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本土化;道德实践;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是国内环境伦理学研究的学术使命和热点议题。关于什么是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以及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理论构建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的移植与释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生态阐释、中国现实伦理政策的理论提升是常见的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路径。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服务于实践,环境伦理学理论亦应如此。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就是要能够从中国的环保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能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讨论和解决,为本土的环保实践提供学理支持。因此,本土化不是从理论源流而是从理论解决本土问题的效能来看待的,只有能够推动本土道德实践的环境伦理学理论才是具有实践意义的本土化理论。

一、环境保护的道德实践与环境伦理学理支持

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要以问题为出发点,要面向中国环保实践中的问题来提出伦理理论,并且用理论推动和指导环保实践。也就是说,本土环境保护的道德实践是环境伦理要务是要激发公众自觉践行环保的道德动力。“所谓个体的内在道德动力,是指道德个体建立在一定道德认识基础上的自觉接受和践行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力量。由于内在道德动力是以个体一定的道德理性认识为前提,以个体一定的道德自觉性为特征,所以它一旦形成,就是个体的一种主体力量,对个体的道德追求会有较深刻的驱动。”道德动力是促使道德行为的重要源泉,但道德动力又不是一般的心理活动,它是基于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才能产生的强大力量。因此,环境伦理学理论能否给道德主体提供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激发道德主体的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主体的道德意志,是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关键。基于公众环保实践的践行度低这一本土问题的分析,在多种原因别强调环境伦理学理论的不成熟不到位不给力,不能主观臆断而需要有详细的学理分析,也期望通过对已有的环境伦理学理论对于中国本土道德实践的效能来寻求构建中国本土环境伦理学的思路。

二、自然具有道德地位的伦理论证

环境伦理学理论如何给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道德动力,早期的西方环境伦理学家最初探求的思路是论证自然具有道德地位,其内在的理论逻辑是认为一旦论证了自然具有道德地位,人对待自然的道德态度就必须发生变化,就应从占有、控制、压榨和破坏自然的态度转向敬畏、尊重、感恩自然的态度,通过公众对自然道德态度的改变来形成保护环境的道德动力。早期的西方环境伦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伦理学理论基础,对“自然具有道德地位”这个命题展开了论证。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以功利主义伦理学理论为基础论证动物的道德地位。按照功利主义伦理学的理论,一个事物是否具有道德地位是看其是否具有感受快乐和痛苦的能力,因为功利主义理论认为凡是带来快乐的事物就是善的、道德的,凡是带来痛苦的行为就是恶的、不道德的。感受痛苦和享受快乐的能力是一切存在物拥有道德地位和道德身份的前提条件。辛格说:“如果一个存在物能够感受苦乐,那么拒绝关心它的苦乐就没有道德上的合理性。不管一个存在物的本性如何,平等原则都要求我们把它的苦乐看得和其他存在物的苦乐同样(就目前所能做到的初步对比而言)重要。如果一个存在物不能感受苦乐,那么它就没有什么需要我们加以考虑的了。这就是为什么感觉能力是关系其他存在物的利益的唯一可靠界限的原因。”按照辛格的这个看法,动物显然具有感受快乐和痛苦的能力,因而也显而易见地具有道德身份和道德地位,在这个意义上,动物和人一样是道德行为者(moral agent)。从理论促进实践的角度,辛格的动物保护理论在西方掀起了动物保护运动,对西方公众改变对动物的道德态度、采取素食主义、不穿动物皮草等道德实践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西方社会文化和背景下,动物解放理论具有其西方本土的环境伦理学理论效能。

汤姆・雷根(Tom Regen)论证自然具有道德地位从动物权利论开始。动物权利的伦理学理论基础是天赋权利。天赋权利是西方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基本理念,只要论证了自然界事物具有天赋权利,人类就必须像尊重他人的权利一样尊重自然事物的权利,而不得对动物及自然界进行任意挞伐。循此思路,汤姆・雷根以权利主体的不断拓展为线索,指出在美国的权利斗争运动史中,先是黑人通过反对种族歧视的运动获得了基本权利;接着通过反对性别歧视的社会运动,女性获得了基本权利。按照自由主义的权利拓展路径,下一个要进行的就是反对物种歧视的运动,通过反对物种歧视,动物和自然界将获得基本权利。动物和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岩石河流、飞禽走兽获得基本权利,也就意味着在道德上获得了被尊重的地位。对于动物保护的道德实践而言,动物权利论援用西方的权利概念作为道德理论的基础,对西方的公众具有非常强的激发力和号召力。动物解放论和动物权利论一道,促进了20世纪西方国家声势浩大的动物保护运动,对西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道德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理支持和精神动力。

除了趋乐避苦的善恶感受能力和天赋权利的伦理学理论基础,一个事物是否具有内在价值也是该事物是否具有道德地位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存在物具有一种自身内在的、不以它自身之外的事物为目的的内在价值,人们就应该道德对待该事物。早期西方环境伦理学家依据西方传统思想中的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的理论,把它运用到自然事物方面,肯定自然事物具有不以人类的偏好和利益为转移的内在价值,提供了一种自然具有道德地位、人们应该尊重并善待自然的道德理由。具体说来,自然事物具有先在性、自在性、自为性的特点。所谓先在性,是指许多自然事物是先于人类数万年就存在的,在自然事物存在之后才进化出人类,自然事物先于人类存在。自在性是指自然事物的成长几乎与人类无涉,在人类不曾干涉过的自然界,花草鱼虫自在地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并不以人类的喜好为喜好。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自然事物进行了利用,但并不能改变自然事物本身的自在性。自为性是指自然本身就是自身的目的,自然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才存在的,而是为了自身的自我实现而生存变化的,自然自身即目的。早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就具有内在价值的意思,在西方思想传统中内在价值一直是比较有力的道德说辞,论证了自然事物具有内在价值,公众在自然中活动的时候就必须尊重小草、小花、斑马、野鹿自身的内在价值,也为西方公众参与自然环境保护提供了一定的道德动力。

不仅是传统的伦理学、政治哲学的思想资源被用来证明自然具有道德地位,为公众参与环保实践提供道德动力,现代科学特别是生态科学也被伦理化为环境伦理学理论。生态学认为,自然是一个整体、有机、相互联系的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自然事物都与其他事物息息相关、共生共荣。同时,每个自然事物都为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美丽作出了自己的生态贡献,因而具有生态系统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并不比生态系统中的其他事物高贵,人类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而且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美丽方面的能力与自然事物相当甚至不及。在这个意义上,自然事物与人类在生态系统上是平等的,并且衡量事物的价值和地位不应以人类的偏好和利益为中心,而应该以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为中心,是为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理论。美国大地伦理学利奥波德在大地伦理学中论述道:“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存在物有助于维护生态共同体的平衡时,它就是有价值的,反之就是负价值的。生态价值的观念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自然存在物因其生态价值具有内在价值而具有道德地位。近代以来,科学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凡是科学上正确的在道德上也具有比较强势的地位。作为现代科学的生态学为伦理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当生态科学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倾向被赋予伦理学意义后,就对公众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观念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也促进了用系统性、整体性的思维从事保护环境的道德实践。

通过对自然进行“道德赋值”,提升自然的道德地位来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道德动力的伦理论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产生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环境保护运动的初期对于公众转变对待自然的道德态度,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运动有一定的激发作用。但是,这样的伦理论证本身存在着许多理论困境。在论证自然具有道德地位的理论构建中也提到人,但是其谈及人的语境通常都是以普遍的全称代词“人类”出现,对于国家、民族、地域、个体的人未有细致的研究。而且,在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中,人作为德性主体所具有的内在道德品质、道德修养、个体美德等通通失语。相反,人通常是无知、自大、狂妄、贪婪、短视、急功近利等不道德的形象,有意无意地抬升自然的道德地位和贬损人的道德形象成为早期环境伦理学理论字里行间隐含的意思。这样,早期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就形成了一个“道德的自然和不道德的人”的论证逻辑。尽管对自然的重视和人类以往行为的反思和批评是必要的,但如果以“道德的自然和不道德的人”的逻辑建构的环境伦理学不但是不客观的,而且是毫无希望的伦理学。以这样的伦理学思路也许可以对盗猎者、伐木者等人类群体中贪婪无厌、漠视自然的人提出批评,但无法对像徐秀娟、索南达杰、梭罗、卡逊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的人作出解释,也无法激发和号召更大范围的公众自发内在地积极从事环境保护活动。

三、人类具有保护环境的道德能动性论证

意识到通过论证自然具有道德地位来实现激发公众从事环境保护的道德动力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些伦理学家把视野转向对人的关注,并且提出早期西方环境伦理学家对自然具有道德地位的论证逻辑是“人未到场”的环境伦理,环境伦理应该从以“自然”为起点的逻辑论证转向以“人”为起点的逻辑论证,也提出了环境伦理学应该是建立于新型人道主义基础上的伦理学,是以激发人关爱自然的内在道德自觉为主的环境伦理学。一些环境伦理学则对论证自然具有道德地位的论证逻辑的规范伦理倾向进行了批评,提出从美德伦理的角度来关照自然,认为人道德地对待自然的理由在于人自身对自我的认识、对自身的道德要求,即便自然存在物本身不具有内在价值也尚未发现重大的工具价值,有德性的人仍然会基于自身内在的德性而道德地对待自然,其行为的最终依据是其自身的德性使然,而非假以自然本身的价值变化或权利获得。“人为自然存在物承担道德义务的依据,并不必然是自然存在物有无道德地位、是不是道德主体,而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有没有人之为人的本性,人能不能为自己的作为人的存在做出承诺,能不能成为生态道德的主体。人的自我品格、生态德性较之自然存在物的道德地位更具有优先性。”罗纳德赛德勒说:“拥有环境美德的人比没有它的人生活得好,因为他们能从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中找到奖赏、满足和舒适;他们的品格――他们能够欣赏、尊重和热爱自然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得到这些益处。”对于环境美德的拥有者来说,拥有这种品德不只是为了保护自然,而是能够培养出可以从多方面的好中悦纳和欣赏自然的品格特征。环境美德的伦理论证就是努力说服人们,作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其稳定的道德品格包含着随时行动的意向(disposition);相对于人们对规范的认可与遵守而言,德性在道德行动上已经是规范内化的结果,是能够促进道德实践的恒定动力源泉。环境美德要进一步论证的是,人具有敬畏自然、关爱自然的道德品质,这种德性可以直接、持久、恒定地促进公众保护自然的道德实践,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的道德动力。

深层生态学理论从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来论证环境保护的道德动力来源。深层生态学的自我实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际自我实现,而是在体悟到人属于自然生态共同体意义上的生态自我实现,是大写S的自我(Self)。深层生态学认为,在以往自我的概念中,自然被遗忘了,我们最亲密的环境、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孩童归属于那里)都被忽略了。因此,奈斯提出生态自我(ecological self)的概念。生态自我要认识到我们是与自然事物一起生活在生态共同体中,在这种认同中我们能够达到大写的自我实现。而且,生态自我的自我实现不仅要加强对自然事物的认同,还要努力提升自然事物的自我实现,按照“活着和让他物活着”的原则来帮助其他事物的自我实现。在拓宽和加深我们的自我时,每种事物都可以达到利他主义――忠诚、道德地为他者考虑。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人的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也是具有深刻道德意义的需要;与生存的需要相比,自我实现的需要被赋予了更多积极向上的意义,正当、积极的自我实现也被视为是好的、善的,能够激发人的超越外物干扰而具有恒久力量的一种心理机制。用人们生态自我的自我实现力量作为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道德动力,遵循了从人自身出发来寻求道德动力的思路,并且将从深层寻找人们参与环境保护的心理能量作为道德动力。在道德实践中,西方有许多深层生态学者(包括诗人、登山者、文学家等)有过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道德体验,更容易成为保护环境道德动力的实践者。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特别是环境保护的运动还存在着一个道德动力,即对环境正义的诉求。环境正义理论为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特别是抵制非正义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运用了正义理论来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动能。环境正义理论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分配的正义,二是承认的正义。分配的正义是指环境资源的分配和环境负担的承担的正义。在环境资源的占有和环境负担分配不公平的情况下,公众会积极参与环境权利的维护以及相关的环保社会运动,“邻避运动”就是典型的环境正义激发人们参与环境保护社会运动的形式。但是,“邻避运动”与“公有地悲剧”一样都存在着环境的公共性和外部性最终谁来承担的问题。仅仅用分配的正义所激发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环境问题在社会层面上的公正,但是从公共环境的改善方面还有待完善。分配的正义是指对环境利益的分配,带有一定的物质利益色彩。承认的正义是指环境利益的分配不公必然隐含着那些承担环境恶物的群体从道德上不被尊重和认可。与一般的环境利益受损对公众产生的反对环境恶物的力量而言,承认正义更能激发出公众作为人希望得到尊重、承认的内在尊严,激发公众反对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积极保护环境的道德实践。这种力量既具有一定的现实利益,也具有深层的人格尊严的力量,其强大的道德动能已经在“邻避运动”等环境运动中得到了证明。

四、面向道德实践与援用本土资源的本土化理论构建

之所以不惜笔墨梳理和分析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的理论逻辑、伦理学基础及其与公众道德实践之间的关系,是想为中国的环境伦理学本土化提供两个视点:一是将为本土的道德实践提供学理支持作为环境伦理学理论的理论旨归,也就是说,环境伦理学理论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论的标新立异、流派纷呈,最重要的是能够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道德实践。在此意义上,上述的环境伦理学理论在中国的学术界、思想界以及公众的环境道德宣传教育中已经或多或少体现或者渗透出来了,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公众的环保道德实践。譬如68家动物保护组织联合反对在鸟巢举行斗牛比赛,其反对观点的伦理基础主要是斗牛的血腥、残忍以及斗牛所忍受的痛苦;爱鸟人士呼吁保护候鸟迁徙则从鸟类与生态平衡关系的伦理向度进行论证等。以此说明,环境伦理学理论的生命力和理论贡献在于其不断地转化为环境保护道德实践的理由和动力,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应该紧紧围绕公众环保实践的道德动力这个关键点。更确切地说,紧紧围绕在《全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调查》中所揭示的践行力度低及其背后的思想根源做文章。另一方面,公众的环保践行度低也说明目前的环境伦理学理论还有着不足之处,最起码的不足是没有切实把握住中国公众的道德心理和行动逻辑,没有实现本土化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二是充分援用本土思想资源作为环境伦理学的思想源泉。纵观前述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所援用的理论基础,功利主义理论、内在价值论、天赋权利论、生态学、美德伦理学、自我实现理论、正义理论等,都是具有浓郁的西方哲学伦理学基础和西方文化以及社会心理基础,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和心理基础上,才能推动西方社会的环保运动,并深刻嵌入到公众的日常行为实践中。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本土事务所; 国际化; 路径选择

近年来,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部署下,我国大批企业特别是大型央企纷纷“走出去”,不断拓展海外业务,扩大对外投资。企业“走出去”催生对了会计专业服务的巨大需求,而服务客户及维护国家经济信息安全要求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简称本土事务所或事务所)国际化发展与之对接。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在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国际化发展,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拟在分析本土事务所国际化发展现状及困难的基础上,探讨其国际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及困难

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通过实施行业人才培养战略、准则国际趋同战略、事务所做强做大战略、新业务拓展战略和行业信息化战略“五大战略”举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2年,全行业实现收入509亿元,增速超过15%,其中收入超过亿元的会计师事务所47家,超过10亿元的事务所11家,为包括2 000多家上市公司在内的350万家客户服务。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经过数次合并浪潮,规模日益壮大,业务能力逐渐增强,国际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目前,我国内地共有12家大型事务所取得从事香港H股企业审计资格,20余家会计师事务所加入国际会计公司,70余家事务所在境外发展设立了分支机构、成员机构或联系机构90余家。2012年,事务所境外业务收入为37.3亿元,约占行业总收入的7%左右。截至2012年5月8日,共有40家本土事务所在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登记注册。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实现了向中国香港、美国、东盟、西亚等境外市场业务的拓展,涉及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投融资审计、企业集团境外分支机构延伸审计、跨国公司中国区的审计分包、并购重组、管理咨询、税务服务、会计外包、中外准则转换、境外工程承包相关鉴证和咨询等领域的服务。

“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境外投资2 289.2亿美元,年均增速34.3%,约为同期GDP增速3.3倍。国家《“十二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境外投资突出科学发展理念,从注重规模速度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这对会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土事务所在现有鉴证及咨询服务的基础上,还需要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战略规划、风险控制、金融顾问、环境分析、审慎调查、资信评估、信息咨询、价值管理、内部控制设计等系列服务。中注协“十二五”行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快事务所国际化发展步伐,全面提升事务所“走出去”的能力,扶持具备条件的事务所“走出去”,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

然而,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化发展现状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形势还不相匹配,无法很好地满足“走出去”企业的需求。目前事务所国际化发展面临的困难主要包括:第一,国际化人才不足。近年来,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战略的实施为本土事务所人才汇聚提供了较好的制度保障,但因事务所收费增速跟不上人工成本的增长速度、事务所工作强度过大等原因,造成本土事务所人才流动频繁,难以引进或留住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第二,事务所规模和能力不能满足客户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前百强本土事务所中,大多数仍是中小所,他们需要服务的客户可能是大型企业、超大央企乃至世界排名500强的企业,事务所穷其所能也不能满足这些企业“走出去”的需求。第三,本土事务所的业务领域比较单一。传统的鉴证服务依然是本土事务所的主导,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税务服务、管理咨询等系列非审计服务的人员储备和技术支撑都非常有限。第四,本土事务所品牌知名度不够,在国际市场上开展业务竞争力不强。第五,本土事务所国际化发展定位不准,路径不明。不少本土事务所国际化发展的整体思路模糊,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没有设计系统的国际化发展路径。

本文以下内容仅对本土事务所国际化发展的路径设计进行探讨,其他对策另文研究。

二、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的路径设计

本土事务所国际化发展路径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何时走出去、走到哪里去,即市场定位问题;二是路线怎么设计,即区域发展路线问题;三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走出去,即国际化的方式问题。事务所作为市场的参与者,提供审计、咨询等服务,市场需求决定供给,“何时走出去、走到哪里去”客户的需求以及事务所自身的实力有关,满足客户“走出去”需要的是事务所国际化的市场定位。路线问题主要解决发展步骤问题,从哪里开始更合适,发展路线如何设计,这与本土事务所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以及市场对本土事务所的接受程度有关。进入市场的能力取决于自身的实力,市场的接受程度则受到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化方式的选择与事务所国际化的程度和风险偏好有关,因不同事务所而异。

(一)市场定位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会计服务的供给方,其市场定位取决于企业的服务需求。我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实施国际化扩张以来,由于对当地法律法规不熟悉、海外融资能力差等原因,海外经营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大多数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前期,因没有充分利用法律、会计、资产评估等相关中介服务,造成投资项目决策失误。大型国有企业虽有很多海外扩张成功的案例,但他们多是在国际“四大”及投资所在地会计师事务所的帮助下完成的。由于政治、文化差异等原因,国外事务所可能会从自身利益、民族利益出发,难以真正站在我国企业的角度提供会计服务,效果可想而知。本土事务所与我国企业不存在政治、文化差异,双方的立场也会更趋于一致,基于海外投资成本效益原则,中国企业更希望本土事务所提供优质的会计服务,国家出于经济信息安全的考虑,也希望通过政策扶持帮助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国际化扩张,更好地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

本土事务所发展水平决定其国际化发展的市场定位只能是跟随我国企业“走出去”。由于本土事务所因发展历史短、品牌知名度低、规模与业务能力不足等原因,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如果直接与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争夺市场份额,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定位于服务中国企业的海外需求,可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借助客户的“强大”推动事务所海外扩张。同时,本土事务所应该认识到,如果客户“走出去”了,为其提供服务的事务所不跟随客户“走出去”,其后果是不仅要放弃客户的海外市场部分,还可能危及对客户的服务。事务所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跟随企业“走出去”。

(二)区域发展路线

本土事务所国际化发展的市场定位为其区域发展路线提供了方向,事务所“走出去”战略方向和重点地区应该是中国境外投资密集区。目前中国海外投资业务已扩展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最为集中的是亚洲和拉丁美洲,其次是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加拿大、巴基斯坦、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南非等地也都有覆盖。从2010年的数据来看,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北美洲,有46%的企业在亚洲投资,23%的企业在欧洲投资,27%的企业在北美洲投资。亚太地区是海外投资热点,其中属于大中华经济圈中的港澳地区无疑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最热点,占对外投资总额的61%。这里的会计服务需求也必然更多,本土事务所首先应从这些地区发展国际业务,以企业的海外服务需求为导向,制定正确的发展路线。

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扩张路线还应该考虑心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理论上讲,心理距离和文化差异会对国际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国际化发展的初期,选择文化差异程度小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扩张更容易取得成功。

从本土事务所国际化发展的探索来看,大多是在企业海外投融资集中地区,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执业网络。比如,立信在新加坡建立了分所,在蒙古国发展了合作所;信永中和自2005年开始先后建立了统一品牌,且有控制权的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墨尔本、日本东京4家分支机构,2011年3月,正式签约成为普安西提(Praxity)联盟的成员机构;中瑞岳华、天职国际和大信也都在香港地区成立了分所或者联系所等。本土事务所海外扩张取得的一定程度的发展,与他们所选择的合适发展路线分不开。

综上,本土事务所国际化发展,需要重点关注两类国家和地区,一是中国企业海外经营比较集中的地区;二是与我国文化差异相对较小、市场进入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具体路线可以是从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到非洲发展中国家,再到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有条件的事务所也可以考虑适时直接进入欧美或者同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业务。

(三)国际化方式

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路径可以分为内向延伸路径、外向发展路径以及两者相结合的双向国际化发展路径。结合本土事务所发展的现状,本文认为较切实可行的是以下三种方式。

1.加入知名国际网络

本土事务所国际化发展初期,可以通过加入知名国际网络的方式实现国际化,利用海外执业的机会积累国际化经验,还可以凭借国际网络知名度以及为成员所提供的专业咨询、培训等服务的机会,较快地了解国际环境,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知名度。这是当前比较可行的方式,也是被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20余家本土事务所加入了国际所的国际网络,并且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倾向于加入排名靠前的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如,中瑞岳华、国富浩华、致同、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分别加入了罗申美(RSM)国际、国富浩华国际(Crowe Horwath International)、均富国际(Grant Thornton International,现中文名称改为致同国际)、德豪(BDO)国际等,成为它们在中国的成员所,并且都得到了迅速成长。

2.与国际所合并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另一种内向化发展路径是与国际“四大”进行合并,借助大品牌来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业务范围,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例如,2001年上海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合并;2005年北京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深圳天健信德会计师事务所先后与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合并等。这种国际化方式特别容易出现由于双方合作地位不对等而导致本土事务所消失的情形,上海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在与安永合并之后出现了员工流失、客户数量下降,并最终导致民族品牌丧失。大陆事务所在选择此种合并方式时可借鉴台湾模式,尽可能做到做强做大而不失去“自我”。

3.外向国际化

本土事务所还可以实施外向国际化,采用在境外直接设立分支机构、合并当地事务所使其成为其分支机构、发展当地事务所为其成员所或联系所等方式。这种方式对事务所的要求较高,建议本土事务所在国际化到一定程度之后再采用。目前而言,有条件的事务所可以先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中国企业投资密集、文化差异小的地区,采用高度介入的模式,通过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在当地发展联系机构或者业务分支实施扩张。合并当地事务所或者发展当地事务所作为其境外分支机构也是比较可行的,但是需要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便于进行后期的整合,减少不必要的冲突,以实现顺利平稳过渡。

值得强调的是,同一家事务所在国际化发展的不同时期或不同区域,可以采用不同的国际化方式。

三、研究结论

目前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程度整体不高,为了适应企业海外扩张速度及质量效益的需求,建议本土事务所正确定位国际化发展战略,基于服务企业“走出去”视角,选择文化差异小、比较优势明显、境外投资密集的区域发展路线,筹划适当的国际化发展方式,在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国际化扩张。

【参考文献】

[1] 韩晓梅,徐玲玲.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动因、模式和客户发展——以“四大”在中国审计市场上的扩张为例[J].审计研究,2009(4):74-79.

[2] 李志鹏.中国会计师事务所“走出去”的路径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2(11):21-23.

[3] 刘庆红.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模式选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 曲晓辉,等.中国会计国际化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5] 王烨.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化问题研究[J].商业文化,2011(1):120-121.

[6] 徐少卿,王大贤.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特点、问题和金融支持对策[J].金融会计,2012(2):40-44.

[7] 于海云,王则斌.嵌入性视角下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战略初探[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5):48-51.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境伦理;本土化;原生态;适度;园林设计

近几年来,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全国各地生态城市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园林设计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实际的城市景观建设中,大片的草坪绿地、树木林带、花园等都出现了先建设后破坏的现象,更加令人担忧的是一部分园林施工项目只注重“经济利益”,盲目进行开发建设,砍伐多年的原生态树木,破坏自然界中的天然植被,生硬的进行房地产项目的园林绿化建设,严重影响了人类原有的居住生活方式。生态城市建设要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引未来行为,避免出现不和谐的环境景观设计,有效削弱不协调的环境弊端。现在社会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要求设计师团队,要从本质上认识问题,将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生态观有效运用到园林设计中。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新兴科学,它介于伦理学和环境学之间。从人类整体和长远眼光出发,从环境伦理的角度来审阅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一门学科。环境伦理学还要学习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取长补短,更得汲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继承民族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突出实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观规范指导人们的行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原生态适度园林”体系,促进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1.“原生态适度园林”概述及其定位

“原生态”的概念起源于科学领域,生态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互相影响的发展生存状态,原生态是指在原始的生活状态下并延续下来的一种生态。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这种回归原始本质的生活状态逐渐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不同领域,特别是文艺和音乐艺术领域。下面让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说明“原生态适度园林”。

(1)从环境伦理本土化角度来看,为实现环境伦理学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必须破除“以人类为中心”的固有理念,从原生态自然界为出发起点,将环境伦理的本土化理念运用到景观园林设计中,而不是简单的单纯复制它国思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体现当地传统文化,在施工中凸显地域特色并体现艺术品味,从而形成景观风格园林的本土特色。

(2)从生态学方面分析,要凸显景观园林的原生态,一是要呈现出最原始的,不经加工的,最真实的形态,因为其符合人们欣赏的精神视角,从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流行起来。与此同时,原生态园林既要注重量的增长,又要重视质的发展,还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物质再生使用率;二是要以新能源、技术为主导,构建出一种原始、民间、淳朴自然的园林景观环境,但不是要植被遭到破坏,也不是要破坏环境资源,在人与大自然和谐层面上追求人类价值的体现。

(3)从设计方面看,要剔除房地产开发中追求豪华奢侈的观念,不开采天然石材,损坏生态植被,破坏天然河道的行为,从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类活动行为的反思中,剔除“以人类为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倡导景观园林合理适度设计。

2.“原生态风景式园林”的表现形式及价值

(1)从大自然中汲取养分,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自然景观,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天然景观造型,如在房产园林设计中,对场地区间原有自然景观的保留,并可进行再利用,使其具有新功能,这样科学的处理手法既节约了材料,又减少了生产、加工和运输物料的消耗,更重要的是保护自然界原有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还可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打造适量的人工美景,并将其融入到原生态环境系统中。

(2)汲取自然界丰富的资源。自然界中存在很多可用资源,纯天然的物品可就地取材,既能减少资源浪费,又能在使用完后可自然降解。原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可多使用可再生原料,并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在景观园林设计中,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公园景观和社区景观设计中,可利用风力装置带动污水给排系统,将收集起来的雨水和居民生活的废水转运到花园浇灌花草树木,还可满足景观用水的需要,充分体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好处。

(3)原生态文化的消费模式正逐渐形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习惯了生活在闹市中的人们,渴望放松身心回归大自然。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淳朴、自然,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需求。另外,大自然中原生态的产品天然、绿色、健康,深受人们的喜爱,原生态的健康产品刺激消费,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3.推进“原生态园林”设计的几点建议

(1)立足本土,重视地域景观和现代园林的发展。设计师要注重现代园林设计本土的深入研究,遵守原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考虑到自然界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施土地开发工程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增加了耕地面积,全面的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作业条件,了解熟悉当地地域特色,创造出体现地域特色的园林作品。

(2)重视园林设计师的培养,在高等教育阶段,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将“原生态园林”理念和人与大自然和谐的观念推广到素质教育中。

(3)加强行业交流,现在园林设计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希望设计师们用敏锐的眼光,科学的方法观察和研究大自然与生态环境,还要加强与其它学科间的互相交流与合作。还要通过社会各界的广泛宣传,鼓励大家从一点一滴做起,普及大家原生态保护意识,主动抵制生态环境破坏。

(4)园林设计要中西合璧,博采众长。虽然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园林式样各不相同,究其本质还是有很多相通点,东方园林设计发展可借鉴西方园林设计的成功经验,并将于运用到中国园林的发展中,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融合西方先进的园林设计理念和方法,促进中国原生态园林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原生态园林”设计推动园林设计从单一向系统化转变,汇集政府部门、教育部及社会团体的力量,共同解决当代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道德问题,使原生态观念深入园林设计师的理念中,制定园林设计活动行业规范,达到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相处,使环境伦理化思想在中国园林行业中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莉群.生态园林[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2).

[2]宋玉波,朱丹琼.现代环境伦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基本原理 研究性教学 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基本原理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研究性教学”的最早提出者,被公认为是美国的结构主义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和瑞士的建构主义心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皮亚杰。他们分别提出了“发现学习模式”和“认知发展学说”,可以视为研究性教学的开启者和倡导者。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认为,培养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的技能,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组织,有助于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发现学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而不是给予知识,同时应多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但是,布鲁纳和皮亚杰都没有直接界定过“研究性教学”这一概念。

什么是研究性教学?多年来,教育界、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我们暂且置而不论。那么,基本原理的研究性教学呢?以笔者愚见,它指的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视为研究对象、教学过程视为研究过程的一种合作性创新教学方式。它包括教师研究性的“教”和学生研究性的“学”两个方面。而且,这两个方面是一种密结互动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2 基本原理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第一,反思性。基本原理是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最为基础性的课程,理论抽象程度最高。很多概念和观点本身就带有反思性,是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和理论升华。进行基本原理的研究性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再反思,可以说是对反思的反思。如,教材绪论部分对“”概念的本质界定,就需要进行认真的反思。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为什么?真的是科学吗?它的宗旨确实是为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吗?只有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师和学生才能真正弄清楚的本质内涵,确立坚定的信仰。

第二,逻辑性。既然是研究性教学,就不能不具有逻辑性。没有逻辑性的教学,不能称之为研究性教学。在传统的基本原理教学中,比较偏重于“传话式”的知识讲解和识记,特别是重点、难点,有时甚至不惜破坏各关节点之间内在的逻辑结构。假若只是为了突出重点,不惜破坏各关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往往会给人一种拼凑、突兀的感觉,使人觉得某个观点怎么突然冒了出来,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如果上一个观点还没有完全讲清楚或完全理解,就推到了下一个观点,如此连续不断地进行下去,结果就会变成完全没有重点内容的授课。

第三,实践性。基本原理的研究性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基本原理的核心概念是“实践”,就是去做,去行动。因为的要义在于,不仅要“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更要“改变世界”。 ①这就要求进行基本原理研究性教学的教师(下转第193页)(上接第169页)和学生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没有指向实践(行动)的理论只是苍白、乏力的空头口号。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行动胜过十打纲领,可见社会实践的极端重要性。

3 基本原理研究性教学的实现途径

第一,课堂辩论。进行有效的课堂辩论,需要师生事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难度较大。教师需要确定适合的研究主题,即“研究什么”,而且教师本人也必须对此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一般说来,主题确定得越好,学生的兴趣就越强烈,自主性、积极性就越能得到充分发挥,研究性教学的效果就会越好。当学生了解主题后,就“怎样研究”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每组学生在基本统一意见后,各自选派代表发言,并进行简短的辩论,最后由教师按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协商式的点评。

第二,原著选读。进行基本原理的研究性教学,原著选读也是一条很好的经验。基本原理中的观点和方法,大都来源于原著,是对原著中的观点和方法的提炼、归纳和总结。要真正理解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必须深入学习经典原著。如何学习经典原著?我们应该“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发现文本中所承载的‘问题’”。②但是,进行原著选读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师自身要量力而行,还要看施教对象——学生,适合则用,不适合则舍。因为,基本原理通常都是大班教学,文理工混杂,专业、学科背景和知识基础相差较大,教师不可能强求学生进行原著选读。

第三,热点、焦点问题课堂演讲。社会现实中的热点、焦点问题,都是学生关注、感兴趣又有一定了解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真正明了课堂演讲的目的和任务。在目的和任务明确后,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分组,小组全体成员共同推选出小组负责人,然后在小组负责人的带领下进行明确的具体分工协作。从资料的搜集、整理、加工、PPT制作到上台演讲,材料的选择、取舍,重点的确立,逻辑思路的推定,演讲艺术的学习和发挥,时间的把握等,都由学生自主组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四,社会实践调研。基本原理不仅理论性强,而且实践性更强,这是的本性决定的。只有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和团队的任务,都有自我表现的场所。他们必须认真选题,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做好各自的实践计划,准备调查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必然会积极地去发现、分析并试图解决面对的问题,最后写出较高水平的调研报告。只有经过实践教学,并对实践中的困惑进行讨论、辩论,他们才能真正领悟理论的本质内涵;理论也只有在这样的理论和实践互动的过程中才能被接受、被内化,才能孕育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基金项目:2012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政教师理论素养整体提升问题研究——以湖南省为例,项目编号:12YBA242

注释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经济资本;产品结构;担保方式;信用等级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5-0166-03

0 引言

银监会新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已正式实施,资本监管政策将更趋严格,同时银行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对资本需求将持续提升,资本对业务发展的制约作用也将持续显现。未来几年商业银行将面临资本需求较快增长与新资本办法实施后存量资本逐步递减、资本补充渠道收窄、资本供给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这对银行业经济资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了部分城市行对其经济资本管理实践活动进行了跟踪、评价、分析,以探讨商业银行经济资本优化的途径。

1 复杂形势下经济资本优化的迫切要求

1.1 从外部政策角度看,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实施后,资本监管标准日趋严格 原资本监管规则仅明确了商业银行的最低资本要求,即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新《办法》参考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规定,将资本监管要求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最低资本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6%和8%;第二层次为储备资本要求和逆周期资本要求,包括2.5%的储备资本要求和0-2.5%的逆周期资本要求;第三层次为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为1%;第四层次为第二支柱资本要求。《办法》实施后,通常情况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和10.5%。资本监管政策更趋严格,未来几年银行将面临资本需求较快增长与新资本办法实施后存量资本逐步递减、资本补充渠道收窄、资本供给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

1.2 从内部政策角度看,坚持走资本集约型发展道路是商业银行未来几年战略规划的首要任务 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将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带来深刻的影响,未来几年必须进一步完善以效益为中心、以资本为核心的发展机制,同时要以资本回报决定各类机构和各项业务的进退取舍。商业银行必须牢牢把握好资本约束这一基点,完善以经济资本配置、资本限额管理、资本有偿使用、绩效综合评价、内部资金管理等为主要手段的资本综合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对各分支机构和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资本约束。

1.3 走资本节约型发展道路,有利于实现经营转型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贷款业务已初步实现利率市场化,由此也导致了NIM水平、净利润的下降,商业银行以往利润高速增长的势头受到了影响,同时也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形成了严峻的考验。商业银行如要保持以往的利润增幅,势必扩大资产业务的规模,或者发放高风险领域贷款,因为风险高的业务回报也较高。但这两种做法均会大幅增加资本占用,对当前管理日趋严格的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资本结构、风险管理模式的转变形成了倒逼机制。这就要求商业银行通过优先发展资本节约型业务,坚持资本集约型发展,清理低效和无效资本占用,努力提高资本回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风险资产收益能力,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走出资本节约型银行的新型发展道路。如何利用经济资本这一工具优化资产结构、助力经营转型不仅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

2 经济资本管理实证分析

为了节约资本,提高回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某银行加强了经济资本管理,着重对信贷资产经济资本占用进行了优化。现从中、东、西部分别选取一家二级分行,对2012年度信贷资产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变化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分析。

三家分行的总体情况如下表:

A分行位于东部,2012年末信贷资产规模429.01亿元,信贷资产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占用17.09亿元,信贷资产资本系数3.98%;B分行位于中部,2012年末信贷资产规模186.94亿元,信贷资产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占用6.67亿元,信贷资产资本系数3.57%;C分行位于西部,2012年末信贷资产规模284.12亿元,信贷资产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占用10.60亿元,信贷资产资本系数3.73%。2012年三家分行通过采取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信用等级、优化期限结构等方式实施了经济资本优化提升项目,信贷资产信用风险经济资本配置系数分别较年初下降0.68、1.3、1.05个百分点。以下从产品结构、信用等级、担保方式、期限、五级分类等维度分析三家分行的资本优化结果。

2.1 产品结构调整

从表2可以看出,三家分行的信贷资产总体及各产品资本系数均较年初呈下降态势。从信贷资产总体资本系数看,B分行较年初下降1.3个百分点,降幅最大;从产品看,B分行的法人贷款资本系数、C分行的个人贷款资本系数以及A分行的票据资本系数分别降幅最高。

自年初以来,B分行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在满足客户需求和业务发展的前提下,优化各类资产的当期增量和余额比例关系,积极发展资本占用较低的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个人贷款、外币业务,以资本为导向实现信贷结构调整与优化。至年末,贸易融资、个人贷款、票据业务、小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38.02亿元,增量占比105.35%;同时资本占用水平较高的项目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较年初下降6.53亿元,降幅达15.95。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形成以资本为导向的产品间最优组合,B分行总体资本系数较年初下降1.3个百分点,在三家分行中降幅最大。

2.2 法人客户信用等级优化

截至2012年末,三家分行AA-级(含)以上客户(含A低风险级)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81.03%、80.79%、83.38%,分别较年初增加5.63、7.39、1.39个百分点。三家分行由于AA-级(含)以上客户(含A低风险级)贷款余额大幅增加,客户信用等级持续优化,使年末法人贷款资本系数分别下降了0.22、1.00、0.25个百分点。

2.3 法人客户担保方式

截至2012年末,B分行、C分行信用方式贷款占比分别为3.81%、16.94%,较年初分别下降11.18、7.27个百分点。信用方式贷款下降在增强贷款实际抗风险能力的同时,大大节约了经济资本占用。

三家分行抵押方式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35.74%、22.67%、20.55%,虽然较年初均呈增长趋势,但由于对抵押方式贷款进行了资本优化,抵押方式贷款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抵押方式贷款资本占用较年初分别下降0.63亿元、0.28亿元、0.51亿元。

2.4 期限结构

截至2012年末,三家分行1年期以下贷款占比分别为45.53%、49.04%、50.79%,较年初分别增加0.87、6.57、0.44个百分点;3年以上贷款占比38.99%、41.13%、39.91%,较年初分别下降0.54、2.69、5.66个百分点。1年期以下贷款较年初分别增加16.16亿元、27.62亿元、4.51亿元,分别占全部贷款增量的58.07%、76.49%、69.92%;期限结构的改善,有效促进了经济资本的优化。

2.5 五级分类

截至2012年末,三家分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4.25亿元、2.18亿元、4.05亿元,较年初分别下降0.63亿元、0.16亿元、0.44亿元;不良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下降0.23、0.39、0.19个百分点,不良占比保持下降态势;不良资产资本占用分别较年初下降0.27、0.01、0.09亿元。由于不良贷款资本占用系数在20%以上,大大超出正常类贷款资本系数,因此不良贷款减少能够带来经济资本的大幅节约。A分行由于加大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力度,不良贷款余额减少0.63亿元,资本占用减少0.27亿元,资本系数下降2.59个百分点,大幅超过正常类贷款系数下降点数。

2.6 流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

通过择优选择贷款品种等方式,以新发贷款资本节约带动存量贷款结构调整,有效降低新发放贷款的资本消耗,实现总体经济资本节约。年末存量贷款中,三家分行当年新发放一般流动资金贷款的经济资本配置系数分别为3.67%、3.47%、4.32%,均低于各自的存量一般流动资金配置系数;B分行、C分行当年新发放项目贷款的经济资本配置系数也低于各自的存量项目贷款配置系数。

3 经济资本优化途径探讨

新《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取消了对大部分中央政府投资公用企业50%优惠风险权重,风险权重提高至100%,与一般企业相同;下调了对符合条件的微小企业债权的风险权重(从100%下调到75%);下调对个人贷款的风险权重(从100%下调到75%);对住房抵押贷款区分一套房和第二套房给予差别风险权重,一套房抵押贷款风险权重为45%,第二套房抵押贷款风险权重为60%。新办法在坚持审慎监管原则的同时,风险权重体系的调整体现了公共政策导向,降低了中小企业贷款、零售贷款的成本,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局面,并推动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对银行来说,在计量标准发生变化后,要适应新的形势变化,运用资本工具及时传递政策导向,以指导分支机构的经济资本优化行为。结合上述实证分析,具体来说:

3.1 产品选择 即优选适用经济资本占用水平较低的贷款产品品种,有效降低既定客户融资的资本占用水平。一是产品替代。充分运用产品之间的替代关系,通过高资本回报率产品对低资本回报率产品的替代实现资本运用效率提升。如推动符合条件的银行承兑汇票对信用证的替代;符合条件的临时贷款对周转限额贷款的替代;大力发展小企业贷款。对一些资本占用水平较高但客户需求较大的贷款品种,除进行产品替换外,可通过改善贷款条件如以低风险质押方式进行转化降低资本占用。

3.2 产品联动 充分运用产品之间的联动关系,通过低资本回报率产品与高资本回报率产品之间的联动,力争资本回报率最大化。如通过实施住房开发贷款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之间的联动,推动基准及以上利率的按揭贷款发展;实施银行承兑汇票与票据贴现业务的联动,在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前提下拓展本行票据贴现业务;实施信用证签发与贸易融资业务的联动,加快供应链融资等业务发展;实施贷款承诺与贷款之间的联动,尽量减少贷款承诺的增长。

3.3 客户选择 综合考虑客户经营管理情况,在客观反映客户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的前提下,做好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客户信用等级对经济资本占用影响很大,要在严格执行信贷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真实客观地进行操作,全面反映客户真实情况,避免人为失误,努力压降不合理的资本占用。

3.4 担保方式选择 ①从优选押品或优选担保方式两个方向去做工作,降低违约损失率水平,尽量避免发放信用贷款。信用方式贷款尽可能追加各类抵押担保,除传统的土地、房屋和低风险押品以外,要重点做好信贷结构调整相关行业的担保追加工作,诸如:公路企业的收费权、城建企业的土地抵押、电力企业的应收账款池、电网企业的收费权、房地产企业的在建工程、能源企业的矿产资源(如采矿权)等。②针对企业保证类贷款中的互保特别是信用等级较低企业之间的互保贷款,或LGD偏高的贷款,要尽力增加有效抵(质)押,适当降低企业保证类贷款业务占比。③住房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要及时办理在建工程、居住用房等押品的抵质押手续,以降低经济资本占用。④做好小企业贷款的融资担保工作,要抓住企业所在的产业链条,摸清所处的产业集群,把握融资需求特征,盘活各类有价资产,积极寻求各种增信措施,拓宽担保渠道,有效解决制约小企业融资担保瓶颈问题。

3.5 期限选择 缩短贷款期限、严防贷款质量下降,也是降低单笔业务资本占用的有效途径。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合理摆布期限结构,灵活安排到期日,既满足客户需要,又使收益最大化,同时降低经济资本占用,提高RAROC水平。

3.6 规范客户信息质量 客户基本信息采集是进行评分评级的基础,基础信息录入的质量包括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到评级结果,对个人贷款来说影响内部评级计量结果的正确展现,进而影响资本占用水平;对法人贷款来说,影响客户信用等级及法人贷款基准配置系数,进而影响法人贷款经济资本计量结果。因此要认真做好客户信息和债项申请信息的采集、核实及系统录入工作。

3.7 加强贷款跟踪管理 ①跟踪评价客户及抵押物价值。当客户信息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更新相关资料如报表、经营情况,以便系统能够采集到最新的信息,对客户和债项做出真实客观的评价。②做好事前提醒工作。客户逾期情况是影响贷款内评结果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对客户的移动电话及联系方式要准确填列,以便做好客户各项提示工作,提前预警,避免形成逾期。③及时处置转化潜在风险及不良贷款,以便缓解不良贷款增长带来的经济资本增加压力。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协会.解读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