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职业规则

教师职业规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职业规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职业规则

教师职业规则范文第1篇

一、市场业主责任制的概念及探索

(一)市场业主责任制的概念

本文所称的市场指狭义的商品交易市场,即由投资开办者或经营管理机构提供场所,由若干经营者入场,对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进行现货集中交易的场所。本文所称的市场业主,是指投资开办市场或依政府部门授权管理市场,为入场经营者提供服务并进行管理,收取费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所谓市场业主责任制,就是由市场业主依法承担对上市商品质量、食品安全、市场经营秩序、物价、计量等方面规范管理责任和所必须履行义务的一种制度。

(二)市场业主责任制的探索

福州市晋安区工商局从2005年3月开始,在福州南方建材专业市场区主要是通过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等柔性的行政管理方式试行市场业主责任制,引导市场业主承担市场管理和商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其主要举措包括:一是把好主体准入关。即对入场经营者的资格进行查验把关,督促入场经营者及时办理各种证照;二是把好商品质量关,即建立并执行商品进货索证索票、消费争议先行赔付、商品质量保证金等市场经营管理制度,确保广大消费者放心安全消费:三是把好消费维权关,即建立12315消费维权服务点,市场业主作为中间人,对消费者与入场经营者之间的消费争议进行和解;四是把好诚信经营关,即成立市场经营自律委员会,开办经营者文明学校,制定自律公约,引导入场经营者自觉遵守法律和市场管理制度,经营行为规范。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和运作,现初步形成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为主,市场业主的自律管理、消费者的监督为辅的市场管理新模式,使得福州南方建材专业市场区的知名度和信誉度逐步提高,现在该市场区出现了“五多五少”的可喜变化:市场业主自觉承担管理责任多了,违法违章少了;诚实守信经营多了,见利忘义少了;商品的知名品牌多了,低劣产品少了;明码实价多了,价格欺诈少了;优质合格产品多了,消费投诉少了。

四年多实践证明,注重发挥市场开办者重要作用的市场业主责任制,是一种科学的市场管理模式。它充分利用市场业主培育市场声誉、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的内在需求,以其贴近入场经营者、便于管理的优势,注重强化市场业主的商品监管等责任意识,引导其积极加强对入场经营者的督促管理。这一制度,使行政管理部门在对入场经营者实施一对一直接管理的基础上,辅之以通过对市场业主的管理实现对众多入场经营者的间接管理,能够极大地提高市场监管效能。

二、市场业主责任制立法的现状与问题

(一)立法的现状

现阶段有关市场业主责任的法律规范可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福州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仅以与工商行政管理有关联的法律、法规为例:对业主责任的规定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内容:1、负有对商品质量承担连带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8条规定,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在展销会结束或柜台租赁期满后,向展销会举办者、柜台出租者要求赔偿。2、负有审查入场经营者经营资格的责任。《食品安全法》第52条规定,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应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3、负有定期检查的责任。《食品安全法》第52条规定,市场业主应明确入场经营者的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发现违法行为应及时制止并报告相关监管部门。4、负有对产品抽查检测的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37条规定,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设立或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进行抽检,发现不合格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向监管部门报告。5、负有建立商品质量安全制度的责任。《福州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第18条规定,市场业主应当配备专兼职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建立质量安全档案。依法与经营者签订质量安全合同。建立质量安全信用管理制度,对经营者失信行为予以登记、公示。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市场业主责任的法律规定,存在明显不足。一是法律条文过于分散。仅上述五项业主的主要责任由于零星分布于四部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之中,无法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对业主进行规范;二是法律条文的规定过于笼统,亟需细化。如《食品安全法》在管理、检查及报告的义务方面对市场业主责任的规定不完整,没有具体的操作规则,容易造成市场业主欲履行义务却无所适从的局面:三是对于业主责任的范围规定过窄。目前已有的法律对业主责任的规定主要侧重于规范业主的质量安全责任,而对于治安、消费者权益保护、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的规定基本缺失:四是赋予监管部门对不履行义务的市场业主的行政处罚权不多。许多法律规定了市场业主的义务,却未规定市场业主不履行义务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利于监管部门督促市场业主自觉履行义务。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市场业主责任制的地方立法立规形式来加以解决,制定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能够弥补、充实和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的不足。

三、市场业主责任制地方立法立规的必要性

(一)将市场业主的社会一般责任上升为法定责任是“责权利统一”原则的体现

市场业主是市场的投资主体,也是市场经营活动的直接受益者。市场业主既然拥有开办市场、吸纳经营者入场经营、收取管理及服务费用的权利,享有相关收益,就理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即按照“谁投资受益,谁负责管理”的原则,切实承担起市场管理的责任。

(二)将市场业主的社会一般责任上升为法定责任有利于促进市场

业主自律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或生活资料现货集中交易的专业或综合商场、购物广场、超市等新型的商品交易市场成为商品流通的主要业态。随之而来的,这些市场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存在假冒伪劣商品和不安全食品,对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损害;二是存在限制竞争、违法促销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三是消防不符合规范要求,消防设施不健全。存在不同程度的消防安全隐患;四是环境卫生管理不到位,存在脏、乱、差,乱张贴,店外摊、摊外摊等现象,影响了市容环境卫生;五是消费投诉率高,市场自我处理消费纠纷的能力较低,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安定。2008年福州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中心共受理消费投诉26588件,占全省消费投诉总量的43.3%,其中相当部分为涉及商品交易市场的投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和精力,但由于市场量多、面广,入场经营者众多,而执法力量有限,因而监管效果不尽如人意,市场管理现状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为此,迫切需要市场业主切实依法承担管理责任,维护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从而形成政府管理、业主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新型市场监管模式。

(三)市场业主责任制的推行亟待必要的法律手段为保障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推行市场业主责任制,目前主要是通过柔性的行政管理方式进行。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市场业主签订“共建规范市场”协议、责任状等具有行政合同性质的方式,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业主施以指导、提醒、帮助、劝告、倡导、鼓励等行政指导手段。但这些柔陛的管理方式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柔性有余而刚性不足。因为行政指导等柔性的行政管理方式的实施必须以市场业主真正自愿和配合为前提,而现实中不乏一些市场业主由于受到经济利益驱动,不愿意接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指导等柔性管理方式。如当市场业主拒绝接受行政指导时,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只能停止指导,而不能强制施以行政指导。因此,随着市场业主责任制的深入推行,要扩大市场业主责任制的覆盖面。让更多尚未实行业主责任制的市场实行这一制度,让已经实行业主责任制的市场业主责任更加到位,单凭行政指导等柔性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市场业主责任制的实行亟待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鉴此,加快市场业主责任制立法立规工作,尽快出台商品交易市场业主责任制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以法的强制力确保市场业主责任制的实行,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业主责任制在降低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成本、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加强商品监管、维护消费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理应列入我们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四、市场业主责任制地方立法立规的可行性

(一)市场业主责任制地方立法立规有上位法依据

经过梳理,目前涉及规范市场业主责任的现行法律、法规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等。尤其是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食品安全法》,再一次对市场业主责任作了较明确规定,该法第90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的举办者允许未取得许可的食品经营者进入市场销售食品,或者未履行检查、报告等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停业,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也再一次为市场业主责任制地方立法立规提供了法理支撑和法律依据。

(二)市场业主责任制地方立法立规符合地方发展导向

近年来,市场业主责任制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日益得到地方党委、人大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福州市委、市政府在《福州市2009-2011年度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规划》中,将“落实农贸市场业主责任制,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农贸市场日常管理工作”作为加强各类市场规范整治、优化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作为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解决存在问题的一项对策予以提出。因此,就福建省或福州市而言,加快市场业主责任制立法立规,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而且有利于促进福州文明城市创建和加快海西建设,福建省或福州市可以依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的政策和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的权力,创造性的制定市场业主责任制的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

(三)市场业主责任制地方立法立规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四年多来推行市场业主责任制的实践,为地方立法立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积累了大量推行市场业主责任制的制度、经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法规或规章的起草工作做好了准备:另一方面市场业主责任制的推行,有效地推动了市场业主积极承担管理市场的责任,促进市场场内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取得了市场业主和经营者赢得效益、消费者赢得放心、管理者赢得效率这一“四方共赢”的成效,为市场业主责任制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的制定创造了良好的、积极的社会氛围。

五、市场业主责任制地方立法立规的构想

市场业主责任制地方立法立规应当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界定适用范围

首先要对“市场”、“市场业主”、“市场业主责任制”的概念予以明确规定,从而对所规制的对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即明确法规或规章的适用范围。除了典型意义上的商品交易市场,即市场业主投资开办市场或依政府部门授权管理市场,入场经营者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开展经营活动的市场以外,现实中还大量存在着一些虽然不完全具备市场的构成要件,但又有若干经营者、供货者或商进场,具有类似市场业主对人场经营者管理模式特点的市场形态,一类如商品展销会、露天占道临时交易市场等不固定的交易场所,另一类如“农改超”的超市、家电卖场、大型百货商场等以统一名义对外开展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由于它们在城市商品流通业态中占有相当的比重,笔者认为也应当将这些经营场所或市场主体纳入市场业主管理范畴,视为“市场业主”。同时,鉴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以及市场业态的不断发展,执法实践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市场业主难以确定的情形,为此可以规定确定市场业主的基本原则――“谁收费、谁管理、谁负责”。

(二)完善市场业主责任和义务

鉴于立法或立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食品等商品的质量安全、维护商品交易市场经营秩序,因此对于市场业主责任和义务的规定可侧重于其保障商品质量、维护经营秩序方

面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基于政府管理的需要,可附带规定市场业主在治安、消防、卫生、环保等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我们认为至少应当规定市场业主以下六个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1、市场内部的规划建设、安全卫生等设施配备责任。市场业主应当负责对市场内消防、保安、环保、给排水、卫生、用电、计量、食品质量自检、广告等设施设备的建设配备和管理,对市场设施设备及时维护和更新,保证相关设施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市场业主应当按照商品种类划行归市,设置规格统一、醒目的经营区域标志牌及市场导购图,确保场容场貌整洁、商品陈列有序、明码标价。

2、经营者准入管理责任。市场业主应当与具有相对固定场所的入场经营者依法签订入场经营合同,依照合同实施管理,明确约定市场业主有权对违规经营者予以清退的情形等;市场业主应当审查入场经营者的经营资格。

3、食品等商品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市场业主应督促经营者建立并严格执行食品等商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如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进销货台账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商品和服务质量保障制度等;统一以市场业主名义对外经营的超市、商场等市场业主,应建立和执行以上商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市场业主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政府规定建立并完善食品等商品质量检测制度。

4、消费维权责任。市场业主应建立信息公示、消费投诉处理制度:鼓励市场业主建立先行赔付保证金制度(即入场经营者与市场业主签订先行赔付协议,根据经营规模和商品品种等缴纳相应的先行赔付保证金,当消费者因商品或服务质量导致合法权益受损并要求赔偿,而入场经营者拒不赔偿时,由市场业主先行向消费者退款或赔付后,再向经营者追偿的一种制度);市场业主应当加强计量器具的管理,设置复检器具(公平秤)。

5、对场内违法经营者采取措施的责任。市场业主应当依照规定及时清退违规经营者:应建立对市场内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制度,发现经营者有违法行为时市场业主负有制止和向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的义务。

6、建立应急处理制度的责任。市场业主应当建立应急处置工作机制,配备必要的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并定期检测、维护,应当制定食品等商品安全、消防安全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定期演练;市场内发生突发事件时,市场业主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配合政府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和后勤保障工作。

(三)建立市场业主行为规范,针对市场业主比较常见的一些违法行为做相应的禁止性规定

1、合同违法行为。市场业主提供的合同格式条款中不得含有侵犯人场经营者合法权益的内容。

2、不正当竞争行为。市场业主之间不得以明示或者默示的形式达成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联合实施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市场业主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采取低于市场价格收取摊位费、租赁费等不正当竞争方式招商。

3、为经营者违法提供便利条件行为。市场业主应当配合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指导、督促违法经营者改正违法行为,市场业主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经营者拒不改正、继续从事该违法行为的,不得为其提供经营场所、保管、仓储和其他便利条件。

(四)健全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为了监督市场业主履行好商品质量、食品安全、市场经营秩序、治安、消防、卫生、环保、物价、计量等方面的管理责任和义务,必须建立政府牵头、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监督管理机制。为此,在法规或规章中应当明确如下监督管理机制: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对本行政区域内市场业主的监督管理工作;商务主管、工商行政管理、卫生行政、农业行政、海洋与渔业、物价、公安、消防、城市管理执法、质量监督、环保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承担对市场业主的指导、督促、检查等监督管理责任。

(五)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

既要赋予行政管理部门相应的行政处罚权,以法的强制力确保市场业主责任到位,又要防止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作为或滥用权力,损害市场业主利益,应当规定以下四个方面的法律责任:

1、市场业主违反规定、不履行责任和义务的,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的,由商务主管、工商行政管理、卫生行政、农业行政、海洋与渔业、物价、公安、消防、城市管理执法、质量监督、环境保护等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的职责责令市场业主改正,并可以视情节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

2、市场业主拒绝和阻碍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视情节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市场业主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教师职业规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外经验;教师素质;职业道德;道德建设

教师职业的作用主要依托于教师师德的巨大感染力,也正因如此,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高尚的师德始终是人们热切关注的重点,也是教师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所在。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高度发展,也促使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上俨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因此,对国外发达国家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概括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对进一步推动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势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个人多年从事教师工作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研究,对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概括及其带给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进行粗浅的探讨,也希望通过阐述,能够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概括

通过对相关参考文献的研究与实际案例的调查分析可以得知,无论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工作,都将教师职业赞誉为天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正因如此,教师师德建设始终是各个国家的教育界最卖力“经营”的重要领域。其实发达国家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上已经取了十分骄人的成绩,正是我国需要好好学习的重要榜样。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这个问题上,可以说美国是最代表性的。因为,早在1986年,美国的乔治亚州教师协会就已经颁布了教师的专业伦理规范,随后各个州相继效仿。而在1941年,美国政府则是正式通过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内容,并于1941年、1952年相继进行了两次修改,直至1975年,全美教育协会又对《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整体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成为了美国教育界中最具影响力的执教行为规范,且一直沿用至今,并也成为了其他世界各国在制定教师职业道德准则上的重要范例。在亚洲,日本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也具有着其独特的见解与亮点,并得到了日本人民的高度重视。目前,日本教师所使用的师德规范,出自1952年日本教师联合大会通过的《伦理纲领》。而无论是对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我们都不难发现,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中,国外都特别重视: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师德的结构层次、师生关系、教师职业道德养成,这几个方面的工作。而恰恰是对这几项工作的重视与发展,发达国家普遍拥有着较为完善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一)发达国家往往重视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的建设。而这一点我国可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就可得以验证。尤其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文件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其对教师的师德原则有着具体的要求,教师应该尊重每一名学生享受教育的权力;教师应该与学生家长机密合作,做好学生教育工作;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与公共生活之中;教师应该与各行政部门充分合作,为学生征求最大利益;教师应该公平、公允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应该做好学生人身安全的保护工作。可以说这些原则是对全世界范围内的教师所应具备的师德提出的相应规范要求。因此,也足以说明了国外非常重视对师德规范的制定,从而也为教师本人的道德行为作出明确的约束。

(二)发达国家往往重视对师德规范结构层次的划分,以此便于师德规范的实施与实际操作。这里我国以美国师德规范为例,可以清楚看到西方国家对师德规范不同层次划分的重视。根据郑金洲、黄向阳两位学者对美国教育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研究成果表明,美国在师德规范划分上,主要将其划分为三个层面: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师德理想是教师努力方向的直接体现,即教师应该培养民主信念,相信每一个人都具备价值、拥有尊严,能够追求真理;师德原则是对教师行为准则的要求,明确规定了教师在对学生、对待教育上应该做到的行为,是对教师的中级要求;师德规则则是教师必须要做到的基本要求,也是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可以说三个层面分别体现出了师德规范的不同结构,并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理想发挥激励功能,原则发挥指导功能、规则则发挥着约束功能,三者相辅相成。

(三)发达国家往往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核心内同所在。这是因为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之中,师生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基本且独立存在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其关系质量往往发挥着催化剂的重要作用,直接制约了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所以,做好师生关系的处理早已成为西方国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重点所在。

二、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给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所带来的启示

对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概况进行了粗浅的探讨,清楚看到了发达国家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上的优点与亮点,并吸取了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上,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上,应该改变传统思想,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在公民义务的基本上,对其进行重新构建。我国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上,其根本依据主要依赖于人们对教师职业崇高性的自我认识,进而对教师的人格做出了大众期待。所以,我国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上应该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结合我国的现有法律,进而从法律的强制意识上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与行为习惯,促进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让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云端”走下来,回归到“现实”生活之中。要想切实贯彻与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仅仅依靠理想是远远不够的。理想只能约束少数人,其所得到的效果也是极低的。尤其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经济仍处于转型的过渡时期,人们在思想觉悟、职业行为还远远无法达到理想境界。因此,教师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势必也无法达到那种高尚的人生目标。而这样构建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更加符合人性,符合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教师势必也更容易履行自身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长期以往师德行为势必会具备更加强大的感染力量,不断提高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三)做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养成”。纵观近些年来,我国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楚认识到,截止到今日,我国的就业机制与劳动市场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一些已经从事教育岗位的教师们,想要忠诚地服务于教育工作,还必须要受到资质、职称的审查与限制。也正因如此,在当前我国教师职业内部与外部都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情况下,还是采取对教师师德进行硬性灌输的手段势必早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要求,无法满足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需求。

三、结语

教师职业规则范文第3篇

本文作者:单新梅工作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目前,我国对学校教师的评价中重学生学科成绩和科研成果,并以此作为岗位竞聘、绩效工资和晋升职称的主要指标。在教师道德评价中只要教师不违背基本的的道德原则和规则,基本可以忽略。这种评价方式既弱化了教师道德的“他律”标准,也降低了了教师道德的“自律”要求,忽视了教师专业道德的核心,即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师德具有很强的内省性和内律性,在对教师的督学体系中因为过多地强调运用规则约束教师职业行为,督促教师尽职尽责的外在手段,势必使教师这一道德行为主体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对道德的认知并非完全为个人所认同而内化为情感和意志,不利于教师道德理想的建立和道德信念的形成,因而师德建设收效甚微[2]。

1.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师德教育。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信念、价值观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二是良好的情感交往技巧与能力。师德的形成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过程,它需要教师经历长期的学习和反复多次的亲身经验才能最终形成。因此,在职前教师教育阶段,要专门设置师德教育专业课程。内容上既要对照新课程改革和专业化背景下对教师的要求,考虑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又要突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强调师范教育的意义,培养师范专业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在意识水准上,教师道德较之其它职业有更高的要求[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突出师范生形成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和规范;理解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师德要求,明白师德在完成培养人才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坚定师德信念。其次注重职前教师师德情感的培养,只有建立稳定的积极健康的师德情感才会有实践师德原则和规范的自觉行为;在方法上可多用案例法、讨论法,亲身到中小学体验,与一线的教师座谈等形式让师范生获得职业认同感,树立爱国爱教,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崇高职业理想。师德教育在教师教育体系中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还应贯穿于教师在职培训过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在师德实践活动中的自觉性,将师德意识转化为相应的师德行为。在职教师培训中,内容应与时俱进,侧重于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各级各类学校要创立学习型组织,使教师依法执教、敬业爱岗,坚于职守,敬业奉献;遵循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从情感上真正达到以人为本,热爱学生、关爱学生,这是师德规范的核心,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2.合理构建师德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在教育领域,很多不合规范的事情并非当事人有意所为,而是因为制度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合理。在管理层面,制度创新非常重要,必须完善师德监督机制。首先,在学校应成立师德师风督导委员会,认真贯彻各类教育法规,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坚持道德底线要求,使得教师有所遵循,通过可操作的、具体化的要求,逐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提高促进教师的师德水平。其次,充分发挥学校的管理职能和惩处职能,通过校园网络、师德师风意见箱和学生座谈会等途径,为各方人士就师德问题献计献策,督促教师完善道德修养。对违反师德规范的,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规范条例给予批评教育或处分[4]。此外,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评估考核标准应综合思想素质、道德水平、教育教学态度和育人的效果,加大师德指标的比重,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构建科学合理的师德规范和善恶标准。同时在教师群体中应树立师德典型,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倡导教师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也可选用恰当的师德激励法,引导和激励教师更好地发挥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长效的师德约束机制促使教师自省、自重、自律,始终保持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并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辞退、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保证师德建设不断趋向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3.营造良好的校园师德伦理文化,使教师在自律和他律的约束中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内省性和内律性。而在师德实践中内律是决定因素,因此在师德建设中除了他律的道德规范规则之外,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提高个性修养,使自身的价值在教师群体中得到承认和尊重,妥善处理好诸如名誉、地位,晋级、提升等过程中的矛盾冲突,使教师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人格,达到主动、自觉、自立、自主、自省、自律的更高境界。

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必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学校组织层面,行政发挥管理优势,工会发挥文化活动优势,团委发挥组织优势和思想教育优势采取措施,形成合力,组织教师参加健康有益的科技、文艺、体育活动,调节教师情绪、活跃校园生活,培养教师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团队精神,同时还能创造丰富多彩、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抵制腐朽思想和文化的渗透;在管理层面,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团结教师,关心教师,集思广益,要时刻把教师的冷暖放在心上,把对教师政治上的关心、思想上的体贴、生活上的帮扶与能力上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舆论层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校园网络、广播、闭路电视、校报、校园橱窗和板报等传播媒介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挖掘师德模范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让被表彰的先进人物贴近教师、感染教师、引导教师。大多数教师在本质上是仰慕、向往和追求道德的理想人格的,所以,恰当地运用榜样的力量,并通过校园舆论,形成一种褒扬好的、贬抑坏的、鞭策后进的力量,促使教师扬善抑恶,追求教师应有的人格和品质。因为,一个教师或教育群体只有得到社会和民众的褒贬和认同,才能真正使道德情感升华,指引着教师职业道德向着积极、进步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教师职业规则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从师德建设的学习培训机制、考评监督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内化自律机制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师 心理学 教师资格 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为了培养造就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而开展的师德教育活动,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涉及教师个人道德修养,也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师德师风好坏的反映,而且还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折射和晴雨表。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师德教育,需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学习培训机制、考评监督机制、奖励约束机制和内化自律机制。

一、师德建设的学习培训机制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和培训,开展教师职业理想教育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建立师德教育的学习培训机制,就是要求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将教师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制度化、规范化;就是要求将师德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工作,时时讲,处处讲;就是要求教师自觉加强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知道哪些行为教师可为,哪些行为教师不可为,主动提高道德修养,自觉运用规范约束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只有在日常思想政治学习中,加强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形象、职业责任、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让广大教师掌握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和要求,理解遵守职业道德的目的和意义,教育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现、质量观和人才观,加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才能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才能遵守规范,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作为培训教师在培训工作中,要积极参加培训机构,编写好的培训教材、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培训对象搞出不同的培训方法,使培训学员在培训中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体系。

二、师德建设的考评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教师职业道德考评和社会监督的作用,这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保证。教师职业道德考评是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考评工作的客观公正和民主公开,充分发挥考评工作的积极导向作用,有必要建立师德的考评监督机制。为此,学校可依据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测评标准,积极建立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组织评价相结合的师德考评机制。

这样既可确保学校师德考评工作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同时又有利于发挥教师、学生、家长和组织等方面的监督作用。不仅在教学中是这样,在给学员培训中也是做好考评监督,让培训的学员对老师的培训作公平公正的评价,让培训老师对学员的成绩作认真的批阅考评,使培训学员成绩得到正确的评价。

三、师德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既靠教育,也靠激励和约束。激励就是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对依法执教、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为人师表的教师及其优秀事迹大力表彰,同时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台广泛宣传,在教师队伍中营造争优创优的声势和气氛。在学院建立了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表彰栏,使学生和培训学员能看到受表彰的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这种道德情感渗透在教师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中,将促使他们向着积极的方面努力,从而达到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目的。在坚持正面宣传教育为主的同时,又要注意强化政策导向,严肃法纪,严格将教师职业道德表现与教师的奖惩、培训、聘任、辞退以及教师职务晋升、工资晋升挂钩,加强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的处理。凡是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都要按照规定严肃查处。对于品行不良、师德败坏、侮辱学生、社会影响恶劣的坚决取消教师资格,坚决清理出教师队伍,纯洁教师队伍。在道德压力和纪律约束下,教师在内心深处对规范就会产生敬畏心理,知道违背职业道德带来的后果,从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遵守规范和准则。

四、师德建设的内化自律机制

进行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关键在于建立内化自律机

制。无论是学习培训,还是考评奖惩,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教师建立起内化自律机制。内化就是教师将社会约定的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教师自身的行为准则,将外在的约束和要求转化为自身道德修养的过程。自律就是无论是否有外在的约束和监督,教师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心每个学生、培训学员,把学生、培训学员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传授知识给他们。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把学生和培训学员培养成又红又专的人才。自觉自愿地遵守规范。内化自律机制的建立,使得教师在行动中遵循这些规范时,内心会感到欣慰和愉悦;如果违背了自己的原则,就会内疚和自我谴责。这种机制,可以通过学习教育,帮助教师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责任感和神圣使命感来建立;可以通过奖励表彰先进事迹的精神感召力,促进教师获得内在的道德满足感和上进心来建立;可以通过监督和约束产生内疚感和自责感来建立。这样,教师就会将自己的思想意识、言行举止纳入规范之中,自觉监督自己的行为,执行行为规则,并且一有逾矩,心中自有约束。建立内化自律机制,使教师从满足社会的希望到履行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这是师德建设的目的,也是师德建设的最高境界。

教师职业规则范文第5篇

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技能主要指极具英语学科特征的教学技能,包括英文书写,英文童谣说唱,英文游戏,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技能,英语学科教具的制作以及对英语教材的分析设计技巧等方面。小学英语教师最基本的学科教学技能如下:1.英语书写和板示:熟练掌握英语硬笔书写的规则和要求。能够书写规范,流畅和比较美观的英文匀笔斜体行书。2.演唱和教唱英文歌曲技能:能够完整准确流畅地演唱小学英文歌曲,并掌握教唱英文歌曲的步骤,方法和手段,以及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歌曲改词改编等技能。3.简笔画辅助教学技能:掌握各类教学简笔画的绘画技巧,能够运用简笔画教授英语单词,句型,语法和课文,讲故事以及讲解其他内容。4.英语教学游戏组织技能:掌握一定数量的英语游戏,并能够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并设计游戏,在课堂上有序地组织学生玩游戏,激发学生兴趣。5.常规教具制作与电教仪器使用技能:能结合授课的需要制作不同类型的教具并选择使用不同的电教设备辅助教学6.多媒体辅助英语课堂教学技能:熟悉多媒体课件制作以及媒体声像系统的操作并运用于教学。7.教学设计:“熟练掌握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英语语音、词汇、对话及高年级小学生学习语篇的方法。”[2](P5)能根据我国少年儿童学习外语的特点撰写教案,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除了具备以上基本技能外,学校还应培养他们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技能等。

二、多方努力,训练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

(一)全方位管理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

要培养高素质,强职业技能,高职业素养,职业适应能力强的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不仅需要该专业教师对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训练的重视,更需要学校的相关教育教学部门的多元管理,从目标,质量和训练强度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控。1.严格规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计划及标准并使之系统化。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技能,不是短期的训练能够达成,应该是有计划,有秩序,循序渐进的系统化培养过程。制定长期的训练标准规划,可以采用分阶段目标进行训练考核。如对入学的新生进行以扎实英语语言基础为目标的专业技能培养训练,而大二的学生则侧重以强化教学基本功为目标的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对于毕业班的学生应该是以训练学科教学技能为主,提高职业适应能力为辅的技能训练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从而保证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2.拓宽思路,创新思维,运用多种有效规范的训练方法贯彻实施计划。理论联系实际,课内外训练相结合,集体训练和个人辅导相结合,范例训练和创造训练结合、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结合等方法进行,并通过举办各种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的训练效果加以考核和激励,促进训练计划的实施。3.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着力训练学生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不是纸上谈兵,只有实践动手才能真正让学生领会,理解并最终内化掌握下各种技能。校内主要可以通过加强微格教室的建设,可以使学生的系统训练得到更好的实践和检验,在微格教室创设的仿真环境中进行教学实践,逐渐夯实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应该开拓各类校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在真实教学环境下的执教机会与频率,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全面检验。

(二)通过校本研习,提高学生教学实战技能

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收集各类优秀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视频及各类讲座材料,结合专业教师积累的各类趣味教具,PPT,教学反思,各类教学材料,以及校外优秀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等材料,进行资源的整合,形成系统成套的课程资源,上传至学校网站供学生参阅下载借用,并鼓励学生动手制作教具,创新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实战技能。

(三)建立监督和激励机制,促进和保障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质量

1.建立教师负责制,落实各个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自我管理与监督。每个教师负责一定名额的学生从大一到大三的各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按阶段监督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情况,并做出适时的辅导,确保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教学技能训练无断层、顺畅协调发展,循序渐进地掌握各项技能。2.阶段化举办各种教师职业技能比赛,检验训练效果,促进训练的积极性。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目标,举办各种职业技能比赛,对优秀者进行奖励。如大一可举办语音口语大赛,大二可举办英文板书,简笔画,课件制作等比赛,大三可举办片段教学,说课等职业技能大赛,加强学生对职业技能的重视。

(四)与实习基地实行校校互动,共同培养的合作机制

高校与教育实习基地的合作紧密度越高,越能够促进高职英语师范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在加强学生到小学进行认知实习,教育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等等锻炼外,还应该定期安排高职教师到小学挂职锻炼,授课并参与小学教研活动,加强与小学一线教师的研讨及交流,从而获得最一线,最前沿,最符合小学英语教育特点及现状的素材和观念,运用于校内的课程教学及课程实训。邀请一线小学英语优秀教师参与指导本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过程及实践,实现校校的实质性合作。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