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文化形成的因素

企业文化形成的因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文化形成的因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文化形成的因素

企业文化形成的因素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评估机构 企业文化 成本 效益

一、引言

评估机构作为特殊的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形式,与一般的公司制企业相比,“人合”重于“资合”、“公信力重于赢利”。在机构的利润形成过程中。人力资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评估机构的劳动过程也主要是智力投入,评估机构向服务对象提供的最终产品――评估报告是机构内部人员脑力劳动的结晶。因此,对内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统一的凝聚力;对外如何提高评估报告的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对评估机构的持久稳定发展非常重要。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作为机构内部发展的“软性”力量,提高评估机构的竞争力和公信力,特别是这种以“知识型员工”为主的企业组织形式,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增强机构的“软实力”,有助于机构做大做强。从20世纪80年代起,企业文化就开始进入管理学领域,它一般被看作是企业发展目标的意识形态化,由企业特定的价值取向、内部交往习惯以及员工的工作方式等构成。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文化逐渐成为商业运营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被认为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指导企业和员工发展的重要方式。

二、评估机构形成企业文化的意义

(一)从评估人员的行为选择看机构形成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美国马里兰大学的门瑟・奥尔森教授(MarlcurOlson)作为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奠基者,在其代表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认为,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当一群理性的人聚在一起想为获取某一公共物品而奋斗时,每一个人都想让别人承担更多的风险和成本,而自己却“坐享其成”,这种不合理的成本收益结构便导致了“搭便车”困境。并且奥尔森认为“搭便车”行为会随着群体成员数量的增加而加剧,假设在一个由n个成员组成的企业中,每一个人的边际努力程度所带来的整体效益的增加被更多的人所分摊,结果就会产生一个缺乏效率的低努力水平,并且人数越多,每个人的努力水平越低,因此,人数越多,把该群体成员组织起来参加一个集体行动的成本会大为的提高。奥尔森这一理论用于描述评估机构内部也较容易得到验证。众所周知,任何一个评估项目的完成都是许多评估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包括注册资产评估师、一般工作人员和外聘专家等,产生的评估结果也要经过机构内部不同人员对评估过程和结论进行必要的复核。许多人在一起工作,评估报告的质量与每个人的努力程度都有关系,而机构内部的激励机制通常采取利润分享制,即任何一个人的报酬都取决于其他人的努力。每一个人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都在进行博弈,即使能够获得足够的剩余索取权,他们也会产生偷懒的行为,并且试图占别人的便宜。搭便车的行为不可避免的产生。而在实践中我们激励员工采取集体行为仅仅是依靠利润分享制,结果致使许多机构的管理者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阻碍了机构的长远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因此,除了薪酬激励之外,如何在机构内部形成核心的价值观念,使机构内部形成具有统一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促进员工的团队合作和集体意识,对于评估机构的做大做强更为重要。

(二)从评估报告的成本构成看机构形成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评估报告作为机构的最终产品,是所有员工在统一的价值观念和集体意识下智慧的结晶,对外代表着机构的整体形象。评估报告的成本构成可以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固定成本一般是指在固定投入要素上的产出,是不受产量变化影响的成本,在评估机构内部,主要是物质资本的构成,即非人力资本的构成。在一般企业中,非人力资本主要是用于购买厂房、设备、原材料及支付其他生产中的必要支出,并随着产品的销售而收回,之后再进入下一个生产周期,如此循环往复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起到垫支的作用,而评估报告作为一种智力劳动的产品,并不需要消耗大量的固定成本,因此非人力资本在评估机构内部只是起到一个抵押担保的作用。而一般意义上的变动成本是指企业在可变投入要素上的支出,是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评估机构人力资本是为机构带来经济利益的主要资源,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离性决定了人力资本的不可抵押性,但人力资本的成本或者价值往往无法可靠的计量。评估报告的变动成本主要是机构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评估师作为知识型员工的一种,其收入主要采取基本工资加奖金的形式,许多机构将薪酬激励作为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评估机构企业文化形成的成本――效益分析

(一)评估机构企业文化形成的现实成本评估机构形成企业文化的成本包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会计成本也就是企业文化形成的现实成本,即打造企业品牌的支出,包括聘请优秀的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超额支出,对员工的培训支出,确保评估报告质量的支出。聘请优秀的注册资产评估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还要具有很高的职业道德,为评估机构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奠定基础。一般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着评估机构整体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因此加强对员工品德和行为的诚信教育是评估机构内部人员后续教育的重要内容。评估报告的质量关系着机构的整体形象,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评估报告的使用者只能通过机构员工主观努力的结果来了解评估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而做出重要的决策。

(二)评估机构企业文化形成的机会成本

评估机构企业文化形成的机会成本,是经济学探讨的主要内容,即评估机构获得超额利润的成本。机会成本虽然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但却直接影响到企业对生产要素方向的选择,因此,机会成本对于评估机构这种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形式来讲,同样很重要。我们可以将评估机构的机会成本理解为,机构为了提高评估质量,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而对委托方进行严格的筛选,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所失去的从被排除的潜在客户中获得的最高收益。资产评估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评估师与委托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评估师的执业行为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因此,评估机构在承接评估项目之前,必须考虑评估项目的风险、机构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等因素。从机构的整体声誉出发,考虑是否承接评估项目。当然,评估机构为了树立自己良好的品牌形象,又必须把客户放在重要的位置,充分考虑社会中利益相关者的存在,增加机构的交易机会。不能对客户存有偏见,以评估师的个人偏好来决定是否承接评估项目,否则客户对评估师这一行为的直接报复就是减少交易的次数和降低评估费用,这样会直接减少评估机构同更多的客户进行交易的次数,带来净收益的直线下降。

(三)评估机构企业文化形成的效益分析在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效益的相关关系方面,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由哈佛大学的约翰,科特与詹姆斯,赫斯克特做出的。在他们的专著《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他们以实证的方式揭示了以下事实: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企业文化在下一个十年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尽管不容易改变,

但它们完全可以转化为有利于企业经营业绩增长的企业文化(张根明等,2005)。因此,众多的企业家积极的投身于企业文化建设,构建企业的创新力和凝聚力,在不断的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的同时,增强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评估机构作为以知识型员工为主的企业组织形式,在机构内部要实现企业文化的真正的变革,必须消除机构内部人员的特定的价值取向,就必然要耗费大量的企业文化成本,才能最终在机构中形成统一的凝聚力,找到机构的股东、管理者和一般员工的利益的结合点,反映在评估机构由企业文化所带来的效益上,就是股东收益的增长率、管理者薪酬的增长率与员工薪酬的增长率将会出现逐步接近的趋势。通过企业文化的变革使机构保持不断创新与增长的活力。评估机构企业文化形成所带来的效益包括,对内改变机构整体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形成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对外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评估机构形象的塑造可以通过机构提供的产品质量的高低而传出去,评估机构如果能够赢得良好的声誉,公众会不断购买机构的产品,机构就会不断巩固和发展客户市场,不断发展和壮大,实现机构和客户的双赢。为机构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进而达到长期利润的最大化。我们可以用模型来描述评估机构内部企业文化形成的成本――效益变化状况,c为企业文化形成所耗费的成本,u为形成企业文化为评估机构带来的效益,N为企业文化底蕴不断提高的程度,如(图1)所示。基于对评估机构企业文化形成的成本效益分析,我们知道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并且最终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此我们可以将企业文化形成过程理解为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的形成过程,此项无形资产的形成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假设评估机构的规模不断扩大,则对于评估机构形成企业文化来说,不存在固定成本的消耗,所有的要素都是变动的,因此成本曲线是从原点开始先凹后凸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这是由投入的各种要素成本所带来的规模报酬先递增后递减所决定的,而所形成的效益曲线与相对应的成本投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必然在开始时以低于成本的速度增长,但最终会超过成本的增长速度。机构的企业文化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发展企业文化在初期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而产生相应的效益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因为促使机构企业文化形成的初始成本投入不会立刻影响到员工和社会公众。伴随着成本投入的增加,企业文化便会愈来愈影响到机构的内部、外部环境,其效益便愈来愈大。

四、评估机构提升企业文化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以人为本”的观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评估机构的经营主要是各类专业人员的智力投入,因此,人是决定事务所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人为本的管理在评估机构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国的资产评估机构内部人员从高管人员到一般的员工都具有很高的知识水平,是机构得以发展的宝贵的人力资源。以我国目前最大的评估机构中企华为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中企华公司的最佳优势。公司本部拥有70余名学有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专业评估人员,其中获硕士、博士学位的占80%。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为组织带来的效应具有综合性与持久性,能够很好地提高员工对机构的认同感与忠诚度。出资人对机构的投人不仅仅需要财力和智力的投入,也需要对其员工感情的倾注。作为领导要知人善用,关心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员工的成长与发展需要一个健康和谐、自主创新、富于协作精神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高于一切,强调对员工的人本管理和参与式管理,通过尊重员工,激发员工的热情,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从而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文化形成的因素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决策与经营政策的内驱因素,是企业一切制度有效运作的基础。他承载着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目标的执行力和企业职工的凝聚力,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是一个企业所特有的哲学思想和性格特征,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决策与经营政策的内驱因素,是企业一切制度有效运作的基础。因此,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和前途,并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它承载着企业发展导向、规范企业运作、凝聚员工合力、激发员工积极性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承载着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总书记曾经指出:“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主导文化,他通过建立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企业统一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达成建立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大庆油田经过四十多年的开发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体系,提出了“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愿景和“大庆油田为祖国加油”的社会理念,在全油田形成强大的文化氛围;从机关到基层、从车间到井队,干部职工目标明确,干劲十足,到处呈现着为创建百年油田而努力,为祖国加油而奋斗的场景。其动力源自于企业文化的感召力和先进理念的影响力。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一种企业意识和文化观念,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二、企业文化承载着企业目标的执行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承载和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策略是可以改变的,而企业文化是基本不变的,并将延续到未来。企业文化的长期发展形成了企业的道德准则,这个道德准则有效地补充了企业制度的盲点,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辅助工具,他能有效地统一人的思想,消除人对于制度约束的抵触性,激励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工作。

大庆油田会战以来培育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及“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优良传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创造出了享誉中外的大庆品牌,是大庆油田企业文化的精髓,影响和激励着几代人为石油事业而拼搏奋斗,开发建设出中国最大的油气田,开创了高产稳产5000万吨27年的世界石油历史先河,为祖国发展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进入21世纪以来,大庆油田提出了“二次创业”奋斗目标,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提出了“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明确了企业发展目标,统一了油田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使人们普遍认识到自己肩上担负着“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历史使命,在油田内部形成了为创建百年油田而求实奉献的自励机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目标的执行力,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企业文化承载着企业职工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理论把个人目标同化于企业目标,把建立共享的价值观当作管理的首要任务,从而坚持对职工的价值观追求进行引导,企业文化的这种同化作用,使企业不再是一个相互利用而聚集起来的群体,而是一个具有共同的价值观、精神状态、理想追求的人聚集起来的组织,这个团队组织有着极强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来源于企业文化的影响和感召。

企业文化形成的共有价值观念,一旦发育成长到习俗化的程度,就会像其他文化形式一样产生强制性的规范作用。这种企业文化的规范作用是一种间接文化强制,因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它对于异质文化的“入侵”,能够产生极强的文化作用。企业文化的规范调控作用,大大加强了一个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同时,企业文化利用其强大的环境氛围和自我调节机制把来自各种文化背景、具有不同人格特征和行为习惯的成员有机地统合在一起,使之自然地与文化所要求的行为和思想模式保持一致,能够相互合作、共同为企业的目标而奋斗。

企业文化形成的因素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创新深植

企业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10年企业靠人,50年企业靠制度,100年企业靠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念,一直是学术界与企业界关注的一个主题。文化特质决定了企业的地位,成功的企业必然有成功的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是推动和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企业发展的主导和灵魂,是企业发展的最终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看不见的手

一直以来,由于企业文化的抽象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往往不被认识与重视。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围绕着生产和经营展开活动,注重经济价值,文化管理很少关注。事实上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无不充满着文化的气息,文化体系始终主导着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认可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是员工行为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在延续和传承中创新,使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的员工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他们在企业里已不仅仅只是希望通过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更需要有一种被企业和社会认可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使员工感到企业是自己的企业,这是好的企业文化产生的积极作用。

二、企业文化具有集体性和个别性的特点

企业文化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将自己的价值观、规范和制度积淀下来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企业文化是依靠一个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才建立和完善起来并由企业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循的,这是企业文化的集体性。

如同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一样,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信仰下的企业文化,在价值追求上会有差异,不同企业的创业史、发展史以及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素质等都会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具有相对稳定性,而在不同企业之间,更多的是个性。

三、构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

1.构建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本

企业从创业之初到生存发展的前进过程中,无不蕴含着企业每一名员工的努力奋斗和拼搏奉献,企业的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一个企业的员工,有非常爱护自己机器的,有时间观念很强工作及上下班都非常准时的,有特别勤俭节约的,有非常喜欢学习、研究、创新的等,这些比较好的文化现象,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要素。好的企业文化,就是要以这些积极的要素为基础归纳和引导。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管理者要注意吸收员工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创造的特色文化原料,注意发现和升华员工在工作中创造的闪光点,不断充实企业文化的内容。要在提出和形成企业文化关键要素的过程中走群众路线,使企业文化的内涵在反映企业发展方向与反映职工的意志和根本利益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强企业文化组织管理,营造企业文化宣传氛围,以文化的力量凝聚员工、激发活力。要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者自身倡导和示范企业文化的带头作用,这样更能激发员工践行企业文化的热情。

2.构建企业文化要传承历史,立足根本

有些企业管理者通常认为可以任意造就企业文化,甚至认为管理者自己可以创造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文化因素,有些管理者不认为那是从本企业孕育出来的,而是看重外部引进、移植。移植和引进的企业文化不具有企业真正的文化底蕴,是不切合实际的。企业文化是内生的,而不是外在的,更不可能由少数人强加给多数人。这种强加给企业的文化由于缺少根基,只会成为装饰品,甚至会变成负担。构建企业文化需要对企业发展以来历史传承和文化现状做全面深刻地梳理和剖析,反复斟酌、不断归纳和提炼,最终形成适合企业自身的文化精髓。

3.构建企业文化要走出口号,走向实践

很多企业以为写几句有感染力口号就会形成企业文化,其实不然。口号容易归纳提出,但只有员工能够接受并以之为行动准则才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接受、理解和认同,要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体现出来。最初可能是被动的,员工会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约束自己、规范自己,如果这种被动的约束不能转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企业文化建设也会流产。因此,企业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员工的文化教育和业务培训,并教育引导员工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增强工作责任心。让理念和行为浑然一体,有机结合,使文化理念深入每个员工的内心深处,由此才能全面展现企业特有的内在精神。

4.不断创新企业文化的新内涵,深植于企业发展的全局

任何事物只有不断自我扬弃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企业文化同样如此。由于企业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企业既要保持其文化的特质不变,又要不断赋予文化新的内涵。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是企业价值理念的内核。创新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市场创新的根本,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源泉。企业要适时对文化进行整合和重塑,在变化的环境中始终把握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体系,并使之成为企业肩负的使命、行动的准则、团结和号召员工奋斗的旗帜。将良好的企业文化体系深植于每一名员工的心中,植入到每一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必然会打造出一个属于企业自身的百年品牌。

参考文献:

[1]吴声怡.论当代企业文化是对企业管理的超越.农业技术经济,1999

企业文化形成的因素范文第4篇

在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企业领导者的作用无疑处于最突出的地位。他的言行举止处事作风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在企业文化中反映出来,决定着企业和员工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就对企业文化的形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如果企业领导者始终坚持一种合乎企业发展要求的核心观念并坚定在各种企业行为中加以贯彻,企业就会形成自己集中的、有益的文化。例如,海尔集团“赛马不相马”的用人观念,催生了大量青年才俊,对海尔集团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主张加行动,才是真实集中的企业文化。如果对企业文化建设陷入盲目,不是做表面文章就是放任自流,那么散乱的,有害的企业文化就可能自然地滋生起来。诸如事无定法、各取所需;言而无信、内耗不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朝令夕改、民无所从;等级森严、人心不齐等等,一旦在企业盛行起来,其前景难料。尽管一个随波逐流的企业不一定很快消亡,但它肯定不能有长久的发展。这是每个企业家不能不关注的大事。

企业是一个社会组织,它容纳的观念形态、道德风尚必定打上社会的烙印。企业领导者不可能随意地创建企业文化的原因就在于此。社会条件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

企业的行为首先要受到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产业导向、宏观调控力度的调整,公平的法律环境尤为重要。公平的市场会鼓励企业进行合理的竞争,而受地方保护的企业追求优良产品质量和合理利润的意识必然淡漠。不少国有企业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仍然依赖国家政策的扶持,产生一种“等靠要”文化,没有及时地转变观念以适应新的形势。大量的老国有企业倒闭的原因固然十分复杂,但不能不说和政府转变职能方面存在历史性的不足有关。另一方面,国家的法律是抽象的,而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和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是具体的,现实法律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具体行为决定的。公正透明的法律环境会促进企业狠练内功。然而只要其中有明显的不当,就会诱使一些企业进行法规投机,产生不良企业文化。许多造假行为在地方保护行为或腐败分子掩护下屡打不绝就是一例。

企业行为还要受到自身市场地位的制约。处于垄断地位和处于激烈竞争地位的企业,其行为模式是迥然相异的,其自我完善、持续进步的动力也相差甚远。竞争是推动企业进步的原动力。在生产高度社会化的条件下,企业的市场地位不仅表现为行业的区分,还表观为产品环节的差异,是上游还是下游产品、是技术密集产品还是劳动密集产品,离消费者近还是远,等等,不同的竞争态势导致不同的竞争方式,产生不同的思想观念。远离消费者的产品几乎不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上游企业主要营销对象是下游企业;价格战虽然纯粹是竞争的经济技术手段,但是它反映的却是左右企业目标的观念。有远见的企业决不会依赖价格战生存。

国家通过国家机关的制约、企业市场地位的制约,对企业发生综合作用,它们是客观存在的,在一个时间段内是不以企业的愿望为转移的,因而成为企业文化的历史条件。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都是通过企业文化加以表达。历史条件的作用是无法排除的,因此是企业文化的基础。

企业文化形成的因素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 培育

一、企业文化概述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以价值理念为核心的企业价值系统,及由此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构成企业精神支柱,形成企业惯例、传统及员工自觉行为。企业文化包括不同的文化形态:一是物质文化,包括企业产品、物质技术设备、工业水平、服务项目、环境设施等;二是制度文化,包括企业的组织制度、规章条例、奖惩措施、管理方式、仪式、人际关系等;三是精神文化,指企业精神价值理念、目标、宗旨、企业信誉和形象,员工专业技术素质、道德规范与行为趋向等。企业文化内容广泛,是企业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属性企业文化的特征属性表现在企业文化的个性、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传统性和继承性等方面,具体而言:(1)企业文化的个性是指各个具体企业文化的个体特征。由于企业所处的社会制度、民族文化和内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就形成了不同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企业文化的个性是区分不同企业文化的根据和标志。并且,只有当企业文化形成鲜明个性时,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其作用。(2)企业文化的时代性是指企业文化具有的鲜明时代特点。即任何企业文化,无论其形成或发展,其内容或形式都无一例外地受到所处时代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从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同一企业在不同时代,其企业文化也有不同特点。时代特点影响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反映着时代风貌。(3)企业文化的社会性是指企业文化所体现的社会特点。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在企业群体中表现出的特殊形态。正因为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紧密种属关系,所以在不同社会状况下的企业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具有不同性质。(4)企业文化的民族性是指企业文化具有的民族色彩。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根基,一般来讲,企业文化是从属于一定的民族文化体系的。企业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企业,尽管吸收了世界各国文化、企业文化来丰富发展自己,但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积淀,往往是以本民族文化为根源;企业文化都其有本民族文化的特征。一个民族的民族伦理、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准则等,往往成为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5)企业文化的传统性是指企业文化所体现的所属国家、民族、地域的传统。企业文化中的许多特色来源于历史的、长期稳定的、流传至今仍发挥作用的传统因素。企业文化的传统性还表现在,企业文化本身是企业管理行为过程的观念性凝聚和反映,其形成是要经过较长的时期才能实现。这种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承袭性,并且对企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起着维系和巩固作用。但这种传统的稳定性具有相互背离的内容:一方面是积极的、进步的内容;另一方面消极的、落后的内容。因此,在企业文化发展变革过程中,只有消除消极传统因素,否定落后传统因素,肯定积极传统因素,继承进步传统因素,才能将企业文化推向新的发展阶段。(6)企业文化的继承性是指企业文化的延续发展特点。每个企业都需要本企业优秀文化的积累,通过文化的继承,将其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结起来,使企业精神代代相传。企业文化的继承性中也内含着选择性,即现有的企业文化所继承的应该是原有文化中积极合理的部分,而不能无选择地继承。否则,企业文化就无所谓进步与发展。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还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具体包括:一是激励功能。企业文化体现着企业精神,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激励能够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心理情感,即精神层面的需要,从而调动与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诱发人们的潜在智慧,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二是约束功能。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企业整体理念,必然为员工所共同遵守的。当企业目标确立了后,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行为,企业文化可以发挥“软约束”的作用,保护企业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与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三是形象塑造功能。企业文化比较集中地概括了企业的基本宗旨、经营哲学和行为规则。优秀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与外界的交往接触,向社会大众展示本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良好的经营理念和积极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一项巨大的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高美誉度和高生产力。四是导向功能。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相对稳定的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经营理念,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正确方向,有利于凝聚员工队伍,引导员工树立积极进取的观念,有利于企业制定基本竞争战略和策略。五是凝聚功能。企业文化用精神和物质等方式来沟通人们的思想感情,融合其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培养和激发其集体意识。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下,员工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产生出对未来本职工作的自豪感与使命感,对本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员工将其的思想、感情、行为与整个企业联系起来,形成集体与个人双赢的局面,从而使整个企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出巨大的整体效应。

二、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西方战略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1990)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并以学识拥有程度或能力为前提,以此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二)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对外表现形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对内可表现在企业的员工、组织机构、资产、技术研发能力、产品能力、资源获取能力等,对外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企业文化。海尔对外宣称的口号是“真诚到永远”,在这个口号里体现了海尔人的诚信精神。沙因、迪尔、茨威尔都论证了诚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可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诚信精神的指导下,海尔市场出发,不断地解决消费者遇到的问题,开发出满足消费者潜在需要的新产品。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对外表现形式。(2)企业文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企业文化是以人本管理为核心,对职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加以引导,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

的价值观得到职工认同后,就会激发职工的热情和积极性。企业文化还可以通过其它的手段如目标激励、领导行为激励、竞争激励等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崇尚满足企业成员的尊严、地位、情感、成就和自信等需要的企业文化,能培养企业成员对企业的归属感、责任心和事业心;倡导创新意识,运用创新思维、敢于创新竞争的企业文化,能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助于创新思想的产生,并能使这些新思想迅速而有效地变成现实的生产力。(3)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企业文化是与企业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的,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根植于本企业之中,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即全体人员所信奉的价值观不会轻易动摇。人们可以重新塑造或变革企业文化,但绝不能照搬其它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企业只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形成持久的竞争力。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包括人、财、物的合理使用,都必须受企业文化的指导,因此,企业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只能起因于先进的企业文化。(4)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优秀团队的形成。优秀的团队可以提高企业凝聚力、创造力和向心力,而优秀的团队又可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在现实竞争中,任何企业都很难凭个人的力量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因此,团队是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团队也在现代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功的创造团队文化的企业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向心力,能够吸引、培养和挽留优秀员工,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从而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了源泉――人力资源。团队也可以对团队内个体的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逐渐形成自身的行为规范,使每个个体的期望值与团队所要达成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并通过增强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协调,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从而能够加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三、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构建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密不可分,竞争力是平台,但没有成功的企业文化,企业的生产力是有限的。打造适应我国企业的企业文化从而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具有前瞻性企业的自觉选择。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坚持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采取“以人为本”的对策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应注意克服长期以来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自我封闭、因循守旧、不求变革、以政代企等与市场经济相抵触的旧观念、旧思想、旧作风和旧体制,建立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生产力三要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最活跃的要素。因此,坚持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合理使用人、全方位地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积极地培育职工的现代企业价值观。

(二)提高企业领导者素质 企业领导者素质对引导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人格化,是企业文化中极具张力的要素。合格的领导者不仅能够领导企业文化的维持,其更大价值在于能够使企业文化的再造、创新成为现实。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竞争观念,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影响并推动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指善于获取、创造、转移知识,并以新知识、新见解为指导,勇于修正自身行为的组织。在学习型组织中,组织成员拥有共同的愿望,使企业不同个性的人凝聚,朝着组织的共同目标前进。组织成员不断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是全方位的,不但注重员工的个体学习,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组织智力的开发。学习型组织的组织结构是扁平的,其决策权往往向组织结构的下层移动,这样组织上下的交流更为直接,信息传递也更为准确,易形成协调合作、整体互动的群体,产生持久的创造力。学习型组织还能与顾客和合作伙伴充分交流信息,按客户要求开发产品,并能及时了解竞争对手的动态信息,以便主动调节市场策略,促进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最终使企业具备不断改进的能力,提高企业组织的竞争力,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引导出创新――进步――创新的观念,建立起为公司――客户――竞争对手而学习观念,从而使企业文化保持长久的活力。