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范文第1篇

摘要:心理学领域任何一种有影响力思潮的出现,必然会引起与之紧密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生相应的变化。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推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改革、创新的步伐。文章首先客观分析了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联,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与问题,最后提出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启示

心理学领域任何一种有影响力思潮的出现,必然会引起与之紧密相联的心理健康教育发生相应的变化。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学术界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积极心理学”是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E.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1]。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2],诸如健康的人格、积极的情绪、自我实现、爱的能力、自尊、意志、善良等。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研究视域转移到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方面,是一门促进人们幸福的科学[3]。Seligman指出,积极心理学是探究人类适应复杂社会的美好行为,是关注构建人类性格力量和美德的科学[4]。他认为积极心理学彰显的力量,是引导人们发现自身存在的原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内在既有资源,可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个人心理素质和生活品质,以帮助更多的人最大限度挖掘自身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联

积极心理学的诞生对整个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一,积极的观念。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潜力与美德,相信人类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和成长潜力,不像传统的心理学只看到心理消极的一面。即使是人生境遇中遭遇的挫折,积极心理学也将其视为正常的,是完整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境经历的挫折与障碍是对心理的检查和考验,人生的美好包括在逆境中经历成长。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经历过重大挫折事件后调整适应过来的人对生活的评价往往更趋于积极与稳定。其实,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是立足于现实的,它既关注快乐与美好,也重视挫折与危机,幸福美好的生活并非没有压力、挫折与困难,而是在面对这些困难时能以积极的方式进行处理。[5]积极心理学的积极理念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是:其一,积极看待学生,相信他们本身具有可挖掘的积极心理特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其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挖掘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力量上,这样才能使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既锤炼了心理品质又增强了面对逆境的韧性,进而获得幸福美好人生的“金钥匙”。

第二,联系的观点。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外界环境交织成网,互相影响。积极心理学不仅研究个体心理,还研究个体在组织与系统中的心理状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各种要素组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系统中有序运行。因此,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需要进行系统处理与统筹规划,注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同环节的联结和整合,在设计和运行心理健康教育各个环节时运用上下联系与左右兼顾的做法。与此同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载体、模式、目标等都应坚持体系化与系统化的设计思路。

第三,发展的观点。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工作者用更加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积极看待人类心理与行为,研究人的积极特质,同时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重视人的价值,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要实现这个愿景,其假设的前提是相信人具有发展的潜能,心理咨询的实践已经证明,人类心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积极心理学所持的发展的观点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一是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有自我成长的动力与需求,有巨大的可塑性;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取得新的成功,需要循序渐进,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在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时,要坚持增加学生心理体验的机会,促使他们在亲身实践中获得领悟和成长,并注意从平时工作做起,重视每一个教育环节的质量,不急于求成,也不拔苗助长。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积极心理学最重要的原理是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测量手段探究人类的积极心理特质和品质,主要包括:第一,研究个体积极的情绪体验和人格特质。积极的情绪体验主要包括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绪体验,包括满意度、幸福感、快乐、满足、希望等。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乐观、热情、勇敢、包容、毅力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与人格特质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观测指标,这就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通过有效的调查测量手段对大学生的情绪体验情况与积极人格特质进行调查,以此来设计并制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和目标、工作模式和方法、工作工具和载体等。第二,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即研究有助于个体成长的外在社会环境,例如健康的家庭、和谐的班级、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等。这就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采取的组织形式提供了选择的路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视与学生的生活、学习、交际等有关的组织联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以团队的方式开展,最好是以学生班级、宿舍、楼栋等为单位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此同时,运用心理手段挖掘学生所处系统的积极心理资源,再将这些隐形资源显性化,这样,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自身经历密切相关,能极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这一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与环境的过程,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从而有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目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吸取不同心理学流派与思潮的养分作为教育的内容资源,积极心理学的使命是使普通人的生活更快乐,更具创造力,作为培养人积极思维方式和心理品质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理应进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视域之中,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排头兵。一是积极心理学包含了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的完整知识体系,从这个角度考虑,积极心理学应纳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视域,丰富和充实原有教育内容。二是积极心理学包含了心理素质与能力提升的内容与方法资源,从这个角度考虑,积极心理学也应纳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从而不断扩大和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场景。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单一轨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与取向影响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主要表现在:其一,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对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功能与价值认识不足,没把积极心理学知识内容纳人其中,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对其涉及的教育内容、目标、模式、载体等的积极方面考虑不足,致使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局限于消极心理学领域;其二,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对大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规律考虑了解较少,同时没能很好地研究国家、社会与职业对高校人才心理培养的需求,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不足,在教育内容、目标体系、模式与方式等方面科学性欠缺;其三,高校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没能对心理健康教育主、客、环、载体等关键要素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对这些要素涉及的不同环节统筹设计不够,致使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运行的生态化不足;其四,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涉及的心理素质教育价值取向不足,主要体现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没能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精神很好地融入其中。

(二)从课程的地位和内容目标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附属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影响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构成,显得空洞乏力

主要体现在:从地位上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内容、目标的设计没有形成独立体系;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构成与目标体系的设计上看,一定程度上没有很好的将心理现象、心理理论、心理实践和心理方法等进行科学有效的融合,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单一,停留在心理理论层面的居多。

(三)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与方法视角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单一化运行,影响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和心理咨询为主,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消极心理问题,这就导致:其一,只有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主动走进学校心理咨询室接受咨询的学生才有机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面窄,影响的群体数量较少,也就是说,只有少数学生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其二,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间的限制,且偏重理论讲授为主,学生仅能学到有限的理论知识,由于缺少体验环节,他们不能习得对自身心理的觉察和反思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心理获得成长的关键所在;其三,由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只局限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囿于消极心理学视域,侧重于心理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忽视了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潜力的挖掘与培养。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载体,是以课堂为载体的理论传授和以咨询为载体的个别心理咨询为主,影响了其它载体作用的发挥

表现在:其一,心理健康教育载体大多是以传统课堂授课和个别心理咨询为主,对整个校园的大教育载体功能与作用认识和开发不足,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载体开发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课堂主阵地不能很好发挥作用,不能很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它学科的教育体系中,不能很好地调动全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二,各教育载体的互相整合不够。主要体现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不能很好地整合与挖掘课堂教育、宣传平台、网络平台、环境平台、生活平台等教育空间。因此,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载体,推动相互融合与促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五)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体系角度看,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考核督促不够,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外在驱动力不强

体现在:其一,从评价内容看,从国家到学校还没有形成一套既科学又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致使高校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帮助引导不够;其二,从评价主体看,主要是以学校评价为主,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主体单一化,致使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与行为认知不足,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六)从高校师生的心理素养角度看,大学师生心理素养普遍不高,影响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得力推进

主要体现在:一是高校教师心理素养整体不高,心理健康教育自育自查意识不强。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教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不高,缺乏对自我心理状况的自省自查,心理素养不佳等。二是当代大学生心理素养存在很多不足,体现在这一群体显露的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心理行为异常等现象,这些既是心理健康教育要着手解决的问题,也是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障碍。

(七)从教学资源上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处在探索初期,缺少规范的教材,而已有教材又是以社会本位或学科本位价值取向为主,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较弱,这样就很难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目标。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很是薄弱,表现在心理教师数量少,专业化水平不高,缺少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与技术,甚至有的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存在不足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推行的质量。

三、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彰显了需要变革与创新的方向,面对这些不足,积极心理学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变革视角,同时也增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顶层设计的科学指导。第一,注重积极心理学全新教育理念引领,重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有力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生态运行。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将积极心理学工作理念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个环节,将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内容和目标、模式和方式、教育评价、教育主体等要素的作用发挥纳入科学发展轨道;与此同时,全面分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客体、环体和载体等各环节联系,力求使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统筹规划,整体运行,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开展构建优质“生态”环境。第二,结合积极心理学理念,科学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体系,扎实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时,要根据积极心理学理念与内容建构一套科学的内容与目标体系,并将国家、社会、职业、大学生心理现状等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同时纳入其中。具体举措有,定期调查了解国家、社会与职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定期对大学生心理状况展开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与需求,并根据学生成长规律,设计目标与内容,诸如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认知品质、积极的情感品质、积极的意志品质和积极的心态等[6]。通过这样的变革,让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一门考试科目,而是成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与能力的得力途径。第三,推动多元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开展,同时注重模式的选择与整合。这就要求高校在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根据国家、社会、职业与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与个人发展需要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方式,在开展共性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拓展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第四,注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建设和运用,不断调动各教育载体的积极性,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吸引力。高校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根据积极心理学特点,充分利用好各类载体,促其发挥作用。同时,重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的整体建设,创建优质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环境,为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一个良好的心育育人环境。第五,不断提升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素养水平,充分发挥他们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高校在推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想办法调动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要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提升师生的心理素养水平,充分激发在校大学生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周嵌,石国兴.积极心理学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OO6(2):129.

[3]王贺,陈健芷.对当代大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简论[J].教育探索,2011(3):131.

[5],谢盈盈.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挫折教育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74.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作者简介:余仙平(1967-),女,江西进贤人,江西中医学院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与咨询;陈四光(1979-),男,江苏泗阳人,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理论心理学、学校心理学;郭斯萍(1964-)男,江西万载人,广州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心理学、中国心理学史;余琳(1954-),女,江西进贤人,江西中医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校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码:1001-7518(2012)08-0036-03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任。如果大学生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缺乏必要的心理耐挫力和心理承受力,那么就不太可能成功地应对时代的挑战,更不可能担负起历史重任。因此,为了胜任时代对人才的诸多要求,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我国各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国各大院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从总体上来看,由于种种因素限制,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课程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完善,课程设置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模式、课程效果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在认识上还存在着纷争,理解各有不同,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本文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特点、课程模式、课程评价及课程教学时数等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为有效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提供参考。

一、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定位不够明确和妥当,阻碍了课程的发展。心理学课程可以分为心理学专业教育的心理课程和普通学校基础教育的心理学实践课程。两者对象不同、教学目的不同,因而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心理学专业教育课程的对象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教学的目的是为培养心理学专业人才。普通学校基础教育的心理学课程是针对非心理学专业学生,侧重点在于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矫治各种心理障碍,解决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上的众多问题,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完善以及潜能开发,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指导性的一门课程。上述两类心理学课程虽然关系密切,但学科性质不同。心理学专业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心理学科体系。这个学科体系的学科性质是指心理学这一学科群的学科性质。它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这门学科知识,要求理论体系的完整和深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心理学诸多课程为依据,但是体现在教学中的不是这些课程的直接结论和形态,而是经过处理了的比较浅显的通俗的生活化的阐释和形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把心理学各门课程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引入教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承受能力,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塑造健全的个性,正确的认知能力,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目前很多高校混淆了两类课程的性质,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心理学专业课程来讲授,抹杀了两者的界线,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很不理想,达不到预期目标,从而阻碍了课程的发展。

(二)学科本位课程模式不适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科本位课程模式的理念是在于把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该课程模式具有三大特征:学问化(即考虑学术性)、专门性(反对学科的综合性)和结构化(即重视学习每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学科本位论课程模式决定了课程内容是:人们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心理学学科的系统知识。不同年龄学生、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相同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心理学学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因此整个课程内容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技能发展和培养。

我们说这种课程模式不适合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是因为:

1.传统学科课程目标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习各种心理学知识,成为该专业的“专门”人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为最终目的,所以课程教学不仅仅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关注其技能的掌握情况,关注学生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能否促进心理认知的发展、能否提升心理品质和矫治心理问题。

2.传统学科课程是以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的,以间接经验为基础。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基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设计和运作的,以体验为主要形式,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学生通过体验来获得感悟。

长期以来,以学科本位为特征的课程思想一直占据主体和核心地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体系化,没有把发展完美人格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学科本位课程教育模式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实施,所以说学科本位课程模式不适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三)评价理念单一,不能适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评价一直以来就是该门课程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也是一个难点。课程教学的效果评价对课程的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和课程目标的实现。用考试这种通用的常规的定量方法来评价,是难以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因为考试只能体现学生掌握心理学学科知识的程度,而学生掌握这门学科知识,了解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并不等同于心理健康水平有多高,心理素质有多么好,这两者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所以用考试这种定量的方法不能真实反映与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效果。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时数偏少。据我们调查,全国绝大部分高校根据教育部的部署,普遍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名称各不相同,课程也设置为必修课、选修课或公共课,但都是为期一个学期。我们认为仅这一学期的课程远远不能达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以及满足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需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存在着教学时数偏少、教学内容多的问题。一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多不超过32学时,绝大部分高校都是18个学时。但教学内容很多,包括心理学知识概论、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心理保健、新生心理适应、情绪与情感、意志品质、挫折应对、学习心理、恋爱婚姻、择业就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常识等内容组成。教学内容这么多,18个学时远远不够。我们也知道心理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必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更何况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过程中,可塑性强,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而不能错过。

二、有效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和思考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体现其独特性

在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特殊类型的学科,它与其他自然学科的性质有所不同。它不像传统学科课程,由教师向学生传授课程的理论知识来达到课程目标,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协助学生释放人生发展中遇到的困惑与烦恼,提高适应能力、提高抗挫折承受力和自我管理情绪调节能力,挖掘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品质全面协调发展,为终身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一种新型课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程具有与其他课程的不同特点:

1.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通过对生活的切身体验、切身感悟来实现的,在体验中感悟中获得积极的、愉快的心理情感,对与之交汇的学习生活事件做出积极的解释,并由此发展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心理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而这种人格特质正是课程要求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所追求的目标,是着眼于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与泛化,这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功能,这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

2.个体的社会适应。个体的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特有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有交往、友情、合作、尊重和被尊重、以及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愿望需求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涵盖协调人际关系、学会承受各种挫折、形成自我观念等等,这些内容就是个体社会化进程中所必须面对的:在各种冲突中学会妥协和顺应、合作与竞争,学习各种规则和价值观,这种不断学习、不断调适的过程就是一个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个体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两个独特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性质不同于其他学科。只有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准确理解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进而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遵循“学生本位”的活动性课程模式

学生本位课程模式又称人本主义课程模式,其主要教育思想就是人本主义思想,主要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学习和活动的中心位置,重点强调学生的主动意识、实践意识和参与意识,学生至始至终是以主体活动者的身份出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优势所在。

学生本位论课程模式强调通过体验来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教学内容较少考虑到学科性。教师应非常明确课程的目标是学习者的自我实现,并据此建立相应的目标结构,这意味着课程中必须提供丰富的自我实现的机会,通过给予学习者探索机会来达成目标实现。

因此,学生本位课程应该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在轻松自由、机会均等的条件下,让学生能够自我实现,体验成功。教师应该为此积极努力创造有利的条件,不断激发学生在成功中获得感悟。

1.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门课程能否为学生接受,在相当大程度上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来认同和接受它。那种空洞的、泛泛而谈的与学生内在的心理世界无关联的说教,是不可能对学生的心理触动产生实际的影响。因此,注重体验式教学,应贯穿在整个课程过程中,让大学生亲身参与活动,并用自己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理解、感受、建构,从而生成其对事物独特的情感感受、领悟和意义。从而促进学生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和发展。[1]

2.课程应以活动为载体。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发生发展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人与环境互相作用的活动过程中实现的。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和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识发生理论的主要观点都认为:活动是一切认识和心理产生的源泉。认识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构建的结果。人的意识和个性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同时又通过活动表现出来。他们的这些观点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取活动的形式做出了说明。因此,活动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把活动作为课程实现的最基本的实践形式之一,通过亲身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得以获得真实的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反思。然后,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认知、行为和情感重新构建,进而建立新的自我概念,提升自我认同和价值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在活动中相互作用而培植建立起来的理念,最终达成人格和谐发展的目标。一般来说,活动组织得越是成功,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就越真实,提升心理健康的作用就越明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将体验作为心理品质建构的桥梁,关键是因为只有它才能激发学生心理品质的内化机制,促成学生心灵的成长。体验指向的不应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核心,通过借助活动来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有丰富学生内在的心路历程并使学生在情感上和思维上产生切身的情绪与情感体验,学生的心理才有可能得到调节和影响,进而实现转变或改善,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发展。体验性活动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营造安全、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无条件接纳,缩短教师学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与学心理相容。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凸显“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理念

传统的课程评价重视的是学科预定目标和计划的完成程度,评价的最重要方式在本质上是以考试或测验的方式进行,测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情况。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用书面考试这种常规的形式来评价是难以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心理健康水平的。受课程目标定位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是着眼于培养学生在不断变化的生活、工作环境中承受挫折、承受失败,并保持自信品质,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积极心态,不断进取,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所以它更加强调质性评价、动态性评价、情境性评价。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对学生心灵的一门课程,其考核方式与其他课程一定要有所区别,它不应只是知识考查,更应注重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心灵感悟。[2]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要防止学科化倾向,不能象传统学科一样按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那样来考试,而应凸显“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理念。这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是一个动态性多维度评估体系。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前提,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淡化同学之间的评比,协助学生与自己的过去相比较,在比较中客观地评价自己、了解自己。这种评价没有统一的固定不变的标准,是把人的心灵成长、人格发展完美作为评价目标,强调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经验体验,进而能有效进行自我调节,是一种“促进性”、“开放性”而非“竞争性”的评价。这就要求老师不对学生言行进行干涉,不对学生独特个性进行武断评议,使学生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敞开心扉自由展现自己,自由参与活动,尽情释放,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整个大学教育四年全过程

我国高校学生的年龄一般介于18、19岁至22、23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正处于少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此时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成熟,心理发展正走向成熟,呈现既有别于少年儿童又有别于成年的独特心理发展特点。我们要抓住转型时期这个关键时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以后的人生发展扫清障碍。高校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我们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又要有认真、执著的奉献精神。

我们认为大学四年不同的年级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大一课程重点在于心理调适、自我管理、学习方法适应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大二、大三着重于心理素质拓展,重点在于学习成才、情绪调节、交友恋爱方面。大四重点在于职业心理学教育,求职择业方面做好生涯规划。

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栋梁的摇篮,心理健康教育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和必要途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无疑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我们只有不断努力不断改进,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才能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做得更好,更富有实效。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对人才的人格要求,也才能完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使命。

参考文献: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范文第3篇

当然,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不足,如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方法效果不太理想等等。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任务的定位更值得商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帮助大学生增强心理健康的意识,优化积极的心理品质,提升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和社会适应的能力,预防和缓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发展与锻炼成才、人际交往与恋爱情感、求职就业与创业创新、情绪调节与人格健全,及社会适应等方而的困惑,促进德、智、体、关等全而发展。通过分析纲要发现,2002年的纲要没有把潜能开发这个目标纳入其中。有学者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适应环境、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全而发展,还应该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促进潜能的开发潜能开发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核心的目标之一。可喜的是,教育部于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已经把潜能开发纳入其中,并确定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尽管大学生的《纲要》暂未公布修订稿,但把潜能开发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已经成为趋势。

潜能和潜能开发的定义、内涵等还没有得到统一的界定,通常认为潜能是指个体存在的潜在的能量或能力。托尼巴赞在著作《大脑第一》中说,我们当中隐藏着达芬奇式的人物,通过训练,有人会具有达芬奇那样的聪明才智。他认为,每个人都具备创造潜能、社会潜能、艺术潜能等九个方而的潜能。潜能开发,是指通过训练把这些潜在的能量或能力变成显性的能量或能力的活动,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潜能开发是大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有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带有自己特殊的使命来到我们这个世界。因此,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发现并找到自己的天赋属性,充分发展自身特有的潜能,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是我们每个人发展的终极目标。教育应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和目的,以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全而发展为基本特征。教育要唤醒每个人潜在的各种能量,让人的天赋能够自由发展。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大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更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各种天赋和潜在的能力,并提供各种锻炼与发展的平台,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发现自己的潜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的特长、完善自己的人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常规教育措施,不仅要正常开展,更应该发挥其潜能开发的功能。比如,个别心理咨询不仅仅只是解决部分学生的一些心理困扰,团体心理辅导也不仅仅只是让部分参加的学生感受活动的乐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更不是仅仅对大学生进行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通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制与平台,让每个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发展潜能,并通过锻炼来开发这些潜能。同时,使其不仅得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发展,也在社会能力、创造能力,及具有天赋方而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能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使人生意义和价值都能得到更好的彰显。开发大学生的潜能,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更是大学教育的核心目标。

大学具备开发学生身心潜能的各种条件。开发每个人的潜能,原本就是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遗憾的是,当下无论是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没有能很好地发挥这种作用。甚至有人说,从小学学习开始到大学毕业结束,都没有能很好地发现自己真正的天赋,直到离开学校很多年后才从成功的事业中发现了自己的才能。中小学教育没能很好地开发学生潜能,甚至遏制了学生的潜能,是因现有的中考、高考政策和学生评价体系所致,且这些政策和体系也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彻底改变的。尽管教育行政机构正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但是这些改革的推进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问题。因此,期望中小学教育通过快速的改革来更好地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是不太现实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相对于中小学教育而言,大学在学生培养方而存在较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教育培养的需要来设置和调整学生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评价方式,及搭建各种学生锻炼发展的平台,为开发学生发展潜能创设良好的条件。因此,大学教育具备学生潜能开发的各种有利条件。

大学生的发展现状对潜能开发提出了要求。近年来,各大学和教育行政机关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但随着所谓最难就业季现象的出现,不少大学生专业理论与技能不够扎实、社会交往能力不足等能力素质的欠缺问题暴露无遗。大学生不仅就业能力不足,创新创业能力更是欠缺。部分学生自上大学之后,没把学习和发展当回事。在中国,能考上本科层次高校的大学生其智商毋庸置疑,为什么还会出现上述现象呢?这些现象的出现,可能与学生自身不够努力有关,更多的与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等密切相关。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有些模式和理念确实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甚至阻抑学生的发展。比如,有些课程内容不能及时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差强人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特点,学生课堂学习的投入水平较低;实践育人的理念没能很充分的执行,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等等。所有的这些现象,严重阻抑了大学生潜能的挖掘和综合素质的发展,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影响因素。所幸的是,这些现象已经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及许多教育人士的关注和重视,正在想方设法地进行改革。因此,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也是大学生的发展现状所要求的。

充分认识大学生潜能开发的重要性,积极思考并探寻有效开发大学生发展潜能的思路与策略,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也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的成效。同时,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涵和功能,促进大学教育质量的提升,促使大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为了有效实施对大学生的潜能开发,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而入手。

澄清功能认识,准确定位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各级行政领导、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以及从业教师应澄清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功能的认识,明确意识到潜能开发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一些专家和从业者的呼吁下,教育部已经修订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并把潜能开发纳入了新的纲要之中。从教育行政机构的角度,相关机构应尽快组织修订大学生的指导纲要,把潜能开发目标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中,并引导各高校认真研究如何在现有的工作机制中有效开发大学生发展潜能。当然,开展此项工作也需要一定的时日和程序。从各个学校的角度来说,应该把潜能开发立即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并尽快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

整合各种师资力量,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功效。近年来,由于充分重视和快速发展,许多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而取得丰硕成果,包括实践工作的,也包括理论研究或经验总结的。从专家的视角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繁荣的背后,存在实效性的欠缺,大量的宣传讲座、普及性的心理健康课程等并不能让学生满意,没有能达到期待的功效。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心理学背景的专业教师非常欠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辅导员担任。尽管辅导员也接受过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掌握了一定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但事实上离称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有一定的距离。无论是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还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他们还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工作成效。因此,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队,引进更多的、具有深厚理论背景和实践能力的心理学专业硕士、博士进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心理学专家团队的建设和充实,可以为深入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有效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当然,要实现有效开发大学生潜能的目标,还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生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这两个方而的工作还没有充分结合,基本上还属两个系统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由学工系统的辅导员等完成,而辅导员对大学生的专业教育与发展不一定熟悉;专业发展教育一般由专业教师开展,而专业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一定了解。因此,各高校应整合教育师资力量,形成一支综合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这支队伍应由心理学专家团队、各个专业的专业教师团队、辅导员等共同组成。心理学专家团队统领整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由各个专业学科的专业教师团队和辅导员共同做好学生的发展教育与潜能开发的具体工作。当然,要对专业教师团队和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操作技能的培训,让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在充分把握学生心理与特点、充分运用心理学原理的情况下,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有效认知自己与专业特点、了解本专业发展的途径与学习方法,以便更有效的学习、锻炼和发展。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综述;心理健康教育

Positive Psychology――A New Perspec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hen Hong, Song Yinghui, Gu Fan. Center of Mental Health,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Shanxi 710055,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 the necessity of the combin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mistake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advance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Results There were empirical necessity and theoretical probability for the combin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nclusion Positive psychology is a new perspective of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promising.

【Key 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 Negative Psychology; Review;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受到重视,发展较快,全国各大高校基本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健康,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保持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并未实现。然而,关注人类积极力量,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人获得幸福为目标的积极心理学在这方面却表现出独特的潜力,它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结合,势必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生机,以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在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或思潮,主要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有着相似的倡导,具体内容包括人的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满意度、快乐等;个体水平上的积极人格品质,如爱的能力、激情,潜能等;群体或组织水平上的积极的社会制度,如利他行为,礼貌等[1]。它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从过去对心理问题的过分关注而转向于对人类积极力量的关注,主张心理学要以人类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机能等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并在这过程中寻找到帮助所有人在良好的条件下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的各种因素[2]。

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一个新的心理学科,而是将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以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在这一点上,与以往关注问题为中心,以修复会消除人类心理问题而达到健康为己任的消极心理学是相对立的,积极心理学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和价值,是对消极心理学的批判继承[3]。积极心理学对于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状态的关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结合既有理论上的可能性,还有现实的必要性。因此,我们可以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向。

2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与积极心理学相结合

与积极心理学的结合缘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困境。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Seligman说过:“现在的心理学家们已经能够精确地测量和定义我们以前曾经很模糊的概念,如消沉、精神分裂症和酒精成瘾等,我们也了解了这些问题是怎么样影响我们的生活过程以及引起它们的内在基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和它们的心理学过程。不仅如此,我们也学会了怎样去克服这些问题……。但这种进步也让我们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我们似乎只学会了把人类从不幸或痛苦中拯救出来而不知道怎样帮助人类在良好的条件下过上幸福的生活。”

2.1 现实的必要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受到消极心理学价值观念的影响,以学生心理问题为焦点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走进了一系列的误区。

2.1.1 从教育目标上看 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不平衡。实践中更多的高校注重心理问题的防治,而忽视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2.1.2 从教育内容来看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广大学生的需要以及社会的要求有一定程度的脱节。近70%~80%的学生心理是健康的,阳光的,他们也更加需要提高自己积极的心理品质而不仅仅是知道被动预防心理问题的方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即可,而是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人才。

2.1.3 从教育机构的作用来看 高校心理教育机构更多的时候被视为“救火队”。恶性事件例如自杀一定与心理教育机构相联系,但是大多数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表现却很少与心理教育机构有关,导致心理教育机构的功能出现偏移,工作内容缩小,方式单一。

2.1.4 从教育的价值取向上来看 消极的价值取向以心理问题和障碍为中心,重点在心理问题的解决上。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价值取向的引领,缺少从根本的角度考虑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2.1.5 从教育的效果来看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的关注而大幅度减少,反而恶性事件频发,心理障碍的比率逐年上升。

以纠正或消除心理问题为己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带来了教育发展的困境,难以更好地发挥本应有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些误区背后的深层原因就在于忽视对广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也就从实际上削弱了学生预防心理问题的基础。积极心理学对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状态的关注视角却极大的改变了这一取向,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2.2 理论上的可能性――积极心理学进展和成果

2.2.1 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引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回归,平衡了教育目标,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主 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所有人的潜力发挥和生活幸福,不是把人的优点仅当作克服心理问题的工具,而是超越这一层面,将培育人类的积极品质作为根本目标,有利于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积极心理学引导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回归最终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内在的积极品质,培养积极的归属感、责任感,成为有社会能力和良好心理状态的积极的人。

2.2.2 积极心理学对每个人积极力量研究的强调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和社会的需要 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要集中在积极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等方面,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个人,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而使人真正成为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这完全符合个体的发展需求。具体来说,积极心理学在3个层面上有关积极力量的研究即积极情感、积极人格和积极组织的研究。这些内容符合学生和社会的需要也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和途径,更有利于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充分发挥心理教育的功能。

2.2.3 积极心理学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地解释,并使个体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这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目标有较大的影响 与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一致,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产生使自己生活更美好的改变,积极分析自己的行为和观点、问题。教育的干预目标也因此成为宽容理性的面对问题和失败,并且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从而更加确信自己而不断的进步。

积极心理学对消极心理学的批判继承为心理健康教育摆脱困境带来了希望,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各要素和目标的整合提供了途径。

3 与积极心理学相结合的实现

积极心理学由于其工作目标与人性目标高度一致,因此,它能使人与社会和睦相处,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也会因为其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关注和培养而使校园更加和谐。那么,积极心理学该如何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结合?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与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的结合,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进行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被纳入到德育教育体系之中,但是以往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并没有实现其良好的育人目标,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为引导,对各要素和目标进行整合,以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和干预目标的积极改变为手段,修改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价值取向,达到以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替代疾病的预防目标。

3.2 与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的结合,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培养积极情感和塑造积极人格为主要内容,营造促使学生积极本性发展的环境 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支柱性内容为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组织系统。认为尽管先天的生理因素不可缺少,但人格的形成主要还是依赖于后天的社会生活体验,因此,积极心理学把增进个体后天的积极体验作为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的主要途径,特别强调研究人积极的现实能力和潜在的能力在个体良好人格特质形成或发展中的作用[4]。从这一点出发,建议在目前的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辅导和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三级教育模式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可以更多地涉及积极心理学的内容,提供积极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6大积极品质,引导学生关注和培养自身的主观幸福感、福乐体验、自我决定性、乐观、自尊、自信、宽容、同情、慷慨、责任、希望等积极的人格品质[5],构建积极的自我概念。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作为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更多地结合积极心理学的观念进行宣传,营造促使学生积极本性发展的环境,促进更多地人参加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来,通过社会、家庭、校园、院系、班级、宿舍的氛围和组织来影响每一个学生,深入广泛、生动切实有效地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第三,心理辅导和咨询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加强积极心理学观点的引导,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例如将咨询中认知行为疗法的技术与积极心理学的原则相结合共同作用[6],或以组织团体心理辅导或者朋辈积极教育为主要手段,开展积极情绪的培养和乐观精神的辅导,使其在快乐和成功中体验积极辅导的魅力。

总之,在对消极心理学的批判继承而非完全否定的基础之上,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主要从主观层面,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3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现实的乐观态度和积极的人格特质。它营造一种能够促使学生的积极本性生长发育的环境,同时也是为其寻找一种为自己心灵中积极种子浇水施肥的方法和途径。

4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3

[2]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3(4):106-111

[3]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心理科学,2005,28(2):402-405

[4]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华中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4(4):120-126

[5]Siang-Yang Tan, Applied positive psychology: putting positive psychology into practice.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Christianity,2006,25(1):68-7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异化对策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深化的关键时期,这些必然对原有的社会文化及道德体系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冲击。高校也不例外,大学生们一方面要适应自己的生活、学习、科研、工作、人际等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面对社会上各种多变的思潮和价值观念。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加之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休学、退学以及其它校园恶性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引起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思。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离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教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异化”现象严重。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异化”的表现

(一)心理健康教育虚设化。

目前,高校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大多是半路出家,观念落后。他们认为开展了心理咨询就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科学的规划,而是凭经验、热情和想象,随意操作,表面上让人感觉很重视,实际上是流于形式,走过场。有的高校为了显示其对该工作的重视,纷纷加大心理测试的力度,测试完把资料装入档案便完事了,忽视测试结果在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为测试而测试,为建档而测试,为应付检查评比而测试。这种形式化的工作掩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不但没有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反而导致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

(二)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人员配备上,以临床心理医生为主,这在医学院校表现尤其突出;第二,工作形式上,表现为几个教师定期接待有需要的学生来访,进行坐堂接诊、你病我医的消极治疗;第三,教育者以医生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错误地把学生心理问题一律视为“障碍性心理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于解决学生心理危机,或者是对少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咨询和治疗,人为地窄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第四,在操作过程中,过早地把学生介入临床,使得咨询和治疗形式带有较浓的临床医学色彩。这种医学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需求,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而深入地开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基本上是德育教师和政工干部,很少有人经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第二,教育者思想意识上往往以德育的目标要求学生,容易将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问题、品德问题,以传统的优劣标准来判断学生;第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育者往往从思想上、品德上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以道德法则代替科学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的现象严重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将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逆反、畏惧和逃避心理,严重者则会延误学生的调适、治疗时机,致使学生从亚健康走向不健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异化”的原因

(一)缺乏科学的指导和规划。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局性工作,必须有全面的发展规划,才能保证这项工作健康持续的发展。而在实施过程中,绝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做到全面规划,这也说明了部分高校还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到学校工作应有的位置,还没真正意识到这一工作也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于是,就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忽轻忽重的现象,即出了问题大家都感到重要,平安无事时则可多可少,使得本应常抓不懈的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围绕高校稳定状况转的临时性工作。而如果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能得到及时的、科学的指导,有明确的发展规划,那么就可以避免很多误区,大大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高校教育重视不够。

一是重视不够,经费少或者落实不到位。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的层面,认为它是软指标,只要做到学生不出事、不走极端就行了,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上舍不得投入,连基本的条件都不具备,心理咨询室简陋,心理测量软硬件落后。二是师资力量缺乏。国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大致为1∶1500,但是在我国基本是1∶5000,甚至没有一名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的数量也严重不足。要么是由临床心理医生和德育工作者兼任,要么是人员配备不齐全。三是制度不健全,机构设置紊乱,归属不清。有的归属学生处、团委,有的设在马列部、德育部,有的是行政编制,有的编制、级别都含糊不清,这给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统计、考核评估、职称晋升晋级等都带来了不便。

(三)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下,传统的教育人才观和旧的习惯思维模式使得人们更加看重大学生的成绩、考试能力,而往往忽略其人格、心理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因素。教育部门虽然多次提出要改革现行教育体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际上目前的教育体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开展。多年来,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本位”的课程设置,其实质就是专业教育的模式。由于这种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高校管理者为了显示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纷纷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规课程,按照专业课程方法安排教学,学生通过考试取得相应的学分。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他们受自身专业的束缚,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往往将心理健康教育演化为国家、社会对学生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要求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性教育极为贫乏,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异化”的对策

(一)统筹安排,建立一个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扎扎实实的系统性的工程,既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又离不开德育工作、学生工作、教学工作等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必须统筹各方面教育力量和各项工作:首先,校领导班子中要有专人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特殊学生的预警,制定一套完整、科学、操作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确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其次,与教学密切配合,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调整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的课程结构,增设面向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类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再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所谓“知生莫若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变化,关心和化解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并将重要的信息反馈给专职人员;最后,发挥学生骨干的主体作用,高校学生管理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以及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自治组织的主体作用,在平时的学生活动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化解矛盾,反馈信息。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建设。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起步比较晚,目前以下两种情况问题比较突出:一是一些老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工作时间较长,而且有一定的专业背景.但是这类教师没有国家心理咨询资格证书;二是大部分年轻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的热情,但他们缺乏心理咨询的实际经验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经验。这当中,对第一部分教师的要求比较简单,鼓励他们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对于第二部分教师则要增加其实践经验,具体做法:首先,让这部分教师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全面了解学生和了解学生的全面;其次,让他们观摩心理咨询专家咨询的整个过程,在观摩过程中体验和领悟心理咨询的各种技能和艺术。观摩学习时间不低于一个学期,同时,每次观摩都要写出自己的体会和疑问,交给自己的指导老师,然后对其进行指导;最后,指导教师对其咨询的整个过程进行督导,并定期举行个案研讨活动,分享各自的咨询体会和感受。

(三)加大投入,加强硬件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必要的人、财、物、工作场所等方面的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有效开展,不仅需要我们转变观念,系统规划,建设队伍,还需要加大投入,以必要的硬、软件设施作为前提。一方面,学校要提供专项经费和物质保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测量室等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室设备。另一方面,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做好建档、诊断、咨询、辅导、治疗等多项工作,这些都离不开现代化的统计分析手段和测评软件,某些治疗还需要特定的空间和辅助设备。而当前,我国一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还停留在文字建档记录、手工统计分析、谈话辅导治疗的水平,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效果自然大受影响。为此,学校应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购置权威的测评软件和统计软件等,为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敏,刘国秋,李明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