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经验总结

德育经验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育经验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德育经验总结

德育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取环;绝经妇女;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71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4―0178―01

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并逐渐消失,雌激素低落,生殖器官出现萎缩。绝经后妇女宫颈口紧闭缺乏弹性,难以扩张,子宫萎缩将加重宫内节育器(IUD)对子宫内膜及肌壁的损伤及嵌顿,随绝经年限的延长,将增加取环手术的困难。以往部分绝经后妇女IUD摘取困难(即IUD不能一次顺利从官腔取出)这一问题常困扰着我们,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经过一年的摸索,在术前准备上做了改进,术前常规行子宫B超检查,按子宫大小给予分组,自2008年1月―2008年12月对38例绝经后妇女取IUD。均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08年1月―2008年12月到我部门诊要求取环的绝经后妇女,均为放置金属单环(圆形或三角形),身体健康,无生殖器恶性病变及急慢性炎症,年龄47―62岁(平均50岁),绝经3个月―18年(平均2.1年),置环年限12~36年,平均19年。

1.2方法:详细询问既往使用IUD史,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白带常规检查,并进行B超检查,确定环位,按照子宫的大小分为三组:①子宫大小正常者,按妇科手术常规,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外阴、阴道严密消毒下无菌操作,一般不需扩宫颈口,探针探测环的位置方向,取环钩钩住环轻轻拉至宫口取出。如宫颈内口紧或宫颈外口缩小,环通过宫颈口时阻力大,这时需要1―5号宫颈扩张器扩开宫颈口,然后再牵拉环取出。②子宫稍偏小、宫颈萎缩不明显且无米索前列醇禁忌症者,取环前2―6h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100―200ug,置药后卧床休息2h以上。按常规进行取环手术。术中宫颈软化好,宫口松弛,扩宫器按顺序扩至5号。患者不适感较轻。③子宫明显缩小、宫颈萎缩者,给予口服妈富隆218,出现阴道流血的,血量减少后即常规取环,如未出现阴道流血,停药7d后取环。如宫颈内口紧,需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口,至能顺利通过5号扩宫器,探针探测环的位置方向,取环钩钩住环轻轻拉至宫口取出。在取环术中如探针能探到环,但取环钩钩不上,可在便携式B超引导下看到取环钩,钩上环后牵拉至宫口。术后对于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于20ml及妈富隆停药后出血未干净者,常规给予抗生素静滴及口服宫血宁2粒,3/日,一周。术中顺利者常规口服抗生素3d。

2 结果

取环38例中,取环顺利27例,取环困难11例,需扩宫颈口13例,取环钩钩断节育环用卵圆钳取出1例,在B超下取出3例。由于术前在B超指导下分组,准备充分,所有IUD均一次性取出,成功率达100%,较未分组前取环成功率明显提高。取环术中及术后病人均未出现明显不适。

3 讨论

进入绝经期的妇女,由于卵巢功能明显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子宫萎缩,宫颈弹力降低或消失,宫颈变坚硬,宫内口变窄,导致节育环变形、移位、嵌顿,造成取器困难或取器失败。因绝经期妇女子宫壁薄、脆,操作时动作应轻柔,以免子宫穿孔及脏器损伤。本人在取环手术中总结了以下临床经验,供同行们参考。

3.1术前准备:应做好细致耐心的思想工作,服务热情周到,让患者觉得你可以信赖,以解除思想顾虑。做好妇科检查,了解子宫位置、子宫萎缩情况,B超检查了解环的类型。有无嵌顿和嵌顿的情况。

3.2雌激素药物应用:雌激素可使宫颈黏液腺体分泌增多,宫颈变松软。对绝经时间5年以上,子宫萎缩较小,宫颈组织较硬、弹性较差、变平者,术前可口服乙烯雌酚。手术时可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有益于宫颈扩张,减轻受术者的痛苦,便于IUD取出。

3.3手术时B超的应用:取环困难时,B超导视下操作可了解子宫萎缩程度、IUD的位置、形态、IUD与取环器的关系等,便于节育环的顺利取出。本文有3例在B超导视下顺利取出。笔者认为常规取环失败,应选择在B超监视下完成手术,可避免盲目钩取而给病人造成的不必要损伤及痛苦,以提高取器的速度及成功率。

3.4取器方法。根据节育环的不同,选择取环钩或止血钳。可首选取环钩钩取法,先探清IUD的位置,再用取环钩钩取。当钩住节育环后,如向外牵拉有阻力时,可将钩住的环顺时针方向慢慢旋转180度-360度,再试着钩取;如仍不能取出,复原可再逆时针方向慢慢旋转180度-360度,这样可使粘连或部分嵌顿的IUD与子宫壁分离,从而顺利取出IUD。如取环钩钩不到IUD可在B超的指引下用小刮匙搔刮内膜后,再用取环钩钩取。如部分钩出后仍不能完全取出,可剪断环丝慢慢抽出,抽出后检查环是否完整,B超再次检查宫内有无IUD残留。对取环仍有困难者可在官腔镜下取环。

3.5绝经后节育环的取出时间:一般以绝经一年后为宜。对绝经后取器困难,而无相关症状的妇女可定期随访,不必动员其取出IUD。

参考文献

德育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经验;经验总结

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最受用,这恐怕没有标准的答案,但也不是没有答案。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一步步地进行总结,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在课堂上所实施的教学方法,也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一来,在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能够不断总结经验,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权,从而能够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

一、初中语文教学流程的方向总结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课堂上的教学流程。语文教育者根据经验总结出来这样一条流程方向:第一步就是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开始之前一定要在上课之前进行预习,能够让学生在老师讲课之前对文章就有大体的了解,做完相应的课后习题,剩下不会的题目就可以在老师正式讲课的时候,着重听讲自己不太懂的问题。第二步就是在老师讲完文章之后,提出一些问题来让学生完成,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把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出来,在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的讨论交流中得出答案。最后一步就是老师要将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及时补充正确的答案,对于说出正确答案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人教版中《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文中,老师先让学生在讲课文之前进行内容的预习,在老师讲完文章之后,让学生做后面的课后题,在回答该怎样看待盲孩子影子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回答往往会有一些欠缺,这时候老师就要再进行补充和完善。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所遵循的经验原则

1.学生掌握主动权原则

如何让初中生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权?在传统教学意义上的课堂上老师是作为整个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处于一个被动者的地位,而根据教育工作者多年的经验,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掌握主动权,要让学生去主动地进行学习,给予学生一些能够发挥创造性的课堂活动。比如,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济南的冬天》,老师让学生主动地朗读,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老师要进行奖励表扬,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就是在掌握课堂的主动权。

2.合作学习的原则

德育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听力理解 口语表达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评估

一、教学设计经验

教师在课前设计过程中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找出重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合理规划各个课堂环节的时长,设计问题,并在课后进行教学总结。对于听说课的教学设计,除了以上宏观框架上的设计外,微观上要把握好提问的设计。针对课上播放的视频或音频材料,教师设计出科学的问题,通过老师提问、学生解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处理图像和声音信息,由浅入深地加深理解。如果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不合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或产生挫败感。另外,老师可以针对非语言信息设计一些问题,如场景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语气、表情、动作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思考、展开合理想象,从而实现听说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经验

1.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任务。每次播放视音频材料,教师的问题要比上一轮的问题更深入,从时间、地点、人物深入到对话的目的、场景和人物外貌、举止、心理的描述。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整理答案并书写于黑板上,“学生口述答案、教师书写”是听说课中极为重要的经验,这个过程将学生听力理解的轨迹以书面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个办法可以让学生多次听一个视音频材料的某个片段,每次听或看材料,学生都能解决若干问题,让他们的注意力能集中到更多细节上,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材料的理解。

2.利用非语言信息。由于学生的人生经历和知识储备有限,他们理解某些视音频材料,如竞选演讲、公司情景有困难;另外,中西方文化差异也是造成听说困难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非语言信息对学生在听说过程中的干扰,教师在教学中应渗透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如介绍西方人的思维特点和行为习惯等,并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人物表情、眼神、肢体动作,听人物的语气,正确地听解材料,“听弦外之音”,这句话用在学生的听说训练中非常恰当。教师利用非语言因素进行教学,能培养学生学会观察人物的言行细节、理解人物的反应。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关注交流对象是交流中最重要的部分,它能加深交流者在语言层面的理解。

3.听说中的语法教学。语法即语法结构规律。听说课中的语法教学遵循以下两点:首先,采用概念化教学法,有别于传统教学法,概念化教学法是让学生自行观察总结规律并形成概念的方法。其次,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若出现语法错误,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表述,尊重学生表述的完整性,在学生完成表述后,教师再示范正确的表述方法并对重点加以强调。

4.口语表达训练。口语表达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输出,能培养学生思维和表达流利性。即使学生表达错误或不敢表达,教师都应该予以鼓励,“说”是一个长期训练的学习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以下方式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一是多样化表达,即教师和学生一起尽可能多地收集和总结多样化的句子,用于表达同一个目的,如表达好恶、询问原因、表达同意与异议等。二是角色扮演任务,即让学生分组表演特定场景中的人物对话,一般两人一组,表演结束后两人交换角色再重复进行一次对话,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变换不同的句式,巩固“多样化表达”中总结的句子。教师在这些环节中充当主持人角色,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帮助和指导他们。

三、课堂教学评估经验

课堂教学评估是教师自查工作效果和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机制,听说课的教学评估主要分为课堂教学情况评估和学生听说水平评估。

其中课堂教学评估主要包括教师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估(如学生的课堂表现、注意力、答题情况)及学生的自我评估(如课后作业,定期自我检查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听说水平的评估则采用百分制的评分形式,评分项有:

1.对视音频材料的听力理解(主题、细节信息);

2.口语表达时语音语调正确;

3.语法正确;

4.语言组织条例清晰、明白易懂;

5.表述时仪表端庄;

6.思维创新,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师每两周对学生的听说水平进行一次打分,动态了解和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反馈给学生本人,督促他们自查,也用于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总之,教师通过课前、课上、课后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和学生一起完成课堂听说任务。这些粗浅的经验在教学中能起到一定作用:强化了语言专业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课堂上训练了理解和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外语读写能力也有潜移默化的辅助作用,为深入学习外语和适应职场生活打好基础。同时,在高强度的听说训练下,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会了观察与分析,能应对不同场合和语境下的交流任务。

参考文献:

[1][法]Guy Capelle,Noelle Gidon,Reflet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德育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综合防灾 实践经验 借鉴研究

中图分类号:G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73-02

1 引言

2013年3月1日,《云南省自然灾害救助规定》正式施行,成为全国首个与国务院《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相配套的地方法规。云南作为自然灾害多发省份,该规定的制定实施显得尤为迫切,也因此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期待。2002年7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等单位共同编著的《城市规划读本》第三章第十节“综合规划与防灾减灾”中指出综合防灾主要是对灾害发生后的各项救灾、减灾等措施要统筹安排,体现出综合性的策略。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困面大,农村分部比较零散。目前的主要任务仍是大力发展经济,而多发的自然灾害对云南的现代化建设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据统计,云南每年由于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元。灾害不仅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并随着地区内部相互关联性的增强,减少灾难造成社会各方面的损失,各种灾害的影响已经成为阻碍云南经济发展和边疆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综合防灾的实践经验的梳理,尝试提出适合云南防灾建设的一些建议,最大限度减少灾难造成社会各方面的损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云南综合防灾的现状

近日,云南省以政府令形式公布了《云南省自然灾害救助规定》(以下简称《救助规定》),自3月1日起施行,成为首份与《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相配套的地方法规。《救助规定》指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省减灾委员会为省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全省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配合国家减灾委员会协调开展特别重大和重大自然灾害救助活动,协调开展较大自然灾害救助活动。省民政部门负责全省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承担省减灾委员会的具体工作,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救助规定》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技术支撑系统,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信息共享平台和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信息系统。

云南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云南综合防灾减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云南的综合防灾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1综合防灾能力仍比较脆弱

在云南许多地方,目前尚未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防灾减灾规划。首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理论研究如何运用到现有的规划体系中,缺少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理论支撑;其次,地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保证,其难于协调的症结在于出自不同的规划思想和管理部门;再次,缺乏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灾害和财产信息,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等。还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规划。

2.2防灾工作中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明显欠缺

云南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最近两年以来,暴雨、雷电、泥石流、低温冻害、雪灾、地震均比以前严重。特别是2008-2014年,地震、干旱(连续五年干旱)、泥石流、雪灾等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类型不断增加,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频发的自然灾害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2.3 缺乏综合防灾管理教育,社会防灾意识薄弱

在云南,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每年造成非正常死亡的人数超过2万人,伤、残超过1万人,经济损失达100 亿元左右。调查显示,灾害后果如此严重,与民众的防灾意识淡薄有很大的关系。民众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了解十分有限,甚至对这方面的知识根本不了解。因此,如何加强普通民众的防灾教育,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救互救能力已成为目前做好安全工作的一项刻不容缓任务。

2.4 综合防灾投入长期不足,与实际需要相差很大

2.4.1防灾减灾科技人才投入不够

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①

2.4.2科普宣教投入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在云南高校及中小学校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

上述种种问题表明, 我省综合防灾的现状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是很不适应的。面临的灾情和经济的迅速增长, 我们必须有一个共识:综合防灾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3 国外综合防灾管理的现状

发达国家经过多年探索,目前大都形成了运行良好的综合防灾管理体制和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包括应急管理法规、管理机构、指挥系统、应急队伍、资源保障和信息透明等。但由于各自的行政管理体制与法律制度不同,在应急组织管理体系的设置与职能上,也不尽相同。

1979年,美国成立了联邦应急管理署,将全国多个联邦应急机构的职能进行合并。2003年,联邦应急管理署与22个联邦机构整合组成国土安全部。联邦应急管理署直接向总统负责,下设国家应急反应队,另有5000多名灾害预备人员,实行军事化管理②。

俄罗斯早在1994年设立了联邦民防应急和减除自然灾害影响事务部,负责整个联邦应急救援的统一指挥和协调,直接对总统负责。

日本中央防灾会议是综合防灾工作的最高决策机关,会长由内阁总理大臣担任,下设专门委员会和事务局。各都、道、府、县也由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挂帅,成立地方防灾会议(委员会),由地方政府牵头的防灾局等相应行政机关来推进地震对策的实施。③

英国政府应对具体灾难,一般由所在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处理,而不是依赖中央机构。中央政府设有国民紧急事务委员会,委员会秘书负责指派“政府牵头部门”,委员会本身则在必要时在内政大臣的主持下召开会议,监督“政府牵头部门”在危急情况下的工作。

德国是建立民防专业队伍较早的国家,全国除约6万人专门从事民防工作外,还有约150万消防救护和医疗救护、技术救援志愿人员。这支庞大的民防队伍均接受过一定专业技术训练,并按地区组成抢救队、消防队、维修队、卫生队、空中救护队。

法国的民防专业队伍主要由一支近20万人的志愿消防队和一支由8万预备役人员组成的民事安全部队组成。民事安全部队编成22个机动纵队、308个收容大队和108个民防连,分散在各防务区、大区和省,执行民事安全任务,战时可扩编到30多万人。④

日本是重灾大国,它的第一部《防灾法》可以追溯到1880年。它也是全球较早制定灾害管理基本法的国家。目前日本拥有各类防灾减灾法律50多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47年制定的《灾害救助法》和1961年制定的《灾害对策基本法》。

发达国家在危机管理中,不仅政府积极参与,市民也通过非政府组织等介入管理,形成了政府、非政府组织、市民责任共担的危机管理体系。调查发现,发达国家大都具有完善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对与防灾减灾及灾害应急等有关的一些重大事项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

4 国外综合防灾的实践与经验及其对云南的借鉴

通过对国内和国外在综合防灾现状的对比,笔者认为云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外综合防灾进行经验的借鉴。

4.1要建立统一的、专门的灾害应急管理机构

长期以来,云南由于受分门别类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的限制,形成了单灾种如台风、暴雨、洪水、干旱、地震等分部门、分地区的单一灾害管理模式,造成全省缺乏统一有效的应急管理指挥系统。从灾害综合管理的角度看,借鉴国外灾害应急管理机构设置的经验,云南应当建立适合云南实际的、统一的、专门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

4.2要制定灾害管理基本法,健全自然灾害法制与计划建设

就目前的情况看,国家已制订了同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法令近百件。特别是1978 年以来,中国的灾害立法工作开展较为顺利,颁布了许多有关灾害的法律,如《防震减灾法》《防洪法》等,但尚无一个综合性规范防灾减灾工作的基本大法,致使减灾领域中许多需要法律调整的关系和问题无法可依,可操作性不强;缺少针对地方的减灾基本计划,以及各级政府的计划。我们认为,由于灾害问题的复杂性、群发性,迫切需要制定全省性的灾害管理的基本法律, 并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使立法工作适应于目前和未来的灾害管理工作需要。

5 结语

综上可以看出,尽管国外综合防灾管理模式因国情不同而各具特色,但核心内容实质都是一致的:依据法律建立的立体化、网络化的综合防灾体系;从上到下的常设专职机构,以及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抢险救援队伍;超前的灾害研究和事故预防机制;普遍的灾害意识培养和全社会的应急培训;充足的应急准备和可靠的信息网络保障等等。也就是说,云南要想在综合防灾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必须从以下几个重点方面做好:

5.1要建设好地区应急指挥体系

灾害应急指挥系统是灾害应急的中枢系统,是综合防灾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对于一个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当灾害或事故发生后,政府的初期应对十分重要。有条件的地区,有必要建立备用中心或流动指挥系统,便于应急指挥中心不能正常使用时,可以通过备用指挥系统有效地指挥救灾抢险。

5.2要建设好地区灾害情报体系

为了确保灾害发生后有效地收集传递情报,灾害应急预案中应该制定详细的灾害情报的收集、传递等方案。灾害发生后,应急指挥中心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收集灾害情报,并在此基础上评估灾情的变化趋势,便于有效地指挥救灾抢险。作为政府部门更应该考虑如何向灾民提供诸如避难场所的位置、救灾物资的发放、灾害的演变趋势等急需的情报。在灾害应急预案中,云南应该制定建立灾害情报传递的专用情报系统,如灾害卫星传输系统、防灾无线通讯网络系统,并对各种情报的收集、传递、公开方法、手段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5.3要建设好地区急救医疗体系

当灾害发生时,尤其像地震等大灾害,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受伤人员能否得到及时抢救和治疗将直接关系到伤员的生命。因此,灾害发生后迅速组织抢救受伤人员是应急救灾抢险中的首要任务之一。灾害应急预案中,就灾害医疗急救体系制定详细的规划应包含灾害时指定应急医疗机构,配备必要的救灾医疗设备和物品。

5.4要建设好地区应急避难体系

当预测到灾害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时,处于危险区域的民众,首先应该转移到安全的避难场所。灾害避难场所的多少和分布将影响着救灾抢险的效果。所以,灾害应急预案中应该包含应急避难体系的要素。避难体系应该包括避难设施、避难所运营与管理、救灾物资的储备、调拨和分配等要素。

总而言之,云南综合防灾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我们积极借鉴国外的适合云南实际的综合防灾模式和方法来完善云南的综合防灾系统,只有经过全社会各方面共同不懈的努力,才能保证云南的综合防灾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才能让社会持续的和谐发展。

注释:

①王阳:国内城市综合防灾研究.中国地理,2003 年第7 期。

②孔庆礼著.发达国家综合防灾的启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年版。

③姚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美国的经验及其启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第7期。

④周锡元,马东辉,苏经宇等.现代城市安全保障与重大灾害应对策略浅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参考文献:

[1]孙悦然(编).综合防灾减灾战略与对策论文集[D].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年版

[2]陈丽(编).国内综合防灾系统评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周锡元,马东辉,苏经宇等.现代城市安全保障与重大灾害应对策略浅议[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郑双忠.城市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指标消防科学与技术[M].2006.4.

[5]李敏(编).美国综合防灾浅析[M].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2007.

德育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德国马克 货币国际化 影响因素

一、德国马克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国际化的起始期(1948-196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仍使用原来流通的旧货币――帝国马克。由于物资匮乏,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希特勒时代的就货币几乎成为废纸。1948年4月在美国军官Tennenbaum的主持下,德国财政金融专家和盟军政府代表开始研究币制改革的问题。1948年6月19日,美、英、法三国军事占领当局宣布,在其军事占领区实行币制改革,6月20日新货币“德意志马克”正式发行,次年5月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法定流通货币。

1954年以前,西德的外汇管制相当严格,对外贸易进出口实行许可证制度,进口用汇需要申请,出口商品的外汇收入需要在规定额度内出售给制定银行。20世纪50年代以来,原联邦德国经济、贸易快速增长经常账户顺差大量积累,为放松资本流出的管制奠定了基础。1952年德国首次个案批准居民对外直接投资;1954年废止了“封锁马克账户”,设立“自由资本马克账户”,并开始实行新的对外支付制度;1956年德国居民可对外进行证券投资;1957年又放宽了对非居民国内投资的清算和资金汇出的限制,对资本流出的限制基本取消。德国自1954年外汇管制开始逐步放松,至1958年已正式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1961年跨境资本交易的自由化在《对外贸易和支付法》中得到明确。

在这一阶段,德国成功完成了币制改革,并开始放松对资本流出和对外贸易外汇的限制,实现了马克国际化的起步。但是当时德国国内的金融市场并没有对外开放,对于资金流入和非贸易支付仍有很强的限制。

(二)马克国际化的调整期(1960-1980)

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马克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逐渐增强,资本流入开始增加,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德国央行被迫大量收购外汇,这使得国内的通胀压力日益增大。为此德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管制:1960年6月,德国开始限制本国银行向非居民存款支付利息,并对非居民购买本国货币市场票据、居民与非居民间回购协议下的证券交易进行限制。1965年3月,德国对非居民投资国内债券的利息收入征预提税,目的是通过价格手段,减少国外资金流入的动力。1968年德国联邦银行与本国商业银行签订“君子协定”,规定只能在德国境内发行马克债券,发行规模也须经央行核准,并要求本国银行获得许可后才可以接受与跨境商品和服务无关的国外资金。

1969年,国外资金流入的压力有所减弱,联邦德国及时调整对资本流入的政策,曾一度取消了本国银行接受国外资金、非居民存款利息支付、非居民购买票据等方面的限制。但到1971年5月美元危机之后,国外资金流入的压力又明显增大,德国再次恢复了有关限制措施,并于1972年3月起对国外借款实行现金存款准备金要求。1973年,原联邦德国控制资本流入的力度进一步加强,要求居民境外借款须经许可,向非居民转让国内债权、非居民购买国内股票也都要经核准。

1972年,IMF首次提及马克为国际储备货币,此后马克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开始大幅提高。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贬值,马克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为稳定马克的币值,联邦德国与其他西欧八国组成联合浮动集团,相互间货币汇率波动幅度锁定在2.25%以内,这样既消除了固定汇率制度下美元贬值给马克带来的损失,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马克快速大幅升值对德国经济的冲击。

在这一阶段,对资本流入管制政策的及时反复调整,以及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与欧洲汇率联动机制建立等政策间的相互配合,为稳定马克币值提供了有力保障,这是下一阶段大力推进马克国际化的坚实基础。

(三)马克国际化的推进期(1980-1998)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德国开始逐渐放松对资本流入的管制,1983年德国允许外国人进入马克债券市场,开始向外国人发行马克债券;1985年取消了对以马克为单位的欧洲债券的发行规模和发行时间的限制。至1984年12月德国彻底实现了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在汇率调整方面,1985年德、美、日三国签署了《广场协议》,美国逼迫马克和日元升值;1987年德、美、日三国又签署了《卢浮宫协议》,美国进一步要求德国降低国内利率。起初德国同意降低利率,干预外汇市场,但是不久便发现了国内通货膨胀的苗头,立即上调了回购利率,保障了马克币值和国内物价水平的稳定。

为了推动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自1980年起,德国放松了对证券交易的限制,鼓励银行参与证券交易,1986年又扩大了银行经营的业务范围,此后德国的银行海外业务开始迅速扩张,至1990年德国在国外的银行分支机构达到225家。1989年东西德国统一,货币也实现了统一,西德马克在德国全境使用。20世纪90年代,随着德国金融体系的健全完善,德国的金融市场也蓬勃发展起来,为马克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1989年德国取消了利息收益预提税和更多的限制金融市场发展的规定;1990年德国期货交易所(DTB)成立;1997年德国提出第三次振兴金融市场法案,以促进股票市场、信托业及金融控股公司的自由化;1998年全电子化的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成立。这些举措和便利条件大幅增强了以马克计价的金融工具的吸引力,使得马克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比重逐步上升,推动了马克国际化的迅速发展。

二、德国马克国际化的表现

(一)马克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

就国际货币的计价结算职能来看,马克的地位仅次于美元,是国际贸易结算的第二大币种。马克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80年代起德国的出口商品中大约有80%都以本币马克计价,与此同时德国出口规模也快速上升,1980年至1989年间德国出口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从9.9%上升至11.4%,这也就意味着当时的世界贸易出口贸易中有近10%的比重都以马克计价。90年代以后,随着西欧和东欧贸易联系的不断扩大,马克的使用范围也更加广阔了,到1992年,全球出口贸易中以马克计价的比重已经升至15.3%。

(二)马克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地位

1970年,马克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只有约2%。197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次提及马克为国际储备货币,此后马克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开始大幅增加,至1980年已占到15%的份额,一度成为继美元之后的第二大储备货币。1989年马克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曾高达18%,其后的几年随着美元重新恢复强势,马克在储备资产中的地位稍有回落,基本维持在14%的比重上。198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组成“一篮子”的货币,德国马克在特别提款权中占比19%,仅次于美国的42%位居第二,同一时期日本以13%的份额居第三。

(三)马克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在国际金融市场中,马克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且比重逐年上升,1974年马克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份额为7.3%,这一比重在1980年已上升至21.7%。据德国联邦银行估计,90年代中期境外流通的马克占其货币发行的30%-40%。此外,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1989年-1992年马克在全球场外外汇交易中的占比由27%大幅提高到40%。1998年欧元诞生前,全球外汇市场交易中马克所占比重为15.1%,其份额接近日元和英镑的总和。

此外,在官方外汇市场,马克作为干预货币的地位也较为突出。在1970到1990的20年里,马克一直是美联储干预外汇市场最重要的货币。在欧洲货币体系的外汇市场干预中,马克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到80年代末期,马克在美联储和欧洲货币体系的干预货币构成中都占有了超过一半的份额。详见下表。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马克在欧洲债券市场上也占有很大的份额。起初德国货币当局曾一度限制马克债券的发行,1968年德国央行与商业银行签订“君子协定”,规定银行只能在德国境内发行马克债券,且发行规模须经央行核准,因此直到1984年欧洲马克债券的发行量仅为43.2亿美元,在总发行量中只占5.3%的份额。1985年德国取消了对以马克为单位的欧洲债券的发行规模和发行时间的限制,马克债券的比重才开始大幅上升,到1988年,欧洲马克债券的发行量已增长到236.6亿美元,占总发行量的13.2%,在1985-1996的11年间,欧洲债券市场以马克计价发行的债券比例为年平均值11%。

三、马克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稳步增强的经济实力

经济实力强大不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充分条件,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经济实力越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就越大,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就越好,该国货币自然也就越坚挺,更加受到市场的追捧。二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发展,与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美国的差距也日益缩小,1950年德国的GDP仅为美国的14%,1990年德国GDP已达到美国的26%,这意味着德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大幅提高。1980年德国跃居欧洲第一大经济强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排名也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位,稳定的经济增长势头为马克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持续增长的贸易规模和长期巨额的贸易顺差

与经济实力因素相同,贸易规模也不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充分条件,而是货币国际化的必要推动因素之一。贸易规模的扩大会使本国货币在国际结算中充当计价工具的优势增强,进而提升本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在1980年至1990年间,德国出口贸易额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稳定增长,并且一直保持在10%以上;1990年东西德国统一,重建东德产生了的巨额资金和物质需求,曾导致90年代德国经常账户一度出现恶化趋势,但很快德国便消化了这些国内需求,贸易增长的势头重新恢复。

德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德国出口的发展,还促进了德国金融业的国际化。1975年-1990年间,德国在海外的分支机构由68家增加到225家,这也间接的为马克国际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由于德国的出口额及增速都高于进口,几十年来德国的经常账户几乎一直处于顺差状态,巨额的贸易顺差还为德国积累了充足的外汇储备,这为稳定马克币值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对德国马克国际地位的提高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有利的贸易结构

在德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中,出口占世界的比重远高于进口,且出口贸易竞争力也较强。在以往的很多研究中,不少学者都总结出了发达国家出口贸易多以本币计价这一规律,从实际的数据中来看,德国的情况也符合这个规律。自1980年起,德国的进口商品以马克计价的份额约为50%左右,而同期德国的出口商品中大约有82%都以马克计价。由此可见,德国保持强劲的出口是马克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条件。

下面我们来重点分析德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了解了德国出口贸易结构的特点之后,便自然会明白为什么在德国的出口贸易中高达82%的份额都以马克计价。下文总结了在80年代马克国际化迅速发展时期,德国出口贸易结构呈现出的三大特点,进而分析了马克作为计价货币被广泛使用的原因。

其一,从出口的地区结构来看,德国对欧洲地区出口的比重增加:上世纪末德国的贸易出口每年有60-70%是出口到欧洲地区的,且这一水平一直比较稳定。鉴于德国与欧洲地区紧密的贸易关系,同时又作为本地区第一大经济体,马克顺其自然的在德国对欧洲地区的出口中充当了主要计价货币。其二,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比重下降(见下表):1980-1989年,德国对工业化国家的出口份额从10.5%增加到13.1%,十年内净增了2.6 个百分点;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份额却由7.5%降至6.5%,对发展中国家贸易份额的下降虽然不利于马克的国际化发展,但是好在下跌幅度不大,并且对工业化国家出口份额的增长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对欧洲国家的增长,所以基本可以抵消掉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比重下降的不利影响。其三,从出口的产品结构来看,出口产品中制成品的比重上升:德国出口留易中的制成品比重从1982年的87%上升到1986年的88.7%和1990年的90.9%。由于在贸易中原材料、燃料等初级产品大多都以美元计价,而制成品以他国计价的商讨空间却很大,因此德国出口结构中制成品比重上升,也是马克国际化的有利因素。

(四)对外稳中有升的汇率水平

币值稳定是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马克价值的稳定对外表现在其稳中有升的汇率水平上。1975-1989年,德国马克汇率的平均变动幅度仅为1.0%,为西方工业化国家中的最低。马克诞生的五十年来,除1949年和1983-1985年马克对美元出现短暂贬值外,其他年份几乎都是稳定的、升值的。马克汇率的稳中有升,为其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马克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在独立货币政策、资本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三难选择之间,德国放弃了固定汇率,选择了独立货币政策和资本自由流动。货币当局一方面让马克汇率自由浮动,允许马克升值,同时又借助欧洲区域内的货币联动机制,降低投机资本对马克汇率的冲击。

德国通过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减少了对其他欧洲货币名义汇率的波动;并且依托货币联动机制,欧共体区域内的一些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还分担了马克的升值压力,这表现在:当市场普遍预期马克升值时,投机资本有时并不直接冲击马克,而是把注意力放在相对于马克较弱的里拉、英镑等欧洲其他国家的货币上。可以说欧洲货币联动机制,使马克的汇率波动风险大幅减低,避免了德国的资产泡沫,保障了马克对外价值的稳定。

(五)对内极低的通货膨胀率

马克价值的稳定对内表现在其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上。德国马克自1948年投入使用到2002年退出历史舞台的50多年间,除两次石油危机时期通胀率较高外,其余年份通胀率大多保持在3%以下,而同期日本的通胀水平为4.7%,美国的通胀水平约是德国的两倍,且波动程度十分剧烈。长期的价格稳定政策有助于降低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提高马克的国际声誉,这也增强了国际社会对马克的需求,推动了马克的国际化进程。

马克能够长期保持极低的通货膨胀率,首要原因就是德国央行的独立性。二战后德国吸取了战前中央银行听命于政府而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教训,颁布《联邦银行法》规定德国联邦银行制定货币政策不受政府指示的干涉。1948年币制改革后,德国中央银行一直将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首要目标,五十年来央行坚持奉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运用货币供应量、利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及外汇政策等多种货币工具,有效的将国内通货膨胀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为保持物价和马克币值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外,德国多年低通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要归功于工资增长适度。完善的劳动工资制度使产品的人工成本保持在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相一致的合理水平上,从而将物价增长控制在较低水平。德国的《劳资协议法》中规定,劳资双方通过定期谈判规定工资的下限。多数情况下,劳资双方在工资谈判上都比较理智,所定的工资增长率一般都略低于上一年的通货膨胀率和劳动生产率。工资增长适度,使产品的工资成本增长合理,物价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有利于德国马克的长期稳定。

稳定的币值为马克赢得了良好的国际信誉,增强了人们持有马克的信心。稳定的币值也有利于马克发挥国际记账单位、价值贮藏和交换媒介三种国际货币的职能,使其成为仅次于美元的世界第二大强势货币。

(六)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和谨慎开放的资本市场

二战后德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使德意志联邦银行逐渐放松了外汇管制。此后,为对资金供求提供便利,德国从60年代起又逐渐放松了对利率的限制。虽然德国央行自50年代起就对资本流出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政策,但是在其后的20年里,对于资本流入却一直采取十分严格的管制。

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德国联邦银行曾试图限制德国马克的国际化,因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资本流入的急剧波动会影响国内的经济稳定。1968年德国联邦银行与本国商业银行之间签订的“君子协定”,规定只有德国商业银行才能发行德国马克债券,并且发行规模取决于中央资本市场委员会的批准。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德国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也逐渐放松金融管制。80年代中期,德国联邦银行承认禁止市场对马克资产的需求是困难的,将马克与世界资本市场割裂也是不明智的,于是联邦银行取消了大多数限定性措施。1985年,德国央行取消了对以欧洲马克为单位的欧洲债券发行规模和发行时间的限制,进一步放松资本管制。1986年后,德国又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银行业务范围,鼓励银行参与证券交易,1997年德国提出第三次振兴金融市场法案,促进了股票市场、信托业及金融控股公司的自由化。

20世纪80年代后期,德国金融市场迅速发展起来,金融机构数量逐渐增多,金融体系也更加完善和稳定。德国金融机构依靠先进的技术,创造出了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供国内外投资者选择,减少了货币的交易成本,使马克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可以看出,德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是谨慎的、稳健的、有序的,它即避免了马克国际化对德国的外部冲击,又为马克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稳步的推进了马克国际化。

(七)欧洲货币合作带来的积极影响

欧洲各国有着相近的文化背景和一致的政治理念,这是区域合作的基础;而共同的经济利益使他们意识到合作产生的协同效应是巨大的。德国马克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是借助欧洲区域合作的力量,推动其成为区域内关键货币,从而在国际货币市场中产生更大的影响,最终实现国际化。

欧洲货币体系(EMS)成立前,世界上有61个国家的货币选择盯住美元,却没有货币选择盯住马克。1979年3月欧洲货币体系成立,并产生了用于欧共体内部计价计算的货币单位--ECU,马克在ECU的初始定值中即占有27.3%的份额,后来经过调整,其份额曾于1989年达到30.1%的最高值。由于马克在欧洲货币单位中的占有很大比重,马克的波动往往引起ECU的波动,因此在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的实际操作中,许多国家将马克作为重要的干预货币,马克逐渐成为欧共体国家事实上的“名义锚”。马克通过在欧洲区域合作逐步扩大其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随着欧洲货币单位地位的提高,马克的国际货币地位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也随之提升,顺利的完成了从区域货币到国际货币的转变。

(八)德国货币当局的高瞻远瞩

马克得以稳步的走向国际化,原德国联邦银行的功劳是巨大的。在马克国际化的道路上,可以说德国央行出台的每一项货币政策都是及时的、有效的,并且能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例如,德国中央银行对资本项目的管制措施就是基于经常项目和资本跨境流动的状况来动态调整的,在1960-1973年间,德国央行对于资本流入的限制,就经历了一个收紧、放松、再收紧的的反复过程。当经常项目顺差增大,马克面临较大升值压力时,央行就适度加强对资本流入的限制,防止国际套利资本大量流入,扰乱金融市场;而当经常项目顺差减少,或经常项目的顺差可以通过大量资本流出平衡时,德国央行就暂时放松对资本流入的限制。

此外,在各项政策的搭配使用上,德国央行更是精心设计,巧妙执行。例如,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德国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货币当局在让马克汇率自由浮动、允许马克升值的同时,又借助欧洲区域内的货币联动机制,将马克与欧共体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降低投机资本对马克汇率的冲击。

其实,一直以来德国政府对于马克国家化的态度都是谨慎而非激进的,他们认为与保持国内物价稳定和维护金融安全相比,马克国际化处于次要的从属地位。但是回头来看,正是德国国内长期的经济、金融稳定为马克走向国际提供了坚实有利的支撑,才最终促进了马克的国际化。因此,也有很多学者喜欢用“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德国政府对于马克国际化的态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