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育理论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质的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
叙事研究在文学、历史、人类学、社会学以及社会语言学等学科,有悠久的开发和使用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叙事和生活故事的概念在社会科学中变得引人注目,并不断进入包括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历史等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中。但是,在教育研究领域,将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系统阐释,则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克莱丁宁和康纳利系列研究成果的发表标志着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的诞生。作为一种质的研究形式,教育叙事研究起源于很多不同的学科,它同时跨越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物理科学,具有多重面相和多种焦点的特色。现象学、解释学以及后现论、文学中的叙事学理论、现代知识论等为教育叙事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一、后现论
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后现论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也没有统一的理论,但通常后现代主义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状况、一种哲学导向和一种研究运动。①20世纪90年代后现论开始进入教育领域。教育学者开始运用后现代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对现今教育的教育目的、研究方法、德育、教育管理、课程改革及教师观等诸多方面进行批判与反思。从1990年起,质的研究进入了后现代时期,也就是说,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影响。②现代文化中的机械论世界观陷入危机,所谓的“决定性、稳定性、有序性、均衡性、渐进性、线性关系”等现代科学的基本范畴逐渐被“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断裂、突变”等后现代的观念所代替。建立在普适意义上的语言、社会和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已经崩溃,现代文化创造的三种元神话(人性解放、精神目的论、意义阐释)也已经失去了合法性。后现代主义主张彻底的多元化,反对任何统一的企图以及将自己的选择强加于别人的霸权,它坚决维护事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主张各种范式并行不悖、相互竞争。③“一切都被解构了,固定的意义不再存在了,意义只存在于关系之中”④信奉后现代主义的人们以无信念为信念,以无基础为基础,以无限制为限制,以无规则为规则,他们不对任何信念、基础、限制、规则持确定的态度,而这本身就反映了他们的一种确定的态度。⑤此时,由于对研究的价值取向和实际作用的意识更加敏锐,质的研究更加重视以行动为取向的研究。比如,勒温(K.Lewin)的行动科学和阿吉里斯(C.Argyris)的实践研究范式就是建立行动理论的有益尝试。⑥被研究者成为研究者,亲自参与研究,打破了科学界对研究的一统天下,消除了笼罩在“研究”本身这一现代神话之上的神秘感。在行动研究中,参与者不再承认任何普适的、绝对的宏大理论,不再企图寻找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是更加重视对区域性小型理论的建构。与此同时,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质的研究呈现出更加多元的状况,更加注重不同人群(特别是弱小人群)的声音,在方法上也更加兼容并包。社会科学在一些学者的眼里变成了“杂货摊”,各种文化作品以不寻常的方式在无法预料的地方浮现出来,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可以被认为是“神圣的”“永恒不变的”或“永不开封的”。而罗沙多(Rosaldo,1993:44)等人却认为,这一比喻巧妙地描绘了后殖民时期世界范围内内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局面。
二、文学中的叙事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教育叙事研究首要的智慧源泉。自20世纪70年代以术,叙事学成为文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叙事学中关于叙事的情结、结构、语言、语境、合理性以及口头叙事与书面文本间的转换等,都成为当前教育叙事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同时,新时期叙事学研究由“所指之事”向“所用之叙”的中心转移⑦以及由经典叙事学向多元叙事学或新叙事学的转向也对教育中的叙事运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国20世纪40年代问世的一本蜚声海内外的叙事研究的社会学名著《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堪称为叙事研究的典范,英国伦敦大学教授雷蒙德•弗思在《金翼》的“英文版导言”中评价这部书说,作者“巧妙地设法将这一记述提高到具有真正社会学意义的水平,使几乎每一件事都成为东方农村社会某些进程的缩影。”⑧同样,叙事学的写作手法同样可以运用到教育研究中来,实现“巧妙地设法将叙述提高到具有真正教育学意义的水平”。
三、现象学和阐释学理论
叙事研究作为质的研究方法,受到现象学的影响。现象学对质的研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现象学研究把生活世界作为研究的起点,对意义的追寻使得测验、控制、结果、规范和任何别的事物都不再享有优先权,以自然的态度面对日常生活的世界,这种态度就是胡塞尔所描述的原始的、前反思性的、前理论性的态度。质的研究应该有所指向,以对故事现象或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为本质诉求,应该关注被研究者与世界之间的意识活动,研究者需要站在当事人的视角,了解他们是如何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解释的、他们是如何理解别人的意图和动机的、他们是如何协调彼此的行动的。⑨其次,现象学认为本质就是现象,如果意向活动受到感觉质料的充实,本质直观便于工作具有“明证性”。这对质的研究的启示是:研究要注意整体性、情境性和关联性,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对现象要进行“深描”,以此揭示社会行为的实际发生过程以及事物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要“面向事实本身”。再次,现象学认为理解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在人的意向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时间性。时间的三项(过去、现在、将来)由视域所连接,意识活动本身就是处于这个视域之中。这对质的研究的启示是:研究要进入人的意识境遇,要同时考虑到现象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研究者要深入现象的内在联系之中,贴近被研究者自己对时间、历史、空间等概念的理解。
质的研究还受到与现象学密切相关的阐释学的影响。阐释学主要在如下三个方面对质的研究产生了影响。首先,确认“理解”是质的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和功能。质的研究强调在研究中获得对被研究者的理解。“这是因为‘人’既不是一个‘实物’,也不是一个‘概念’,对人的研究不能通过‘证实’的手段,而只能通过‘理解’和‘阐释’”。⑩其次,对研究者本人“倾见”的认可和利用。“阐释”受到历史、文化和语言各方面的制约,阐释者自己的“前设”和“倾见”是“理解”的基础。“研究者在研究中是不可能选择立场的,因为在开始研究之前他她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立场”。(11研究者的个人因素,包括自己的文化身份、对研究问题的前设、自己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影响到研究的进程和结果,需要认真地加以清理和利用。研究者必须意识到,所谓“他人的观点”不是客观存在的、自足的一个实体,而是透过研究者个人的视境构造而成的。再次,“理解”中参与者之间主体间性的确立。研究者的自我意识不仅可以包容被研究的对象世界,而且可以创造一个对象世界。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双方处于一种新的、可以相互沟通的历史视域之中才使得理解成为可能,对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主体间性进行有意识的探究成了质的研究的一个重要的主题,而不是研究方法上的一个“禁忌”。在探寻当事人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质的研究强调研究者长期在当地与当事人生活在一起,通过亲身体验了解自己与对方相互之间是如何影响、互动的,自己是如何理解对方的。
四、现代知识论观点
现代知识观深受杜威、海德格尔、波兰尼、弗洛姆、斯普朗格等人的影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在于,致力于克服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分的寻求抽象、永恒、普适的本质的思维方式,认为这种思维方式将人与知识视为孤立的、具有某种先在本质的人与物,其结果是,两者都变成僵硬的存在物,失去了彼此关照的意义。(12这种知识观可以概括为旁观的知识观、静态的知识观或者客观主义的知识观。杜威认为,逻辑型知识代表的是较基本的系统知识的成熟的、专门化的发展阶段,因而当孤立地作为起点呈现给学生时,逻辑型知识就无意义,而且在教育上是有害的,教育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把所传授的内容同个人直接的行为及情感反应的内容融为一体,常犯的错误不在于把重点放在传授的事实和观念上,而在于以这么一种孤立的方式呈现,以致它们不能同直接有关的带有感彩的内容自发联结起来。海德格尔把人看作可能的、在操劳中认识着的“此在”,人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本质在于此在自身的筹划与操劳,知识在人的操劳中产生,又成为人筹划未来、实现自身可能性的用具,知识的意义等待人去赋予,知识的力量由此得以体现,而人的可能性也由此得以拓展。波兰尼使用“识知”(knowing)一词来统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认为现代科学所宣称的要建立严格分离的、客观的和正式化知识的观点是具有误导性的,除非理论知识被人“内化”并广泛用于诠释经验,否则它不可能被确立,真正的知识在于能应用它。弗洛姆曾指出“占有生存方式”和“存在生存方式”在知识领域的区别表现为“我有知识”和“我懂得”这样两种措辞方式,存在生存方式的至高鹄的就是深刻的知识,而占有生存方式则是大量的知识,存在生存方式把知识看做是生产思想的一部分,而占有式把知识看做是实体性的财产,不与自身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发生联系。斯普朗格从文化哲学的角度认为:教育即“以环绕个人周围的客观文化材料,使个人心灵的不断介入,得以更为生动、进展”。客观的文化材料仅仅作为潜在价值存在,还不产生教育的作用,它要成为教育的过程,必须由文化的承担者来真正加以理解和评价,同时,这种文化必须与具有体验能力的、不断复苏的个人精神“碰撞”。总之,杜威、海德格尔、波兰尼、弗洛姆、斯普朗格等人强调知识的主体性、实践性和工具性,可称为参与者的知识观或者动态的知识观。波兰尼说:“知识的取得,甚至于‘科学的知识’的取得,一步步都需要个人的、默会的估计和评价”(13而对于每个具体的人来说,客观知识如果不能有选择地转变为个人知识,融入个人的热情、智慧和操劳,就不能成为自己可以自由驾驭的资源。动态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个体性、主观性和活动性,与教育叙事研究的旨趣不谋而合,为研究者使用教育叙事研究观察合作者的个人实践理论或教师知识提供知识论基础。
从教育研究的目的分析教育研究不仅是从已然的教育事实中找出实然的教育事理,更要注重从更深更广的知识、历史现实背景中探索教育的应然之理。(14现实的教育问题总涉及个人的活动,而个人的经验积累不同以及个人所处的教育环境不同、个人对问题认识的差异性,导致表面上或者形式上相同的问题,实质上会因人而异。叙事研究旨在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意义,注重参与者的观点,关注不同的人如何理解各自生活的意义,因而能够深入探究人的内心活动和思想的叙事研究弥补了以往那些忽视人类经验的某些特殊层面的研究方法的缺陷。“叙事研究的兴起不仅意味着它是对教育生活探究的有效的研究方法之一,而且也是研究者们的一种生存方式的转变。”。(15
注释:
①Reigeluth Charles. The Imperative for Systematic Change in Education[M]. New Y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1994.
②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3.
③姜静楠,刘宗坤.后现代的生存[M].作家出版社,1998,229-231.
④Spretnak,C.(1991).States of Grace:The Recovery of Meaning in the Postmodern Age.New York:Harper Collins.
⑤杨寿堪.冲突与选择――现代哲学转向问题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87.
⑥Argyris,C.&Schon,D.A.(1974).Theory in Practice:Increasing Professional Effectiveness.San Francisco:Jossey-Bass.
⑦金健人.中国叙事学发展轨迹及重心转移[J].浙江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2).
⑧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89.5.
⑨Holstein,J.A.&Gubrium,L.F.(1994).Phenomenology,Ethnomethodology,and Interpretive Practice.In N.K.Denzin&Y.S.Lincoln(Eds.)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Thousand Oaks:Sage,262-264.
⑩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6.
(11)Becker,H.(1967).Whose Side Are We On? Social Problems,14,239-248.
(12)鞠玉翠.走近教师的生活世界[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00.
(13)波兰尼等著,许泽民译.意义[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
【关键词】手势;符号;多义性;近义性;独特性;辅助;替代
一.身势语的概念
提及身势语,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手势、姿态、表情等非语言表达手段。有时也常以点带面,认为手势语就是身势语。其实,二者是既相互联系,又彼此有别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把жест仅仅理解为手势语是片面的、不确切的。手势语是身势语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所论的“身势语”是广义的身势语,主要包括手势语、首语、目光语、微笑语。
俄语身势语是俄罗斯民族在长期的社会中屡经承传、变异、沿袭至今流行发展的各种体态动作,具有社会约定性。它们表达各种意义并包含复杂多样的感彩。俄语身势语的研究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人们在自然的言语交际中并不是用纯粹的语言手段,而是往往省略某些语言手段,用其他辅手段,以‘弥补言语表达之不足”。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并不是所有的“身势”都有资格充当“身势语”。如打哈欠,伸懒腰等,这些由纯生理条件反射所产生的动作不属于本文研究的范畴。
二.身势语的分类
关于身势语的分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分类标准不一,身势语的类型也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
1)根据在口语交际中的作用:将俄语身势语分为2大类:一类是符号身势语(жесты знаковые ),这类身势语既有动作,又表达一定的意义,它包括指示性身势语(указательные жесты)、描写性身势语(изобразительные жесты)、象征性身势语(жесты-символы);另一类是非符号身势语(жесты незнаковые),它包括协调性身势语(ритмические жесты)和情感性身势语(эмоциональные жесты)。协调性身势语既无固定的动作,也不表达任何意义,仅仅是组织话语的辅助手段。后者通常不能单独运用,它和语调一样,主要是加重传递话语的感彩,如误解、不快、沮丧、懊丧、兴奋、愉快等。它必须依附于话语并与面部肌肉动作和语调协调一致。
2)依据身势语的表述功能和语义将其分为3类:交际性身势语(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ые жесты);评价性身势语(оценивающие жесты),也可称情态身势语(модальные жесты);情感性身势语(эмоциональные жесты)。交际性身势语根据其表达的语义分为可替代言语要素的身势语和伴随语言要素的身势语。伴随语言要素的身势语有:指示性手势:形象表述性手势和强调性手势。评价性身势语表示赞许的正面评价、否定的反面评价。表情感身势语可伴有或不伴有有声语言。
3)本文所论的身势语兼顾部位、侧重意义,可以分为4种情况:手势语、 首语、目光语和微笑语。
手势语主要借助手(单手或双手).和手指等动作来完成,表达丰富的情感意义。如:развести руками (摊手)表示懊丧,误解;бить себя в грудь (捶胸),表示后悔等;首语通常借助头部的动作来完成,如:покачать головой (摇头),表示否定;目光语一般是通过眼睛动作或状态来表现。如 пришурить глаза(眯起眼睛),表示藐视、不满;широко раскрыть глаза(睁大眼睛),表示惊讶等。
三.身势语的特点
俄语身势语具有典型的多义性、近义性、独特性特点。
1)多义性:.指同一个身势语表达两种以上意义。单是пожать плечами就可以表达如惊奇、困惑不解、否定、拒绝接触等8种意义。
2)近义性: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身势语表达的意义相近或相同。例如表示拒绝意义的身势语有:закрыть лицо руками (双手捂脸), прикрыть глаза руками(双手掩住眼睛), заткнуть уши(堵住耳朵), потрясти головой(晃头)等,表示不希望看见某人或某物,不能忍受等意义。
3)独特性是指俄语身势语所具有的独特表达形式。俄语中有一类身势语具有这种特性。如 критить пальцем у виска(食指在太阳穴上转圈),表示某人愚蠢,脑子有毛病。
四.身势语的功能
1、辅助功能:这是主要功能。
身势语能使语言表达更生动、更形象、更鲜明。例如:在挑西瓜时说:“Лучше, чтобы он был не кривой.”(最好不要歪瓜),同时用手作出波浪式的动作,就使语言更形象。Они считают его(жест ―крутит пальцем у виска )(他们认为他用)。俄罗斯民族的传统身势语“Крутит пальцем у виска”,动作是用食指指向前额并在太阳穴旁来回旋转,表示“某人神经不正常”,给人一种生动而鲜明的感觉。
2)替代功能:由于各种原因,在许多场合人们用身势语来替代自然语言进行交际,给交际增加了特殊的表现力,可表达丰富而细腻的思想感情。
3)表露和掩饰内心状态的功能:人们在说话时,会不知不觉地做出某种表情和手势,一般是内心情绪的真实流露,尤其是表情,往往与人的心理活动等同。例如:Кто бы ни выиграл, она одинаково хохочет и хлопает в ладоши.(无论谁赢了,他都同样大笑和鼓掌)。此例中的鼓掌是表示兴奋。
五.结束语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行为规则与规范,自己民族的身势语,无论是语言交际层次,还是非语言交际层次,上述因素对交际过程和交际效果无疑会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和异族人进行交际时,熟悉对方的文化,其中包括该民族的身势语,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区域规划;区域管理;实施管理;项目管理
[作者简介]李远,福州大学阳光学院人文系教师,德国奥格斯堡大学国土整治与规划专业博士,福建福州350003
[中图分类号]D8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1-0082-05
一、导言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别在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发展较快的区域,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已转向区域之间的竞争。在我国,大型都市圈的成型速度也正逐步加快,大都市圈之外的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化特征也愈来愈明显。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城市群研究直到目前为止,“我国区域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难以突破单一的地域范围,长期的计划体制造成了产业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缺乏统一协调以及共同进行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区域管理的模式依然停留在单一的学术会议上”。经济区域化的管理如何突破单一的地域范围、超越原有的行政管理界限是各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1999年和2002年我国连续两次举办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也足以表明加强经济区域管理的要求已日益受到学术界、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界的重视。
本文试图从德国区域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寻求值得我国借鉴的方法和经验,虽然由于德国的区域管理的实践仍处于萌芽阶段,不可能有系统的完整理论成果,但本文仍试图借鉴目前德国对区域管理理论的初步认识和实践经验,探讨我国大都市圈和经济区域化管理模式的思路。
二、区域管理的理论
(一)区域管理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的区域整治和规划的背景条件发生变化,原有的规划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是:(1)由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边界相互开放,国家之间的竞争转为区域竞争,国家宏观调控能力被削弱,经济自由化和竞争日益激烈;(2)全球经济自由化的影响,区域利益集团能够规避非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国家干预;(3)由于生态风险标准的定义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存在差距,加剧了国家生态导向的行动和市场导向的地方利益行为的冲突;(4)由于社会各方不同利益冲突调节的制约,导致公共(国家的或欧盟的)投资周期愈来愈长,而私人的投资由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竞争的压力则变得愈来愈短,现行的规划行政体系被看作为发展的绊脚石。
由于上述时代背景条件的出现和所面临的挑战,德国的各级政府和区域科学理论工作者都在不断地寻找一种新的调节形式,即降低协调成本和克服现行规划行政管理不适应区域发展的滞后性,与此同时提高所有当事者的相互合作和自我调节能力。根据这种实际需要人们开始引入区域管理的概念和探讨其范式。
(二)关于区域管理理论的探讨
1.区域管理的定义 在企业经济学和行政管理学中,通常把“管理(Management)”定义为计划、组织、实施控制的过程。人们通常认识的“项目管理”也是指现代管理在项目上的应用。而把管理学方法移植到对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实施调控的方法,德国区域规划学术界称之为区域管理。这里区域范围的界定是超越城市行政区划、并按一定主题与当事人相关联的地理空间范围(不受州界和国界限制)。为了将区域管理的对象区别于其他性质的区域,以下称之为“合作区域”。普遍接受的“区域管理”的定义是,遵循区域目标模式(自定义的区域发展道路)以及由此导出的行动纲领,以此来构建区域发展。也有学者把上述定义进一步扩展为,区域管理是建立在发展要素:人力资本、创新环境、网络化、同一性与合作协同基础之上,对未来区域空间的发展进行规划并通过项目实施作为区域发展的导向安排。以上定义表明,区域管理包含两方面的构成要素:一是涉及区域管理的标准程序,即区域未来发展的目标模式和由此导出的行动纲领以及战略、措施;二是涉及实施方法,即构造区域有序的发展过程的方法。
2.区域管理的标准程序 实施管理,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来进行。实施区域管理就是要着手制定“区域发展的导向、构造和调节的措施计划”,需要从区域管理的出发点来考虑,即以哪些方式或怎样才能承担区域管理的导向和构造功能。区域管理的职能域则体现了区域管理的功能和任务,因此区域管理的导向与构造的功能是通过区域管理的职能域来运作的。当区域管理的职能域被确定之后,事实上也就明确了区域管理的功能和任务。区域管理的职能域可以具体化为:
(1)未来发展设想和目标模式的设计:区域管理的一个中心职能是未来区域发展设想的确定,并具体化,即设计出区域未来发展的路径和目标模式,其中关键是对区域职能的确定,即区域内所有利益集团对来自区外的竞争采取的一致行动,使区域在某方面具有突出的竞争力;
(2)区域的智囊:区域管理具有确定的机构,因此它是作为一个区域的智囊而服务于区域内的所有利益集团,通过它的服务可以提高一个区域空间的竞争能力;
(3)区域的信息源、创新源和动力源:区域管理是通过提供信息、建议、组织并引进创新的措施和项目服务于整个区域;
(4)区域的战略和资源规划的制定:即对区域内所有(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的整合规划;
(5)协调和合作:在区域规划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的政策协调、网络化直到建立地方联盟;
(6)冲突调解:调解区域规划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的冲突是区域管理核心任务;
(7)实施和执行:不仅要承担非法定规划的实施和执行任务,也要承担法定规划的实施和执行任务。
3.区域管理的实施方法 从德国规划理论中的工具意义来看,一方面区域管理是一个把各类正式的与非正式的规划引向实施的工具,即区域管理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实施管理”;另一方面区域管理自身就是一种实施和执行方法,即它是通过“项目管理”起作用。
在德国的规划理论中,“实施管理”是针对地方(主要是州的发展规划和规划区发展规划)的从目标条文到实施转换存在困难而创建的一种工具。而区域管理中的实施管理则是根据正式规划中的
目标和提高特定区域的竞争力而制定出的一种发展措施计划。该类型措施计划是以措施项目和行动为导向,以突破现有的行政区划和国界为鲜明特征。
项目管理是区域管理作为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项目是以区域规划为基础的许多项目的集合而非一个孤立的项目,这是区域管理中的项目管理和其他的项目管理的关键不同点。区域管理中的项目管理的显著特征是:(1)被开发的项目要求是具有跨行政区划和跨行业部门的;(2)区域管理的项目更着眼于跨区域的效益,也许在微观意义上并没有很高的经济效益;(3)项目无明确的行业主管部门,即管理权限模糊,对那些具有明确归属的地方项目和行业部门项目原则上不应在区域管理的考虑之列;(4)它是跨区域的、综合性的实验或模型项目。
项目管理的实现原则上按如下步骤进行:
1)研究已制定的区域规划与地方的整体规划;
2)在以上的基础上特别考虑区域和地方结构框架条件下的项目描述;
3)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包括区位分析和区位评价;
4)项目任务的确定和目标设置;
5)寻找、讨论和确定项目的承担者、项目人股与合作结构;6)确定合作的方法和时间流程图;7)确定融资模式与制订融资计划:8)确定项目法律形式;9)项目的实现;10)项目的评价和监督控制。
三、区域管理在德国的实践
以下通过三个方面来阐述区域管理在德国的实践:一是它对现行的规划体制的影响;二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三是区域管理的组织结构特点。
(一)区域管理对德国现有的规划体制的影响
区域管理在德国现行的规划体系中对联邦州、规划区和部门专业规划的层面上产生比较明显影响,主要表现在:
1.联邦州层面
在德国的区域规划实践中,地方从法定规划条文到实施长期以来存在着转换的困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地方或区域引入了新的非法定的规划即“区域发展计划这是区域管理产生的客观原因之一。因此在现有州层面的规划管理中实际上已经引人“实施管理”程序。但州规划主管部门不直接参与区域管理的事务,仅对其实施监督。
2.规划区层面
在德国的规划系统中唯独的中间层面――“规划区规划”是一种跨行政区划的规划。德国的规划区的关联空间范围一般是在一个行政区内由3―5个县和2―3个城市构成。规划区的范围界定标准是按一定地理空间的社会经济的统一性和功能的地域关联性来确定。规划区规划是经州政府批准的正式规划。规划区规划的班子参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法定规划以及参与专业部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制定等。
3.专业部门规划层面
由于区域管理跨行政区域和横向导向性的性质,使它有充分的机会和地方政权作信息交流和冲突的协调,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地方的项目重复建设和跨区域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专业部门规划的实施。因此专业部门规划把区域管理看成一种互补的和合作的关系。
(二)区域管理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管理并非行政管理,因此区域管理特别强调的是自愿性,它要求合作区域的成员单位具有强烈的合作动机,只有在此基础上区域管理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引入区域管理的动因可以概括为:规划(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实施的需求;对区域空间结构与专业部门行动的需求;寻找构建区域发展创新机会的需求;由于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跨行政区划合作的需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需求等等。
(三)德国区域管理的组织形式与结构特征评述
区域管理在德国的规划实践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与一个合理有效率的区域管理的组织形式与结构是分不开的。
1.区域管理的组织形式
区域管理要求在管理过程中专业地、系统地和行动规范化地进行运作,这就要求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德国区域管理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公法人性质、公法人与私法人混合性质、私法人性质、无法律约束力的公共事务组织和无法律认可的自愿合作组织。
1)公法人性质的组织。这类组织主要是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如:规划区规划组织、地方的专题合作联合会、县或行政区主管规划的部门、区域规划联合会会、区域联合会、郊区联合会,等。这类机构的优点是能够直接和地方政府的决策层面结合,因此反应快,在创新和适应性方面都具有优势;此外这种组织可以把地方发展任务和经济促进以及项目管理结合在一起,在行政管理中产生协同效应。这类型组织比较适合功能区的管理。
2)公法人与私法人混合性质的组织。在这类公司地方政府一般持有51%的股份,如公益性的有限责任公司或区域开发中心。这种组织形式的优点在于私人经济对它有更多的认同感,以及更多的支配金融资源的可能性,并充分发挥了和各级政府有着广泛联系的优势,因而有更大的决策和行动空间。这类公司比较合适区域管理的项目管理。
3)私法人性质的组织。这类型组织一般是由基金财团、科学院所和有限责任公司组建的,如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与萨克森州边界地区跨州的区域管理组织“Euregiones”以及德国一捷克边界地区跨国的区域管理组织“Egrensis有限责任公司”。这类组织最大的优势是有来自基金财团的资助,区域管理经费相对充足,且有来自科学院所为其提供的科学发展方案,因此在实际中常常承担着大区域的管理项目任务。
4)无法律约束力的公共事务组织。根据州颁布的地方合作法(K0mnlzG)建立的地方工作社团,不具有法人资格,是一种松散的地方合作组织。建立这类组织的目的是便于地方之间长期合作中的项目管理。
5)无法律认可的自愿合作组织。这类组织区域管理水平的起点一般认为是高于无法律约束力的地方社团组织。它是以区域会议、区域论坛以及区域调控与协调委员会为基础,代表一个区域重要的各个利益集团。这类组织要求有更高的区域合作动因、更强烈的区域一体化思想以及专业的权威性,另一方面还需要有资源分配的协调能力。然而它的具体项目管理能力与地方工作社团相比更为逊色。
2.区域管理的组织结构特征
有研究表明,区域管理的效率和具有法人资格的、固定的组织结构有关。除此之外,区域管理还需有一定数量的当事人,他们必须是区域组织成员,在共同目标基础上,通过区域管理,使区域规划主体与区域各类利益集团结合,形成区域经济与社会网络。
例如前面谈及的欧洲区域管理组织(Euregio Egrensis)有160多个成员,都是来自三方不同的利益集团,如各级地方政府、经济,社会,科学、企业和协会团体。所有成员与承担区域管理的组织形成一种紧密联系的网络。具体的结构可以概述如下:
(1)联合主席团。联合主席团成员共9人,每
州分配3个代表。这3个代表来自各州工作小组负责人,专职业务办公室负责人以及助手一人。联合主席团主席实行轮执制,在州工作小组负责人中产生。该专职办公室配备有4―5名的科技人员以及2名秘书,并按合作领域分有4个功能部:1)经济、交通、基础设施、劳动市场;2)环境与生态保护;3)休闲、疗养与旅游基础设施;4)文化,青少年和体育。专职办公室的4个功能部与本州相关区域的主管部门产生联系,负责落实、监督合作项目的执行情况,并负责对相关问题展开技术性的探讨、咨询和信息交流。跨区域工作圈。专职办公室负责调控本州的工作圈的同时,与其他州的专职办公室协调跨区域或跨国问题,即形成跨区域工作圈。通过以上的组织结构,组织成庞大的区域管理网络。运行表明这种区域管理的组织形式不仅特别有效率而且投人特别少。主席团每季度只开一次会,区域管理在联合会主席团的轮值主席的领导下讨论规划、在建项目、远景项目以及项目的实施措施计划等。这个组织成立4年来已经成功地实施了近一百个合作项目。
四、德国区域管理方法值得借鉴之处
(一)值得借鉴之处
1.确定跨区域管理的权限,避免权限交叉。由于区域管理的区域是跨行政区划的,因此要避免区域管理的任务域与项目和行政区域管理与部门行业管理相冲突,这要求区域管理的任务域和具有综合性和“横向导向性”的特征。横向导向性的任务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与现行体制的权限及任务域相交叉或冲突。因此区域管理项目的性质应该是跨区域的和公益性的。
2.职能域的确定。区域管理的区域导向与区域构造的功能是通过区域管理的职能域来运作的,当区域管理的职能域被确定之后,事实上也就明确了区域管理的功能和任务。确定职能域是区域管理的基础工作,在一个跨区域的合作中,要避免在合作各方中出现职能重复的现象,职能重复使区域合作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重复建设和雷同建设的隐患。只有解决了以各方优势资源为内涵的职能的联合问题,区域管理才能着手拟定任务、目标和战略,组织讨论,实施和执行。
3.网络式的组织结构。德国区域管理组织系统的结构有两个特别显著的特点,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行政管理体系与公共资源体系;二是整合各利益集团形成一个区域管理的网络。概括来说,有如下几点值得借鉴:(1)大型的区域管理并非区域管理专职组织能够独立承担,而是利用了网络,形成了一个区域管理的网络系统。(2)以现有的机构为主体,利用现有的组织系统实施区域管理的运作。德国的规划协会、地方联合会长期承担国家、公共和地方的具体规划编制任务,已经形成了了多层次(由州到县级)、涉及面很广的规划体系;(3)区域管理并没有依赖行政权威,而是通过协调、、以及斡旋人的方法来解决冲突问题。(4)区域管理组织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实体,这和区域管理往往要通过项目管理起作用不无关系。
4.区域管理组织形式。对于中小型区域合作的管理一般是项目管理,可以因地制宜,采取多种不同所有制的、登记注册的形式,这样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对于大型的区域管理项目,由于涉及面广,并已成为各州政府的区域合作的中心工作,实际上是在州政府的领导下,利用了行政管理渠道与社会组织参与的区域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专职业务办公室采取什么组织形式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5.对区域管理人员的要求。区域管理对管理者除了要求很高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求有很高的品格、很宽的职能权限,采用“精兵”的人员结构,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同时具有更高的革新和创新能力,熟悉区域的关键性决策的主体和个人;具有对冲突协调和调和一致的引导能力,能够支配更高的工作时间弹性和强度;具有和各级政府专门委员会和私营经济体共同工作和交往的能力,能够突破传统的、因循守旧和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的能力,能够充分地利用区域各种资源的能力。
(二)关于区域管理若干实施步骤的建议
1.跨区域管理应采取渐进稳步发展的策略。德国区域管理理论虽然形成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跨区域管理的实践可以追溯到六七十年代就开始的规划区规划管理。我国的跨区域管理应从容易程度着手,例如先从项目管理、实施管理开始,逐步积累经验。
2.跨区域管理不同于行政区管理也不同于均质区域的管理,因此需要跨区域协作的各方和各利益集团有很强的合作意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各方的主观能动性。
3.关于区域管理的约束力和协调力应引入协调工具和冲突管理的工具,这是由区域管理对象所涉及的当事人具有同等权利这一本质所决定的。
4.建议国家和省级政府重视区域管理在我国跨区域合作活动中的地位,委托区域管理组织研究编制跨区域性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直至区域性的基础设施项目的管理,评估、监督地方项目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的强度以及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情况等。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理论研究 理论基础
区域旅游合作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是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态势,因此加强旅游区域合作是实现资源、市场互补,谋求共同发展,是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将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博弈论、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引入区域旅游研究体系,论述了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理论基础,为系统研究区域旅游合作问题构建理论框架。
一、比较优势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得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从单个区域的角度看,区域分工表现为区域生产专业化,一个或几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商品,或某一类商品甚至是商品的某一部分,另外,通过区际交换来实现专业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和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需求,从而扩大区域的生产能力,增进区域利益。
2.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旅游合作
一个旅游区在一定区域内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旅游资源本身的比较优势,这是进行区域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旅游资源是多种属性和特征的复合体,其比较优势是针对旅游资源具体的属性和特征而言的,在区域间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区域旅游资源可能在某些属性和特征上具有优势,而在其他的属性和特征方面则可能处于劣势;二是区位条件的比较优势。区位条件包括交通区位条件和客源区位条件,它影响区域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向旅游产品优势的转化。交通区位条件即区域的通达性和距离交通干线的远近,它可以加速也可抑制区域旅游资源比较优势向产品优势的转化。客源区位条件即距离大中城市和旅游热点区域的远近,客源区位条件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价值具有直接的影响,由于空间距离的摩擦作用,靠近客源市场的旅游资源,即便等级相对较低,也往往优先得到开发;三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根据相近相似原理,即两个物体离得越近,它们的性质就越相似。相邻的区域在旅游资源的结构、类型和等级等方面往往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因此,旅游业发展快的区域将抢先占据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处于有利的地位,发展慢的区域则将失去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而处于不利的位置。
差异性的旅游产品会形成互补,互补型的产品可以使区域之间共享游客市场,而同类旅游产品则形成替代性,替代型的产品会造成游客的分流或完全转移。如果各地旅游产品雷同,必然导致客源的激烈竞争和旅游项目的近距离重复开发建设。这就要求旅游开发主体在旅游区的开发过程中,站在统筹区域内各大旅游区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将待开发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和发展前景放在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科学的评估,对比区位相邻、资源状况相近的各个旅游区,做到“知己知彼”,在“己”与“彼”的对比分析,找出本旅游区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开发出差异化、特色化明显的产品,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
二、竞争优势理论
1.竞争优势理论
20世纪90年代初,迈克尔・波特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革命性地提出竞争优势的概念该理论认为一国特定的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该产业的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公司战略、结构与竞争、相关产业与辅助产业、机遇与政府行为六个要素的组合与相互作用过程。其中前四个要素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他们构成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国家菱形”。
波特认为自然资源禀赋差异是潜在的比较优势,表现的是各国在资源禀赋上的有利地位;而竞争优势则是各国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现实态势,它是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拥有比较优势未必就有竞争优势,它是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拥有比较优势未必就有竞争优势,而只是获得竞争优势才能最终实现国际分工利益。
2.竞争优势理论与区域旅游合作
基于旅游资源禀赋差异的比较优势是一种静态竞争力,随着国际、国内旅游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基于单个区域的资源比较优势的地域分工理论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依据竞争优势理论,要增强区域旅游业的竞争力,必须由政府搭建平台,将区域间的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企业进行联合,改变产品开发雷同的局面,改变各自分割市场的局面,消除旅游企业经营的地域壁垒,实现旅游资源统筹开发、旅游客源市场共享、旅游企业联合经营,提高区域旅游产品整体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1+1>2”的系统效应,实现基于资源比较优势的静态竞争力向区域旅游业动态竞争力的转化,从而形成区域旅游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三、博弈分析
1.博弈论
博弈即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博弈论在一切带有相互竞争与合作的事件中出现。博弈论分析有两条基本交涉:第一是理性,博弈论假设参与者关心的是使他们自己的收益最大化;第二是共识,即不仅所有的参与者是理性的,而且所有的参与者知道其他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所有的参与者都知道所有的参与者知道其他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如此类推。从是否能够达成并执行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这一角度而言,博弈可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二者的根本区别是:非合作博弈是建立在“个人理性”(即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基础之上的;合作博弈是建立在“集体理性”(即以集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基础之上的。
2.合作还是不合作――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模型是博弈论中的经典范例。“囚徒困境”的表述如下:甲乙两个罪犯因为一桩罪行被捕,警方缺少充分的证据来对他们定罪,因此需要他们彼此提供证词。警方让甲乙处于不同的房间以防止他们彼此交流。警方告诉他们:如果两个人坦白,各自判三年徒刑;如果两个人都抵赖,各自判一年徒刑;如果一个人坦白另一个人抵赖,抵赖者判六年,坦白者释放。在这个博弈模型中,每个罪犯都有两种策略:坦白或抵赖。因为两个罪犯都是理性人,他们的目标都是要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不管乙是否坦白,甲的最优战略是坦白;同样,不管甲是否坦白,乙的最优战略也是坦白。事实上,在该博弈中,两个罪犯总体的最好结果是双方都选择不坦白,各判一年,由于个体的理性导致双方最终得益比可能得到的少,这就是“囚徒”的“困境”。
“囚徒困境”问题揭示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深刻矛盾:个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将损害集体的利益;单纯追求“个人理性”最终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最大利益,“囚徒困境”模型中,双方选择最优策略时都各自采取了对自己而言是最优的策略,局中人的唯一目标是要实现个人的最大利益,然而到头来却害了自己,得到了对个人而言也是不利的结果;避免“囚徒困境”应当由竞争转向竞争-合作,个人应当由单纯追求“个人理性”与对手竞争到底转向与竞争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
3.合作博弈与区域旅游合作
假定参与区域旅游活动博弈的地区有两个:a和b,且具有某方面的互补性,a和b在同一市场上销售相同旅游产品。假设他们以价格进行竞争,如果b不降价,则a降价显然有利可图;而如果b降价,则a也得降价,否则他将失去市场份额,损失很大。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博弈的结果将会是:“降价――降价”,虽然双方合作即都不降价的回报要大于降价的情况,但在这种博弈结构和激励机制下,这个帕累托的改进过程无法实现。
由于潜在旅游者旅游意识的变化,a和b两地区的产品开始具有互补性,如果双方合作开发新旅游产品,各自回报都很大。如果双方不合作,双方都没有收益;如果a选择参与合作,而b不参与,那么b不投资不收益,其回报仍为零,而a由于缺乏合作者支持其先期投入损失,所以回报小于零。可见,合作双方是有利的,而风险在于:如果对方不合作,将导致前期投资损失。那么,只要博弈一方能确信对方存在较强的合作意愿,帕累托改进是可以实现的。
因此在区域旅游合作中,如果合作各方选择相互合作,共享旅游信息和资源,不仅可以减少旅游资源的浪费,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大旅游市场,为合作参与方都带来收益,形成“多方共赢”;如果一方选择合作,另一方选择竞争,合作方将投入相当大的成本,如开辟新的旅游线路、拓展新的旅游市场等,但竞争方易出现“搭便车”的行为,从而使得相互之间的关系极不稳定;如果双方都选择竞争,在原有旅游市场上争夺客源,相互打“价格战”,所获得的收益不及选择合作战略所带来的收益。
四、集体行动的困境
1.集体行动的困境
美国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提出了个人理性不是实现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的观点,其原因是理性的个人在实现集体目标时往往具有搭便车的动机。他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利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依据奥尔森的观点,集团的共同利益实际上可以等同或类似一种公共物品,任何公共物品都具有供应的相联性与排他的不可能性两个特性。公共物品的两个特点决定了集团成员在公共物品的消费和供给上存在搭便车的动机,即个人不为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给承担任何成本也能为自己带来收益,因为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排斥不承担成本者的消费。
2.集体行动的困境与区域旅游合作
在旅游区域合作中,通过区域合作而实现的共同利益对于合作的各方来讲就相当于一种公共产品,对于合作的各方来讲,基于个人理性和利益最大化的驱使,每一方都希望他人对旅游区域合作做出贡献,自己免费享受合作带来的成果。这种偷懒的动机和机会主义的诱惑,导致合作各方均认为需要通过旅游资源整合、客源市场共享、企业合作等方式推动合作向纵深发展,但在实际的推进过程中,对旅游合作的参与或参与积极性不高,合作仅仅停留在“宣言”和“协议”上,没有具体的实质性的举措和行动。
要使区域旅游各合作方为了区域内的共同利益形成同舟共济的合作局面,为集体利益做贡献,就必须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促使行动个体与集团的目标函数逐渐趋于一致,这需要建立起区域旅游合作的监督和协调机制。通过制定章程,依法签订各种合作协议来保证合作行为;发挥旅游行业协调组织的协调作用,实施旅游行业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内部协调、内部监督。规定合作的权利与义务,约束参加合作各方的行为,在进行内外事务决策时,按照机会均等、利益分享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对为全局利益做出牺牲的,给予利益补偿;对违反区域旅游合作规则的行为追究责任。
参考文献:
[1]丁四保 王保成:区域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孙久文 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4](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5](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2006
[6](美)库恩:博弈论经典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张 梦: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理论与实证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改革开放以来,会计学在我国社会学科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要求我国不断提高对会计学的重视程度并且重点制定有效的会计学战略方针。本文就现阶段我国会计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并基于我国对会计学发展的战略方针对其基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可行的措施。
一、会计基础理论概念及特点
会计基础理论概念
会计基础理论主要分为两类。第一则是对会计科学和会计学科的研究。会计科学形成于十九世纪工业革命时期,对于工业产业带动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对世界范围内对经济财务支出的预算和决算都更加严格,为此,会计学作为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预算、决算的一门科学而诞生。会计学科则主要是通过讲述会计基础学和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的课程为会计科学做出的准备工作[1]。
会计基础理论特点
客观性。会计基础理论通过对客观存在与会计科学相关的各项事物的阐述,进而揭示会计事物的发展过程本质和规律。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会计部门的相关决策提出宝贵意见[2]。
相对稳定性。会计科学和会计学科的稳定发展是将会计基础理论应用到会计实践工作的必要条件。由于会计基础理论是在会计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完善的,因此对于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会计客观环境,会计的基础理论也是相对稳定的。
系统性。会计基础理论作为会计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改善国家经济环境和细化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对于会计基础理论形成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其完整性和系统性都是不可缺少的[3]。
二、会计基础理论发展完善后的内容与功能
2011年7月4日颁布的《“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纲要》中高度指出,需要把包括会计科学在内的相关科学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中来。可以看出,不断完善和发展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对于指导各项社会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4]。
(一)会计基础理论内容
一般性基础理论。一般性会计基础理论是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会计基础理论。主要包含了会计系统、本质对象和职能等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通过完善会计基础理论中的各项环节使会计基础理论更加具备系统性,从而更好地应用到不同的社会对象中,使得社会生产的各项职能都有所提高,通过相互配合和促进来加强会计基础理论对生产领域和科学的指导作用。
管理基础理论。会计基础理论在发挥其竞技作用的同时,对政府及社会各个生产企业和部门的财政管理又具有较强的管理作用。这使得会计的管理基础理论在会计基础理论的行程中具备了重要的地位。会计管理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了财务的管理、经营理论和会计监督体系理论以及对成本的和利润的运用理论[5]。
(二)会计基础理论功能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及社会生产领域高度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对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和讨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议程。下文重点阐述了在会计基础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功能。
认知功能。随着会计科学不断应用深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计基础理论对于企业发现自身财政状况、提出完备的财政政策和完善自身的经济体制都具有较大的认知作用。通过对会计基础理论的发展和学习,企业可以认识自身经济体制内部在发展过程中的关联。通过定期对自身相关经济事务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析,从而较高的提高其经济效益。
基础功能。会计学作为当代社会的一门重要科学对生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各项环节都具有较大的作用。而会计基础理论作为会计科学的基础,可以高效地指导会计学的研究、建设和发展。会计科学的发展可以通过对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和完善来进行。通过深化会计基础理论使会计科学工作由抽象化专为具体化,有效地促进会计工作的展开和会计科学的发展。
预见功能。可以通过将会计基础理论应用到会计科学的具体实践工作中来发现和指导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领域的发展有重要的预见和指导作用,这体现了会计基础理论的预见功能。应用会计基础理论对一定时期内企业经济效益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发展的良好措施,对企也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更好的预见和指导作用。
三、会计基础理论发展完善的措施
解放思想。目前我国会计工作的重点仍局限在相关会计人员只对自己单位或部门的预算、核算和决算中,往往对于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没有一个全局的考量。这严重阻碍了会计基础理论在社会生产中的指导作用。因此,有关部门决策人员和相关会计工作人员需要解放思想,把完善和发展会计基础理论思想提升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这在完善会计基础理论的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坚持创新。对于已形成的会计基础理论在完善的同时还需要挖掘和完善自己身的创新能力,坚持创新理念,使现有的会计基础理论不断融入新的血液来促进和指导社会各个学科的发展。
加强财务管理团队的素质基础。有关部门需要结合目前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时效特征进行必要的理念宣传活动布置,争取将会计相关监督和服务创新功效发展到极致状态根据目前会计职员的专业技能训练标准分析,其在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和部门预算、纳税申报等流程中必须稳固良好的疏通、协调角色地位。具体措施包括:定期举办会计基础知识的讲座会谈和内部业务实践活动,必要时可以布置机制范围内部的人员素质竞赛项目,尽量提升职员的专业素养品位,拓宽其在实际应用问题上的处理能力范围。
强化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的控制实效地位。财政监管以及相关审计单位必须主动贯彻本职务范围内部的基础思想指导工作,广泛应用不定期抽查手段对必要部门的会计核算业务和经济处理不合规则的问题进行排查,并实现全面优质化改良。这样能够科学疏导整个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能效,进一步稳固财经纪律,保证主体部门资金的合理应用潜力。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会计基础理论形成和发展背景,对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特点以及功能和理论发展的重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会计基础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以及将会计基础理论应用到生产改革和实践中,对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