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语文教学资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进行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不过,教学资源是多样性的,如何在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时做到合理充分地运用,发挥资源的价值,将成为开发利用资源的重要课题。对于学生提高学习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资源总地来看,可分为课内和课外教学资源。
1.教材是最重要的课内教材资源,在教学活动中教材是首要因素,教师教学或是师生互动都离不开教材的辅佐,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就要根据教材进行备课,要对教材进行理解和研究一番,充分掌握教学目标,学习的重难点。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决定运用何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使学生充分掌握重难点,使教学资源发挥到极致。
2.相对于课内教学资源,课外的教学资源就显得丰富得多,教师要积极开发和利用这样的资源,主动建立一些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组织等,并引导学生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与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东西都有可能成为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例如,多媒体、辩论赛、展览、广告、古迹、自然景色、旅游景点等,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的素材,帮助学生进行实践和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了印象,并提高了效率,增加了学习兴趣。其实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要把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体现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组织学生一起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气氛,创设一个欢乐、团结互助的学习环境,把学习和生活相结合,这也是教学资源开发的又一重点。如何创建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布置教室环境,让学生在一个幽雅温馨的环境进行学习。首先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教室环境的布置,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每个小组选出小组长,定期对班级进行美化,美化时可让学生在墙壁上绘制不同主题的彩绘,可以对班级后学习园地进行设计,也可以在墙壁或是走廊上张贴名人名言,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受到熏陶。如此优雅的环境其实就是很直观的一种教学资源。当然了,教学资源环境还有天然的,如花草树木、石景、雕像或历史古迹,等等,都可以引入校园环境设计中,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2.在教室里设置“小小图书馆”,课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比赛,尽可能的让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当然了,阅读的目的不是读死书,而是要学生博览群书,在阅读过程中善于发现、分析和总结,并学会从文中提取有利于学习的信息资源,并将情感融于文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升华为自己的感悟和感情。这也是教学资源开发的一部分。
3.利用网络开拓视野。信息时代带动着网络和多媒体的发展,网络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成为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一大部分。我们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更新教学设备,与网络接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
三、精心选择教学资源并进行实践和体验
1.精心选用教材资源。教学资源多种多样,如果选用不当、引导错误或是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对学习没有帮助,还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比如,多媒体、网络的运用,应用的时机对了,选用的资料对了,那么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语文课堂增加活力。可是如果引导不当,导致学生对多媒体产生依赖,或者沉迷于游戏,那就得不偿失了。此外,不管是何种教学资源,都应当以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认真研读教材,充分开发教材的各种可利用资源,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拓展,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2.在实践中利用资源。语文学科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也是抒发感情的一门学科,所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把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多开展一些语文学习的活动,营造一个利于学习的大环境。比如,多设计一些竞赛活动,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提高;营造生动、欢乐的课堂氛围,可设计一些游戏运用于课堂中,寓教于学;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外实践,等等。
四、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前提下,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和变化,教学资源也不断丰富和多样化。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把握好这个时机,积极开发教学资源,认识到教学资源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将教学资源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学习环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 网络资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1-0050-02
1 前言
当今世界处于一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迅速普及开来,它们已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占据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有不少语文教师在采取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这就造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解决这样的教学状况,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时展要求和实际情况,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中找到突破口,即充分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来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挖掘出更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由呆板乏味变得更具活力与生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更为浓厚的趣味性,其信息量更为庞大,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来充分调动起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从而真正改变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角色,让学生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真正主人,引导他们由必须学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成为学习的主体。
2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学科教学效果的优化增强都离不开学习主体的兴趣,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比智力学习更具刺激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尽快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努力开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这样,才能对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有着不容置疑的巨大功效。那么,到底该如何来开发小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呢?对于年龄偏小的小学生,他们有着较为活泼的个性化特征,思维较为直观和形象,缺乏足够的生活体验与感受,对于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些优美的语言文体等缺乏足够的理解能力,很多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只是通过一些强制性的要求来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式的学习。
显然,以上的解决办法并不是好办法,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化社会的优势与特征所在,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来合理利用网络技术,挖掘出更多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网络资源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通过网络资源来对小学生进行旁敲侧击式的兴趣引发,在网络上搜寻更多的与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让学生处于一种生动形象的语文教学画面之中,并可以看到和体验到视觉音乐与画面,很容易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让他们爱上语文课堂,并乐于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在合理利用网络技术来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的改革与完善,是顺应了时展的大趋势与历史潮流,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提高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化静止为动态,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声情并茂的教学氛围,更具教学的灵活性、随机性与立体性特征,营造出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出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学习热情,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既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那么,同样可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来培养并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就是把小学生当成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所在,不仅要让他们成为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观看者与欣赏者,更要让他们成为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搜集者、参与者、积累者、分享者,通过各种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来尽可能得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生可以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中获得更为丰富的语文学习体验,欣赏到更具魅力的语文知识,增强他们的语文学习动力。
事实上,我国新课标中已经明确提出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传统教学角色与身份,由原先的主体转变为主导者,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认真理解这样的新课标教学要求,努力遵循这样的教学标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来为学生创设出一个更为生动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式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小学生在对语文知识进行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化特征,极大地推动自身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并进而提高自身的语文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
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化知识与技巧,有效整合各种网络教学资源,让其更好地辅助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与学生的学习需求来采取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与自主开发各种网络教学资源,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大大降低学生的语文学习难度
小学生毕竟属于年龄偏小的学生群体,他们的思维方式仍然以直观形象性作为主要特点,对于一些远离生活实际的知识与信息理解不够到位,很难准确掌握和理解,有时也被教师强制性地进行死记硬背式的学习。这种结果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学习效果也不是很好。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尽快改变教学策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对一些较为抽象枯燥的语文知识与信息进行动态化与具体化的呈现,不仅可以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活泼,还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当然,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网络资源的时候,切不可盲目为之,而应该基于实际的教学状况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有意识地降低学生对于一些语文知识的学习难度,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可以引导他们更好地掌握和学习语文新知识,让他们在充分理解并分析相关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合理利用网络技术来选择一个与语文课堂教学最为合适的契合点,比如在网络资源应用中突出重点,也可以向课外扩展。语文教师还可以巧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问题情境,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习素材,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师生间的合作交流。
5 结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网络资源的方式是非常可取的,它已经发挥出越来越大的教学有效性。但是,它作为一种较为新兴的教学辅助手段,在拥有强大教学功能与新颖的教学形式的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应用问题。比如:一些语文教师为了热闹而整合教学资源,或者为了方便而整合教学资源,或者为了“得分”而整合;等等。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避免出现以上的应用误区,真正让网络资源发挥出积极的教学辅助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得菊.走进信息时代 迎接语文教学的春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9).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97-02
学生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主要的地位,是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实质和主体,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需增加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满足学生资源对语文课堂的需求。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拓宽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习内容,但是我国小学语文课堂实际教学中,忽视学生资源的重要性,造成部分学生资源被浪费。
一、学生资源开发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仍未意识到学生资源开发及利用的重要性,或者学校淡化学生资源的实际含义,导致学生资源开发及利用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如下:
1、缺乏对学生资源内容的正确理解
学生资源内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思想、意识,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在教学中产生的思想意识,导致对学生资源内容缺乏正确的认识[1]。例如: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提出问题,教师可能会忽视学生的问题,继续讲课,既导致学生无法发挥自身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学也忽略了学生资源。
2、模糊学生资源的实际含义
部分学校中的教师模糊学生资源的实质含义,教师只是根据自身传统的教学方式,按部就班的进行语文教学,未将学生资源当做教学研究的重点,更不会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可见:部分教师对学生资源的实际含义呈忽略状态。
3、缺乏对学生资源的研究力度
学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即是教师清楚学生资源的存在,但无法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对其开发利用,逐渐丧失对学生资源的研究力度,导致学生资源利用萌芽不能被有效开发,降低学生资源开发及研究的力度。
二、学生资源开发及利用的有效措施
重点对学生资源开发及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学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效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深化教师对学生资源开发及利用的意识
首先教师需具备对学生资源开发及利用的意识,将学生资源与课程资源放置在同等地位[21]。教师在对学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要非常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善于发现学生课堂细节,教师可在学生的行为、思想中,感知其对知识的需要方向,进而可引导或指导学生获取重要的资源信息,教师要时刻注重学生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明确学生资源的含义和内容。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提出的"为什么"、"怎么会"要特别注意,学生在提出问题时,表明学生在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个别学生的疑问属于语文课堂教学重点,教师应将其放大教学,保障发散型的教学思路,促使语文教学课堂处于动态中,进而和谐的利用学生资源。
2、教师需提高对学生的了解度
学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习惯和个人特点,通过教师对学生建立一定的熟悉度,才可提高教师对学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率[3]。例如:教师对学生具备一定的了解度后,可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教师在课堂上有选择性的对学生进行不同问题的提问,教师了解学生对什么问题感兴趣,什么问题比较淡化,能够进行平衡教学,保障学生资源的平等发展,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拓展式的教学,还可以给予学生思想提升的空间。
3、发挥学生资源在课堂中主体地位
学生资源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必须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必须将学生放置在最主要的地位,不仅要将学生当做受教育的对象,而且要将学生作为辅助教学资源,目前,小学生具备多种多样的思想,不论是在想象力还是在组织能力上,都具备一定的特性,教师可逐渐开发并利用学生的此部分资源,综合提高学生能力。例如:教师在开发利用学生资源时,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去发现课堂重点,主动讨论课堂问题,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现学生资源的优势。
综上所述,学生资源在语文课堂上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仅体现在表面的行为表现方面,更重要的是其隐藏的资源层次比较广,学校、教师应提高对学生资源的重视度和利用度,保障学生资源在语文课堂中得到运行。
三、结束语
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备较深的影响性,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利用不同的途径或不同的方法,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资源缺失,通过对学生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一方面可增进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另一方面保障学生处于交流学习的动态中,提高语文教学与学生资源的优化程度。
参考文献:
[1] 陈芳.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析[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12):32-34
1.影视资源的涵义
“影视”是从“movie and television”中直接翻译得到的,其不仅是电视艺术和电影艺术的总称,而且也是现代科技手段、信息技术与艺术结合在一起的产物。本次研究所提及的影视资源是用于课堂教学的影视教育资源,其囊括了所有以教育教学为目的的影视内容,同时也包括其他的电视、动画、电影、音频资源等给人类带来的视听享受。
2.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将影视资源引进课堂,可以将学生的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化抽象知识为具体内容,从而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和《三打白骨精》等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水浒传》、《西游记》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片段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这样可以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为了更好的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对《水浒传》、《西游记》中的其他内容进行阅读,并以《我心中的孙悟空》为主体来进行语文写作,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训练,而且还能使学生借助影视资源来体会语文的魅力,去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达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3.影视资源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3.1搭建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平台
如今处于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只要善用网络,就可以搜索到我们所感兴趣的内容。影视资源的使用可以为师生搭建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对影片的加工、处理来作为课堂的教学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的潜力,尽可能构建一个多元化、多向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平台,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思维,扩大学生的语文积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水平的目的。例如在教授《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与西沙群岛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对西沙群岛那湛蓝的天空、纯净的海水、奇异的海底世界有所了解和感受,当影片播放结束后,教师要将学生的好奇心巧妙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3.2借助影视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互联网体系下的影视作品是一个大舞台,其包含了各式各样的表演风格,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和生活情境,凝聚了精练的语言台词,从而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例如,在进行口语交际《小小新闻会》讲解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前任务,让他们每天晚上准时收看《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等节目,同时鼓励他们每天留意报纸上所刊登的国内外大事件。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播放《新闻联播》中的一些选段,然后鼓励孩子走上讲台,来对新闻主播的语气、语速进行模仿。随后为学生播放现场采访的新闻,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使他们扮演新闻中的不同角色,让学生感同身受,并从中获取相关经验。
3.3借助影视资源,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情有所感,心有所思,而后才能有所撰作。”法国伟大的小说家福楼拜曾经也说过:“一部杰出作品的创作秘诀意在与读者性情符合。作者只有拥有了非凡的激情才可以创作出卓越的作品。”因此,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生活单调的学生而言,影视资源能够间接为他们带来各种生活体验与感悟,使学生从中获得大量的写作题材,这样可以打破以往的思想空洞无物、题材狭隘的尴尬情形。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影视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统计,并且不同的节日各地民族又是如何进行庆祝的。但是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回答,我们可以得知大部分学生对传统节庆的由来和庆祝方式处于一知半解的地步,缺乏一个系统的了解。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影视资源,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感悟中秋团圆,合家幸福的美景,产生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仰,从而更好的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自己所积累的知识自然而然地运用到写作内容之中,从而提高文章写作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资源;合理利用
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都可以成为课程的内容。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它的合理有效开发与利用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成效。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最重要的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学生这一资源,必将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与容量,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大大丰富与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
一、树立“学生资源”的观念
现代教学越来越倾向于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即以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在自己生活、直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感受、理解和领悟,透过对以往知识经验的再现、再加工、再创造,内化成个体独特的心理内容。充分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它们看成是建构者的宝贵学习基础,能激发个体的学习兴趣,建构“有意义的学习”。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是待“燃烧”的火把,且有其自身的潜力、兴趣、价值意义倾向。学生时刻用儿童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并创造出鲜活的经验。这些不断丰富着的鲜活的经验也是课程极为重要的资源。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是课堂的边缘人、守望者,而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可利用的学生资源
1.学生本身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
(1)学生的言语经验是资源
学生在接触到某科学概念以前,并非像一张白纸那样对将要学习的事物一无所知,相反,他们对有关事物已经形成了一些初步的、原始的认识和观念。儿童入学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言语经验。在口头语言方面,四岁的儿童就能掌握本民族或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并达到发音基本正确。入学时已基本掌握了正确的发音,能区别四声,正确地表达语调。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语言不清、咬舌、口吃,用方言的语音来代替普通话的语音等。在书面语言方面,学前儿童还没有掌握,真正掌握书面语是从入学之后通过学习开始的。初入学的儿童对常用的字词的音、义已基本掌握,而对字形的辨认比较困难。
如果教师能正视这些言语经验,在教学活动中,要求他们用完整的话回答问题,复述课文,通过口语训练,会使学生的语句逐步完整,连贯性、条理性和逻辑性也会不断提高。在低年级注重孩子已有的识字基础,给他们展示的空间,孩子本身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还会激发其他同学识字的热情。
(2)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资源。随着信息化的到来,儿童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他们可以从电视、网络、家长、社会、自然等各种途径获取知识经验。所以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信息源,是一本不断充实、丰富和深化的人生之书,是一个不断再生、开拓与发展的智能富矿。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的信息又多于老师,快于老师,某些方面甚至优于老师。
(3)学生的兴趣、需要、动机、爱好、态度、等等都是语文教学的资源。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要想使学生获得成功,就要想办法将学生的兴趣与教学结合起来。当孩子对某一个内容发生强烈兴趣的时候,哪怕这种思想和看法是奇特的,不太符合常理,我们也应尊重,并尽可能地顺应他们的思路,因为孩子做喜欢做的、感兴趣的事情是最有效率和收益的,也是最能发挥创造精神的。
2.捕捉动态因素,生成教学资源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与学生沟通所发现的实际情况,生成教学内容。动态生成的新的内容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语文资源。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应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语文教师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
一位教师在教《问小草,问小花》一课时,提问:“猜一猜,小草挂着的、小花捧着的到底是什么?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一个同学大声说:“老师,我知道,是夜里下雨了,小草、小花身上的是雨滴!”另一个同学马上反驳:“不对!是露珠!我爸爸说秋天的早晨就常能见到露珠。”听了他们的话,同学们的目光全集中到了教师的身上,急切地等待着教师的评判。而教师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说:“他们俩的答案是否正确,我们要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思考一下。”几分钟以后,在学生迫切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教师轻轻地说:“可以小组讨论。”热烈的讨论开始了……
“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它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外的情况,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情境。正是有了“动态生成”的观念,课堂才孕育了新的生命。它是教师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境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
三、教师合理利用学生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1.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用语文
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同书本知识相融通起来,学生的学习就有可能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促使两个世界的交汇,不仅有利于促进理解、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心力和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联想、生成创意。
2.创建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加强学生的体验教育
认知建构理论认为,在为学习者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的同时要留出广阔的建构空间,让他们针对具体情境采用适当的策略。忽视情感教学是片面的和非人性化的。学生投身到一定的情境中,只有既促进认知编码,又重视情感编码,才能全方位地完成认知建构和人格建构。教师应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的动力,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经验,与学生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永保生机盎然的求真意识、求实态度、向善意识和审美倾向。
四、对于学生资源合理利用的几点建议
1.教师要有很强的学生资源意识
教师是学生课程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关键。教师要注重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形成科学的学生资源观。这是因为良好的经验是观念形成的重要环节,而经验的形成不是随意的,自然的,而要依靠主体的积极思维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写作、研究等方式逐步形成自己的学生资源观。提高自己识别、捕捉、积累、利用和开发在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能力。
2.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