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封闭式管理的利与弊

学校封闭式管理的利与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封闭式管理的利与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校封闭式管理的利与弊

学校封闭式管理的利与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民办高校;封闭式管理;学生社会化;影响;建议

我国的民办高校是1980年后逐渐兴起的,现已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并以其丰富多样的办学方式引人注目。30年来的实践证明,民办高校在满足人民群众不同教育需求,扩展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教育事业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陕西省民办高校众多,据统计,全国民办高校采用封闭式管理的占到了总体的71%,陕西省占到89%。陕西西京学院为了防止学生在外沾染不良习惯,杜绝校外人员带来不良风气,实行严格的门禁制度――学生通过校园卡并指纹识别后才可进出校园。西安翻译学院以英语为特色,实行“全日制全住校全封闭准军事化”,严格执行“万人晨读”管理模式等。

一、文献综述及本文研究概况

1、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在管理模式上采用“封闭式管理”。大家对于这种管理模式争议颇多,这也是近几年来民办高校管理工作关注的焦点之一。

很多民办高校的管理者认为封闭式管理模式对学生发展有一定的好处。付八军在《“宽”与“严”: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之选择》中认为民办高校推行严格管理具有必要性,在理论上也具有可能性。首先,为维护国家学历文凭的信誉,需要强化管理。其次为扭转学生自由散漫的风气也需强化管理。“封闭式管理”可以改善原先纪律散漫的学习风气、强化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当然也有学者对这样的管理模式持反对意见,罗云在《民办高校封闭式管理质疑》一文中指出――封闭式管理与现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违背,以牺牲学生个性和身心发展为代价换取所谓的“良好教学秩序”,并且这种管理模式更多地停留在“管制”阶段,以成绩代替全面能力。他同样认为这种管理模式是对社会不负责任,没有发挥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大多数有关封闭式管理的文章都是从管理的角度和管理理论出发,对封闭式管理模式的利弊进行分析。但民办高校封闭式管理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却很少涉及。而校园是大学生完成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封闭式管理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必要认真分析其多方面的作用。

2、本文研究概况

本研究针对民办高校封闭式管理,进行了个案访谈,然后分析评价了封闭管理模式下大学生的社会化状况。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意识、价值观念、个人能力这三个方面,本文通过对这三方面内容的探析,找出封闭式管理对大学生社会化的推动与阻碍作用,为民办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提供建议。

本研究主要采用个案访谈法收集资料,选取了西安市三所不同民办院校的学生进行访谈,每个学校抽取4位学生为访谈对象。共计12位访谈对象,均为西安市民办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并以访谈内容为对象对其社会化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访谈的总体分析,我发现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对封闭式管理的态度趋同但也有所差异。西京学院侧重于学校生活制度方面的严格管理,学生对于这种管理的对抗情绪也最为明显。接受访谈的4位学生对封闭式管理无一认同。西安翻译学院有关学习方面的规定相对严格,在4位名访谈学生中,有1名学生明确表示反对,但也有1位学生赞同这样的管理方法,觉得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培华学院在陕西民办高校之中的管理相对较松,所以在访谈中学生对于封闭式管理的抵抗情绪最少,4位访谈对象都没有强烈的反对态度,多数表示能够理解学校严格管理的动机。

二、封闭式管理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研究

1、封闭式管理的涵义及其原因

纵观国内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大多数采取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教育管理学认为,“封闭式管理”式针对整个学校的管理系统而言但并非是针对管理学生。当前很多民办高校将这一概念歪曲,将封闭式管理奉行为“ 将学生束缚在学校内,生活作息和自习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除特定时间外,学生不允许随意出入学校,校外人员也不得进入学校”。

民办高校封闭式管理的动力源,大多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为在高校市场竞争中占一席之地,民办高校需严格管理。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要差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民办不强化管理,那么会大大降低其毕业文凭被社会所认可的教育程度。

(2)生源质量决定了民办高校的严格管理。由于教育质量是民办高校发展的生命线,而生源质量又远远落后,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只有采取强硬手段,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努力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3)为维护学校正常秩序,需要严格管理。严格的管理模式,可以培养学生们在学习上刻苦上进,生活上勤俭正派,交往上与人为善,为他们以后起着很好的导向和定型作用,同时也为学校带来了一个相对稳定有秩序的教学环境。

2、封闭式管理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现实影响

赵利生教授在其论文《试论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中提出大学生社会化的几个基本目标:(1)培养个性,完善自我。个性即自我,大学阶段完成自我的独立。(2)继承、丰富与发展社会文化。大学生必须首先接受一致内化积存的价值观念与社会规范体系,并对其创新发展。(3)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社会角色。按照赵利老师的观点,本文从三个方面――自我意识、价值观念及个人能力考察民办高校封闭式管理对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3、封闭式管理对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影响

个体的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自我认识即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反映了个体需要与现实满足之间的关系,包括自尊心与自信心、成功感与失败感等等。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己行为、思想和言语等的控制。当个体要求自我遵守社会规范努力达到社会期望时,可以促进个体的积极发展,而当个体自我松懈,就会使个体处于一种消极的被动状态。

例如(个案9):对此(学校封闭式管理)我觉得有利有弊。和其他公办高校相比我们的确不如他们,所以学校这样管理也是为我们好为学校好吧。我的父母也挺希望学校管得严格一点,因为他们担心不在我身边我会学坏,但是父母、学校也管不了我们一辈子呀。不过有时候学校对于我们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管理也有点过了,毕竟我们都是成年人,没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反而会让大家抵抗。

民办院校大学生往往是没有考上公办大学的学生,相对来说他们的自我评价较低,自我控制较差,大学时期的学习任务相对轻松,长时间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规范”与“教化”,久而久之学生会在心理上形成依赖,逐渐丧失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和自我改正的自觉意识。

4、封闭式管理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价值观是个人对某类事物价值的基本看法、总体观念,在人们的价值活动中发挥着行为导向、情感激励和评价标准的作用。学校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这种价值观不是一种被动和被教化的结果,而是大学生有意识的进行选择、接受和创造的,他们通过审视自身和外界的各种价值观念,理解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异同,最终形成自我价值观念。

例如(个案1):高中一样的管理模式甚至比高中还要严格,进出校门、宿舍门都要识别指纹!感觉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汇报学校,我讨厌这种囚禁式的管理。难道学校认为我们完全没有遵守纪律维护学校秩序的自觉性吗?还是觉得学校周围危机四伏所以要严格管理以防坏人入侵,这也太夸张了。这种压制让人不舒服。

其实,民办高校不一定要利用封闭式管理隔绝社会不良影响的渗入,而是应该以一种客观的态度还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教会学生客观认识、适应现实世界,增强其对不良影响的判断力和免疫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他们学会在未来的道路如何适应、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

5、封闭管理对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的影响

费尔巴哈曾说过:“人的本性只于交往之中”。身处在学校中的大学生,这个时期同伴交往的频率与影响最为突出。大学生在自己的交往范围内选择知心朋友,良好的同伴人际关系能给大学生带来稳定感和归属感。封闭式管理的校园大大减少了学生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限制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过于强调秩序与成绩。此时,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心理需求被忽视,大学生个体获得社会交往和社会满足的愿望也不能得到实现,大学生就会产生与制度规范相排斥的行为。

例如(个案7):学习方面的严格管理我觉得无可厚非,可对于严格的门禁制度我不能理解。有时候我外校同学来找我玩,进校门时又要登记又要压证件,甚至有时候根本不让进,门卫也总是凶巴巴的。现在和同在西安上大学的同学都不来找我,说看到我们学校门卫都有心理阴影了,大家都说我像读了军校。

三、相关建议

1、顺应社会,转变教育理念

民办院校也应在教育模式的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进步,找到适合民办高校大学生身心特点的管理模式,探索出一条有利于学校,学生共同发展的管理模式。并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亲身感受来自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考验从而更好的完成其自身的社会化。

2、敞开校门,选择开放式管理

相比于普通本科院校,民办独立本科院校更应该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走入社会,在社会中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能够认识自我,找准定位,还能更好的了解社会,明确自我努力方向。对学校来说,开放式的管理,在满足学生向往自由、减少学生抵触心理的同时,还能够减轻学校在管理方面的压力与负担。

3、联系社会,开展开放式教育

在开展开放式性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首先应当与学校周边的社区和公安部门取得联系,确保学校周边的治安安全,为学生学习生活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此外,学校还应通过学生辅导员与家长保持联系,争取到家长对于开放式教育的支持。

4、强化专业特色,激发学生潜能

封闭式管理通过严格的规定将学生限制在校园内,结果却不尽人意。如果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这些平台展示自己,那么也可以达到留住学生的目的,同时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荣誉感,激发学生的潜能,为今后学生走向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5、注重心理健康,建立有特色的心理教育

民办院校优于专科院校又次于公办院校,属于中间一种不高不低的尴尬地位,这就造成了民办本科院校学生心理的特殊性。在封闭管理模式下,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学生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个性,使他们在生活、就业交往等压力下依旧可以保持自尊、自信、坚韧不拔的心理品格,即使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也可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罗云.民办高校封闭式管理质疑[J].北京:中国电力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

[2] 苟灵生.复杂性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质量因素研究――以“陕西现象”为例[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3] 侯一农.浅析高中学校封闭式管理的利与弊[J].社科纵横,2009.8.

[4] 付八军 冯晓玲.“宽”与“严”: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之选择[J].宁波: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5.

[5] 赵利生.试论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J].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4.01.

[6] 李献斌.大学生寂寞的成因与自我调适[J].北京:中国健康教育,2003.2.

[7] 李钊.对社会负责:民办高校必须牢记的使命[J].黑龙江: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