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质量监测的意义

教育质量监测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质量监测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质量监测的意义

教育质量监测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健脚度 老年人 体质测量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01-01

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我国于1999年已进入老年型人口国家。今后几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与规模均居世界之冠。严重的社会老龄化即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也给老年人自身带来烦恼与困忧[1]。面对这个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人类只有勇敢面对,大力提高世界各国人口素质,增强国民体质,特别是老年人体质,以积极的态度采取对策,加强对老年人体质研究,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课题。老年人体质研究结合老龄化问题及体质研究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

我国自2000年开始每五年进行一次全民体质监测,目前执行的体质测试指标中主要集中于身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几方面[3]。通过研究发现在老年人体质测试指标中,关于素质指标中与老年人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下肢运动能力测试指标较少,本文将试述“健脚度”的测试指标的方法与实践意义,通过加强“健脚度”训练提高老年人的下肢运动能力,从而达到增强老年人体质的目的。

1 “健脚度”的内容与评价意义

随着全民体育健身活动的深入发展,体育健身活动需要较多的科学指导,以提高体育健身活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体质测试除了满足政府了解全民体质状况和研究对策的需要外,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对全民健身活动进行科学指导[4]。“健脚度”一词源于日本厚生年金医院以老人为对象开办的“防跌教室”,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老人跌倒设立的“健肢标准”。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保持和强化“走路”、“上下台阶”和“跨越”的基本动作[5]。“健脚度”的主要测试项目包括三个内容:“40cm上下台阶”、“10m全力步行”、“最大一步步幅”。

“健脚度”的测试项目来源于生活,其实践意义很强,在测试工作中能够反映受试者的健康状况,俗话说:“人老脚先衰”,跌倒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虽然,老人发生跌跤司空见惯,但其后果却不堪设想。有的人摔成了骨折,有的人一下子跌倒,也许再也爬不起来了。老年人易跌倒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腿脚的运动功能下降所致。根据测试结果,对老年人进行科学有针对性的运动锻炼,“健脚度”提高后,老人们可以在生活中轻松地上、下公共汽车,爬楼梯,能在街灯下顺利地通过人行横道,能稳健跨登街沿、屋阶等,这样就解除了老人平日的诸多不便[5]。

2 “健脚度”测量方法

2.1 “40cm上下台阶”。本文的“上下台阶”与传统的台阶试验(哈佛台阶试验)不同,此处“40cm上下台阶”测量意义是针对老年人,测试其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能否完成上下40cm高的台阶,是检测老年人下肢肢体功能指标,其测试指标来源于检验老年人能否在日常生活中顺利完成乘公共汽车上下台阶,上下楼梯台阶,购物商场台阶等。测试结果分三种:①轻松通过;②可以通过;③不能通过;使用器材:40cm高的台阶;测量方法:受试者穿运动鞋或平底鞋在测量场地准备好,听从测试员的指挥进行。

2.2 “10m全力步行”。测量意义:“10m全力步行”属体质测量速度素质指标,测量目的反映老年人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或单位距离所需要的时间,测试指标来源于检验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紧急快速躲闪情况肢体的运动能力。场地器材:在平坦的地面上画两条长10m、宽1m左右的平行线,一块秒表;听到“走”的口令后由一端开始走,以全力最快的速度走过终端,计时员看受试者一侧下肢启动开表计时,当受试者双脚都通过终端时停表,以“s(秒)”为单位记录成绩,精确至0.1s,小数点后两位数按非0进1原则进位。

2.3 “最大一步步幅”。

测量意义:“最大一步步幅”属体质测量中力量素质指标,测量目的反映老年人肌肉的力量和爆发力,测量值越大,说明老年人的下肢爆发力越好,测试指标来源于检验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跨越时的运动能力。

场地器材:一块平坦的地面;

测量方法:受试者穿运动鞋或平底鞋在起跨线后成自然站立,用力向前跨出自己最大的距离,测量起跨线至着地点后缘的距离,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3 老年人提高“健脚度”的重要意义

腿是人体中主要承受重量的肢体,腿中有人体中最大最长且最结实的关节和骨骼,它们能够一次连续几个小时承受比人的体重大几倍的压力,人老后心脏功能和血管弹性减弱,血液循环减缓,腿脚部最容易发生循环不良,腿脚部的感觉向大脑的传递及大脑向腿部发出指令的传达,其准确性和速度都会有所下降,所以腿脚较手臂等组织更容易疲劳,更容易发生衰老。

另外,人老后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日趋减少,下肢肌耗能降低,存储在肌内的能量就会随之转为体脂,导致腿脚越变越沉,如果偶尔运动,腿脚就会出现发飘和软弱无力的感觉。与此同时,由于机体能量消耗降低并转为体脂,体内脂肪和剩余热量的增多,血脂增高,一些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慢性疾病也就会接踵而来,疾病又迫使人的活动减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对老年人的研究表明,坚持适宜的锻炼,尤其是对下肢有针对性的锻炼,可以减慢肌肉组织和骨钙的损失,增强肌肉的力量和骨骼的强度,使下肢关节灵活稳健,就能有效地延缓腿的衰老。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http:///ageing/

[2] 赵秋蓉等.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体质研究展望[J].体育科学,2000,20(4):61-65

[3] 王健,何玉秀.健康体适能[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7

教育质量监测的意义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图根控制测量,已知点检核比较法,重测比较法

一、概述

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是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全球性、全天侯、连续性、实时性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GPS应用到测量行业,设计了静态、快速静态以及RTK等作业模式。

其中RTK模式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已知高等级点上安置接收机为参考站,对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和测站信息,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GPS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解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

传统的导线测量,不仅要求相邻点之间通视,而且精度分布不均匀,在较大的区域布设时,精度往往都不高。而采用常规的GPS静态测量、快速静态方法虽然精度高,但效率低,而且不能实时提供定位坐标和精度。利用RTK技术,则不受天气、地形、通视等条件的限制,操作简便,并节省了人力,不仅能够达到导线测量的精度要求,而且误差分布均匀,没有误差累积问题,提高了作业效率。对图根点的检测是精度检核的重要技术手段,在RTK图根控制测量需进行检核。

二、RTK图根控制的检测

1.项目概况

兴业县葵阳镇整村推进土地整治项目是广西区重点项目,地势平缓开阔,南北都是丘陵,中间是水田和三个村庄,交通便利。位于东经109°45′~49′,北纬22°41′~44′之间。测区总面积6.8平方公里,成图比例尺为1:1000,已做好12个E级GPS控制点的测量工作,准备检测E级GPS点后开始对已埋设图根点的标石、钢钉或木桩作控制测量。

2.测量技术要求

RTK测量卫星状态的高度截止角在15°以上的卫星个数≥5个,PDOP值≤6。

RTK平面控制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

等级

相邻间点平均边长/m

点位中误差/cm

边长相对中误差

与基准站的距离/km

观测次数

起算点等级

一级

500

≤±5

≤1/20000

≤5

≥4

四等以上

二级

300

≤±5

≤1/10000

≤5

≥3

一级以上

三级

200

≤±5

≤1/6000

≤5

教育质量监测的意义范文第3篇

中心依靠北京师范大学的优势资源,整合全国各优秀师范院校、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和专业技术力量,组成了一支包括心理学、课程与教学、管理与评价、教育与心理测量等众多国际、国内专家组成的专兼职相结合的专家团队,在全国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主要内容与程序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依法监测、服务决策,科学评价、重在导向,准确诊断、探求规律的原则,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身心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监测,准确地向国家报告基础教育质量的现状,为教育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和建议。现阶段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公民素养、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学业水平和学习素养、艺术素养、实践精神、创新能力六个方面进行监测。监测工作的主要程序包括:监测标准研制、监测工具研发、抽样、监测实施、评卷与数据分析、撰写报告。

1.监测标准研制监测标准的制定依据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义务教育阶段各科课程标准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国际、国内在学科成就和心理健康监测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先进技术;考虑不同版本教材、各地师资水平、教学条件、学生个体差异、家庭状况等因素;符合教育与心理测量学的专业要求。

2.监测工具研发监测工具研发包括监测工具目标的制定、监测工具设计、监测内容确定(即题目开发)、监测工具的技术分析。监测标准的研制和监测工具的研发均需经过严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以保证工具的权威性与代表性。监测工具包括试卷和问卷两种类型。试卷即各学科知识测试卷,衡量学生学习的结果,用分数来表示。调查问卷用于了解与学生学习相关的、有意义的、稳定的影响因素,以进行不同群体学生的特点分析。每份监测工具均由指导手册、测试卷、答题卷组成。组卷采取矩阵取样技术,将一套完整的测试划分为几套测试卷,每个学生完成一个测试卷即可。

3.抽样设计对被试学生样本采取分阶段、分层不等概率随机抽取。以2010年八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抽样方案为例,确定八省四年级、八年级学生为样本总量。第一阶段,将八省的所有区县城市学生所占比例作为分层PPS进行抽样;第二阶段,将各区县的学校以教学条件综合指标为分层PPS进行抽样;第三阶段,在各学校内简单随机抽样。

4.监测实施监测实施也称现场数据采集,是整个监测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求监测数据真实客观、监测工具严格保密、实施程序规范标准。全国统一测试时间,并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向每个样本县派出国家视导员,负责督察和指导测试工作。

5.评卷与数据分析各样本县的监测工具全部汇总至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进行统一的数据清理与阅卷,阅卷结束后将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密切跟踪世界测评理论和技术发展,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科学性。数据呈现包括统计图、统计表两种方式。

6.监测报告监测报告以文字、图表等形式把监测的过程、方法与结果表现出来。监测报告要求格式规范、数据准确、结果推论慎重,文字表述通俗、严格遵守监测保密要求。根据阅读监测报告者的需求不同,可以将监测报告分为综合性报告、专题类报告和基础类报告。综合性报告包括学科报告、结果摘要报告,例如,《2008年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报告》。专题类报告包括专项报告、专项结果简报、咨询报告,例如《学生课业负担报告》。基础类报告包括基础数据报告、论证报告、技术报告,例如《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监测工具论证报告》。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主要特点

1.管、办分离的方式建立了政府支持、独立运转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实施机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独立性,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确立了国家教育督导团行政联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具体实施的方式,监测中心享有较独立的专业自。

2.基于标准的评价监测标准的重要依据即义务教育阶段各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描述,是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统一的、基本的要求,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依据。

3.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察测试目的即评估学生获得的学习能力,诊断其长处和弱点。因此在学科领域测评中不仅重视学科课程目标的达成,更重视学生对学科知识与现实的联系与应用能力。

4.监测内容涵盖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业成绩、德智体美发展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内容,不仅注重对学业成绩的分析,更重视对影响学业成绩的各因素进行归因分析、相关分析。

5.量化评价与质性分析相结合在参照国际知名评价项目PISA、TIMSS和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基础上,遵循教育与心理测量学专业要求,采用试卷与问卷相结合的方式,既重视测试结果的呈现方式,又重视结果背后的归因分析。

6.大规模抽样调查质量监测不是统考统测,而是通过对全国所有目标学生进行科学抽样,随机抽取学生样本,以获得有代表性的结果。由前几年的工作经验看,每个省约有10个样本县,每个样本县有720名学生参加测试,以此标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参加测试,样本学生量将达到22.32万人。

7.以大规模纸笔测试为主,小样本现场测试为辅的形式进行一般的学科均以学生纸笔测试的形式进行,部分学科会有小样本现场测试。如2011年的英语有小样本的口语测试,体育有小样本的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学力现场测试。

8.国家统一管理与实施、各省配合从监测标准的制定、监测工具的研发、抽样、实施到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均由国家监测中心负责,在监测实施阶段,各省负责协助、配合中心做好本省的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包括前期的各类数据报送和现场数据采集。现场数据采集时中心派出国家级视导员到样本县负责监测工作的实施。

9.监测结果坚持“四不”原则:不排名排序、不评优评级、不公布公开、不操练应对目前对监测结果只在一定层面进行反馈,不对社会公布,即使公布也只会是全国整体情况和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不会根据监测结果对省、县的教育工作进行排名排序、评优评级,不允许学校在监测前进行操练和应对。以此来解除参加监测工作单位的顾虑,获得真实数据。#p#分页标题#e#

10.保密性强监测工具的开发动用了大量国家资源,开发成本很高,同时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监测工具被定为国家“机密”,在监测工具启用前和使用后均为保密文件,数据采集过程严格控制。

教育质量监测的意义范文第4篇

一、美国——“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立教育的质量问题引起全国性关注。当时发表的一系列调查报告,包括著名的《国家在危险之中》都纷纷提出警告,认为学生学习的失败将导致经济危机并成为涉及国家安全的大事。从那时开始,教育成为全国性的热点议题。面对欧洲和日本在生产率方面的挑战,美国提出了“高质量”这一全新教育目标。

1.“高质量教育”的涵义及目标

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认为,“高质量教育”指的是学校或学院为全体学生规定了高标准和目标,然后想方设法协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美国对高质量教育的定义有着丰富的涵义:学习者方面,必须经受“极限考验”,不但要挑战学习极限而且还要把极限推向更高;学校方面,要为学习者制定高标准和有力的措施保证标准的实现;国家方面,要制定完善可行的政策,为高质量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

自从《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出台以后,美国历次出台的教育战略不断提升学生的课业标准,把“世界一流”作为制定课业标准的准则。《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要求中学生的毕业率至少增加到90%,在课程设置方面继续加强了自《国防教育法》颁布以来备受关注的英语、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同时也加强了被长期忽视的历史和地理两门学科,把这五门学科确定为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在自然科学和数学方面的成绩居世界首位。

2006年,布什总统提出《美国竞争力计划》。计划包括未来十年投入到数理学科基础研究的资金翻一番,对科学研发项目永久性减税,鼓励更多学生学习数学和科学,培训7万名新的高中教师等。该计划特别提出科学和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变化发展的世界上,数学和科学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奥巴马教育政纲的核心就是要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必须围绕培养21世纪学生所需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必须革新过时的学校教育体系,进行学校教育的创新。

2.实现“高质量”基础教育的保障措施

为了实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美国在教育战略中除了巨额教育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建立问责制、提高课业标准等常规措施之外,还提出了多项教育质量保障措施。主要有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建立纵向的教育质量数据系统等。

提高教师整体水平。美国共有近1.5万个学区、9万多所中小学、30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美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一直存在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从事非专业教学的教师比重过大、教师工资偏低、难以吸引优秀人才、供求矛盾尖锐等。为此,联邦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成立各种全国性的研究机构,如“教学与政策研究委员会”、“教学与美国未来全国委员会”等。这些机构围绕教师、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1996年。“教学与美国未来全国委员会”发表了《至关重要:美国未来的教学》,这是一份改进美国学校质量的十年行动计划,其主旨是将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化的改进置于教育改革的核心地位,将教师职业生涯全程的专业发展作为改进教育质量的中心战略。

布什政府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制定了高质量教师的标准:新任小学教师必须有学士学位,有国家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中学教师要有本学科的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历的高级证书,或者通过一项严格的国家学科学术测试,以证明本人具备足够的学科专业知识。所有在职教师必须有学士学位和胜任学科教学的知识能力的证明。为了保证教师的高质量,联邦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高质量教师计划,包括:拨款60亿美元,用于提高教师的能力,集中在朗读、文字、流利、词汇、综合理解等五个方面;开展提高教师数学、科学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数学和科学合作计划,以此来改善中小学生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的成绩;提高教师工资,用减免税收和提高教师贷款金额的办法,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行业具有竞争力;联邦政府还拨专款奖励为缩小弱势群体子女的成绩差距和在低收入学校任教的高质量教师;加大对教师和校长培训的投资力度。

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在数字化时代,美国中小学课堂里进行数字化学习的倡导者是克林顿总统。美国联邦教育部部长赖利在1996年发表了题为《让美国学生为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能力的挑战》的第一份国家信息教育计划,提出在中小学教学中有效利用新技术,帮助中小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以适应美国经济的广阔前景。由于新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取得了巨大进步,可资利用的技术不断改进,因此,美国于2000年提出了《数字化学习——让所有的孩子随时能够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的国家教育技术革新计划,明确了国家教育技术革新计划的五大目标: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能在教室、学校、社区及家中使用信息技术;所有的教师都能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达到较高的学业标准;所有的学生都要具备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研究与评估,促进下一代信息技术在教与学中的应用;通过数字化的内容和网络的应用改革教与学。

建立纵向教育质量数据系统。2005年11月,“美国州首席教育官员理事会”和“美国联邦教育部数据峰会”联合发起了数据质量运动(Data Quality Campmgn),即以州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纵向的教育数据信息系统。这项运动得到“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资助,由国家教育责任中心负责管理。这项全国性的运动由许多教育组织共同协作完成,以鼓励和支持州政策制定者提高教育数据的质量、可获得性和实用性;利用州的纵向数据系统提升学生学业成就。这项运动为各州建立纵向教育信息数据提供了一种工具和资源,同时也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教育交流平台。美国国内各种教育组织都参加了这项运动,共同致力于建立完善有效的数据系统。数据质量运动的发展目标是:到2009年。各州建立起完善的高质量的纵向数据系统:增强对纵向数据的理解,推动对这些数据有价值的运用,以提高学生成就;推动、发展和采用共同的数据标准,有效地进行数据传递和交流。

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对学习者、学校、国家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而且基础教育质量的目标在不断提高,从制定学科标准到注重数理知识的学习,再发展到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其最终目标始终未变——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保持世界教育领先地位。为此,30年来,美国出台了多项教育法案和国家级教育计划,动员全国的教育科研机构,提出多项教育质量保障措施并投入巨资。

二、新加坡——发掘潜能,训练技能,培育好公民

新加坡的教育质量政策集中体现在《理想的教育成果》这一文件中。《理想的教育成果》是新加坡教育部于1998年制定的教育纲领,提出了新加坡21世纪的教育目标。这一跨世纪的纲领对新加坡各学段分别规定了应达到的标准。

1.制定21世纪教育目标与标准

《理想的教育成果》中提出新加坡21世纪的教育目标:一是发掘学生最佳的潜能;二是求生技能的训练:三是培育好公民。这一跨世纪的教育纲领对小学、中学及初级学院(高中)等阶段分别规定了应达到的标准,即成果,包括人格发展、自我管理技巧、社交与合作技巧、读写及计算技巧、沟通技巧、资讯技能、知识应用技巧、思维技巧与创意。这些成果概括了新加坡希望年轻人具备德、智、体、群、美等五项品质要素的目标。

2.措施与保障

制定国家教育质量标准。新加坡通过督学制度和卓越学校模式,保证国家教育质量政策在学校中得到贯彻执行。通过这些制度,新加坡建立了全国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和管理体制,制定了国家教育质量政策的标准,保证了国家教育质量政策的有效执行。

灵活的教育制度。新加坡政府认为,新加坡应该有更多元化及更灵活的教育制度。这种制度应该能够发掘与发展每一个年轻人的潜能,使他们尽力发挥所长,同时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为此,新加坡制定并实施了分流教育制度。新加坡的分流政策从小学一直贯穿到大学,学生在整个求学过程中不断进行选择和分流,如基础教育阶段要进行4次考试,学生通过选择被分流到不同教育序列中。

健全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新加坡有比较健全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保证了教育质量政策在学校得到较好地执行。新加坡还建立了学校成就排名制度和学生全国统考制度,保证了对学校质量的监控和改进。

为执行国家教育质量政策提供条件。新加坡政府一向很重视教育资金的投入。据相关资料统计,2002年新加坡的教育财政投入达到75亿新元,占GDP的4.5%。高投入为新加坡基础教育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新加坡通过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为学校提供足够的教师。实施课程改革后,新加坡为每所学校增加一定数量的教师,为每所学校配备一位全职辅导员,满足新课程的需要。新加坡教师的待遇视同公务员。在教师培训方面,新加坡政府出资让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参加100小时的培训,并提供多种培训课程和培训形式。同时,新加坡重视学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学校执行国家教育质量政策的能力。新加坡实行学校标准化建设,每一所学校都要达到标准,所以,新加坡的所有学校都有十分齐全的现代化教育设施。

新加坡提出21世纪国家教育发展目标,并为此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制度等全面支持,建立教育质量检测体系,启动督学及卓越学校计划,全面保障其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结论与启示

为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在制定国家级教育目标之后,都在研究、建立本国的教育质量分析与评估框架,从而将教育质量的提高引向标准化导向,这就势必出现标准的制定、标准的应用和标准的检查,即对教育质量进行监测。通过质量监测。全面准确地把握基础教育质量,科学诊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决策之后,为了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稳定提高,提出多项计划、政策和措施予以保障。这样,从明确目标、制定标准、出台计划和政策、建立分析框架、进行监测评价到提出后续保障措施,形成一个持续稳定提高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完整构架。

美国、新加坡等国的研究和做法无疑对我们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有重要启示。

第一。基础教育质量要面向所有学生。众多国家采取的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措施都是要让每个儿童达到一个既定的标准,这种面向全体的、没有差别的、保障基本水准的基础教育制度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学习者是教育质量的核心。纵观各国关于教育质量的研究和做法,都是以学习者为核心。要保证学习者对认知技能和基本生存技能的掌握,使学习者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第三,教师素质的提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各国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充分证明:无论教学设施、教育技术和传播手段多么先进,教师的作用仍是不可替代的。任何教育改革都是外在的。只有教师的积极参与,才能够将外在的教育改革目标内化为课堂上的实际行动。

第四,动态、定期的监测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无论PISA还是TIMSS都是定期、动态的监测方案,要想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学校的教育质量等,就要实施定期监测。我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要借鉴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的测评方式,定期、动态地进行监测。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教育质量监测的意义范文第5篇

一、体育教学质量的概念和现状

现代汉语词典对“质量”的概念是这样注释的:“质量,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ISO9000:2000对“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并且指出: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质量”的含义是广义的。除了产品质量之外,还包括工作质量。质量管理不仅要管好产品本身的质量,还要管好质量赖以产生和形成的工作质量,并以工作质量为重点。

同样,现代汉语词典对“教学”的概念是这样注释的:“教学,就是教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学是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学质量就是教学活动的优劣程度。体育教学质量就是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优劣程度。在管理过程中包括“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

但是,当前大多数学校对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如同其他文化学科,是以“学”的质量来进行评价的。而且,还主要是以考核和测试某项运动技术的完成情况,或是对某种身体运动能力进行测试(如体能、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等)作为核心评价标准的。如:有关地区对学生体质的抽测、排名,体育中考的成绩等等。

二、体育教学质量监测的标准和视角

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应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操作层面应该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从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意义上来看,“课程标准”作为国家意志就应该是衡量学科教学质量的标准,操作层面主要就是课堂教学。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就是衡量体育教学质量的标准,所要监控的就是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从课堂教学质量监测的视角来看,应该既有质的监测又有量的监测。质的监测就是指监督、测量有没有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而量的监测就是监督、测量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要求的优劣程度,即在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这个刚性指标基础上的区分度。也就是说质是基础是必须达成的,量才是需要不断提高的。

从要不断提高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视角看,就是必须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要求对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进行综合评价”的要求,对体育教学质量进行量的监测;同时评价既要有绝对评价,又要有相对评价。

从已知的一些检测方案看,指标体系既有定性的,又有定量的。简单说,一般体能、知识技能将是定量的,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将是定性的。同时也可根据体能技能进步幅度,以及运动参与情况等相互转化综合考虑。总之,这些将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面对问责所需要把握的方向。

因此,这个质量监测而远非通常的对体育教师执行教学常规,遵守学校教学规章制度考核等那样宏观、简单,应该还有细化的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指标等量化的监测。

三、要以基本技能和体能为突破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进一步明确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同时在课程基本理念中阐明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就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因此,狠抓体质与技能是不断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此,我们首先应该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为依据,按照学生的发展规律,如生长发育规律、动作发展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心理发展规律、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规律和体育学习规律等,以及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这个内容必须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技能要求、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技能要求同步,并以此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技能目标和考核标准。

其次,在身体素质方面,一是要开展身体素质课课练研究。要根据主教材的特点、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安排相应的身体素质练习,同时练习要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二是要根据教材组合的特点,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和强度,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富有成效;三是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给学生提供运动处方,促使学生充分利用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和课余时间开展身体锻炼,从而做到学校、家庭共同关注学生体质的提高。如:利用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社团活动的时间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质;利用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时机,鼓励学生家庭共同锻炼等。

再次,技能教学在教与学的方法选择上,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来设计教学的策略、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评价。比如可以借鉴:曾振豪、高强两位博士在《中国学校体育》2012年第1、2、3期《运用频谱教学风格教授体育课――导入莫斯顿的教学风格频谱》中介绍的研究成果,选择合理教学风格进行搭配展开教学,使学生学习兴趣浓、上手易、掌握快,犯错少,获得成功满足高。

当然,在教学中对质性的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也要高度关注,并且要在平时下功夫,体现在评价的过程管理中。

四、要以不断提高基本功为支撑,提升自身业务素养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好的基本功是体育教师的必备素质。《体育教学》编辑部主任王子朴先生在 “基本功的两个层面”一文中讲到:“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在完成一堂成功的体育教学课上,其示范、讲解以及组织教学等方面的能力,都离不开体育教学中所必须的基本身体技能和教学方法基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基本功;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体育教学基本功的更高层面,要求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基本功达成同时,而改变着体育教师的身心素养,这是成为一个合格体育教师的充分条件,同样也体现着体育教师基本功的两个层面。”

首先,笔者认为良好的教学常规是提升常态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课堂常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同时也是“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运动参与”等课程目标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高度关注教学常规的教育和执行,这样有助于有效学习。另一方面是要细化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过程。一是严格执行教育常规管理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的执行、备课组教研组活动的参与、教科研活动等方面。如我们就有《无锡市中小学体育学科课堂有效教与学规范条例》;二是在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学习策略、评价策略上细化,做到“以人为本”,超越常规,形成习惯。

其次,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就是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支撑。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增强职业的敬畏感。这样就能在体育教师的专业认识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重视因自己低效甚至负效的教学行为贻害学生所该担当的责任,不再把教学视作普通的谋生手段。同时也能形成一种文化自觉,依托校本培训,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体育教师基本体能、教学技能,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方面不断自我发展。另一方面要由功利论责任观转向由生命论责任观。要从基于生命存在、基于生命维系、基于生命发展三个维度对学生开展安全技能、生活技能、运动技能的体育运动教学。要将教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积极担当“儿童研究者”,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领一种自由的教学文化,引导学生开展探究;确立全纳的教学观,做到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