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校;“两课”教学;时效性
一、高校“两课”教学时效性降低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对“两课”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高校“两课”教学而言,其受重视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它最终的教学效果。从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高校并没有否认“两课”教学的重要地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并没有真正的重视和理解这一问题,尤其是在落实的层面上,很多高校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对“两课”教学的重视,但是真正在实际行动中,往往将其摆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上。
(二)“两课”教师的素质有待提升
教师是开展高校“两课”教学最重要的主体,教师自身素质及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两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当前高校“两课”教师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整体素质,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也有非常明显的提高,但是我们仍然要看清,其中存在的一些细微的问题,特别是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校“两课”教学过程中要面临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两课”教师还无法真正适应当前社会对“两课”教学的要求,自身某些素质仍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三)教学方式和方法相对落后
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两课”教学的效果,好的教学方法将会使高校“两课”教学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高校的“两课”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长期以来都存在方法单一、单板、落后的问题。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科学有效地方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搞笑的“两课”教学观念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下,对于教学过程中采取先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少利用电视、网络、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二、提升高校“两课”教学时效性的对策
(一)不断提升“两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校“两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的停留在授业解惑这一层面上,而是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自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引者。高校应该重视对“两课”教师道德风气的建设,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两课”教学受到学生欢迎,并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师言传身教的目标,为高校学生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
(二)创新“两课”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高校的“两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方式,其中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以及“两课”是否能够达到其真正的教育目的。高校在开展“两课”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新情况下高校“两课”教学的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读、听、讲、谈、看、写等基本的教学,对课堂中的讨论过程和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充分利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等方法,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参与“两课”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学生自身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方式,如电视、网络、多媒体等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相应的知识,使学生从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其中的快乐和享受。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高校“两课”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仅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在高校“两课”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换发起他们内心深处对学习的需求愿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出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并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目的的不同组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真正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两课”教学的主体。要想在“两课”教学中更好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老师应该充分关心、理解和尊重学生,老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使自己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帮助学生更好的发挥主动性,提升高校“两课”教学的有效性。
(四)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高校的“两课”教学从其特点来看,是一门明显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自身的现实特点非常明显,所以要想提高高校“两课”教学的时效性,除了要坚持必要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外,教学过程还应该与社会的现实情况紧密的联系起来,利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两课”教学更加深入、具体,与现实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真实例子作为教学的实际参考,从而帮助学生自觉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发现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激发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思考,从而有效地提升高校“两课”教学效果。
(五)努力构建注重实效的评估体系
一、现阶段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高校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舞蹈教学工作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对学生的基本功的训练上,民族舞蹈课程也只是在对学生的形体塑造中进行使用,训练的过程中,主要是对的舞蹈技巧进行训练,而没有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有效的培养。这对民族舞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和影响。现阶段,高校民族民间舞蹈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舞蹈教室不能对民族民间舞蹈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在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民族民间舞蹈是一项植根于人民生活的重要艺术形式,加强民族舞蹈训练能够对人们的内心情感进行有效表达。民族舞主要是利用群众的舞蹈组织方式,结合现实生活,进而能够对民族文化进行反应。这就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民族舞的重要意义。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对民族舞背后的民族文化有所了解,学生体会不到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就不能对内心情感进行有效的表达,也就严重降低了教学质量。所以,想要提高高校民族民间舞的教学质量,就应该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对民族舞蹈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开展舞蹈教学工作。
(二)不能正确选择舞蹈教学器材
在民族民间舞教学工作中,舞蹈教学器材是最基本的教学工作,教学器材能够对舞蹈教学内容进行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对舞蹈大纲有一个形象化的展现,还能够将学生的专业知识作为重要渠道开展教学工作,舞蹈教学器材目前也成为完成舞蹈教学任务的关键。然而,目前各大高校对民族民间舞蹈认识程度不够,使得现代舞蹈器材的发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舞蹈的发展,也对舞蹈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同时,很多高校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舞蹈器材的选择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情况,因此,选择的教学器材不适应所有学生群体。
(三)没有完善的教学方式
近些年来,由于人们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使得民族民间舞蹈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民族民间教学工作中,对高校舞蹈教学工作有效的创新与改革。但是,高校舞蹈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舞蹈动作的传授,而没有重视对学生的技能进行锻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过度重视对学生舞姿的规范程度,学生过度重视舞蹈规范,就不能在跳舞中将自身情感展现出来,这都是由于教学方式不合理造成的。因此,只有对舞蹈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才能够有效满足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要求。
二、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科学合理地选择民族舞蹈教材
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工作中,不仅能够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质量进行提高,还能够培养新型的舞蹈人才。选择合适的民族舞蹈教材,能够培养新时期的舞蹈人才,进而推进民族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在选择舞蹈教材的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学校学生的特点和各大院校的舞蹈教学特点来选择相应的舞蹈教材,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技能水平相一致,使得教学工作更加适应高校的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也能够利用高校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的人才需求,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工作增添新的生气。
(二)对民族舞蹈理念进行有效恢复
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民族文化特色进行有效的展现,并在民族舞蹈中对民族文化信仰和风俗有效展现。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民间舞蹈的特点,表现出民族舞蹈的基本内涵,使得人们能够对民族文化精髓进行有效了解,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民族生活方式和文化素养。此外,还应该对教学工作的场地和器材进行有效的完善,进而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促进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有效发挥民族舞蹈的魅力
民族民间舞蹈实际上是有一定的魅力的。这样就能够对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艺术修养进行有效的体现,并能够对民族文化中的文学和音乐美术有所了解。我们在培养全面的民族舞蹈人才的过程中,还应该对舞蹈艺术进行有效理解,进而能够对舞蹈魅力进行体现。民族民间舞蹈能够在我们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将历史文化和舞蹈艺术等进行紧密结合。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需要充分了解民族民间舞蹈话题,创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促进舞蹈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对民族民间舞蹈动作进行有效剖析
各民族舞蹈艺术的形成并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需要在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深度进行揣摩和体会,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项独特的艺术形式。我国各民族的民族舞蹈都有着其特有的经典动作,这些舞蹈动作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形体动作进行有效规定,还需要对舞蹈动作进行有效的分析,进而提高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在东北秧歌的教学过程中,舞者应该掌握的动作要领就是膝盖需要弯曲,并将重心放在前面,这是东北秧歌的重要特点。形成特点的重要原因就是东北地区人民群众性格开朗乐观,对舞者性格有所了解,就能够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进而就能够再此基础上更好的掌握民族舞蹈动作。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要求,也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目标。目前,高校管理正处于深入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只有按照“转换机制、优化结构、增强活力、提高效率”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现代化高校管理改革,才能顺应目前新形势的要求[1]。高校管理的核心在于教学管理。教学管理的目的在于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落实培养目标的完成,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随着教学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学管理的方法和特点也要相应的进步[2]。
一、高校教学管理要具有规范化的特点
(一)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的内涵
教学管理规范化是指通过制定制度、条例等方式,将可以表现教育教学规律、能够达到人才培养规格、符合教育质量标准的各种教学管理体制、方法和程序等,明确具体的确定下来,并以之指导和管理教学工作[3]。高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可以提高管理过程的操作性,并且可以使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在长期的互动中进行磨合与调整,从而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
(二)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的基本对策
1.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系高校教学管理体系是在校党委和主管校长的具体领导下,以教务处为操作中心,以二级学院或系部为具体的运作对象,经由统一的安排,有秩序的实施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有机统一体。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在目前的高校教学管理中,教学的决策权过分的集中于学校一级,院系一级缺乏相应的灵活性和活力。这就造成了校、院两级管理的职责和权力不匹配,职责分工不明确的后果[4]。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建立一个职责和权力清晰明确,职权相应的组织机构,并在此基础上确保和提高教学管理效果。同时,在加强和完善管理体系的时候,要真正的体现以学生为本、以教学服务为本的基本指导思想,予以教学管理真正的弹性,使二级院系部门能够匹配相应的权力,成为教学管理的重心,构建以教学和服务教学为特征的新的教学管理体系。2.落实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只有“建立健全的教学规章制度,才能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运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6]。在落实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首先,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各类教学文件,文件一旦制定、形成,就必须认真严格的执行。其次,教学管理工作核心是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有效遵守。例如教学计划,它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具有很强的纲领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动。而对教学管理中的各级各类人员,都要明确各自相应的职责,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保证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遵守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有章可依,有法必依”的具体体现,只有严格的按照章程办事,才能真正的体现教学管理的规范性。3.运行有效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首先应该建立合理的教学督导机制[5]。督导机制具有“监督”和“指导”的双重作用,教学督导组通过全方位的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进行反馈和处理,指导一线教师和教学参与者进行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同时教学督导的结果和效果可以为教学评价提供权威的第一手的资料以及事实依据。另外,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公开、公平、公正的对教学水平进行评价。
二、高校教学管理要具有科学化的特点
(一)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内涵
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主要是指:在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建立教学管理决策、教学情况反馈以及教学过程监控系统,对动态的、全程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管理[6]。高校教学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高级人才。建立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科学化管理体系,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保证。利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教学管理,健全教学管理机构设置,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可以使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的制度化和现代化。
(二)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基本对策
1.采用先进现代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作为现代管理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目标管理可以有效的应用到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目标管理应用在教学管理中,可以分成3个阶段。首先,通过上下结合,相互探讨,群策群力的方式,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将之量化。在教学目标量化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使教学工作的执行者既可以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尽心尽力,又不会打击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然后,将量化后的工作目标转交至执行者,由执行者自我管理,这样可以充分尊重执行者的意愿,发挥其能力,使教学目标能够有效达到。最后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估,并将评估的结果进行汇总,找出目标制定和目标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和缺点,并在下一步的管理工作中予以克服。2.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因为现代高校规模愈加庞大,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收集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只靠人工的处理和分析显然不能适应现在的新形势,所以必须要借助现代的管理工具、分析软件等,将管理中产生的大量信息科学的分析处理,并为以后正确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高校教学管理要具有精细化的特点
(一)高校教学管理精细化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最早出现在企业管理领域,是指将工作指标放置于每一个细小的生产环节,将工作流程程序化,对流程中的每个程序制定程序规定,使操作有标准、有方法、有约束条件。对于高校的精细化管理来说,它更指的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要求管理者要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精益求精”的理念激励自己,不能抱残守缺、因循守旧,要有打破常规的勇气,求真务实,在各项教学管理中,都要不忘小事,把小事做好做细,把细事做透,使做细做透的方式成为自己的工作习惯。另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精细化管理要创造一种能够激发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能够通过管理调动所有教学实施者的积极性,使教职工能够在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内自觉地履行岗位职责,这样才能真正的负起责任,细致的规划自己的每一次备课、上课、辅导、批阅等工作,才能把教学工作真正的精细化。
关键词:高校;体育选项课;课程目标;达成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5-0083-03
Abstract:Based on discussing the currentSituation of implementation in PE college elective course by use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documentary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paper did preliminarily think that there were a lot questions to be required in the teaching although teaching effectiveness was good. Accordingly the advices and propositions were as fellows: (1) the pattern of PE college elective course firstly erected the explicit curriculum objective, namely collegeStudentsShould require to achieve the anticipationStandard because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 was the jumping-off place and end-result of teaching; (2)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existingShortcomings andSuccessful fulfill to reach the goal, teachingShould comply with these principles of the creating and making full use of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positive factors, making use of the best ways and means toStimulateStudents(as the main body of teaching ) to learnSubjective initiative based on theSystem point of view and curriculum objectives.
Key words: college; PE college course; curriculum objective; fulfillment
1问题的提出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其必须深入的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体系的调整,有效的教学模式的探索,都成了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部分高校开始采用选项课模式进行教学,迄今为止,选项课的开设已经非常普遍,它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因此,选项课受到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关于选项课研究的成果也时常见诸各体育学术刊物。人们认为,体育选项课较好地解决了大学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有助于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体现与终身体育的紧密联系,并使教师的专长得到充分发挥[1]。在选项上,呈现了“内容、项目多样化,非竞技性特点有所显现、原因多元性、价值取向和目的性明显、体育消费观念与心理效应发生转化、条件符合实际、受观念、意识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和目的性等主观因素与学生身体条件、中小学已具备的体育基础、技能水平、学习能力、所学专业、同学朋友劝导、教师的引导以及高校体育教学的‘软件’和‘硬件’等客观因素影响的特征[2]”。从选项课开设的效果来看,张涛的调查有71.68%的学生持肯定态度,18.32%的学生持消极态度[3],而王锐的调查显示对选项课不满意的学生仅为3%[2],王少春等人的调查结果是对选项课满意和喜爱的学生是92.99%,看来选项课也是受学生欢迎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也发现,体育选项课还存在诸多不足。综合相关的研究情况,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在项目的选择上,固然较多的学生是依据兴趣和特长,但仍有不少的学生考虑的是轻松、不苦不累和容易通过考试的项目。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重视专项教学,忽视体育理论与方法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上,不论是评价的内容、方法还是评价的标准,都还不尽人意。凡此种种,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在我们的选项课教学中。毋庸讳言,这些现象的存在无疑会影响专项课教学的效果,当然也会影响高校体育目标的达成,这些状况必须得到改善。因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人们针对性地提出了种种改进措施,秦婕提出要改善体育场地器材条件,加强教师上岗的竞争机制,重视理论知识传授,改革考核评价制度等[4],邓淑君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教学,要合理安排体育选项课的项目与教学内容,完善考评体系等[5],这些无疑都是必须和可行的,但这些对策大都是从方法的层面考虑,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要真正提高体育选项课的效果,我们首先要确定体育选项课要达到的标准,即体育选项课的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目标的内涵,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寻求达成这个标准的有效手段与途径。因此,深入研究体育选项课的课程目标和达成思路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2 高校体育选项课课程目标的确立
2.1 高校体育选项课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高校体育选项课课程目标是高校体育教学目的的下位概念。高校体育教学目的反映了国家对高校体育的基本要求,而选项课课程目标是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目的的。诚然,高校体育教学目的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国内外都是如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目的,也在早期的侧重增强体质,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和扩展,充实了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终身体育等因素,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价值体系,与美国和日本的体育教学目的也有较多的共性。但从价值追求的角度来看,美国和日本的描述都有他们的特点。美国是一个分权制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计划都由各个州自己制订,因而没有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学目的。但综合起来,它可以体现出强调个人发展和自我完善,重视基本姿态的养成和能力培养,注重个体的社会化,为未来做好准备的特点。而日本则注重体育的娱乐价值,对健康、体力的理解和自我管理能力,重视自我锻炼习惯的养成和集体主义意识的培养,主张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积极性,并使之成为终身追求的目标[6]。不难看出,虽然表述角度和侧重点不完全一致,但中美日体育教学目的的基本要素是非常近似的。换句话说,都是希望通过体育教学能使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培养集体意识,形成终身体育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笔者以为,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形成良好的体育素养、从体育的角度为学生的社会化所需的素质结构的构建提供帮助,就是我们实施体育教学行为的根本意图,亦即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的体育选项课的课程目标就必须以这个主观愿望为依据来制订,教学行为就必须在这个意图的指导下展开,使之成为一种可操作、可测量的教学策略,通过学生来加以体现。
2.2 高校体育选项课课程目标的基本内涵
体育选项课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一种模式,它的教学目标和价值追求与其它教学模式是一致的。它应该包括认知、情感、运动行为和社会发展等几个方面:
2.2.1 认知目标
体育是一种教育手段,它有着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教学。能传授给学生体育知识和进行体育文化的熏陶。在高校体育选项课的实施中,应该有相应的认知目标,这个目标必须在与中学阶段有机地对接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简而言之,基本目标是要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体育活动和身心健康以及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锻炼的规律和原理,科学锻炼的方法论,作为大学生,还可适当地了解体育活动的生理机制,并能把这些知识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从而得到强化,使之能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身体练习、解释运动行为和实现知识的积极转移。有了这些知识储备,才可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提供理论基础。
2.2.2 情感目标
体育运动是带有感彩的活动,体育情感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产生的持续、稳定的态度体验,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进行体育学习的内部动力,体育教学过程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这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情感目标主要包括体育思想、体育价值观和审美观等因素。积极的体育情感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学生了解体育活动的价值,形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够自觉积极地用顽强的意志品质来克服体育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正确体验和欣赏体育美,使体育教学成为一个将积极的态度体验内化为学生具有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的个性品格的过程。
2.2.3 运动行为目标
运动是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行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使身心得到锻炼和掌握相应的技术,形成技能。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和学生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运动行为目标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点。第一个层次是体验,即通过视觉、听觉和本体感觉感受动作信息,初步建立动作概念。第二个层次是通过直接模仿或通过专门练习掌握动作环节和单个动作。第三个层次是准确、轻松地完成完整动作。第四个层次是在不同条件下都能精确自如地完成动作。学生通过专项课的教学就要比较系统的拥有相应的技术技能,并能作为终身体育的主要手段。就一般而论,运动行为目标的达成是依次实现的,但在选项课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程度的差异,就学生个体而言,运动行为目标的实现是不会那么层次分明和整齐划一的,需要区别对待。
2.2.4 社会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社会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是当代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终身体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选项课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信、自尊,讲究礼仪,推崇公平竞争,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品格;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有助于造就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社会风范;利用体育教学的氛围,培养学生通达乐观的情绪、自觉的纪律意识和良好的自我表达能力。这些都是大学生素质结构中不可或缺因素。
3 高校体育选项课课程目标达成的基本思路
课程目标是体育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课程目标确定以后,教学实践中就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去达成目标。
3.1 集中传授与多途径强化相结合,提高认知水平、激发学生高效率学习和科学锻炼的自觉积极性
认知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健身观念、积极学习和科学锻炼的重要条件,优化认知过程是高校体育选项课的一项基本要求。由于体育选项课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主要以一个专项作为载体来实施体育教育,认知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教学过程中必须利用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提高认知水平。首先,要利用专门的理论课,向学生传授基础性、普适性的体育知识,在此基础上与学生共同探讨体育对于健康、对于人的发展的作用,提升对体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体育思想。其次是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适时地分析和总结概念、原理和科学的方法、手段,了解动作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练习的科学性。第三是要引导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化相关知识,敢于创新,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能够运用知识的积极转移,寻求最适合自己的体育方法和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3.2 确立观念,优化情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格
情感是学生主体意识得以发挥的重要因素。情感目标的达成,首先是要使学生明确自身对体育的需要,认同选项课教学模式,愿意主动地参与。第二是要激起对选项课教学的兴趣,除了对选项本身的直接兴趣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理解选项课的教学所能产生的积极效果,进而对选项课产生间接的兴趣,从而形成稳定的学习态度。第三是要运用多种方法,创设多种情境,充分利用教材所蕴含的教育因素,既使学生从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领略体育的美,又能使学生得到意志的磨炼,从艰辛中体会到体育的价值。所有这些,都需要精心的设计,要力图做到潜移默化,水到渠成。使学生的体育态度得到强化,体育价值观得到升华,良好的个性品格得以形成。
3.3 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在主动学习中全面发展运动能力
全面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特点,也是体育选项课的职责所在。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长发育水平、身体素质、体育技术技能基础,都存在差异,这是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都需要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高校体育选项教学中必须区别对待,避免“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分类指导,除了学生项目的选择要符合自己的需求外,教学过程中要扬长补短,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了解自己的需要,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和锻炼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学生拥有较高的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水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增进健康,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因此,选项课必须以选项教材为主线,辅以其它教材,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和练习方法,获得更强的运动能力。
3.4 精心设计,营造氛围,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选项课的教学课程有助于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但要想收到理想的效果,在教学设计中就必须加以策划,并且要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教育因素来提示和强化。在练习中以鼓励为主来提振学生的自信心,在竞技活动中强调公平、公正来强化学生的公平意识,在集体活动中倡导学生自主组织、协调来提高学生的组织交往能力和归属感,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自我表达机会,产生更多的愉快体验等,都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3.5 认真总结,深入研究,积极探索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指标和方法体系
科学的课程目标应该是可以测量和评价的,体育专项课也是如此。测量和评价既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手段,也是一种激励措施,更重要的是学生还需要获得学分的依据,因此,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评价的指标和方法体系,但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难以统一,始终没有达成高度的共识。就指导思想而言,评价体系应该包括态度、参与程度、身体素质、技术技能、体育知识、进步大小等主要因素,要区别对待,评价方法也应该包括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过程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等,但大家发现,要拟订一个科学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兼备的方案是非常困难的。如现代教育思想非常看重的“态度”就难以量化,体现主观努力的“进步”也很难操作,进步需要对比,而对比所需的起始水平的确定是不容易作到的。毋庸置疑,合理的课程目标是提高体育选项课教学效果的出发点和归宿,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体系来衡量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我们还需要认真的总结和深入的研究。
4 小 结
体育选项课是在高校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其固有的特点而受到了师生的欢迎,总的来说,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但从文献资料反映,教学实践中仍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课程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能使我们了解教学内容与体育教学目的的关系,能反映选项课的价值取向,还能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目标达成的评价等起到导向的作用。因此,选项课模式首先必须建立明确的课程目标,即确定学生需要达到的包括认知、情感、运动行为和社会发展等领域为主的预期标准,然后在教师的主持和引导下,把整个教学过程置于系统的角度来考察,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创设和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激发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主观能动地学习,采用最佳的途径与方法,才能消除当前存在的种种弊端,提纲挈领,圆满地达成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启迪.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调研[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5):45-47.
[2] 王锐.大学生体育选项课选项特征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1):98-99.
[3] 张涛.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41-43.
[4] 秦婕.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发展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6):816-818.
[关键词] 高校 武术教学 练打结合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SGH0902285);咸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002016)。
问题的提出
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宝贵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底蕴,武术具有健身、防病、娱乐、自卫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习武实践表明,武术注重内外兼修,对身体有着多方面的良好影响。武术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形态,是符合高校体育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是民族特色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针对当前高校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形势,高校武术教学如何突破固有的教学程式和观念,使武术课程的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做到深入学生心中,受到学生欢迎。对强化武术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提高武术课的教学质量显得至关重要。因此,“练打结合”教学理念的提出,对高校武术教学的深化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练打结合”的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武术课教学中一直存在“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的现象。许多学生认为:武术课单调、枯燥、不够实用。而武术教学实践也证明课堂上的武术的确存在着“三多”现象:即动作数量多;方向路线变化多,每个动作包含的因素多。为了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武术课的教学效果,探索科学的武术课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本文作者拟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心得体会,提出在大学武术课教学中建立“练打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构建新的大学武术课程教学模式架构,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练打结合”的教学模式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教学指导思想。(2)套路学练和招法应用相契合的教学过程结构。(3)突出攻防的教法体系。
高校武术教学中“练打结合”教学理念的运用
武术教学是师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在对练习效果及时评价的基础上再指导――再学习,逐步掌握专项技术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练打结合”教学理念在武术教学中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关注学生的想法、进步和发展
纵观现阶段高校武术教学状态 ,在实践上多是以武术训练法代替武术教学,从而形成了“热身活动――基本功练习――套路学练”的武术教学模式。从体校和专业队训练的角度出发,这是个成功的模式。但是从高校武术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却是个失败的模式。第一,基本功。武术的基本功极其繁杂和枯燥,如基本的手型(拳,掌,勾 ),基本步型(弓,马,仆,虚,歇),基本手法(冲拳,推掌等),基本腿法(正踢,里合,外摆,侧踢,弹腿,扫腿),以及跳跃等等。就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基本功训练的规范性、严谨性,使得许多学生在练习时一下子达不到要求,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上课积极性下降。 第二,武术套路(上课主要内容),多年来,武术课程所讲授的内容不外乎少年拳一,二路,初级长拳第三路,初级剑,二十四势太极拳等国家统一规定的套路,学生普遍反映难学,且不实用 ,加上课时有限,造成学生对武术课热情不高,出现爱武术却不爱上武术课的现象。
因此,高校武术教学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应充分了解或认识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教师应了解他们的想法,在教学中倡导:“练打结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武术文化的理解,既学到了武术套路,又掌握了实用的技击术,提高了自身的防卫能力,增加了上课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教学指导思想
2004年教育部组织有关高校研究起草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指导纲要》针对现行学校武术教学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在《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进一步明确武术类课程是以攻防技击动作为手段,以武术知识,武术技能和民族体育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健身、防身、修身为一体的体育实践课程,明确提出了“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对武术课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同样适用于“练打结合”教学模式。
淡化套路,并不是不教套路,而是教一些简单易学、实用性高的传统套路,如少林五行八法拳、形意拳、八极拳、翻子拳等;这些套路招法简洁实用、易学易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同时对基本功中的柔韧素质、步型的规格等适当降低标准(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掌握后,再适当提高要求)。这样,将会达到入门容易、兴趣持久、效果良好的教学目的。
3.套路学练和招法应用相契合的教学过程结构
“练打结合”、“打练一体”就是强调套路学练和招法应用相契合,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始终坚持即学习了套路,又学会招法应用,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必须研究透彻,对套路中的动作攻防含义清楚明了,当学生学会了套路后,立即进入招法攻防练习。教师在进行讲解、示范后,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再进行“拆招”、“喂招”的练习,之后,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具体的招法攻防练习,速度由慢到快,用力由轻到重,待熟练后,再进行攻防互换。整个练习过程,老师都应时刻监护、要求点到为止,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4.突出攻防的招法体系
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练打结合”既重视套路的学习,又突出攻防招法,因而,形成了学练套路是为了掌握招法,练习招法又加深了对套路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这样,武术教学将由单一变为多样,增加了厚度和深度,武术最本质的东西将呈现出来,使学生真正领略中华武术的魅力,学有所获,练有所得。
结论与建议
1.结论。本文对“练打结合”的教学理念进行了阐述,高校武术教学中“练打结合”教学理念的运用,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过程结构以套路学练和招法应用相契合,重视突出攻防的招法体系。
2.“练打结合”教学理念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掌握套路的同时也学会攻防招法的应用,加深理解武术的本质属性和文化含义,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有较大的收获。
3.建议。根据时代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武术教材内容的改革,在教材的选编上应该朝着动作简单、特点鲜明、练打结合、有较强实用性的动作组合和短小精悍的套路发展。同时充分利用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区域分布广等特点,在内容的选择上发挥自身特色,如河南可选太极拳、少林拳,广东福建可用南拳,陕西可用红拳、翻子拳等作为教材内容,提炼、精选出特色动作进行教学。
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主要内容,在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等教学实践中应承担起中流砥柱的作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块教育阵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加强民族自尊心的重建和加快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传播。“练打结合”、“打练一体”武术教学模式的构建,将使武术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特点突出,并体现武术运动本质属性和文化含义,进一步提高武术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2]李江平.对传统武术发展对策的思考[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9).
[3]刘旭东,刘朝生.加强课堂“有效教学”促进高校武术教学改革[J].武术科学,2005(4).
[4]颜辉萍.试论“招法――套路”武术教学模式[J].武术科学,2004(4).
[5]孙刚.现代武术发展过程中的得于失[J].武术科学,2004(2).
[6]教育部体艺司.关于《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Z].教育部文件,(2003)7号.
[7]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