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简单介绍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情景教学法”、“交际会话法”等众多教学方法。本人就自己从事小学英语几年以来的经验,总结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归纳出“听说读写画,演思唱赛答”这十字教学法,在此做简单介绍。

一、听:英语教学不仅要教学生英文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掌握英语的言语技能,因此,众多英语专家都强调“听说领先”的重要性。具体到小学英语的“听”的教学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来说,要多听老师、磁带或其他声音媒体的范读,也要有针对性地对比着听听同学,自己的读音与范读的异同;从教师教的方面来说,不仅要多听学生的发音,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成果,而且自己也要多听标准语音,不断提高自身的语音水平。

二、说:此处所指的“说”不仅包括“说话”,还包括“朗读”。听了范读之后,经过内部消化,再用“说”的方式将学习的成果表达出来,这才是学习英语的一大目的。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认真模仿和跟读范读者所读的字母、音素、单词、句子等,并经常朗读所学内容,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多运用英语与他人交际;从老师教的方面说,在课堂上要坚持用英语教英语,在课外也要尽可能用英语与学生交流。

三、读:这里所指的“读”专指“阅读”,而不包括“朗读”。小学阶段学生由于所学英语词汇量少,阅读能力一般较差。但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从开始学英语就培养阅读的习惯,多找一些与自己所学英语水平相匹配的英语读物来阅读,以巩固和发展所学英语知识。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要经常阅读已学过的课文、对话和教师自编的小短文、小话剧、现有的简易英语读物等;从老师教的方面说,要多多阅读有关本专业和教学方面的书籍,增强自身素质,提高自编短文的水平,多看学生的习作。

四、写:与“读”相似,小学生“写”的水平有限,但又不能完全不写。要本着学以致用、边学边用、用以促学的原则,从一开始就加紧“写”的训练。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要多做连词成句、修改病句、翻译、看图写话、小日记、小短文等练习:从老师教的方面说,要经常给学生撰写可供阅读的短文、可供表演的短剧等。

五、画:画画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展现部分学生特长,而且能尽可能避免本族语的干扰,让学生把英语直接与事物的形象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画得像还是不像,教师都应该多表扬他,让学生大胆联想、大胆画,因为此处画画的目的只是表达学生的思想,即使不像,只要能让人看懂就行了。

六、演: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中每课都有情景对话,因此每一课都可以设计出一个小短剧让学生去表演。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上课时的兴趣。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每学一课对话之时,就要本着表演的目的去学,学完过后要尽量参加表演,做到既学习了英语知识,又学会表达能力,此外还要多参加课外英语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从老师教的方面说,上课时经常抽出时间让学生表演并辅导学生的演出,经常改编或创作英语短剧以供学生演出之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英语活动等。

七、思:虽然小学生的认识活动以感性认识为主,但若不从一开始就加以理性认识方面的指导,学生往往学得很肤浅,甚至与教师的期望大有差异。因此,充分给予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将对学生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八、唱: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英文歌曲,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又能加深记忆、巩固所学知识。因此,每节课中在开头、中间或结尾穿插一些英文歌曲,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有利。

九、赛:适当的竞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还可以教会学生处理好协作与竞争的关系,锻炼与人合作的能力。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范文第2篇

在中小学德育中强化耻感教育,对提高德育实效性,培养学生完整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实施耻感教育对当前中小学德育的价值

当前,人们对学校德育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德育内容知识化,德育方法灌输化,德育主旨成人化以及德育目标虚无化。道德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道德规范,而是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成为有道德的人。道德灌输不是对于道德的教育方法,因为合乎道德的道德教育意味着尊重学生正在发展着的推理能力和对他们所学内容的评价能力。“高大全”的德育目标与学生相距甚远,而耻感教育则能使德育在内容上回归生活,形式上愈加丰满。

第一,耻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耻心。中国伦理思想史中,作为德律的“耻”系指羞耻心、知耻心。所谓羞耻心,是基于一定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求荣免辱之心,是人们珍惜、维护自身尊严而产生的情感意识。培养知耻心是培养和增进道德行为的前提和第一步。让学生“知耻”就是教育他们有耻的观念,以此作为辨析是非正误的工具,在面对不良现象时会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自觉抵制不良现象的影响。

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道德信念,提高他们的道德行为水平。“知耻后勇”与“见贤思齐”一样,都是鼓励人们积极上进的。不同的是,前者以“耻”为触发点,“耻”成为激发力;后者以“贤”为榜样,“贤”成为牵引力。知耻能使人自我鞭策,激起不甘落后、奋发向上的精神,并使之成为进步、自强的原动力。

第二,耻感教育是对生活的正视,它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观。人本主义教育观脱胎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的主要含义是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潜能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教育观强调在教育中把学生作为整体的人,通过确立整体优化的思想,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如前文所述,“耻”与“贤”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他们也常常会陷入“耻”与“贤”的两难困境之中。教育中的 “以人为本”反映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教育与人的尊严、自由、幸福和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人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耻”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一些人对生活的“斜视”。德育要教育学生对生活的“正视”,正视人的正当欲望与需要。用一种正确的态度去引导年轻一代如何正当地追求与满足物质欲望及要求,绝非采取“存天理、灭人欲”式的空洞而虚伪的道德说教。

第三,耻感教育是一种方式,它使德育融入生活世界。有学者认为,我国学校德育效果处于实质性低迷状态的根本原因,是相当一段历史岁月中学校德育脱离生活,无视学校德育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无视生活本身的完整性、丰富性和现实性。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生活作为道德的“基础事实”,和道德是一体的。脱离了生活,道德也就成了僵死的条文和抽象的原则,成为人们难以企及的空中楼阁。耻感教育摆脱了“高大全”式的道德“高”标,俯身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二、耻感教育的特征分析

耻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德性教化,是道德教育的有益补充。耻感教育是要让学生知耻,而非学耻。如果说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式是通过正面形象的引导让学生“有所为”,那么耻感教育则是通过生活中的反面案例来警戒学生“有所不为”,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明辨荣辱,涵养德性,实现“精神成人”。具体说来,耻感教育有如下特征:

第一,来源于自然。耻感和自豪感都是油然心生。有些人生来就具有身高、语言或运动方面的优势,在受到他人夸奖时自然会产生内心的愉悦;有些人通过努力完成了他人难以完成的任务也会形成高度的自豪感。同样,羞耻是行为主体的自我价值感、尊严感受到损害或打击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二者均有天然的教育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自豪感和羞耻感都是源于个体外在的自然特性。

第二,发轫于自律。“耻”的道德本性是一种主观感受,其道德真理不是他律而是自律,不是制裁而是激励,它是引导人们在道德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力量。知耻而后勇,自豪感与羞耻感一样是油然心生的,自律就促使个体在自身道德良心遭受负面评价时产生羞愧的心理体验。这种耻感直接来自人自身对道德的理解,无需他人的监督和提醒。一个有高度耻感的人,在行为之前,通常会主动自觉地按照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生发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强化于群体。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同,群体的力量能够让耻感转化成道德上的认同感、崇高感和荣誉感。集体耻感就像集体荣誉感一样,既是集体凝聚力的尺度,也是约束个人行为、增进集体意识的无形手段。一般意义上“国仇家恨”所激发的个人斗志都鲜明体现了群体耻感的功能和价值。

第四,展示于个体。德育的最终结果要落实到个体身上。个体是否知耻的判断标准是个体在特定的道德实践过程中,对自己的道德行为、动机和道德品质产生的正确心理体验。耻感教育就是让学生具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使行为主体在面对自身或他人的不端品行、不良欲念时产生应有的羞愧心理体验。所以,耻感具有个体自成性和潜在性特点。

三、中小学实施耻感教育的路径

目前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途径主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即以榜样或生活中其他正面形象所蕴含的道德价值去影响受教育者。但是,用单一的正面品德规范体系去影响受教育者,仅仅让学生面对了“一半的生活”,德育效果必然不佳。因为在每个人成长的路上充满着随机性、复杂性和偶然性,生活中处处都会遇到美与丑的碰撞。基于学校德育的现状,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开展耻感教育来丰富学校德育的内容。

第一,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努力营造良好文化氛围。道德教育本质上在于涵养个体的德性,道德教育也只有成为个人的自我需要,才可能是有效的。个人存在于集体之中,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因素。耻感教育需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实施过程离不开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及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通过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最终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

第二,明确荣、耻行为,健全评价机制。德育过程需要以善恶、荣辱标准对个人的道德行为和社会道德现象进行评价。一方面,要让学生行己有耻,要求学生在处理与他人和集体关系时,自己行事要有耻的观念,约束自己的不正确行为;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行己有荣,每个人都能恰当行事,学校便循然有规。但是,中小学生毕竟属于未成年人,必要的惩罚与奖励有益于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健全的评价机制在强化学生良好行为的同时,也起到了警示作用。

第三,健全示范机制,提高师德水平。中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教师行为是学生模仿的范例。所以,教师的道德素养和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要以高尚的道德举止去引导学生行为,以自身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育学生。学校要有意识地发现和运用校内校外的正面和反面两方面的典型,在强化正面典型积极作用的同时,不回避、不讳言反面典型,一个反面典型的教育价值极可能超过几百句的道德说教。

第四,激发自律精神,学会道德反思。耻感形成固然有一个面对他人、与他人关系的问题,但耻感形成的核心并不是他人的存在,亦不是向他人呈现自我,而是自我呈现,是自我在灵魂中的善、精神、信念、原则面前的呈现,以及基于这种呈现的自我评价。耻感产生于主体的自我反思与批判,一个人具有一定的反思能力或自我批判能力是拥有某种价值观念的前提。耻感教育不仅仅在于让学生知道什么不能做,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对于道德两难案例的讨论,与其说是对他人行为的反思,不如说是对自身行为产生真诚而深切的反省。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范文第3篇

调查结果1主旋律教育卓有成效,与学生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教育薄弱

研究者列出12项学校普遍进行的德育内容,即劳动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让教师和学生分别对这12项内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对学校12项教育内容实施效果的评价位次大致相同,80%以上的教师和学生都把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排在前三位,充分说明近几年学校在主旋律教育方面卓有成效。而被排列在最后三位的内容,教师和学生也基本一致,它们是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反映出这三项内容是学校德育的弱项。

在与此相关的教师和学生对学生思想品德状况满意度的评价调查中,也得到基本一致的结果。研究者列出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集体、尊敬师长、文明礼貌、诚实正直、助人为乐、关心国家大事、心理调节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共10项内容,结果是教师和学生的排位基本一致,教师、学生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是尊敬师长、文明礼貌、热爱祖国、热爱集体;而被教师、学生排在后三位的师生不大满意的是心理调节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关心国家大事。在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对学校德育内容需求的调查中,研究者列出交通规范、文明公约、行为规范、自我保护常识、个人修养、竞争与合作、劳动态度习惯、时事与政治、择业指导、家政指导、法律常识、环境与生存等12项内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排列前三位的依次为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公约。其中,初中生的排位与学生总体相吻合,小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与学生总体的不同之处是排列前三位的有交通法规;高中生与学生总体不同的需要是法律常识。

分析与建议

这些年来,学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调查反映出比较薄弱的是心理品质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是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公约。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又各有侧重,小学生是交通法规教育,高中生是法律常识,初中生是自我教育。可以看出,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各自生存发展中急需要指导的,而这些内容在学校德育中却是欠缺的。由此可知,学校德育的内容应依据社会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进行系统教育,以保证实施内容的完整性、稳定性,防止随意性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依据学生品德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可能,使内容与学生的品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才是学生可接受的、发展性的德育。在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德育的功能除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外,还应有促进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功能。学校德育也应增加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容,诸如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儿童消费、权益保护等,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促进其健康成长。

学校德育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三观”教育,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

调查结果2教师、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别,学生列于首位的是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则是班会

研究者列出大型教育活动、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班会、团队会、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各科教学渗透、个别学生教育共8个学校普遍运用的德育途径,让教师、学生对这些德育途径所起的教育作用进行评价,结果是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发挥作用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别。学生认为所起作用很大、较大的途径排列前三位的是社会实践活动、大型教育活动和课外活动,而教师排列前三位的是班会、大型教育活动、个别学生教育。其中差别比较大的是社会实践活动、班会和个别学生教育三项。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作用最大,而教师却将其排列在第四位,相差3位;教师认为班会作用最大,而学生却将其排在了第四位,同样相差3位。对个别学生教育教师排在第三位,而学生排在了第七位,相差4位。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对军训、参观访问、郊游野营、文艺联欢、体育竞赛、公益劳动、兴趣小组、科技活动这些学校常用的德育活动形式哪个最喜欢呢?各年级学生一致最喜欢的是郊游野营,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共有1243人选择了它,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4.6%,明显高于其他活动形式,经统计分析,此项活动与其他7项活动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调查也反映出,在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中,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被教师排在了末位,学生则把团队会排在了末位,思想政治课也只排在第六位。在对学生关于学校德育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中,研究者列出校园环境、校风、班主任工作、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团支书辅导员工作5项内容,学生相对不太满意是后两项内容,其中高中生对团支书工作满意度最低,仅为36.7%。在关于学生对德育活动形式喜欢程度的调查中,公益劳动成为学生最不喜欢的活动形式,喜欢的人数只有24人,仅占被调查总人数的0.87%。

分析与建议

调查反映出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情有独钟,而教师对它的作用却认识不足,在这一点上反映出教师和学生在认识和感受上的差别,如果这种差别不断扩大,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德育实效。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不够,活动单一,只重讲授和理性理解,重知识灌输,忽视实践体验,这恐怕是德育的失误之一。因此,学校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当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讲究真实性、针对性和学生可接受性,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和盲目性。像学生之所以最不喜欢公益劳动,一方面原因,反映出学校、家庭、社会对公益劳动不重视,另一方面原因,有些学校组织公益劳动单纯为完成任务而劳动或为宣传而劳动,没有把它纳入学校德育计划,没有作为学生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桥梁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形式,这是学生不喜欢公益劳动的主要原因。

教师、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存在如此明显的差别,反映出教师教育观念上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的主体性问题。教师对班会、个别学生教育这种自己主导下所实施的教育途径或方法评价较高,而没有注意学生的感受,没考虑到外在的教育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在调查中,问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回答“喜欢自己组织的活动”的学生有1925人,占总人数的69.3%,而“喜欢班主任组织的活动”的学生只有225人,仅占总人数的8.1%,说明学生喜欢自己搞的活动,不喜欢教师主导下的说教式的途径和方法,他们喜欢开放式的、活泼的教育,不喜欢封闭式的、死板的教育。而我们的德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内容脱离实际、方法简单的问题,反映出德育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严重忽视学生主体需要的问题。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还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教育,这样的德育学生怎能乐意接受呢?在调查中反映出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团队工作不满意,以及对班会、个别学生教育比较低的评价,恐怕都有这方面的原因,并且可能是主要原因。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首先要解决的不是途径、方法问题,而是观念问题,观念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现代德育观念强调发展人的潜能,焕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只有学校德育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德育的实效性也就会不断增强。

调查结果3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对教师遵守师德规范的评价高于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评价;“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和“了解学生”的德育能力得到学生相对最低的评价

研究者列出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举止文明,团结协作,遵守纪律,廉洁从教,尊重家长8条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让教师、学生对教师遵守这些规范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无论是教师自评,还是学生他评,都对教师遵守这8条师德规范给予一致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平均满意度在86%以上,教师的满意度每项都在93%以上,学生的低些,也都在82%以上,其中评价最高的是“爱岗敬业”这一条,教师、学生分别为98.1%、92%,经统计分析,二者无差异;评价最低的是“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经统计分析,二者也无差异。

在教师问卷中,研究者调查了教师群体对自己11项德育能力的评价,认为很符合、基本符合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是,了解学生的能力占84%,把握德育内容的能力占76.3%,灵活运用德育方法的能力占67.9%,组织活动的能力占73.6%,语言表达能力占76.1%,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占61.6%,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能力占76.4%,创设良好德育环境的能力占67.7%,个别谈话能力占79%,转化后进生能力占65.9%,教科研能力占54.3%。教师对自己德育能力的评价明显低于遵守师德规范的评价。相对比较弱的能力是教科研能力和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虽然学生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评价认为很符合、基本符合的均超过60%,但是普遍低于学生对教师师德规范的评价。在“了解学生”这一项,教师自己的评价和学生对其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教师的百分比为84%,在11项中比例最高,而学生的平均百分比刚刚超过60%,其中高中学生仅为45%。

分析与建议

调查反映出,教师普遍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特别是在“爱岗敬业”这一条上,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说明教师很热爱自己的工作。但调查也同时反映出,“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这一条,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评价在这8条里都是最低的,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热爱、尊重、了解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基础,调查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教师在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上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增加对学生的情感投入,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德育能力是实现德育目标的现实基础。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青少年学生自身的发展变化,都对教师的德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知其“心”,才能恰当地运用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德育才能有针对性。调查反映出的学生对教师了解学生能力很低的评价,应引起教师的重视,要从转变观念入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调整心态,改进方法。

调查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相对较低,这是客观实际也是教师的需要。面对德育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行研究探索,揭示规律,寻找新方案。教师参与教科研是使自己工作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的重要途径。心理诊断与辅导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新世纪人才素质的要求,但是学校缺乏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德育干部自然就担负起了这个责任,因此,需要加强培训指导。同时,所有德育工作者都应掌握一定的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这对了解学生,提高德育工作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调查结果4学生对德育的评价与需求存在明显的年龄阶段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对德育内容、德育途径还是对学校、教师工作,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评价都有显著差异。他们的年龄不同、年级不同,评价的水平也不同,对德育的需求也不一样。在对学校12项德育内容实施效果很大、较大程度的评价方面,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小学生对各项内容实施效果很大、较大程度的评价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5.9%,初中生为47.2%,高中生为36.5%,高中生与小学生相差19.4个百分点,与初中生相差10.7个百分点。除第11项青春期教育、12项民主与法制教育外,前10项内容都是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呈阶梯状递减趋势,年级越低评价程度越高,年级越高评价程度越低。青春期教育初中高于小学和高中,这是初中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的。民主与法制教育初中生与小学生持平。

在对8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上更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差异。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年龄段学生对德育途径所起作用很大、较大程度的评价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呈阶梯状、递减趋势。年级越低评价程度越高,年级越高评价程度越低,小学生对学校各项德育途径作用评价最高,平均达78.2%,其次为初中生58.8%,高中生仅为44.6%,高中生与初中生相差14.2个百分点,与小学生相差33.6个百分点,经过对各项途径进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极显著,可以说,学校德育途径的作用与学生的年级、年龄呈反比。

学生对教师德育能力以及对学校德育工作总体满意度的评价也都同样呈现出这种差异。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范文第4篇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教育科研、整合等是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整合研究中的常用学术名词。正确理解它们的内涵、联系与相关点,有助于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是与学校整体教学改革紧密相关的,从而确保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规划、实施围绕以整合为中心的改革框架,把整合研究作为学校办出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作为一种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实实在在行动。我们是如下理解这些基本概念的:

1、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核心内容,按国际上流行说法,信息技术是指: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它覆盖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传感技术而成为的一门综合技术和方法体系。在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中,一般指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它是中学生一门必修课程。教育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规定: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最迟于2003学年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初中不得少于68课时,高中70-140课时。信息技术知识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教师与学生要求掌握知识的侧重面不同,教师重在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

3、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

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它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未来的课堂教学方式发展趋势将由目前的“以教为主”变为“以教为辅”,以学生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和能力为主的“人本主义”教学方式。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这进一步说明,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工具。教与学中,教师应像运用黑板和粉笔,学生应象运用书本和笔一样自如地运用信息技术。

4、信息技术作为新文化

信息技术作为新文化,由此产生的道德、安全、犯罪等等都是全新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时,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这种新文化的特殊性,它给人类带来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糟粕和垃圾。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任务别指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加强信息技术法制的观念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对假、丑、恶的分辨能力,把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等作为学校德育教育,融入其他学科教学整合中,也是研究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5、信息技术作为设施工程

信息技术作为设施工程,它是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教育部提出: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准备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信息技术设施工程是信息技术基础之基础,必须在这方面加大投入,没有信息技术设施,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也就无从谈起。

6、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关系

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信息技术文化道德教育,实施信息技术工程是个渐进过程,这些过程的集合就是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

平常使用中,人们并不注意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两词汇所包含的内涵与外延,比较关注的是实施信息技术内容、过程、结果,对这两个词汇的使用也没有必要作严格意义上的区分,工作起来只要“意会”就行了,久而久之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就通用了。当然也不是都不分的,一般着重技术意义时就用信息技术,体现词汇本意;如着重知识教育时就用信息技术教育一词,表现技术的教育性;泛指时两者通用。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德育 课程改革 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091-01

一、德育实践教学模式推行的必要性

1、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不适应教学需要

理论灌输实效性差,难以为继,不断受到质疑和批判,这已引起众多中职教育一线德育教师的反思。但为什么理论灌输法仍然成为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或模式呢?因为在教育的实践中,“道德灌输”操作简便,工作量小,在此情形之下,方法上的“道德灌输”就成为了学校德育教育中最常见的现象。

2、遵循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需要

中职生的理论素养差,对他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技术人才。因此理论的深度应该把握一个度,中职生与中小学生的理论灌输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中小学侧重于“知其然”。中职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和他们未来的职业实践活动相结合,注意理论指导实践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因此,实践性教学模式在因材施教方面更有优势。

3、适合中职学生学习心理的需要

中职学生年龄上基本接近成人,长期的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学生已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因此若采用单一方式强制灌输枯燥的理论,或在课堂内容设置上学习重复的知识,都会让思想活跃的中职学生产生心理逆反和思想抵触。因此,教育者们如何让青年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主流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观,这是需要研究方式方法的。实践教学或可获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

二、德育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德育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实践教学是别于传统的单纯讲授型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在课外、校外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广义的实践教学是指除了进行课堂讲授之外的所有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方式,它既可以体现在突出学生主体性、参与性的课堂教学之中,也可以在课堂之外的德育实践活动和其它社会活动当中。即既包括课内实践教学又包括课外(校内、校外)实践教学。

课内实践教学主要是采取案例式、讨论式、辩论式、多媒体式(采用PPT课件、音像图片资料)等教学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听课兴趣。但这种方式仍然具有局限性,学生缺乏参与性和主体意识,教学仍局限于课内45分钟,教师难以与学生充分沟通,故在确定互动主题,传达互动要求,进行参与指导方面受到局限。

课外实践教学主要是采取校外德育基地的参观考察、暑期团队或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等形式。但这些活动的实施也往往遇到各种难题。究其主客观原因体现在:德育教师长于理论教学与科研而疏于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外联,在实践中教师感到角色尴尬,另外,活动经费与活动安排也难以保障、学生覆盖面太广难以组织、需要各部门协作却又权责难分。

三、德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如何发挥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如何突破理论学习的时空局限,从课堂拓展到课后和课外,如何把道德教育灌输到学生的大脑中,并内化为道德品性(德性),外化为道德行为(德行),对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尤为重要。

1、理论热点与学生兴趣点相结合

首先,教师须吃透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关注时事热点又有正确的判断分析;充分把握学生关注的兴趣点;其次,教师在原有教材章节的基础上,把理论条分缕析分割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集中讨论一个或几个主题,每个主题包含多个知识重点。比如《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就可分为塑造良好形象模块、职业道德教育模块、法制教育模块、爱国主义教育模块等。以爱国主义教育模块为例,可以通过师生研讨“事件”来帮助学习和理解爱国主义理论、体验爱国情感。最后,设计出多种实践形式来学习和践行爱国行为。如读书研讨、社会调查与实践、多媒体主题演讲或辩论、主题海报展、参观考察等。

2、课堂理论教育和课后重点辅导相结合

在德育实践教学中,笔者认为实践教学环节仍然离不开教师的“教”与“导”,且尤重后者。教师实现从“教师”到“导师”的转变,从“经师”到“人师”的转变,是教育者观念的一大转变。教师应抓住课堂进行集中理论教育,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让学生形成正确而又系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认知。此外,课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情感障碍、认识误区进行引导,进一步强化因势利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