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满意度考核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随着绩效工资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全面实施,其在员工收入分配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逐步显现,但现行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资制度完善性仍欠佳,导致员工满意度并不是很高。文章针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现存问题展开论述,并研究了能够有效提高医疗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满意度的相关对策,以期能够更好规范医疗单位的绩效工资制度,更好促进收入分配的公正公平。
关键词 :医疗卫生单位 绩效考核 满意度
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设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不但可以提升员工们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锻炼管理人员的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加全面的去看待问题,发现单位中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这对于医疗单位最终目标的达成以及提升整体事业的水平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只是从现阶段来看,有很多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并不重视这种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致使其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对此问题我们将进行深入研究和解决。
一、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制度现存问题
在不断的改革发展中,医疗卫生部门的绩效工资制度相比以前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这有利于实现工资分配的公平性以及规范化的调整,但是由目前的状况来看,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在绩效管理的制度上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这直接影响到了工作人员满意度的提升。笔者本文结合自身于医疗卫生行业的从业经历,认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现存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员工满意度较低,绩效考核效果不明显。所谓绩效工资改革,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把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出来,然而反观现在,工作人员们对医疗事业单位所设立的绩效工资制度显然不满意,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医疗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导致其并不能满足员工对绩效工资的期望,员工所期待的绩效工资水平与现实的工资水平存在着很大差距,这就是造成员工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较的原因,员工满意度较低也不利于其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二)考核指标有待完善,区分度较低。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所核发的绩效工资大都是由各级财政部门统筹保障的,但是由于受到“奖励性工资不能够超过50%”这一规定的限制,导致各单位所能够实际支配的绩效工资总额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在结合员工绩效进行工资分配的过程中就会使得不同员工之间的绩效工资具有很小的差距,极易出现“吃大锅饭”的现象,这种不具备较大区分度的考核指标亟待进一步完善,否则将会对员工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医疗卫生单位行业竞争水平的提升。
(三)考核权重设置不合理,反馈机制不完善。由于医疗卫生单位涉及到管理、医技、公共卫生、护理以及医疗服务等极为复杂的岗位组成,因而对其绩效考核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而言,不少地区的医疗单位绩效考核方法相当粗略,考核权重设置也不甚合理,各岗位考核标准难以量化、极为笼统。而且不少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对绩效考核的结果非常重视,却不注重于建立科学的反馈交流机制,导致单位管理者并不能够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及时帮助员工分析原因、找出错误同时制定相对应的改进计划,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员工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单位员工满意度的提高。
二、提高医疗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满意度对策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医疗卫生机构应从深化自身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做起,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为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和规范,也有利于职工积极性的提高。笔者认为现阶段提高医疗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满意度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深入推进绩效工资改革,改进薪酬分配方案。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而言,其应不断深入开展和推进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宣传,使绩效工资改革的观念深入人心,以通过绩效工资进一步提高卫生行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不仅仅是通过工资制度改革使员工的工资获得单方面的增长,所以,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首先就应细致、科学、结合实际地深入推进绩效工资改革工作。在此基础上,各单位还应进一步优化薪酬分配方案,将绩效奖励不断朝着突出贡献人员、各岗位业务骨干以及关键岗位员工进行倾斜,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员工的绩效考核满意度,提高医疗卫生部门的公共服务积极性,促进地区医疗卫生体系的均衡健康发展。
(二)完善绩效考核程序,科学设计绩效考核指标。绩效工资的分配应以科学的绩效考核结果作为依据,员工绩效工资改革满意程度受到绩效考核工作质量好坏及其公正性、合理性以及科学性的直接影响。因而,各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都应大力促进绩效考核程序的完善,结合地区医疗服务部门的实际运营情况,在确保绩效考核方法的有效度与可信度的前提下设计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规范绩效考核人员的岗位配置,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障绩效考核结果的可信度,也有利于促进绩效工资分配过程中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对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绩效工资改革满意程度都是非常有利的。
(三)优化考核权重设置,建立长效沟通反馈机制。医疗单位的绩效工资制度不应仅仅停留于单位的日常管理方面,其应同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长远战略目标相一致,单位应不断优化绩效考核权重设置,设计具有较强导向性的绩效考核方案,此外,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也可作为其评先评优、职务任用、继续教育等的参考,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员工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另外,医疗服务单位还应构建长效绩效考核沟通反馈机制,特别要注重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帮助员工分析总结其绩效问题及原因,根据不同员工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对应的绩效改进方案和方式方法,以使其取得最佳的个人绩效,进而在整体实现组织目标,提高整体绩效和各岗位员工满意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现阶段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员工对绩效考核满意度不高的现象,单位应从薪酬分配方案的改进、考核指标和考核程序的优化设计以及长效沟通反馈机制的建立等方面着手,这样才有利于构建完整的具有目标性的绩效管理综合系统,加速绩效考核改革工作在医疗事业单位的推行,不仅能够很大程度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还能够最大效能提升医疗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斐敏.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员工绩效工资改革满意度调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 2013(05).
[2]宋伟.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执行中的问题与消解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 2014(06).
作者简介:
【关键词】绩效分值;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96-01
护理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对绩效考核法、薪酬分配和激励机制等方面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长效机制,以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服务于病人。目前在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进下,我科实行责任大包干,对护士的薪酬分配倾向护理工作量,质量、技术含量,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老优酬,现把我科现阶段实施的绩效考核方案报告如下。
1头脑风暴,制订绩效分值
根据总的工作量,病人数量责任包干,我科有神经外科和普外科病人,尽量轻、重病人搭配,如有重病人临时调配护理人员,重新制订个岗位的工作量及职责,绩效分值征求全科护理人员的意见,反复组织学习和讨论,在讨论学习、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2绩效分配方案介绍
绩效分配由职称奖+工作量奖,职称奖由院部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统一规定执行。工作量奖由护士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来综合考评,以分值表示。护士长将护士排班表及护理分值表相结合,要求护士在下班前真实填写,一个月为期限,而护士长月初计算每个护士上个月的工作数量分值、工作质量分值、满意度分值算出总量分值后,护士个人再核算,确认无误后,护士长根据分值算出总分值,来计算绩效分配结果。下面介绍工作量奖分值。
2.1工作数量分值
每个班次不同的工作性质建立基础分,并在基础上加分。危重病人加0.05,气管切开病人加0.1,非鼻饲气管切开病人加0.05,执行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加0.05,日间抢救病人加0.1,夜间抢救加0.2;积极加班者根据加班的班次和时间来定,另加0.05,主班结帐超过20天加0.05。以上情况若由多人完成,应将所得的分值进行平分。每个夜班奖励50元。
2.2工作质量分值
护士长对每位护士的质量进行考核,公平公正。护理质量以90分为合格,91~95分加0.1,96~100加0.2,86~89扣0.2,80~89扣0.4。护理部对科内护士的质控落实到个人,单独奖罚。
2.3满意度计算分值
满意度调查每周护士长对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出院病人于出院前一日由办公室护士发放,以包干床位为单位每月算出责任护士的服务满意度,科室其他人员参考科室平均满意度。满意度考核结果以95分为合格,每降低0.5扣0.1,每上升1分奖0.1;被患者或家属书面表扬者科级0.1/次,院级0.15/次。点名批评者扣0.3/次。
3讨论
3.1实施绩效护理分值,真正体现公平公正
目前绩效分配倾向工作量大、压力大、夜班的岗位倾斜,基本打破了奖金分配的平均主义,实现“多劳多得,少老少得”的原则。原来都拿平等的奖金,使奖金分配不均,导致工作量大、夜班等岗位护士不想做,对工作失去原有的兴趣,影响工作质量。
3.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护士的满意度
绩效考核分配方案是全体护士共同讨论,考虑科室的实际情况制订的方案,多老多得,增强护士绩效意识,护士奖金和护士工作数量有关,极大地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我科非在编护士较多,在编和非在编享受同等分值待遇,分值只与工作量、工作数量、满意度有关,非常合理,消除了护士之间分配不平衡和大锅饭现象,使护士踊跃投入参与护理工作。
3.3增加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质量
绩效分值其中一部分是工作质量的分值,充分发挥了绩效的经济杠杆的作用。护士为提高护理质量,护士责任心增加了,开展绩效分值的一年,小错误发生率明显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率为零。
3.4改善服务态度,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绩效分值很大一部分倾斜病人的表扬,本月有病人表扬信、锦旗给予加分值;本月满意度高也给予加分值,护士的服务价值在绩效分值中得到体现,大大地改善了护士的工作和服务态度,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极少收到患者关于服务方面的投诉。
3.5服从经济规律,提高管理效能
护士作为高应激的职业群体,工作对象是最复杂的生物体――人,由于护理职业的特殊性,特殊的职业环境,工作超负荷,社会地位低、待遇低、职业风险大、知识更新的压力,各种晋升考核等,均造成护士工作压力增加。如何在护士承受压力的情况下,又能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是护理管理的难点和重点。绩效分值的应用,做到多老多得,奖罚分明,目前在提高管理效能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星梅.护理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效果比较及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5(10) :88―90.
【关键词】 护理人员;奖金层级分配;效果
作者单位:457000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
为加强护理队伍建设,促进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强化工作责任心,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营造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1],我科于2009年8月制定了护理人员奖金二次分配方案,通过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最小限度的降低了护理差错。运行一年多来,取得了初步成效,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产科作为实行护理人员奖金二次分配方案的科室,床位55张,2009年护士24名,年龄21~35岁,主管护师4名,护师11名,护士9名;本科毕业4名,专科毕业16名,中专毕业4名,与2008年比较,护士人数、年龄、职称、学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制定奖金二次分配方案
1.2.1.1 医院每月把奖金计算到科室,科室进行二次分配。(为了体现高职称带教低职称的劳动价值,奖金按职称系数分配,主管护师1.4,护师1.2,护士1.0)根据制定的考核标准将每项工作量化打分;参与二次奖金分配的护理人员,每人的基础分值为100分,按照检查考核的结果,在基础分值上进行加减,计算出每人的最后得分;每人的最后得分 职称系数=实际每人的得分。检查考核的得分奖金总额÷参加分配的分数总和=每分的奖金数额,每分的奖金数额 每人的量化分值=每个人的当月奖金。
1.2.1.2 在岗位安排上,护士长以护理安全为原则,根据每位护士的职称、工作能力、技术水平、性格特点的等因素,合理安排岗位并相对固定。
1.2.1.3 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及未注册的护理人员不参与奖金二级分配;因事假、病假或其他因素月出勤≤25 d的护理人员不参与奖金二级分配。
1.2.2 考核标准 根据每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制定考核标准,合理设置奖金分配考核量化指标,并将各项考核指标细化;多次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讨论参与修订标准,使其熟悉考核方法和标准,从而使奖金二级分配得以顺利开展。
1.2.2.1 护理人员奖金分配工作质量考核加分指标 ①收到患者表扬信或拒收红包加5分/次。②理论或操作考试第一名加6分/次;理论或操作考试第二名4分/次;理论或操作考试第三名加2分/次。③:省级加2分/篇;国家级加4分/篇。④积极参加医院与科室活动加2分/次;⑤因工作需要加班加1分/h。⑥当月无任何护理差错加5分/月。⑦工作中及时发现同事的护理缺陷并纠正,有效杜绝差错事故及护理纠纷的发生,加5分/次。⑧护理工作量统计:接诊新入院患者加2分/人;护理正常分娩患者加3分/人;护理手术患者加5分/人。
1.2.2.2 护理人员奖金分配工作质量考核扣分指标 ①被患者投诉至科室情况属实扣5分/次;投诉至医院情况属实扣发当月奖金。②劳动纪律:迟到或脱岗、串岗扣5分/次;上班时间干与业务无关的事情扣5分/次;上班时间不按规定着装扣2分/次;未经护士长同意私自调班或调休扣2分/次;不按时参加科室或医院组织的活动扣2分/次。③护理文书未按照要求书写扣1分/处。④消毒隔离:未按照院内感染要求执行扣1分/处;⑤基础护理及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85%,扣2分/次。⑥急救物品合格率<100%扣2分/次。⑦健康宣教知识覆盖率<100%扣2分/次。⑧因责任心不强导致护理事故扣发当月奖金,并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⑨医院或护理部通报批评扣5分/次。
1.2.3 考核方法
1.2.3.1 建立护理质量检查考核登记本,记录每次检查的情况。
1.2.3.2 护理部质控检查 每季度护理部质控组对本科室护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护士长及时将护理部的结果反馈记录在登记本上。
1.2.3.3 科室成立护理质量考核小组,在护士长带领下,每月不定时对科室各项量化指标进行检查考核并记录。
1.2.3.4 满意度调查 科室每月召开患者工休座谈会,并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听取对护理服务的意见,并及时记录。
1.2.3.5 考核汇总反馈 根据护理质量检查考核登记本,护士长对每月的工作质量考核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根据考核标准在登记本上逐项打分,需加分或扣分者在相关栏目内注明理由。每月在科内会议上,护士长根据考核结果,对工作认真负责、受到同行和患者好评的护士给予奖金奖励,对有进步的护士,给予肯定和鼓励2]。同时针对考核中不理性者进行讨论分析,使护士减少或消除消极行为,在科室内形成良性的激励竞争机制。
2 效果
实施奖金层级分配方案后,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高于实施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护理理论考核及操作考评平均分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实施奖金层级分配前后6个月的护理质量的分比较
项目 护理质量(分,x±s) t值 P值
实施前 95.85±0.854.218
实施后 97.43±0.35
表2
实施奖金层级分配前后6个月患者满意度比较
项目 例数 满意例数满意率
实施前200178 89%
实施后200190 95%
χ2值4.891
P值 0.027
表3
奖金层级分配方案实施前后6个月理论、操作成绩比较
项目 实施前实施后 t p
理论成绩93.40±2.0596.23±2.04 4.377<0.05
操作成绩92025±1.3794.05±2.263.046<0.05
3 讨论
薪酬分配是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奖金分配是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的重要手段。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数字化”3]。通过实施量化考核管理,打破原来的“大锅饭”分配制度,不但极大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工作主动性与自律性,并且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实现了精神物质双丰收,从而也锻炼了护士长的管理协调能力,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3.1 有效克服平均主义,营造公平竞争 公平性对于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的影响非常重要。奖金分配制度实施前,实行大锅饭,大家认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享受到的奖金都一样,故工作积极性低落,护理质量难以提高。通过改革奖金分配方案,量化考核把护理质量、个人能力等软指标转化为硬指标,量化为数据,使护理工作考核具有可比性和说服力,加强护士责任心和危机感4]。同时,奖金分配方案的透明度高,可操作性强,令人信服。按照工作量化考核分值兑现奖金后,同等职称护理人员每月的奖金差距达到400元左右,在收入上拉开了档次,从而激发了奖金收入较低护理人员的竞争意识。
3.2 转变护理服务观念,有利于整体护理服务的开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我科也较早的开展了整体护理服务,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执行的是“大锅饭”的经济分配方案,护士在工作中,仅限于完成护理部和科室要求的规定动作,重复机械,久而久之,对工作有厌倦情绪。实施新的奖金分配方案以来,由于考核标准中与个人的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相关,故在工作中变被动与主动,“始于患者之需求,止于患者之满意”,实施真正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是整体护理工作落到了实处,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
3.3 增强了护士工作的自律性,护理质量较大提高 本着公开、公正、透明度高的原则,护士不但直接参与了护理工作质量考核标准的制定与修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且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放在护士站醒目位置,供大家随时翻阅;加之考核结果又与每人的亲身利益密切相关,故在工作中均能对照标准认真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原来屡说屡犯的问题也迎刃而解,科室护理质量自然就得到了提升。
3.4 护士的基础与专科理论、技术水平有显著提高
在学历与文凭方面,护士本身的起点就低,加之工作性质所限,大多护士在工作中只是简单的执行医嘱,认为护士工作不过是体力劳动,不但不主动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就来原来基础的知识都荒废了。实施新的奖金分配方案后,每月一次的理论与操作考试,督促科室护士在业余时间主动进行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的锻炼,久而久之,不但提高了科室护士的自身业务水平,还养成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3.5 融洽了护士长与护士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护士长管理水平 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人际活动,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公平的分配制度等都将对护士的行为有积极的影响。量化管理的基本手段是收集数据,客观准确的数据是工作质量控制的基础。正是由于数据的这种不受主观因素影响的真实性,克服了管理中的印象主义和片面性,以实际数据给每位护士以正确评价,使得个人对管理制度产生信任感5],从而服从管理,信任护士长,做到主动配合。护士长在量化管理的过程中也能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制定合理的目标计划,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分配制度改革本身是一个复杂、渐进的过程6],涉及每位护士的切身利益,在实行奖金层级分配方案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纠正偏差,及时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合法的维护护理人员的利益,调动绝大部分护士的积极性,发挥护理人员更大的潜能7]。
参 考 文 献
[1] 毛金娥.护士末位淘汰制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护理学报,2007,14(11):89.
[2] 李华.人本原理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南方护理学报,2004,11(8):8081.
[3] 闫艳丽,张敏.手术室量化管理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护理学杂志,2005,20(12):5556.
[4] 李彩云.量化考核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71.
[5] 王萍,田青,何丽,宋烽.手术室护理人员量化管理与工作质量控制.护理杂志,21(8):8788.
【摘要】:目的:探到绩效考核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方法:通过制度考核标准、岗位标准、加分及扣分标准来调动护师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结果:实施本方案后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明显增强护理人员积极性、责任心、满意度,使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绩效考核应用评价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得效果,甚至患者生命安全[1]。由于传染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消毒供应中心绩效考评和分配机制不完善,严重挫伤工作人员积极性,也制约了学科的专业发展,我院自2011年6月起尝试进行了绩效二次分配改革,分配方案力求简单实用、方便操作,公开,公正,公平,经过半年的实践和改进,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在介绍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床位1000张,消毒供应中心位于住院部一楼,手术室位于四楼,为集中式供应,共有人员23名,其中护师17名,护工6名。
1.2方法
1.2.1岗位放置,根据工作需要岗位放置有洗中班,手术器械包装中班,临床包装班,消毒班,发放班,下收下送班,根据各岗位工作量设置去污区组长,检查包装区组长,消毒组组长,发放区组长,临床组组长,明确各岗位职责并制定各岗位质量控制标准.
1.2.2各岗位分值放置按照风险系数,工作量制定岗位分值,原则上向脏、累、责任风险高的班次倾斜,洗中班,手术器械包装中班分值99,临床包装,消毒,下收下送班岗位分值98.5,发放班分值98,各组组长在组员基础上上升0.5分
1.2.3制定绩效考核标准,科内每位护士,按照遵守劳动纪律,操作规范,工作质量,团队精神,临床满意度,参加业务学习及理论知识考核,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情况,制定相应扣分标准,从0.1—5分不等,也根据护理差错,护理缺陷,发表文章,收到临床科室表扬及点名批评,加班等制定科室加分与扣分标准从0.1—5分不等。
1.2.4计算方法:每位人员得分=岗位分值-扣分+科室奖励分,每位人员绩效工资=科室人员绩效工资总额/科室人员考核总分*每位人员得分
1.2.5实施考核与反馈1)护理部考核:每日定期检查工作,科室做好记录。2)科护士长考核:每日定期检查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指导,科室做好记录。3)护士长考核:每天检查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情况,每周收取临床科室征求意见,了解临床科室人员对每位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并做好记录。4)院感考核,每周小组长按照质量标准检查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并做好记录。5)考核反馈:建立绩效考核登记本,记录每月工作质量及考核情况和护理部检查反馈结果,并结合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汇总,需加分或扣分者在相关栏内,注明理由,每周科务会上公布考核结果,使工作人员逐渐减少或消除消极行为,在科内形成激励机制。
2、评价
实施绩效考核以来,临床满意度由原来的85%提升至95%,质量考核分值由原来的92%提升至99%,护士的责任心明显增强,幸福感明显得到提高。
3、讨论
3.1转变观念是消毒供应中心发展的关键,旧的管理方式和奖金平均分配的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消毒供应中心发展的需求。实施绩效考核后,使他们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认识到护理质量管理不仅仅是护士长的事情,而是与每个护士每时每刻的护理工作相关,护士才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2]。我科从2011年5月开始实行绩效分配新方案,打破了传统的奖金平均分配的局面,向责任心强,风险承担系数高的岗位倾斜,方案尽可能公平,公开,公正,及时纠正偏差,通过经济杠杆作用,充分调动了每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2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3]。实施绩效考核后,不断提高每位护士责任感,促进工作效率及业务水平提高。工作人员均对照标准自行检查,相互比较,及时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差错事故的发生明显减少。
3.3临床科室满意度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每周测评1次,实施绩效考核后,所有工作人员均能积极主动为临床服务,临床满意度明显提高。
3.4护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医院护理管理的改革的重要内容[4]。实施绩效考核取得了实效,护士长管理采取数据、事实说话,奖励有理有据,扣分扣得心服口服,极大提高护士长执行力,由于人员素质整体提升,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化发展的基础。
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虽然不断进行了调整、补充,但仍有不完善的地方,有利于我们今后进一步细化。
参考文献
[1]钟秀玲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与技术【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
[2]许燕玲曹进文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中心问题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1):997-998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112例手术患者,以60例给予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的患者作观察组,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5~64岁,平均年龄(38.41±19.26)岁;以52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7~63岁,平均年龄(39.52±19.6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观察组:
给予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①建立规范章程。主要包括绩效考核、病人核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输血查对制度等。对于考核优良的护理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则应对其进行再培训。手术病人的核对制度是指术前详细了解清楚病人的姓名、房号、床号、手术名称等。术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一次性的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应严格检查核对,使用之后应先毁形,再消毒。手术过程中给患者输血应执行“十对”制度,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②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护理工作人员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③还应加强模拟操作,提高护理技能,从理论和实践上充实自己。④提高护理人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由于手术室护理的工作量大、病人较多且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白班/夜班交替,因此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⑤应以病人为中心,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精神状况,提供最人性化的护理。如在术前访视时,可同时了解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多关心患者,以利于后期交流;在术中护理时,应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圆满完成手术护理;术后随访时,应耐心提醒患者须注意的事项,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2.2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方案。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前、术后的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室术前空气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术后空气菌落数仅为(70.25±28.10)cfu/m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40±80.50)cfu/m3,而此过程中,观察组护理后手术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为92.3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发生感染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
2.2两组患者术前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
两组术前护理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下降,仅为(35.60±4.8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75±5.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出院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
出院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1.67%,较对照组的69.23%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