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音乐课堂小结

小学音乐课堂小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音乐课堂小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音乐课堂小结

小学音乐课堂小结范文第1篇

旋律、节奏、音色、和声是音乐的四大基本要素,而其中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儿童的音乐教育应先从节奏教学开始。”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其音乐节奏感,并训练好节奏是学好音乐的前提与基础。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曾或多或少的将节奏训练作为教学内容纳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但那也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并没有真正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系统性节奏感的训练。因此,学生上了几年的音乐课后,还是不能准确的拍击出一条完整的节奏,更不能准确地唱好一首歌曲。由此我开始思索:要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首先要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内心音乐节奏感。而内心音乐节奏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和建立起来的,它需要通过较长时间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才有成效。于是,我决定将"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作为我的第一项课题研究。再根据"音乐教育的关键期是幼儿时期"、"音乐教育越早越有效"等观点,我又将研究对象确定在小学低段,通过内心节奏感的培养,使学生从小就开始在生理运动器官和思维之间构成一种自由的转换和密切联系的媒介,以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提高儿童的音乐素质。于是,在2010年我申报了省级音乐课题《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研究》。在近两年时间内,我带领课题小组的老师们系统地学习音乐教学理论知识,以音乐课堂为主要研究基地,大胆进行教学实验和改革,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并为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节奏感积累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倾听生活中的声音,感知节奏。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节奏感与听觉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首先应让学生掌握用听的方法来探索节奏的本领。大自然中有很多丰富奥妙的声音,如火车长鸣,百鸟欢唱,狂风吼叫,雷雨交加......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出来并将其带进音乐课堂,让学生仔细聆听,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声音变化的规律性。如快、慢、轻、重及清脆、沉重、轻柔、悲愤等等。当学生们已经倾听和认知大量声音后,再告之这些有规律的声音便是节奏。再如:张老师设计的一年级《快乐的一天》一课中,她将一位一年级小学生从清晨闹钟闹醒-听着鸟儿叫上学-认真上课-课间玩打手枪的游戏-晚上安静睡五个场景作为整节课的教学主题,在不同场景中都设计一种不同的节奏型,并运用不同的游戏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激趣,效果又明显。而在张珂琦老师设计的另一节一年级《有趣的节奏》一课中,她首先播放了一段音乐,请学生们认真倾听。在音乐中能听到很多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的叫-认真声,如:小鸟叫、青蛙叫、小羊叫、母鸡叫、小狗叫、知了叫......对于孩子们来说,从音乐中辨别动物的叫声并不难,但他们对节奏并不太了解。于是张老师引导他们模仿并体会每种动物的叫声,感知其节奏,同时采取了小组进行比赛的形式来让学生们体验。渐渐地,他们对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张老师又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节奏并模仿出来,这时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全班的学生都积极、大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多次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借助与孩子们生活中紧密相关的事物来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是最真实、最直观、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借助肢体语言,体验节奏。

肢体语言就是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的一种方式。依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如能将其恰当地运用到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并借助它们让学生表现和体验节奏,便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本文由收集整理的节奏感。柯达伊的教学法中正是采用变化多样的肢体语言在音乐声中引导学生做各种不同的游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提高学生音乐感悟力、音乐表现力。

(一) 声势

"声势"是用最简单身体动作的声音进行的节奏组合活动,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动作节奏训练活动之一。最基本的动作是:跺脚、拍腿、拍手和捻指。"声势"可以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和对不同音色的感受,训练学生准确的听觉、敏捷的反应、记忆力和节奏的句式感。如:我在执教研讨课《奇妙的音乐》一课中,就充分利用声势来引导学生辨别拍号和体验音的长短。我们知道,辨别拍号的关键是对音的强弱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听辨出强拍与弱拍。一年级学生主要学会辨别2/4拍、3/4拍。课中,我没有对学生进行枯燥的基本拍号乐理知识的灌输,而是引导孩子们听到强拍双手击掌,弱拍时轻轻拍击左手掌;遇到弱拍休止时,则可以采用摊掌或握拳来表示。当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强弱规律后,我先组合节奏句式让学生拍奏出来,然后学生分小组组合后再练习拍击。等到学生熟练掌握后,我出示《两只老虎》的歌曲用柯达伊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边视唱边做柯达伊手势,以此来加强学生节奏感和音准的练习。当遇到休止符时,我让学生自己设计不同的动作来区分,有的学生握拳,有时学生摊掌,还有的学生双手在胸前搭成小屋状。这种用相应的声势动作来表示节奏中的不同时值的反复练习,会逐渐使节奏符号、声势与相应时值之间建立稳定的认知联系、形成记忆。有助于帮助学生体验音的长短、建立节奏感觉、掌握节奏准确。以上的两种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也逐渐成为我们引导学生听辨音乐拍号和体验音的长短的固定使用法。

(二) 律动

律动是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它对学生节奏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音乐课堂中创设条件,让学生能运用各种身体动作来体会音乐,增强其节奏感。在一、二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有意识的让学生体会音乐延续、终止及快慢强弱,然后给学生欣赏一些节奏感较强的乐曲,启发、引导他们根据音乐设计动作。学生们根据节奏发挥想象:听到进行曲节奏的音乐模仿军人走正步,听到轻柔的乐曲就学小鸟飞等等。在节奏音乐活动中,孩子善于用肢体语言来体验节奏,我就让他们来个"全身"总动员:头、肩、腰、口、手、脚都活动起来。这样的节奏练习,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中,他们经过本身肢体动作的表演,不但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并且表现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培养。

当然,肢体语言还包括指挥、舞蹈、表演等等,只要我们做个教学中的有心人,合理、恰当的将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课堂之中,必定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三、运用打击乐器,强化节奏训练

打击乐器是通过敲击而发出声响的乐器,它演奏起来清脆、响亮,各具特色,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运用打击乐器对学生进行节奏练习。一年级,我们根据每节课教学设计内容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去认识一到两种打击乐器,并了解乐器的节奏特点,学习演奏方法,指导学生用它来进行节奏训练。二年级,当学生能够熟练的使用打击乐器时,我们便鼓励学生去寻找生活中常见的、能发出声音的、与自己熟悉的乐器音色、音质相同的物品来自制乐器。矿泉水瓶或易拉罐装小石子或豆子替代沙锤;一串金属小调羹用丝线串在一起替代串铃;用饼干盒替代小鼓;金属调羹敲击瓷碗充当"碰铃"......形状各异地打击乐器在这些废旧物品中应用而生。课堂中,孩子们拿出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随着悦耳的伴奏声,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编配出打击乐伴奏曲。体验成功后,学生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探索奇妙的音色与节奏之中,并大胆主动参与演奏活动之中。这种民主、开放式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节奏感,更激发了学生创造欲望与积极性,为孩子们打开了另一片音乐新天地。

小学音乐课堂小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节奏训练

在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利于提升校学生的艺术气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节奏是音乐的基础,是构成音乐的骨架。分析和研究节奏训练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意义

节奏是学习音乐前提和基础,学生了解和掌握了节奏,有助于对音乐旋律和节拍的学习和理解,有利于深化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小学是学生受教育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开展音乐教学,尤其是开展节奏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艺术气质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要进行基础的教育,在音乐教育中节奏训练就是最基础的教学内容,节奏训练有助于学生掌握牢固的音乐基础知识,有利于后期音乐教学的进行和开展。

其次,节奏训练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可以使学生用心感受音乐的旋律和韵味,进而提高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加强节奏训练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传统的师范教学对学生而言十分枯燥,教师只是通过播放音乐,带领示范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很多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不强,自然对于音乐的领悟十分有限。

节奏训练是影响音乐教学的主要因素,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善于利用节奏教学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小学生比较好动,好奇心较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有效的采取节奏训练的方式,采用合理的节奏授课的方式,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语言让学生感受节奏

人类的语言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语言是生动形象的,语言也是富有节奏的,因此,教师要利用语言的节奏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节奏的训练。语言节奏训练主要是通过说话练习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掌握说话的是节奏和旋律。通过加强语言节奏训练,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的试唱问题,还有助于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结合语言的节奏,如短语、词组、简单句,让学生结合语言做出一些动作,鼓励学生边诵读、唱、跳、拍掌及跺脚,进而提升小学生对节奏的认识。

(二)以游戏的形式开展节奏训练

小学生由于年龄及性格特点,很多学生好奇心较强,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规律,多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节奏训练的质量。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奥尔夫教学法,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教师播放一段节奏感极强的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节奏做出动作,或摆动身体、或拍手跺脚等,还可以让学生排好队,进行前后踏步等。这种类似游戏的节奏训练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训练的同时还可以运动,促进身体的发育,这是一举两得教学方式。小W生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了解节奏的含义,小学音乐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身心特征,将节奏训练与游戏紧密结合,进而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三)通过打击乐器教学,培养学生的节奏掌握能力

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将打击乐器引进音乐课堂,打击乐器是有效展现节奏的一种乐器,而且旋律节奏较强,声音清脆,小学生容易接受,学习起来也相对简单。打击乐器声音响亮,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师在进行打击乐器教学时,学生会被教师的表演和教学环节吸引,进而关注节奏训练的内容。教师通过使用三角铁、双响、沙球、快板等打击乐器的展示,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示范后鼓励学生演奏打击乐器,学生按照打击乐谱加强练习,通过训练学生可以实实在在的感知节奏。其次,音乐合奏也是一种有效促进节奏训练的方法。

(四)结合生活现象加深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握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节奏的存在,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跑步、呼吸、舞蹈等等,都与节奏有关,教师要有效利用生活中含有节奏的元素,加深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掌握。小学生天性好动,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动起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是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开展节奏训练,如语言节奏教学、游戏节奏教学、打击乐器教学,最后将生活与教学紧密结合,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进而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课堂小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     小学,音乐课堂:节奏教学

节奏不仅代表了音乐作品的灵魂和生命,更体现出了不同音乐作品中蕴含的风格和思想。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时,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可以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音乐知识,学生也会对音乐产生更多维的认识,最终为他们今后继续深入学习音乐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开展合理的音乐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音乐时感到轻松,让学生对曲目中的乐理知识进行快速掌握,同时也能让学生从简单的听歌、唱歌学习过渡到分析音乐作品中的旋律、感悟音乐作品中的内涵,让学生的创造力、艺术素养以及思维能力都能够得到快速的提升。

一、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节奏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

不同的时期对小学音乐课程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最初教师只需要教会学生掌握基础乐理知识,之后教师的教学重心逐渐转变为唱歌教学,而现阶段的音乐教学则更加重视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以及音乐技能。[1]教学目标的不断改变,反映出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节奏是一项最基本的音乐技能,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时,通过节奏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技能,从而让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实现。在对小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形式,例如互动教学、合作教学等,这些不同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节奏学习充满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利于他们快速掌握知识。并且不断训练学生的节奏感,能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从而使其对作曲者想要表达的音乐情感产生深层次的理解。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有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很多小学生都非常喜爱音乐,但大部分学生对音乐中最基本的乐理知识却一概不知,这些学生通常只是单纯地喜欢唱歌,而对音乐课堂一点也不感兴趣。并且,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喜欢带领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忽略了学生音乐技能的训练。此外,由于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内容比较枯燥,也导致了学生没有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但是,如果教师为小学生开展节奏教学,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符合小学生年龄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让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提升,帮助学生对音乐中的韵律进行快速掌握。游戏与节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信心。

(三)有利于活跃小学音乐课堂氛围

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课堂枯燥等一直都是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难题。教师如果想顺利达到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目标,那么就必须解决这些教学难题,给学生营造活跃的音乐课堂氛围。节奏训练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因此它能够让课堂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得到显着增强,让那些不敢在课堂上表现自己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例如,教师可以将节奏教学与舞蹈教学相结合,利用小学生比较好动的特点,让他们在舞蹈动作的不断变化中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这种教学方式让小学音乐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活跃,有利于教师开展节奏教学。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节奏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尚小,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思想境界都还没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并且小学生也不具有足够的定力,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他们对比较难以理解的乐理知识难以提起兴趣去学习。[2]而此时,如果教师再运用比较单一的教学形式进行节奏教学,那么学生就会对学习音乐节奏知识产生抵触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厌恶音乐学习的心理。

(二)音乐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当前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么只是单纯地以唱歌教学和欣赏教学为主,没有给学生灌输相应的乐理知识;要么就是在传授给学生音乐基本技能时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没有结合学生理解能力较弱以及学生定力不足的情况。以上两种教学方式都比较单一,并且没有重视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同时也没有按照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极大地影响了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与兴趣。

(三)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较低

在新课程改革之前,大家都没有重视小学音乐教育工作,因此大部分学校也没有组建专业的音乐教师队伍,大部分音乐教师专业素养较低,自身对小学音乐课堂教育中的理论性知识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只是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开展教学,导致课堂不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内容上都缺乏创新。

三、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开展节奏教学的对策

(一)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是当前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很多小学生在进行音乐学习时,只是单纯地欣赏音乐,完全不理会音乐中包含的理论知识,他们认为音乐课就是用来“玩”的。因此,为了改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状态,教师在进行节奏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学生生活与音乐节奏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源自生活”,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学习节奏相关知识的乐趣,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节奏知识,并让他们能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理解比较抽象的音乐节奏。[3]例如,教师在开展与“节拍”相关的音乐节奏教学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咯哒咯哒”的母鸡叫、“嘎嘎”的鸭子叫以及“嗡嗡”的蜜蜂叫等声音,利用这些生动形象的生活场景导入节奏训练,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调动,然后再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节奏与节拍进行比较。在这种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氛围中,让他们由浅及深地学习节奏相关知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节奏的敏感度,还能加深学生对节奏的认识。

(二)利用相关乐器进行辅助教学

乐器不仅是音乐的基础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达音乐节奏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节奏教学时,不能只采用口述教材内容的方式为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充分利用乐器进行辅助教学。不同的乐器能够让学生感知到不同的节奏,利用乐器进行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对音乐节奏产生深刻的记忆,还能让学生对节奏产生不同层面的理解。例如,教师在对《龙咚锵》这首儿歌进行教学时,由于歌曲中的节奏具有简短且有力的特点,因此教师就可以将吉他、手风琴、铁三角等能发出不同音色的乐器结合起来演奏这首歌曲,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乐器声音与教材中的节奏音符之间的关系,在学生掌握了这首歌曲的节奏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玻璃杯、铁筷等物品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指导学生进行有节奏的打击。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节奏相关知识,也能让教师在培养学生节奏感时更具系统性。

(三)结合其他课程进行节奏教学

学生不仅能够从音乐课堂中获取音乐知识,语文、英语、数学课堂中也存在着音乐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将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结合起来开展教学工作。在进行节奏教学时,有机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够让学生挣脱音乐教材的束缚,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学习、思考音乐,有利于学生形成多元化的音乐思维。例如,教师在开展《游子吟》这首歌曲的教学时,由于《游子吟》本身就是出现在语文课程中的一首古诗,因此音乐教师就可以结合语文课程和音乐课程的特点开展节奏教学,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运用语文课程中的朗读技巧对每句歌词进行断句,然后再引导学生在音符的帮助下给歌词划分“四四拍”的节奏,学生通过朗读断句与带有节奏的歌唱,就能更直观地对歌曲的节奏特点产生认识。这种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节奏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完成节奏学习,不仅增添了学习趣味,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为学生组织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起到补充的作用。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通常不具有较强的想象能力和抽象能力,在学习音乐这种艺术类的课程时也就很容易遇到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在开展音乐节奏教学时利用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将书本中的节奏理论知识与自身的实际生活相结合。[4]例如,教师在讲解节奏的基本概念时,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个“听音走路”的游戏,游戏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播放不同的音乐节奏片段,然后引导学生听到较强节奏时快走,听到较弱节奏时则慢走;还可以在进行具体的歌曲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跟节奏拍手”的游戏,告知学生听到某种节奏时需要拍一下手,而听到另一种节奏时需要快速拍两下手。通过这种带有游戏性质的节奏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积极参与到节奏教学之中,还能一直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最终让教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了有效开展小学音乐节奏教学,音乐教师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着手,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内容,从而让小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节奏的学习不仅掌握专业的音乐知识,还能收获成长与快乐。

参考文献

[1]周小静.音乐节奏教学的阶梯式教学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4):51.

[2]冯祥华.对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2):191.

小学音乐课堂小结范文第4篇

艺术实践是音乐类学生展现自我,获得舞台、讲台、社会性活动锻炼,从而提高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把课堂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能力具象化,通过多种表现手段来体现,与社会相联系,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体现自我价值的主要途径。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与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每一位学习音乐特别是音乐表演的学生要想在专业上得到提高,使自己的专业技能与表演能力日臻成熟,就必须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锻炼自己,这是学习音乐表演的共同规则。相信任何一个音乐类院校,包括艺术职业院校的音乐专业,肯定把艺术实践作为重头来抓。至于具体的实践方式和途径,相信不同学校各有不同。

作为一名在艺术职业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师及管理者,应懂得音乐的学科特点,深知音乐技能的获得只有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得到锻炼与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适应社会的需求。音乐的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是教师、学生共同探索、学习、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两大重要环节,缺一不可。如何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发展途径,使音乐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使教师、学生共同提高和进步,从而培养出应用型、应试型的(艺术职业院校由高职与中专两部分组成,多数中专生要参加音乐类高考),适合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小学音乐教育、社会性音乐活动以及更高一级音乐学院所需要的人才。结合当前艺术职业院校的特点与绍兴艺术学校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与艺术实践的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事实证明,这些措施的实施是行之有效的,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一、举办教师音乐会。为了巩固和提高专业技能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扩大艺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特举办教师音乐会。音乐会已于200年第一学期开始举办了5场,且音乐会的表演形式跟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的变化,不仅仅是单纯的独唱与独奏,还融入了很多新的表演元素。如歌剧片段,重唱或表演唱,器乐的演奏形式也丰富多彩,这大大提高了观赏性与艺术性,而且使教师的演唱、演奏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每一位技能课老师都登台表演。当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学任务重,有些教师感觉上台表演压力大,需要统一部分技能课教师的思想认识,让其积极主动、自觉地加入到教师音乐会中来,要让其明白这项措施的实施是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技能课教学,而并非无理给教师加压。

二、开展教师公开课。教师公开课是检验、测评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质量,是教学相长的重要环节。每个学校都有公开课的展示,但要让公开课常态化,而且每位教师都要有公开上课的经历与体验,这对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与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得教学相长,是十分有意义的举措。绍兴艺术学校已从200年第一学期开始开展教师公开课活动,力争把这项活动常态化,办出规格与特色,并长久开展下去。通过前两次公开课教学活动,发现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公开课的公开性和示范性还不够,亟待提高和解决教师完成任务交差的现象。

三、举办学生月末音乐会。为规范教学,提升学生音乐会规格,打造学生音乐会品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学生艺术实践,锻炼学生的演唱、演奏能力。绍兴艺术学校已从200年第一学期开始举办学生月末音乐会,到目前已举办22期,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与提高。音乐会表演形式多样化,有独唱独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表演唱等多种形式,受众面广,专业比较优秀的学生多以独唱独奏出现,专业相对较弱的学生以重唱(奏)、合唱(奏)的形式参与。大大丰富了表演形式,既有观赏性,又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要发动教师精心辅导学生的节目,进一步提升节目质量。

四、全力打造合唱品牌。绍兴艺术学校女子合唱团自2009年成立以来,在校领导和全校音乐教师的鼎力支持、合唱专业教师的精心辅导下,取得了包括世界合唱比赛金奖、浙江省各类合唱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绍兴市级各类合唱比赛金奖和银奖等大小10余项比赛的奖项,为学校乃至绍兴市获得了许多荣誉,已初步具备了品牌效应。合唱课程教学与艺术实践在学校及社会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了进一步提升本校的合唱品牌,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成长,学校将在今后的教学与实践中继续拓宽曲目风格,邀请合唱专家“传经授道”,不遗余力打造和提升女子合唱团品牌。

五、打造精品剧目。艺术学校专业门类比较齐全,有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各专业跨界组合,打造属于自己学校有特色、有风格、有创新的精品剧目十分必要。为满足各类文艺演出及为参加比赛提供精品节目,增加学校的美誉度,进而使教师和学生提升专业水平和实践教学成果,打造若干个音乐、舞蹈、戏曲等精品剧目,如歌剧片段、音乐剧、舞剧片段、群舞独舞、戏曲折子戏、精彩唱段等。也可各专业门类相互渗透、相互合作,如歌伴舞、舞伴歌、戏曲舞蹈结合剧目、戏曲音乐结合剧目等,可开发的潜力很大而且会很出彩。绍兴艺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与实践活动中已积累了多个优秀剧目,并在众多的晚会中经常亮相。只要有好的艺术思维及点子,打造数个新的精品剧目指日可待。

六、声乐与钢琴伴奏结对子制度。为提高学生钢琴伴奏水平,解决长期以来声乐考试钢琴伴奏难解决的难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共同提高、进步,以适应将来从事音乐教学及社会音乐事业的需要,实施钢琴伴奏结对子制度。以每学期期末钢琴考试成绩为依据,第一名和第二名结对,第三名和第四名结对,依次类推。经过试行,学生的钢琴伴奏水平都有了明显的锻炼和提高。由于学生钢琴伴奏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甚至不会伴奏,这就直接影响到部分学生的声乐演唱成绩。所以亟待解决的是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勤奋练习,提高水平。

七、学生三项全能比赛。为让学生适应将来就业,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高职与中专学生均可自愿报名参加。三项比赛内容必须健康向上,体现所教所学,要有艺术性和规范性。基本的三项是指声乐、器乐(含钢琴)、视唱练耳。为培养出多能型的、在社会活动以及应试中有竞争力的、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适应小学音乐教育的人才,绍兴艺术学校拟定每学年在学生中开展一次三项全能比赛。200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3届。该项比赛主要是做好宣传以及对有条件参与此项比赛的学生的发动及辅导工作,让比赛能够保质保量,按时进行,完成预定的目标与计划。其中,主要问题是由于这是比赛第一次举办,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此项比赛的认识不足。

八、专业技能课考试制度。绍兴艺术学校以前一直是每学期期末考一次试,这是不利于学生技能水平提高的。现在的学生,进校时专业技能水平较低,再加上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一学期就练习一两首考试曲目应付期末考试。练习量远远不够,专业技能水平如何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出台新的技能课考试制度,目的是以考试促学风,使教学相长。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技能课期中考试,且不论是声乐、器乐、钢琴,不论是年级高低均为两首曲目,期中加期末成绩的平均分就是该门课该学期的成绩。该项制度的实施大大促进了教风学风建设。

九、举办多种形式的比赛。为了巩固教学成果,促进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学校举办多种形式的比赛。如每年一次的校园歌手大赛、声乐比赛、器乐比赛;主持与朗诵比赛、三项全能比赛、视唱练耳PK赛等。这些比赛不仅使学生获得了荣誉,同时有力促进了教学和学风,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除了学校举办的各种赛事外,学校还积极组织优秀学生参加绍兴市和浙江省的各类比赛,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也给学校赢得了荣誉。

以上内容在绍兴艺校音乐科所有教师和学生中实施,受众面广,全校音乐类师生受益。已经实施的项目在全校已产生很大的效益,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并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有些项目甚至向社会推广,将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当前学校提出的地方型职校应立足当地,狠抓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战略目标。着眼于绍兴艺校的长久可持续发展,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特色在于符合音乐的学科特点,适应当前艺术职业院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及美誉度。

小学音乐课堂小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 整合 创新能力

课堂是传授音乐知识的最佳场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自由发挥个性,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是小学音乐教育必须面对和考虑的问题,老师的知识与教学方法的更新,也成为了培养下一代至关重要的内在条件。

1.小学音乐课堂教育的认识误区和不足

1.1小学音乐教育的认识误区

由于家长对音乐教育的认识误区,使许多学生在家庭的作用下也放弃了对音乐学科的重视,将视线转移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中。这不仅阻碍了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提高,孩子艺术方面的先天潜能也得不到开发。所以学校在教育方面应加大力度,抓住学生心理,培养其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

1.2小学音乐课堂教育存在的不足

音乐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促进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一些教师强调秩序和规则,促使孩子被动而机械性地唱歌、做动作,所有环节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起到培养学生感受能力的效果,也达不到丰富学生审美经验、自由表达和个性发挥的作用。

2.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

2.1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使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想象力的提高。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一般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思维逐渐加强。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要保持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的心态。比如给学生一个圆的图形,让学生自由想象成鼓、锣、圆号、脸盆,碗、月亮、太阳等物体,把学生联想到的内容组合起来,通过人声或生活中的声音去表现、模拟学生想象出的物体的声音。比如,桌子是鼓,铅笔盒是锣,人声模拟圆号,用身体和动作表现各种物品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即兴创造,尊重每个学生对待音乐的独特性,维护学生创造音乐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在学习领域中还需必要性地拓宽学生接触的音乐曲目,使之丰富,另外在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知识方面也要适当增加内容,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2渲染课堂气氛,在活动中学习音乐

从目前小学音乐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材组织安排等方面来看,音乐教学存在着丰富性不够的问题。在传统的组织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让学生听音乐进行整齐的律动,这样的教学看上去非常整齐、和谐,但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发展。音乐知识技能只有在学生具有浓厚的音乐兴趣的条件下才具有价值和可能,才能保持教学过程的愉悦性。如果学生对音乐毫无兴趣,那么再简单的音乐知识对他们来说也都是一剂苦药。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在活动中跃跃欲试,想表现自己时,就代表着学生已经不知不觉地在掌握音乐知识技能,从中获得个性心理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勇于打破这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入手,让教学模式随教材内容而改变,因学生年龄特点而改变,做到灵活、综合运用。利用简短的课堂教学时间,建立活泼轻松和谐的气氛,创设多种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比如参加音乐教研,练习专业技能,阅读音乐、教育、文化多方面的报刊读物,上网交流等等,将学习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表现音乐的能力,让学生积极思维,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获取知识、技能技巧,加以运用与创新,从而增强自主意识。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渲染课堂气氛呢。其实,艺术都是相通的。比如在小学教学中,美术教学和音乐教学都具有非常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渗透美术知识,让学生来填填、画画、敲敲等等,都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如在欣赏关于动物的乐曲时,在课堂中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边听音乐边在脑中勾画那个动物的活动场面,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打击乐,来临摹动物活动时的声响,再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用手中的笔来描绘动物活动的景象。另外在教学时,还可以在学生基本掌握歌曲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根据音乐旋律自主填写歌词,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最后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加以美化。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这些多种艺术相互渗透的教学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3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被广泛应用在教学中,成为极具特色的现代音乐教学手段。在现代音乐教学活动中,这些手段对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率以及音乐与社会的融会贯通,都发挥了很大作用。不仅使课堂教育丰富形象,还把晦涩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解决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容,也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到音乐作品,提升了课堂教学质态,也易于学生记忆及对知识的掌握。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堂的实际需要适度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增大信息量,多元化地对课堂进行教学设计,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通过改变音色、力度等方面进行音乐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对音色、声部的识别能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性,从而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准确把握歌曲内涵。所以教师要注意将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多媒体的教学魅力。

3.小结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课堂教学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为进一步提小学高音乐课堂教育效果,教师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入手,整合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将审美教育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重点,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让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用音乐的魅力去触动他们的心弦,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以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达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任斌安.《基础素质教育概论》.[M].知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