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物理光学总结

初中物理光学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物理光学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物理光学总结

初中物理光学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多媒体技术;实验教学

当前社会科技的进步,使得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大家不再陌生,信息化的蓬勃发展也使得以往的教学方法也有所改变,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多媒体教学更有了新的跨越[1]。多媒体教学,将图形文字、影像等加入教学中的方式,许多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反响都不错[2]。这样的教学模式改善了以往的老师亲自板书书写绘画的程式。该文以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为出发点,对多媒体技术普及的实际现象进行了深刻分析。

1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开展教学

1.1实施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室物理学最主要的特别之处就是内容的生动实践性强。其中的大部分专业概念及其规律都是通过试验和观察的实验最终得来的,教师可以将实验的现象及操作过程循环展示给大家是多媒体实验教学的优势之一,还能通过光学、音效等设备的配合使得实验效果更佳。我们以透视成像实验为例,教师可以先将实验的细节及步骤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先展现给学生们,让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更加深刻,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对于透视成像规律的理解也更加明朗[3]。再有,透视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分析是中学物理光学课程中的一大重点,等到学生的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实验过程中的现象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回顾并解释给大家,按顺序找到凸透镜成像的主要因素:焦点、二倍焦距点等。针对物体向焦点移动像会渐渐变大,像距也逐渐变大这样的总结性概念更应在多媒体的课堂中展示给学生并予以强调,让学生理解电路图的分析办法,从而对这一知识点理解更佳。

1.2丰富物理教学内容

中学物理课程中包含很多重要定理、概念,和不同类型复杂的题目,就结合动量理论的质点组问题方面的例题就包含五类以上,还有,很多知识还会出现复杂的图像,复杂的电路图,光学的反射折射现象,磁力学里面质点在磁场的受力图等[4]。如果用以往的教学方法,课堂板书书写绘图,教师不但要有很好的绘图能力,而且这其中也会影响到课程进度,不能让教学成果得到保证,先将教学大纲要点制作成多媒体文件,再适当的依次把文字、图片、影像等展现给学生,这样不仅节约了课堂板书时间,而且还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事实证明,多媒体教学在教学速度和教学内容上都要比以往的教学方式更加优越,在课程时间和教学质量两方面,这种教学方式表现的更为突出。

2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1重视实验操作

中学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来发现并总结物理定律,实验还能够端正中学生的科学研究态度,所以,真实的实验室是不能被完全取代的,因为受当前技术的制约多媒体实验和真实实验之间还有一定距离,多媒体实验也严重影响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多媒体教学可以针对学校在实际中不能满足需求的实验进行[5]。一些简单或者环境允许的教学实验还是应该让学生多动手操作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对物理现象及实验中的产生的规律有更为准确的认识及理解。

2.2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

实际学习中,如果现成的资源太多会让学生产生惰性心理,认真研究及思考问题的态度会受到影响,主动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这样去接受多媒体带来的资源,学生被动的学习,缺少兴趣及思考的主动性,长此以往下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以后处理复杂实物的能力也将会大打折扣。

3结束语

在中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尤其在物理教学的应用中,随着新型教学手段的出现,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已很明显,受当前技术限制,计算机模拟的实验效果还不够完美。相信以后,教学实验的效果肯定会更真实,让大家体验多方位的物理实验效果,使得高教学质量更有保障,教学大纲的任务也更出色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美]加涅.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教学设计[M].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8.

[2] Robert J Beichner,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a US physics education group, 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bingdon: Aug2006

[3]高守宝.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4.

初中物理光学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活现象 实验演示 科学探究

初中物理是物理的入门学科,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能用知识解释自然中的现象,理解其中的物理规律。但是学生们的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不能全面的把握和分析问题,总结规律。针对这样的状况,物理教学中催生出了两种物理教学方法:利用生活现象解释物理规律、利用物理实验证实物理规律。这两种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同等重要,对于学生正确理解物理知识和掌握规律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天的社会,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非常需要创造性的人才。为了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要求通过教学,学生能够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伴随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理念的教科书和教学方法的探讨不断出现。随手打开一些物理新教材,各种物理实验的内容就会映入眼帘,实验演示、利用实验探究成为了人们探究物理知识的重要内容。不少教师在进行物理课教学时,喜欢以实验来开始教学,认为物理实验就是物理探究,没有实验,探究就不会落实到位。这样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认为,探究非一定实验不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现象同样可以探究,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正视探究,理解探究的本质,将物理教学与生活现象相融合,是新课程物理教学的精神实质,因此,我们也应重视利用生活现象搞好物理教学。

一、不和谐的“音符”

有一本教材,在物质的三态这一节,开篇开始有一个活动:加热冰,观察冰熔化过程中的变化,将水的不同状态下形状、体积填在表格中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设计,按照逻辑上来判断的话,无可厚非,也可以说符合探究的基本过程,但真的这样进行教学的话,学生会觉得无趣,教学的时间会延迟,教学的效果不一定理想。通过实验得出水不同状态的形状和体积的结论对于水的三态的理解认识有多少作用,值得商榷。这个实验探究有必要吗?我们认为完全可以省略。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知识,从小就知道水有三种状态。完全可以从生活出发,日常喝的水是液态的、冰川是固态的、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气态的引出物质三态的知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提出探究的问题:水的三态有何特点,形状和体积有何特点来解决问题,同时引出其它物质的三态。这难道不是一种可以采用的探究方法吗?从提出问题开始到解决问题,到学生学习联系实际进行探究解决问题,时间很快。这样讲解,即可缩短教学时间,同样可以保证教学效果。

冰的熔化实验设计的实质可能是为了突出科学探究的地位,但是单纯的物理演示实验是科学探究吗?科学探究必须要有实验来证实吗?我觉得值得商榷。因为有的知识完全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加以解释的。

苏科版初二物理光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束手电筒或激光笔的光照射到平面镜上,用光屏接受到光斑,改变入射光束照射到平面镜的角度,观察光斑位置的变化。

这个实验能够从光斑位置的变化上证实光的反射定律,但是实验的效果不佳。手电筒或者激光器发出的光从空气射到平面镜上的光路及反射的光路不能被学生直接观测到;再用一个光屏去接受光斑,学生不能单独完成实验;接受到的光斑有一定的大小,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时难度较大。实验费时较长,不易控制。这个实验是否完全需要?我看不是。因为这样的知识,完全可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加以解释。如用手电筒照射水面时看到的现象,通过动画可以直接观测到。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这样来描述科学探究:不同性质的问题提示我们进行不同的科学探究。有些探究要对物体、生命体和事件进行观察和描述,有些涉及到标本的收集,有些要做实验,有些要收集更多的信息,有些涉及到模型的制作。由此可见:科学的探究不只是单纯的物理实验,物理实验只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手段。通过物理实验可以收集到具体的实验数据,数据的结果只是给我们解释问题提供了证据。

初中的学生有了对事物和规律的理解力,具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教学要尊重这一事实。学生的能力提高也是一个过程,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生活中的现象开展教学,让学生对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思考推理,归纳出结论从而获得概念的方法也是科学的探究。实验演示的方法当然不可或缺,但两者正确的结合才会推动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不平衡的教学

液化这一节,某教材从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开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烧瓶,通过一个金属盘观察水滴的出现。总结出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从而解释雨的形成。这样一个实验有必要做吗?实验效果如何?

一般,进行该节教学在秋初,温度不高,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就可以看见瓶口处的“白汽”,液化现象已经形成,再用金属盘制造雨不能说明雨的形成。该实验效果不好。

生活中液化的现象很多,完全可列举一些现象加以说明。如:冰棒外的包装纸外有小水珠,走进空调房间眼镜会模糊等。再有这些现象解释雨的形成,效果更为直接。

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实验,是一个演示实验,其实验设计的实质可能是通过建立一定的物理模型来解释和说明问题。实验设计的思想是正确的,但这个知识是否有建立模型的必要笔者不知是否考虑过?因为该实验完全可以进行间接解释,没有必要直接采用实验去验证。

物理的演示实验,大多是构建物理模型,通过该模型得到物理数据,通过精确的分析综合的办法得到结论。这是探究的一种方式,它适合在一些定量的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平时的物理概念性教学大都是定性的研究物理现象,得到一些初步的物理知识,所以利用生活中现象来进行教学是可行的。

上述内容说明,目前实验演示的教学有些已在认识上超过了生活中的现象教学,并且利用新兴的探究实验理论造成了实验重要的假象。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两者的关系。物理来自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生活的现象隐含物理知识,需要多种手段来研究。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解释物理现象和通过实验研究物理现象,获取知识,两者不可偏颇。

参考文献:

[1]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178.

初中物理光学总结范文第3篇

创意:磁体周围的磁场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想象而又确实存在的抽象的物质,因此,做好这个演示实验,将对帮助学生建立磁场概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实验的通常做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将条形或马蹄形磁铁放在玻璃板的下方,然后再把碎铁屑均匀地洒在玻璃板上面,轻轻敲动玻璃板,使碎铁屑显示出相对规则的形状。第二种方法是用小磁针代替碎铁屑,采用类似的方法使小磁针的指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两种实验效果都比较明显,操作也都比较简便,但不足之处是实验现象只能在某个平面上表现出来,缺乏空间立体感。能否让这个实验变得既简便又具有立体感呢?笔者在此基础上对该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

1. 所需实验器材

带有橡皮塞的大试管一支,碎铁屑、透明胶水、条形(马蹄形)磁铁一个。

2. 改进后的实验做法

在大试管中装满透明的胶水,同时向胶水中放入适量的碎铁屑,然后用橡皮塞将其密封。实验时,只需要将试管中的碎铁屑摇匀,然后放在磁铁的周围即可。这个实验效果非常明显,建议物理教师不妨一试。

3. 实验改进后的优点

在改进的实验中充分利用了胶水的粘滞系数大的特点,所以当把大试管放在磁体周围时碎铁屑可以较长时间悬浮在胶水中,从而将磁体周围的磁场立体地展现出来,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不同颜色的物体表面对热辐射吸收的本领是否相同

创意: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光的色彩”讲到“不同颜色的物体表面对热辐射吸收的本领不同,其中黑色物体表面对热辐射吸收的本领最强,而白色物体表面对热辐射吸收的本领最弱”。虽然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对该知识点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如果能够再设计一个简单的小实验进行验证,则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好。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笔者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具体做法如下:

1. 所需实验器材

白色的泡沫板一块、毛笔、墨汁。

2. 实验方法

用毛笔在白色的泡沫板上写几个大字,例如“我爱学习物理”等,然后将泡沫板放在阳光下暴晒,并将有字的那一面正对太阳光,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白色泡沫板上沾有墨迹的部分明显凹陷下去,而且边缘非常整齐、光滑。

3. 该实验的优点

因为泡沫板的熔点较低,而沾有墨迹的部分将比其余部分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会被熔化。这个实验不仅效果明显、具有说服力,而且非常简单容易操作。

三、“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演示实验的改进

创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做好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是使学生归纳、总结及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关键。教材中利用两个相同的棋子和玻璃板设计的演示实验,虽简便易行,但缺点是棋子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清晰度较差,实验效果不甚理想。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探索与实践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1. 所需实验器材

一块平面镜、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光具座。

2. 改进后的实验做法

将平面镜通过塑料支撑架固定在光具座中间,蜡烛分别固定在平面镜两侧的滑块上。

3. 实验改进后的优点

(1)可以借助实验室已有资源,把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改进为学生分组实验,符合初中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锻炼了学生动手的操作能力,其效果要比“教师演示,学生看”更好,同时也使学生对光具座有一些初步了解,为以后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教学埋下伏笔。

(2)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学生不仅可以从正面观察到蜡烛的像,还可以从侧面通过光具座上的刻度尺直接观察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获得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相关知识。另外利用该装置还可以进行一些其他简单的探究,如物、像向平面镜移动的距离始终相等。

(3)改进前的实验方法是把玻璃竖直地卡在厚木板的中央,而由于挖制木槽时工艺要求较高,同时对实验条件要求严格,玻璃稍微倾斜或晃动都会改变虚像的位置,影响实验效果。但如果在光具座上进行该实验,则可直接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资源,从而降低实验准备的难度,并且因为光具座的整体协调性好,即使倾斜一些对实验效果影响也是不大的。

四、“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课后小实验的改进

创意:在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83页的“WWW”习题中有一个小实验:在矿泉水瓶的三个不同高度处分别扎一小孔,观察水流在水平方向喷射的距离,以此验证“深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这一结论。虽然该实验器材随手可得、简便易行,但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水流下落的高度相同(或水流在水平方向运动时间相同)。因此,笔者在演示该实验时做了一点改进,具体做法如下:

1. 所需实验器材

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带有三个铁夹的铁架台、三块长方形玻璃板。

2. 改进后的实验做法

用铁夹分别把三块玻璃板固定在铁架台上,调整玻璃板的位置,使矿泉水瓶的上、中、下三个小孔分别与相应玻璃板的竖直高度相同。

3. 实验改进后的优点

实验中只有液体内部的深度发生变化,充分体现了控制变量的思想,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吻合,有利于学生准确、迅速地得到结论,避免其他因素对学生思维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