换气次数和压力平衡;

第二、改造电梯系统及其他动力设备电。对拥有多部电梯的场合,要想在保障运营服务品质的基础上提高其整体使用效率,可根据电梯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使用特点建立群控系统。当然,采用变频器调速取代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也是以提高电动机运行效率为目标的节能措施。同样的,其它水泵、风机也可适当采用变频调速等手段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第三、改造照明系统。通过提供经济技术指标良好的照明节能方案,帮助用户实现节能目的,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用能需求;实现对公共照明系统按各种模式实现分线路、分区、分时的群控功能,可采用自动化控制手段,对公共照明区域,必要时辅以配电线路的改造。

第四、改造供配电系统。配电系统的降损节能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功率因数,减少高次谐波,保持三相负载平衡,无功补偿技术、变压器的合理使用等。

3、管理现状——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现在,在我国大型公共建筑没有专职的节能管理人员的公共建筑超过百分之七十,在调查结果中发现我大型公共建筑的专职节能管理人员占所调查建筑总数的百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目前基本无人从事节能管理工作在我国大型公共建筑中。企业内部不能及时掌握能源的整体消耗情况,普遍没有建立相应的能源管理制度,对主要用能设备的节能状况和运行情况也未能及时把握。总体来说,建立企业内部的节能管理体系已经变得非常的迫切的,因为大多数大型公共建筑业主的用能设备管理仅仅是从安全使用的角度考虑。

4、运营服务: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稳定节能效益,提供在线持续节能服务。用户可以获得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服务,在实施节能改造后。与此同时,利用控制策略进行的节能调节,针对实时监测的情况,保证了建筑末端环境的二氧化碳浓度、照度、温湿度等的要求。通过建立在深圳达实总部的“城市能源监测管理平台”提供的在线检测服务,二十四小时监测建筑的实时运行参数,提供故障排除和诊断,避免出现失修或过修的状况,实现传统的定期维护模式向实时状态维护模式的转变。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核心目标:打造低能耗、高舒适的建筑运行环境,来实现四大目标:打造智能建筑,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健康舒适,改善环境品质;延长设备寿命,优化系统运行;减少运营成本,降低整体能耗。

参考文献

[1]程大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9

[2](日)小林克宏《建筑构成手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建筑设计的功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业建筑;节能减排;方法策略

传统工业建筑,产生噪声,污染空气、水资源的同时,也大大的缩短了建筑本身的使用寿命,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绿色节能环保建筑设计理念的宗旨是节约能源、土地、水资源、建材,将体现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融入工业建筑设计是工业建筑技术的趋势。

1 节能意识的提升

我国设计行业目前对于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均有着统一的国家设计标准及地方设计标准,但是对于工业建筑却始终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设计标准,很多地方的工业建筑设计根本没有考虑节能设计,即使设计人员参照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了节能设计,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时也可能不会采取节能措施,这些都主要归于人们是否对工业建筑具有节能意识。工业建筑是指从事工业生产及为生产服务的各类建筑物及构筑物的总称,它们是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机械设备的布置要求而设计的。因此相对于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来说,工业建筑不仅在外形及体量上与民用建筑具有很大差异,而且功能使用要求上也不同,如果采用跟民用建筑相同的节能设计标准设计,不仅使建设成本增加,还会浪费能源,损失将会是巨大的。反之,如果不考虑节能设计,在工业建筑建设中,看似缩减了一次性投资,但是在工业建筑的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损失数量和废弃物排放的数量也是无法估量的,综合比较也并不经济。因此,提升节能意识,制定和推广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已变得十分必要。

2 工业建筑外部环境的节能措施

2.1 合理地对建筑的外在环境进行考虑、设计

建筑分布以及选址设计在建筑外部环境节能上是需要第一位考虑的。获得更多日照以及避开风口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基础,但是,工艺设备方面的布局和选址却是影响工业建筑建造的主要因素,工业建筑外部环境以及工业耗能量的多少也由其决定。所以,应充分的了解建设地段的地理位置、地貌、地形、气候类型、水文及其他自然环境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建筑设计方案与能耗节能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工业建筑的科学布局、选址上进行一系列的合理考虑,而这也是工业建筑节能工作的首要步骤。

2.2 剖析建筑的外形和空间结构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就是我们所说的建筑物体形系数。体形系数越小,建筑空间构造就越合理、科学,规划布局也就越整齐。所以,使建筑物的体形系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并使建筑功能满足各方面要求,成了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目标。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要与工艺、暖通及其他专业密切配合,建筑设计师不仅要依据生产工艺需要,了解厂房周围环境,合理选取厂房的位置,还要配合暖通专业,为其提供建筑物室内供暖以及空气调节的温度限度值,使其进行合理的供暖及空调设计。

3 节能工作里的单体建筑

3.1 从建筑的立面、平面看工业建筑的节能

建筑设计师也应该立面和平面的设计创作统一考虑。在满足工艺设计要求及防火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将立面设计和外门窗朝向、门窗数量以及外墙厚度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既可以降低能源消耗量,又使得建筑物的外立面设计得到优化。相比于其他维护结构部分,门窗部位的传热消耗最大,所以在门窗的设计上,应在满足通风、采光等条件下,严格控制窗墙面积比,依照建筑设计标准,科学地设计出建筑立面。建筑设计师应将外立面设计与节能设计结合起来,在使建筑物能源消耗合理的前提下,将建筑外立面设计的新颖、活泼,具有现代气息。

3.2 从外墙设计看工业建筑节能

由于外墙面积在外部围护构造里占有的比例最重,所以,工业建筑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来自于建筑物外墙的热消耗。原因在于,建筑物的外墙体如果传热系数较大,就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能源消耗。所以,建筑物节能设计工作的核心是外墙的保温隔热设计是否合理。由于大多数工业厂房的特点是跨度较大,层高较高,且层数不多,多为一~二层,所以,其结构形式大多数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因此建筑物外墙材料一般采用轻集料混凝土砌块,设计时应尽可能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砌块材料,保温采用外墙外保温形式,保温材料也尽可能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新型环保保温材料,使外墙的传热系数满足外墙节能设计要求。

3.3 从门窗设计看工业建筑节能

在建筑物的外部围护构造里,门与窗成了重要的耗能因素。在建筑物构造中,门窗的热能源消耗就达到了40~50%,这是建筑节能工作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夏天的光照以及冬天的风雪主要从建筑物的门窗进入,门窗若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那么建筑物的节能工作就可以得到提升。总的来讲,相比较于墙的导热程度,窗户的导热系数明显要高许多,所以,建筑物节能成果很大程度上是由门窗设计是否合理决定的。门窗的抗风压、水密性、气密性、传热系数、采光性能等各项指标均应满足国家标准,使外门窗的传热系数满足节能设计要求。

3.4 从屋面设计看建筑节能

建筑物最顶层四季舒适度的核心在于屋面的隔热保温功能。当前工业建筑厂房一般是一层或两层,在护结构中,屋面占着很大的面积比值,所以,屋面的节能设计工作显得愈加关键。屋面的节能设计重点在于:首先吸水性强的材料不应选择用于屋面的保温设计层,因为屋面保温层吸入大量水分会极大程度地削弱保温材料的保温功效,并且还会增加屋面荷载,甚至破坏屋面及建筑物;其次,导热系数大或容重大的材料也不应选择,这样可以减低屋面传热系数,并且增大屋面荷载;第三,大跨度的工业厂房尽量采用结构找坡,可以省去找坡层,减少屋面荷载。屋面采用轻质、高效、防水的保温材料,使屋面的传热系数满足屋面节能设计要求。

3.5 “以人为本”创建环保节能工业建筑

将节能环保和追求自然舒适环境相结合,建筑设计师应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加入绿色环保理念。工业建筑由于生产工艺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用水、用电、用煤,用气等能源使用,也可能产生污染,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如果想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一定要做到节能减排。节能和减排是互为联系密不可分的,设计源头上做到节能、节材,生产过程中才能做到减排、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使生产企业节约能耗,降低成本,也让使用者在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中工作,身心愉悦,劳动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会被调动起来,企业生产效率会大大提升,产品的品质也会相应提高,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对此,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功不可没。

4 总 结

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使得工业建筑设施的投入在飞速增长的同时,工业能源消耗量也在急剧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个人都需要有节能意识,作为建筑设计师的我们更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工作。“节能环保,人人有责”,从现在开始,每一项节能设计都需要投入精力,与国家对社会、企业的相关节能政策相符合,使节能技术水平得到提升,设计出自然优美、经济环保的工业建筑,使我国在工业建筑节能这一领域取得显著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童伟.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