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加强科研团队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校;科研平台;大学生;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005-02
科技创新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新技术的发明、新工艺的创造、新材料的发现、新理论的突破等各个领域的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建造创新型社会便是对创新的最高要求。作为即将参与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国家之需、民族之需和时代之需。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尽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重点实验室建设在促进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2],尤其是作为国家“985”、“211”工程支持建设的科研平台及重点实验室更显示出优势地位。除了承担国家部级科研攻关项目外,高校科研平台及其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基地[3],正在锻炼大学生积极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这对于国家创新型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科研平台在促进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的优势
高校普通教学实验室的主要职能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对一些抽象理论知识形成感性认识,是一个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科研平台则有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科研培训,为部分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环境,其功能不像普通教学实验室一样面向所有学生,而是为部分具备科研潜力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而创建一批大学生创新团队,为将来的研究生教育预备人才。
与普通教学实验室相比,高校科研平台存在明显优势:①科研平台硬件配置齐全。完善的硬件条件能够充分满足科学研究的需求,同时这些仪器往往有专业人员负责培训和维护,为学生使用提供方便。②配套资金支持。大学生进入科研平台进行研究工作,除需要申请学校或国家的特殊项目支持外,往往还需要借助实验室的配套资金支持。如果没有高校科研平台的配套资金支持,而仅仅依靠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有限资金,可能会出现实验经费不足的状况,这对一个科学问题的圆满完成不甚理想。大学生申请的研究课题一般与科研平台承担的国家课题密切相关,科研平台可以为这些创新团队准备相关前期实验,使得大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课题研究,既节省了时间又科学地利用了资金。③有专门的科研小组指导实验设计。一个科研平台中往往有一个或几个团队在维持正常运转。固定的科研人员一般包括教授、副教授、实验师、博士生、硕士生等人群。大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时,会有专门的科研小组指导其查阅资料、实验设计、开展实验及数据分析,避免少走弯路,同时也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结题。④实验室文化熏陶。与普通教学实验室不同,由于每天都有固定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工作,科研平台内有着独特的实验室文化和研究氛围,这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熏陶。譬如,一般情况下一个实验室每周都会有一次研究生班讨论和学生汇报,经常参与这样的学术活动,能够让大学生提前感受到科学研究的学术气氛,为将来的科研工作做好心理准备。由于具备这些独特的优势,高校科研平台能够迅速地培养一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为本学科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储备人才。
二、依托高校科研平台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成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科研平台自实验室建立以来,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转基因专项等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200余项,主要从事动物遗传育种、动物分子生物技术及其应用等方向的研究,为国家解决了一系列科研难题,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本领域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基地。本科研平台在完成承担的科研任务的同时,也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自2012年以来,先后承接了大学生挑战杯实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共计110项,总经费达70.6万元,具体见表1。
参与科研项目的这些大学生绝大部分已经继续攻读研究生,还有部分学生出国深造,这些学生必将成为本领域的科研贡献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响应了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号召。他们的这些成绩离不开其本科时参与的科研启蒙训练,其在重点实验室所受的科研训练是他们科研工作的起点。
三、优化科研平台管理,辅助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立
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优化高校科研平台管理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创新实验室,组织课余有精力、有能力、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有计划地参与到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中,开展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工作,这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渠道[4]。为此,在高校科研平台管理上需要做到如下几点:①加强科研实验室的开放程度。科技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5],开放科研平台既可以给学生提供创新条件、创新环境、创新氛围和创新平台,还是渗透创新教育的最好课堂、最快捷方式[4]。一方面组织专门的科研辅导小组对在实验室开展研究的大学生创新团队给予技术指导,另一方面鼓励其他的大学生依据本实验的具体情况申请学校、省级或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享受到科研的魅力并切实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②优化高校科研平台管理以便于大学生参与科研。在制度上对大学生参与科研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强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途径。与研究生相比,大学生参与科研有一些不同,这需要优化实验室管理以适应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具体情况。首先,大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相对匮乏并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所以大学生在独立开展实验的前期需要有专门人员指导其科研并全程培训,充分发挥科研实验室“传帮带”的优势,让研究生对大学生实现一对一的负责制,可以帮助大学生迅速进入科研状态,少走弯路。另外,大学生由于还有繁重的课程任务,其科研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和假期,需要协调实验室仪器使用情况和实验教师的工作时间,给大学生科研创造充分的条件。
四、结语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弱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高校实验室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有着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托高校科研平台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立,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本学科培养科研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等学校,可以进一步优化科研平台管理,以增强其在大学生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凤娟.浅谈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10):81,84.
[2]赵晶波.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功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9):39.
[3]张发爱,吴志强,刘来君,韦春.以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培养地方性工科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7):5-7.
综合比较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还存在着研究盲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国外主要是围绕高校科研团队的概念与分类展开研究。陆续有创新团队、学术团队、科研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等不同的概念表述,国外对科研团队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对日本企业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提炼出了“团队”概念。对团队的约定俗成的定义是:“个体为了实现某种共同既定目标通过合作而形成的正式团体。”此外,还有几种关于团队比较经典的概念界定。如Robbins认为“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1]此外,国外研究者还关注高校科研团队合作、信任行为的研究等。如Kratzer等认为高校科研团队中交流是一种通过分析讨论、评价新想法、新问题从而改善信息分布的有效行为过程[2]。第二,国内关于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结构模式的构建[3]、工作机制[4]、人员组成[5]等方面。第三,国内学者对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以定性研究居多,或停留在描述性、经验性的层面,缺少对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实地调研和第一手数据资料[6]。第四,国内对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建设[7]与校企合作模式[8]等方面。因此,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思路,通过对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互动视域下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寻求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有效的途径尤为重要与迫切。
我校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学校已于绍兴滨海新城、台州市临海市沿海工业园区、宁波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医药产业集聚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行相关课题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已经就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进行一定的研究。研究团队职称、年龄层次合理。课题有高职称教师和科研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的参与,保证了课题能够顺利开展。在进行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互动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比较与分析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异同之处,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影响因素。第二,探讨产业园区在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界三元相互结合下,以产业园区发展主体之间内部利益机制为核心,建立模型,深入分析论证在产业园区、企业、高职院校互动中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可行性。第三,在概念模型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加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实现途径和策略,深化和丰富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合作的内涵以及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理论体系,指导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工作。进行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互动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的具体研究实施方案、技术路线的制定则需要综合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深入产业园区调研、召开教师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产业园区与企业和高校的互动情况,以期对我国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和提升能力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
在进行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互动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研法: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国内外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及科研团队行为等理论进行回顾,在梳理与归纳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目前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找到本研究的关键点;访谈与问卷调查法:设计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的问卷,在浙江省高职院校中选取20个科研团队,对团队领导和团队成员实地调查与访谈;在浙江省内选取5个产业园区,对园区管委会领导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在浙江省内的5个产业园区内选取20家企业,对企业领导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模型构建与模拟仿真法:在分析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与产业园区互动模式基础上,构建科研需求提出与团队发起组织的模型并运用于实际案例,并仿真模拟合作行为、信任指数对科技创新产出量的影响;实证分析法:提出团队建设与产业园区互动关系假设,根据问卷与访谈回收的第一手数据资料,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互动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实现途径。
总之,通过以上的论述,相信在严谨的研究之后,我们能够建立与完善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互动机制,保障和促进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在科技合作方面的良性发展,并且研究出强化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策略从而形成研究课题论文。
作者:王华锋 单位: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团队建设;教学质量
一、概述
当今社会是一个团队至上的时代,几乎所有事业都依赖于团队的努力,依靠个人力量很难取得什么成就。拥有具备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团队,拥有了一批彼此互相鼓励、支持、学习和合作的教学团队成员,才能使专业和学科不断发展壮大。教学团队是“以教书育人为共同的远景目标,为完成某个教学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少数知识技能互补的个体所组成的团队”[1],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定位是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教学改革的任务功能相吻合,与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的,团队成员间相互合作、责任共担、利益共享,自身特质鲜明[2]。
二、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2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首次招生,我校该专业建设时间相对较短,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相对薄弱。为了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我们以电气工程系为主体成员,以专业建设为平台,启动了“电气工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一)电气工程教学团队年轻教师多、绝大部分本科毕业后就从事教学工作。团队中教师学历偏低、职称偏低,团队的职称结构亦不合理,尤其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教学经验和科研经验;(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办之初,存在实验室不健全、实验仪器、设备不足和实验室管理不科学等问题;(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涉及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所学各门课程知识较为分散,不成体系,难于理解和掌握。
以上问题严重的制约了电气工程专业和学科发展,制约了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也制约学生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电气工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可以较快、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三、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容
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着眼于学校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提出教学团队建设内容:(一)研究如何通过教学团队建设来增强电气工程专业的办学实力,加强教学管理和课程建设;加强教研活动,达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提高、探讨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课程之间的内容有机衔接;(二)是提高学科专业教师的职称,改进团队职称结构。激励教师在上好课的同时,多从事科研活动,撰写学术论文,提高专业学术水平;(三)是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鼓励教师进实验室带学生的实验课,同时加强与供电系统的联系与合作,探索合作点,将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制定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既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又可解决由于扩招学生人数剧增给毕业设计造成的巨大压力的实际问题;(四)以电气工程专业教学为主线,整合电气工程综合实验室设备与资源,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五是加强教学研究,通过加强教研活动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教学管理和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研究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课程之间相关内容的分工与衔接。最后也希望通过教学团队建设来增强教学团队中教师和学生联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创造性。
四、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一)组建合理的教师团队
电气工程教学团队是以电气工程系为主体成员,以电气工程专业建设为平台,教师规模(13人左右)适当而相对稳定。团队成员既要有擅长做科研的教师,也要有擅长教学的教师;既要有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要有年富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教师;既要有科研整体实力强的学术带头人、教学整体实力强的教学“领军人物”,还要有教学、科研骨干成员,筛选团队成员既要看是否具有教学、科研才能,更要看思想品德好坏和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既要看目前的教学、科研能力,又有看今后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这样才能取长补短,相互提高。
(二) 教学团队的文化构建
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文化,没有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归属感,团队运作就很难成功。首先,共同建立工程服务农业生产的目标,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由小到大逐步作强电气工程学科。教师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老中青教师的密切结合,使个人价值与团队目标实现紧密融合。其次,共同营造互信、合作、和谐的团队文化。老教师能够积极地引导中青年教师,中青年教师积极配合,青年教师虚心学习,通过互动合作,教师之间能够在知识和信息上充分交流,在思想、信念、态度等方面相互影响和促进;通过互动合作,团队成员之间既尊重、包容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又能相互信任和依赖,在团队总目标的指引下,将个人力量凝聚成团队的力量,从而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融洽的发展氛围,在合作中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三) 团队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每学期都进行集体备课,并认真检查新学期教师必备的教学资料。通过团队集体讨论帮助年轻执教者备课和修改教案,设计科学、新颖的课堂教学思路、多媒体课件等,探索学术难题,做好技术支持,使团队教师提高了教学责任感和教学能力。
2、针对团队年轻教师多、上课经验少的特点,为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及安排青年教师听课等活动,通过有经验的老教师传、帮、带,丰富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理清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思路,在师德方面及教学各环节为青年教师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很大的提高。
3、围绕学生的课堂教学,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种教学竞赛活动。如结合学校“如何上好一堂课” 活动,组织青年教师进行50分钟的课堂教学比赛、中青年教师上好示范课等系列竞赛活动,团队2名教师在学校讲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名教师获得二等奖,获奖率100%。参加学校的课件制作比赛的团对成员也获的了一等奖。这些成绩极大地促进了全系教师理论教学能力的提升,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4、每学期在学期初、期中和期末都会组织有关教学质量、培养方案等方面的教学活动,团队教师都参与讨论,从而掌握整个专业的教学情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和参与性。
5、课程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对于建构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老中青教师共同参与学校的一类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形成较好的教学梯队,共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水平。
转贴于
(四) 团队共同整合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1、共同建设电气工程综合实验室,以任课老师牵头做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老师具体实施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听取各方面意见,共同探讨,经过几年的发展,建成了电气工程综合实验室(下设7个专业实验室),满足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课程和毕业设计的需要,同时对学院其它专业和科研形成了有力的支撑。形成强弱电结合、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专业课程实验逐步形成了“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和参观实习”的实践教学主线,各门主干课程之间的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
2、要求每一位青年教师除担任理论课程外,必须参与该课程实验课的教学指导工作,以增强青年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同时完成课后答疑、作业批阅、以便不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水平。
3、每次电气专业学生的参观实习都要求教师参加,以提高教师对实践知识的认识,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4、充分利用社会教学资源,将各教学环节落到实处,开拓学生的视野。
(五)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1、把相关教师组织起来,建立教师团队,可以提高教学、科研工作效率,有效解决教学、科研经常面临的时间矛盾。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不能要求每位老师同时把教学与科研搞得一样好,而要提倡互相合作、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擅长“讲”的多上课,把团队中好的研究成果、好的教学内容等及时传播给广大学生;擅长“研究”的多搞科研,多为讲课者提供丰富、高质量的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互相合作,才能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与科研质量。承认能力差异,不作硬性和统一要求,有利于教师各尽所长,各得其所,共同提高。
2、团队促进教学内容和科研内容交融互补、教学科研同步交流、科研和教改项目互促。建立工程技术服务农业生产的目标,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从中寻找科研课题,由小到大逐步作强电气工程学科。促进强弱电的结合,积极寻找交叉点,扩充教师的知识面,提高互补性。由有科研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带队,积极申请科研项目,联系横向课题,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培养其科研能力,最终提高其教学联系科研和实践的能力。
五、教学团队建设多方面提升了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
电气工程教学团队能够提供一种民主、平等、沟通、协作、共同进步的和谐发展环境,这种环境能提供心理支持和技术支持,使教师觉得可以表达他们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即使是在教学中遇到了挫折,也能坦陈失败与弱点,通过寻求团队其他成员的支持与协助,进而获得能力与经验上的提升。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都能够自觉努力的提高自身的学历和职称。硕士以上学历由12%升至30%以上,在职称方面有3人晋升为副教授,6名青年教师晋升讲师,以较快速度提升了团队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极大改善了职称结构,也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团队建设有利于实现教师群体专业发展,团队成员在团队带头人的领导和辐射作用下,取长补短,分工协作,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综合实力。而当每个教师个体不断提升时,整个团队就会汇聚出共同的方向,形成合力,实现教师群体的发展,从而带动了整个专业的发展。专业发展了,专业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生有了较好的专业基础、专业素质及实践能力,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学生的就业一年一个台阶,就业形势喜人,其中2006届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0%、2007届初次就业率达到80%,特别是2008年学生只要拿到毕业证,都有几个单位待签。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的初次就业率见表1。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是最能反映专业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指标,其可信度也最高。而且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大部分都是各地区、县的电力公司和供电局,学生分配后工作稳定、收入和工作待遇都很好,学生对工作单位也较满意,工作积极性高,在工作中能尽职尽责。多年的高就业率说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符合社会经济的需要。
实践证明,通过教学团队建设与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学各环节建设,把教学管理工作与教学各环节建设作为教学团队建设内容,促进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等。将有效克服不足、加速提升电气工程教学团队(本系)、本专业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院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29-31.
[2]孙华,余宏亮.质量工程背景下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路径选择[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116-117.
[3]傅运春,唐红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 2010,(1):50-55.
关键词:高校;学术创新团队;机制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机构,同时承担着发展科学研究、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目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对于文科院校来说,同样应该加强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建立符合当今大学发展要求的学术创新团队运作的新机制,这样才能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我国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分析
1.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团队可谓形式多样,有以课题为核心的任务性团队,也有研究方向和研究人员稳定的团队,有同一学科组成的团队,也有跨学科组成的团队。相比较而言,在文科院校中,存在一些团队,以获取资源为主要目的,虽然竖起了“团队”的招牌,但其实是形式重于内容,不利于高校学术创新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在申报国家或省社科项目时,多数是临时组成“虚拟团队”,人员没有磨合,探讨交流的更少,有的甚至滥竽充数,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样就很难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2)这种临时组建的所谓创新团队,其持续的时间都很短,不仅不利于培养创新型的学术人才,而且造成浮躁的学术风气,对学校有限的科研资源也是一种浪费;(3)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大多是自发组建的,其目的主要是为获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经费,相对于自上而下的长远规划而言,更容易产生科研不端行为,而学校缺少相应手段对其进行监管和控制;(4)学术创新团队的另一问题就是跨学科、跨部门的团队少,大多是以学科组或教研室为基础自发形成的,少数跨学科的团队中,文科和理工科的大交叉更是少见,这样就难以整合学校的科研力量,形成科研优势项目。
2.影响因素分析
2.1项目带头人因素:作为高校学术创新主体的项目带头人,对项目的运作、团队的建设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专业方向、职业经历、家庭情况、助手情况、文化修养、研究投入、研究条件等,都会对整个团队产生明显的影响。而科研的发展对创新团队带头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2团队因素:包括团队的人员构成、团队文化氛围与团队的激励机制,这也会造成明显差异。另外,项目研究过程中的目标规划、战略合作、信息交流等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2.3政策因素:学校政策是重要的创新宏观影响因素。对于高校的学术创新项目而言,政策影响表现为来自行政机构的积极支持和引导,以及理性的资源配置,从而起到鼓舞和激励作用。与此直接相关的科研资金方面,一般高校的科研资金来源有四类:国家科研资金投入、省内科研资金投入、产业界资助、自筹经费。不同角度的资金支持,资金支持的力度和持续性,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2.4评价体系: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严格的科研评估制度,尚未建立严格、规范、科学、并被学界普遍认同的评估体系,尤其是文科类基础性研究成果,更缺少科学评估体系。在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下,团队组建时的目标往往不是创新成果,而演变成为争夺资源的工具。
以上方面,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学术创新,影响到高校学术创新团队的发展。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二、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的内涵与任务
1.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的内涵与任务
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高校科研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就必须建设好一支以学术问题为纽带、立足学科前沿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团队。而创新团队建设是对优秀人才群体的支持项目,是推进人才组织模式创新的重大举措。在科研工作中凝聚人才,打造学术团队,发挥整体功能,又能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以明确的前沿科研方向为先导,又支持学科交叉,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才能提升高校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能力。有专家指出,创新团队有三个特点 :团队成员相互依靠且积极交往;共同的研究目标;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共同制定的规范。
要想建设一支具有以上特点的创新团队,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还必须明确团队的任务,那就是所有的研究最终都应该服务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科院校也是如此。高校要通过建设学术创新团队的新机制,在原有科研团队的基础上,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打破人才组织上的体制,积极探索以重点学科、创新平台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围绕重大项目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和集成发展,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实现更高水平上的知识创新。就是说,创新团队的建设应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对所在学科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同时瞄准有发展前景,且成果可以预期的学科生长点,不断追踪、推进、深化学科发展,创造出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
2.国外的做法及其借鉴
国外高等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别重视如何教会学生与他人的合作。在自身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方面,也是贯穿了这一理念。如纽约科技大学强调研究人员不应只是在实验室埋头工作,而应该能与其他人交流和配合,有团队精神,这是现代科技发展、多学科交叉情况下成功的条件。加州理工学院则以卓著的名声、强大的凝聚力及资金后盾,保持了创新团队相对稳定的传统和研究与教学并重的特色。当申请研究基金时,捐资机构会同时要求数个团队就同一课题提交项目方案,而基金只会选择给最优秀的方案。所以竞争激烈又活跃的学术气氛,也是创新团队的动力。对于在学术领域做出特殊贡献的团队或个人,学院建立了专门的命名奖励机制,即学院用私人捐赠建立一项基金,基金命名权及使用权由该团队或个人支配,以充分调动团队的积极性。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三、构建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的新机制
目前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是科技处或科研处,研究队伍往往分散在各院系,使得管理部门难以整合队伍,完成大型综合性项目。而高校内即使有研究所、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往往也难以形成研究方向稳定、人员稳定、学科交叉融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术团队。那么,构建我国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的新机制,建立有利于队伍整合、学术创新的激励运行机制,从而促进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1.建设促使团队不断壮大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1)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可行的做法包括:学校将创新团队带头人及其成员纳入学校高层次人才发展规划之中;学校在安排教师进修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创新团队建设对人才的要求,鼓励支持创新团队成员到国内外重点大学进行短期进修或做访问学者等。(2)建立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学校应考虑给予创新团队特殊政策,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重,充分体现科研人员的创新价值。如学校结合以“办学重心下移”为主导的管理体制改革,在制定教师岗位聘任方案中,按团队聘任,按团队考核等等。同时,学校进一步完善项目申请、评审、资助、考核、淘汰制度。比如项目实施期定为3年,实行课题负责制管理。项目实施2年后,对考核不合格者,取消下一年度拨款计划。将实施3年后考核为优秀的,纳入下一轮资助计划,给予滚动支持。完善这样具体明确的制度措施,将起到积极作用。
2.提供促进学术团队保持不断创新的物质保障条件
就是说,要加强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的投入力度,集中优势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不断创造出创新性科研成果。保障条件包括:一是保障团队有充足的研究时间、足够的科研空间和科研条件、科研设备;二是保障对创新团队资金的投入,应每年设立专项经费,对创新团队成员特别是创新团队带头人进行资助;三是保障高层次学术交流,如保障团队成员能经常性地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掌握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等。
3.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营造关爱人才的良好环境
首先要抓住优秀创新团队形成的关键要素,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在科研实践中打造团队。对创新团队入选者尤其是团队负责人,要进行学术评价、学术道德和团队精神等多方面的考察,要定期组织进行国情教育和社会考察活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在政治上关心、事业上支持、生活上关爱,形成一种支持人才、关心人才、服务人才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把最优秀的人才集聚到知识创新工程的事业中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充分认识推进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快创新团队建设是新时期推进创新活动的迫切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各领域不断融合、交叉、渗透,创新活动社会化、集成化程度不断加深。依托一定的科研平台,以领军人物为核心,由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组成的创新团队,具有攻克创新前沿阵地的综合能力,满足了现代科技发展趋向综合化和整体化的需要,体现了新形势下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要求,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发现、培养、发展壮大一批创新团队已成为当前科技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加快创新团队建设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力保障。目前,*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存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突出、创新效益不显著、创新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持续发展的潜力不足等突出问题,根本原因在于适应自主创新规律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不能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创新资源,没有发挥创新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培育高层次领军人才,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是适应新时期创新活动要求的新模式,是整合创新资源、发挥整体优势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
(三)加快创新团队建设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任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把培养和造就优秀创新团队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措施。建设一批高水平优秀创新团队,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既是*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维护省城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的现实需要。
二、推进创新团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任务
(四)指导思想。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充分发挥省城人才优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营造创新团队成长的良好环境,培养一支创新型人才队伍,逐步建设、形成一批以知名专家学者为核心,以优秀中青年学科和学术带头人为骨干的创新学术群体,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五)主要原则。
——坚持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业化为目的,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团队;
——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重点支持以创新团队模式开展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探索实践符合创新团队发展规律的新途径,实现科技创新的生态化,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化;
——坚持人才、项目、基地一体化建设的原则,以项目为依托和纽带,引导创新团队参与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科研示范基地建设,加
大技术成果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创新资源集成、整合的原则,发挥省会人才智力优势,加强与驻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合作,鼓励跨学科、跨单位的有机组合。
(六)目标任务。着力优化创新团队发展环境,凝聚创新人才,支持培育创新团队上档升级,提升创新团队整体水平。实施“1313”工程,即:到2015年,建设形成10个具有冲击国际一流水平,创新能力突出,能够显著提升*市自主创新水平的创新团队;建设形成30个学术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前沿,在省内具有突出地位,能够明显提升*市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团队;建设形成100个在一定学术、技术领域具有突出地位,对*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行业、关键领域、优势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能够明显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团队;带动建设300个研究方向明确、组织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具有良好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能够提升*市区域创新活力的创新团队。
三、加强支撑条件建设,培育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
(七)选拔一批创新团队骨干力量。以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为重点,通过实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青年科技明星培养计划等,选拔培养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骨干力量。“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重点培养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领域中学术和技术水平突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青年科技明星计划重点资助优秀青年科技骨干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培养成为能担负重任的优秀青年科技带头人。通过培养锻炼,尽快打造济南特色的创新领军人才品牌,力争部分创新领军人才成为省内、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行业领军人物。
(八)凝聚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加快交通装备、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和食品等*市特色优势产业关键领域和现代服务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为壮大创新团队提供有力支撑。实行创新型人才柔性引进政策,健全完善各项优惠政策,深入实施“泉城学者”建设工程和留学人员创业计划,吸引支持海外华侨华人、留学人员和国内优秀人才研究与开发高新技术项目,来济创业。鼓励国内外各类创新人才或创新团队采取兼职聘任、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为*市经济社会建设服务,提高*市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九)积极探索具有济南特色的创新团队发展模式。按照行业、区域、合作方式、运行机制的不同,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组织形式的团队建设。培养一批初创型创新团队、支持一批成长型创新团队,做大一批成熟型创新团队。加强企业中的工程师团队建设,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科研力量有机整合,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普遍建立由学科知识与技能互补、为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科研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部门、长期稳定合作创新团队,在全社会形成一大批覆盖范围广、创新活力强、创新绩效突出的创新团队群体,使创新团队成为*市创新活动的主力军。鼓励和引导创新团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自主选题,积极开展创新性研究。对研发项目拥有良好市场应用前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团队予以优先支持,项目优先列入市科技发展计划,团队成员优先参加拔尖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的评选。
(十)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优秀创新团队。
紧密跟踪国家、省产业调整方向,围绕*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竞争优势突出的优秀创新团队,推动产业链和创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更好地推进“新、特、优”产业发展。开展优秀创新团队评选工作,对每个入选的市优秀创新团队,由市科技局、财政局、人才办每年从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安排部分经费进行扶持,支持一批创新团队承担重大创新项目,辐射带动一批创新团队创建成长。
(十一)提升创新团队的科研条件。积极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为创新型人才施展才干创造条件。积极探索省、市共建或省外、国外研究机构合作建设重点实验室的新模式,集中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建设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建设,积极吸引留学人才、优秀外籍博士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建立完善创新创业人才信息服务、创新成果交流、继续教育、技术成果交易、投融资和技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创新平台运行机制、使创新平台成为创新团队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重要依托和前沿阵地。
(十二)提升创新团队对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引导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创新团队开展合作交流,建立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有效合作方式。引导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由单一项目合作,向共建中心、中试基地等联合开发机构方向发展,促进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增强创新团队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创新团队的深入合作,建立、发展、壮大一批研发产业联盟,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问题,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产业创新步伐。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注重实效的国际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提高创新团队的建设水平。成立博士后联谊会,整合省会博士后资源,形成省会博士后整体优势。
四、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创新团队管理
(十三)建立科学规范的创新团队管理模式。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营造公共资源共建共享的良好制度环境。制定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创新团队建设与运行的评估机制,形成科学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
(十四)完善创新团队内部运行机制。优化创新团队的领导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技术骨干的核心和主导作用。健全完善创新团队的工作机制,普遍建立内部工作人员责任明确、分工协作,外部部门沟通畅通、密切配合的运作体系。鼓励用人单位积极探索期权、期股、虚拟股份等新的分配形式,使科研成果、技术知识、产权等要素都全面地参与分配,享有所有权和收益权,建立起以分配机制为主的有效激励机制。
(十五)加强创新团队创新文化建设。通过体制创新,塑造唯才是举、量才而用、鼓励竞争的体制性创新团队文化,鼓励充分发挥独创能力,增强团队协作。通过对目标管理,形成对团队成员的约束和激励,积极培育“追求、超越、创新”的创新团队文化核心理念。积极倡导生动、活泼、民主、团结的学术氛围,营造鼓励创新、善于协作、甘于奉献的团队精神。
(十六)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推进自主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为创新团队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保障创新成果不被侵犯;支持创新团队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按照*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相关规定,对在实施名牌、商标、专利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取得突出贡献、创造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创新团队和个人进行奖励。
五、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环境
(十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创新人才工作的组织运行体系,推进创新团队建设。要从实现*市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创新人才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创新团队建设纳入创新型区域建设的总体布局,把创新团队建设情况作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考核。要针对团队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研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措施,推动创新团队建设健康发展。市科技、人事、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推进创新团队建设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