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的思政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来影响他们和引导他们,从而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一系列思政教育活动,则可以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下来影响和引导学生。进而,这应构成了教育界所关注的思政教育领域。茶文化在这里的辅导作用包括:缓解大学生的心绪、滋润大学生的心性、规范大学生的习惯。实施方案,则可以围绕着:反思思政教育的现状、整合茶文化显性元素、扶持大学生社团活动、形成茶文化学习氛围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关键词:茶文化;思政教育;辅导作用;高校
高校思政工作主要从两条渠道来开展,即课堂教学和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相关活动。从目前的相关文献中可以知晓,不少作者都聚焦于高校政治理论教学,试图通过教改的方式来破解高校思政教育困境。不难发现,许多教改成果已经应用于实际教学之中了。但在这里笔者也需要强调,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来影响他们和引导他们,从而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一系列思政教育活动,则可以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下来影响和引导学生。进而,这也就构成了笔者所关注的思政教育领域。经验表明,在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时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载体上,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魅力来影响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为此,探讨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辅导作用,便成为改进当前思政教育模式的议题之一。
1高校思政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聚焦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思政教育活动,当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1思政教育的仪式感过强
本文聚焦高校学工部在思政工作中的实施效果,那么从调研的结果来看,思政教育的仪式感过强。学工部在开展思政工作时,往往根据高校党委指示并结合中央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以主题班会、集体活动等形式来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尽管上述形式能够在校园中营造出一定的思想文化,但活动的群体指向性决定其更加重视思政教育的仪式性,这种仪式性能够被外界所观察到,从而也就能成为考察学工部工作绩效的评价对象。
1.2思政教育的个体性较弱
上文已经提到,学工部在思政工作开展上存在着群体指向,即主要关注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以及校园文化氛围。诚然,这种工作目的指向能够感染和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但却难以量化到大学生个体身上,这样就容易导致思政工作难以形成落地效应。之所以强调这项问题归因于,当前存在于部分大学中的逃课现象、行为失范现象等,都需要借助思政工作的个体指向,这样才能做到工作上的有的放矢。但现实表明,思政教育在针对上述问题还显得力度不够。
1.3思政教育的植根性不足
这里的植根性主要指向,思政教育应与大学生的切实需要相结合,如职业素养的构建、职业观的塑造等。但反观学工部所开展的思政工作,其主要以抓意识形态建设为主线,这样就与大学生当前的切实需要不相适应。另外,在活跃大学生文化生活上,学工部也会以各种文艺表现的形式来塑造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但这种工作方向仍未能切入到职业素养所需具备的关键要件。
2茶文化在应对问题时的作用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待茶文化的作用:
2.1缓解大学生的心绪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相互交织也相互竞争,而这些思潮也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校园文化。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群体不可能对此一无所知。因此,各种思潮相互碰撞而使得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焦躁的心理特征。再者,就业压力逐年高企,这就直接使大学生陷入到了焦虑的情绪之中。针对这一现状,茶文化所蕴含的“雅、淡、思”的思想内涵,便可以通过作用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而缓解他们的焦躁和焦虑的心绪。
2.2滋润大学生的心性
高校目前的思政教育并不关注学生的心性修养问题,从而就在教育中无视了学生的“人性”特质。事实上,大学生获得良好的心性修养,这将极大的助力他们在接人待物上的心态,以及面对挫折和挑战时的态度。从思政教育的植根性来看,上述职业素养的养成是十分必要的。为此,茶文化中的品茶、赏茶等项目,便能较好的滋润大学生的心性,使他们在体验中逐步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感悟和反思来理性的认识身处的社会环境。
2.3规范大学生的习惯
规范大学生的习惯,关键在于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以及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操守。不难看出,这对于他们走向社会是极为重要的。那么茶文化在这里的作用表现是怎样的呢。很显然,茶文化中的茶道活动则可以在有形的操作流程中,和无形的思想感悟中,培养大学生的上述习惯。以上从三个方面所做的作用分析表明,高校学工部应充分挖掘茶文化在充实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以一种创新的姿态来面对今后的工作难题。
3高校思政教育引入茶文化的思路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引入茶文化的思路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3.1解构茶文化蕴含的要件
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思政教育模式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这就为引入茶文化教学提供了便利。但茶文化所蕴含的内涵和内容博大精深,所以这里需要根据思政教育需要来进行提炼和解构。从上文所指出的三大作用出发,需要着重考察品茶、赏茶、茶道等要件对思政教育的推进功能。而且,在解构茶文化要件时还需要思考的是,这些要件在教学转换中能够较为容易的去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实中支撑学工部的思政教育活动。
3.2创立茶文化引入的载体
在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下,仍然需要考虑创立茶文化引入的载体问题。具体来说,载体便是以怎样的组织来承接茶文化教学。这里需要重视的问题是,茶文化作用于大学生应形成潜移默化的效果,而不能以演示和模仿的短期效应来影响大学生。这就意味着,所开展的茶文化教学需要延伸到他们的校园生活之中。那么承接茶文化教学的载体,便可以选择大学生社团。另外,学工部又直接领导大学生社团的活动,所以这就进一步支撑了以上结论。
3.3营造学习茶文化的氛围
在引入茶文化教学上,还需要营造出学习氛围来。这里的氛围可以被看做是激励机制,能够激励大学生在业余生活中主动去品茶和赏茶,在有条件的地方则可以参与茶道活动。那么如何来营造这种学习氛围呢。从学工部的职能范围入手,可以举行有关茶文化的征文和主题活动,从而激发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社团活动来给予跟进,继续推动学习活动的开展。
4实施方案
根据以上所述,实施方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反思思政教育的现状
高校学工部门承担着思政教育职能,而且从其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来看,其应具有比课堂教学更好的教育效果。但在高校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当下,现行的思政教育模式或许需要得到改观,改观的重点在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教育目的应从过去重视意识形态教育,转变为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内容则应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为着力点。可见,学工部工作人员应与思政教师一同,理清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实现途径。
4.2整合茶文化显性元素
上文已经指出,需要将茶文化中的“雅、淡、思”的思想元素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去,进而就需要整合茶文化的显性元素。具体而言,需要将品茶、赏茶、茶道等文化元素在恰当的平台上进行展示,并促使学生能从中获得精神层面的启示和感悟,最终来调试自身的内心世界。整合的方式包括,学工部可以与高校专业院系合作,借助专业院系的实训场地来进行展示和体验。另外,茶道作为富含精神内涵的活动,则可以通过讲座、培训的方式来传递出去。
4.3扶持大学生社团活动
大学生社团活动直接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也是能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重要载体。为此,学工部需要扶持与茶文化传播相联系的学生社团的活动。扶持的主要方式包括:第一,学工部派专人担任社团活动的指导教师,进而能完善社团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管理;第二,出面邀请茶文化专家或德育专家,开设茶文化与职业素养相关的讲座;第三,帮助社团协调活动的场地。通过这样三个方面的扶持,便能延伸思政教育维度。
4.4形成茶文化学习氛围
形成茶文化学习氛围的方式包括:第一,在校园网站上茶文化与职业素质养成相关的文章,使得在校学生能理性看待茶文化的作用;第二,以院系为单位组建茶文化兴趣小组,搭建本系学生的茶文化学习平台;第三,借助学生社团的职能作用,向在校学生发放茶文化宣传单。
5问题的拓展
这里再结合课堂教学,来谈谈实现茶文化辅导功能的作用途径:
5.1增强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意识
在具体的强化中,应将人本主义思想引入到他们对教学方法的改造中来。当然,主要是通过集体教学研究的方式,来加强教师之间的心得体会的交流,并也可以此为契机进行课题研究。
5.2改变教师权威式的教学姿态
改变教师权威式的教学姿态,而以非权力性影响力来感染学生则是人本思想所要求的。不难体会,多个行政班一同上课,学生个体必然受到大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也难免存在逃课的动机,当然部分学生确实请假另有事情安排。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与教师拉近距离。最终,通过行为规范引导就能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6小结
本文认为,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一系列思政教育活动,可以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下来影响和引导学生,这应构成了教育界所关注的思政教育领域。茶文化在这里的辅导作用包括:缓解大学生的心绪、滋润大学生的心性、规范大学生的习惯。最后的实施方案为反思思政教育的现状、整合茶文化显性元素、扶持大学生社团活动、形成茶文化学习氛围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巫明川,王中正.手机上网与校园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以温州地区大学生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4-35.
[2]武丽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谢文平,陆书建.关于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12.
[4]周卉.双向互动的高校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J].理论导报,2010(12):43-44.
关键词 高校 思政教育宣传 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虚拟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更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互联网已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并广泛使用,就连人们在生活中、工作中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当前,高校算是运用互联网技术最广泛的场所之一,高校为了拓展思政教育的发展,正在有效应用互联网的信息与网络技术,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与创新,逐渐尝试从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转向网络思政教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做出进一步的发展。只有深入了解网络思政教育的特点才能清楚其所存在问题,从而做出能够充分加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宣传对策,并且有效运用到网络思政教育中,为学生提供更有趣、更新意的网络思政教学方式。
1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现状分析
1.1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欠缺吸引力
高校在网络思政教育这一块算是一种新的尝试,网络思政这一新生事物的教育内容应以丰富而全面的方向进行教学。但是,当前的网络思政内容大都处于比较传统的编排与组织中,相对来说过于欠缺个性化,而大学生是这个时代最具时尚与前沿的代表,好奇、接受新鲜事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他们更愿意追求具备个性化的事物,相对于没有吸引力、缺乏个性的网络思政内容就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原有的网络思政内容差不多都是根据教科书或者党史内的知识引进的,根本没有任何新意,仍旧是与传统的学科一般相差无异,这就很难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学习中去。与毫无任何感彩的网络思政相比,学生更向往去其它网站上关注一些符合自己品味、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1.2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方式过于落后
网络的出现能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平等,也大大促进了新的教育方法的产生。虽然,很多高校在教育部门提出高校在进行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后,也已然在这样进行着,课堂上也充分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分组辩论等教学方式,但是,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的教学方式仍旧处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完全忽略了真正对学生学习有效的教育。甚至有时候学生所掌握的信息或者资料都有可能比教师知道得更早、更多。所以,高校c教师应抛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填充新知识,创新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有效利用网络思政教育的相关资源,全面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形式。
2加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研究对策
2.1提高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吸引力
思政教育网的建设应当全面根据以受教育者展开设计,并且对关于先进的文化内容进行不断的吸收,还需不断探索对思政教育网较切合的新形式,从而才能受到广大受教育者的青睐。此外,思政教育网中不管是版面布局、字体颜色或是插图都应当要根据受教育者的爱好作为基础,对思政教育网的主题要明确,并提倡和鼓励在进行思政内容建设时尽量做到以原创的方式进行设计,内容要简洁明确、击中要点、与现实相符,还可适当的转载一些能够引起受教育者关注的社会和学校的热点问题与党建图片进行有效的补充,使得内容更为丰富,这样的方式对于提高思政内容的品味与层次有极大的帮助。另外,对于版块的布局可有效根据内容的重要性或者学生的关注点进行定期的排版,这样才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网络思政教育中,全面、充分提高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
2.2强化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方式
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通常都是以灌输式的方法进行教学,而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这样的方式学生很难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甚至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学习给自身带来的只有厌倦没有兴趣,导致事倍功半。但是,有效采用网络技术的优点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采用网络的方式进行教学,淘汰传统的教学方式,全面以学生为主导的方式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为目的,在网络思政教育中教师与学生能够以平等的位置进行交流或者讨论,并且能够采用匿名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学生在网络中不受限制的尽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充分、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对网络思政教育的兴趣。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思政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 新媒体相关背景分析
相比较于电话、书信、广播、电视、报刊、电影等传统的媒体来说,新媒体主要是以数字技术、移动通讯及互联网等技术作为重要支撑。它是向广大媒体受众来提供一种信息服务平台,从我国当前新媒体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我国新媒体的主要形式分为网络论坛、新闻网站、社交类网络、博客、媒体视频、即时通讯、手机报与手机电视、数字报纸、数字电视等等。
新媒体具有独特的数字化、实时性、多媒体及交互性等信息传播优势,从而是当前信息资源最丰富及最便捷的传播媒介之一,极大影响了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与学习。新媒体既给传媒行业带来许多新模式与新理念,也给媒体受众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带来深刻影响。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可以与媒体受众们建立真正联系,受众们既是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者。因此,新媒体的发展与广泛运用,使得个性化信息可以及时传递给媒体受众们,并且让每一位置身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受众对于媒体所信息的内容平等自由进行选择。①在此,信息传播已经不是传统的单向模式,而是多维双向模式。
在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中,新媒体促使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发展巨大改变,传统依靠课堂灌输思政教育方式已经不再满足新媒体的环境教育要求,所以如何提高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有效性,是当前各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
2 新媒体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影响分析
首先,促进学生信息获取方式多元化。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快、开放性、广泛性等优点,使得学生信息获取方式从过去读书看报传统方式转变为网络上;信息表达方式从传统单向静态朝着现代多维动态等特点转变,而学生信息获取方式也从传统被动接受朝着主动搜索方向转变。
其次,学生的交往方式多样化。通过新媒体技术,传统的面对面交往方式变成人机互动模式,通过QQ、微博、微信、人人等媒介,学生间交流方式大多按照匿名的方式进行,这有助于表达学生的个人情感,扩大了学生人际交际范畴,但是也导致学生沉溺在虚拟世界交往中,疏远现实中人际交往,促使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处理技能较弱。
最后,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性大大加强。新媒体环境中,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搜索所需讯息,自主进行学习。而开放性的网络平台,有助于学习资源共享,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式的学习与交流,丰富了思政学习与教育资源。而通过网络可以开设公开课、远程教学等,学生也可以在网络中自主选择所需的学习内容,不受学习的时间与空间限制。
3 新媒体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分析
3.1 新媒体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教育理念与方式要求提高
当今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不断得到发展与应用,学生对于不同新媒体应用表现为多样化的爱好与偏向,与学生相比,思政教育工作者相对处于一种信息占有劣势的地位,甚至对于新媒体运用意识比较,新媒体技术掌握能力较差等弱点。所以,各大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不断适应新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及时转变和调整思政教育工作观念,并且对于思政教育载体创新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3.2 新媒体给学生人际交往带来一定障碍
相比较传统交流手段,新媒体中短信、微信、QQ、微博、BBS等,都是处于虚拟人际交往的空间中,这导致部分学生沉溺于虚拟交往环境中,对于现实中人际交往比较淡漠,从而导致学生出现紧张孤僻及厌倦等问题,最后出现逃避现实心理趋向等,导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一定的交往障碍。
3.3 新媒体促使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
新媒体不断应用与发展,导致信息更加快捷和随意,并且变得更加不确定性与难以控制。在新媒体中,一些落后腐朽的思想与违道德的信息迅速传播,如一些西方的消极思想借助新媒体大肆渗透,从而使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和辟谣工作难度更大。同时,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庞杂信息,容易缺乏正确的判断与辨析能力,导致个人理想信念的迷失和价值观的混乱等,从而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效果。
4 完善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应用有效措施分析
4.1 提高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分析与鉴别能力
学生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在面临各类媒介信息之时的分析理解、选择质疑、评估及评估思辨等反应能力。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学生面临各类复杂纷繁的媒体信息,通常缺乏足够警惕与分析判断能力,容易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及自我认知等能力的混乱。②所以,各大高校应当重视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从学校的制度建设、物质保障及人力资源方面等,来加大对学生媒介素养培养工作的投入力度。
对此,各大高校应当开设相关媒介素养的培养教育等课程,并把它纳入到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范畴以内。同时,可以考虑安排一批新闻学、传播学等领域中一线教师或者邀请一些资深的传媒人士等,通过选修课与讲座形式来向学生来传授相关媒介素养知识,并将其逐步转成常态化的教育模式。
其次,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校园媒体平台,给学生们搭建一个媒介素养学习与培养平台,并加大对媒介素养的宣传与普及工作。此外,可以通过开展社会热点与网络信息焦点等讨论工作,以引导学生对媒体信息正确进行解读,并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与培养学生对于媒体信息的判断与辨别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合理规范地使用各类新媒体等资源。
4.2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社交观念
当前不少学生都沉溺在新媒体的社交模式中,导致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与现实社会脱离,并有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对此,首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和学生深入耐心进行交流,以找出造成学生成瘾的主要因素所在,并采取适当方式对这类学生耐心进行心理疏导,以帮助这类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际交往的理念。其次,高校要积极采取相关措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并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通过社会实践来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与人际交往技能。因此,高校可以考虑组织与开展各类主题团日等活动,来营造丰富多彩的第二学生课堂活动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展示与素质拓展的平台,将学生兴趣引导到健康向上的社会活动中去,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健康积极的社会情感与协作能力。此外,通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积极走出校门,走入社会,促使学生了解民情和国情,了解各类社会现实,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历史使命意识,并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间的差距,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水平。
4.3 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水平
随着当前媒体与信息的技术不断发展,QQ、BBS、微博等各类新媒体应用正逐渐取代传统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成为当今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主要信息渠道。因此,作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为了能够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学生,要紧跟新媒体发展的时代潮流,了解和掌握新媒体信息动态。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水平的培养工作,以改善思政教育理念与方式,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效果。
对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当转变思政教育理念,要做到与时俱进,并可以有效地将时代新鲜元素加工与整理之后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课堂和学生实际生活之中。其次应当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要确保在具体业务的操作能力中得心应手,从而可以熟练地将新媒体引入到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最后,要提高高校思政队伍内涵水平,提要完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传统文化的素养水平,从而在实际思政教育工作中,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完美结合起来,以更好促进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
4.4 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新媒体校园文化环境
在当前新媒体的环境下,QQ、手机短信与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等新兴的媒介技术,已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校园媒体文化。所以各大高校要把新媒体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的总体建设布局中,在做好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之上,丰富创新校园文化方式与内容。同时,要充分运用校园文化育人造人功能,掌握思政教育培养工作主动权。③对此,高校应当建设一个集人文性、知识性及思想性为一体的思政教育网站平台,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速度传播快捷、声像与图文并等优势,掌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主动话语权,并树立主流校园文化权威。其次,学生作为手机用户的频繁运用群体,各大高校要加强和通讯公司间的合作力度,树立积极的校园短信服务平台,并通过开办符合校园实际特色要求,具有一定欣赏性与娱乐性的广播电视、手机报等媒体手段,来加强和学生间的良性互动与交流。最后,高校应当建立客观、全面与及时的新媒体校园文化监控管理系统,对每一个的新媒体的校园视角与立场等实行及时有效的跟踪与研究,并评估各类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与引导中的影响,确保新媒体和学生的情感、心理等和谐一致。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许多发展机遇,但是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因此,高校应当仔细分析和研究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新趋势与新特点,并及时转变传统思政工作教育理念,从学生成长规律与性格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新媒体有机融入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出新媒体教学优势,不断提高学生自身媒介素养,并有效提高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实施效果。
注释
① 朱琳,王晨艳.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J].中国轻工教育,2011(2):84-86.
互联网在大学生中间如此普及,完全可以突破传统方法,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于网络开展。另一方面,这也是在互联网中的一项新生事物。在传播学理论和思想宣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这一传播媒介,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几种主要方法是,在充分理解电脑和多媒体有关知识、学会科技最前端传播方法的前提下,采用制作、传播和严格筛选网络消息的方法,指引大学生正确接触、选取、接受消息,从而进行思政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的是,互联网思政教育有以下优势:
(一)教学主客体之间互动增多
在网络教学中,教育主体有变成客体趋势,教育客体也逐渐接近主体。换句话说,教育人员将想要传播的思想、观点和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消息凭借互联网传播开来。互联网双方的交流使得教育人员身份逐渐淡化,教育主体有变成客体趋势,他们在讲授知识过程中也在不间断地获得新知识。与此同时,知识接受者再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任凭自身需求主动地去找寻、选取消息。这有利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间的平等关系。
(二)教学过程更加虚拟和隐匿
以往思政教育是通过课堂上面对面地进行的,而凭借互联网方式打破了时间空间、所处地域的局限。采用人和机器互动方式,让不同国家、种族、年龄的人都能够借着虚幻的身份,不在同一地方就可以进行沟通。这样来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交流可以更加坦然,没有强制因素。用这种沟通方法,很容易将传播知识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当然,网络虚拟世界可能存在虚假,需要自己有识别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网络自身就是汇集了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等许多方法的载体。这就给思政教育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平台。可以凭借这多种多样的方式,提高积极性,让被教育者达到最好的接受效果。
(四)教育内容丰富多彩
互联网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不同就是,让平面的传统教育逐渐的立体化,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束缚,自由传播知识;可以把互联网当作一个载体,将爱国教育、社会主义原则和思想、人生观、价值观、集体荣誉感等等一些特别枯燥的知识通过网络手段使其趣味化,从而达到让学生快速接受的目的。从互联网进行思政教育与传统教育对比的优势上就可以看出,互联网教育力求突破传统教育的固定方式[2]。
二、网络文化语境下高校思政教育话语的创新
传统的话语体系在当代网络风行的背景下受到严重冲击,思想政治话语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才能迎接层出不穷的挑战。面对现行政治教育话语,我们需要在形式和内容上做出充分的调整,对于那些积极的、进步的、符合时代要求和人们心理的一些网络用语我们可以吸收,但是在其过程中一定要鉴别,只有跟上时代步伐,满足人们需要,让传统话语体系得到新的生命力,它才能发展和创新[3]。
(一)彰显受教育者主体地位
在思想政治话语中,受教者的主体地位是很明显的,他有着充分的自主选择性。在人们接触思想政治话语到人们接受它的过程中有着一系列的过程步骤。在思想政治环境下,人们可以主动地接触政治话语、感受政治话语、选择政治话语、判断政治话语、内化政治话语、执行政治话语。思想政治话语具有引导性和目的性,但是必须与受教育者的思想要求相一致,只有这样才会起到作用。
(二)提升教育人员话语能力
受教育者在语言方面得到提高,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以及行动上的变化,在参与网络化生活的时候,培养受教育者的网络文化意识;掌握网络技能,熟悉网络文化模式和语言运用;体验网络中的学习娱乐方式以及在其过程中受教育者的心理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从传统的模式中走出来,更具时代的特征,符合人们的需求心理,不断地进行发展和创新,做到与时俱进。
(三)创造教育话语新形式
控制式话语方式和劝导式话语方式是传统话语方式向新的话语方式过渡过程中的障碍,受教育者在这样的话语方式中处于被动地位。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思想政治话语要想起到引导人们的作用,就必须转变思想意识,改变人们的被动地位,积极调动人们的参与程度和接受欲望。
(四)丰富思政教育话语内涵
1.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家、社会、家庭、自我息息相关,融为一体,没有国家、社会、便没有家庭和自我。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面前,应以“舍生取义”为原则。我国古代哲学家强调为民族整体献身的精神,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屈原在《离骚》中的忧国忧民、眷恋故土的爱国精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显示了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提倡自觉地为整体利益而献身的精神,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本质和灵魂,是我们主体的价值观念。为中华民族稳定、社会和谐和发展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可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还是一种人生的精神支柱和价值信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每一代人同心协力,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同心同德,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天人合一”的和谐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境界是以追求真、善、美相统一为目标的,倡导以“和合”为准则的统一发展观,即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能够塑造学生的人文关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非常注重自然,尊重自然的力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先贤们看来,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应该是相应的。“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董仲舒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这种宽容仁爱、真诚和谐的思想能够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和社会,并能将自身和谐地融入自然和社会,培养一种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加自然更加顺利地融入将来的社会生活。儒家的“天人合一”强调“天、地、人”整体的和谐理念,整个人类社会是一个系统整体,各组成要素只有协调发展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尊重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保护和谐的生态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3.追求理想人格的人文主义精神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意味着必将实现人的现代化。我们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形成。这是中国儒教、道教和佛学一致追求的目标。儒教主要强调人格的“内圣”方面。“内圣”的基本精神是以“仁”为其内容的。所谓仁,即仁爱,是人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一再把人格的“仁”的内在规定突出地放在“义”和“节”这两个方面。孔子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得”,“君子以义为上”,“君子以义为质”,可见,孔子把行“义”,看成是君子的行为,是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体现。崇尚气节、看重情操的修养,也是重要表现。孔子强调“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后来的孟子亦提倡“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对善的人格理想的追求,使中国人重气节、讲情操的品德特别突出,在目前物欲横流的中国社会中,多宣传些“德”的精神、“义”的道理和情操与气节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是大有裨益的。
4.自强不息的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君子应效法天的意志品格,自强不息,努力向上。荀子也认为人必须自强不息,强调“学不可以已”,注重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态度。儒家学说倡导积极进取和谦虚谨慎的实用主义精神。在历史长河中,自强不息的精神不管是对国君、人臣、封建士大夫,还是对一般民众,都产生了极大的激励作用。正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不少身处逆境的人们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在今天,大力提倡和发扬自强不息的奋争精神,仍然具有重大意义。自强不息的思想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的过程,成为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敢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有不怕吃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二、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育方法
祖国传统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古代和近代的思想家们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的启迪。
1.因材施教的方法
“因材施教”是孔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思想。孔子指出,人的智力有智、愚、中之分。人的性格有差异,人的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而且人的才能有不同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根据这些不同的特点因人而施教,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2.示范教育的方法
孔子最早提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育方法,他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既要言传,更要重视身教,要言行一致,时时处处努力做学生的楷模。
3.陶冶教育的方法
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古代教育家十分注重人的陶冶教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充分发挥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这样教育效果必将更显著。
4.内省的方法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灌输,但灌输必须与学生的内省相结合,灌输是外因,内省是内因,没有学生的自我内省,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
5.情感教育的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就有“以情动人“”以情化人”的教育方法,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重情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特征,这对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意义无疑是深刻的。
三、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