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审计培训

金融审计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审计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审计培训

金融审计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审计工作;金融企业

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为金融企业发展指明方向,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企业在开设金融业务时,需要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一致。然而,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企业在治理模式方面还不是特别完善,需要进一步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健全审计制度等,另外由于外部审计不到位,进而影响了审计质量。

一、金融企业审计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对国有资产加大了监管力度,并且资产管理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开始重视金融企业的审计工作。

(一)审计对象

在我国,金融企业主要包括:①各类银行(需要取得银行业务许可证),②各类保险企业(需要取得保险业务许可证),③各类证券企业(需要取得证券业务许可证),④从事金融业务的企业,由此可见,这四类企业都是金融审计的对象。

(二)审计类型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企业的审计类型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内部审计,所谓内部审计是指金融企业在企业内部设立审计部门对企业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监督和评价,其审计方法主要包括审查、复核、盘点、测试,以及抽样、评价等,对于金融企业(管理规范)来说,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另一种是外部审计,所谓外部审计是指在接受委托的前提下,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审计机构审查、核算金融企业的财务报告,并提供审计结果(主要是审计报告),对金融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新形势下金融企业审计存在问题

在我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金融企业在组织开展审计工作时普遍缺乏独立性,进而难以充分发挥审计作用,并且审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

金融企业开展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内部审计,由于我国金融企业成立时间比较短,普遍缺乏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外部审计,在组织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金融企业普遍委托其他组织进行审计,而在我国审计市场上一些大型审计机构多为外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部分审计机构做出违背审计原则的行为,导致审计结果缺乏客观性。

(二)没有充分挖掘审计的作用

新形势下,金融企业审计的作用没有被充分挖掘,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重视程度,受个人素质的影响,一些金融企业的领导缺乏审计观念,没有充分意识到审计的重要性,认为审计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没有将审计与自身的未来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对审计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审计作用局限于发现问题方面;另一方面审计的实际效果,一些企业将审计部门独立于其他部门之外,部门之间缺乏整体协同性,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审计结果普遍存在滞后性、静态性,进而难以提升审计质量。

(三)审计人员的金融知识有限

在金融企业内部,一些领导层认为审计工作不能创造利润,进而将素质相对较低的人员安排到审计工作岗位上,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审计工作难以发现金融企业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不能满足审计工作创新发展的需要。

三、新形势下完善金融企业审计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政府对金融企业加强审计

为了确保金融企业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债务管理部门要严肃查处金融企业的各类担保行为,严格按照预算法规定追究金融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加强对金融企业审计,防范金融企业的出现隐性债务负担;适当向债务风险控制情况较好、投融资需求规模较大的金融企业适当倾斜分配新增债务限额,进一步完善置换债券发行管理机制,强化发债资金运用的监管。同时建立全国统一联网的债务管理系统,以不漏、不重、不错为目标,进一步规范金融企业的债务管理系统的管理使用和数据采集工作,充分发挥该系统在债务风险管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作用。

(二)更新理念,优化内部审计

金融企业在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无论是经营管理层,还是一线员工,都要更新理念,抛弃传统的就审计而审计的理念,关注金融企业的全面发展,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实时、持续地监控企业财务软件中的相关信息,实现审计的目的,将内部审计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确保企业增值。

(三)健全制度,提高审计的独立性

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在管理制度方面,一方面需要明_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另一方面需要对这种独立的制度体系进行细化和完善,同时制定实施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另外,还要做好责任分解、责任追究等工作,加强员工、审计责任、审计结果考核、审计结果追责等方面的管理,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严禁金融企业管理人员之间合作,避免审计结果被更改。

(四)加强管理,提升审计水平

金融企业要加大管理审计工作的力度,为组织开展审计工作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尤其在开展盘点工作时,各部门之间要积极配合,不断提升审计质量。

(五)加强人员培训

金融企业要建立教育培训制度,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针对教育培训与社会中介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结合国家现行的财务会计、审计制度,结合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 戚艳霞.新常态下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现实需求及对策建议[J].财政监督,2016(11).

金融审计培训范文第2篇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额金融市场,小额信贷企业也十分活跃,但是由于印度小额信贷企业多为小型的信贷公司,且小额信贷公司数量众多,各个公司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市场秩序的宏观调控很重要。由于市场的混乱和恶性竞争的存在,印度在2010年爆发了小额贷款危机,印度的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和风险评估机制需要在风险过后进行重建。内部审计方法在小额贷款中运用是有效的规避风险的好方法,但是印度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庞大,一时间市场环境混乱,市场竞争的压力剧增,导致很多小额信贷公司没有运用内部审计的方法对信贷公司的内部员工进行审计,也没有对贷款人的资质以及还贷能力进行审计。印度小额贷款公司为了抢夺客户,只需要贷款人出具身份证就可以随时贷款。这些都造成了印度小额贷款危机,扰乱了印度的小额金融环境,加剧了印度小额贷款企业和贷款人的双重风险。

二、内部审计方法在小额贷款企业风险控制运用中的问题

1.审计独立性差

内部审计在小额贷款企业中处于监督的地位,因此本应该给予独立的权利,避免权利的削弱和风险的滋生。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的审计部门都是从属于信贷运行部门,因此就在中国出现了“讲人情”的问题,在印度出现了弱化审计程序和审计过程的严重问题。

2.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中国的小额贷款企业和农商银行小额贷款部都是从本单位抽调人员去负责内部审计工作,工作人员多是银行从业者,但是对小额贷款的风险和把控并不专业,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出现了问题才能意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印度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审计和工作人员流动性很大,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基本能力缺乏,都是培训上岗,资质有待提高。

3.审计手段和方式落后

内部审计方法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但是小额信贷企业对审计方法的运用并不如意,小额信贷企业多是运用人工方式对贷款人的还贷能力进行考核,通过审计人员对贷款人客观资料的审核,主观上决定贷款发放。

三、内部审计方法在小额企业风险控制中运用发展

1.转变观念,提高审计独立性

随着中国小额信贷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中国的小额信贷企业要从印度小额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在金融发展和扩张的过程中,树立有效的规避风险的观念。一是转变过去的注重金融发展,忽视金融安全的观念,中国经济在发展起来首先要做的是要注重金融安全。在大量的小额信贷背后,重视内部审计方法的运用。二是提高审计独立性。金融企业要将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信贷经营外,给予审计部门充分的自利。

2.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小额信贷企业的审计人员需要具有规避风险的意识、充分的责任感、分析鉴别金融风险的能力。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在审计人员选拔上要提高要求,注重审计人员招聘中的专业能力要求和相关审计能力要求。二是加强对审计从业人员的培训,有计划有组织的针对金融审计的问题,对审计部门进行定期培训。三是内部审计人员要加强学习的自觉性。在长期的审计工作过程中要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学习业务知识。

四、结束语

金融审计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审计;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2

引言

在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国家金融行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稳定的维护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银行业毕竟是一个具有高风险的行业,近年来,随着外部各种监管机制的不断应用以及银行的内部审计力度的加强,使得很多商业银行在规避风险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风险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在商业银行的内部,还是存在很多经营的风险,银行在审计方面的风险也随之出现。商业银行的审计业务,也从传统的财务收支的审计发展到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效益等方面的审计,审计内容的不断拓展,为审计风险的出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如何加强对银行的审计风险的控制,成为当前很多商业银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就商业银行审计的风险种类、出现风险的原因以及审计风险控制的措施进行相关的分析。

一、商业银行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

审计风险指的是审计人员对于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误以及纰漏没有及时发现,从而导致在制定审计结论时,具体的内容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财务情况不相符合的可能性。

银行的审计风险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以及检查风险。形成这些审计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的审计人员缺乏相应的审计风险意识

银行本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任何一个行业只要有经营过程,那么就一定会出现风险。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在银行的很多项目的审计过程中都有存在。审计的风险不能完全消除,只能是进行相应的控制和管理,以减少风险的危害性。对于当前有的商业银行出现一些由于审计导致的损失的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审计人员缺乏相应的审计风险意识是导致风险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在当前的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中,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缺乏对相应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理的技术,也是重要的原因,但是由于银行的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够,是最主观的因素,由于认识程度不够,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疏忽和纰漏,从而扩大了风险的危害性。

(二)商业银行进行审计的理念和方法都不够先进

形成审计风险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商业银行进行审计的理念和方法都不够先进。现代的商业银行,其内部的各种审计工作重点发生了转移,应该要转移到内部控制审计以及银行的经营风险的审计,但是当前社会中很多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还主要是停留在对一些日常业务的审计上,比如对查证账表,对于银行的风险控制因素没有进行相应的考虑,导致商业银行的审计风险逐渐扩大。另外,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也逐渐加大了信息化程度,而一些审计工作的技术,还是比较原始的方法,对于现代化的商业银行的审计需求不能满足。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因素的控制力度不够,风险的判断也不够准确等,都会加大银行审计的风险。

(三)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还不够高

银行的审计工作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审计很金融的相关知识水平,而且还要具备多年的审计工作经验,但是对于两个条件都满足的人员。在当前的社会中还比较手啊。比如有过多年审计经验的人员,虽然具有丰富的审计经验,但是没有比较稳固的金融知识结构,对于当前商业银行中的各种新业务的增加以及新产品的出台,往往会无法着手,这部分人对审计工作的重点,还是放在银行的日常业务、财务收支等方面,对于一些新业务的审计,往往不能很好地进行处理。而且现在的商业银行的审计人员的知识层次往往参差不齐,当前很多商业银行中的审计人员都是审计岗位上的重要人员,但是接受的相关的正式的培训笔记少,对于银行的审计工作,在宏观上的把握还是不够,遇到一些审计风险时,其综合分析的能力不够,导致不能对审计风险进行很好的控制。而且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比较慢,对于一些审计的理论和相应的实践操作,往往存在比较严重的不衔接的现象,当前也有一些审计人员没有按照严格的审计标准进行审计工作,对于一些审计步骤甚至有忽略,使得银行的审计工作出现了记录不够完善、不细致清晰等问题,加大了审计的风险。最后,商业银行的审计人员之间的流动性以及相应的衔接工作没有做好,导致审计人员缺乏相应的稳定性,也很容易造成审计的风险。

(四)商业银行审计工作的程序还不够规范

审计工作包括很多程序,比如审计的立项、提出相应的审计报告、审计工作的准备、进行实际的审计、制定审计报告等,任何一个环节中都可能出现风险,审计行为如果在任何一个环节中不够规范,都可能会导致审计效率出现问题,甚至是带来严重的后果。当前的商业银行中,对于审计工作的程序操作不够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程序也不够重视,因此加大了审计风险的可能性。比如在进行审计工作之前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查,对于审计的方案也没有进行讨论分析,导致审计的方案缺乏相应的管理性,对于审计的内控测试的认识程度不够等,都有可能会导致审计过程中出现比较严重的风险。

(五)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缺乏相应的控制标准

对于审计质量的控制体系而言,当前很多商业银行中在这方面的体系建设都还不够完善。健全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能够对审计人员的责任、质量意识进行控制,对于降低银行的审计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当前我国的审计机关已经指定了相关的准则以规范审计工作,但是在这些准则中,定量的内容还比较少,导致银行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当前很多商业银行对于项目审计的质量问题,有的时候往往不能及时发现,质量的监控标准和体系不够完善,是导致银行审计出现风险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商业银行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的防范

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中出现风险,与很多方面都有关系,比如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够、审计防范和技术不够先进、审计程序不够规范等,都有可能导致审计工作中出现比较严重的风险性。为了加强对银行审计工作的风险管理,提升银行的审计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加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的提升

审计人员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风险意识,在审计工作中才能有高度的警惕性,加强风险的管理。加强风险意识的提升,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加强对审计环境中的风险以及审计客体的风险的认识,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对我国的金融政策进行相应的研究,发现其中的风险环节,对被审计的对象的管理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提升审计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控制单元额有效性。第二,要加强对审计主体的风险的控制。审计的机关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和防范工作,因此要在银行审计机关的内部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对审计的风险进行识别,有助于在工作中降低审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二)规范审计工作的操作,按照严格的规定进行审计工作

审计程序不够规范,也是形成审计风险的重要原因。由于当前商业银行的产品在不断扩展,产生了很多金融衍生品,金融产业在不断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更要加强商业银行的审计风险的控制,应该对审计的程序进行规范,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要严格地按照审计的规范和程序进行操作,对审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把关。比如在进行审计之前要进行相应的调查、根据调查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审计方案,然后进行审计操作、制定审计报告等。商业银行在审计的过程中要严格地执行标准和程序进行工作,不能忽视其中的项目与程序。

(三)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能力素养的培训

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的高低对于审计风险的控制有很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很多审计人员的能力素养不高的情况,要加强对其能力素养的额培训。第一,要建立相应的人员素养的控制体系,在银行的内部建立相关的人员素质的标准,用一个定性的标准来对审计人员的能力素养进行衡量,比如不仅要对各种金融知识具备一定的熟悉程度,而且要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以及会计知识等,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组织能力,其文化程度和组织能力要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进行审计工作。第二,日常的工作中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相关的学习,比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根据审计人员的能力素养的变化时刻调整培训计划与培训内容等。在商业银行中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要定期接受培训,不仅要接受审计工作相关知识的培训,还要接受各种计算机业务以及金融业务的培训。使得审计人员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层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素养。

(四)不断加强对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

对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不够,是导致审计风险出现的重要原因,在加强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对审计工作的不同阶段都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在不影响审计人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各级领导也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实时监控。在商业银行的内部,可以成立专业的审计质量控制机构,对审计工作质量进行审查和监督。

(五)加大银行内部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信息化建设是银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提高银行的信息化水平,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基础。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要对现代的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快捷、可靠、规范、透明等特性,加强银行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银行的内部监督,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对于商业银行的各种审计风险,可以利用各种信息文件共享机制的建设,来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反馈作用,对于出现的各种风险问题进行及时的防范和处理,以提高审计的效率,实现防范风险的目的。

(六)加强内部审计风险的评估

评估是对风险进行改进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估,可以为银行的审计风险的防范带来有力的帮助。通过对银行的各项经营战略以及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可以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框架,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的确定以及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可以通过有效的评估,发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一些薄弱的环节,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以便提高风险控制效率,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可以对风险控制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评估,从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七)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物质以及制度的文化是一种有形的文化形式,而精神文化则是无形的,无形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更大。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文化就属于一种无形文化,是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文化包括很多内容,如审计人员的价值观、行为、精神、知识结构、道德等,审计文化的建设要包括审计价值、道德、知识、组织等多方面的建设,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审计文化各方面内容的建设,通过内部审计文化对银行的各种经营行为产生有利的引导,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最终减少银行内部审计风险。

三、结语

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银行的各种金融衍生品逐渐增多,也加大了银行的审计工作的风险程度。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的风险控制,有助于商业银行控制整体的经营风险,保障商业银行的各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也能不断提升银行的竞争实力,针对当前导致商业银行审计风险的原因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提高审计风险的控制力度。

参考文献:

[1]张国平.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管理创新及审计风险与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3(05).

[2]武鹏,杨向荣,王曙光.商业银行审计风险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06).

[3]安明硕.试论商业银行的审计风险与控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02).

[4]崔青华.浅谈内部审计中的审计风险与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2(06).

金融审计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形势;强化;财政审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6011601

1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1.1工作目标不明确

目前我国的财政金融审计更多的是注重会计数据,并没有进行全面的彻查资金的来源和资产的清理核算,导致不能够明确的看出新旧资产的损益情况。还有的是把财政金融审计工作侧重于财务的审计,忽视了相关的账目的核查和审计,对责任没有明确的划分,无法进行判定。

1.2审计人员自身的问题

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近年来,财政金融审计工作也进入信息化的模式,这对于财政金融的审计人员是一项新的挑战。然而实际情况是,目前我国的审计人员的现代化专业素质不高,在审计工作中不能有效的将计算机使用和工作相互的接合起来。在一些新的业务知识和新的问题面前不能够有效的解决,无法满足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发展需要。还有就是现在招聘的审计人员虽然是大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等方面有更多的了解,但是没有工作经验,在工作中不能独当一面。

2强化财政金融审计的措施

2.1将财政审计机构进一步的强化

加强财政金融工作,就必需建立起完整的财政金融审计机构,将财政金融审计的相关制度进一步的完善。对审计机关和相关的人员的执行方法和权限进行强化措施。便于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不足能够更好的掌握,建立适合的管理模式,便于更好的开展工作。

2.2规范化、法制化的全面建设

将规范化、法制化制度作为是财政审计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在实践中,一套经过长期磨合,总结出来的完整的财政金融审计业务流程统计对财政金融审计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工作当中要注意学会总结经验,从发生的问题,怎样解决,最后的效果等情况,从多方面的进行工作上的总结,从而为以后将会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应的资料备份。在当前的形势下,要采用多种手段为财政金融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工作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触犯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将适合财政金融审计工作中积累的一些方法进行整理,并用制度将其固定下来,形成相对完整可靠的业务标准,工作中有可实施制度。为保证财政金融审计的工作质量,就要进一步的建设健全的审计标准、工作考核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

2.3建立部门之间的联系

针对现在的新形势,财政金融审计工作中存在大的干预问题,要对这一块进行加强管理,在审计、监察、纪检等执法部门要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建立完善的制度,促进重大案件的处理,全面提高处理问题的水平和效率,有效的促进审计工作的良好发展。

2.4从自身人员的素质进行提高

要为财政金融审计挑选一些人才,将审计工作的队伍扩大开,要坚持原则,抓住重点,从实际出发,挑选一些敢于说真话、不弄虚作假的人员。让他们在金融、计算机等方面都能充当专业的人才;要有纪律、有组织的搞好内部的财政金融培训,并且要在内部进行一系列的比赛和业务测评考试,用来激发审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增加业务水平。要结合现在的形势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端正指导思想,是强化财政金融审计的首要目标,在对一些单位进行审计工作的时候就要做到对其的真实性、合法性等进行全面的考察,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避免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为财政金融审计树立良好的形象。

再者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敢”的思想,能够克服困难。要努力的掌握好审计工作的规章制度,在监督的时候才能够有法可依,敢于审计,坚持原则。对于没有敢的精神的人员,首先要解决认知态度问题,树立责任心。

2.5强化审计的独立性

国家要加快速度改变财政金融审计的结构,将其从单一的模式逐步的转化成多功能型的,逐步的确立起全面的审计监督、鉴证、评价等职能意识。在强化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上,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既要遵循相关的规定,在原则不变的基础上进行强化,但是不能说要过度的“独立”,在独立的同时,还是要和相关的部门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共同促进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良好开展。此外,还要积极的推行事前进行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的统一模式,全程进行监控,保证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合理、公正、完整、准确。

3总结

在新形势下的财政金融审计存在着很多的困难,但是面对这些困难,我们要积极的克服,只要各个部门团结一致、相互协调,就能不断的完善和改进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机构和制度。总的来说,就是采用一切可实施的手段进行审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充分的发挥审计工作的功效,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阮晓琼.温州市地方金融审计及其管理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2]张盼.国家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实现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金融审计培训范文第5篇

一、详细调研,找出制约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工作发展的原因

当前制约人民银行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工作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员素质因素、管理因素、审计质量因素,也有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因素,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人民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结构上仍未完全独立,审计人员的经济关系还没有完全脱离被审单位,以致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发现问题后不愿或不敢毫无保留地报告,形成审计风险。

(二)缺乏完整、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从人民银行内控系统的运行情况来看,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对规范审计行为、强化审计执法、增强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起到保障作用。目前,人民银行审计部门建立了包括国家审计基本准则、通用准则、专业准则、操作指南等在内的一系列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但这些标准,定性的内容多,定量的内容少,还没有建立完整、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三)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时刻潜伏在人民银行各种金融项目审计的过程和业务之中,要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通过近年来对人民银行审计结果进行分析和对内部稽核效果进行观察,到目前为止,虽然没有发现由于风险导致局部工作被动或引发损失的案例,但是通过对已审计项目的回顾与反思,仍然发现存在一些风险隐患,隐藏着部分风险漏洞,潜伏着审计风险事项。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完整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二是缺少有效的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的技术和方法,三是审计人员在思想上、观念上、意识上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四)审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结构和层次较为单一

少数审计人员业务知识的更新跟不上人民银行业务发展的速度,工作理念的转换跟不上内审工作转型与发展的要求,制约了审计质量的提升。同时,审计人员查错纠弊的能力较强,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不足,使内部控制审计评价的服务与咨询价值难以实现。同时,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是会计专业出身,其他相关知识比较缺乏,不能站在更高的高度去观察分析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因此也很难写出有力度的审计报告,为人民银行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五)审计方式、方法不先进

一是审计方式仍停留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阶段或风险导向审计的初级阶段,二是现代的审计技术方法仍然以账表基础审计为主,无法适应现代人民银行审计的需求。面对被审计单位庞大的金融数据,虽然已广泛开展了计算机审计,但审计软件技术开发的速度还是很慢,对人民银行后台数据的备份、转换的时间仍然较长,极大地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率。

(六)审计评价报告的价值未能充分体现

目前的审计评价报告,主体为对发现问题的罗列,对一些问题的表述过于详细,而缺乏对问题性质严重程度的分析提示,常常使管理层在阅读报告时感到冗长乏味,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对相关问题的产生原因剖析不够深刻,导致提出的建议仅仅针对问题本身,而不能针对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对改进内部控制的价值不高。

二、认真研究,做好审计管理需解决的问题

搞好审计专业化管理,是人民银行内部审计流程再造的重要措施。要通过实现专业化审计,充分履行审计监督、咨询和评价的职能作用,促进审计对象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现自我控制、自我纠正、自我监督和自律管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切实解决好三方面问题。

(一)从落实风险导向审计原则的高度充分认识审计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

风险导向审计原则是适应审计环境和审计目标变化的要求、弥补日益扩大的审计期望差距中应运而生的。它将“风险”这一概念与审计程序的设计紧密联系起来,探索审计风险控制的措施和审计方法的改进。人民银行风险导向审计更加突出了风险,既包括了财务风险导向,又包括了合规风险导向。审计对象的确定和审计资源的配置以风险来排序,审计的内容和过程以风险的内部控制为主,审计评价突出了内控状况及风险状况,对重大风险隐患和关键控制环节的风险跟踪进行持续审计,形成了持续性、周期性的审计监督过程,即以风险导向为审计原则的审计循环过程。

(二)建立审计专业化管理体系,实现审计信息管理专业化

1、建立专业化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审计信息管理系统是重要审计资源。要在按照审计对象建立审计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审计专业化管理的需要,按照专业或者产品建立审计信息库,为审计专业化管理提供审计信息支持。

2、建立专业化审计支持系统。审计支持系统是重要的审计工具。要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专业审计功能,充实专业和产品审计技术工具,增加专业和产品的审计信息量,不断提高专业化审计的技术水平。

3、建立专业化审计评价系统。加强专业化审计评价系统建设是促进专业化审计发展的重要措施。要通过技术系统测试、专家评价和理论研讨等手段,加强对专业化审计技术水平和质量效果的评价,引导、鼓励审计人员不断学习业务,钻研技术,充分识别和揭示风险。

(三)条块结合加强协调,实现审计价值最大化

实行审计专业化管理,强化了审计专业化,但是增加了现场审计协调的难度。实行审计专业化管理以后,现场审计实行现场审计组长领导下的专业主审负责制。一是专业主审要主动向现场审计组长和专业审计部门领导汇报沟通现场审计情况,协调解决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二是现场审计组长和专业审计部门的领导要主动关注现场专业主审工作进展情况,指导和协调解决专业主审现场审计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现场审计的质量和效果;三是专业之间要加强协调沟通,充分利用现场审计的有效信息资源,互相支持,实现信息共享,不断提高审计效能。

三、认真探索,促进内控机制建设

(一)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一是提高对审计客体和审计环境的风险意识。审计客体和审计环境方面的客观原因引发的风险难以控制,审计人员要有足够的认识。一方面研究我国金融业的宏观政策,与国外金融业进行比较,发现其风险环节所在;另一方面,要研究具体审计对象的管理和经营体制,对其内控环节及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二是加强对审计主体的风险控制。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在于审计主体,即审计部门采取的主动对策。在审计内部建立健全业绩评价制度,利于识别和预警审计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审计风险。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

1、确定业务培训内容

一是政治标准,以定性指标来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坚持和执行。二是业务标准,要熟悉审计基础知识,懂得审计法规;熟悉会计原理及有关的专业会计知识,懂得财会法规;熟悉经济管理知识,懂得有关经济法规;具有一定的审计、财会实践经验,掌握一定的审计技术方法等。三是文化标准,审计人员所具有的相关文化程度以及应当具备的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

2、确定业务培训方式

一是制订审计人员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目标、考核培训效果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审计人员分别进行审计项目控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审计实务操作能力、审计判断等能力的培训,还要进行金融业务的培训,尤其是对具备金融审计工作能力的审计人员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也要对具备计算机知识的人员进行审计专业知识的培训。二是制定审计人员的交流制度,使审计人员在成为专业人才的同时,广泛接触其他行业的知识,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提高水平。

(三)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现代化的产物,主要内容包括:岗位责任制、内部牵制制度、各种工作程序、手续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人民银行要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为:金融监管制度、货币信贷资金管理制度、外汇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会计结算管理制度、国库业务管理制度、货币发行与金银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

(四)更新审计理念,适应审计发展形势需要

针对内部控制审计面广量大的特点,应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加强审计信息的收集与风险分析,突出审计的重点,将有限的审计资源向高风险领域、重点领域倾斜,实现审计质量与效率的同步提升。在内控环境方面,应通过问卷调查、知识测试、文件审查等多种方法,重点了解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程度、管理层对逾越既定控制程序的态度、激励约束机制的健全性及运转的有效性、重要岗位人员的胜任能力等。要对上述审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将由于环境的缺陷可能导致控制不足的方面纳入下一步审计的重点。

在风险识别与评估方面,以非现场为主,审计人员在认真分析被审计单位的主要业务流程运行环节的基础上,识别各个业务环节可能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并评估其风险程度,确定应对措施,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自我识别与评估情况进行比对分析,验证其风险识别的充分性和风险评估的恰当性。

(五)明确审计重点,促进审计工作发展

人民银行的审计重点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由于控制环境的缺陷可能形成的控制薄弱环节;二是由于风险识别和评估不到位可能形成的控制薄弱环节;三是较高等级的风险控制情况;四是由于制度缺陷可能形成的控制薄弱环节。根据审计重点,在现场审计中,要按照实际情况选择详查法、统计抽样法、穿行测试法和实地观察法等进行符合性测试。在信息与沟通方面,审计人员要重点掌握被审计单位对重要信息处理的及时性与恰当性;对信息的管理、信息披露的审核程序及执行情况进行审查,重点掌握信息管理体系的安全可靠性。在监控方面,审计人员不仅需要重点关注行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在内部控制中的履职活动,而且需要将查阅的相关监督记录与对控制活动的审计紧密结合,分析判断其监控是否真正有效;在对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要分析易发生问题的薄弱环节,重点关注薄弱环节及相关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特别是因为制度缺失导致的控制失效情况是否真正整改,是否存在屡查屡犯现象。

(六)加强审计分析,明确评价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