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观;《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当中,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的作用至关重要,能够为儿童提供精神食粮。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以培养小学语文教师为主要教学目标,因此能够把握《儿童文学》相关知识点对其日后能够出色的完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儿童通过教师了解学习儿童文学,语文教师则通过儿童文学的内容,向儿童传递富含价值观、情感观等重要教学内容,可以说儿童文学是教育的媒介和手段。但是在高校教学课堂中,《儿童文学》课程常常更加注重理论研究,对于实践方面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过分重视,没有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没有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在《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课堂教学情况呈现出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对于《儿童文学》课程的热情和学习主动性,以致于教学效果不佳。

一、多元智能观的概念

多元智能观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发展心理学家HowardGardner,他是用心理学实验数据以及个别案例的分析后得出结论。Gardner的研究表明,人类的职能并非是一元的,而是多元化的,人类具有多种智能,即人际交往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等等。按照多元智能观的理论,人类不同智能之间可以进行自由的组合,形成了个体之间的智能差异,由于人类个体的智能之间的组合是唯一的,所以人类个体的智能也是唯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引导大学生对《儿童文学》课程的深入理解。此外,多元智能观认为,在讲述《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师应该使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全方位展示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其学习成绩。多元智能观突出儿童之间的个体化差异,关注智能的整体性,注重儿童智能的实践和开发。所以,将多元智能观应用于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儿童文学》课程当中,可以显著提高未来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能够开发儿童的智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的表现形式与改革的意义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智能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非简单的模仿。多元智能教学观的实质,是在尊重每个主体个体化差异的基础之上,开展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化智能差异。在《儿童文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上,《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常常会忽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采用同一种教学方式。针对存在诸多个体差异的学生讲授相同的课程内容,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既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的个体成长,所以将多元智能观和《儿童文学》课程相融合,将不同的智能类型与不同的教学内容相融合,可以丰富教学表现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不同智能潜能。例如,在儿歌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诗歌朗诵活动,这样能够开发学生的音乐智能。音乐智能指的是人对音乐、韵律、节奏等的辨别能力,由于儿歌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明快的韵律,对于开发儿童的音乐智能非常合适。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应该鼓励儿童对于我国和国外的儿歌进行收集,不仅仅能够将儿歌朗诵出来,还要理解其中的含义,朗诵的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这样的教学能够在实现提高儿童朗诵水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于音乐节奏、韵律的掌握程度。

此外,小学教师还能够通过活动积累儿歌教学经验。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学生,在进行儿童故事、寓言、童话等文学类型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讲故事的活动和对儿童故事的转述,对儿童的语言智能,也就是创造性的使用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能力进行开发。讲故事的艺术传递的是历史文化的意义和语言的美感,故事创编体现的是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创造能力。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学生通过对故事的讲述和创造活动,能够更加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儿童文学的题材特征和优势,能够更加真切触摸到个体内心深处的童话世界,在精神上和自身的童年对话,和现实的孩子对话,从而提升了解儿童、理解儿童、与儿童沟通的能力。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专业课程,《儿童文学》完全按照我国教师的现代化教学环境的选择和要求,充分体现了儿童教育低龄化的特点,旨在全方位地帮助基础教育者掌握所学文学知识与理论,使其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它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儿童文学》的学习,很好地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加大学生知识面的发散与拓宽,认识到儿童文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通过对《儿童文学》的教学,可以加深基础教育者对于常见的文学文体和写法的了解,从而提高儿童对于文学作品的接受与欣赏的能力,对未来学生学习更加深奥的文学课程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三、多元智能观在《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当中的应用

1、采用多元智能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儿童文学的教学课堂上,引入多元智能观的教学理论,为我国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依据多元智能观的理论,每个儿童个体都存在自身更优秀的智能领域,有部分学生的音乐智能更优秀,有部分学生的绘画智能更优秀等等。我国高校学前教育的学生们,应该对儿童文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充分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鉴赏水平和创作儿童文学的水平,同时,对于通过儿童文学课程,提高和培养儿童智能发展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教师在《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合适的环境,将学生的突出智能和儿童文学内容相融合,提高《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2、课堂内的实践

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创作。在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学生当中开展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活动,能够提高本专业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感知能力,能够对儿童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接受审美熏陶。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活动主要有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感想交流会、儿童文学作品读后感等等;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能够鼓励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的学生进行创作活动,包括对原有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增加新的变现形式和元素。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多鼓励学生利用多元智能观,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模仿、续写、扩编以及改编等创作活动。

3、学校内的实践

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方案设计和儿童文学作品模拟教学。儿童文学作品的学习活动并非是单一的活动,而是一种包含有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活动。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学生应该充分尊重儿童的不同优秀智能,针对不同的儿童进行不同的儿童文学作品方案设计,例如针对同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开展多种教学方案设计,包括游戏教学方案设计、户外教学方案设计、环境创建方案设计等等。将所有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教学设计方案在组内进行公开讨论,并进行修改,最后将确定的教学设计方案,组织本专业的学生进行模拟教学,并对其进行评分和点评。

4、采用多元智能观创新课程评价方式

一般而言,在我国以往的《儿童文学》课程评价当中,更加侧重于对于理论知识的测评,对于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测评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将《儿童文学》课程测评与该专业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分离。依据多元智能观的教育理念,由于智能具有多元性,相对开展的教学评价就应该也具有多元性,需要对该专业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应该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创新。侧重评价教学的动态性,注重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学生的整体发展过程。评价不是孤立的,也绝非是静止的,它是动态的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需要有呈现,但是也应该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发展历程纳入其中,评价的第一目标应该界定为助推学生的发展。应该将本专业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均纳入对于学生的评价当中,包括学生学习当中参与的活动、在活动当中的表现、取得的成果、教学设计的质量等等,将过去的评价标准和过程性评价标准相融合,对学生的动态性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价。

评价多元化,避免单一化评价。从评价内容来讲,可以对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尤其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主要评价内容有:儿童文学教学设计方案、儿童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儿童文学作品创作能力、使用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教学的能力等等。从评价主体而言,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教师评价学生的模式,应该开展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如果有条件,还可以邀请一线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侧重评价的情境性。注重评价的情境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评价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专业的学生的发展。加德纳认为真正有效的教学评价,应该是以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社会角色作为参照。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创编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诗歌朗诵活动、讲故事、戏剧编导演、围绕儿童文学材料设计教学活动等都是该专业学生真实而具体的学习情境和生活情景,所以,这些活动步骤都应该纳入对学生的评价之中,体现评价的情境性。针对情境性,对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的学生实施客观真实的评价行为。

结语

本文从多元智能观视角,对我国高校《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和分析。Gardner的多元智能观为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将多元智能观作为教学改革指导,可以使用多元智能观能够丰富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的表现方式,使得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加多元化。可以使用多元智能观来进行联系,能够提高学前教学专业的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能够提高儿童文学作品教学设计方案的质量和多样化。用多元智能来评价,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全方位多维度地评价学生的发展。在《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当中,引入多元智能观教学理念,能够将《儿童文学》课程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可以提高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的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未来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国玉.多元智能观下的高校《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4,(01).

[2]杨俏凡.对《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2).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第2篇

这节参赛课包括“感受歌曲”、“学会歌曲”、“唱好歌曲”和“了解歌曲结构”四个环节。四个环节的名称中都包含“歌曲”一词,说明两位教师是以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为中心,设计这节参赛课的教学过程的。

仅仅从各环节的标题上看,“感受歌曲”和“了解歌曲结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其学习领域属于“感受与鉴赏”,学习内容可能涉及“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和“音乐风格与流派”;“学会歌曲”和“唱好歌曲”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其学习领域属于“表现”,学习内容可能涉及“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识读乐谱”。

下面,我们对教学过程中的某些教学活动进行概括性的改写,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具体分析。

【活动一】

教师先提出:(1)你看到了什么?(2)你听出了什么?接着弹唱歌曲。学生看着歌曲听教师弹唱,然后回答两个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时可能涉及的话题:标题、情绪、调号、拍号、词作者、曲作者、演唱形式、前奏、间奏等。

――选自起始环节“感受歌曲”

【评析一】

这个环节的师生活动可以一分为二:(1)教师示范,学生带着两个问题视听;(2)师生围绕两个问题进行谈话。

活动(1)中,尽管师生的实践对象都是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但是二者的实践领域是完全不同的:教师的弹唱,力求声情并茂、引人入胜,属于“表现”领域;学生的视听,旨在形成感觉,获得知觉,属于“感受与鉴赏”领域。

教师在弹唱前提出“你看到了什么、听出了什么”,不只是布置学习任务,也是在提示学习方法。言下之意是:听教师弹唱时,既要调动听觉,判断弹唱音响;也要调动视觉,观察歌曲文本。如果将两个问题概括为“你知道了什么”,那就仅仅是布置学习任务了。

活动(2)可能涉及的话题中,一些信息只能通过视觉来观察,如歌曲的标题和词曲作者;另一些信息只能通过听觉来判断,如文本中没有呈现的歌曲的前奏、间奏和演唱形式;还有些信息既可以通过视觉来观察,也可以通过听觉来判断,如歌曲的情绪、拍号和调号。

既然歌曲的某些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感觉渠道获得,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基础和现有条件,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应该是音乐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以歌曲的情绪为例,学生可以先从视觉上观察、再通过听觉判断来评价;也可以先从听觉上判断,再通过视觉观察来验证。

按原先的设计,谈话过程中,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时进行概括和提示,如:学生说“歌曲叫‘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师指出,“你说的是歌曲的标题”;学生说“1=F”,教师指出,“1=F是歌曲的调号,它明确了演唱的调高”等。沈阳做课时,授课教师可能一时疏忽,没严格地按原先的设计方案执行。

【活动二】

教师循环播放歌曲三遍,学生看着歌曲文本随歌曲音响自学歌曲。

――选自第二环节“学会歌曲”

【评析二】

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系简谱 记写,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即时反应简谱音符的唱名不成问题,主要障碍是不能准确把握旋律音程。这种情况下,无论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还是采用视唱法学唱歌曲,都不合适。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过于简单,学生缺乏兴趣;采用视唱法学唱歌曲难度太大,学生无力驾驭。

让学生看着歌曲文本,随循环播放的歌曲音响自学歌曲,不仅克服了单纯使用某种学唱方法的缺陷,而且提供了自主选择学唱方法的空间。学生个体的音乐基础是不一致的,对于识谱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可以侧重于歌曲的文本,以视唱法为主;对于识谱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可以侧重于歌曲的音响,以听唱法为主。

听唱法和视唱法是歌曲学唱的两种基本方法。我们认为,小学一年级学生学唱歌曲从听唱法人手是毋庸置疑的,小学六年级学生采用视唱法学唱歌曲是应该追求的。听唱法到视唱法的过渡,不是在某一个时间点上的简单替换,而是两种方法交替或重叠、由量到质的渐变关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活动二的文本虽然不足30个字,但是在歌曲学唱方法上的探索意图是显而易见的,应该给以充分肯定。

自主学唱过程中,如果让学生用表决器反馈学习结果,根据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确定循环播放的时间,而不是主观地循环播放三遍,可能更合适一些。

【活动三】

学生演唱歌曲的同时,在每个乐句的第一拍上拍手;教师以手势即时示意学生拍击的次数,并在电子白板呈现的歌篇上标出八个乐句的序号。

――选自第三环节“唱好歌曲”

【评析三】

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否及时准确地反馈,直接影响教学的进程,甚至决定教学的轨迹。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反馈大多以谈话方式进行,这种反馈形式的不足至少有三:(1)时间上,反馈只能在学习活动结束之后进行;(2)形式上,只能以学生个体反馈的方式顺序进行,不可能面向全体;(3)内容上,只能反馈学习结果,难以反馈学习过程。

教学活动三的价值在于:(1)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反馈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学习过程也是反馈过程;(2)以拍手代替语言,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反馈;(3)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听觉判断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在每个乐句的第一拍上拍手、声音是否整齐),而且可以通过视觉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参与、是否认真)。

【活动四】

教师出示评价表(为节省篇幅,从略)。

学生随伴奏音响演唱全曲,教师用数码摄像机拍摄。

学生先看录像,接着用表决器发送等级,对演唱进行评价。

教师先出示带百分比的柱状图,然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需要安排相应活动。

――选自第二环节“学会歌曲”和第四环节“了解歌曲结构”

【评析四】

让学生在歌唱的同时,关注自己的演唱效果,事后进行自我评价,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唱歌课上的基本做法2:--。这种做法的效果大多不够理想,因为教学活动同时涉及“表现”和“感受与鉴赏”两个学习领域,学生难以一心二用,兼顾彼此。

用数码摄像机拍摄学生的演唱,让他们全神贯注地视听自己的演唱录像之后,再对演唱效果进行评价,不仅可以避免歌唱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在两个领域之间徘徊,而且可以提高自我评价的准确性,可谓两全其美。

这种评价活动进行了两次,其时间上的间隔在15分钟左右,相当于组委会规定的课时总长(30分钟)的一半。虽然两次活动的形式完全相同,但是评价对象完全不同:第一次活动安排在第二环节的末尾,学生刚学会歌曲;第二次活动安排在第四环节的末尾,学生已唱好歌曲。这一设计的意图,显然是通过学习效率的比较,培养学生自我认识的意识,训练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让他们感受成功的愉悦,建立歌唱的自信。

表决器为师生的教和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图表,既可以了解表决的结果,也可以了解表决的速度;既可以了解全班学生的表决结果,也可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表决结果。对于学生来说,以动作代替语言,操作简单、快捷;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机会平等。

电子白板的使用,不仅可以方便快捷地传播事先准备的视听信息,而且可以根据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进行应变性的临时操作,更好地适应师生的教学需求。

小学四年级唱歌课《春天举行音乐会》既是一节参赛课,也是一节研究课。说这节课是研究课,是因为它较好地体现了北京地区小学唱歌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北京地区小学唱歌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把歌唱会、把歌唱好,在歌曲学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歌唱及其相关能力,是北京市小学唱歌课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思路;以“演唱”为核心内容,有机结合本领域的“识读乐谱”和“演奏”这类辅助内容以及其他领域的相关内容,是北京市小学唱歌课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思路;小学生通过六年的唱歌课,实现由“听唱法学唱歌曲”向“视唱法学唱歌曲”的过渡,是北京市小学唱歌课学唱方法设计的基本思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力求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即时反馈,力求面向全体学生,是北京市小学唱歌课学习评价设计的基本思路。

北京市向“全国中小学课堂唱歌教学展示与研讨会”推荐小学四年级唱歌课《春天举行音乐会》的初衷是丰富的,既盼望理想的结果,更期待高明的指正。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第3篇

关健词:音乐教育; 教育机智; 反思

一、案例

每次走上讲台,总希望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被学生们所接受。这天,当我宣布音乐课教学内容是赏析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没料想话音未落,教室里如同炸开了锅。意外之余,不由得让我怒从心起,真想痛痛快快地训斥他们一番。可多年的教学工作却让我在关键时刻把即将脱口的训斥变成:①千百年来,梁祝的故事一直在我国人民中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②音乐都用哪些手法为我们讲述了这个既古老又美丽的传说?③梁祝故事还被音乐家以哪些艺术形式搬上了舞台?学生们被我连珠炮式的发问弄得哑口无言,刚刚还是人声嘈杂的课堂顿时声音全无,他们相互对视后就将目光陆续的锁定在我的脸上。我知道这目光里有探寻、有无奈、也有被迫。不管怎样,这些目光让我紧绷着的心逐渐放松了下来,伴随着动人心魄的音乐,我以一种故事与音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讲起了《梁祝》……。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发现孩子们的情绪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他们为梁祝二人“同窗三载”的学习生活充满喜悦;他们为梁祝二人的“长亭惜别”伤感了起来;“英台抗婚”使孩子们的脸上涌现出激愤的神情;“哭灵投坟”一大段音乐更是让课堂出奇地安静;“人间天上”充满梦幻的视听一体也使所有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看得出音乐在空间流动着,孩子们的情感也伴随着梁祝二人的命运起伏着,我也被这充满变数的课堂气氛鼓舞着。

一切进行地竟是那样自然、有序,甚至有些段落还被要求重新听过。

下课后,有人借看故事影片,有人借听录音磁带,也有几位学生主动留下来和我交谈了起来。

二、访谈录

问:你以前知道《梁祝》的故事吗?

答:很小就听说过,但对故事情节知道的并不详细,只是知道结局很悲惨。

问:以它为原型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听过吗?

答:抒情的爱情主题在小学音乐课上、广播里也都听过,但其它音乐并不十分清楚。(原来,孩子们犯了一个“盲人摸象”的错误,他们一直认为抒情的爱情主题就是协奏曲的全部,怪不得我连珠炮式的发问没有人敢回答)。

问:说一说,在我们赏析的五大段音乐中,那段音乐最让你感动?

答:没想到音符也能表现人世间最丰富、最细腻、最感人的“情”字;我感觉每一段都好听;但“哭灵投坟”的音乐更让我感动,听得让人心里酸酸的,作品真得很好听,(没想到说这话的竟是一位男孩子)。

问:整部作品需要25分钟才能听完,我们赏析了整部作品的2/3,你感觉能坐得住吗?

答:你用了唱、看、听、分析、讲故事等多种方法为我们介绍作品,真得没有感到作品长,只觉得时间过的很快。

问:在赏析“英台抗婚”音乐时,我发现你脸上的表情和别人不一样,为什么?

答:在我们看来谈恋爱,是自己说了算的一件事,真不理解父母为什么硬要包办代替,梁祝二人的遭遇真叫人同情。平时一提到“爱情”二字大人们就盖着、捂着,其实像广播、电视剧、歌曲里唱得、讲得还少吗,根本就用不着那样小题大做。

问:在上课的大部分时间里,你一直比别人表现的都活跃,可我在介绍“人间天上”那一段时,你表现得特别安静,为什么?

答:你看那对蝴蝶所到之处鲜花盛开,视频创意很特别,人不能自由自在,可蝴蝶却能办到,多好玩啊!配上音乐后更显得诗情画意,令人神往。

问:课件中的视频和音乐都是经过我特殊处理过的,你们感到是否妥当?如果没有视频出现,你们还会喜欢吗?

答:我们很喜欢你的创意,既满足我们“好玩、好奇”的心理,又帮助我们理解作品。这种听与看相结合的方式,是最能吸引我们的一种方法。

(晚自习的铃声在耳边骤响,我们结束了这场意犹未尽地谈论)。

三、案例分析

反省自己这堂充满变数的音乐课,除了十分庆幸自己没有图一时之气冲孩子们发火以外,也对学生由不喜欢到接受作品的教学过程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与情感,理解并接受本民族的音乐作品,特别需要教师在学情分析、心理层面以及教学设计等方面下一番工夫,我认为有三个不能少,即:揣摸学生行为动机,“换位思考”不能少;调控自身的心理状态,“耐心细致”不能少;学会运用教育机智,教案的“创新设计”不能少。

揣摸学生行为动机,“换位思考”不能少。要说如今的初中学生也真够不容易。他们每天要面对多门学科的学习、家长的唠叨之词、学生间的交往与竞争、还有来自校方和班主任双层面的名次排列等压力,心绪是何等的焦躁不安。作为教师如果不能体谅学生的苦衷,每遇到学生说话办事不如自己的心意时,不问青红皂白,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对他们横加指责、百般吓斥,学生表面上是顺从了,可内心的认识与情感上并没有得到真正转变,消极对抗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不仅仅会影响单单的一节课,或许会以今后的多节课为代价呢!正如现代音乐教育理论所说:“那种喜欢学生,理解现代学生心理,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教师,才会被广大学生所认可”。因此,无论课前教学设计,还是课内遇到和学生发生冲突,作为教师要多想想“如果我是学生,会喜欢如此简单粗暴,不懂得体谅学生的教师吗”,只有这种换位思考,我们的教学才有可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科学地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思考、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地积极性,让上好课的愿望变成现实,也正是这种换位思考,才能让我们冷静处理好与学生的矛盾冲突。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第4篇

经过培训,广大教师对教育技术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同时在一线教学中,也能够正确运用教育技术的教学理论。通过教师在培训平台中的反馈、与校方的访谈以及广大教师在市、区级比赛中的频繁获奖,可以看出广大教师是从内心感受到、从现实体验到教育技术对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下面是两位青年教师经过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后的成长感悟。这两位年轻教师工作热情、积极思考、热衷实践,各方面一直比较努力,但是对教学也有很多困惑。通过对教育技术的学习,他们在教学设计的思路和理念方面均有大幅度的提升,并在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了教学设计、讲课等方面的市区级一等奖。

海淀区羊坊店第五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傅龙

信息技术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优势:广播教学、作业回收、展示作品都很方便快捷,学生对这门课的热情也很高。但一些学生的“热情”会渐渐转移到玩游戏、聊天、听音乐等其他的事情上,部分学生在课堂作业中会照搬范例作品,造成作品雷同、缺乏新意。

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意,避免不假思索、机械地操作?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更加便捷、有效的评价?这些问题困扰着我许久。经历了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后,我找到了答案。

2007年11月,我在北京教育学院取得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主讲教师的资格,对教学前期分析、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教学设计的认识和实施也有了理论的依据,并开始逐渐地运用这些理论、方法和策略改变我的课堂教学,通过实践验证学到的知识,并且产生了可喜的效果。通过学习者特征分析,我找出了导致学生上课时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班里每个学生都有其不同的学习风格,他们的学习效果也会因为学习风格的不同而不一样。当学生的学习风格与我的教学风格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其他因素较好地吻合在一起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就更好。

在培训期间,恰逢海淀区教师基本功比赛。在经过法律法规、教学设计编写、课件制作等层层筛选之后,2009年11月我有幸入围了北京市小学教师基本功比赛。在进行最终的参赛作品《交通小卫士――矩形和椭圆》一课的设计时,我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运用“教学前期分析”的方法,设计了在“画图”中解决“交通安全”问题的实际生活情境,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确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以“交通小卫士”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利用任务驱动策略,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矩形、椭圆的绘制方法,完成“安装交通设施”作品的制作、创作。在探究中,我不但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任务的趣味性、层次性,还使用协作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在小组中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思考和讨论,并启发诱导学生自己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最终解决问题,完成属于自己的意义建构,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在进行评价设计时,我根据学生的特点,使用三种评价方式中的“过程性评价”理念和方法,并结合自己独立开发的“电子评价反馈系统”,根据任务完成情况、组内相互协作等项目获取奖励性质的电子智慧星,进行随堂评价。

通过努力,我荣获了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一等奖的好成绩,这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带给我的巨大收获。正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让我在教学设计中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依据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进行了科学而又具体的规划,使我的教学设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北京市育英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钟建业

我在教师工作岗位上工作近10年了,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能够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任务驱动、分层教学、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课堂实效。但我也深知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并一直被一些问题所困扰:如何科学有效地书写和落实三维目标?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应用教学评价?什么是教学模式,它与教学策略有什么关系?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这些困扰我已久的问题,在我参加“十一五”继续教育的公共必修课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时逐一找到了答案。

经过为期一周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我的收获颇丰,对于过去比较模糊的理论和方法认识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理解。我明确了教学前期分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阐述“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另一个方面就是分析“教师为什么这样教,学生为什么这么学”的依据。我理解了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之间的关系,并能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我充分了解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及发展性评价的作用及其特点,能够使用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常用的方法设计教学评价方案。了解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能够根据具体主题,设计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这次培训,让我学到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同时让我有了更多时间反思自己教学的机会。而这样的反思相对于自己学到的先进的理论更有意义。它让我明白,不能只是埋头苦干,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劳技教学;同课异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7-0049-02

【作者简介】张军,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江苏江阴,214406),高级教师,江阴市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

教学不应是简单的重复,因为重复不利于师生成长。有效的教学是教师、学生、课程的完美结合,任何优秀的设计都不会适合所有班级的教学。作为一名劳技教师,丰富的班级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同课异构的条件,虽然不能异人异构、相互促进,但却可以进行“一个人的同课异构”,实现自我提升。“一个人的同课异构”特指同一名教师针对某一教学内容,在平行班内根据不同的学生实际、不同的教学条件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不仅是同一教学内容、同一教师,还包括共同的目标――让学生能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而“异”应该主要体现在教学的观念、方法和手段上面。“一个人的同课异构”实质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教学认知建构过程。

一、异建教学理念

【案例一】苏科版《劳动与技术》五上《尝尝我的手艺――水果拼盘》教学流程

导入―自学―教师示范(根据课本案例,教师按制作过程进行示范操作,课件配合)―学生操作―作品评价。

此设计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前的劳技课堂教学案例。本案例可以看出教者的教学理念还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指导学生扎实掌握制件水果拼盘的技能与技巧为目标。

【案例二】《尝尝我的手艺―水果拼盘》教学异构

教学中进行两次活动,项目活动一:1.尝试分块切(如苹果)与连接切(如草莓)。学生介绍其他切法。2.根据自己所带的水果进行各种方法的切、削、剥。3.同组合作互学,共享材料与工具,把切好的水果拼成小作品。4.展示小作品,评价拼、制的优点。

项目活动二:1.拼盘设计指导:(1)确定主题;(2)考虑如何制作;(3)设计图样。2.交流评议设计方案,取一学生的设计方案为蓝本供其他学生模仿制作。引导学生运用大刀均匀分切西瓜,选择窄刀顺着瓜瓤切割西瓜。3.修改自己的设计并进行水果拼盘的创作,小组互相合作,共享工具、材料与资源。

此设计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劳技教学案例。教者在教学中秉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在劳动中获得技术并形成技术素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案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选择水果材料和切割工具,这是最基本的技术意识。在培养基本切割技能时,让学生尝试不同的切法,使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得到培养。最后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制作水果拼盘的工作效率,使学生知道合理的设计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了对学生进行技术设计能力的培养。

二、异创教学情境

【案例三】苏科版《劳动与技术》三上《制作摇头公鸡》教学流程

谜语导入,范作展示―观察平面图案,了解各部分的制作方法―分步制作,重点讲解粘贴与插接技能―评价总结。

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已有一定的手工基础。因此,在教学时,我由剪、刻的训练延伸至粘贴与插接的技能训练,逐步加大难度,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可是在具体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因为制作难度的加大,兴趣由高涨转为低落,最后,完成作品的学生不过半数。原因是教学情境不能自始至终地吸引学生。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在第二次教学中,我对教学情境与重点部分(即第二、第三环节)进行了重新建构。

【案例四】《制作摇头公鸡》教学异构

情境异构:以森林音乐会为背景,鼓励学生制作自己的音乐会摇滚明星(公鸡),并在制作完成后参加音乐会的狂欢活动(学生自主表演节目)。

重点环节异构一:了解制作步骤,突出技能。

1.同学们,制作摇头公鸡需要哪几步?要用到哪些制作方法?(学生掌握了制作步骤与制作方法。)

2.在用到剪、刻、插、粘这些方法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得出结论:每个部件都要剪平滑,公鸡身体中间的山线要刻直再折叠;插接槽很重要,插槽小了,去不平整,会歪;插槽大了,去会晃动……

(学生尝试,教师适当示范。)

重点环节异构二:预设困难,进行制作。

1.在请这位“大明星”的过程中,你觉得要注意什么问题?(注意安全、掌握刻划的力度、要有耐心加细心、保持桌面地面整洁等。)

2.学生制作,教师相机指导。

在本次“异构”中,我抓住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了森林音乐会这一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重点环节,我让学生通过观察与尝试,初步掌握技能,主动预设困难,并在实际操作中解决这些困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我鼓励学生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在此基础上学生产生了探索的欲望。

从教学效果来看,异构后的情境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这种内趋力的推动下,学生的学习达到了一个层次更高的境界――它不仅使学习成为真正的需要,而且激发了学生内心的美好情感。

三、异构学习活动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针对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我就苏科版《劳动与技术》四下《缝沙包》一课进行了“同课异构”,真正做到学习活动“因班而异”。

甲班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因此,我把《缝沙包》的学习分成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复习上一个项目所学习的“穿针”“打结”,同时利用模板让学生对“攻针”“回针”“缲针”三种基本针法进行了初步的感知;第二课时则引领学生利用三种针法来学习制作一个简单实用的沙包。)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从感知到理解,从理解到实践,是有一定距离的。学生在认知、理解方面也是存在差异的,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尽管已经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可是甲班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掌握三种针法,因此,在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我除了加强巡视辅导,还利用多媒体设备反复播放拍摄好的缝制沙包的手部特写录像,让学生在疑惑时可以随时抬头,得到指点,这样教师也就“分身有术”了。

乙班的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强,在教学苏科版《劳动与技术》四下《钉纽扣》后,有些学生已经学会了攻针和回针的缝制方法,这时,如果再教学攻针和回针技能,就显得“炒冷饭”了。但如果对这三种针法简而教之,又不利于全体学生的真正掌握,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基础较好学生资源来设计课堂?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此,我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生成果,针对讲解不到位的地方,教师适时补充,真正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在学生掌握了基本针法后,通过几个作品的比对,使学生发现不同针法的优缺点,从而在缝制沙包时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