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艺术的概念

建筑艺术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艺术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艺术的概念

建筑艺术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字】建构主义理论 初中数学 概念教学

数学是抽象思维方式的产物,当前初中数学教育重点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属于一种建构行为,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形成。在本文中,我们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进行分析和学习。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教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他人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料通过采用知识建构的方式得到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只是在学习者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求知的道路上,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帮助的作用。在学习者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学习资料内容、学习的能力等都是不能被训练的,只能进行建构,对这些进行强调性认识并不是人的大脑直接而又简单的反应,而是需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主观、客观的相关作用,进而建构起来的。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及内涵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是学习者大脑中原有的知识,发挥的作用,重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认知为主体,教师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仅仅发挥的是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学习者提供可以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真是的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技能等。

二、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的研究

(一)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情景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适宜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有益于引导学生形成全面、清晰的思路,增强思维逻辑,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这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会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将情景教学应用到初中数学课堂中,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也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是对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一项重大突破。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基本模式是采用情景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根据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和实践活动之间的关联,创造出相关的数学情景,让学生置身在这一情景中,可以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清晰的了解,帮助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更能摒弃了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热情,有效改善学生被动学习,不善于思考等不良局面。有助于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拥有较强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造能力的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加强建构主义理论下初中数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教学

(1)根据学生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推进情景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施的关键一步。针对学生感兴趣或者急待老师解决的问题,创建情景模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问题的设置要注意生活化、个性化,积极去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也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更加牢固、深刻。

(2)营造适宜、愉悦的情景

数学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在数学课堂上,不可避免地会有枯燥、乏味的元素,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创新方法,积极尝试不同的途径,来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情绪,这样有利于课堂上教学活动的开展。依据某节课的教学重点来设置相关的情景,比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个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或生活现象,使学生进入那个生活场景,便有利于深入学习。教师采用的方式和内容应该丰富、灵活,调动学生的情绪,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课堂和教学生动活泼,会收获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3)构建“新鲜”场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教师的教学内容要丰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通过知识链接或者相似、相异知识点的整合,引出新鲜、多样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从多方位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也能做到“万变不离其宗”,使学生在不同的问题形式下,都可以掌握要点知识和解答的关键点。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拓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4)利用“数形结合”,增强学生空间思维训练

数形结合不仅能更好地展示知识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会对学生进行空间思维训练,增强逻辑能力。同时,也会使学生在无形之中觉得数学具有一种“奇异感”,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尤其是在初中数学的“立体几何”教学中,要加强“数形结合”情景的构建,便于更加形象、准确地进行讲解和探讨。

(二)分小组探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适应了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在进行合作交流学习时,教师要提前制定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案,创建合作小组。在组建合作小组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了解,依据学生的特点,遵照公平原则,合理分配小组人员,尽量做到小组人员之间的优势互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置施展自己的平台。

结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初中数学创设情境教学有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到知识,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学习和探索学习,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工作,重点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重点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建筑艺术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形式;环境;建筑师;艺术;空间

Abstract:Is architecture art? How to understand the properties of Architecture? From form、environment and architect, this issue talk about some art attributes about architecture as art, then bring forward synthesized and layered attribute of architecture.

Keywords:function; form;architect;art;space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11-0052-03

众所周知,建筑学是一门艺术和技术综合的学科。由于历史原因,中西方各自形成了工科和艺术学科的分类差别,本来,艺术和技术学科的分类,不应该成为制约建筑学发展的理由,只要遵循建筑学自身学科的发展规律,完全可以殊途同归,找到技术和艺术的平衡点。但历史上的种种因素,使中国建筑教育出现了过分重视技术的局面,而学生入学时基本艺术素养的缺乏、学习过程中创造力训练的缺失,教育体系的不完备,客观上也反过来制约着技术的表现力。虽然这几年,陆续有一些艺术院校开设了建筑学专业,像中央美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但他们会不会走进纯艺术的怪圈,进入另外一个建筑学的极端呢?

2004年7月,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苏州举行,在竞争日常激烈的情况下,建于1947年的路易斯・巴拉干故居和工作室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图1)。我想,作为一个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品,在历史不太长的情况下竞争成功,其作品的艺术意义和文化意义可见一斑。

2002年10月,以“城市营造”为主题的的上海双年展在国内首次将建筑列为主要的艺术展示内容,讨论了当代都市建筑与视觉艺术互动关系这一前沿问题;2005年2月20日,规模空前的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在南京动工,此次实践展邀请了24位一流设计家的设计,策展人是矶崎新、刘家琨,主办方准备将此项目办成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建筑艺术实践展,希望给建筑以艺术的定位。

随着近些年来一系列事件的展开,中国建筑已经将建筑的探索领域扩展到艺术,中国建筑正重新寻找建筑学技术和艺术的平衡。记得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建筑师的知识要广博,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本质的它应当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1],这给了初创的中国建筑学以艺术的定位,而起步之初,从事建筑教育的很多人,也都是各种艺术修养兼备的艺术家。但战乱和等各种运动打破了建筑艺术发展的延续性,加上意识形态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的制约,中国建筑的艺术性一直没有获得其健康的发展,艺术从某种程度上呈现出缺失的状态。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建设规模和数量屡创新高,城市化加速。但与规模和数量相比,我们建筑作品中的艺术含量却不能令人满意。尤其是外国建筑师大量进入中国设计市场,形成了中外之间在很多观念上包括艺术观念上的冲突,中国建筑的艺术性问题正日益凸现出来。现实催人奋进,而对其进行分析就显得很有现实意义。

1形式――建筑艺术之外在美的表现

虽然说建筑是由于实用性而产生,但只有建筑的审美性才使建筑成为了建筑艺术,建筑形式因而也成为了建筑艺术表现力的主要载体。工业时代的来临呼唤着新的空间和造型以体现其时代的特征,现代派建筑师突破传统,从绘画上吸收发展的营养,现代建筑艺术逐渐走向抽象的表达。

1.1造型之美

20世纪初,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 1881―1966)提出他的艺术定义,即“有意味的形式”。他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指的是艺术品内各个部分和构成元素的一种纯粹关系,而能激起这种意味审美情感的只能是有作品的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组合的关系或形式,这些线条和色彩构成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被称为“有意味的形式”

贝尔的话,道出了20世纪初艺术的一个普遍遵循的形式原则,那就是利用抽象的线条和色彩等去表现艺术的美。现代建筑在现代艺术的土壤里吸收了成长的营养,从立体派画面表现的时空概念,到抽象艺术的色彩和形式构成原理逐渐演变成了柯布西耶设计的萨伏伊别墅的漫步式空间、里特维尔德设计的施罗德住宅里面的线(阳台的栏杆)、面(阳台板、出挑的屋面)和三原色的组合,而对于学院派形式美的扬弃和空间概念的加入和发掘,使现代建筑观念和表现手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现代建筑将以往建筑中对于建筑实体的强调,转变为抽象的点、线、面、体的构成关系,赋予点、线、面以抽象的审美特征,最终建筑艺术摒弃了装饰,形成了工业时代的机器美学。就像蒙德里安所认为的那样,艺术不应再去描摹事物的外表,而是要用一种抽象的视觉形式去表现事物的本质。

当然,形式美的规律是人们几千年审美经验的积累,代表了人们对于一般美的印象,单纯满足了形式美的建筑,距离建筑的艺术性还有很长的距离,形式美只是建筑艺术性之中间层次,是一种纯视觉美的处理,只能“悦目”。只有当建筑综合平衡各种表现手段,表达某种高层次的精神属性,渲染出某种具有深层次文化意味的氛围,并表达某些观念、情感和思想的时候,建筑才能成为艺术,才能真正达到艺术陶冶人心灵的目的,就是所谓的赏心,就是建筑精神意义的最高层次,也是任何艺术形式追求的终极目标。

在当代,艺术的观念化更促使建筑师对于当代世界建筑的理解超越了古典形式美的原则和最新的艺术形式产生着互动。很难想象,你会利用韵律、节奏、均衡、对称、非对称等概念去分析弗兰克・盖里的比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图2)、斯蒂文・霍尔麻省理工学院的宿舍、还有哈迪德、伊东丰雄……,但面对这些建筑,你似乎又能感觉到色彩的关系、曲线的韵律和节奏。但也许媒体时代需要建筑具有更夸张的表现力,和谐再也不是唯一的审美意识了,建筑的审美外延扩大了,形式美走向了建筑师创作的人们的潜意识,成为沉淀在建筑发展过程的一个元素,就像古希腊的建筑对于当代世界建筑的影响一样模糊而又清晰。

1.2空间之美

随着空间概念成为现代建筑创作中的主体表现对象,空间作为建筑形式的表现内容就受到了无数现代建筑师的推崇,对于空间概念理解和表达上的突破也成为现代建筑艺术表现的重中之重。一些从物理学上毫无表情的空间区域,成为了建筑师表达喜怒哀乐思想的媒介。

建筑诗哲路易・康这样评价空间:“……建筑师的地位何在?……他是一个传递空间美感的人,这是建筑艺术的实际意义,思索有意义的空间,开创一个环境,这就是你的发明创造。”“……无论建工厂还是住宅,其四面墙,上面盖屋顶,可以说没有做任何事,这是大大不够的,建筑应加上更多东西,使他更好些,更有效地适应人的需求,更有价值。……我们需要建筑物,因为我们需要有用的空间;我们需要建筑物,因为我们需要使人情绪激动的空间……”[2](图3)

虽然建筑空间具有不可捉摸的抽象的表达力,但空间的设计却必须通过设计可见的构件来完成,墙体、柱列、屋顶、地板、色彩、材料围合成了空间的比例、尺度,加上围合界面本身的变化共同形成了空间的氛围。

和雕塑艺术的空间创造不同,建筑空间因为需要穿行其中而具有了可体验性和序列性,单个的空间只构成整个建筑空间序列的细胞,建筑中一系列空间的展开使建筑具有了交响乐般的节奏,主题、呼应、节奏、序曲、展开、、尾声,通过序列提供的空间表情,人们调动身体的视觉、嗅觉、触觉和听觉全方位的对建筑进行感知,体验建筑师刻意营造的节奏、情绪。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建筑与无意义的冷冰冰的形式无关,建筑是一种对人性的体验。

2环境――建筑艺术之美的追求

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当代建筑与城市越来越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存,除了建筑需要从技术方面作出呼应以外,建筑从艺术性上,也遵循现代建筑的传统,讲究建筑单体和群体的呼应,建筑和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的协调。

世界建筑师的《华沙宣言》这样描述建筑学:建筑学是为人类生活创造住处的艺术和科学的综合体,建筑师的责任是把原先存在的和新的环境(自然的和人造的)结合在一起,他负责为城市外貌提供美学和设计能为人类接受的空间。

无数的建筑师从场所环境中获得设计的灵感,现代建筑大师莱特认为:“那么,让我们将赋予生命、充实生活的自然元素重现于我们所筑的房子中。这意味着一种源于场地特性的建筑。意味着向确保设计一所有价值的建筑迈出了第一步。因为在这样一所恰到好处的房子(图4 )里我们感受到一种惬意,那就是所谓的美。”[3]

流水别墅让我们体验到了这种建筑之美、环境之美,建筑师运用了高超的设计技巧,穿插的体块自然地向周围的树木中延伸,巨大的悬挑楼板也呼应了周围的岩石地貌,混凝土的精致和自然场地中的色彩、质地发生着强烈的对比,建筑成为了环境的有机部分。

当下,随着现象学研究的兴起, “场所”(place)成为许多建筑师设计的指导概念,场所更加强调人对于真实生活环境的观察和体验,使原本抽象的、无特征的场址(site)变成真实的、具体的行为发生的环境。

从知觉现象学出发,美国建筑师斯蒂文・霍尔用自己的作品践行着哲学、美学和艺术之间紧密的关系。在弗兰姆普顿著的《斯蒂文・霍尔》一书中,作者这样评论他的建筑:建筑是被束缚在特定场所中的一座建筑物(不可动的),不像音乐、绘画、雕塑、电影以及文学一样,他总是与某一地区的经历纠缠在一起……,建筑不仅仅是因为场地而形成的,他更是通过一种链接,一种引申出的动机来体现其内涵的,建筑一旦与场所融合在一起,就超越了他物质和功能方面的要求。[4]

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这样认为,“我通过寻找一个地方本身固有的逻辑来创造建筑。这种建筑的追求暗示着发现和提取一个地理位置形式上的特点的能力,以及它的文化传统、气候和自然环境特征,形成其背景的城市结构和生活模式,以及人们在将来也会遵守的一些旧的风俗。在没有感彩的情况下,我尽力通过建筑把一个地方变得抽象并具有一般性。只有用这种方法,建筑才能排斥工业科技的领域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伟大艺术’。”[5]

而在中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在建筑的数量和速度不可比拟的情况下,我们的建筑艺术质量却不能和数量相比,我们看到的是孤立的建筑物高高耸立,从不考虑周围的邻居,城市广场和周围的围合建筑没有丝毫的关系,虽然这些建筑有漂亮的外表形式,有现代时髦的手法和材料,但却各自为政,城市从总体风貌上显得混乱而没有章法。我们并没有很好地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的城市设计中获得很好的经验,比较一下威尼斯的圣马克广场和现在中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的超大尺度的广场,就知道我们在对于城市环境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

在中国当下青年建筑师的创作经验中,建筑艺术构思的突破点也主要选择在建筑本身和城市文脉以及环境的冲突上,崔恺在设计北京的德胜尚城(图5)时,整体构思围绕着历史古迹德胜门箭楼展开,中心广场抬高,主轴线向箭楼方向呈喇叭形,使穿行其中的人们时刻能够感受到建筑和城市的血缘关系,青砖材料的运用也使建筑和周边环境融为了一体。

中国建筑师的环境意识正在觉醒,建筑艺术正成为宏观尺度上的环境艺术。

3建筑师――建筑艺术的转换轴

当然,作为建筑艺术的创作主体,一件建筑艺术作品的形成,离不开建筑师创作思想的主导,在一定的创作思想下,建筑师会从制约建筑创作的社会、文化、环境、技术、功能等方面出发,去表现自己心中对于建筑的梦想。当然,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建筑艺术家,需要有良好的艺术和文化修养,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就像路易・康所说:“我相信,要成为一名建筑师须时颇久。按一个人渴望着的想法成为一名建筑师须时颇久,你可以在一夜之间成为一名职业建筑师,但要感受到建筑艺术的精神,由此作出个人对建筑艺术的贡献,须时颇久[6]”。建筑师在掌握建筑创作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技巧之后,面对具体的设计难题,发挥创造性的思维,就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林洙.困惑的大匠.梁思成.山东画报出版社,济南,2001.

[2]李大夏. 路易・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3.

[3]转引自[美] 约翰・O・西蒙兹著俞孔坚 王志芳 孙鹏译.景观设计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Frampton.Steven Holl architect.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New York,2003.

建筑艺术的概念范文第3篇

本文就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建筑艺术审美特征、东西方建筑文化对比入手,就建筑艺术设计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建筑艺术 文化习俗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是艺术、哲学、历史、经济等的综合体,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产生的。而建筑艺术拥有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形象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

一、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

由于建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巨大的艺术表现力量以及它与人类文化的深刻的对应关系,杰出的建筑艺术作品都是文化的最鲜明、最深刻也是最长久的体现。不同文化圈的人群会有不同的建筑观念,不同的建筑艺术手法、趣味,不同地域、民族、阶级,不同时代,建筑艺术作品都有不同的面貌,反映出深刻的文化内涵。法国作家雨果在著名的《巴黎圣母院》中说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雨果称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俄国作家果戈里说过:“建筑是历史的年鉴”。他们都认为建筑艺术反映人类深刻的文化。当代艺术家简森在《世界美术史》中说:“当我们想起任何一种重要的文明的时候,我们有一种习惯,就是用伟大的建筑来代表它。”

西方文明对神灵的崇拜、对宗教的敬畏深深影响了他们的建筑艺术,突出建筑本体、风格多样变化和直指苍穹的艺术造型等个性特征在西方宗教建筑上表现得非常充分。从最早的多神教神庙到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教堂和礼拜寺,以及文艺复兴以后的宗教建筑,几乎无不如此。

中国传统建筑,从整体到构件,大都采用木质材料。这种不同于阴冷的石头的材料,具有让人感觉温暖、实用、轻捷的特点,传达出一种入世的生活气息。

建筑的文化内涵表明,建筑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不只是物质因素的作用,同时可能是,甚至更主要的是精神文化因素促成的结果。欣赏建筑艺术时,我们要时刻把产生它们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土壤联系起来,这样就会产生更深刻的感受。

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1、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是指建筑的实用性、群众性、耐久性。所谓实用性,即是说,建筑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看”。即使是纪念碑、陵墓也要考虑举行纪念仪式时人流活动的具体要求。其它各类艺术,美可以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筑却必须和实用联系在一起。

2、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术

人们在任何一点上欣赏建筑,感觉都是不完整的,只有在各个位置,从远而近,从外而内,从上到下,从前而后,围绕建筑走遍,才能获得完整的感觉。如果是一个建筑群体,那就更复杂,更需我们不断地变换观赏位置。人们就是在这种位置的不断变换中,也就是空间的不断延续中获得了审美感受。正因为建筑具有空间延续性,因此,它的艺术形象永远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有的甚至还主要靠环境才能构成完美的形象。

3、正面抽象性与象征表现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艺术在空间里塑造的永远是正面的抽象的形象。说它是正面的,是因为建筑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只能为一般的,

而不可能出现什么悲剧式的,颓废式的、讽刺式的、伤感式的、漫画式的形象。

在建筑艺术中,象征的意义也是很广泛的,可以容纳很多内容,昨天可能是象征着皇权神威,今日可以是象征着统一团结,比如天安门就是明显的例子

三、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区别与相互渗透

1、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丰富,流派繁多,蔚为壮观。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内容博大精神,影响深远,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之先头。建筑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门类,是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社会物质产品。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不管是哪一个阶段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都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首先,“天人合一”的理念。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古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维持生存的农耕技术。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不管是哪一个阶段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都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其次,森严的等级制度。大诗人杜甫曾有诗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就是说仅从建筑上就能看出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

再次,浓郁的宗教气息。这类建筑主要是寺庙、塔类建筑,其在建设过程中,对质、数、文等做了相关要求,体现出来的都是道教的思想:1.天圆地方,天三地四的思想2.道教溶于自然,自然和谐的思想.3.道教五行相生相克的变化4.道教的风水理念等。这与佛、道文化在中国的普遍传播与人们对其认同感是不可分割的。走进寺庙类建筑,庄重严肃的气氛,加上袅袅的檀香气味,当你面对那宏伟的神像是,心中不由自主的便产生了一种顶礼膜拜的冲动。总之,不管是哪一类建筑总是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观念是分不开的。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也有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但根据所在的朝代不同,每个朝代的审美时尚也有区别,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呈现明显的特征。这与中国人从小耳濡目染的影响了中国将近千年,不仅在意识形态上,更在建筑艺术上对中国产生深刻影响的儒家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2、从城市发展的过程看,西方城市发展经历了由秩序理性的状态向混沌状态演变的过程。从16世纪的“乌托邦”、18世纪末的“田园城市”、1933年的《雅典》中的“秩序”到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亚历山大的《城市并非树形》中的反叛、民主、关注人的行为活动、反对精英主义和功能理性主义、注重文化与生活环境再到 “混沌”理论,文脉、场所理论,新城市主义,城市的发展趋于人性、活跃向着健康稳定的状态发展。

就建筑而言,可以概括为几个发展阶段的不同流派:古典主义、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前三者主要表现秩序与理性而后者则表现出了混沌思想模式)。古典主义的三个分支古典式、哥特式和折衷式,在构件选用合理性的探讨中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有着共同遵守的原则,即按照新确认材料强度的科学,重新评价全部构件的比例;按照使用者的需要,合乎逻辑地进行规划与设计;以更灵活的观点看待古典对称与整齐的概念。著名的古典主义优秀作品是万神庙。

3、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

结束语: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使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虽然各地风格日趋多样化,但仍能体现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不同风格,可以做到去劣存优。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虽然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1]张京祥.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建筑艺术的概念范文第4篇

从物质的角度来讲,建筑是为人类进行各种活动而创造的一种人为环境。从意识层面来讲,人们还赋予了建筑丰富的精神内涵。虽然建筑本身不会语言,但是我们却能从古希腊柱式中读出多立克柱式的雄健、爱奥尼柱式的柔和、科林斯柱式的轻松愉快,能从中国苏州古典园林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中读出儒雅。这也说明人们在营造建筑的时候,通过丰富的艺术手段把人类自身的情感深深地融入了建筑之中,形成了建筑特有的语言,使建筑有了能与人类对话交流的属性,即建筑的审美性。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是人类一项独有的、高级的、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一个人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决定了他的审美感受和鉴赏态度,这种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审美者才能对建筑艺术的美产生共鸣,从而更深刻地了解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要提高鉴赏能力,并自觉地将这种能力运用到审美活动中,就需要掌握基本的审美法则。建筑是以视觉要素为主来进行设计的空间造型的,其视觉要素——形、质、色按一定的形式美法则交互综合,可以构成千姿百态的建筑形态。因此建筑艺术的审美法则,即指形、质、色按一定的法则在建筑中的运用。对这些法则的学习,是我们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条件。

一、建筑的造型

造型是建筑艺术打动人心的主要语言,而创造这种语言的具体思维与实现过程就是建筑造型设计。良好的建筑造型有很强的诱惑力、感染力甚至是震撼力,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联想、赞美,能唤起人们的激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好的建筑造型一般都符合比例优美、尺度适合、多样与统一结合、节奏与韵律和谐等美学法则。

1.尺度与比例

尺度一词是当比例与规模发生关系的时候,涉及某些局部与整体间关系的标尺。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精确的概念。比例是构成设计中一切单位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是指绘画、雕塑以及建筑设计中形态的长短关系、面积大小。尺度以人为标准来决定,必须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建筑形象应该传达出人的审美需求尺度,遵循和谐均衡的尺度关系,给人以高大、粗壮稳定或精巧玲珑、舒适宜人的感觉;设计者也可根据某种主题的需要,强调建筑尺寸的规模,产生特别的视觉效果,如哥特式教堂的矗立感、古罗马建筑巨大的穹顶所造成的压迫感、金字塔的永恒感等。比例的和谐是视觉的需要,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说:“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一个元素如果与其他元素形成不合比例的视觉关系,我们就会觉得不舒服。比如,安排建筑室内陈设时,应以室内空间的大小设置家具的尺度,使家具与室内空间的比例关系协调,从而使整个室内空间趋于和谐。

2.多样与统一

多样与统一是建筑艺术审美中的一对非常重要的范畴,多样性通过对比来获得。对比,如形状的大小、曲直,形态的轻重、方圆等,能使主体更加鲜明,视觉效果更加活跃。统一则是把所有的要素当做一个整体加以处理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各要素共性因素的强调,达成一种完整和谐的效果。缺少多样性的建筑会显得单调无味,而过分的对比则会显得刺激强烈、杂乱无章,甚至支离破碎。因此优美的建筑通常在整体上是整齐有序的,而局部又有满足视觉、追求新奇的多样性。如何达到建筑艺术的多样与统一,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其一,主从关系。建筑艺术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各组成部分应当有主与从、重点与非重点之分,不宜不加区别地同等对待。在单个或群体性建筑中,应先有一个强势的、能主导人们视觉的主体,这是统一的基本保证。在这个主体的基调下,对各从属部分适当地进行多样性处理,可取得整体和谐、局部生动的良好视觉效果。其二,建筑造型元素的重复和交替。建筑空间及建筑构图中某种形态和某个主题的重复与再现,将会产生整体性的和谐统一,同时要注意在重复和交替时蕴含变化,有主有从,实虚相间,避免单调。贝聿铭先生在设计北京香山饭店时便成功使用了中国式窗棂,通过重复与交替,使这个中国式的元素得以强化,在视觉感官上整体性强,和谐统一。

3.节奏与韵律

自然界的事物、形态往往有规律、有秩序地重复再现,建筑创作也普遍采用这种方式体现形式美。条理性、重复性是创造节奏与韵律的前提。节奏与交替比较接近,但节奏体现为在交替变化中有一个元素处于主导地位、简单重复再现,而其他元素处于从属地位,主导元素表现得越突出,节奏感就越强。韵律不是一般形式上的简单重复,而是有渐变的节奏,通过形状、形态、长度、宽度、密集、凹凸、色彩等的渐变,形成既不单调、拘谨,又自然流畅、有韵味,富有象征和诗意的形式美。东西方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都体现出韵律美,在建筑创作中,“几何母题”的概念就是重复与交替、节奏与韵律的表现。

二、建筑的材质

建筑当然需要用各种材料来修建,建筑师们对于材料的运用除了要考虑其物理性质外,还要更多地考虑材料所能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感受。建筑实体或精致、或粗糙、或时尚、或永恒等都要通过其表面材质传达出来。叔本华曾说:“通过感官对材质、硬度、内聚性等方面的直接体验,对于理解一件建筑作品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来说是绝对必要的。”首先材质具有天然的审美本质,材料的质感作用于人们的审美感知,人们往往通过对建筑材质的视觉、触觉和综合心理反应的方式,感受到各种材质传达给我们的丰富的信息,如色彩、纹样、光滑和粗糙、紧张、柔和等。其次在建筑艺术中,一定的设计目标要由与这一目标相吻合的特定材质来达成。材料之美不在于材料自身价值的高低,而在于材料对于目标的服务作用,只有能够完美体现设计目标的材料,才是最美好的材料。简言之,材料之美,美在合理和得当。材料的肌理是自然美的一种,肌理与质感是密不可分的。同样是花岗岩,如果表面是凿毛凹凸的,则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如果是精细磨光的花岗石,则给人以细腻、耐久、高贵的感觉。大理石的肌理能充分表现出类似人体肌肤和衣服的效果,木材的肌理则因木种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美,也可以像大理石那样表现精细的质感。除了加工手段及精细度外,材料还可借助光的反射、折射表现其特征。建筑师可以通过艺术的构想,用艺术的手段,把材料的肌理充分地表现出来,使建筑及空间更具审美意义。

三、建筑的色彩

色彩是建筑的华丽外衣,人们面对建筑,最先感知的便是色彩。色彩对视觉效果的影响极为强烈,特别是在情感表达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唤起机体内部的活力,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心理与行动。因此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和配置,以及色彩学在建筑艺术中的运用效应,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色彩的情感

色彩不仅具备物理性质,也具备表达情感、影响人们心理活动的功能,有着传达信息、感染情绪、产生联想、象征事物等多种意义。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生理的直接影响,如红色使人脉搏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蓝色使人脉搏减慢,情绪比较沉静。冷暖感觉、重量感、温度感是色彩带给我们的一些心理感受,这与我们的视觉经验与心理联想有关。另外,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建筑的色彩也有不同的含义。中国传统的建筑用色有十分严格的等级之分,黄色只能用于宫殿和宗庙建筑,或用在被皇家特许的建筑上,如被尊为圣人的孔子的祠庙——山东曲阜孔庙建筑便是用黄瓦红墙、满雕龙纹,它是中国唯一一座宫殿制式的民间建筑,而其他民间百姓的建筑主体只能用黑、灰、白等朴素的颜色。

2.色彩的配置

色彩本身没有绝对的美或不美,应该说,只有不美的色彩组织,而没有不美的色彩。色彩的美是在色彩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中体现的,我们研究色彩就是要解释这种关系。以色相环的角度,我们可分析出多类型的色彩搭配方式,如同类色相搭配、类似色搭配、邻近色搭配、原色搭配、补色搭配等。其中同类色相搭配、类似色搭配色调和谐,统一感强,但也有模糊感;邻近色搭配、原色搭配色彩明确,气质鲜明,是人们较容易接受的配色方案;补色对比的对立性促使对立双方的色相更鲜明,它的视觉生理适应性使补色关系天然和谐,因此补色对比是最有美感价值的配色。

3.色彩的运用效应

(1)色彩与材质效应色彩是伴随着材料的诞生而出现的,所以色彩是材料的天然属性。材料的质地、质感丰富了色彩的表现力。材料的质地是它表面的粗糙程度,良好的质地有强调色彩的作用;反之,则有抑制色彩的作用。由于粗糙材料的反射率比较低,所以粗糙材料的色彩看起来要比光泽材料的色彩更浓重。此外,色彩对改变材料的视觉效果有一定的作用,色彩能给人冷暖、远近、软硬、轻重等感觉,因此将合适的色彩运用在材料上,可以改变材料给人的感受。

(2)色彩的建筑面积效应视面积是色彩存在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它的大小对色彩心理有较大的影响,视面积越大,心理作用越强;视面积越小,心理作用越弱。人对色彩的感觉因面积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别。1平方厘米的大红色,会使人觉得鲜艳可爱;1平方米的大红色,会让人感到兴奋激动;而100平方米的大红色,则让人觉得过分刺激,使人烦躁或疲倦。建筑室外色彩的使用一般都是大面积的,在小块色板上看起来很清淡的颜色,一旦涂到墙面上就可能会使人觉得鲜明和浓重。因此,在建筑上用色,除小面积地以浓重鲜明的颜色作为点缀外,一般应降低彩度,否则就难以获得预期的视觉效果。

建筑艺术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艺术;建筑艺术;室内环境质量

室内设计艺术是一个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科学性,既有文化内涵,又能够满足功能要求,而且亦情亦理以人为本的现代室内环境,室内艺术设计可以将建筑风格文化集中体现。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律铭先生说过“每一个建筑都需要独特的设计,不仅要和地点、气候有关,而同时当地的人民、文化背景以及历史、传统习俗也都需要考虑,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地的建筑仍各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原因。”室内设计风格的表现形式,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通过构思、创意和表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一种典型风格的形式,通常是和当地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以及人文因素密切相关。风格虽然表现于形式,但风格具有社会发展、艺术、文化等深刻内涵,从这一深层含义来说,风格又不等同或停留于形式。装饰设计的风格一般是和家具以及建筑的风格流派紧密结合。

1室内设计及其概述

1.1室内设计及其发展趋势

室内装饰设计的基本要素有七个,即空间、色彩、光影、空间界面、家具、陈设和绿化。一个成功的室内装饰设计,在功能上应当足适用的;在视觉上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并要始终注意室内意境的构思和创造。虽然构思和创意无法套搬,同音乐、绘画、雕刻等艺术一样,都存在着一定的要素和创作原理。设计者只要在设计中以创作原理为基础,变换处理各种设计要素,突出特定场所的特征和环境特色,就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一个功能合理、美观大方、格凋高雅、富有个性的室内环境。室内设计是根据空间所处环境和使用性质,运用物质以及技术手段,创造出健康、功能合理、美观、舒适、以及符合人心理和生理要求的理想住所。目前室内设计的发展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特点,趋向于多风格多层次多元化。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投资标准以及建筑功能的差异,使得室内设计明显地呈现出多风格、多层次以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1.2室内设计是空间功能的设计

室内设计中常见的空间形态有,开放、流动、封闭、动态、共享、开敞、灰空间、母子空间、地台车间、下沉空间、虚拟空间等。室内设计围绕空间功能进行规划,运用空间界定的各种手法,进行室内形态的塑造,并依据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通过技术的合理性和稳定性,使空间具有“凝固音乐的韵律美”。

1.3室内设计是自然的语言的设计

作为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室内设计通过自然语言来诠释设计的魅力。室内设计借鉴建筑艺术表现手法,借助叙述,比喻等表现手法,对自然意象历史文化,情感意境进行表达,探索人与自然的共处之道,通过“自然”语言的呈现,使得建筑艺术发扬光大。

1.4室内设计是文化传承的设计

室内设计和人文关系也是有很大的关联的,室内设计是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再设计,室内设计体现着地域文化和风俗文化所特有的精神。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风俗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一个地方室内设计艺术和建筑艺术理念的表现,是对现代设计以及传统文化的运用与继承。

2室内设计对建筑艺术的表现手法借鉴

室内设计艺术根据建筑艺术的表现手法,通过节奏韵律、文化元素等不同的组合,构筑环境设计特点。

2.1借鉴建筑的文化元素特征

通过室内设计艺术有机合理的整合建筑内部的各部分,达到情境、韵味。一个大型的时尚商业空间,结合联乘以及经典流行设计,利用西方视觉技巧,给人以视觉平面的夸张美感,再加入各种元素,混入传统元素以及建筑室内概念,从而提升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质感,表现出商业空间和品牌文化的价值。传统建筑设计往往会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物件,摆设在屋内,如对联、字画、宫灯、牌匾、屏风等等;墙上还可以悬挂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国结、挂屏,摆放盆栽、瓷器、古玩等。这些极具特色的陈设品对设计具有画龙点睛作用,室内设计将这些特色的元素合理的利用,不但能使设计增加风采还能有效营造丰富的人性空间。

2.2借鉴建筑装饰材料

室内设计在借鉴建筑装饰材料时需要有多种选择,借鉴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如粗糙的石膏仿石材料或者岩石墙面,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自然气息。如室内陈设一些原始情调饰物,能增加天然的意境。如米黄色砖形墙纸的书桌上,错格相间的桃木色地板整齐干净,给人一种典雅严肃的感觉。如今大量具有材料本色和自然纹理的根雕家具、竹藤家具以及越来越多民间手工艺品、民间艺术品进入室内空间。

3室内设计对建筑艺术创作思维的借鉴

室内设计会经常借鉴建筑艺术的创作思维,可以通过对建筑艺术兼容并包精神的吸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场景的构建、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的民族艺术独特性的尊重。

3.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场景的构建

自然景观在我国很多建筑设计中都被当做背景,来强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和谐发展。建筑艺术在于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许多传统建筑的设计都源于大自然。建筑设计中融入自然,不仅能够落实可持续的发展,也能够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特有观念。例如由杜昀主导设计的“恒大海花岛”项目,主要是通过“建筑-景观-规划”一体化设计,从宏观规划到微观落地,全面构建海花岛绿色生态体系规划,并陆续打造了1号岛风情商业街、游艇俱乐部室内设计、五星级度假酒店群等项目。如在风情商业街的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将16国风格各异的饮食街与商业街恰到好处地串联起来,同时对街道与海洋、堤岸的关系进行了专业细致的处理,营造出独特而有秩序的游览氛围。

3.2儒文化思想观念

儒家思想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极其深远,特别是在建筑领域,这种影响展现的更为深刻。人的审美、兴趣、爱好、阅历、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存在很大差异,这使得个性化已经文化底蕴等都能得到极大的体现。设计师不断进步的源泉在于对优秀作品的不断创作。尊卑关系和主次等级在建筑体系中要着重强调,为了满足等级秩序,传统建筑要设计一个主轴空间来连接周围建筑。现代建筑设计遵循这种思想观念,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考虑,不仅要对空间设计因素进行分析,还要分析建筑主题,从而使各个要素能够合理搭配,使建筑设计的人本思想得到真正体现。设计的追求就是使每位业主的居室文化得到充分表达和升华。例如《考工记》记载,城制分为天子都城、诸侯国都、宗室和卿大夫城邑,分别为城的三个等级,按照等级的不同其有着不同的建筑标准。《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这是对宗庙建筑等级的规定。《明会典》规定:“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门屋三间五架;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正门一间三架。”由此可见,在单体建筑之中,建筑等级制度中的儒文化元素体现得淋漓尽致,在间架、屋顶、台基以及构架的做法上均十分显著地体现出来。

4建筑风格文化和室内装饰设计并驾齐驱

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历史延续性不仅体现在物质技术方面,还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对时代的追踪和对历史的尊重,其社会发展的本质是有机统一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正处于折中主义、复古主义盛行之际,兴起了一个试图摆脱旧传统束缚、创造新形式的新建筑运动,哈尔滨的各类建筑物基本都采用新艺术运动处理手法,因此哈尔滨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誉。这座建筑在这种环境背景下诞生,几经变迁,历经沧桑,功能变异,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大多数工程设计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产物,遵循历史文脉与时代感并重的原则,在解决老建筑增添计算机管理系统、消防、中央空调等现代化设备设施的同时,还存在着是否保持各类艺术造型原有风貌以及各系统所占空间的矛盾,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智慧,能比较成功的改造这次难度相当大的装修工程,实现艺术与技艺的结合,在一些宾馆的公共空间中,新艺术派装饰特征的构件和装饰有相当大一部分的保留,例如:木结构欧拱券造型,大理石壁炉,经铸铜转门等。极具巴洛克文艺复兴特征的石膏浮雕纹样,具有西伯利调的木门和精美雕刻的木质构件,充满审美价值的木装饰,金属铸造的罗马立克柱式和楼梯扶手等等。面对这些物体,倾诉着历史沧桑而又意犹未尽,这些在历史变迁中所形成的人类文化遗产,虽然外观上有霄壤之别,但却各自有其独特的魅力,令人叹为观止。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的室内艺术的产生、变化以及发展,不仅延续和发展了建筑艺术的历史文脉,具有深刻的社会发展文化和历史内涵,同时对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了极大的丰富。文化和风格的关联就是对更高层次和谐的追求,它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共同享有和发展人类文明,遵循并超越历史传统。

5结语

自古以来,我国的传统建筑艺术呈现多元,其中最值得现代建筑设计继承的是,传统建筑艺术的人文思想与美学特征。传统建筑艺术崇尚天人合一,重视自然美学、建筑形态与人性文化的完美结合。现代建筑设计融入传统设计文化,是对外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传承。室内设计目的是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创造更为合理更加优美的生存空间,作为室内设计中主要元素之一,环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用有感彩的,直截了当的语言与人对话,在创造情调、塑造风格展现艺术上有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刘文娟,李梅.浅析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审美心理[J].美术教育研究,2013(2):78~80.

[2]杨志林.浅析建筑设计艺术与室内设计艺术[J].美术大观,2014(7):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