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形象思维;初中音乐唱歌课;教学水平;发展现状;教学计划
注重用形象思维贯穿于初中音乐唱歌教学相关内容的深入探讨,有利于增强唱歌课教学效果,优化初中音乐唱歌课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为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初中音乐教师能够深入理解合理运用形象思维对音乐唱歌课教学的实际作用,将其融入到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确保既定教学目标实现,最大限度地满足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
一、形象思维贯穿引导
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学科,音乐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初中音乐教学中通过唱歌课教学方式的合理使用,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保持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结合音乐教学特点及学生思维启发方面的相关要求,为了提高初中音乐唱歌课教学效率,教师应注重形象思维们进行穿引导,逐渐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模式,促使教学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现阶段用形象思维贯穿于初中音乐唱歌课教学中可采取的方法较多,应结合实际的教学概况选择相应的方法,确保形象思维贯穿引导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为初中音乐唱歌课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保障。具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1)在开展音乐唱歌课教学活动时,老师应通过形象思维的引导作用让学生逐渐进入到歌词所要表达的艺术境界,加深他们对歌词内容的深入理解。结合初中音乐教材内容,可知不同歌曲中所包含的歌词在声韵美、节奏美及文字美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需要学生们在唱歌教学中能够体会歌词所描绘的场景及所要表达的艺术境界,在形象的文字引导下可以进入一定的艺术想象空间,提升自身对不同音乐欣赏水平的同时营造出良好的唱歌课教学氛围。比如,对于一些形象分明,具有浓郁艺术色彩的歌曲,唱歌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歌词吟唱,体会其中的艺术境界,深入理解歌词内容,提高自身的音乐思维能力。
(2)注重歌曲的有效分析与处理,将各种表情术语融入到唱歌过程中,更好的表现歌曲内容,提高对歌曲中所反映人物形象的正确认识,用形象思维方式去总结人物性格特点,增强音乐唱歌课教学效果,提高不同歌曲中人物形象领悟力,逐渐进入与之相关的艺术境界。
(3)加强唱歌中音区与音色对比,拓宽学生的艺术想象空间。比如,在教学生唱《十送》这首歌曲时,为了增强歌曲表现力,老师应设置一定的场景,借助相关的教学道具引导学生唱歌,通过对学生唱歌中不同地方音区、音色的专业指导,有利于丰富唱歌课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更多热情。
(4)音乐唱歌课教学中老师也应注重歌曲开头及结尾的范唱,加强多媒体技术的高效利用,丰富唱歌课教学手段,并做好相关的教学组织工作,确保学生们能够在良好的教学模式引导下加深对形象思维方式理解,体会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在教学生唱《难忘今宵》这首歌时,为了使歌曲更加形象化,老师应通过多媒体技术寻找相关的视频、动态化图片与文字,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对其中的歌词特点、音调等,保持良好的唱歌课教学效果。
二、教师在其中需要做的努力
为了使形象思维贯穿于初中音乐教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应付出必要的努力,保持唱歌课高效性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们能够在唱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表现力。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老师应善用自身的肢体语言及情感,通过唱歌课教学中不同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参加唱歌课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实现相关的教学培养目标。比如,实施《踏雪寻梅》这种歌曲的教学计划时,由于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感情内容,需要学生能够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唱歌过程中,理解歌词大意,提高自身的音乐想象力,因此,教师应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用各种肢体语言、表情术语先进行范唱,让学生们能够在观察的过程中对该歌曲有着一定的了解,进而在后续的唱歌中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唱歌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音乐课堂唱歌效果。
(2)教师应结合音乐唱歌课教学内容及相关的教学要求,以艺术想象为中心,采取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法,对唱歌课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对唱歌中艺术形象的理解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展示,满足音乐唱歌课教学要求。
(3)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视唱歌课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对不同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加强音乐教学课堂的有效组织,充分发挥师生的艺术想象力,促使形象思维能够真正的贯穿到音乐唱歌课教学环节中。比如,教师在开展唱歌课教学工作时,应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析,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唱歌课教学,促使各种措施作用下的唱歌课教学能够更加生动形象,使得学生们能够在唱歌中获得更多乐趣,构建出高效的音乐唱歌课教学课堂。
三、精心设计课程是关键问题
用形象思维贯穿初中音乐唱歌课教学,与课程的精心设计密切相关。因此,在唱歌课教学中应重视课程精心设计,加强对这一关键问题的深入分析,确保教学设计有效性,提高唱歌课教学工作效率的同时保持课堂教学高效性,为学生们汲取更多的音乐知识提供保障。具体表现在:①教师应对既有的音乐教材各板块设计进行分析,不断完善相关的唱歌课教学计划,加强教学组织设计,引导学生们主动的参与到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用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引导学生们领悟不同的歌词内容,促使精心设计的课程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效果;②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及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要求,相关的教育者应应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将形象思维有效的贯穿到唱歌课教学活动中,加强细节问题处理,实现音乐课程精心设计。比如,教师在处理唱歌课教学中存在问题时,应对课程设计是否合理进行分析,结合形象思维的实际作用及唱歌课教学要求,细致的进行课程设计,促使唱歌课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音乐思维想象力。
四、结论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阐述,客观地说明了将形象思维贯穿于初中音乐唱歌课教学的必要性,有利于保持唱歌课良好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更多的唱歌兴趣,调动学生注重参加音乐教学活动积极性。因此,未来初中音乐唱歌课教学计划实施中相关的教育者应重视形象思维的高效利用,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教学大纲要求,将其贯穿于音乐嫦娥课教学过程中,确保各项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未来初中音乐唱歌课教学中也应注重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合理运用,保持形象思维良好的贯穿效果,确保教学质量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邵沁.“带动唱”教学方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06).
[2]王静.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唱歌教学方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12).
一、认真分析研究教材
要设计好一堂音乐课,必须在学习理解音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教材的特点结构、体系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明确每一单元、每一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提出解决难点的方法。此外,在具体分析某一课的时候,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歌曲、乐曲
分析歌曲、乐曲的感情、音乐形象、风格特点、题材、体裁,编选练声曲、练习曲,对作品进行艺术处理。
2识谱知识
设计好阶段性的复结工作,分析识谱教学与唱歌教学、唱游教学的关系,设计好教学谱例和教学卡片。
3欣赏作品
反复聆听熟悉作品,查阅有关资料和音符常识,音乐家介绍等内容,分析作品的感情、艺术形象、主题音乐、风格、特点、题材、体裁,编写精彩的音乐小故事和解说词。
二、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内容多了、深了,学习接受不了;内容少了、浅了,学生会感到不满足。因此,确定教学内容,应从音乐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两个方面来考虑。一般来说,小学音乐常采用以唱歌(唱游)为主,结合识谱、欣赏、器乐、创作活动等内容。一节课以2~3项内容为宜,最多不能超过4项,否则会造成教学层次不清楚,重点不突出等现象。教学目标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来设计。教师可通过课件,精唱、欣赏、讨论、表演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提高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精选教学素材
在音乐教学工作中,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素材尤为重要。我们可将教科书中提供的教学曲目、音响音像资料、音乐知识技能、相关文件内容等,做详细的收集、整理和补充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筛选,即哪些材料可用,哪些材料可不用,甚至教科书中没有的内容,由于教学的需要,也可以选来充实教学内容。因此,选择教学素材的真正含义是精选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而不是一般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四、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正确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是音乐课教学成功的关键,它是音乐课设计时重点考虑的核心问题,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要使音乐课充满生气和欢乐。
(2)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要把创造法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维和创造性思维。
(3)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因为教师们的演唱、演奏,比起听录音、看录像来更能打动学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4)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要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相适应。任何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因此,在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时,应以教学目的为核心,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遵循音乐审美的规律。
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程序
关键词:小学音乐;素质;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音乐教育,灵活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促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重要性
音乐教学是一种手段,它能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新的发现,丰富情感生活;音乐也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之一,可见音乐对小学生的重要性。因此,小学音乐教育也是一门重要的教学。它有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挥,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1.采用音乐情境教学法
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法,将一些比较抽象的音乐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能够轻松地学会并掌握。比如《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歌曲,教师可以找四位同学进行角色分配,一个扮演小姑娘,三个扮演蘑菇,让他们在歌曲的范唱中进行表演,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学生掌握了歌曲旋律时,让他们用歌词跟着唱,学生自然就会很轻松地学会这首歌曲。
2.通过游戏进行音乐教学
小学生天性活泼爱玩,游戏自然就是他们喜爱的活动。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设计一些小游戏在音乐课教学中,让他们能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如《春天在哪里》,将学生分为男生、女生两队,男生唱到“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女生唱“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样运用音乐对话的方法来演唱歌曲,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分辨能力,还能培养他们说唱的能力。
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活泼生动、充满创造性的教育模式,重视音乐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小学音乐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要,设计创新的教学方法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音乐、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音乐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朱丽莉.畅游“乐”海,魅力无限:谈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变革[J].新课程导学,2014(04).
一、音乐鉴赏课存在的问题
1.对音乐鉴赏课教学的理解不充分
在我们国家的很多地方,都把音乐教学的各个科目混淆在一起,把音乐鉴赏课看做音乐课,上成了唱歌课。这种教学方式明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满足学生对音乐教学的需求。
2.对音乐鉴赏课教学的投入不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更应该注重对信息的综合和收集,但是很多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设施仍然不完善,无法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多样性。
3.不能完成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计划
由于我们国家长期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在高中教学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常常会受到其他教学科目的排挤,为考试科目让位,特别是学期末尾,很多高中音乐鉴赏课都处于停课状态,纷纷为主科“开绿灯”,这样就会使音乐鉴赏课教学时间减少、内容大大缩水,大多数学校不能完成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计划。
二、对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建议
1.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乐欣赏氛围
加大对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投入,使音乐鉴赏课教学真正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另外,可以利用学校已有的设施让学生充分欣赏到音乐,如利用校园广播站在课余时间经常播放一些适合高中生欣赏的音乐作品,在学校的礼堂或多媒体教室多举办一些文艺活动,使他们在欣赏到佳作的同时,开阔视野,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加大对音乐鉴赏课教学的投入力度
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设施是完成教学的保证,对此要加大对音乐欣赏课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在一些经济条件好的高中,可以多配置一些音乐鉴赏课必备的教学设施,如广播、电视、DVD、多媒体教室等;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就要利用当地的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资源,把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与当地的音乐文化结合起来,在欣赏地方特色音乐中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改变传统的考评模式
(一)教学内容
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分别从6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教学内容的平均值为8.4分,这表明10节课教学内容选择与确定比较妥当。通过对6个指标的比较,我们发现,没有科学性错误这一指标得分最高,平均值为9.7分,说教师对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较好。教学内容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这一指标得分最低,平均值为7.7分,说明教师对教学目标对于其他子系统的指导作用认识不够充分,致使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不能明确地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例如,唱歌课《红河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为:学习歌曲《红河谷》,表现歌曲舒展、宽广的意境,初步了解北美洲音乐的风格,从而产生了解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愿望。教学内容设计为:演唱、识读乐谱、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目标中“初步了解北美洲音乐的风格,从而产生了解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愿望”的达成,必然要涉及音乐风格和音乐与社会生活两方面内容,但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这两方面并未涉及,说明该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意识不够强。
(二)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分别从4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教学过程平均值为8.2分,这表明10节课的教学过程安排比较合理。 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比例合适、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适应这两个指标得分最高,均为8.4分,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两方面的处理比较妥当。1.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分析项目组采用S-T评价方法对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进行了分析。10节课学生行为占有率平均值为56.1%,教师行为占有率平均值为43.9%,这表明教师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从课堂教学模式来看,10节课中除1节器乐教学课为练习型外,其余9节课均为混合型,体现了音乐学科实践性、体验性的学科特点。2.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分析在教学过程的二级指标中,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评价最低,平均值为7.6分,说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方面的思考还有待加强。例如,唱歌课《茉莉花》(B)的教学时间安排:第一环节聆听导入(5分钟);第二环节学唱歌曲(包括竖笛演奏5分钟)(21分钟);第三环节拓展欣赏(11分钟)这是一节唱歌课,核心内容应为演唱,相关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应该较为充分。但课堂实录中第二环节学唱歌曲的实际时间仅为16分钟,占课时的40%;第一环节聆听导入和第三环节拓展欣赏的时间却用了16分钟,占课时的40%。学唱歌曲时间不充足,致使唱歌学习中的基本目标“唱会”都未能达成,课时结束时学生演唱不但存有音准的问题,而且不能较熟练完整地演唱歌曲,“能够比较熟练准确演唱歌曲”的教学目标未能达成。
(三)教学效果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从4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教学效果平均值为8.2分,整体教学效果良好。见图3。通过对4个二级指标的比较,我们发现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关注程度平均值最高,为8.7分,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群体的学习情况,较好地面向全体施教。例如,在唱歌课《茉莉花》(C)教学实录中,教师不但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歌曲的教学,而且分别对男、女生进行了演唱声音的关注与指导,并适时进行了个体演唱评价反馈与指导。这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全体学生的关注程度较高。但教学目标达成度平均值相对较低,为7.9分。结合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在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上得分较低,这说明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缺乏对学生情况的全面、有针对性的了解和分析,致使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际,不易达成,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达成度关注不够,动态调整教学行为的能力有待加强。
二、结论
10节课从4个一级指标评价值来看,差异不大。其中,教学内容平均值为8.4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平均值为8.2分。这表明10节课整体教学质量多处于良好水平。从4个一级指标下的所有二级指标来看,差异较大。其中,教学内容下的二级指标“没有科学性错误”的平均值最高,为9.7分,教学过程下的二级指标“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合适”的平均值最低,为7.6分。从单一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来看,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二级指标差异性相对较小,教学内容下的二级指标差异性相对较大,其中,“没有科学性错误”的平均值最高,为9.7分,“围绕教学目标”的平均值最低,为7.7分。
(一)优点
1.教学目标确定准确,可操作性强10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较为准确,基本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文字描述标准、有层次,加之可观察行为动词的运用,使得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教学内容核心突出,知识传授准确无误教师多能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核心内容,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和学科知识技能的认知规律呈现教学内容,同时确保所授知识准确无误。3.教学方法得当,凸显学生主体10节课在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比例方面较为恰当,突出了学生主体;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能够较好地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师注重发挥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4.信息技术使用恰当,有效辅助教学不论是哪一种课型,授课教师在教学中都较为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适时运用,从而有效辅助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
(二)问题
1.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目标方面有待加强个别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与了解不够深入、全面,致使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指标的评价值相对较低。2.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表述不确切个别教师在围绕教学目标全面、准确地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和文本写作能力方面有待加强,表现为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表述不确切。3.教学环节时间安排欠妥当由于缺乏围绕教学目标、围绕核心内容进行设计的思考,教学中表现出核心内容的环节时间设计较短,相关辅助内容的环节时间设计较长的问题。4.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关注不够,动态调整教学行为能力缺乏,致使教学目标达成度有待提高。5.授课类型选择过于集中采样的10节课中,从授课类型看,器乐课1节、欣赏课1节,唱歌课8节,表现为授课类型过于集中,也折射出日常教学中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有待提高。
三、建议
(一)拓展音乐教学领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教学领域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每个领域又包含三至四项内容。演唱不是音乐教学中的唯一内容也不是最重要的内容,各区县小学音乐教研员及教师应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和北京市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系列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音乐教学领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如欣赏教学、器乐教学、创造领域的相关教学等,提高教师对不同领域内容教学的认识及教学设计、实施能力。
(二)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关注目标达成
教学目标设计中,个别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原有能力,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行为,致使教学目标达成度相对较低。建议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前,对学生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细致、准确、有针对性地分析,了解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他们针对每课教学的原有知识技能储备,使教学目标的确定更趋于合理与实际;同时,提高动态调整教学活动的能力,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个别教师存在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表述不确切的问题。建议教师认真学习音乐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学科教学内容;加强作品分析,明确音乐话题和教学话题;同时认真学习北京市小学音乐学科不同教学内容的设计方法与表述形式,进一步明确每课的核心内容,从而围绕教学目标更加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
(四)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目标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