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言表达技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播音主持;主持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技巧是播音主持的生命力。为了将信息有效、快速和准确地传播出去,播音主持人必须有良好的语言表现力。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能够运用不同的语言技巧来传播信息。
1播音主持人接受语言表达技巧训练的必要性
对播音主持人的一项最基本的要求是发音准确,准确发音才能有效地传播信息。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强,信息才能顺利传播到观众一方,才能有效地与观众沟通。通常,在节目进程中,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占据整个节目的比例较大,没有良好的语言能力,节目的正常运转就很难实现。蹩脚的语音表达必然会影响整个节目的进程,阻碍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最终会降低节目的档次,使节目难以持续下去。因此,播音主持人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训练就不可或缺,如此才能挑起主持节目的大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播音主持人是一个节目的灵魂,其既是节目的参与者,更是节目的调控者,其任何言行举止都关系整个节目的质量。
2播音主持人在语言表达方面常见的问题
2.1语音不标准,用语不规范
汉语语言有悠久的历史,自然也有极强的表现力。我国早在2001年就以法律形式确定普通话为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标准用语,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普通话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才可以主持节目。然而,现实中并不是每个节目主持人能掌握符合要求的普通话。现在的播音员有时需要脱稿主持,即“说新闻”,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将“说”和“播”混为一谈。
2.2没有扎实的语言表达功底,主持时随意性大
一些主持人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主持节目时经常出现语法错误或用词不当的问题。在主持直播节目时随意发挥,由于基本功差,结果是弄巧成拙;有的主持节目时废话连篇,缺乏语言魅力,不能触动观众。2.3表现欲望强烈,不能把握合适的度有些播音主持人为了表现自己的主持风格,在节目录制中过度表现自己,过于突出自己的特点,刷存在感,结果却会让观众产生反感。
3提升播音主持人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3.1提高普通话水平,规范用语
近年来,随着大众传播媒体平台急剧增多,对主持人的需求增大,主持人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主持人是功底差、发音不准、语言不规范。广播电视仍然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传播媒介,主持人的语言对大众起着引导作用。因此,做一个合格的主持人,就必须提高普通话水平,规范用语。
3.2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以真情打动观众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要想观众之所想,要用自己的语言魅力触及观众的心底,让观众时刻感受到关注和关心,要用真情实感与观众交流,这样的情感必须是发自内心的。作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一定要学会把情感因素融入语言表达中。良好的交流与反馈才能保障节目的质量和生命力。
3.3提升主持人的文化品位
对播音主持人员来说,文化内涵与品位就是主持人的一种情感外象。并不是要求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咬文嚼字,满嘴之乎者也,更不是故弄玄虚和卖弄学问,而是要在心理和精神层面满足受众的需求。主持人在组织和应用语言时,要注意把握节奏,渗透信息于无形中。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来充实节目的内容。在直播节目和录播节目中,要学会随机应变,灵活运用语言。
3.4培养个性化的主持风格
在当下播音主持行业,播音主持彰显个性是各类电视访谈节目的一大亮点。观众的需求越来越多,个性化的播音主持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但是,个性化的主持风格不是一朝练就的,与主持人语言风格、自身的修养、生活阅历等因素息息相关,需要主持人在具体节目中不断加强个性化锤炼。
参考文献:
[1]姜莹.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策略探讨[J].视听,2017(2).
[2]隋欣益.演讲与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关联性初探[J].现代交际,2017(3).
[3]陈莉.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技巧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2).
[4]程雪.浅议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J].视听,2015(6).
关键词:
与报纸、杂志相比,广播电视节目在语言表达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和严格的约束。广播电视节目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各类信息的快速、准确、有效传播,进而达到节目的预期效果。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播音员、主持人作为现场的"掌控者",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技巧,通过使用机智、幽默、风趣、严谨的语言,对节目现场气氛进行调解,促进与听众、观众之间的交流,最终促进节目收听率或收视率的不断提升。
1、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的重要性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播音员、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如果他们缺乏必要的语言表达技巧,必将导致节目的整体质量下降。特别是在新的时期,国内广播电视节目不断增多,如何提高节目的品质与受欢迎程度,播音主持的自身能力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从播音主持的角度进行分析,语言表达技巧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提高节目质量的关键因素。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主要作用是传播信息、串联节目、表述观点,以及听众或观众进行沟通、交流,在提高节目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在很多广播电视节目中,播音员、主持人需要凭借自己的语言功力、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促进节目质量的提高,即他们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运用是否得当、准确、优美、得体,否则将导致节目的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收听率或收视率。
1.2组织节目形式的重要载体。目前,国内的广播电视节目多数以语言为主干,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形式的组织中,更多的发挥了"载体"的作用。以现在比较流行的脱口秀节目为例,主持人需要与大量的观众面对面进行交流,为了满足节目中各类信息的传播要求,主持人必须准确、客观的传达自己的感受,而语言的组织、协调、串联与解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主体,播音员、主持人只有掌握了较强的语言表达技巧,才能更好地发挥节目形式重要载体的作用。
2、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策略
目前,在国内中央及各省市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数量很多,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各类节目的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有着很大的差距。从根本上进行分析,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技巧是否过硬,是节目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此,在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能力提高方面,一定要注意采取有效的策略,加强对于他们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
2.1语音标准,用语规范。 随着我国大众传播行业的快速发展,播音员、主持人行业也经历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传播媒介,承担了政策宣导、信息传播、娱乐等社会职责,但是在近年来,我们发现部分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修养相对较差,在节目中经常出现语音不准、语法不通、用词不当与语流不畅等问题,这个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很大反响。广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运用对于社会大众起到一定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所以,在语音、用语等方面,必须注重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2.2真诚情感表达技巧的培养。语言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对象覆盖了国内大部分人群,所以,播音员、主持人只有通过真诚情感的表达,才能引起与听众或观众的共鸣。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播音员、主持人要尽量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并且掌握将真诚情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基本技巧。在真诚情感表达技巧的培养中,由于不同年龄段、不同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语言风格的不同,很难设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一定要注意表达技巧的实际应用效果,即是否达到促进与听众、观众形成情感共鸣,并且能否引发全社会对于某一事件的关注。例如:中央电视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他所主持的多为谈话类节目,通过亲和、质朴、平易的主持语言,不但准确表达了主持人的真诚情感,而且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崔永元的主持风格体现了"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特点,这是我们年轻播音员、主持人要加强学习的,也是进行真诚情感表达技巧培养中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
2.3文化内涵与品位的培养。我国第一代主持人赵忠祥曾经说过:"没有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就当不好中国的节目主持人"。由此可见,在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中,播音员、主持人一定要认识到提升文化内涵与品位的重要性,这也是新时期媒体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素养。文化内涵与品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可以将其总结为人类内心情感的外观表现,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播音员、主持人一定要关注受众的基本审美需求,而自身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文化品味,才能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于文化的独特见解,进而影响到广大受众。但是我们也发现,国内部分的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过于咬文嚼字,满口之乎者也,甚至是卖弄学问、故弄玄虚,这种做法往往会引起受众的反感。一个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应该了解受众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在各种语言的组织与应用要注意节奏感、时代感的有机结合,尽量体现出广播电视节目应用的人文关怀,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进行信息与文化的传播、渗透。总而言之,播音员、主持人运用语言的文化策略具有能动性,他们必须加强日常的学习和积累,进而才能形成独具一格的语言气质。
2.4直播节目中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与录播节目相比,直播节目对于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技巧要求更为严格,他们不但要将现场内容及时传达给听众或观众。而且要对现场环境和节目流程进行有效的掌控。如果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过关,很难提升直播节目的品质。在直播节目中,播音员、主持人应注意以下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1)在现场直播节目中,需要与现场环境有机结合,合理组织语言,以保证各类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准确性、生动性,并且使观众或听众又如身临其境,尽量缩短受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2)播音员、主持人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于全局进行掌控和协调,特别是在文化综艺、访谈、新闻、体育等直播节目中,主持人要善于随机应变,节目组提供的资料仅是作为参考,而主持人的临场发挥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主持人在日常加强知识储备,从而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运用语言技巧灵活处理各类现场的各种突况。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增的语言表达应用方面的内容。“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遣词造句经过精心筛选,形象化地表达出诗情画意,显示出感人的艺术魅力。
该考点高考命题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既可以综合考查,也可以单项考查;还可以在语段压缩、图表转换、警示语、公益广告以及句子仿写等形式中综合考查。语言材料则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日常性和实用性。题目将会更加突出地域特点、地域文化,体现时代特色。
高考题型以改写(文段增删)、修正、拟句、点评、写开场白或画外音、短文写作(包括应用文)、图表转换等形式出现。备考时应与“修辞运用”“句式运用(选用、仿用、变换)”综合进行。
二、关于语言表达“生动”的解读
1.怎样理解语言生动性?
首先思想上要有新意,其次用词造句要讲究表现形式。
(1)要注意语言的形象性。语言的形象性主要表现在修辞的恰当运用上,特别是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注意语言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声调的和谐和语言的节奏感上。这样在用词造句时,首先要搭配好声调的平仄,其次要搭配好句式,使常用句式、特殊句式、外来句式、古代句式、长句短句、排句偶句、陈述句与疑问句,参差错落,交错穿插,就可使语言富于音乐性。
(3)恰当使用动词、形容词形、声、色对事物进行形象的描摹,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4)要有幽默感。
(5)要有新鲜感。
2.怎样做到表达“生动”?
(1)形象具体(绘形绘声绘色)。如“夏天的阳光非常强烈,到处都热得厉害,真叫人受不住了”。
【解析】“天上那层灰气已经散开,不很憋闷,可是阳光也更厉害了:没有人敢抬头看太阳在哪里,只觉得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上、墙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着点红,从上至下整个大地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一束光都像火镜里的焦点,晒得东西要着火。”修改后的这段话,绘色绘形,更加生动形象。
(2)苦心炼字。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解析】例句中“咽”“冷”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3)借助修辞。如“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是杰克·弗洛斯特的名片。杰克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先打个招呼”。(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
【解析】把“枯叶”比作“名片”,生动新颖,把冬天拟人化,使它具有人情味,富有幽默感,正好体现出苏比早就想好了自己的冬季寓所而并不畏惧冬天的心情。
(4)恰当运用谚语、惯用语、歇后语。如: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以为开几个晚上夜车就可以把成绩弄上去,简直是痴人说梦。
【解析】与一般的表述相比,运用俗语“临时抱佛脚”和惯用语“开夜车”,显得生动。
三、边讲边练
1.语体和语言环境中,对同一内容表达方式不同。请将“欢迎对方按时参加”的意思按限定条件表述。
答:(1)在商店的广告中: 。
(2)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中: 。
(3)在给下级的通知中: 。
(4)家宴时父母给子女的口头通知中:
。
2.下面这段话在表达上有多处毛病,请找出三处(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①百年奥运,百年梦想。②为举办北京奥运会,是中华儿女多年的期盼;③为北京奥运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所有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事情。④这激发了我市两位作者——韩松宇、管春平创作长联。⑤该长联上下联分别为1004个字,共2008个字。⑥总字数与今年的奥运会一致。⑦上联开头为“奥运复兴”,下联开头为“北京盛会”,相互对称。⑧该联采用了楹联传统的工整、平仄等手法,⑨再一次重现了百年奥运所走过的路程,表现了传统奥运的中华儿女精神。⑩整个创作历时半年,宣纸700余张。
答:(1) 改为 。
(2) 改为 。
(3) 改为 。
3.这篇祭文,在表达上有四处毛病,使得语言不够简明、连贯、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祭英烈
当我们迎着晨曦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当我们结束一天的学习进入香甜的梦乡的时候①,我们怎能忘记你们啊②,祖国的卫士③,是你们用青春热血捍卫了这温馨的一切④。共和国不会忘记你们,我们不会忘记你们⑤,你们的大名流芳千古⑥。我们要实现你们未完的遗愿⑦,继承你们的遗志⑧,让祖国更加富强、美丽⑨!你们若地下有知,也该瞑目了吧⑩。英烈们,安息吧!
答:(1) 处(只填序号)应改为 。
(2) 处(只填序号)应改为 。
(3) 处(只填序号)应改为 。
(4) 处(只填序号)应改为 。
4.将下列句子的序号填入横线处,使上下文衔接得当。
“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通向西方的贸易通道,从西安出发,经新疆的南路和北路,到达中亚、西亚各国,再由这些国家转道至欧洲。 。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陶瓷之路、香药之路。
①“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又一重要通道②与茫茫沙海、驼铃叮当的“陆上丝绸之路”一样③其路线是由广东、福建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国南海,至波斯湾、红海④史料记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在中国秦汉时期便已出现,到唐宋时期最为鼎盛⑤而欧洲商人则带来毛织品、玻璃器皿、象牙等异域珍品⑥中国商人将中国丝绸、陶瓷、香料、茶叶、漆器等物产运往欧洲
【突分解析】②承接“陆上丝绸之路”,故在最前,①中的“又一重要通道”承接②的内容,又引出了“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话题,故在第二,④中的“史料记载”是关键词,后面的内容都是其内容,故该句排在剩余句子前面,③写路线,⑥⑤写商品,故③排在⑥⑤前,⑤中的关键词“而”又决定了它要排在⑥后面。
答案: 。
语文教学的非语言艺术技巧,是教师灵活巧妙地运用非语言进行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创造性活动。笔者结合多年语文教学实际,从实用的方面考虑,重点浅析面部语、眉目语、手势语、空间距离语的表现技巧。
(1)面部语。人的面部能发出丰富的非语言。据伯德惠斯戴尔研究,仅人的脸就能做出许多不同的表情。人们内心世界的复杂变化诸如高兴、愤怒、悲哀、羞涩、得意、失望、烦恼、痛苦等,都难以隐蔽地暴露在面部语之中。教师与学生的直接交流时面对面的,学生首先注意到的是教师的面部表情,所以,面部语最突出、最显而易见,是教学中很丰富的信息源。
教师的面部语是教师内心体验的外部表现,它是调节和影响学生情绪感情的重要手段,面部表情能给人更多、更丰富的信息,是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千百倍的语言。教学中也是如此,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时面部表情不一样,学生所获得的内心体验会迥然不同,产生坦露自己的内心情感,用面部语作纽带和桥梁,实现自己与学生间思想的交流。
人的面部语是丰富多彩的。从教学方面看,教师的面部语可分成两种:一种是平常的面部语,这是基本的面部表情要求,教师要做到和蔼、亲切、热情、开朗,这是教学较稳定的面部表情模式。另一种是变化的面部语,也就是随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而变化的面部语。艺术性地运用变化的面部语,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适时准确地用面部语反映出教学内容的不同情感,使面部表情与教学内容相贴切,起到加深和强化的作用。二是一旦引起面部发生变化的发生源发生改变,面部语就应随之马上改变。
(2)眉目语。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眉毛和眼睛能传递丰富的信息,表达复杂的感情。心理学家也认为,眼睛可以表达无声的语言,眼神里有丰富的词汇,往往比有声语言更富有感染力。因此,教师要善于以眼神传神,把喜怒哀乐、褒贬扬抑和爱憎亲疏等等不同感彩,用眼神变现出来。
课堂上教师使用眉目语,要注意目光的合理分配。有的研究者发现,课堂中教师身体左边的学生较为活跃,而右边的学生比较死板。在课堂上,教师要扩大视区,要把全体学生置于自己眼下,使他们都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怀,感到“教师是在对我讲话”。千万不能总是盯着某一部分学生,使其他人受到冷落。在注意到面的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现场需要,集中注意某一学生或某一区域,并区分不同情况而使用不同的眉目语,或鼓励,或赞许,或提醒,或制止,以使学生保持积极思维状态,还要善于从学生的眼神中捕捉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增强教学的主动性。
(3)手势语。手势也是一种重要的非语言形式。它在人际沟通中有着重要作用。莫沙说:“好的手势能够使语言表达生动、清楚并得到强调。”克里奇也指出:“手势不仅是一种表明和辨认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也是口头演说的重要辅助手段能够。”在教学中,教师准确、适度的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它会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教育功能方面看,手势语可以分为五种:情意手势,使自己的情感形象化具体化,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或加强有声语言的分量;指示手势,用手发出指示,如让学生起、坐、走上讲台,注意黑板上的某些内容,暗示学生纠正某种行为等;象形手势,用手势摹形状物,使所述事物更为具体形象,如“从山脚下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讲这句话时,可把“‘之’字形”示意一下;说明手势,可以增强语言信息的内容,对语言起解释作用,以加深别人的理解,如同志在延安为抗日军民作《反对党八股》的报告时,一边讲,一边用右手扳着左手指,一条一条地数下来,条理清晰地列出了党八股的罪状,这一说明手势,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象征手势,是根据讲述内容作出的象征性动作,可以表述比较抽象的意念,使人们能准确地理解这种手势动作与有声语言有机结合在一起后所产生出来的那种意境,并从中发出某些联想起来。如郭沫若作《科学的春天》的演讲,当结尾讲到:“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拥抱这个春天吧!”以高举的双臂,表示春天、前途、光明和科学的复兴。
教学中不论用哪种类型的手段,都要做到自然、适度,优美大方。手势的频率不能过多过快。幅度不宜太大。手势动作要与讲授内容协调统一,与思想感情的表达有机结合,张弛得体,疾徐有致,幅度适中,简练而有表现力。
(4)空间距离语。空间距离的变化,可以传递某种信息,表达某种感情。教学中的非语言艺术也应包括空间距离的变化艺术。
研究表明,由于教师在课堂中缺乏走动,占总数45%的课堂活动仅在整个教师空间1/12的地方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变化区只是讲台与前排座次之间,与大多数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变化不大。这大大限制了空间距离语作用的发挥。另一研究表明,随着教师和学生距离缩短和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机会的增多,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与有效次数也随之增加。所以,教师要通过掌握与学生的不同空间距离来达到某些目的。要根据教学需要经常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座次之间,去指导、帮助,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亲近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调节,在不同的时空,采用不同的空间距离与学生交流,努力避免个人空间凝固化的习惯性定势。
总之,良好的非语言行为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它需要长期培养。但必须指出,非语言艺术产生于正确的教育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要通过非语言艺术修养,既要研究表情、动作、举止等技巧,更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美学修养,并努力学习别人经验,扬长避短,加强实践,使自己的非语言艺术更趋完美。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教学策略论;2005年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态势语言,使讲话“艺术化”起来,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演讲表达的主要特点是“讲”,对演讲者来说,写好了演讲词,不一定就讲得好,正如作曲家不一定是演唱家一样.有文才,善于写出好的演讲词的人,不一定有口才,不一定能讲得娓娓动听.真正的演讲家,既要善写,还要会讲,即既要有文才又要有口才.从某种意义上说,口才比文才更为重要.如果演讲者讲话哼哼哈哈,拖泥带水,“这个”“那个”的一大串,那么,即令有超凡脱俗的智慧,有深刻广博的思想内容,也无漳于事.当今社会是开放的信息社会,新型人才不仅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而且还要有出众的口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口才,往往是经过严格的口语训练培养出来的.演讲口才的训练,不仅要勤练、苦练,而且要巧练.要练习得法,摸清规律,掌握要领.朗诵和演戏是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综合运用的最佳形式.
一、口语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
演讲的语言从口语表述角度看,必须做到发音正确、清晰、优美,词句流利、准确、易懂,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一)发音正确、清晰、优美
以声音为主要物质手段的,语音的要求很高,既要能准确地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又要悦耳爽心,清这优美.为此,演讲者必须认真对语音进行研究,努力使自己的声音达到最佳状态.
一般来说,最佳语言是:
(1)准确清晰,即吐字正确清楚,语气得当,节奏自然;
(2)清亮圆润,即声音宏亮清越,铿锵有力,悦耳动听;
(3)富于变化,即区分轻重缓急,随感情变化而变化;
(4)有传达力和浸彻力,即声音有一定的响度的力度,使在场听众都能听真切,听明白.
演讲语言常见的毛病有声音痉挛颤抖,飘忽不定;大声喊叫,音量过高;音节含糊,夹杂明显的气息声;声音忽高忽低,音响失度;朗诵腔调,生硬呆板等.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
要达到最佳语言效果,一般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
1、字正腔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