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管理考核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许多企业,特别是烟草企业,通过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工作成果进行量化,通过对完成目标任务的跟踪、资料收集,结果分析,衡量目标任务实现的可靠程度。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有利于企业目标任务的实现。
1.设定科学的考核指标和考核体系
通过集中本企业专家或邀请外来专家制定,最好是邀请外来专家,经详细介绍本单位目标指标、企业经营状况、员工结构、企业发展方向来设定考核指标和考核体系,不应由员工和主管来界定。必须制定操作性强的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指标是岗位的工作核心,要精而减,不宜多而繁琐,使绩效考核工作规范、有序、高效。
2.成立绩效考核机构
针对企业管理涉及的岗位多、人员复杂的情况,企业在绩效考核中要建立考核机构。一是分层级抽调业务熟悉、公道正派的人员建立专职或兼职的绩效考核机构,负责各层级的绩效考核工作。二是由人事劳资、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成立绩效考核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被考核部门、员工对绩效考核认为对考核标准的运用不当、有失公平审查和处理。三是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绩效考核,审定绩效考核方案,负责绩效考核争议或申诉的最终裁决。
3.定期实施绩效考核
要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绩效考核方案中要明确考核周期。结合企业管理要求,设置月度、季度、半年和年度绩效考核。
4.开展绩效考核分析
通过绩效考核的有效分析,明确哪些是完成目标任务的工作要素,将各项工作要素纳入绩效考核指标,有针对性地考核企业各个团队和岗位的工作行为,才能达到围绕工作计划、经营指标开展工作。
三、现行绩效考核应注意的问题
每个企业都在管理体系中建立了绩效考核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很多问题,要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应注意:
1.建立科学性、系统性和精确程度高的评价标准
2.制定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标准
坚持考核标准达到准确量化,尽量使用数量表示和计算;考核标准要反映修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在行业应当有前瞻性,使员工每项绩效指标的考评结果不出现严重的偏差;针对不同的岗位以及承担本岗位工作的所有被考评人员的素质特点制定绩效考评标准。
3.做好关键绩效指标的设定
第一,选择关键绩效指标应当是可以定量和行为化,对组织目标不断增值,各个指标有明确的界定和简便易行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努力和辛勤劳作来完成,而不是望而不可。第二,提取关键业绩指标,各部门围绕单位总目标进行制定部门目标任务,各岗位围绕部门目标制定岗位工作计划(月度、季度、年度),提炼出企业成功的关键绩效模块,把关键绩效模块层层分解为关键要素,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绩效标准。第三,审核关键绩效指标,工作结果是最终、最好的结果,多个考评者的考评结果一致,关键绩效考核指标的完成为工作完成的80%以上,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和考评标准应可操作性强。
四、如何将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在企业管理管理中
1.确保绩效考核结果的准确性
一是建立绩效考核反馈制度。考评部门或考评员要将绩效考核结果告诉被考核部门或员工,并开展绩效考核面谈,指出成绩明显,工作突出的方面,警醒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二是建立绩效考核公开、审查制度,单位应该在内部网、单位公示栏中定期公布绩效考核结果,征求广大干部员工的意见,指明申诉期限。三是建立绩效考核申诉制度,打通员工考核申诉途径,解决好员工对考核结果不满,或认为考核者在评价标准的掌握上不公正,或认为对考核标准的运用不当、有失公平的申诉。
2.将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到企业管理中
关键词: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考核
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这不仅为治理贫困明确了思路,也为国企管理人员考核工作提供了方法指导,要提高考核的实效性,同样需要因企因岗因人制宜,将精准考核理念贯穿于考核全过程。人员考核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科学精准的考核有利于准确掌握管理人员的工作运行情况,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进而促进企业各项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客观来讲,近些年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考核工作取得了很大发展,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但由于受片面的考核观、狭隘的人才观等影响,目前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大多仍停留在划票打分、座谈记录的阶段,在考核过程中对管理人员的类别、层次不加区分,用“一把尺子”丈量所有人员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这既不能准确掌握每名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进步,发挥不出考核应有的作用。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考核工作的研究,逐步提高考核工作的精准化水平。目前的考核通常是对管理人员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党建等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投票打分,根据分数排出名次,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的依据。但从考核的本质上来讲,这只是体现了考核的部分作用。考核不仅仅是为了评出优良劣差,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的考核指标设置让考核对象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既要跳起来,又能摸得到,根据考核结果清楚取得的工作成绩和存在的不足,积极改进,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结合当前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考核的实践,要提高考核的精准化程度,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应更加注重考核内容与岗位职责的匹配
一些研究人员和人力资源从业者都呼吁在考核时需要关注被考核者的实际,也提出了不同人员应采取有区别的考核内容。但考核内容如何界定,大家的看法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应回归到不同类别、层次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上来,即管理人员所在的职位应该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负什么责任等。这样就可以根据清晰的岗位职责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考核内容,从而有效避免“越位”“错位”与“缺位”现象的出现。如正职管理人员根据岗位需要在考核时更侧重综合性,而副职管理人员在考核指标设置上更倾向于专业性。对于同是正职的管理人员又会细化为高层正职、中层正职和基层正职,在指标的设置上又要体现出差异性,岗位不同对管理人员个性特征的要求也不一样,考核对象只有满足了自身岗位职责要求才可以被评定为称职。这样,管理人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就会根据考核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逐渐向考核目标靠近。当然,在制定考核标准时,根据岗位职责又可以划分为多个层次,完成岗位职责的程度不同,考核结果也就不一样。通过为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管理人员设置特定的考核指标体系,可以有效提高考核的针对性。
二、应更加注重管理过程考核
当前,通常是在年度、换届和选拔任用时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强调管理过程的终结性结论,而忽视了整个过程的动态评价,注重了考核的评比、选拔功能,却不能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由于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有些工作可以在短时间内看到显绩,但也有很多工作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工作实绩。如果只注重管理人员的年终考核,而忽视了日常工作付出的努力,考核就很难正确反映出管理人员的真实水平,容易形成一种只注重短期效益的考核导向,误导管理人员在“显绩”上下功夫,不利于俯下身子、脚踏实地开展工作。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也讲到:“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这也反映了我们党考核评价工作的导向,要积极引导管理人员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好的蓝图就要干到底。贯彻落实考核要求,需要将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过程融入考核中去,加强管理人员日常考核的比重,同年终考核和选拔任用考核结合起来,真正掌握管理人员的工作轨迹和工作实绩,以便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通过加强对管理人员工作过程的考核,也有利于改变当前反腐形势下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状况,使广大管理人员的不当行为得到及时纠偏。
三、应更加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考核中,也经常看到有些考核用掌上电脑进行现场投票,有些考核用机读卡进行打分,最后在电脑上对分数进行汇总统计,这些做法都体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较之以前的投票算分更加简便快捷,但这些还没有体现出新时期“互联网+考核”的应有之义。在全民信息时代,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技术优势服务于管理人员考核工作。如将一些考核项目、考核要求、被考核人的工作情况放到特定的网页上,让考核者在一定时间内根据相应权限进行登录,经过验证后,可以对考核对象在线进行评定,这不仅解决了现场考核有时不能正确反映投票人意愿的弊端,也省去了收发、统计和汇总考核表的麻烦,还可以将多次考核结果融入大数据信息库形成一个动态记录,以便更详细地掌握管理人员的成长发展信息,提高考核工作的质量。这对于子公司分布较广、参与现场考核不太方便的大型企业,还有利于突破时空限制,节省考核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当然,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考核理念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考核工作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
四、应更加注重定性考核作用的发挥
定量考核可以让考核对象直观地看到自己目前的状况,而定性考核有利于他们及时纠偏,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目前通常是根据考核结果将考核对象评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给出一个量化结论,他们很难从结果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这种考核结果预设了接受考核的管理人员在某些方面具有“同质性”,他们的差别只是量的多少,而非质的差异。考核是管理工作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不能仅仅是为了评出优劣等次,更多的应该是让考核者对象正确认识自己,明确努力目标,发挥自身优势。这不仅有利于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也有利于他们找准适合自己的位置,真正做到人岗相适、展其所长。定性考核还可以有效避免一些考核对象被打感情分、亲情分,如对某些量化考核项目设定一个分数上下限,评分人员给出超过上限和下限的分数都需要给出说明,否则无效,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考核结果的真实性。
五、结语
长期以来,对国企管理人员的考核更多是从企业和考核者的要求出发,评出所在等次,却很少关注被考核者的成长发展,没有发挥出考核应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同时更多时候管理人员还是一种被动参与,不能发挥出作为考核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也影响了考核效果的体现。所以对管理人员的精准考核首先在于考核理念的转变,以新理念促进考核主体、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考核方法的精准,使考核结果更加真实地反映被考核者的实际,从而不断提高国企管理人员考核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准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屈晓东.治理“为官不为”的干部考核新常态探析[J].领导科学,2015(15):40.
关键词:物流企业管理;员工;绩效考核
在当前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管理必须保持员工绩效考核战略上的柔性,而不是在稳定状态下的战略的刚性。企业管理中员工绩效考核既包括员工的工作效果,更要重视员工的工作过程,并建立起员工工作过程考核指标体系。建设企业管理中员工绩效考核的改革是物流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描述、考核和诊断员工的绩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立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低,缺乏企业竞争优势,而要想在国际承包市场站稳脚跟,必须认真寻找自身的不足之处,参照国际惯例,调整自身的管理方法和经营活动,进入20世纪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一步被投资人和债权人所关注,对企业考核的内容也进一步深化。
1 绩效考核的定义
绩效考核(Performance Measurement,PM),或称“性能考核”。在某些文献中也将其译为“绩效考评”绩效考评的文献大部分将它归于人事管理系统的范畴,与员工的薪水相联系,容易让这一概念狭义化。物流企业管理绩效考核在物流企业管理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决定它具有改善决策和管理、对物流企业管理执行部门进行监督、对前期考核进行检验等功能。鉴于建设物流企业管理的实施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动念性地对成本、进度、质量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
2 物流企业管理管理中员工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
物流企业管理的考核过程和考核的效果与引入新系统后而导致的组织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在组建和实施考核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影响物流企业管理绩效考核的因素。并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从而得出正确全面的考核结论。通过分析影响物流企业管理考核的环境因素,可以了解考核的利益相关者的主观影响,并针对影响因素,尽量改善考核的环境,达到改善物流企业管理的绩效、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物流企业管理绩效考核在物流企业管理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决定它具有改善决策和管理、对物流企业管理执行部门进行监督、对前期考核进行检验等功能。立足企业战略目标,要正确认识物流企业管理绩效考核,首先要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要想提高企业的绩效并通过物流企业管理来实现,必须要让企业目标与物流企业管理之间形成联系,以确保物流企业管理交付的价值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基础。
3 物流企业管理中员工绩效考核指标的建立
关键绩效指标(KPI)是与物流企业的关键成功要素密切关联的绩效考核指标。它可以是关于结果的,也可以是关于行为、状态、个人特征的。在KRFI四要素绩效考核模式中,KPI是首选要素,在员工绩效考核的要素选择、指标设计、权重分配方面,都要优先考虑。KPI的设定一般遵循物流企业战略——关键成功要素——KPI——逐层分解的思路。日常绩效衡量是对员工日常工作所进行的考核,考核的依据是职位说明书中所明确的工作项目和工作标准。日常绩效衡量是对KPI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对于难以设定KPI的岗位而言,日常绩效衡量就成为了一个基础的、重要的考核要素。与KPI相比,日常绩效衡量与物流企业战略及关键成功要素的关联相对弱一些。
权重是绩效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SQ集团绩效考核在优化设计中采用的是KRFI模式,KPI指标的设计将成为关键,而真正的难点是确定其每个指标的权重。通过对每个被评估者职位性质、工作特点及对经营业务的控制和影响等因素的分析,确定每类及每项指标、工作目标设定整体及其中各项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赋予相应的权重,以达到考核的科学合理。权重确定的具体方法一般为:
(1)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完成效果之间的权重分配。一般来讲,对一定层级以上的管理人员,绩效计划不设工作目标完成效果,其权重为零,如总经理层。而综合职能部门,如综合部、财务部、监察审计部等,通常要设工作目标完成效果评价。由于各单位和部门在职能设置上的不同,在实际操作中权重的高低要视情况而确定。
(2)关键绩效指标权重的确定。在设定各项指标权重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些典型通用指标,如“部门管理费用”等,在各部门及单位所占权重保持统一,以体现一致性。每一项的权重一般不要小于5%,否则对综合绩效的影响太微弱。为体现各指标权重的轻重缓急的不同,指标之间的权重差异最好也控制在%5以上。
(3)工作目标权重的确定。工作目标完成效果评价是独立于关键绩效指标评价完全不同的评价方法,其各项工作目标或目的权重之和为100%。一般只有3-5项指标,所以权重的分配比较容易拉开差距。在权重分配时,也要遵循同关键绩效指标权重分配相同的原则。工作目标权重,反映考核者对被考核者工作目标的期望。工作目标越重要,被考核者对该项工作的直接影响力越大,权重就越高。
4 物流企业管理中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
一个绩效考核系统在企业绩效管理实践中能否成功,取决于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开发和设计,它决定了系统本身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二是系统地实施过程,它决定了科学实用的考核系统能否真正发挥起作用。因此,在本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之前,首先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考核表格的再检验。包括考核指标相关性、合理性检验,考核标准准确性检验,考核表格的难易程度检验。
(2)考核方法的再审核。
(3)建立两个保障系统。为了保证考核公开、公平,考核体系的顺畅实施,物流企业的相关部门应建立两个保障系统。
(4)做好宣传、培训工作。首先,改变管理者和员工的观念。许多管理者(包括企业和物流企业管理部的负责人)和员工认为绩效考核就是在月末、季术和年末针对物流企业管理过去的业绩进行回顾总结的管理行为。而实际上通过绩效考核,对物流企业管理进行过程化管理控制,保证了物流企业管理部按时按质履约完成物流企业管理,实现物流企业管理成本降低率和利润等指标;并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提高企业整体的绩效水平,以实现企业的发展才是绩效考核的真正目的所在。因此,必须引导管理者和员工改变观念,不应把实施绩效考核系统看作一种负担,而应当看作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其次,对管理者和员工进行培训。
(5)绩效考核制度化。当本绩效考核体系在试行通过后,须将绩效考核体系制度化。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物流企业管理绩效考核与管理机制得以健康运转的前提条件;有效的绩效考核与管理制度已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水洪,任新刚主编.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9:57.
[2]谢和书,陈君,徐雅娟主编. 现代企业管理 理论·案例·技能[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07:102.
在整个绩效管理中,绩效管理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已经分解给每个单元、每个岗位上,正是因为如此,就必须对每个单元和每个岗位上的员工都要进行绩效管理,使其能够得到提升,这样的话,就可以帮助企业的绩效提高,那么企业的生产力、核心竞争力、价值等多方面都会随之提高。这也就证明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一个有机系统的,而且在这个系统之中每个的管理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绩效管理在整个系统中就是核心位置,与其中的任何环节都是密不可分的。
2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施绩效管理的目的
一方面绩效管理可以使部门的职责、岗位上的职责、员工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工作的态度上能够更加的明确并且可以更规范化,也就是说能够让每个部门乃至每个员工自身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补钙干什么,促使在工作进度上、态度上可以有章可循,并且可以激发所有员工的工作热情,主导员工的思想意识,能够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与自身的目标相符,这样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绩效的,具体上来讲是企业实施绩效管理需要达到以下的这些目的:第一能够帮助企业员工实现工作上的目标,还能够提供自身工作绩效的反馈,第二是通过反馈回来的信息再来处理好绩效的相关问题,将实际的员工绩效现状彻底改变,另外呢还可以将员工的个人目标规划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之间相结合起来。第三可以给员工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做出绩效表现的认同原则,可以帮助企业员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使工资和个人经济利益的提高。
3在企业人事管理中实施绩效管理的作用
3.1使员工明确工作目标
给员工授予日常的决策权利,之后就可以对自身的工作成果进行合理的评价,最终可以通过出色的工作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得到相应的工作回报。
3.2对经理人员的作用
可以给经理级别的领导进行很合理的授权,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帮助减少日常性的工作压力,与普通员工之间相处的更融洽,提高企业员工的技能,帮助企业的员工自身制定职业规划目标,最后共同提升单位组织的效益。
4在人事理中绩效实施的过程管理
4.1绩效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是绩效沟通和员工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两方面,现制定出绩效的计划,之后考评人员就会按照制定好的绩效计划进一步的展开工作,但是在进行考评人在进行工作中,管理者是要对考评人的工作环节做出正确合理的监督的,以此来几时解决发现的问题,之后在根据正在进行的工作实际情况相应做出调整的方案,因此,较小管理工作的好坏是由实施计划中和评估之间的环节来决定的。
一、绩效考核的含义与基本流程
绩效考核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的目标或者目的,采用特定的指标或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生产运营任务和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各级员工完成具体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绩效考核过程主要包括十个环节:(1)获得领导和员工的支持。(2)设定绩效评价计划。确定具体、可衡量、可量化的目标是设定绩效评价计划的基础,是进行考核的必要准备。(3)选择合适的绩效考核工具。在选择绩效考核工具时,实用性是考虑的第一要素,不同的考核工具有着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工种。(4)选择考核者。选择正确、公正的考核者,是得到公平、公正、客观的考核结果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绩效考核的目的。(5)安排考核周期。(6)确定考核标准。只有确定统一的考核标准才能够做到较为全面、合理的综合考核员工的工作绩效,而且这些标准必须是可获得、可量化的,确定考核标准是评价考核工作成果的关键。(7)绩效的记录与考核的实施。(8)及时的绩效沟通和反馈。(9)运用考核结果。(10)解决绩效申诉。
各种员工绩效考核方法各有优点和缺点,应根据特定的目的和需求进行定向选择。应该强调的是,业绩考核的方法在整个考核系统中只是一种手段而已,而有关各方在业绩考核过程中的相互信任、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态度、考核的目的、频率、考核的信息来源以及考核人员的训练等各种因素对于业绩考核体系的成败都是非常关键的。国内外比较流行的考核方法主要有:目标管理法、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360度评估法等。
二、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企业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一般由企业的办公室、人事、政工、纪检等部门共同对年度考核进行组织、指导、监督和检查。考核的日常工作由人力资源部门承担,负责考核的具体实施。目前,相关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1.对企业管理人员没有设置具体细致的考核指标,多是一些通用、空泛的内容,采用描述性的语句来表述,没有进行量化。导致部门对其考核时只是凭过去的工作印象打分,容易走过场。
2.要想做好绩效考核,必须将绩效考核放在完整的绩效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工作分析,即明确岗位职责及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能力要求,这是所有绩效考核工作的基础。另一方面,必须做好考核期开始时的工作目标和绩效指标明确工作,以及结果的反馈工作。但是,目前实施绩效考核时,没有将绩效考核放在绩效管理的体系中考虑,绩效考核工作往往孤立地存在,甚至有为考核而考核的思想和做法。企业管理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是较为完整的工作行为记录,如历次奖金考核、年初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和各种教育培训的结业成绩等;参与管理活动中管理创新或合理化建议提案及成果记载、岗位轮换制度中的总结评价、工作失误记录和工作质量评估等,而现有的绩效考核体系缺乏必要的工作行为记录,使得绩效考核工作困难重重。此外,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缺乏对具体岗位的科学规范。在实际中主要表现为:一是存在部分岗位说明书岗位职责过于简单,实用性不高,岗位职责完成情况模糊不清甚至交叉情况严重,失去了判断一个岗位工作完成与否的依据,导致难以进行科学考核;二是各部门对于考核基本上认为是例行的、附加的工作,年底填表而已,缺乏有效的目标导向。
3.现有绩效考核对个人的影响力较小。企业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是以部门为对象进行考核,没有具体落实到员工个体,导致了大家一起吃大锅饭,绩效考核的结果往往和机关平均奖挂钩,各部门差别不大,对个体的影响很小。与此同时,绩效考核与其他诸如培训、晋升、员工个人发展等联系不大,不能有效体现绩效考核的真正意义。
4.需要加强中层干部对考核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考核者队伍的整体水平。目前,部分中层领导干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实施现代绩效考核方式、方法采取抵触情绪,不认真对待,影响绩效评估的有效性。考核中的偏差,主要来自于考核者。因此为保证考核的公平性,对考核者进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使每个考核者的考核重点与被考核者保持一致,从思想上重视考核工作,从而得到公平的考核结果。
三、企业管理人员考核体系的构建
科学的考核体系,其关键在于考核标准的量化。评价标准的量化,旨在解决以下问题:一是考评标准过于主观,无法实现客观、公正评价员工;二是考评分值不详,无法确保对管理流程的每一节点进行控制;三是指标无法提升与改进,即指标本身的考核意义不大,由于标准设定过低或过高,无法做到持续改进。
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的确立要遵循“5341”绩效指标工作法,即:五个纬度、三个阶段、四个注意事项、一个原则。
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必须有可供衡量的尺度和标准。衡量标准包括五个类型:时间、数量、质量、成本、评价(上级、客户或者基层评价)。通过深挖这五个纬度的内涵可设计出多样的评价尺度。例如:时间类标准――25日、一季度、上半年;数量标准――1份、3000字以上、包含四项内容;质量类标准――会议通过、上级签字、上级修改3次;成本类标准――调研、培训发生费用1000元以内;评价标准――领导认同度达到80%、基层满意度90%。
企业管理人员的指标设置分三阶段:量化阶段,细化阶段,流程化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不断递进的过程。量化阶段可以直接量化指标,如培训次数、制度制定的数量等。对于不能量化的指标尽量细化,如行政管理、综合管理等,可以采取目标细化的方式,对该指标进行分析,提炼出该指标所承担的关键节点、流程、职责等并进行细分,运用适合的评价标准进行量化。量化、细化后仍无法准确衡量的指标,如打字、资金核算、党政工团工作等,可以取流程化的考核方式,把考核指标按照流程分类,从中寻找可以考核的指标。如文件打印的工作流程为:核稿、打字、排版、交稿,针对每个流程节点,都可以从多个纬度来衡量。
制定指标评价标准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考评标准不能使用形容词。如热烈、圆满、满意等,由于形容词具有主观性、不可确定性,在对指标描述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并以客观的描述语言代替。二是时间、数量一般不单独考核。单纯考核指标的完成时限、完成数量是没有意义的。若该项指标来源于客观,则加入“质量”纬度,若该项指标来源于主观,则加入“客户(上级)的评价”纬度。三是选取有考核意义的指标。例如微笑时露出八颗牙齿、政治觉悟高等指标,不应作为考核一线管理人员的行为标准。四是重视辅导与沟通。任何指标的考核标准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要通过辅导与沟通对指标进行不断修正,实现“激励大多数人”的目的。
SMART原则既是关键绩效指标设置的根本原则,也是检验考核指标的原则。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定的工作指标,不能含混;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指标;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T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四、考核各项工作的时间流程
1.员工月度绩效计划的编制。每月24日前,员工根据部门月度重点工作计划,提交本人下月度绩效计划任务清单,经与部门领导共同商议、充分沟通,确定考核期内(一般为一自然月)的工作目标、任务、考核标准等,并赋予权重,双方签订《员工绩效合约》。
2.绩效实施与辅导。部门领导必须全程跟踪绩效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及时纠正员工行为与工作目标之间可能出现的偏差,寻找绩效问题与产生问题的原因,探求提高绩效的工作方法,并对员工进行必要的辅导,促进绩效计划的实现。
3.员工月度绩效评价与考核程序。每月5日前,由员工填写《月度工作陈述与评价表》,叙述本月计划任务的完成情况,然后交由部门领导,由部门领导发给主管所领导和业务相关基层部门领导,收集并汇总打分表。
4.绩效反馈与改进。部门领导应全程参与绩效计划的订立、执行、评价的整个过程,注重与员工的绩效沟通。绩效评价完成后,部门领导必须同员工进行一对一的面谈,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绩效沟通与面谈的目的在于肯定成绩、指出问题、交流意见、寻找出路,共同分析目标与行为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填写《绩效面谈记录表》。经过面谈,对评价结果仍存有异议的员工,填写《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申诉表》,2日内可向绩效管理申诉调解办公室提出申诉,申诉调解办公室应在1日内给予回复。
5.考评结果应用。考评结果应用于薪酬分配、评优争先、教育培训、岗位调动、职位升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