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流行歌曲基础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流行歌曲;小学;音乐教育
由于受我国以前相对比较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音乐教师认为音乐教学作为一种传播艺术的正式活动,就得中规中矩,就得从经典传统的歌曲中帮助学生寻找灵感,提高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片面地理解流行歌曲,甚至在教学中贬义和排斥流行歌曲,拒绝流行歌曲对小学生的影响,从而忽视了流行歌曲也有优秀的励志的歌曲。而且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将优秀的流行歌曲扩展到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可以更好地体现流行歌曲的可操作性,体现新形势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时代性。
一、流行歌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实现音乐教学内容的创新
在新形势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优秀的流行歌曲,有利于实现音乐教学内容的创新,更有利于小学生对潮流乐曲的学习,也有利于小学生对聆听、鉴赏、乐器、视演的学习;有利于督促音乐老师改进对小学生音乐聆听、鉴赏、学习课堂的教学方法,利用小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减少课堂死寂无趣的状态,添加些许应有的“乐性”;有利于创新传统音乐教学比较单一的教学内容,可以增加小学生对乐器音色的辨别和演奏,有目的性、有针对地引导学生凝神感受不同音色所滋生的“神韵”,并且可以通过让小学生反复聆听,以熟悉不同乐器的音色,比如:古筝、古琴、二胡、葫芦丝、笛子、钢琴、吉他、萨克斯、架子鼓等乐器,以更好地达到创新教学内容的目的;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流行歌曲使用的乐器比较多,以此更好地培养小学生乐器音色辨别能力,在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小学生在视演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或是熟练乐器的同时,提高对小学生视演能力的培养。
(二)有利于提升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动力
在新形势下,根据时展的潮流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优秀的流行歌曲,有利于突出学习是学习的主人地位,真正做到学习是学习音乐的主体,因为让小学生通过学习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它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动力;并且通过音乐老师的引导,让小学生真正体会到音乐的节奏如同不断跳动的脉搏一般,时刻凸显着音乐的生命和活力,使其始终显示出勃勃生机,而这一生机勃勃的节奏感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比如:在具体音乐鉴赏课堂上教节奏感较强的流行歌曲,可以通过强弱和长短频繁交替乐曲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握,感受音乐的“动感”,可以交替性的让学生偶尔处于“动感地带”,偶尔处于“安静街区”,以此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动力,更好地培养小学生掌握音乐节奏的协调性和感知性,点燃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有利于发挥小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新形势下,根据小学生喜欢的心理倾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优秀的流行歌曲,有利于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感受美,造成美。而且我们都知道在音乐教学中,每一首音乐都蕴藏着作者心底那份默默的情怀,意味深长、寓意深刻,而流行歌曲在当代产生,反应了我们新形势下人们的普遍心理和情感。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优秀的流行歌曲,有利于老师引导小学生在聆听欣赏的时候更好地避免偏离时代主线,偏离音乐情感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尽最大可能发挥自己的情感理解能力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也可以更好地避免老师一味地加入自己的情感理解,给小学生渗透了过多的自己情感成分,而过度忽略了小学生感受到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时代特色、艺术魅力和情感感染力,却难以表达自己情感的被动式学习,有利于小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营造专属自己的“灵感库房”,通过自己动手、动耳、动嘴、动脑、动心,而老师仅仅是个领路人。而且可以借助现在小学生都普遍喜欢流行歌曲的现状,利用他们喜欢流行歌曲的冲动劲帮助他们更好地消除小学生的依赖心理,促使他们通过自己聆听和感知,并且克服表达过程中的羞涩和胆怯心理,自己表达音乐的情感,为他们今后学习音乐打下牢固的情感基础。
(四)有利于小学生培养起对不同乐器的乐感
我们都知道音乐如同大自然它包含着许许多多形象万千的生命一般,包含从古到今、国内国外形形、风格多样的歌曲,而且表现的乐器也是品种各具春秋。而且如今的流行歌曲所用的乐器不仅多,而且风格多样。比如钢琴是现代人们比较钟爱的一种乐器,它被许多流行音乐所亲睐,而且传达的音乐“情思”各具特色。为此,老师通过流行歌曲的鉴赏和学习,可以更好地引导小学生用心灵去聆听钢琴伴奏的流行歌曲,去感受音乐所描述的情感意境,以帮助学生培养更好地乐感和灵感,提高学生音乐视奏的美感和艺术性。而且通过让小学生反复聆听同一首流行歌曲用不同乐器演奏的效果,可以更好地熟悉不同乐器的音色,(如:古筝、古琴、二胡、葫芦丝、笛子、钢琴、吉他、萨克斯、架子鼓等乐器),从而更好地培养小学生对不同乐器的音色辨别能力。除此之外,更利于加强小学生对乐曲风格熟悉程度的训练,使学生在课堂上多聆听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优秀音乐作品,多聆听不同作曲家不同风格的作品,以扩展学生音乐“情思”体验范畴,丰富小学生的音乐情感。
二、结语
在新形势下不断分析和研究流行歌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引进流行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加强对小学生聆听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小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为其以后的音乐学习奠下牢固的灵感基础;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适应时展的思想和意识,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胡娟 单位:江西省高安市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诸葛葛.浅析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课程教育研究,2015,(19).
[2]张璐.试析我国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5,(23).
元旦的时候,我参加了孩子班级的“元旦迎新年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孩子们唱了许多好听的歌曲,有《快乐崇拜》、《众人划桨开大船》、《同一首歌》、《爱我中华》、《吉祥三宝》、《童年》、动画片《西游记插曲》等,还有他们喜欢的周杰伦的歌曲。孩子们演唱的是声情并茂,听着孩子们用稚嫩的嗓音唱着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我在想,现在的孩子那么喜欢唱流行歌曲,如何引导学生学唱流行歌曲,演唱什么样的流行歌曲有益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我们音乐教师当前要面对的新的课题。
谈到流行歌曲(也称通俗歌曲)大家自然会想到在同一个时期,不同地方的大街小巷乃至于幼儿园孩子都会唱的歌曲,像流行歌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爱的主打歌》、《五星红旗》、《两只蝴蝶》等都是在全国各地最流行的歌曲。既然流行歌曲有这么强的一唱百和的大众效应,那么应该怎样定义流行音乐呢?流行音乐 (Popular music)是“泛指一种通俗易懂、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亦称“通俗音乐。”当今的流行音乐已经和古典音乐、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一起,共同形成了音乐领域中的三大板块,并成为各国普遍存在的音乐体裁之一。
大家知道,对于孩子们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有了对流行歌曲学习的兴趣就要引导学生有选择的来演唱流行歌曲,不能什么样的歌曲都拿来唱,不适合自己年龄演唱的也要唱,在回家的路上,我就听到有些二三年级的小学生唱着“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并且还和同伴边唱边做着亲昵的动作,这让人看了不免直摇头,这样的流行歌曲从他们的小口里唱出来,实在有些滑稽。现在的孩子获取新信息的方式实在太多了,电脑上、电视上、手机上、街上宣传画上都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所以在学习流行歌曲上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年级阶段进行选择。
一、选择歌曲主题积极向上、旋律优美并富有教育意义的歌曲。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根据学生年龄以及嗓音条件,选择节奏明快、音域不大的流行歌曲,像《健康歌》、《龙的传人》、《蜗牛与黄鹂》、《童年》、《鲁冰花》、《锉冰进行曲》等,这些歌曲结构短小,旋律流畅,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引导学生演唱时可以用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再认识,比如我在教学生《龙的传人》时,先是让学生看这首流行歌曲的flas,在动画中学生直观地看到了表现《龙的传人》的歌曲内容,有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还有56个民族的大团圆的图片,学生边听边看,形象直观地了解了这首歌曲,随后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演唱这首歌曲,在演唱完歌曲后进行拓展延伸时,我又给学生看了在《同一首歌》栏目里他们熟悉的歌手,王力宏演唱的《龙的传人》,因为歌曲的配器不同,节奏性强,给学生传达了不同的视听感觉,学生看过后我让他们讨论看过的感受,学生们讨论很热烈,有的说,同样一首歌曲,节奏的变换、配器的不同,感受也不同,前面动画版的《龙的传人》是抒情深沉、内涵型的,后面王力宏演唱的给人激情澎湃、热情自豪的感觉,通过学唱学生不但学会了这首流行歌曲,也学会了鉴赏音乐,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吗!
二、引导学生把流行歌曲和课堂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扩大学生的音乐知识面。
在学校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并不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歌曲,他们普遍喜欢流行歌曲,对于传统的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兴趣相对来说少些,而传统的古典、民族音乐又不能丢,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把流行音乐与传统的古典、民族音乐结合。在学习四川民歌《跑马溜溜的山上》这首歌时,我用《星光大道》走出的凤凰传奇组合所演唱的《康定情缘》作为学习这首民歌的导入部分。同学们听到要听凤凰传奇组合的歌曲,学习热情非常高,不自觉就唱起了他们的成名歌《月亮之上》,这时我抓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同学们他们又出的新专辑《康定情缘》想不想听,同学们说想听,随后在课堂上一边进行四川康定的课件展示,一边听赏着凤凰传奇深情的演唱《康定情缘》,听后让学生讨论《康定情缘》这首歌。于是我推出本节课学习的课题――四川民歌《跑马溜溜的山上》。这首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推荐的中国唯一一首民歌,也是世界四大民歌之一,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通过学习这首歌,学生们了解了现在的流行歌曲大都是根植于我们民族音乐上的,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民歌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流行音乐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要把优秀的民歌传唱、传承。在学习过程中我又让学生听了超女周笔畅演唱的《跑马溜溜的山上》,这更激发了学生学好这首歌的兴趣。通过了解这首歌产生的缘由,进而在课下自然而然主动地去了解多种民歌,学习有关民歌知识,使流行歌曲与学习民歌完美的结合起来,从而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学习流行歌曲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音乐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活跃。
现在许多学校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教材的开发和使用,音乐教材也在做着这样的编写试用,我们学校就根据学生的情况,把不让学生演唱的流行歌曲变为引导学生演唱和欣赏流行歌曲,用变导为疏的音乐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所以我们编写了一个“音乐的补充教材”供学生选用,将一些内容明快、健康,唱起来也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列入学生学习的推荐曲目,如《隐形的翅膀》、《祝你平安》、《好人好梦》、《感恩的心》、《蜗牛》、《天路》、《青藏高原》、《我是女生》《爱的奉献》、《一个真实的故事》等歌曲,使学生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把这些歌曲分为不同的课堂主题进行教学,像周杰伦演唱的《蜗牛》,歌词内容清新健康,思想主题积极向上,表现的是要奋发向上、追寻美好未来的主题。《丁香花》传达了对生命、对生活和对他人的奉献之爱。《栀子花开》、《隐形的翅膀》是青春的涩涩和懵懂,以及淡淡的相思,纯纯的爱。通过这样的课堂学习,学生下课后总是说“老师,这节课怎么这么短,一会儿就上完了”,课下他们和我讨论“说唱(RAP)”,“摇滚”等演唱形式,师生关系和谐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学生也在流行音乐中学到了新的音乐知识,开阔了艺术视野,使课堂更加富有现代气息。
关键词: 新课标 流行音乐 初中音乐教学
流行音乐(Pop Music),即通俗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现多指爵士音乐、摇滚乐、通俗歌曲等。流行音乐具有娱乐性、生活性、通俗性等特点,贴近生活,易于接受。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具有很明显的变化:开始对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接受、模仿能力非常强。学生对流行歌曲的喜爱是符合他们正常心理的,是可以理解的。如何利用这种对歌曲的喜爱心理进行积极的引导?流行歌曲能否走进课堂?如何引导学生把审美的目光从表面的五彩斑斓引入更奇妙更高雅的音乐殿堂?
事实上,音乐教师已不再可能是社会音乐资源的垄断者和唯一提供者,教师的职责与功能必须转换,转换成为利用音乐资源的指导者、学生音乐生活的指导者。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要让音乐教育从冰冷的理性回归到温暖的人性。在德国,普通学校音乐课的基本准则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从电台、电视、录像、唱片等媒体中挑选音乐的能力,以便音乐融入学生的个人生活世界。而我们忽视的恰恰就是为学生将来一辈子学会与音乐打交道的本领,忽视了提高国民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以兴趣为基点的原动力。教师有责任把学生引进音乐艺术的广阔领域,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内接触更多的音乐形式,有民族的、古典的、有流行的,甚至将它们糅合在一起,使学生享受到音乐艺术所给予的无限乐趣。
一、激起学生的音乐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就指出:“关注和重视学生音乐兴趣,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既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同时亦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生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教材上的歌曲虽动听,但总唱难免会有些厌烦;而流行歌曲则以其新鲜的感觉吸引着学生,使学生能积极且精神饱满地学习,如果在这个状态下讲授一些重点内容和知识,复习一些常用的理论则能事半功倍。因此,我在各种类型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尝试导入学生们熟知的流行歌曲,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新知识的信心,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来吸引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能否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唱一首好的流行歌曲,弹一首优美的通俗钢琴曲,或跳一段流行的街舞,就完全可以把学生吸引住。
其次是所选的教学内容要吸引学生。“流行音乐”不应该只是流行歌曲的代名词,还应包括通俗钢琴曲、经典影视音乐和影视歌曲、轻音乐等。教师在教学中甚至可以引入流行街舞等流行元素。对于“流行音乐”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感兴趣是肯定的,关键还在于对教学内容的正确筛选,让学生接触到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比如有动感十足的《双节棍》,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东风破》、《花田错》,这三首歌曲虽是流行歌曲,但是配器很有特色,在乐曲中能大胆地使用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等,教师可以将这样的歌曲引入民族乐曲的欣赏课中,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以及对于民族乐器更广泛的认识。再比如在学唱或赏析京剧唱腔的曲调时,可以加入周杰伦的《霍元甲》,在欣赏云南风味的乐曲时可以播放郑均演唱的《灰姑娘》,这首歌曲的前奏非常富有云南特色。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云南歌曲旋律的感知。还有诸如恩雅、陈美的通俗器乐曲等。
流行歌曲的融入只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切不可将其当作提高学生兴趣的灵丹妙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聚焦点仍应投射于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按照新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努力把教学内容教好,教生动,教得学生乐意去学习。教师了解、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必须培养、发展、拓宽学生的兴趣爱好,逐渐将他们的兴趣爱好引导到更广阔的领域。
二、以情促情,寻找共鸣
我用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歌曲或已感知其美感的流行歌曲来进行渗透,使其与课本歌曲和欣赏曲产生“美感共鸣”,从而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
比如上《绿色家园》这一课时,我给同学们放了一首腾格尔演唱的《天堂》,听后,同学们的感触颇多,有的说:“听着那歌曲的旋律,仿佛自己亲身真的来到了那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草原。”有的说:“听着那歌曲的旋律,使我刹那间想起了自己久别多年的故乡。”……更有同学联想到:蓝天,青草在今天多么可贵,但要想把蓝天,青草永远地保持下去,必须加强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
总之,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是不能强迫的,只有让学生在自由、自觉的享受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获得情感的满足和愉悦,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心灵的净化而乐意受教。
三、比中审美,提高认识
很多流行歌曲中有提倡环境保护的,有倡导人间献爱心的,有呼吁全社会关心父母的,有赞美伟大祖国的,还有表现爱国的,像这些内容健康向上、曲调优美动听的经典流行歌曲,我积极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我认为,多听这些好歌不但能提高他们鉴赏流行歌曲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对美的感受。如歌曲《青藏高原》就以高亢嘹亮的音调,旷远悠长的节奏,优美舒展的旋律,令人深思的词意,将人们带到了雪域高原和那梦中的香格里拉。该歌曲所具有的那种摄人心魄并令人为之赞叹的美,确实能起到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可以给教师提供十分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的教学空间。当我问同学们哪一首歌最能表达出“人间处处真情在”的主题时,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爱的奉献》。”我问:“为什么?”“每当唱起这首歌,使我们联想起了手拉手援助灾区人民时的一个个动人场景,曲调深切感人。”像这样的流行歌曲,内容好,曲调优美,又能在学生们中广泛流传,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使音乐课堂充满了活力。
鼓励学生对所听的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要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鉴赏能力,首先要相信学生。我曾用一节课的时间请学生来谈流行音乐,喜欢流行音乐的什么?那节课,学生纷纷讲述了自己喜欢流行音乐的原因,比如喜欢周杰伦的学生说:“我喜欢周杰伦是因为他的歌曲风格多变,有的是说唱风格,有的是爵士风格,有的是中国民族风格。他是一个集作曲、作词、制作、演唱为一身的多面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听到这样的评价既感到惊讶又感到兴奋。惊讶的是学生并不是我所想象的只是喜欢明星们酷酷的外表和与众不同的音乐,而是能从音乐的角度出发有了自己欣赏的体会和感受。
当然,对于那些内容不好,嘈杂或是软绵绵的,对学生的发展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流行歌曲,我则通过比较,以此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他们能在我的正确引导下,初步具备对于流行歌曲美丑、优劣、良莠、高下的识别能力,鉴别出哪类流行歌曲可听,哪类流行歌曲不可听,从而能在健康、活泼的气氛中感受流行歌曲。
四、挖掘新资源,拓宽新视野
运用新课程理念,挖掘和开发课程资源。从音乐教学的角度看,高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的能力增强,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我在完成现有教材内容的同时,运用新课程理念,挖掘和开发课程资源,每学期增加了两课时有关流行音乐的内容。
这些内容,有的需要教师牺牲大量的业余时间去收集资料,准备素材;有的需要学生课前收集大量的资料,或通过网络查找相关内容。在这准备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又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学习音乐,主动去探究、去辨别,从而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
引入流行音乐进课堂,不是媚俗地迎合,不是简单地随大流,而是有选择、有目的地将那些健康向上、适合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的优秀作品引入课堂。通过引入流行音乐进课堂,我发现师生距离更近了;通过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风格的流行音乐(民族、民谣、校园民谣、外国流行音乐……),学生的音乐视野拓宽了,接触了多元的音乐文化信息,并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艺术需要百家齐放、百花争鸣,不拘一格地将流行音乐引进课堂教学,丰富教学资源,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艺术审美能力,是初中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新课标为教师在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建议,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真正使学生做到学习音乐、喜爱音乐、选择音乐、享受音乐。
参考文献:
[1]彭红梅.对大陆当代流行歌曲的立体透视.音乐探索,2000,(01).
[2]莫煜红.当前低级流行歌曲对学生危害及对策.中小学音乐报,2001.12.
[3]秦德祥.走出两难境地――“流行歌曲进课堂”面面观.中小学音乐教育,2002.5.
关键词:高中音乐;流行歌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3-077-1
一、重组导入,锁住学生眼球
导入的作用就好比演出的开场舞,如果一个开场舞能够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将观众的眼球牢牢拴住,那这场演出势必会因为观众的欢呼和热情而变得更加精彩。同样的道理,如果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能在适合高中生学习需求的条件下,富含趣味性和审美情趣,那高中生也必然会由此对该节课产生无限的兴趣和好奇心。所以,流行歌曲介入高中音乐课堂,首先可以在导入环节有所建树,我们可以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流行歌曲作为导入环节的素材,并与其它活动形式相互结合,可以只是静静的聆听和欣赏,也可以是激情的演唱和表演,还可以是独到的审美判断等等,但流行歌曲在导入环节的介入必须以学生的真实爱好和需求,以及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为两大核心出发点。
例如,在教学《音乐与人生》时,本课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在赏析、演唱名曲的基础上,学习如何运用歌曲来表达情感,寄托人生诉求的,因此,教师在导入环节首先会引导学生利用认知和经验来述说和体验“人生的含义和意义”,但如果只是单纯的一个“问答活动”,高中生很难对这种僵硬的导入形式产生过多的兴趣,甚至有的学生会采取消极听课的反应,静候教师提供有趣的教学内容。但如果我们能引入流行歌曲,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人生”的体会和理解,演唱自己所了解的歌曲来表现自身的情感,那么,原本单调的问答活动就会瞬间演变成一个“人生歌曲PK”的“演出活动”,学生也能够快乐、自由地唱出自己所喜欢的歌曲,每一个学生也会被这种激烈的氛围所感染,所吸引。
二、辅助教学,增添无限精彩
高中音乐所介绍的基本是偏向于民族性、地方性的民歌素材,这些内容都是各个民族或国家文化的结晶和沉淀,是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的主要载体,能够引领高中生在接受这些金曲的熏陶和“洗礼”后,形成更加健康和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进一步体悟音乐的深层内涵和文化底蕴。然而,这些音乐教学内容或素材是高中生在以往或当前生活中较少接触的,学生对这一种特殊的审美韵味和文化取向有一个比较生疏的认知,使得这些传统音乐文化在高中生的身上缺乏一种必要的亲和力。而流行音乐是伴随着高中生成长起来的一种轻松、活泼的大众音乐文化,且已经在高中生的心理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们可以利用这种优势的兴趣取向资源,充分利用积极向上的流行歌曲作为教学素材,将高中生对流行音乐的喜好迁移到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当中,让流行歌曲成为辅助高中音乐教学的”一员大将“。
例如,教学《国之瑰宝》,本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京剧,并在聆听和演唱中感受、体验京剧的独特神韵,但我们知道,京剧并非生活中常见的音乐形态,高中生由于没有与此产生太多的感情,容易采取消极的学习行为和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流行歌曲青睐的兴趣点,引入与京剧教学内容相关的流行歌曲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如教学选自《霸王别姬》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这一段时,教师在教学伊始,可以引入屠洪刚所演唱的《霸王别姬》这一首歌曲,并让学生在聆听、拼唱中先行体会这一历史故事情节,再以“接下来,我们换另一种方式,看看京剧名家梅兰芳是如何来演唱《霸王别姬》的,并比较这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引入本课。
三、素材鉴赏,丰盈审美情感
流行歌曲在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音乐教坛的“异类”,而一直在音乐课堂上受到排斥,但熟不知,流行音乐作为新兴的一种大众音乐文化,也是整个音乐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而且,对于高中生而言,流行歌曲在表面上看来,似乎更是他们学习的真正诉求。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高中生进行传统音乐文化和民族音乐特色的引导和教育,就必须认真向积极的流行音乐“求助”,在教学展开时,精选与既定教学内容相关的积极的流行音乐素材,并将其与高中音乐教学内容实现完美的整合,让高中生在体验和欣赏流行音乐中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流行音乐,并借流行音乐所创造的良好学习氛围和情境,助推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和认知的升华,丰盈高中生的审美情感。
进入中学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具有很明显的变化:开始对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接受、模仿能力非常强。在各类信息中,最受他们关注的莫过于流行乐坛的趋势动向了,加上包装精美,令人目不暇接的音像制品、名目众多的的排行榜,在可视的舞台和银幕上,是“灯光刺激、音响震撼、场面火爆、极具冲击力”的视听效果,这些都使音乐课本上的教学歌曲显得那么苍白、孱弱。学生对流行歌曲的喜爱是符合他们的正常心理的,是可以理解的。如何利用这种对歌曲的喜爱心理进行积极的引导?流行歌曲能不能走进课堂?下面我谈谈我 自己的看法
一、正视流行歌曲,摆正流行歌曲的地位
一提到流行歌曲,大家就会联想到港台的许多内容单调、粗俗低下的歌曲,认为凡是流行歌曲必定是“乱七八糟、疯疯癫癫”的。其实并不然,流行歌曲良莠并存是不争的事实, 这就对我们的音乐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音乐欣赏的实际中,欣赏音乐的人大多能够从音乐中汲取营养,在作品中,去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所表现的内容,去品尝乐曲的真正妙处所在,从而进一步得到美感。在标题音乐中,描写大自然的作品是很多的。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作曲家对大自然的描写,是和他个人的理解、认识以及感情分不开的。例如在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中,我们似乎看到维也纳人民欢呼的喜悦;在格里格的《致春天》中,却呈现为早春解冻,万物复苏,象征着挪威民族的独立。我国民族乐曲中的春天又是另一番景象,丝竹齐奏《春江花月夜》是一片江南春色,月光如水……从这些乐曲中我们不仅看到春天的多种面貌,同时也能使我们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个人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增长我们的见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二、甄别流行歌曲,去其糟粕留其精华
争对在当今流行乐坛有很多单调、粗俗的流行音乐的现象,我们要认真甄别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很多优秀的流行歌曲,比如说励志的、校园民谣、歌颂性强的,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音乐范畴,而其它的一些音乐元素我们就要批判性的学习了。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不可能逐句地去解释它在讲什么,只能在听到具体音调时,不断地接受艺术上的感情信号,不断地探求精神的感觉,不断地积累。当我们聆听第一部分的时候,似有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人亲热、甜蜜、和睦、纯洁、真挚的友爱和感情的印象。而听第三部分,却有着突然遭到挫折,祝英台肝肠寸断、悲痛欲绝,内心凄楚地向人们鸣不平和叹自己的身世凄苦之感。最后又突出了浪漫主义色彩,双双化成蝴蝶,在鸟语花香的季节里,翩翩起舞。我们通过聆听、欣赏,最后从实际体会中悟出一个道理来,但又不完全是概念的,而是同情这一对纯洁无瑕的青年男女,同时又产生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想法或相似的想法。也可能有人会想到封建礼教的残酷,这就是音乐逻辑结合具体音调给人以更有次序的联想。
三、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流行歌曲
作为一个音乐工作者,我 个人认为流行歌曲的演唱是所有歌曲中,随意性最强,最难演唱的。首先要 学会科学的发声方法以美声唱法为基础,再学习民族唱法为前提,最后才是通俗唱法,也是最难的一种。特别是处于变声期的中学声,如果不 掌握正确的方法很容易把嗓子唱坏,有的也许就永远告别心爱的音乐了,还有流行歌曲里面的一些时代因素,好的要正确引导学生接受,不好的要及时制止,以免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产生付面的影响。
所以说我认为,流行音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是可以学习的,但是老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正确的接受流行音乐。希望广大的音乐教学工作者,将音乐里面的流行元素,完美融合要到 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也能感受到流行音乐的快乐。
四、认真分析,突出音乐教育的地位
在素质教育中,艺术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对人类影响最大最广泛的就是音乐艺术,它不仅影响我们的精神世界、心理世界、道德世界,甚至还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需要正确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美、认识美、接受美,以美为善、以美导真,通过音乐作品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树立坚定的理想抱负,为了能更好的发挥艺术教育的影响,我从他们最感兴趣、参与积极性最强的流行歌曲入手,在现代与古典、传统与流行的对比中找到教学突破口,让他们在流行歌曲中得到审美意识的提高,这也是流行歌曲走进课堂的最终目的了。在教学流行歌曲是,我采取了“一讲、二听、三说、四感受、五小结”这样的教学方法。
一讲。这一环节应让学生明确对比教学的目的,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和创作背景,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到第二环节“听”中找寻答案;
二听。 这是激发学生艺术思维的一个环节,“审美”的关键就在“审”,只有通过学生独立、自主的对音乐进行辨析,才能把“美”提高到“审”的高度,也才能触及作品的思想,形成“美”的意识。
三说。 说的环节其实也就是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互动环节,是学生在听了第一遍音乐之后自己的感受与他人感受碰撞、磨合的环节。在这环节里,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再加以积极引导,让学生在学会总结歌曲的内容、风格、特色的基础上,使道德、智力、情感、素质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得到提高。可以说,“说”的环节其实也就是体现音乐教育效果的环节。
四感受 。第一遍音乐学生是处于探寻问题的角度去分析作品的,再听第二遍音乐时,他们已经找到了欣赏的角度,内心里也已经和音乐作品产生了一定共鸣。此时学生脑中流动的音乐作品对他们来说,犹如“拨云见日”不仅能准确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且在歌曲的风格特色的辨析、理解上是“更上一层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